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第六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
![第六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03e7661711cc7931b71630.png)
第六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作者:张宝清[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理解“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的含义。
本课的素描教学与传统的单纯技法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它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利用明暗表现立体的不同方法、明暗表现的不同材料以及画面的构成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表达一定的感受和思想,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素描和色彩”。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在教学中,首先应该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白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和明暗变化的规律,再通过演示和展示明确明暗表现的基本技法,通过实践,使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方法,完成一张或几张以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作品。
既然成为作品,就要区别于一般以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习作性素描。
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有创意,具有个性,寻求不同的视觉效果,具有时代感,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表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不限,表现的内容不限,表现的形式不限,表现的技法不限。
所以,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表现技法上,要求学生除尝试以点、线、面为主要表现手段外,还希望他们大胆尝试薄涂(淡彩)、水墨、版画、拼贴、电脑制作或其他综合技法;在表现内容上,可以是人物、动物、静物、风景,更可以是想象、意象中的事物,给学生充分表现的空间;在表现形式上,具象、抽象不限;在表现材料上,不做统一规定,由学生自主决定。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教案《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教案《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7ff7ed817e21af45b207a89f.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教案《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摘要: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实践、体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1)光线越远、越弱,明暗对比越弱,反之,光线越近、越强,明暗对比越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以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是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实践、体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増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明暗的形成和明暗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台灯、石膏正方体、白纸一张学具准备:手电筒、A4纸、写生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立体模型等)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教师先播放一则快速绘画视频,让学生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画的是什么,并且看看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
看完后学生都在惊叹这款男士运动型机械手表画的真像,并总结这种绘画形式是素描。
导入语:素描虽然是一种单色绘画,没有丰富的色彩,但是仍然能够带给我们逼真立体的感觉,它是如何体现出立体感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明暗的形成1.小实验: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请学生观察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会形成明暗对比。
2.看图总结:仅仅光线照射才能形成明暗对比吗?从以下这幅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总结:物体自身颜色深浅也能产生的明暗对比。
知识点二:明暗变化规律课堂活动1:小组竞赛研究明暗变化的规律幻灯片出示问题:(1)光线的远近、强弱不同,明暗对比有什么变化?(2)在恒定光线下,光照方向与明暗有什么关系?请四人小组学生拿出手电筒和自带物品共同进行研究,看哪个组最先汇报研究成果。
《明暗与立体》课件明暗与立体
![《明暗与立体》课件明暗与立体](https://img.taocdn.com/s3/m/2e651c2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e.png)
《明暗与立体》课件•明暗基础•立体感的表现•明暗与立体的结合•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明暗基础CATALOGUE 01明暗的产生光线照射物体光线被物体遮挡的部分会形成阴影。
阴影产生反射光光线的方向与明暗分布030201明暗对比与灰度级立体感的表现CATALOGUE 02二点透视当物体的正面与观察者不平行时,该物体呈现出两条直线的消失点,称为两点透视。
这种透视方式强调物体的斜度和立体感。
一点透视当一个物体的正面与观察者平行时,该物体呈现出一条直线的消失点,称为一点透视。
这种透视方式强调物体的深度和远近感。
三点透视当物体的正面与观察者垂直时,该物体呈现出三条直线的消失点,称为三点透视。
这种透视方式强调物体的高度和深度感。
透视与立体感阴影的形状阴影的色调阴影与立体感纹理的分布纹理的深度纹理与立体感明暗与立体的结合CATALOGUE03明暗对比明暗对比强烈的物体更能引人注目,形成明显的立体感。
例如,白墙上的黑斑,黑发上的白发。
阴影效果阴影可以有效地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立体感。
例如,当阳光从侧面照射脸部时,可以清楚地表现出鼻子的形状和立体感。
明暗对立体感的影响利用明暗表现形状和质感表现形状通过明暗的分布和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例如,通过阴影和光线的分布,可以表现出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形状。
表现质感明暗的分布和变化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地和纹理。
例如,通过阴影和光线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布料的柔软、金属的坚硬等质感。
利用明暗表现空间感近实远虚环境光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CATALOGUE04建筑表现中的明暗与立体建筑光影塑造空间感表现材料质感表现工业设计中的明暗与立体产品造型设计01品牌形象设计02人机交互设计03素描与速写油画与水彩抽象艺术绘画中的明暗与立体总结与展望CATALOGUE 05明暗与立体的核心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技术创新跨学科融合个性化定制010203影视游戏制作建筑设计包装与品牌设计THANKS 感谢观看。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e3458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0.png)
