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黄土高原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黄土高原练习题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

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自主测试

1.黄土高原地区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有()

①山西②宁夏③陕西④山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从黄土高原到我国西北地区,地表物质分布规律是()

A.戈壁黄土沙漠

B.戈壁沙漠黄土

C.戈壁黄土沙漠

D.黄土沙漠戈壁

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垂直裂隙

C.降水集中在7、8月份

D.人们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疏松

4.黄土高原地区的村庄主要分布在()

A.黄土塬上

B.黄土梁上

C.黄土峁上

D.高原陡坡上

5.对于黄土高原生产生活产生最大危害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旱涝

C.台风

D.泥石流

6.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7.以下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不合适的是()

A.植树种草

B.修筑梯田

C.打坝淤地

D.大力开垦耕地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水土流失原因及带来的后果

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请分析原因。

这些地区多分布于第二级阶梯上,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上。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1)地形。地面坡度较陡、坡面较长,地

面径流的流速较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较强。(2)气候:这些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3)地面物质组成。地表物质疏松,多孔隙,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2.黄土高原人们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中成功的经验。

(1)坡脚建挡土坝、护坡;(2)陡坡地种草、灌木和山杏;(3)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例题】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山脉a、b、c、d都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c是________山,d是________山。b山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写出两条)

(2)读景观图片,描述该区域地表状况。

(3)读气候资料图,描述该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说明其对地形及河流的影响。

方法提炼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地区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蒸发、渗漏严重,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

(2019福州中考,13~14)读图,完成第1~2题。

1.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年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2.以下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A.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019山东滨州中考,14~15)读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分布在()

A.400毫米降水量以西的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塔里木盆地

D.山西、陕西、甘肃、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

4.下面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的是()

①植树种草②陡坡修建梯田③退耕还林④修建挡土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