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留守老人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f2e3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3.png)
留守老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关键信息1、调研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研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研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调研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调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调研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工作,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研。
三、调研背景1、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状阐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和趋势。
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结构和经济的影响。
2、留守老人的定义和特征明确留守老人的定义和范围。
描述留守老人在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来源等方面的特征。
四、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的目的和内容。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对问卷数据的初步分析。
2、访谈调查访谈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访谈的方式和过程。
访谈内容的整理和分析。
3、实地观察观察的地点和范围。
观察到的留守老人生活场景和环境。
对观察结果的总结和思考。
五、调研结果1、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饮食和居住条件。
日常活动和娱乐方式。
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
2、经济来源和支出主要经济来源和收入水平。
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
经济压力和困难。
3、精神慰藉和情感需求与子女的联系频率和方式。
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对社区关怀和社会支持的期望。
4、社会支持情况政府相关政策和福利的落实情况。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服务活动。
邻里之间的互助和照顾。
六、问题分析1、经济保障不足分析留守老人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的原因。
探讨提高留守老人经济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2、健康问题突出研究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如医疗资源匮乏、缺乏健康意识等。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a9c9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9.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一、引言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在农村地区,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长期不在家,而留在农村老家的老人。
留守老人面临着诸多生活困境和心理问题,本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分析其困难和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情况。
共发放问卷100份,访谈10位留守老人。
三、调查结果1.家庭状况(1) 子女情况.67%的留守老人全部子女不在家乡;23%的留守老人有一部分子女在家乡;10%的留守老人有全部子女在家乡。
(2) 健康状况.42%的留守老人有慢性疾病,26%的留守老人需要长期照顾。
2.社会服务支持(1) 养老金.56%的留守老人领取养老金,其中32%的老人表示养老金不足以支付日常开支。
(2) 社区服务:仅有23%的留守老人居住在有健全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69%的老人表示对社区服务需求较大。
3.心理健康需求(1) 孤独感.87%的留守老人感到孤独,远离子女的情况对其情感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心理支持.78%的留守老人表示需要心理咨询和支持,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4.社会融入问题(1) 交友圈子.65%的留守老人社交圈有限,缺乏交朋友的机会。
(2) 学习需求.42%的留守老人希望参加一些老年学习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
四、解决方案1.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养老金额度,建设健全社区服务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社交支持。
2.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到农村留守老人工作中,定期组织活动和讲座,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3.子女应加强与留守老人的联系,回家探望的同时要关心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多陪伴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4.增加老年学习班的开设,让留守老人有机会参加学习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社交圈子。
附件:1.调查问卷样本2.访谈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养老金:指由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给予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等享受晚年生活的一种经济福利。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baa2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2.png)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分析一、调研目的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挑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居民,希望了解他们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态度和需求;实地访谈主要与农村养老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以获取更多的详细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养老机构,老年人只能依赖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往往外出务工,无法提供有效的照顾和关爱。
这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养老照顾,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2. 调研结果还显示,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农村养老机构设施简陋,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和康复设施。
部分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另外,农村养老服务价格高昂,老年人普遍负担不起。
四、调研分析1. 农村养老问题的背后是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外流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老年人无人照顾的情况愈发严重。
同时,传统的三代同堂模式逐渐瓦解,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度上升。
2. 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资金投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同时,需要推动城乡扶贫协作,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提供就业机会,减缓农村老年人口的负担。