《明暗与立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明暗与立体的概念2. 明暗在表现立体感中的作用3.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4. 绘画练习与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具有明显明暗对比和立体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概念详细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明暗在表现立体感中的作用。
3. 分析明暗与立体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4.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详细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包括光影的处理、线条的运用等,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5. 绘画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明暗与立体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大胆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绘画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疑问并给予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的关键。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7c6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4.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第一章: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定义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明暗与立体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步骤引入明暗与立体的概念,展示相关实例。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明暗与立体的应用。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应用实例的反馈。
第二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观察和分析明暗与立体的方法创造独特的明暗与立体表现风格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明暗与立体的实例。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不同的明暗与立体表现技巧。
分析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表现技巧的反馈和意见。
第三章:明暗与立体的创作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明暗与立体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3.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创作实践指导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明暗与立体作品3.3 教学步骤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进行创作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分析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进行自己的明暗与立体创作,给予评价和建议。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创作的反馈和意见。
第四章:明暗与立体的欣赏与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明暗与立体的作品。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be6fc284ac850ad0242bf.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授课人:刘学珍
年级:初二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介绍的明暗表现方法,试着来表现一件简单物体的立体感。
3、通过观察、学习、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教具:电子课件、范画、图片。
学具: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不同的素描工具、绘画资料。
准备自己喜欢的写生物品(树叶、花草或玩具、工生活用品等)
课业类别:绘画课
教学过程:。
明暗造型——球体 (共20张)PPT课件
![明暗造型——球体 (共20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a2f0f5af45b307e971979a.png)
——球体
光对物体的影响
没有光,你们 会觉得怎么样?
在光的作用下所产 生的立体感,空间感.
当我们在画面上画这样两个球 哪一个有立体感呀?
亮面 光与明暗的关系
暗面 明暗交界线
灰面
反光
投影
素描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而形成的稍亮于明暗交
界线的区域。
明暗关系:五大调子
投影:圆的投影为
椭圆形,特点是近实远 虚。
欣赏:
用明暗步骤:
1、画球体先画好正方 形,然后在切去四个角 。将八边形再一次切角 ,然后将直线改成圆线 , 画出明暗交界线和 投影。 注意:切去的四个角要 一样大,否则画出的圆 形就不准了。切去四个 角后形成八边形,八条 边要一样长。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从明暗交界线处画 明暗。 注意:中间略深,两 头略淡。在画上投影 ,球体的底部要留出 反光。从明暗交界线 处开始,越靠近受光 面越淡。光线的变化 要匀称自然,不能深 一块浅一块。
画特别注意“五 大调”之间的过 渡和亮部,尤其 高光部分,过度 要自然,不要生 硬。
最后调整,加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刻画。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投影
高光:光线直射的区
域,在整个球体中最亮。
高光 灰光:光线斜射区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d8ae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b.png)
三大 面
亮面 暗面
灰面
三大面:亮面(正受光面)灰面(侧受光面) 暗面(背光面)
亮部
正受光面 侧受光面
亮调子 灰色调
背光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暗部
投影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知识准备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表现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作画步骤: 一般过程:
1、轮廓定比例
2 、勾轮廓
3、 画大体的明暗
4 、细刻画到完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内容回顾
• 明暗的产生
❖ 明暗变化的 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 作画步骤
❖ 找轮廓定比例 ❖ 勾轮廓 ❖ 画大体明暗 ❖ 细刻画到完成
利用明暗变化的规律,以”我的杯子” 为题材画一幅素描。
第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 的表面呈现一定的光影变化。
它们阴影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啦?
