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1节第1节光合作用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七年级上册5章1节光和作用一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七年级上册5章1节光和作用一课时课件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1c709451e79b896802267d.png)
5、在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酒精的作用是( D ) A溶解叶片中的脂肪 B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 C溶解叶片中产生的淀粉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6、脱掉叶绿素的叶片,呈现出的颜色是( D) A、透明无色 B、白色 C、淡绿色 D、黄白色
7.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 要用黑纸对叶片进行遮光,经处理过的叶片 遇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B )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
A.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D.②④③⑤⑥①
2.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 A.将淀粉运走耗尽 B.合成淀粉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3、验证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C) A、盐水 B、糖水 C、碘酒 D、酒精 4、去掉叶片中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 C) A、将叶片浸到清水中直接加热 B、将叶片浸到酒精中直接加热 C、将叶片浸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D、将叶片浸到糖水中隔水加热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
探究2
2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
植物能“净化”因燃烧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讨论: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 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 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水
+
二氧 化碳
光
经历了近200多年的时间,科学家们 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 的认识。因此科学发现是艰难的。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自学
3 1、暗处理
把天竺葵置于暗处2~3天
2、部分遮光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1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1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e9b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光合作用的应用
太阳能
通过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转化 为电能,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 板。
温室
生物燃料
在温室中,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 光能和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生长。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制造生物燃料,可替代传统燃料 源。
2 催化剂
光合作用中催化反应的是叶绿素,它们吸收 光能并驱动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的步骤
1
光能吸收
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激发能。
电子传递
2
激发能驱动电子在光合体系中的传递,
产生ATP和NADPH。
3
碳固定
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电子,将二氧 化碳固定为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照
充足的光照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足够的二氧化碳供应。
温度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的意义
1 氧气释放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维持了地球上所有生命 的呼吸。
2 食物生产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构 建其他有机物的基础。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பைடு நூலகம்光合作用 发生在叶绿体中 需要光能 产生氧气
呼吸作用 发生在细胞质中 产生能量 产生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生命之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化反 应之一。
光合作用的定义
1 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 程。
2 碳循环
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 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1 化学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是:二氧化碳 + 水 + 光能 → 葡萄糖 + 氧气。
光合作用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光合作用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f9b6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3.png)
新知学习
1771年,普里斯特利研究空气实验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 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不久蜡 烛熄灭了,小鼠死去了。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盆植 物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 物能够长时间地活着,蜡烛也没 有熄灭。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同 时放到一个密闭容器里,植物 和小鼠则都能够正常的活着。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 设计了一个简单又巧妙的实验,并得出了与 前人不同的结论。
新知学习
5年后
柳苗增重74.5 kg 土壤减少0.057 kg
柳苗 2.3kg 干土 90kg
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 并制作桶盖防止灰尘落入
光照
黑暗
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净化空气!
新知学习 英格豪斯发现,光照下的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 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
后来,科学家了解了空气的组 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新知学习
1864年,萨克斯(德国)实验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索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能通过实验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物与条件
想一想:一棵小树长成 参天大树,质量比原来增加几 百甚至几千倍,你知道它的 “食物”是什么嘛?又是如何 长大的嘛?
新知学习
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植物 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都来源于土壤中。包 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这么认为。亚 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 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来体验光合作用发现的艰辛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55c485bcd126fff6050b84.png)
条件
光能
叶绿体
场所
淀粉 ﹢氧气 产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什么叫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淀粉 ﹢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的转变: 合成 有机物
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和氧气
2、能量的转变: 贮存
能量
光能
化学能
思考:光合作用有说明意义?
来源
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 出的氧气,可以达到5.35x1011吨左右。
维持大气中 的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含 量相对稳定
1、为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养料 2、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3、为动物提供能量来源 4、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
思考: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
光合作用原理,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产 量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立体高效种植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5课时:光合作用实质与意义
思考:光合作用的
• 原料? • 产物? • 条件? • 场所?
