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4663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0.png)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骨科病人,尤其是脊柱损伤和行骨牵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长期卧床,护理稍有不慎,易出现并发症,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1、坠积性肺炎:下肢、脊柱或肋骨骨折病人,特别是此类骨折的老年病人,因长期仰卧,痰液排出不畅而易出现肺部感染,特称为坠积性肺炎。
防治的方法有: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改变体位;多做深呼吸或吹气球;主动拍胸咳嗽咯痰;以蜜炼川贝枇杷膏兑水稀释代茶频服;遇有感冒可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若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2、尿路感染及结石:长期卧床病人,由于骨骼废用性疏松出现高钙血症,加上活动少,易出现逆行性尿路感染,发生膀胱炎、肾盂肾炎。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勤翻身;在病情许可下多活动肢体,特别是未受伤的肢体;无菌条件下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冲洗膀胱。
一旦出现尿痛、尿频、尿血伴灼热感,及时请医生处理。
3、褥疮:多见于昏迷或截瘫病人的骨突部位,受压后血循环不畅而出现皮肤坏死。
最根本的方法是适时翻身,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适当按摩,或在局部加用气圈或使用气垫床。
4、关节僵硬:多见于长期施行固定的病人,如骨牵引不能活动而出现的关节僵硬。
在固定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活动,如股四头肌舒缩练习及被动活动受伤肢体关节。
固定解除后要在床上做适应性锻炼后方可下床活动。
5、静脉血栓及血栓性静脉炎:是肢体长期不活动使静脉血回流不畅所致,多见于下肢。
表现为下肢肿胀、胀痛、浅表静脉充盈。
应主动做下肢肌肉舒缩练习,由远至近按摩肢体。
行气活血类中药有助于预防。
6、废用性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肉萎缩:肢体长期缺乏活动而致。
一旦恢复活动,即可迅速消失。
早日进行肌肉舒缩练习,关节适当活动有助于减轻废用程度。
1 注重对骨伤病人的营养供给和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损伤病人,不仅因组织损伤出血使其丢失太多,而且伤后病人多不思饮食,摄入不足,而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功能失调,往往会造成病人的营养状况急骤下降。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300c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6.png)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在医疗过程中,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包括因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正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护理的常识和方法。
卧床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易造成身体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
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引发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卧床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定期翻身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注意饮食卧床病人常常胃口不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保持清洁卧床病人容易出现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身体,预防感染发生。
此外,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预防血栓卧床病人长期不活动,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褥的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注意精神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卧床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造成姿势不良或者皮肤受压。
2.睡前可以适度活动患者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给患者做剧烈的体位改变,应缓慢、柔和地进行。
4.定时帮助患者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5.患者长时间卧床时应给予适量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结语卧床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正确护理好卧床病人,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9b7e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b.png)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1.压疮:-定期翻身:将病人从一个侧卧位转至另一侧,减少对特定区域的持续压力。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皮肤,并使用保湿霜,保持皮肤水分。
-使用特殊床垫: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床垫,如气垫床垫或发泡床垫。
-减少摩擦力:使用柔软的床单,并保持病人的肢体干燥,以减少摩擦力。
2.深静脉血栓形成:-引导病人进行肢体运动: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运动,以提高血液循环。
-穿着弹力袜:为病人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并确保正确佩戴。
-使用抗凝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病人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3.肺炎:-增加呼吸道护理:定期帮助病人进行口腔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肺部通气:帮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操,以预防肺部感染。
-定期改变体位:卧床病人应该定期改变体位,以促进肺部通气和引流。
4.肌肉萎缩:-进行肌肉锻炼: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以减少肌肉萎缩。
-使用康复器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康复器械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5.尿路感染:-维持尿路清洁: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个人卫生,包括清洁外阴区域和更换尿布。
-饮食调整:给予病人充分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此外,对于卧床病人,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以促进病人的身体康复。
-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的皮肤干燥、清洁,并防止皮肤潮湿,以减少皮肤疾病的发生。
-防止跌倒:在卧床病人的周围放置防滑垫和扶手,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心理支持:保持与病人的交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帮助病人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适当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病人的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护理措施,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看护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看护](https://img.taocdn.com/s3/m/4d51c0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1.png)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看护长期卧床病人指那些由于身体状况限制了活动能力而长时间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
这种情况下,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需要特别的看护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看护措施。