五、调研建议1. 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政策,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改善的投资力度,并加强养老服务的评估和监管。
2.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养老服务人员,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推动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智能化。
3. 积极促进城乡扶贫协作,吸引大量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经济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525e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5.png)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解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的生存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通过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1.健康状况:调研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照料和陪伴,他们更容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经济来源: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退休金和农田收入。
然而,由于退休金水平不高,加之农田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他们的经济压力较大,生活条件相对困难。
3.精神状态:长期的孤独和无聊感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他们的精神状态普遍较差。
4.社会关系:由于子女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的社会关系相对较少。
他们往往面临着缺乏亲情关爱和社交支持的问题。
同时,部分老人还会遭受子女虐待和经济剥削,缺乏法律保障。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1.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教育问题。
他们的学习环境较差,学习资源不足,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相对较低。
2.心理健康: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一些学生因为适应能力差,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3.生活照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问题比较突出。
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照料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起居,缺乏成年人的指导和照料。
4.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由于缺乏监护,他们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容易陷入各种危险的境地。
三、解决留守老人及儿童生存状况的建议1.加强社会关爱:社会应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3.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的保护。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19ea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e.png)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根据对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现和观察:1. 健康问题: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健康问题,包括慢性疾病、运动能力下降以及精神健康问题。
缺乏照顾和监护导致他们没有及时得到医疗和关怀。
2. 心理状况:留守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因为他们与家人的交流和互动受限。
这导致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佳,并可能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3. 经济困境: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通常较为困难,很多人依靠农村的低保金度日。
由于缺乏照顾和支持,他们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得不面对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困境。
4. 社交活动:留守老人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很少能够融入社区或参与志愿者工作。
这种社交隔离导致他们失去了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建立支持网络的机会。
5. 安全问题:留守老人由于单独生活,容易成为受害者,因为他们的家庭一直没有人照顾和保护他们。
这使他们容易受到欺诈、抢劫和身体伤害的威胁。
为了帮助留守老人改善他们的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增加社区支持:建立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为留守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和支持,例如购物、医疗陪同等。
- 提供健康服务:为留守老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照顾,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关怀。
- 心理健康支持:为留守老人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咨询服务,以应对他们可能面临的孤独和心理压力。
- 提供经济援助:建立专门的经济援助计划,为留守老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确保他们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 加强安全保护: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留守老人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防范各种威胁和风险。
通过以上的努力,希望能够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同时,还需要政府、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11篇)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5e1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1.png)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11篇)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篇1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
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
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
“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
”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
”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
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
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
从经济上说,竹溪县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
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
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竹溪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
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调查人员建议看病太难——“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人老了,病痛自然多。