光
淀粉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写出方式:
要求:“→’表示反生反应,箭头前是原料, 箭头后是产物,上是条件,下是场所。
反应式: ﹢
原料
条件 场所
﹢ 产物
二氧化碳 ﹢ 水 原料
想一想: 它们的命运会怎样?
白化玉米苗
想一想: 没有了光合作用会怎样?
• 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 所可以生产(4-5)x1011吨有机物。
动物和人的 食物来源
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转 化太阳能为3x1018千焦,若折算成电能, 可达1700万亿度。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b4a048cc7931b764ce1523.png)
目的要求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准备的材料:酒精碘液,三脚架,培养皿,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的天竺葵
方法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 针盖 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 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的水 加热使叶片还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叶片变成黄白色。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虽然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 是它的组成和结构基本相同,叶的形态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 3、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注意:
一旦酒精外溢燃烧,请用湿布和沙子覆盖和叶千万不要用水扑灭。 不要晃动桌子不要从上往下只是装酒精的小烧杯。
方法步骤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干净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 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 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 什么变化。
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
材料器具
鲜嫩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毛笔、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 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 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签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 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准备的材料:酒精碘液,三脚架,培养皿,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的天竺葵
方法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 针盖 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 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的水 加热使叶片还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叶片变成黄白色。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虽然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 是它的组成和结构基本相同,叶的形态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 3、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注意:
一旦酒精外溢燃烧,请用湿布和沙子覆盖和叶千万不要用水扑灭。 不要晃动桌子不要从上往下只是装酒精的小烧杯。
方法步骤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干净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 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 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 什么变化。
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
材料器具
鲜嫩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毛笔、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 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 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签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 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节光合作用参考课件(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节光合作用参考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8293d7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a.png)
形状 方式
体的量
栅栏 靠近上表皮 圆柱形 整齐
组织
像栅栏
较多
海绵 靠近下表皮 不规则 组织
疏松 像海绵
较少
叶脉 输导组织
“骨架” ——支持作用
叶脉 导管 —— 输送水分和溶解在
水中的无机盐
输导
作用
筛管 —— 输送有机物
探究归纳:
1.表皮:
叶片有哪些结构 ①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射
入,角质层可防止水分散失,起到保护的作用
假如我是农民
同样大小一块地你会采取哪种种植方式来获得最大的收 获?
甲 乙
丁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 照,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立体种植
韭黄和韭菜的区别?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本课小结
二氧化
过程:碳 + 水
光 叶绿体
淀粉
+
氧气
光合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作用 意义: 1、食物来源。
实验结果分析: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 新燃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 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 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课本P72
(吸收二氧化碳) (无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 氧气 的过程,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新北师大)七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课件
![(新北师大)七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8fe95b59eef8c75ebfb331.png)
第一节 光 合作用
资 料: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 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 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图5-1 海尔蒙特的实验示意图
分析海尔蒙特的实验数据
时间 5年前 5年后 变化量 柳苗重 2.3kg 76.8kg +74.5kg 干土重 90kg 89.943kg -0.057kg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淀粉
D、脂肪
2、填空: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水_____。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淀__粉___和__氧__气___。
2、同一叶片上设置对照实验好,还 是在不同叶片上进行对照实验?
3、怎样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4、如果遮光部份也变蓝色,我们怎 样办?
图5-3 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科学家
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7世纪上半
叶
普利斯特利 1771
英格豪斯 1779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 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 柳的增重来自水 90kg干土减重57g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 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 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 气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 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 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 二氧化碳是原料,
化碳,释放氧气
氧气是产物
索热尔 1804
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要消耗水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
水是原料 淀粉是产物
科学家的研究说明——
条件—— 原料—— 产物——
资 料: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 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 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图5-1 海尔蒙特的实验示意图
分析海尔蒙特的实验数据
时间 5年前 5年后 变化量 柳苗重 2.3kg 76.8kg +74.5kg 干土重 90kg 89.943kg -0.057kg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淀粉
D、脂肪
2、填空: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水_____。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淀__粉___和__氧__气___。
2、同一叶片上设置对照实验好,还 是在不同叶片上进行对照实验?
