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导入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课导入大全

初中化学课导入大全

初中化学课导入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实践证明,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能够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的课堂环节。

1、魔术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

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茶水变墨水、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

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魔术表演,大家齐声说“喜欢”。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边表演一个魔术,名叫“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酒精与水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个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酒精灯上点燃,火焰很大,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而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同学感到很惊讶,有的小声议论,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从而引出新课“燃烧是有条件的”,为后面讲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过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又问同学们“有人在做这个实验时,使用的不是棉手帕,而是化纤的,结果手帕也跟着燃烧了,谁能分析一下原因”,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又进一步落实了“着火点”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

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复习—温故知新导入: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

中学化学教案设计导入模板

中学化学教案设计导入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与化学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导入:教师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揭示课题: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 情境导入(1)情境展示:教师展示与化学相关的实验、生活实例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现象。

(2)提问引导:教师提出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3)情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化学原理。

3. 游戏导入(1)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与化学相关的游戏道具,如化学元素卡片、化学实验器材等。

(2)游戏进行: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实验模拟等游戏活动。

(3)游戏总结:教师对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4. 故事导入(1)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与化学相关的有趣故事,如化学家的趣事、化学实验的传奇等。

(2)故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化学现象,找出其中的化学原理。

(3)故事总结:教师对故事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否得到激发。

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老师教案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老师教案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老师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护
工作。

教学重点:实验室安全常识、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安全小册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用课件展示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情况。

2.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化学实验中会发生哪些安全问题?如何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护工作?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安全问题,如溅洒化学药品、玻璃器皿的破损、火焰的使用等。

2.介绍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穿戴实验服、佩戴护目镜、紧身胶手套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让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安全操作。

2.观察学生实验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操作,保障实验安全。

四、总结(10分钟)
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谈谈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2.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叮嘱学生以后进行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教学延伸:
1.让学生自主了解更多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

2.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训练学生处理实验室突发安全问题的应急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导入,学生对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安全操作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

初中化学教案导入

初中化学教案导入

初中化学教案导入
教案主题: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熟悉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3. 能够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和分析
导入活动:
1. 师生对话导入
老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元素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化学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老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吗?
学生:我们知道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周期表上的。

2. 实验引入
老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我们将提供几个化学元素的样品,通过观察、测试其性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好的,我们开始实验!
3. 图片展示
老师:请看这张图片,这是我们熟悉的周期表。

我们可以看到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不同的位置上。

你们能够发现一些规律吗?
学生:我看到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而且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

通过以上导入活动,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周期表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和周期表的更多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刻的认识。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导入环节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导入环节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化学的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

”(2)提问:你们对化学有什么了解?你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导入环节设计(1)图片导入: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图片,如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家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如化学家发现新元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游戏导入:设计一个与化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化学知识。

(4)问题导入:提出一个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3. 课堂导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

4. 课堂学习(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化学反应、化学元素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做好笔记。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环节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有机结合,是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化学导入2. 导入环节:图片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问题导入3.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化学元素4. 课堂小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以上导入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认识物质的分类,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树立科学的物质观。

教学重点:1. 物质的基本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3.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学难点:1. 物质的分类标准。

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镊子等。

3. 教学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钢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特点和用途。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有什么区别?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二、新课导入1. 讲解物质的基本性质:介绍物质的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基本性质。

2. 物质的分类:讲解物质的分类标准,如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介绍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通过实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三、课堂活动1.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如铁钉生锈、燃烧等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的魅力。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物质的分类标准,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质的基本性质、分类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示例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示例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示例教案
【导入】
一、激发兴趣
1. 通过呈现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或化学反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二、启发思考
1. 提出一个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三、实施活动
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化学的神奇和乐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概念引入
1. 通过引入一些基本概念和名词,让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2.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五、复习巩固
1. 还可以通过复习一些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打好基础。

2.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题】
导入活动:实验探秘
1. 实验现象:将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苹果汁的试管中,观察发生的变化。

2. 引导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钠会使苹果汁变得苦涩?
3. 实施步骤: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并进行探讨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插画、图片等可以增强导入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4.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展示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生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并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

2.实践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示范如何利用化学物质制作泡沫。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过程。

3.实践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性实验,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探究其特性和化学成分。

学生可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和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4.讨论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评价方法
评价学生的操作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并根据实验成果和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案例教案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案例教案

课堂导入初中化学案例教案
主题:探究物质的状态变化及其影响
目标: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实验观察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案例:在做饭时,加热水会变成蒸汽,我们吃的冰在室温下会变成液态。

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这些现象的原因,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每组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

3. 实验观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实验,将一杯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过程。

学生记录下观察的现象,并思考加热水的温度与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4. 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加热水变成蒸汽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冰变成液态的原因和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5. 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归纳总结至少三种物质的状态变化及其影响,并用文字描述清楚。

教学反思: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原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状态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大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大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大全
课题:化学是什么
第一部分:导入
1. 目标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为今后
学习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往往持有各种不同的观念,有的认为化学很难,有的认为化学很枯燥。