并发症1. 压疮:长期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静态压力状态,容易在身体部位接触表面产生压力,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形成压疮。
预防压疮的关键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和换位,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和床垫。
2. 肺炎:卧床导致呼吸功能受限,易引发肺部感染,尤其是肺炎。
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和换位,进行呼吸道护理,适时进行肺部物理治疗。
3. 血栓形成: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进行适当的肢体抬高、功能锻炼,穿着弹力袜等辅助器具。
4.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无法得到正常锻炼和运动,会导致肌肉强度和功能下降。
预防肌肉萎缩的关键是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定期进行物理治疗等。
看护措施1. 皮肤护理:定期检查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和床垫,定期翻身和换位,缓解局部压力。
如发现压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2. 呼吸道护理:定期清洁口腔、鼻腔和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适时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如引流、吸痰等。
3. 功能锻炼: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可请专业医师或理疗师定期进行物理治疗。
4. 营养补充: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能量和抵抗力。
5. 心理关怀:给予长期卧床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康复,避免情绪低落和抑郁的发生。
总结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发生压疮、肺炎、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并有效管理这些并发症,提供适当的看护是非常重要的。
皮肤护理、呼吸道护理、功能锻炼、营养补充和心理关怀是关键的看护措施。
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定制个性化的看护计划也非常重要,以促进长期卧床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健康宣教
![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ad1d42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c.png)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健康宣教一、预防坠积性肺炎,病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来,坠积于肺内,会导致肺部感染。
应经常改变体位,定期做深呼吸和用力咳嗽,促进肺膨胀和排痰,戒烟。
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叩背1次。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人,便于痰液排出。
二、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静脉,出现肢体肿胀、疼痛。
血栓可以脱落,沿血管走行,造成重要脏器栓塞。
多作屈伸活动和肢体按摩,以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病人,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复方丹生片,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长期卧床病人因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因此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使患者尿量保持在1500ml以上,必要时根据细菌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有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消毒尿道口1-2次,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以把膀胱内积存的沉渣冲出来。
四、预防褥疮,长期卧床使机体局部长期受压,局部缺血,骨突处容易发生压疮,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
通常2 -3 小时帮患者翻身-次,分别采取仰卧位,左右侧卧,有条件可使用特制翻身床,气垫床等,使骨突部位保持悬空,每次翻身时对受压骨突部进行按摩,在压疮没发生前应经常用热毛巾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正确使用大便器。
五、防止便秘的发生,由于活动受限,肠蠕动减弱,易并发便秘,便秘对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将会带来危险后果,因此护士应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并注意病人饮食的质和量,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
六、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在患肢制动期间,指导病人锻炼肌肉的伸缩活动,按摩患肢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并可适当活动关节,随着病情的恢复,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则应通过全面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强度应由弱到强,以病人不感疲劳、骨折处不发生疼痛为准。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6a69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8.png)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日益凸显。
长期卧床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因此,针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困境。
护理问题长期卧床患者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护理问题: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长期卧床导致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肌肉得不到锻炼,容易发生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的情况,增加了患者受伤和骨折的风险。
皮肤溃疡和疼痛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体重集中在特定区域,增加皮肤压力,易造成皮肤溃疡和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心理问题长期卧床患者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抑郁,长期的床坐困扰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措施针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定期翻身和被动运动定期翻身可以减少患者身体在特定区域的持续压力,降低皮肤溃疡的风险。
同时,进行适量的被动运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肌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保持皮肤清洁和润湿保持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清洁和润湿可以有效预防皮肤溃疡的发生。
使用合适的护理产品,定期更换床单,保持通风,是避免皮肤问题的有效方式。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同样重要。
定期陪伴和慰藉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关怀,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营养均衡和合理饮食长期卧床患者的营养摄入要特别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结语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问题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才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床坐困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关怀。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fc2c4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a.png)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1.压疮: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压迫其中一部位,导致血流不畅,细胞缺氧,造成皮肤组织破坏形成压疮。