❖ 中间呈灰色,受光多的地方比 较亮,遮挡的地方呈暗影
• 随着物体表面转折而递推的有明 至暗的色阶变化,就是明暗变化
的规律——三大面、五大调。
明暗变化的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要求: 1、8开素描纸, 2、造型准确,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标示三大面、五大调子。
不要犹豫……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ppt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ppt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8ad4d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a.png)
知识点二、明暗变化规律
课堂活动2:小练习:自我检测看图判断光源方向
1亮面
及指出物体的三大面
2暗面
总结出:立体 感产生的原因
明暗交界线
:三大面五调 子(三大面:
亮、灰、暗,
3灰面
五调子:亮、
反光
灰、暗、明暗 交界线、反光
投影
)
知识点三、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请同学上黑板在画好的圆柱体中试用自 己的方式表现出三大面来。
(五)本课小结
通过对板书中知识点的回顾, 巩固本课知识并提出在今后的生活 中要关注身边绘画作品中对明暗的 表现。
教学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3分钟
20分钟
课堂练习
15分钟
展示点评
5分钟
教师总结 课后拓展
2分钟
板书设计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光线 固有色 一、明暗变化的规律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点、线、面、其他 三、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方法:
写实 创意 设计意图: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加
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设计意图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集 中起来,在令人惊叹的快速绘画及节奏感 很强的背景音乐下,带领学生很快进入学 习的最佳状态,争相猜测画的是什么,是 什么形式的绘画。并总结这种绘画形式是 素描。
(二) 讲 授 本 课
知识点一
演示法和提问 法
知识点二
启发式、提问、 合作探究式
知识点三 观察法、启发法
学生得出结论: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会形成 明暗对比。
知识点一、明暗的产生
2、看图总结
仅仅光线照射才什 么? 学生总结:物体自身颜 色深浅也能产生的明暗 对比。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ppt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7abf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0.png)
明暗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塑造立体感
明暗关系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真实和
生动。
表现质感
通过明暗变化和光影效果,可以表 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如光滑、粗 糙、柔软、坚硬等。
营造氛围
明暗关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 情感,如明亮、阴暗、温暖、冷酷 等,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明暗的表现手法
01
02
03
对比手法
通过明暗对比,突出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强 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渐变手法
通过明暗的逐渐变化,表 现出物体的平滑过渡和细 腻质感,使画面更加自然 和真实。
投影手法
通过阴影的描绘,表现出 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
02
立体感的表现
立体感的定义
01
立体感:指在平面作品中呈现出 三维空间的效果,使观众能够感 受到物体的深度和立体形态。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
目录
• 明暗基础知识 • 立体感的表现 • 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创作与练习
01
明暗基础知识
明暗的定义
明暗
明暗是指在绘画中,通过光影效 果来表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 一种手法。明暗关系是指物体表 面受光和阴影的分布情况。
光影
光影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产生的 明暗区域和阴影。光影效果能够 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使画 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02
立体感是美术创作中的一项重要 技巧,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 力和真实感。
立体感的表现技巧
光影处理
通过明暗对比和阴影的运 用,营造出物体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透视技巧
利用透视原理,通过线条 的虚实、远近、大小等变 化,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 系和深度。
人美版美术八下第七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人美版美术八下第七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bb3a7e47f1922791688e8e3.png)
(五)本课小结
通过对板书中知识点的回顾, 巩固本课知识并提出在今后的生活 中要关注身边绘画作品中对明暗的 表现。
教学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3分钟
20分钟
课堂练习
15分钟
展示点评
5分钟
教师总结 课后拓展
2分钟
板书设计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光线 固有色 一、明暗变化的规律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设计意图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集 中起来,在令人惊叹的快速绘画及节奏感 很强的背景音乐下,带领学生很快进入学 习的最佳状态,争相猜测画的是什么,是 什么形式的绘画。并总结这种绘画形式是 素描。
(二) 讲 授 本 课
知识点一
演示法和提问 法
知识点二
启发式、提问、 合作探究式
知识点三 观察法、启发法
知识点四
观察法
明暗的产生
明暗变化的规 律
明暗与立体 的表现方式
明暗与立体 的绘画方法
知识点一、明暗的产生
1、小实验: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
一个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老师 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请学生观 察“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 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学生说色调也发生 变化,出现了明暗对比。
一、教 材 分 析
教材地位及意义
教材意义
• 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 型的基本知识,尝试描绘 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 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 能力,很好地理解“利用 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 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 方法”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 型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他们的年龄 决定了他们拒绝平庸更愿意自由表现。 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与传统 的单纯素描技法教学不同,它只要求 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 变化的规律。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 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就 很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是进一步进行建立造型能力,培养创 造能力的最佳学习机会。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3ed974f647d27284b7351cb.png)
明 暗
明 暗 与 立 体
形成原理
角度
化 规
观看
远近、感觉
律
物体
本色、质感 肌理、 环境
与光的关系: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灰面、暗面、反光、投影
1亮面 光与明暗的关系
2暗面
明暗交界线
3灰面 反光
投影 素描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执教:同心中学马鹏飞
伦勃朗:
●角度的不同,明暗不同
●观看者与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 色调不同
●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概念:素描是一种单色画
明暗产生立体
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受到光的照射,它的 表面就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会加 强这个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灰面、暗面、 反光、投影
表现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
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
作品展示
作画步骤: 描物体、想象创造、组 合 设计利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
立体关系。
一般过程:
找轮廓定比例
确定构图找光源定明暗
调整调子突出质感
细部刻画到完成
谢谢指导!
