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针刺后不能立即洗澡,以免针孔 感染。
针灸前要排空小便,以减轻针刺 过程中的不适感。
针刺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刺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灸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
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有严重心、肝 、肾疾病者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进行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将与药物、推拿等其他中 医治疗手段结合,形成多元化治疗
方案。
数字化与智能化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医针灸有望 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提高治疗效 果与效率。
科学研究深入
随着科学研究深入,中医针灸有望 揭示更多机理与疗效机制,为临床 提供更多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鱼际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咽干、哮喘等 。
曲池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治疗咳嗽、哮喘、咽喉 肿痛等。
尺泽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喉痹、咯血等 。
原穴、络穴及主治疾病
原穴
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主要治疗内脏疾病。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别出的部位,主要治疗胸胁和腰背部疾病。
背俞穴及主治疾病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主要治疗与脏 腑相关的疾病。
经络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穴位
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称为腧穴。它们是气血汇聚和出入的部位。
针灸的取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穴方法:根据疾病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辨证分析 确定穴位,再根据穴位位置进行定位和进针。
确定穴位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进针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 管。

中医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ppt课件
针灸
可编辑课件PPT
1
针灸的作用
善改
针 人体 灸
高提
脏腑器官功能
经络、腧穴
自 态稳
自我调节能力
可编辑课件PPT
2
第一节
经络系统
可编辑课件PPT
3
一、概念: *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
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 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 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浅出外踝之前,沿
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间(足窍阴穴)。
分支3:从足背(足临泣穴)分出,前行出
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
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可编辑课件PPT
25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
封穴Liv4:与内踝尖平齐的内踝
主治:①外感热病
②五官疾病(热病类)
③周围性面瘫
④腹痛(慢性胃肠炎等)
⑤闭经、滞产、便秘
操 作 : 直 刺 0.5-1 寸 , 可 透 刺 。
孕妇禁针。
可编辑课件PPT
34
足三里(胃经 ST36)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 一横指
主治:①消化系统疾病
②全身虚弱、下陷证(内脏 下垂症等)
③下肢痹痛、瘫痪、足麻
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 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 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 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 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 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 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 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 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

中医针灸温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温针灸PPT课件

:“
医 大 全 》 述 血 不 活 则 瘀
新 生 , 骨 合 的 过 程 。

动 物 血 清
中医针灸温针灸
的谓汇下于者明意
作骨于贯大髓陈义
用会此骨杼所氏:
,,。节,养曰《
“ ”
可 用 于 治 疗 一
必 当 有 强 健 筋 骨
, 由 此 可 见 , 所
, 故 骨 之 气 , 皆
大 杼 渗 入 脊 心 ,
宣 讲 : 某 某
以 艾 灸 之
以 香 白 芷
楚 人 之 法
王 节 斋 曰
中 医
针 时 , 作 。 :
间 多圆其近
.
:20XX.X
灸 以 饼 法 有
取,,为

套 针 上 ,
针 穴 上 ,
温 针 者 乃
温 针 灸
中医针灸温针灸
(warm needle ) •
“ ,
套针温四见
治针用
针穴针》于
疗柄艾
上上者载《
“ ,
俞 心 主 血 , 下
: 血 病 治 此 。
曰 : 血 会 膈
瘀 生 新 的 作 用 。
会 , 具 有 调 血
活 血
中医针灸温针灸
脏长滋有髓背意

精 气 的 充 养 。
、 发 育 、 修 复 亦 依 赖 肾
养 而 坚 固 有 力 。 骨 的 生
源 , 则 骨 骼 得 到 骨 髓 的
, 肾 精 充 足 , 骨 髓 生 化
, 髓 自 脑 下 , 注
: 骨 会 大 杼 , 骨
难 经 本 义 》 中 四
难经本义
中医针灸温针灸
“ ”
疗强此故大所陈
一健可骨杼养氏