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d542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a.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背景介绍 (2)2. 报告目的与意义 (3)二、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4)1. 留守老人概述及规模 (6)2.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 (7)3. 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分析 (8)三、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1. 生活困难与物质保障问题 (11)(1)经济收入较低 (12)(2)生活设施不完善 (13)(3)医疗保障不足 (14)2. 精神慰藉与情感关怀问题 (15)(1)缺乏陪伴和关爱 (16)(2)孤独感和抑郁症状明显 (17)(3)娱乐活动匮乏导致精神世界单调乏味化 (18)四、农村留守老人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20)1. 提高经济待遇,增加物质保障 (21)2. 加强精神关怀,提升生活质量 (22)一、内容概览农村留守老人的定义与概况:阐述农村留守老人的定义,分析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从经济、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详细描述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生活来源、医疗保障、精神需求等。
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分析留守老人在经济、生活、健康、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政策支持与现状分析:阐述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上的相关政策,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典型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案例,深入分析他们的生活实际、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对策建议:针对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包括经济支持、医疗保障、精神关爱、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研究总结本报告的主要研究结论,强调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的重要性。
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这一现象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
留守老人是指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留在农村的老年人,他们通常面临着生活孤寂、健康不佳、安全缺乏等多重困境。
留守老年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留守老年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fc175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这导致了大量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成为“留守老人”。
留守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报告通过对留守老年人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留守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调研报告。
数据涵盖了留守老年人的数量、年龄结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留守老年人现状分析1. 数量与分布截至2020年底,我国留守老年人数量已超过4000万。
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数量占比超过80%。
留守老年人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中西部地区。
2. 年龄结构留守老年人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年人占比超过70%,其中,8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年人占比逐年上升。
3. 生活状况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们的居住环境较为简陋,生活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他们的精神生活较为空虚。
4. 健康状况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留守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此外,由于缺乏医疗保健服务,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5. 社会保障留守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一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许多留守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另一方面,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留守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6. 文化生活留守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
由于缺乏娱乐设施和活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问题与挑战1. 经济来源有限留守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的赡养和自身的劳动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cf24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2.png)
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和需求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需求和问题,并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状况、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和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调查期间共发放了3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
2.访谈调查:为了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我们还选择了10名留守老人进行深入访谈。
三、调查结果分析1.生活状态:调查结果显示,86%的留守老人生活在独居状态下,只有14%的人生活与子女或亲属在一起。
他们中的许多人家庭经济困难,衣食起居和基本医疗条件不尽如人意。
2.社交活动:80%的留守老人参与过一些社交活动,如农村合唱队、广场舞队等,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的限制,只有30%的老人每天有机会外出参与社交活动。
3.健康状况:60%的留守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由于缺乏医疗卫生设施和覆盖不到位,他们的健康状况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
4.需求分析:(1)精神需求:大部分留守老人对关注、陪伴和交流有强烈需求,希望有人能够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
(2)物质需求: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医疗费用和日常用品。
(3)医疗需求:留守老人需要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和药物支持,解决他们日益加剧的健康问题。
(4)社交需求:留守老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社交机会,参与一些社区和志愿者活动,与其他老人和年轻人建立关系。
四、问题分析1.精神问题:82%的留守老人存在精神孤独、无聊等问题,缺乏关心和陪伴。
2.物质问题:75%的留守老人经济状况较差,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成为他们的难题。