第五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第五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87f6e43f9b6648d7c1c74684.png)
金属物品
金属物品的 反光黑白对比 强烈。
亮亮釉釉陶陶罐罐
表表现现陶陶罐罐的的亮亮釉釉 要要注注意意反反光光的的明明度度变变 化化和和最最亮亮的的高高光光点点的的 位位置置。。
玻璃物品
玻璃物品要注意 透明感,中间的地方 往往透明度高,边缘 的地方透明度低,同 时,要注意最亮的高 光点。
另外还有动物皮毛、纸张、布 料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感兴趣 的同学可以仔细观察,尝试表现出 物体的质感,这样你的作品会更加 生动。
暗面:物体背光的部分为暗面。
反光:物体暗面中受到周围反射光 线影响而稍亮的部分为反光。
三、素描
利用明暗调子来表现被画物的体积 感和空间感是
。 素描不仅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 段,在美术创作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静物(素描)现代 李维安
静物(素描)20世纪 日达罗夫(俄罗斯)
母亲(版画)20世纪 珂勒惠支 (德国)
二、物体明暗变化的规律
白色 灰色 黑色
简单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还会有更复杂的现象吗?
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是物
体明暗和立体表现得
。
亮面:物体直接受光的部分为亮面。
灰面:物体受侧光的部分为灰面,灰面 因物体结构产生丰富变化。
明暗交界线:物体转折的部分,因光线 只能直射,不能转折形成的最暗部分。
2,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 明暗效果呢?
竖线 点状 横线 交叉线
我们来看看画面的局部,更 多地用了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
更多地用了竖线。不但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物的立体感,更 体现了建筑物挺拔向上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这两张作品 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明暗的。
以点为主。非常细腻、精致。
六年级美术明与暗课件
![六年级美术明与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f261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9.png)
与活力。建议可以在画面的构图和透视效果上做一些调整,以增强画面
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06 总结与展望
本节课的收获
理解明与暗的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明 与暗的基本原理,了解了光影对物体 形态和质感的影响。
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明暗关 系,学生们培养了更加敏锐的观察力 ,能够更好地捕捉事物的细节。
光的来源与性质
光的来源与性质
详细描述:介绍光的来源,包括自然光和人造光,以及光的性质,如颜色、强度 和方向。
物体表面的明与暗
物体表面的明与暗
详细描述:解释物体表面如何反射光,以及如何形成明暗区域。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观 察其表面的明暗变化。
明暗Hale Waihona Puke 立体感的关系明暗与立体感的关系
详细描述:讲解明暗如何影响物体的立体感,通过对比不同明暗分布的物体,让学生感受立体感的强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好地表现出夜晚街头的氛围。建议可以在路灯和建筑的光影效果上更加
细致地刻画,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细节表现。
02
作品2
这幅画的表现力很强,能够通过明暗对比表现出女孩的形态和神态,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建议可以在光线的来源和照射角度上做一些变化,
以增加画面的戏剧性和动态感。
03
作品3
这幅画的整体色调和明暗变化非常协调,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城市的繁华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掌握线条运用
通过粗细、深浅不同的线条表现 明暗变化。
掌握色彩运用
通过冷暖、明度不同的色彩表现 明暗对比。
掌握光影处理
通过合理处理光影效果,营造出 立体感和空间感。
创作一幅明暗对比强烈的作品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897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d.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提高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第二章:明暗的基本概念2.1 教学内容明暗的定义:明亮与阴暗的对比关系明暗的产生:光线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明暗的层次:从亮到暗的渐变关系2.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的定义、产生和层次示范:示范明暗的表现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明暗关系第三章:立体的基本概念3.1 教学内容立体的定义:具有三维空间感的物体立体的表现:明暗、色彩、线条等手法立体的作用: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3.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立体的定义、表现和作用示范:示范立体的表现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立体关系第四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4.1 教学内容明暗的表现手法:光影处理、明暗对比、明暗过渡等立体的表现手法:线条、色彩、质感等明暗与立体的结合:运用明暗与立体的手法,表现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4.