中医针灸理疗培训ppt课件

中医针灸理疗培训ppt课件
腰骶部、腹部、合谷、三阴交等 穴位禁止针灸,以免导致流产或
早产。
孕妇针灸适用范围
可缓解孕期恶心、呕吐、头痛、失 眠等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进行。
注意事项
孕妇针灸时应避免空腹,选择舒适 体位,并密切观察有无不适反应。
儿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灸特点及操作要点
儿童针灸特点
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针灸 时应注重调补,手法轻柔,刺激
消毒方法
采用高压蒸汽、煮沸或酒精浸泡等方法对针具进行严格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
进针角度、深度和速度掌握
01
02
03
进针角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和肌肉 丰厚程度,选择合适的进 针角度,如直刺、斜刺、 平刺等。
进针深度
根据穴位深浅和患者胖瘦 等因素,掌握进针深度, 避免过浅或过深。
进针速度
快速进针可减轻患者疼痛 ,但也要根据穴位和病情 灵活掌握进针速度。
失眠针灸治疗方案
针对失眠原因,选取神门、内关、三 阴交等穴位,运用补泻手法调整脏腑 功能,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方案
根据感冒类型(风寒、风热等),选用大椎、风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解表散寒或清热解毒。
咳嗽针灸治疗方案
针对咳嗽的不同病因(外感、内伤等),选取肺俞、定喘、天突等穴位,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止咳平 喘。
中医针灸理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学员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 关注的方向和建议
02
对中医针灸理疗事业的期许和愿 景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治疗效果评价
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稳定等
案例三
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ppt课件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ppt课件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四经含义
二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合 称为十四经。 (说明: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 经之中,惟有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
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起穴:中府→ 上肢内侧前缘→ 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 缺。
云门(LU2) 中府(LU1)
尺泽(LU5)
列缺(LU7) 少商(LU11)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肘 关节微屈时定位。主治→咳嗽,咯血,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 咳嗽, 咽痛。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 颈项痛,咽痛,咳嗽。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天枢——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合 穴”。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约一横指。 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哮喘,痰饮,胸痛,便秘,癫 狂,下肢痿痹。 内庭 —— 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咽喉痛,鼻衄,胃痛,吐 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热病 。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

头部
• 部位起止点: • 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
寸。 • 说明:如:前后发际
不明,从眉心量至大 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 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 发际3寸。
27
天突
胸腹部
耻骨联合
脐中 耻骨联合上缘
28
腰背部
• 部位起止点: • 大椎以下至尾骶为21
椎(直寸);两肩胛骨脊 柱缘之间为6寸(直寸) 。 • 说明:一般临床取穴, 两肩胛骨下角联线相 当于第七胸椎;髂嵴 相当于第四腰椎棘突
• 3、特殊作用—(1)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 针天枢能止泻,又能通便。(2)相对的特异性。 如:大椎退热、丰隆驱痰。
25
腧穴的取穴方法
• 1、骨度分寸法—将人体不同部位规定出 一定的长度或宽度,并使其折成若干个等 份,每一个等份作“一寸”,以此“一寸”来作 为量取穴位的方法,称之。(见下表)
26

胸 手三阴经 腹
足三阳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16
表里属络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经 肺经 脾经 心经 肾经 心包经
胆经 大肠经 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三焦经
17
流注规律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经脉举痛篇》“经脉流行不止,环周
不休”—逐经相传,周而复始,如环无
端。
18
奇经八脉
• 不直属脏腑,无表里关系,与十二经合 称为“十四经”。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脾经
走在中线,肝经走在前线,直至内 踝上八寸处交叉后,两者走回原位。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留针与出针
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 体质而定,出针时要缓慢 捻转并拔出,防止出血或 滞针。
拔罐、刮痧等辅助手法介绍
拔罐
利用火罐或抽气罐产生负压,吸 附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等作用。
刮痧
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 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 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智能化辅助工具
开发针灸辅助诊断、治疗建议 等智能化工具,提高针灸服务
效率和准确性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针灸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腧穴分类与定位、 刺法灸法技术等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 、中风后遗症等
针灸临床实践
病例分析、操作技巧、注意事 项及安全问题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针灸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 感染、气胸、神经损伤等,应立即停止 针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出现局 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出现 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 式引流;如出现神经损伤可使用营养神 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VS
预防措施
为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针灸前应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等相关信息;针灸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针灸后应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避免剧 烈运动等。
针灸作用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 祛邪,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疗 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学PPT课件