3.医疗问题:50%的留守老人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及时就医并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4.社交问题:70%的留守老人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有限。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9fcc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9.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日益增加,留守老人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老人是指由于子女迁徙及工作等原因,不能陪伴在城市工作的子女身边而留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选择了10个农村地区的60位留守老人作为调查样本。
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留守老人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等方面。
3. 留守老人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守老人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
其中,70岁以上的占45%,60-70岁之间的占55%。
超过80%的留守老人是退休人员,主要以农民身份为主。
4.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普遍不佳。
其中,40%的留守老人生活在独居状态,缺乏陪伴和社交生活。
近50%的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较低,更有超过60%的留守老人表示感到孤独。
同时,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受到限制,超过70%的留守老人表示在医疗、饮食、居住等方面存在困难。
5. 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弱。
超过60%的留守老人存在睡眠问题,30%的留守老人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由于身边缺乏照顾和关心,留守老人的自理能力有所下降,超过50%的留守老人需要他人帮助。
6. 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普遍较差。
近70%的留守老人表示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留守老人对子女的思念也是常态,超过80%的留守老人表示渴望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7. 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7.1 加强社区支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关爱志愿者团队,为留守老人提供陪伴和社交活动。
7.2 建立健全留守老人健康监测体系,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定期健康检查和日常护理。
7.3 增加农村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和居住条件。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8dbed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3.png)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
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调研报告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6135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4.png)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1.生活条件:许多老人的生活条件较为单薄,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燃气、电力等,缺乏床铺、家具等,住房破旧不堪,环境卫生差。
2.身心健康:由于年龄的限制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留守老人往往缺乏必要的照顾和护理,身体和心理健康面临不少挑战。
特别是一些老人患有疾病或者行动不便,更需要人们的关怀。
3.社会关系:农村留守老人走出家门的机会比较少,社交关系较为单一,存在感受孤独、缺乏精神上的慰藉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1.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教育资源的局限,许多留守儿童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缺乏必要的启蒙教育和家庭教育。
2.营养问题:许多留守儿童的主食质量不高,营养不全面,往往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
3.缺乏照顾: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在外务工,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长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闭情绪。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老人的帮扶力度,改善生活环境和设施条件,完善基层卫生服务设施。
2.加强老人心理护理。
社区应该建立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3.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卫生和教育保障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营养和卫生保障,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
4.鼓励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孩子的情感和成长。
政府应该提倡家庭教育,推广家庭教育课程。
5.加强社区服务。
社区应该建立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儿童照管、社交活动、教育教学等服务,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方互动的机制。
总之,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应该共同关注农村老人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c0f3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d.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目录
1.引言
1.1 调查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调查范围和样本
2.调查结果
2.1 留守老人数量和比例
2.2 留守老人的社会经济特征
2.3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2.4 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2.5 留守老人的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需求
3.影响留守老人的因素
3.1 家庭结构变化
3.2 劳动力外流情况
3.3 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
3.4 缺乏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
3.5 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
4.对策建议
4.1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4.2 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
4.3 培养关爱留守老人的志愿者队伍
4.4 加强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服务
4.5 挖掘和发展留守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5.法律名词及注释
5.1 社会保障政策: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而制定
的一系列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益的政策。
5.2 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专业养老护理、康复和娱乐活动的
场所,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
5.3 志愿者: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的人员,没有报酬,依法享有志愿者权益和义务。
6.结论
附件:
1.问卷调查数据表格
2.相关统计数据图表
3.相关研究文献引用清单
本文档涉及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 社会保障政策: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益的政策。