护理预防措施:-定时翻身:卧床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少长时间压迫其中一部位。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患者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使用特殊床垫:使用气垫床垫或压力分散床垫,减少压力集中。
-观察皮肤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皮肤变化,如红肿、硬结等,及时采取措施。
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静脉血液淤积,加上血液循环缓慢,易形成血栓。
护理预防措施:-肢体运动:帮助卧床病人进行肢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穿压力袜:穿着压力袜,增加外界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使用抗凝剂:根据情况,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病人肢体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治疗DVT。
3.肺炎:卧床病人长时间卧床不活动,易导致肺部通气不畅,引发肺炎。
护理预防措施:-咳痰护理:帮助病人做咳痰操,促进病人咳出痰液,避免堆积引发感染。
-保持通气道通畅:及时清洁病人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引发的呼吸道梗阻。
-正确体位:卧床病人需要经常改变体位,以保持通气道通畅。
-加强呼吸锻炼:卧床病人可适量进行呼吸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
4.肌肉萎缩: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动,出现萎缩。
护理预防措施:-被动运动: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保持关节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卧床病人可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动作轻柔,避免过度使用肌肉。
5.心血管疾病:卧床病人血液循环受限,易导致心血管病发作。
护理预防措施:-血液稀释:饮食中适当增加水分和纤维素摄入,保持血液稀释。
-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和心率:对卧床病人进行定时监测,早发现异常情况。
总结:对于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护理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关注每位卧床病人的情况,定期翻身,清洁皮肤,帮助进行肢体运动,观察血栓形成、肺炎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症状,积极预防和干预,确保卧床病人能够尽早康复。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c698b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0.png)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舒适,无渣屑;2、移动病人时避免推、拖、拉动作,以避免损伤皮肤,还要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取放便器;3、牵引病人要及时观察足背皮肤,有无皮牵引带压伤;足跟,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每2小时环形按摩一次,压力由轻到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已发生一度压疮时不可再按摩,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可采用局部减压或外涂红花酒;4、未肢体制动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改变体位一次;改变顺序:平卧位—左45度侧卧位—平卧位—右45度侧卧位,脊柱手术病人应轴线翻身,保持脊柱平直;1.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措施1、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手拢呈杯状,方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同时鼓励患者用力将痰咳出,每日做深呼吸锻炼,以改善肺功能;2、若病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予以雾化稀释痰液以利咳出,必要时协助吸痰,执行无菌操作;3、无疾病限制者,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进食速度适宜,以避免食物窒息;脑中风病人进食后应评估口腔有无食物残留;1.潜在并发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1、患者因骨折术后,石膏夹板术后,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嘱健侧肢体在床上做功能练习;骨折两周内嘱患者做骨折远端关节屈伸活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趾屈伸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骨折两周后可做骨折上下关节轻微不负重活动,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定时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及肿胀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除主动功能锻炼,可嘱家属予以被动功能练习,原则同上,但要适度进行,循序渐进;以主动锻炼为主;还可进行双下肢向心方向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4、潜在并发症:肾结石及泌尿道感染;措施:1、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卧床病人每日饮水大于2000毫升,以稀释尿液,预防并发症;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会阴冲洗一次,需留置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两次,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预防膀胱萎缩;3、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5潜在并发症:耐药菌感染院内感染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手卫生工作制度;吸氧病人每日更换蒸馏水,每周更换湿化瓶,吸氧管每日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接口用0.5%碘伏严格消毒;定时叩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工作记录本,医护人员的个人物品等,预防交叉感染发生;3、使用呼吸机病人,管路每天消毒更换;4、监测体温变化,口腔护理时观察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膜生成;5、及时、剂量准确按医嘱应用抗生素;6、有发生便秘的危险;措施:1、每日空腹饮白开水200毫升,以脐部为中心按摩腹部,每次十分钟,每日五次;以促进肠蠕动;2、嘱患者进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土豆及各种杂粮,以促使大便生成;3、有便意及时排便,应提供隐蔽环境;如患者3天未排便时,可给予开赛露肛注或温皂水灌肠肝性脑病禁用;。
护理中的病人安全预防并发症发生
![护理中的病人安全预防并发症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707fe4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f.png)
护理中的病人安全预防并发症发生病人安全一直是医护人员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在护理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关键要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在护理中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1. 评估和监测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评估和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是第一步。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通过定期的观察和询问,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改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密切关注高风险病人有些病人因为其疾病类型或特殊情况,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这些病人需要额外的关注和预防措施。
例如,病人体弱多病、长期卧床、接受术后恢复等,都需要护士密切观察和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定期翻身和体位转换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而言,压疮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和帮助病人改变体位。
通过减少长时间的压迫和摩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4. 预防跌倒跌倒是病人在医院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跌倒的发生。