3、怎样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4、如果遮光部份也变蓝色,我们怎 样办?
图5-3 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科学家
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7世纪上半
叶
普利斯特利 1771
英格豪斯 1779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 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 柳的增重来自水 90kg干土减重57g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 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 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 气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 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 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 二氧化碳是原料,
化碳,释放氧气
氧气是产物
索热尔 1804
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要消耗水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
水是原料 淀粉是产物
科学家的研究说明——
条件—— 原料—— 产物——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 光合作用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 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46253ea300a6c30c229f55.png)
构分别称为大孢子叶和小孢子叶,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也就没有果实。
学习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
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探究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阐明呼吸作用 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3.说明根毛的结构,列举植物生活需要水分和无机盐的实 验证据;
1.实验前进行黑暗处理是要把叶片中原来有的淀粉给消耗掉 2.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是为了实验对比
3.叶片是绿色是因为叶片中有叶绿素 叶绿素溶于酒精
4.在碘液中 ,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了 ,遮光部没变蓝;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和作用 ,见光部
分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了淀粉。
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发现,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 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发现,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 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他把植物的叶子浸在玻璃水筒里,叶子上罩个玻璃漏斗,漏斗柄上倒放
一支试管,试管里装满水,然后把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过了一会儿,一
个个小气泡从漏斗里往上跑,最后把水都顶下来了。等把试管里的气体收 集起来后,把微燃的小木片伸进这气体里,就看到木片发出耀眼的火焰。
方法步骤
1.在天竺葵植株上取两个带有五六个叶片的纸 条,在叶片下方约5厘米处斜剪纸条,将纸条 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小烧杯里,将枝条放在暗 处2-3天。 2.在玻璃板上放一个培养皿,将装有枝条的小 烧杯置于培养皿正中央,培养皿中置入适量氢 氧化钠溶液,再用一个广口瓶或大玻璃罐头瓶 罩住小烧杯和培养皿,在瓶口涂一点凡士林。 另一套实验装置中除了培养皿中盛放的是清水 外,其他均与该实验装置相同。将两套实验装 置至于光下2-3小时。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e3671c7fd5360cba1adbb5.png)
总结提问: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实验设计规则,探究 一个真实问题:
小明的妈妈从花鸟市场买回来几棵水 草,让小明放在鱼缸内,说这样水中会有 较多的氧气让鱼儿呼吸。爱动脑筋的小明 想让这几棵水草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你能 想办法让水草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吗?你可 以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请你用图 片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实验设计。
图5 重量比原来增 加了76.7Kg
研讨互动:
图6 重量只减少 了0.06Kg
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究
竟从哪里来?
结论: 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
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想一想: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 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 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科学进展 1782年瑞士谢尼伯:植物在光下吸收CO2。 1804年瑞士索热尔:光合作用过程中, 植物的增重量> CO2吸收量−CO2的释放量 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
萨克斯实验
碘液
脱色
• 现象: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萨克斯(德国)实验
分析讨论:
1、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几个小时的目的 是什么?
课堂练习
⑸该实验除了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外,还成功地证明了什么?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解析】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确定实验结果 的不同是由于自变量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故得到的 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普里斯特利实验
1
2
3
讨论: 为什么图2中的蜡烛能够燃烧? 为什么图3中的小鼠没有死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c4afc958fafab068dc0284.png)
和探索精神。
四、检测评价表
三维
区分度
目标
知识 说出光合作用 知道科学家们发现问 目标 的原料、条件 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和产物(1分) 思维方式(2分)
能力 有观察猜想陈 又有查阅、整理资料 目标 述能力(1分) 的能力(2分)
情感 目标
能够参与探究 学习(1分)
又能够主动思考问题 并回答问题,学习兴 趣浓(2分)
反馈
我们学习了以上四个实验,再回过头来看海尔蒙 特实验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总结提问: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教师小结: 经历了近200多年的时间,科学家们才对光
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 科学发现是艰难的。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以 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不会有 科学的发现。今天这节课里,我们介绍了光合 作用的发现历程。对于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不 要只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科学家们的设 计思想以及我们也要向科学家们一样具有创新意识
1771 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分析研讨 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
拓展思考
提问:同学们自从学习了普利斯特利实验后, 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 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 空气。试分析同学们实验失败的原因?