- 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专业养老护理、康复和娱乐活动的场所,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
- 志愿者: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的人员,没有报酬,依法享有志愿者权益和义务。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d33866647d27284b7351ad.png)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寄语: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这些农村留守老人,很多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差;或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或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甚至遭遇排斥,闲暇时无处可去。
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关于农村留守老人三篇,请大家参阅!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镇**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镇隶属于******市,位于**市西南部,西与**交界,南与**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村,**村, **村,**村,**村,小**村,**村,**村等68个村委会。
**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关于留守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留守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4c44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3.png)
关于留守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社会现象,我在假期进行了一次关于留守老人的社会实践调查。
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作为调查地点,通过与当地村委会沟通、与留守老人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留守老人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困难。
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务农和子女的少量汇款,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由于年老体弱,他们难以从事高强度的农业劳动,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其次,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许多留守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一些老人甚至因为担心医疗费用过高而选择忍受病痛,病情越拖越严重。
再者,精神生活的空虚也是一大问题。
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缺乏亲情的陪伴和关爱,内心孤独寂寞。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交流和娱乐活动,精神状态普遍不佳。
在与一位李大爷的交流中,他的情况让我深感痛心。
李大爷今年已经 70 多岁了,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他独自居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屋里的设施十分简陋。
李大爷身体不太好,患有风湿病,但为了生计,他仍然坚持每天去地里劳作。
他告诉我,每当身体疼痛难忍时,他只能躺在床上默默忍受,心里盼着子女能回来看看他。
说起子女,李大爷的眼中闪烁着泪花,他说他理解子女们在外打拼的不易,但内心还是渴望能有家人的陪伴。
另一位王奶奶的遭遇也让我印象深刻。
王奶奶的子女都在城里工作,她一个人在家照顾孙子孙女。
由于年纪大了,照顾孩子对她来说力不从心。
而且,她还要承担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身体越来越吃不消。
王奶奶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帮她分担一些压力。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留守老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老人 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115e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0.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与目的留守老人是指由于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导致老人在农村留守。
留守老人的现状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以便进一步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和服务。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研,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选取了四个不同地区的农村,样本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留守老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大多数为男性,占总样本的60%;女性留守老人占40%。
此外,留守老人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60-70岁的老人占60%;70岁以上的老人占40%。
2.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中有80%的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收入来源,仅靠农村养殖、种植等微小经济活动维持生计。
60%的老人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其中电力供应和交通状况是主要问题。
3. 留守老人的需求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最迫切的需求是医疗和养老服务。
60%的老人表示医疗服务不方便,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和医疗陪护。
70%的老人表示对养老院和养老设施的需求较高,他们希望有人能够陪伴和照顾他们。
此外,留守老人还面临着缺乏娱乐活动、社交机会和心理支持的问题,40%的老人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
四、政策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电力供应和交通状况改善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留守老人的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2. 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增加农村医疗资源投入,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医疗陪护;建设农村养老院和养老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3. 提供心理支持和娱乐活动:建立农村心理咨询体系,为留守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增加农村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的生活内容,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0d54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5.png)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愈发突出。
许多农村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或追求城市生活而选择留守在家,他们面临着孤独、缺乏照料和精神寂寞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数个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共访谈了100位农村留守老人。
他们年龄在60岁以上,子女多数在外务工。