因此,本节课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第二部分:导入活动
1. 观察实验: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实验器材,并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组实验器材可能用于
哪种学科。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知识连结:通过板书“化学是什么”这个标题,让学生联想起自己对化学的认知,听取学
生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3.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图片,比如变色实验、燃烧实验等,让学生猜测这些
实验属于哪个学科,并引导他们思考。

4. 教师引导:教师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比喻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入活动,学生对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激
发了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培养
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化学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化学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化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情景导入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烹饪、洗涤、化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化学知识?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二)揭示课题1. 教师总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板书课题: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

二、新课讲授(一)化学与生活的关系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食物的腐败、药品的制备、化妆品的合成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2. 讨论:化学知识在哪些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二)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以烹饪为例,介绍化学在烹饪过程中的应用,如酸碱度、蛋白质变性等。

2. 以洗涤为例,介绍化学在洗涤过程中的应用,如去污剂、消毒剂等。

3. 以化妆为例,介绍化学在化妆品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如色素、香料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金属腐蚀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教案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教案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周期表
导入材料:请老师准备一份包含各种元素的秘密盒子,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等不同元素,并与他们交流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化学元素的发现历史、定律和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阶段(5分钟):
向学生展示元素秘密盒子,引导学生讨论元素的特点和应用,并提出探究问题:“化学元素是如何发现的?”
2. 激发兴趣(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化学元素的发现历史,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不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和性质。

3.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解化学元素的分类、定律和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

4. 实践操作(10分钟):
让学生进行元素周期表的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巩固学生对元素分类和周期表的理解。

5. 总结归纳(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讨论实验结果对化学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试讲,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周期表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操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进行延伸和拓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导入环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如何将导入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情境导入(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化学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2. 游戏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化学问题。

(2)提问: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对化学有了哪些认识?3. 问答导入(1)教师提问: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2. 提问:化学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应用?化学对社会有哪些贡献?(三)课程内容导入1. 教师展示课程内容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哪些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四)总结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总结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导入,你们对化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是否提高。

2.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加深。

3. 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导入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3. 学生在导入环节中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七、教学建议1. 导入环节的设计要富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新奇导入方法教案

初中化学新奇导入方法教案

初中化学新奇导入方法教案1. 导入方式:化学寓教于乐(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奇妙之处;(2)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化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3)进行有趣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导入步骤(1)播放视频:“化学反应急转直下!”(展示一些火焰颜色反应等引人入胜的实验视频)(2)呈现问题:“为什么烟花会有不同的颜色?”通过这些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新课内容的学习打下好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 难点:如何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2. 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实验、观察、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生动有趣,引起兴趣首先,播放一段烟花实验视频,让学生感受烟花绚丽多彩的魅力;其次,提出问题:“为什么烟花的颜色各不相同?”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欲望;最后,启发性讲解:“烟花的颜色是由金属盐引起的燃烧反应产生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活动:合作探究,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烟花颜色与金属盐的相关性;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目标是否达成,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 总结反思:收获与展望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和生活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为未来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万能模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2.掌握主要的物质分类标准;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将物质分为不同类别。

【教学重点】:1.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2.主要的物质分类标准。

【教学难点】:1.理解物质的分类原理;2.能够准确将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1.课件PPT;2.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3.常见物质的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方法;2.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质有很多种,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呢?让学生展开讨论。

二、概念引入(10分钟)1.讲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引入主要的物质分类方法;2.介绍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标准。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几种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知识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自行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2.讲解并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分享,加深学生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理解。

【作业布置】:完成与课堂练习相关的作业,加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模板化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教案模板

试讲导入初中化学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定义。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教学难点:1. 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2. 观察和实验中现象的描述和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它们又是如何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 回顾旧知,激发思考在之前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知道了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那么,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二、新课导入1. 引入概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可以用来描述和区分其他物质的特性。

例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铁是银白色、有磁性的固体。

2. 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了解一下物质的性质。

比如,盐是咸的,糖是甜的,木头是硬的,棉花是软的。

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

3. 引出变化那么,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里,我们引入两个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 定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比如,铁生锈、燃烧等。

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分子结构的情况下,形态、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比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5. 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那么,如何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那么这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那么这就是物理变化。

化学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化学教案导入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导入活动与化学学科相结合。

2. 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播放一段化学实验视频,展示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化学实验吗?为什么?2. 介绍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

(1)讲解化学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2)列举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介绍化学学科的几个重要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2)讲解化学学科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作用。

(二)主体环节1.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分组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制作汽水、观察化学反应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 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2)讲解化学原理,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3.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

(2)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总结环节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化学现象,积极参与化学实践活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课题:走进化学世界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化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化学概念的理解。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化学(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如空气、水、桌子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无处不在。

2.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变化,如燃烧、溶解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提醒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的安全。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化学的小短文。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的安全。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树立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化学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3.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探究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分子、原子、元素等。

3. 分析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4.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理。

2. 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导入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对科学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导入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实践证明,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能够抓住导入这一重要的课堂环节。

1、魔术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

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茶水变墨水、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