针灸学PPT课件

针灸学还可用于妇科疾病、五官科疾病、 皮肤科疾病等其他疾病的治疗。
02
针灸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
01
02
03
04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
经脉是纵行的主干,络脉是横 行的分支。
经脉大多分布在人体的深部, 络脉则逐渐表浅。
经络系统将人体内外、脏腑、 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准备器具
确保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具, 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针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位穴位
准确找到穴位,避合 理控制针刺深度,防止损伤重
要器官。
施针手法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施针手法 ,如提插、捻转等。
观察患者反应
在针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 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应 及时停止并采取相应措施。
针灸与推拿结合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关节僵 硬等症状,提高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3
针灸与西医结合
针灸与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 提高治疗效果。例如针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抑郁 症、糖尿病等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遗尿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主要选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位,通过刺激膀 胱经和任脉,增强膀胱括约肌功能,改善遗尿症状。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针灸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适应症
在针灸前,应明确适应症, 确保患者符合针灸治疗范 围。
患者沟通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 和过敏史,告知患者针灸 治疗的目的、效果和可能 的风险。
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学概述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技术 • 针灸在临床的应用 • 针灸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学概述
定义与历史
定义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调节 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医学学科。
高血压பைடு நூலகம்
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 压。
外科疾病
颈椎病
刺激颈部相关穴位,缓解颈椎疼痛。
腰痛
刺激肾经相关穴位,缓解腰痛。
关节炎
刺激关节周围穴位,缓解关节疼痛。
骨折
针灸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妇儿疾病
痛经
刺激腹部相关穴位,缓解痛经。
乳腺炎
刺激乳腺周围穴位,缓解乳腺炎症状。
小儿腹泻
刺激腹部和手部穴位,缓解小儿腹泻。
02
针灸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
01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 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 脉两大部分。
02
经脉有十二正经和奇经 八脉,起着纵贯全身的 作用。
03
络脉有别络、浮络、孙 络等,是络于经脉之间 的分支。
04
经络系统在人体中起到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 运行气血等作用。
穴位分类与定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 ,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 穴三类。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夜啼
刺激身体相关穴位,缓解小儿夜啼。
神经系统疾病
01
失眠
刺激头部相关穴位,调节神经功能 ,改善睡眠质量。
面瘫
刺激面部相关穴位,促进面部神经 功能恢复。
03
02
神经衰弱

针灸培训ppt课件

针灸培训ppt课件
针灸培训ppt课件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针灸技术操作方法 • 临床治疗策略与案例分析 • 安全性问题及风险防范措施 • 进阶技能提升方向探讨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历史发展
01
针灸定义
02
历史发展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运用各种手法以达到调整脏腑气 血、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 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针灸,到现代的各种针灸 器械和技术,针灸疗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贯穿人体上下,沟通内 外,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 和临床症状,制定针灸治疗方案
,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慢性胃炎
针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 设计针灸治疗方案,以调和脾胃
、缓解症状。
个性化调整策略和效果评估
个性化调整策略
01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及时调整针灸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
效果评估方法
02
采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量表,对针灸治疗效果进行客
互动与交流
鼓励学员提问并参与讨论,分享操作 心得和体会,加深对针灸技术的理解 和掌握。
操作演示
由专业针灸医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包括毫针刺法、艾灸疗法、拔罐、刮 痧等技术的操作过程。
03
临床治疗策略与案例分析
辨证论治原则在针灸中应用
辨证施治基本理念
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病情进行 全面分析,确定证候类型,为针