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示范:示范明暗与立体的结合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明暗与立体的关系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内容分析明暗与立体的优秀案例:绘画、设计等领域的作品学生实践:运用明暗与立体的手法,创作具有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5.2 教学方法分析:分析优秀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实践:学生实践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六章: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技巧6.1 教学内容明暗的绘画技巧:线条、阴影、光线反射等立体的绘画技巧:透视、质感、色彩渐变等明暗与立体的绘画结合:综合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6.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技巧示范:示范明暗与立体的绘画结合练习:学生练习绘画,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七章:明暗与立体的应用领域7.1 教学内容绘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摄影: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7.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应用领域展示:展示相关领域的优秀作品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相关领域的创作第八章: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思路8.1 教学内容观察与感受: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明暗与立体关系,感受其美感构思与设计: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作品的构思与设计创新与实践:结合个人风格,创新表现明暗与立体的手法,进行创作实践8.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创作思路的重要性示范:示范创作思路的运用练习:学生运用创作思路,进行明暗与立体的创作实践第九章:评价与反馈9.1 教学内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空间感、视觉冲击力、技巧运用等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9.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反馈: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学生进行作品的改进和提高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总结:回顾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等拓展学习:推荐相关书籍、作品、课程等,帮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10.2 教学方法讲解: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需要重点关注的概念包括:明暗的定义、产生和层次,立体的定义、表现和作用。
第六课怎样用明暗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第六课怎样用明暗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eeba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a.png)
第六课怎样用明暗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光和明暗调子的关系及明暗变化规律;2、使学生初步学习用明暗调子表现形体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难点:让学生了解对于“暗部”存在何处,怎样表现。
重点:投影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以及明暗五调子,物体的“三大面”。
四、教学用具:教师:漱口杯、衬布学生:漱口杯、美术纸、铅笔、橡皮五、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练习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内容展开的线索:1、运用明暗法描绘物体,首先得了解明暗变化的规律。
教室里光线充足时显得亮堂堂,看书写字会觉得轻松;若遇阴天,教室里黑沉沉的,看东西眼睛会感到疲劳;若在夜里,没有灯,什么也看不见。
可见光线是人看到物体的根本条件。
(1)光的强弱不同,所见的物体明暗状态不同,光强明度强,光弱明度弱。
(2)光源的位置不同,物体的明暗状况也不同,离光源远明度弱。
(3)光源在前为正面光,光源在左或右为侧面光,光源在后为背面光。
(4)物面的方向阳不同,受光量也不同,光线与物面成垂直时受光量最大,偏射次之,背光最弱。
(5)物体离作画者的远近不同,明暗强弱也不同,这是人的视力所造成的感觉不同。
(6)物体的固有色深浅不同,所反映的明暗度也是不同的。
2、其次要学生了解物体是由不同方向的面所组成的,即使是球体也是这样。
面的方向不同,接受光骊的角度就不同,因而所呈现的明暗调子也不同。
本课以球体(或圆柱体,见课本13页口杯)为例进行“明暗五调子”的分析。
3、把五调子归纳为受光部与背光部两大系统十分重要,这是描绘物体最基本的调子。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明暗变化:受光线直射的部分最亮(明部);偏射次之(半明部);背光部分本应最暗,但因同时受到其它物体受光面光线的反射,反而不是最暗(反光部);受光最弱的一般呈现在半明部和反光部之间(明暗交界面);另外,物体受光一般都有投影落在台面、地面或背景上(投影部)。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42b3de6e2bd960591c67797.png)
完成一张有一定创意、一定立体感的明
暗素描作品。
Page 25
谢 谢 观 赏!