1779 英格Βιβλιοθήκη 斯(荷兰)实验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 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 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 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 柳苗重量增加 74.5 kg, 土 壤重量仅减少了 0.057kg!
柳苗生长 之迷
导学
四、检测评价表
三维
区分度
目标
知识 说出光合作用 知道科学家们发现问 目标 的原料、条件 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和产物(1分) 思维方式(2分)
能力 有观察猜想陈 又有查阅、整理资料 目标 述能力(1分) 的能力(2分)
情感 目标
能够参与探究 学习(1分)
又能够主动思考问题 并回答问题,学习兴 趣浓(2分)
反馈
我们学习了以上四个实验,再回过头来看海尔蒙 特实验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总结提问: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教师小结: 经历了近200多年的时间,科学家们才对光
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 科学发现是艰难的。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以 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不会有 科学的发现。今天这节课里,我们介绍了光合 作用的发现历程。对于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不 要只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科学家们的设 计思想以及我们也要向科学家们一样具有创新意识
1771 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分析研讨 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
拓展思考
提问:同学们自从学习了普利斯特利实验后, 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 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 空气。试分析同学们实验失败的原因?
1779 英格Βιβλιοθήκη 斯(荷兰)实验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 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 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 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 柳苗重量增加 74.5 kg, 土 壤重量仅减少了 0.057kg!
柳苗生长 之迷
导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d7f46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7.png)
同步训练
9. 关于用天竺葵“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
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 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低温下进行
C. 实验结果应该是茎叶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D. 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气
同步训练
三、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0. 右图的水草在台灯的照射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关于
3.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 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学习目标
4. 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 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 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学意识。
课前预习
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黑暗处理:将盆栽天竺葵置于__暗__处___2~3d。 (2)选叶遮光:选1~2片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 盖住___叶__片__的__一__部__分_。 (3)照光:将上述实验材料置于__光__下___2~3h。 (4)酒精脱色: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 纸,放入___酒__精__隔____水___加热。 (5)漂洗:用__清__水___漂洗叶片。 (6)染色:滴加__碘__液___,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观察叶 色的变化。
同步训练
20. 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 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 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 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348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1.png)
方法提示
1. 酒精脱叶绿素 2. 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 3. 对比分析
结果
用碘液检验叶片
植物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银边翠
蓝色
黄白色
银边天竺葵 蓝色
黄白色
彩叶草
蓝色
黄白色
思考:为什么下列植物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结论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 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遮光对照
③接受光照
④酒精灯水浴脱色 ⑤漂洗后漂洗 ⑥滴加碘液观察
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 验结果造成干扰。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 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气孔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脉
保卫细胞 下表皮
讨论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切片越薄,细胞的层数就越少,对视野的干扰就
越少,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 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支持
脉 机械组织:支持
运输
活动:探索叶绿素的形成条件
光下培养的玉米苗
黑暗处培养的玉米苗
实验结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叶绿素能 够吸收和转化光能,而且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 4.小组讨论并归纳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 和叶的横切面观察视频
上表皮
叶脉 下表皮
栅 栏 组 织
叶肉
海 绵 组 织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叶片各部分功能
表皮
上表皮
保护作用
(外有角质层) 下表皮
叶肉 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 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的场所
概念: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意义和原理应用:
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相互批改)
选择题: 1、C 4、D 7、B
2、D 5、B
3、B 6、C
拓展训练
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 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 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 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答: 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 理,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 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 生活环境。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有哪些?
答: (1)叶片阔而扁平,利于吸收光照; (2)叶片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光线透过;
(3)表皮上有气孔,利于光合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4)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中有叶脉,可保证养料的供应和产物的 运输。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感谢您的参与!