针灸PPT课件

针灸PPT课件

灸法
灸法是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 艾炷,通过温热刺激穴位的方 法。
灸法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 止痛的作用,对于寒证、虚证 尤其适用。
灸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是 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CHAPTER 03
针灸治疗常见病
感冒
总结词
针灸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疗效,能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肺经、膀胱经等经络上 的穴位,如大椎、风门、肺俞等,以达到发散外邪、调和营卫、宣肺解表的作用 。
按照所属经络,可分 为手太阴肺经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等 。
按照功能作用,可分 为经穴、奇穴和阿是 穴等。
针刺方法
针刺是使用针具刺激穴位的方法,常 用的针具包括毫针、皮肤针、长针等 。
针刺时需要注意进针的角度、深度和 刺激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针刺前需要消毒针具和皮肤,根据不 同疾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
CHAPTER 02
针灸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 经脉和络脉两部分。
络脉布于体表,具有网络状的小分支 。
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具有纵行的主 要通道。
经络系统是针灸治疗的基础,通过刺 激经络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从 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按照所在部位,可分 为头部穴位、颈部穴 位、躯干部穴位和四 肢穴位等。
针灸在亚洲国家的发展
针灸在日韩、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的应用情况、接受程度及发展前景 。
针灸在全球的普及程度
全球范围内针灸的普及程度、国际针灸组织及学术交流活动。
针灸的未来展望
针灸创新研究
01
未来针灸研究的重点方向,如现代科技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50
额旁1线
• 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 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 眦,自发际上5分处即眉冲 穴向下刺1寸
• 主治:咳嗽、胸痛、心悸 怔忡、胸痹心痛、感冒、 气喘等肺、心等上焦疾病
51
额旁2线
• 部位:属足少阳胆经,在 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 自发际上5分处即头临泣穴 向下1寸
• 主治:胃痛、痞满、腹胀、 泄泻、胁痛等脾、胃、肝、 胆等中焦病
定穴与揣穴
腧穴的定位,称“定穴”。定穴主要根据“骨度分寸”、 “自然标志”等方法确定穴位
医生以手指在穴位处揣、摸、按、循,找出指感强烈的穴 位,称“揣穴”
消毒
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具以外,其他的针具都必须严格消 毒
包括针具器械、医者手、患者施术部位及治疗室用具的消

17
18
二指持针法:用拇指、食指末节指 腹捏住针柄,适用于短小的针具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
77
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 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 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 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
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 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
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
27
28
29
30
31
弹法
刮法
32
针刺得气
古代文献称“气至”,现在多称“针感” 得气的指征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主要为酸、麻、胀、重,还有凉、热、

中医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PPT课件

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和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和 指导。
教师设问
教师提出一些与针灸相关 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针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 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学研究与进展 •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CHAPTER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以调整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等
头痛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调和气血,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
针灸可疏风解表,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针灸治疗
学生互动体验环节
01
02
03
学生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 配一套针灸模型和练习工 具,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 针刺手法的练习。
学生互相体验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针刺体 验,感受针感和治疗效果 ,加深对针灸疗法的认识 和理解。
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体验 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024版中医针灸养生讲座PPT课件

2024版中医针灸养生讲座PPT课件

中医针灸养生讲座PPT课件目录•针灸养生基本概念与原理•常见针灸方法及操作技巧•针对不同人群针灸养生方案•常见疾病针灸治疗案例分析•针灸养生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总结与展望:传承创新,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针灸养生之道PART01针灸养生基本概念与原理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针灸定义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整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引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等,从而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实现治疗与养生效果。

养生理念与针灸结合养生理念中医养生注重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动静结合等原则,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序、精神内守等生活方式。

针灸与养生结合针灸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等方式,能够调和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针灸对人体健康影响针灸能够刺激相应穴位,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人体内部环境。

针灸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够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调整脏腑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免疫力调节心理状态PART02常见针灸方法及操作技巧根据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毫针,注意针具的消毒和保养。

针具选择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定位、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每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和刺激强度,避免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

030201毫针刺法选用优质艾绒,根据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艾炷或艾条。

艾绒选择定位、点燃艾绒、施灸、熄灭艾绒,注意火源的安全和艾烟的排放。

操作步骤掌握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和过度刺激。

注意事项罐具选择根据拔罐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罐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操作步骤定位、涂油、点火、拔罐、留罐、起罐,注意火源的安全和拔罐的力度。