请各位老师指正!
26
明暗素描的五调子: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及 投影。
Page 6
3、尝试体验
Page 7
Page 8
Page 9
Page 10
4、领悟方法
(1)观察方法:
整体——局部——整体
黑白法:素描法
(2)表现方法
淡彩画法
色彩法
水墨技法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从而引入课题《明暗与立 体的表现》,这样简洁、 直观,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望。
Page 2
讲授新课
1、实验明理
Page 3
观 察 比 较
图一
图二
Page 4
黑夜
白天 照射
Page 5
2、观察感受:光与明暗的关系
亮面
灰面
明暗交界线
暗面
反光
投影
明暗素描的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Page 15
Page 16
(3)作画步骤:
用线条勾画大体轮廓
描画具体线条
表现“三大面五调子” 深入细节,突出主体
Page 17
Page 18
BACK
Page 19
BACKPage 20Fra bibliotekBACK
Page 21
BACK
(三)实践创作
请你选择一个绘画元素进行 构思、创意:通过明暗关系 的处理,使所画的物体产生 立体感。
Page 22
你能把看到的形象,选择一种自己 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出它的明暗 与立体感吗?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8feed03d8ce2f016623d5.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明暗色彩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2)经过运用不一样的明暗色彩表现技术,试试创作出拥有必定创意的素描作品。
2、过程与方法:教课内容应依据学生的特色适合增减;教课形式应灵巧多样;教课方法以启迪式、直观式、互动式为主;教课识题应依据教课内容、学生的实质状况设计;实践活动能够组为单位,也能够个体为单位。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对优异素描作品的赏识,认识拥有代表性的写实性大师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现代创意素描的发展概略。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认识明暗的形成和明暗变化的规律难点: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色彩,提升学生的察看、创新能力。
三、教课方法以直观指引为主线,主要运用启迪式、互动式、议论式的教课方法进行教课。
四、教课准备教具准备:教课课件,充电台灯,石膏正方体白纸一张学具准备:手电筒,A4 纸,写生物件 ( 能够是学惯用品、立体模型等)五、教课过程(一)视频引入教师先来播放一则迅速绘画视频,让学生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初看出画的是什么,而且看看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
设计企图: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整集中起来,在令人惊讶的迅速绘画及节奏感很强的背景音乐下,率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正确状态,争相猜想画的是什么,和是什么形式的绘画。
看完后学生都在惊讶这款男士运动型机械腕表画的真像,并总结这类绘画形式是素描。
教师增补:“素描固然是一种单色绘画,没有丰富的色彩,可是仍旧能够带给我们传神立体的感觉,它是如何表现出立体感的呢?下边就让我们来学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从中找找原由吧”板书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二)解说新课知识点一:明暗的形成教师:“先来看看明暗是如何形成的”。
1、小实验:教师取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只拥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老师将纸卷起,在右边打了一束光,请学生察看“除了纸张变成拥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学生说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明暗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画步骤: 一般过程:
1、找轮廓定比例
2 、勾轮廓
3、 画大体的
内容回顾
明暗的产生 明暗变化的 规律
作画步骤
三大面
五大调
找轮廓定比例 勾轮廓 画大体明暗 细刻画到完成
利用明暗变化的规律,以”我的杯子” 为题材画一幅素描。
暗面
灰面
三大面:亮面(正受光面)灰面(侧受光面) 暗面(背光面)
亮部
正受光面 侧受光面
亮调子 灰色调
背光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暗部
投影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知识准备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表现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 的表面呈现一定的光影变化。
它们阴影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啦?
中间呈灰色,受光多的地方比 较亮,遮挡的地方呈暗影
随着物体表面转折而递推的有明 至暗的色阶变化,就是明暗变化
的规律——三大面、五大调。
明暗变化的规律
三大面 五大调
三大面 亮面
要求: 1、8开素描纸, 2、造型准确,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标示三大面、五大调子。
不要犹豫……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