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宋明理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_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的第三子目:陆王心学(教学设计)
设计人:甘正权(合肥八中)
师:1175年,已经名扬天下的朱熹听到“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这首诗后,他大惊失色,深为恼怒。原来此时,经过友人介绍,他正同这位诗人在鹅湖山下进行学术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史称“鹅湖之会”。后人精辟的形容了两派(人)主要观点:“道士朱熹”,“和尚九渊”。这位诗人便是小朱熹九岁的理学家陆九渊。简介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人,33岁考中进士,因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心学的开创者和教育家,被称为”陆子”。那么,朱、陆的分歧有哪些,“和尚九渊”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鹅湖之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学的兴趣。设计两个探究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师:陆九渊诗作前面还有四句话:“墟基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苍冥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你能从中找出“变”与“不变”的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理解。生:陆九渊的诗不大好懂,但是能看出“墟基”、“涓流”、“拳石”都是变的,而不变的是“心”。作者在此强调“心”的重要性,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等。
师:两人都写诗,但著作的数量却天壤之别。朱熹一生著书209卷,编纂书籍210卷,而陆九渊没有专著留世,只有一卷后人为他编纂的文集。两人著作的数量有天壤之别,并不是两人水平差异大,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意思是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
后得出结论。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其意思是主张尊重德性,认为只有内心符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通过学习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再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二者“穷理”的不同。
生:朱熹是“格物致知”,而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并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跟佛教的思想如出一辙,故“和尚九渊”之称。
(设计意图:通过对陆九渊诗作和二人不同治学的解读,进一步了解陆九渊的心学。)
师:到了明朝中期,另一位心学代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师:史载,阳明治学,初效朱熹格物致知之说。曾与友同静坐格竹,以期致知。友三日而惫。阳明持至七日,豁然顿悟,遂反其道而行之。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指出王阳明是如何反其道而行之的,
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材料二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材料三
可离。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生:材料一是“心外无理”,心就是理;材料二是“致良知”;材料三是“知行合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介绍和对材料的理解,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王阳明的心学。)
师:虽然,王阳明是针对当时社会道德修养缺失而提出自己的主张的,但明王朝还是很快灭亡。后来有人将之归于心学误国:“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但明亡是真正舍得“一死报君王”的人缺微乎其微。
大家分组讨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生:心学强调对内心良知的发现和反省,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它缺少一种强制力(或执行力),也忽视了对一些外部(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应多联系实际,将提升道德修养与做好身边小事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言行一致”。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心学的全面认识即积极和消极,联系实际,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