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魔术表演,大家齐声说“喜欢”。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边表演一个魔术,名叫“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酒精与水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个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酒精灯上点燃,火焰很大,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而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同学感到很惊讶,有的小声议论,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从而引出新课“燃烧是有条件的”,为后面讲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过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又问同学们“有人在做这个实验时,使用的不是棉手帕,而是化纤的,结果手帕也跟着燃烧了,谁能分析一下原因?”,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又进一步落实了“着火点”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

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复习—温故知新导入: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在讲CO2的实验室制法时提问O2的实验室制法自然就过渡到后者,在《碱的通性》一节开始,提问酸具有哪些通性?酸为什么具有通性?自然地过渡到见碱的通性。

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该方法,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降低了本节的难度,顺利地导入新课。

3、化学故事导入: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教师如果结合化学教学把讲课内容故事化,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讲欧罗巴号战舰因为马吃的草料堆积缓慢氧化起火而沉船的,也可以讲二战期间把白磷溶解在CS2里,再把溶液滴加在小白鼠身上,由于CS2的挥发,白磷自燃而烧毁敌人兵工厂的故事。

故事导入法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

4、谜语导入:学生对猜谜语兴趣很浓,有些知识可以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又如讲《氢气的性质》一节时,一上课先给学生说了一个谜语:符号象倒工,无色味最轻,遇火有水生,还原有本领。

这个谜语说后,学生兴趣盎然,头脑中产生了问号,迫不及待要解开这个迷,从而促使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5、生活实例导入:知觉总是人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和旧的经验相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

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选择与新课有关的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给以科学的解释,从而启发他们的兴趣引入新课。

例如讲《中和反应》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患胃酸时吃几片氢氧化铝或小苏打片即可治愈。

这是为什么?夏季不小心被蜂蛰一下涂些稀氨水可治痛治痒又怎么解释?这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的,但又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引入新课。

6、“悬念激趣”导入法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时,精练、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看似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

一些典型的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开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

这是怎么回事?以这样一则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7、质疑导入法:学始于疑,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往往能挑起学生的好胜心和探究欲。

例如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节的,先从复习开始,请同学说出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紧接着让学生完成下面题目:将5克某物质溶于95克水中,请想一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吗?举例说明。

开始的问题很简单,有一些同学露出不屑的表情,紧接着的问题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马上意识到不会是5%那么简单,于是大家积极投入到讨论、思考的氛围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总结出了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

8、多媒体导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普遍应用到教学中。

把一些难于理解的、抽象的微观为题用flash动画表现出来,非常的吸引学生,更加的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1、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

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白纸显字及消字、清水变牛奶、用两只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发烟)、不怕烧的手帕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引入更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节时,教师设计并操作如下实验:①纸的撕裂与揉成团②玻璃打碎③纸的燃烧④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⑤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⑥NaOH溶液使酚酞变红⑦镁带燃烧。

通过实验直奔主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启发学生①②有哪些共同特征;③④⑤⑥⑦有哪些共同特征,且在变化中有哪些表现。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不但引出了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而且理解了两种变化的判断依据,并且将化学变化中的一些表现一一道出,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如,在讲《实验基本操作》一节时,我首先将一支试管竖直放置,并将一较重的铁块垂直放入,结果试管破碎,同学们感到惊讶并将两眼直直集中于我及三尺讲台,不言而喻,违反操作规程的后果及危险将带领他们认真学习正确的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化学故事导入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情绪高涨、积极探求,如在讲《CO2的性质和用途》一节开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

当人俯下身观察小狗时,也感到难受,继而晕倒。

这是怎么回事?引入本课主题。

3、谜语导入法学生对猜谜语兴趣很浓,通过谜语导入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

例如在学习《氧气》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

4、生活实例导入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老百姓的生活经验往往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教师可根据教材所涉及的范围,选择与新知识有关的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给以科学的解释,从而引入新课,例如讲《生活中常见的盐》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家中蒸馒头时,先要发面,后加入NaCO3也可加入NaHCO3,馒头松软合口,为什么呢?例如讲《中和反应》时,问学生:夏天蚊虫叮咬后涂些肥皂水治痒怎么解释?再如讲《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问为什么把烧烤类食物称为垃圾食品?古装电视剧中某一女主角通过吞食金子而自杀是何道理?食物为何要放入冰箱中保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经验中了解的,但又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5、多媒体导入随着媒体在数学中的普及,一些难理解的、抽象的微观问题用flash 动画表现简单明了,难题迎刃而解.有关环境、能源、药品、材料等的图片、影视资料更能引起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习的强烈欲望。

6、复习导入法化学中很多内容前后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可在复习检查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降低难度,有了旧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知识更易。

在讲《离子》时,首先复习《分子和原子》,在讲《化学式与化合价》时,首先复习元素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一、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实验中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

在学习某些章节时,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电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例如: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师一上课就可以把【试验2-2】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试验2-3】硫和木炭在氧气里燃烧;【试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三个试验进行演示,通过学生平时见不到的现象,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二、悬念导入法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讲解二氧化碳性质时,引言可这样设计: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个着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

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

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

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

可是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

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通过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暗示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开门见山导入法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