2. 调研内容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居住、饮食、临床医学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询问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1. 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居住条件较差,房屋破旧,缺乏基本设施,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2. 饮食和健康状况留守老人饮食单一、营养不良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3. 社会支持和精神需求由于医疗资源和社会关爱不足,很多留守老人缺乏社会支持和精神寄托,感到孤独和失落。
四、建议和措施1. 完善留守老人关怀机制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完善的留守老人关怀机制,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2.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加大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3. 提升社会关爱意识倡导社会公众关注留守老人群体,增强社会爱心,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和关怀。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重视,共同为他们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留守问题隐患排查报告(3篇)
![留守问题隐患排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76d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问题日益凸显。
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留守问题进行隐患排查,分析其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留守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留守问题现状1. 留守老人问题留守老人主要指因子女外出工作而留在家中生活的老年人口。
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
(1)生活照料: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难以自理。
(2)医疗保健: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健康问题,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就医困难,医疗保健服务不足。
(3)精神慰藉:留守老人在精神上较为孤独,缺乏亲情关爱。
2. 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主要指因父母外出工作而留在家中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教育、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困境。
(1)教育:留守儿童受教育条件较差,教育资源匮乏,学习环境不佳。
(2)心理: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易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3)生活: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隐患。
3. 留守妇女问题留守妇女主要指因丈夫外出工作而留在家中的妇女。
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任务。
(1)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内部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照顾孩子等。
(2)农业生产: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承担着主要劳动力,面临着生产资料匮乏、技术落后等问题。
三、留守问题隐患排查1. 留守老人隐患(1)生活安全隐患:留守老人在家中可能存在火灾、触电、跌倒等安全隐患。
(2)医疗安全隐患:留守老人就医不便,可能因延误病情而危及生命。
(3)精神安全隐患:留守老人孤独寂寞,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 留守儿童隐患(1)教育安全隐患:留守儿童受教育条件差,可能因辍学、失学而影响未来发展。
(2)心理安全隐患: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牟家坝镇留守老人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年轻一代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在去大城市打拼的潮流中,选择了背井离乡,远去他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与此同时,家中的年迈父母只得独自留在家中,忍受孤独,盼子荣归。
而因为年轻一代大规模的离开家庭远赴他乡,越来越多的老人在身心上无人关心,作为年迈的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留守老人弱势群体赡养解决措施目录摘要 (1)正文 (2)一、留守老人调查背景 (2)二、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调查 (2)三、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1、经济条件仍然较差 (3)2、劳动强度依旧不小 (3)3、医疗条件差 (4)4、防骗意识不高,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4)5、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 (4)6、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 (4)四、如何改善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5)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5)2、发展村民的互帮互助精神 (5)3、加强老人的防范意识 (5)4、调节赡养问题 (5)5、政府政策帮扶 (6)6、组织文化活动,丰富老人闲暇生活 (6)7、宣扬孝道,子女需要“常回家看看” (6)附件 (7)正文一、留守老人调查背景在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温饱已不再成为一种问题。
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无论是有文化的年轻一代,还是有体力的青壮年人士,纷纷选择了离开家乡跟随潮流去往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求自己的致富之路。
然而,在此过程中,留在家中的年迈老人不得不因为子女外出而在家忍受无人关心的痛苦。
渴望子女陪伴却又不能耽误子女发展的他们,只能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自己料理生活,在岁月的穿梭中盼望着子女的归来。
他们在社会的发展中,由于身体各方面的自然衰退,独自生活开始有一定的困难,逐渐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最近几年老人或多或少得到过一些关注,但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带,留守老人的情况并未被关注,甚至更为严重。
为了了解老人的身心状况,探究留守老人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牟家坝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展开此次调查。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调查为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情况,对牟家坝镇总人口进行调查,资料显示牟家坝镇共7850户人家,27588人。
其中60岁以上老人共8754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例为31.7%。
为更好的了解这些老人中留守老人的情况,随机抽取了100户人家进行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百户人家人口为41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13人,占样本总人口的27.5%,其中子女外出或不在自己身边的留守老人总数达到了71人,占样本总人数的17.3%,占老年人口的62.8%。
由样本比例可推算出牟家坝镇留守老人总数大概为5500人,占老年人口总比例为62.8%。
结果充分显示现就牟家坝镇而言,留守老人所占比例还是很大的,留守老人的问题还很严重。
三、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多种多样的1、经济条件仍然较差由于大多数老人无劳动力,生活来源只能靠政府和子女,但政府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口众多,只能解决老人一部分温饱问题,大多数还得靠子女。
而调查中发现很多老人的衣食住行还是不太好,甚至一些老人还住着土房,遇上大风大雨,有一定的危险度。
除过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老人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大多数留守老人得倒的生活来源只够基本的生活所需,一旦遇到生病等问题,立马需要发愁。