针灸学ppt演示课件

针灸学ppt演示课件
• 经穴:分布于十四经脉上的穴位,总计361个,
双穴309个,单穴52个 • 奇穴:不归属于任何一条经脉,而有特殊的主
治功效的穴位 •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没有固定的名
称与部位
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
远治作用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喉 手厥阴:心胃 手少阴:心
三经相同主治:胸部病
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
经脉名称 井(木) 荥(火) 输(土)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五输与五行的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经脉名称 井(金) 荥(水) 输(木)经(火) 合(土)
五腧穴
井:所出为井---分布于十指末端 荥:所溜为荥---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旁边 输:所注为输---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所行为经---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合:所入为合---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合 经 输 荥 井
手三阴三阳五腧穴
足三阳三阴 井.荥.输.经.合
五输与五行的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特殊作用
威灵,精灵--腰痛 四缝--疳积 外劳宫--落枕 任脉:回阳、固脱、强壮 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十四经穴为主)的主治有一定的规律性, 主要有分经主治(四肢部经穴)和分部主治(头身 部经穴)两大规律。
(一)分部主治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 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肠。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 出走耳前,经上关穴(GB3:耳前, 颧弓上缘,下关正上方),在面颊部 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 GB1:旁开0.5寸)交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上至额角(颔厌穴GB4),再 向后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 部至眉上(阳白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 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操作:直刺0.5-1寸
劳宫(心包经 PC8)
位置:掌心第二、三掌骨间偏第 三掌骨,握拳中指尖下
主治:①发热烦躁,癫痫,癔病 ②口腔糜烂,口臭,口疮, 胃火牙痛 ③手汗,手癣,手指麻木
操作:直刺0.3-0.5寸
环跳(胆经 GB30)
位置:侧卧屈股,当股骨大 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 孔 连 线 的 外 1/3 与 中 1/3交点处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 中、下三焦。
分支1:从胸中分出,沿 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 (天池穴P1)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 部,入掌中(劳宫穴P8:在 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 时正当中指下),沿中指桡侧, 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P9)。
分支2:从掌中分出,沿 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 SJ1),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 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 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 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 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 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 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 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 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 方。)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 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 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 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 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 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 出腋下(极泉穴H1:腋窝 顶点),沿上肢内侧后缘, 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 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 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 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 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 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 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 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 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 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 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SJ17:乳突 前凹陷,平耳垂后下缘),直上出耳 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到目眶 下。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 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
主治:①外感热病 ②五官疾病(热病类) ③周围性面瘫 ④腹痛(慢性胃肠炎等) ⑤闭经、滞产、便秘
操 作 : 直 刺 0.5-1 寸 , 可 透 刺 。 孕妇禁针。
足三里(胃经 ST36)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 一横指
主治:①消化系统疾病 ②全身虚弱、下陷证(内脏 下垂症等) ③下肢痹痛、瘫痪、足麻 ④术后腹胀 ⑤延年益寿
(一)名称分类
(二)走向、交接、分 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 序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 3、表里络属关系 4、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
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 在头面部的循行分布
部 )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 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 趾外侧端。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 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 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 经。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 (隐白穴),沿内侧赤 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 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 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 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 前缘,进入腹中,属脾, 络胃。向上穿过膈肌, 沿食道两旁,连舌本, 散舌下。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 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 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 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 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 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 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 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 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 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耳屏前,张口即现)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 于足心(涌泉穴K1),出 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 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 入脊内(长强穴GV1), 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 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 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 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 厥阴心包经。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 里,环绕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 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 部位。
◇腧穴的确定是经络形成理论的重要依据;经络又 归纳总结了腧穴的共同主治作用,从而指导着 腧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成为腧穴分类的基 础。
◇经络的部分功能,需通过腧穴的反应来体现;腧 穴的治疗作用,又需要通过经络传导感应来实
操作:直刺1-2寸
至阴(膀胱经 BL67)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鼻塞,项强 ②难产,胎位不正 ③目内眦痛,足心痛
操作:浅刺0.1-0.2寸, 或点刺放血
内关(心包经 PC6)
位置: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
主治:①心血管系统疾病 ②消化系统疾病 ③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 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 (睛明穴B1:旁0.1寸), 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 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 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 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 到项部(天柱穴:项后发际正中旁开1.3 寸),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 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 到达腰部(肾俞穴UB23:L2棘突旁开 1.5寸),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 腔,络肾,属膀胱。
现。
腧穴的分类
1.经 穴:凡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 位(361个单穴)。 特点:定名、定位、定经
2.奇 穴:未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有奇效, 故名。 特点:定名、定位、不定经
3.阿是穴:即“以痛为输”,又称压痛点。 特点:无定名、无定位、无定经
腧穴的主治作用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 至 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 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 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 GB30),经大腿后侧至 国窝中,与前 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 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 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 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 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 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 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 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
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 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 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
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
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法(定点分寸法) 2.解剖标志法(体表标志法) 3.指量法(手指同身寸法) 4.简便取穴法
一以 定骨

的节 尺为 寸标
度 分
进志 行, 取将
寸 示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 耳中,出走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2: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 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 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 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 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 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 跳穴)处。
分出一支 别络,再加上 脾之大络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十四经
阴经
十 二 经 脉
阳经

任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