16 、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14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赐予。 9 、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18 、幸福五大原则:心中无恨,脑中无忧,生活简单,多些付出,少些期待。 8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 13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7 、有希望就会有动力,只要坚持不懈,黑暗过去,迎接的就是无限光明。 14. 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 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7 、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8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自学指导一(7min)
用3分钟仔细阅读课本P79-80全部内容,掌握光合
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完 成以下任务:(3分钟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在课本划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说一说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分别发生了 什么变化? 3.概括光合作用的意义。 4.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叶脉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输导作用
思考1
气孔由什么细胞构成?有何作用?
答: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是气体交换、水分散失的门户。
思考2
叶的正面与背面,哪一面的颜色深 些?为什么?
答:正面,因为接近叶上表皮的栅栏 组织含叶绿体较多,而接近叶下表皮的海 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思考3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叶片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2、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的结构特点。 3、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 4、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
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思辩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意识 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兴趣和热爱生 活的思想情感.
自学指导一(6min)
用3分钟阅读课本 P77-78页关于叶片结构的全部内 容,并认真观察P76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识别叶片的结 构。(3分钟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按顺序说出叶片的 结构及其功能。 2.气孔由什么细胞构成?有何作用? 3.想一想叶的正面与背面,哪一面的颜色深些?
(1)食物来源 (2)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 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பைடு நூலகம்☆间种套种☆
归纳小结
表皮:
叶片的结构 叶肉:
光合作用
叶脉:
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条件)
二氧化碳+水 光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原料) (场所)
(产物)
两种变化: 1.物质变化
无机物
有机物
2.能量的变化
光能
化学能(有机物里的能量)
光合作用:
像这样,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 和叶的横切面观察视频
上表皮
叶脉 下表皮
栅 栏 组 织
叶肉
海 绵 组 织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叶片各部分功能
表皮
上表皮
保护作用
(外有角质层) 下表皮
叶肉 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 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的场所
概念: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意义和原理应用:
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相互批改)
选择题: 1、C 4、D 7、B
2、D 5、B
3、B 6、C
拓展训练
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 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 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 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答: 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 理,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 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 生活环境。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有哪些?
答: (1)叶片阔而扁平,利于吸收光照; (2)叶片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光线透过;
(3)表皮上有气孔,利于光合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4)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中有叶脉,可保证养料的供应和产物的 运输。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感谢您的参与!
16 、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14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赐予。 9 、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18 、幸福五大原则:心中无恨,脑中无忧,生活简单,多些付出,少些期待。 8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 13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7 、有希望就会有动力,只要坚持不懈,黑暗过去,迎接的就是无限光明。 14. 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 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7 、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8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自学指导一(7min)
用3分钟仔细阅读课本P79-80全部内容,掌握光合
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完 成以下任务:(3分钟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在课本划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说一说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分别发生了 什么变化? 3.概括光合作用的意义。 4.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叶脉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输导作用
思考1
气孔由什么细胞构成?有何作用?
答: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是气体交换、水分散失的门户。
思考2
叶的正面与背面,哪一面的颜色深 些?为什么?
答:正面,因为接近叶上表皮的栅栏 组织含叶绿体较多,而接近叶下表皮的海 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思考3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叶片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2、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的结构特点。 3、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 4、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
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思辩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意识 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兴趣和热爱生 活的思想情感.
自学指导一(6min)
用3分钟阅读课本 P77-78页关于叶片结构的全部内 容,并认真观察P76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识别叶片的结 构。(3分钟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按顺序说出叶片的 结构及其功能。 2.气孔由什么细胞构成?有何作用? 3.想一想叶的正面与背面,哪一面的颜色深些?
(1)食物来源 (2)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 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பைடு நூலகம்☆间种套种☆
归纳小结
表皮:
叶片的结构 叶肉:
光合作用
叶脉:
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条件)
二氧化碳+水 光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原料) (场所)
(产物)
两种变化: 1.物质变化
无机物
有机物
2.能量的变化
光能
化学能(有机物里的能量)
光合作用:
像这样,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