2、劳动强度依旧不小一些尚具备劳动力的老人不得不因子女外出务工完成家中的农活,田地间的耕种仍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为种植大米等生活必须粮食,他们不得不奔走于田地之间。
即使体力不支,仍然坚持着。
此外,一些老人因为子女外出需要负起孙子上学的重任,还得在一些年龄不大的小孩需要他们从头到脚照顾,吃饭洗衣全由老人负责,一些孩子上学放学需要有人接送,而这,也自然成了他们的责任,这些因孩子额外产生的负担,使一部分老人既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不懂事的孩子,无疑加大了他们的日常劳务。
3、医疗条件差在偏远乡村医疗条件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里也一样。
人类会因为年龄的增大而丧失一部分生理机能,免疫力也会下降。
老人的抵抗力较弱,经常容易出现个种疾病,这就需要相应的医疗手段进行医治,而乡村的医疗条件差,医术较好的医生比较少,就算有也寥寥无几,这就使得一部分老人想要接受好点的治疗,必须长途跋涉。
另外,一些好点的药材价格较贵,县镇级的医院可以凭合疗报销一部分,但因距离较远,一些小毛病老人都会选择到乡间小诊所就医,而这些地方好的药材价格也不低,这就更增加了老人的生活负担。
4、防骗意识不高,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乡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人驾驶车辆带上一部分普通物品,利用老人的心理因素对老人们施以小恩小惠,用一些花言巧语诱骗老人们高价购买他们的普通物品,使得老人们的辛苦钱被骗。
因为一些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假钞的识别能力不强,因此经常在外出购物时被一些不良用心者以假钞欺骗。
5、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留守老人只有自己或自己和老伴在家,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因此会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虽然子女外出时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年迈老人独自在家中难免会经常思念儿女,他们大多希望在自己年老期间子女能伴其左右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希望有一种子孙满堂的局面,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使得留守老人们的因孤独抑郁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6、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因子女大多数外出,留下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的赡养成为一大问题。
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年迈老人而言,大多数已经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若再遭遇没有孝心的子女,他们只能暗自流泪,更有一些因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因病逝世几日后才被邻居发现的案例存在。
而还有一部分老人在无劳动能力后因子女众多而产生由谁抚养、如何抚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争论不休使得老人反而受不到好的赡养。
四、如何改善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较好,在城市发展空间大,能活得更丰厚的经济收入,而现今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务农所获得的收入与进城务工相比的收入相差悬殊,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造成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留守老人问题存在的根源,因此,要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重要解决措施。
2、发展村民的互帮互助精神老人毕竟年迈,子女的外出使得他们生活更为艰辛,村干部组织好村民互相帮助,不失为一个良策,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的互相帮助必然能产生一些很好的效应,一些因无人照管死后都无人知晓的现象至少很难存在。
3、加强老人的防范意识大多数老人的出生年代背景使得他们未能接受较高的文化教育,这使得老人们的各方面防范意识都不是太强,容易被外界所蛊惑,因此一些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村中干部做好日常的防骗知识的普及,经常组织一些讲座之类的活动增加老人们的防范意识。
4、调节赡养问题因为赡养老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村干部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即使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外人调解的事情更是需要村干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协调处理,使得留守老人们在这方面的问题得倒有效解决。
5、政府政策帮扶留守老人的存在是由于各种问题造成的。
一部分留守老人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并无子女或生活非常贫困,少部分的政府救济解决不了问题,这些普通人家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政府,因此政府需要对一部分特殊群体进行更进一步的帮扶,在这些特殊的留守老人问题上给予特殊的照顾。
6、组织文化活动,丰富老人闲暇生活包括留守老人在内的所有老人的闲暇时光只能是自己散散步,看看电视来打发,由于无事可做,更加深了留守老人的孤独感。
因此政府干部或村干部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老人参与其中,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疗老人的心理问题,又能使一些老人所有的文化技能得以传承。
7、宣扬孝道,子女需要“常回家看看”留守老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而孝道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教育之中,还是日常的行为规范,宣扬孝道则是对文化的传承。
通过各种方式宣扬孝道,让“孝”字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更是打造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子女,应当遵守孝道,多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常回家看看,让老人们拥有一个性反应的晚年。
附件资料来源:牟家坝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厅访谈内容:1、奶奶您好,请问您今年多大了?----------71了2、这房子看上去挺旧的,住里面会觉得危险吗?----------会啊,但我年龄也大了,也不想折腾,先住着,等儿子回来了修好房了再搬。
3、我看您和老爷爷的年龄也大了,家中为什么只有你们啊?你们现在需要被照顾啊----------女儿都出嫁了,两个儿子都出去了。
4、您的子女大概多久回来一次?----------每年春节,有时侯几个女儿平时会偶尔回来一下。
5、您知道您的儿子在哪工作?什么工作吗?------------老大在山西,好像在建筑工地,老二在青海,不知道做的什么,离家都远,所以只有过年的时候两个儿子会回来呆几天。
6、那您的两个儿媳也都和儿子出去打工了吗?----------大儿媳和老大一起出去了,小儿媳和自己关系一直不好,也不回来,一直在县城。
7、那您平时的家务活全得自己干,生活来源有保障吗?-----------每年两个儿子会给足够的大米和肉,菜就自己种点,国家会有一些经济补助,差不多就够了。
8、那您平时生病了谁照看呢?----------感冒什么的自己就到下面诊所看了,下面就一个老大夫医术较好,虽然不是太远,但是人老了下去自己得走两个小时呢,严重了需要到大医院治疗了附近的女儿会回来照顾几天。
9、那您平时闲暇时间会做些什么呢?----------就在家附近走走,人老了,走不了多远就没劲了,所以也就是院子周围四处看看10、家里长年只有你们俩,会觉得孤独吗?----------有时候就特别想念儿女在身边,但是打电话他们都说忙,只有在过年了回来,那时候才能热闹点,平时有时候有一些小孩子在院子旁边玩了看着能开心点。
人老了,没事就挺想他们,特别孙子回来的话家里克热闹了,我们两也高兴。
11、那您平时的生活会有困难吗?-----------人老了,有时候做什么做不了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做什么都力不从心,腰腿经常疼,但子女都不在家,只能自己忍着。
12、我看您旁边还有几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他们相比,您觉得您们谁会好点?----------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感觉自己还稍微好点,大家都是子女不在,但是我不用做太多,旁边的李家两老人刚六十多一点,体格还好,所以就种着子女的地,劳动强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