例如,提供适当的护栏、保持走廊的干净整洁、配备可靠的非滑行鞋等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鼓励病人在站立或行走时寻求帮助,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5. 感染控制感染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护理中,抗感染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和隔离衣。
此外,护理人员还要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的标准流程,以预防感染传播。
6. 合理用药药物管理是护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正确合理的用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病人的药物历史和过敏情况,确保药物的正确用量和适应症。
7. 有效沟通与合作在护理中,护士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和疑虑,并提供清晰而准确的解答和建议。
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确保病人得到全面和及时的治疗,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d62b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c.png)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肺部问题、伤口感染、便秘和腹胀、尿结石、高血钙、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褥疮、以及泌尿系统感染。
肺部问题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又不能坐起和翻身的患者。
老年人、体弱者和有慢性病的人尤其容易受影响。
这种情况会妨碍有效通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为预防这种情况,应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道锻炼。
伤口感染常见于开放性骨折,特别是伤口污染或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
早期清创不彻底可能导致化脓性骨髓炎。
为预防感染,应及时清创并注意无菌操作。
便秘和腹胀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问题。
这是因为排便不规律,食物发酵产生气体,以及吞入的气体会导致肠道膨胀。
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热敷、少吃产气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来缓解这些问题。
长期卧床易导致尿结石、高血钙、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
为预防这些问题,应饮足够的水、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加强肢体活动并增强肌肉和骨骼的锻炼。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发生坏死,随之发生局部皮肤和软组织的溃烂。
为预防褥疮,应定时翻身、采用医疗器械减轻组织压力、加强营养、并进行全身皮肤完整性及营养状况的评估。
长期卧床的患者还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为预防感染,应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更换尿布、及时排尿并注意清洁。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骨骼脱钙,导致尿中钙含量增加,进而形成尿路结石。
加上不注意卫生和饮水不足,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因此,应保持阴部清洁,及时排尿,多饮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为呼吸道引流不畅,导致肺内分泌物沉积,引起感染。
为了预防坠积性肺炎,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恒定,空气流通,多饮水,进食高热量、低流质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
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咳出痰液,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进行呼吸道湿化。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废用综合征,导致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循环血量减少、静脉血流障碍等问题。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fb3983240c844769eaeeea.png)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一、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三)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 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 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
二、预防与护理
4. 避免局部皮肤刺激: 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 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
5. 规范操作: 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 边缘垫上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 擦伤皮肤。正确实施按摩。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二、预防及护理
(二)便秘及腹胀: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纤维素食物摄入, 如芹菜、韭菜等。 鼓励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3000ml。保持肠道内有足够水分软 化大便,刺激肠蠕动。 适当增加花生油、芝麻油等的食入量,以润滑肠道,使大便易于 排出。 避免过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二、预防及护理
6. 正确执行医嘱: 遵医嘱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
7. 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勤翻身。
8.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各期的进展规律、临床表现以及治疗、 护理的要点,使之能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 治疗。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一、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五)坠积性肺炎 (1)心理因素:长期卧床病人,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心理。 致患者不愿主动咳嗽排痰,不愿戒烟等,为产生坠积性肺炎留下 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舒适,无渣屑。
2、移动病人时避免推、拖、拉动作,以避免损伤皮肤,还要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取放便器。
3、牵引病人要及时观察足背皮肤,有无皮牵引带压伤。
足跟,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每2小时环形按摩一次,压力由轻到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但已发生一度压疮时不可再按摩,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可采用局部减压或外涂红花酒。
4、未肢体制动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改变体位一次。
改变顺序:平卧位—左45度侧卧位—平卧位—右45度侧卧位,脊柱手术病人应轴线翻身,保持脊柱平直。
1.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措施1、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手拢呈杯状,方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
同时鼓励患者用力将痰咳出,每日做深呼吸锻炼,以改善肺功能。
2、若病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予以雾化稀释痰液以利咳出,必要时协助吸痰,执行无菌操作。
3、无疾病限制者,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进食速度适宜,以避免食物窒息。
脑中风病人进食后应评估口腔有无食物残留。
1.潜在并发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措施:1、患者因骨折术后,石膏夹板术后,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嘱健侧肢体在床上做功能练习。
骨折两周内嘱患者做骨折远端关节屈伸活动。
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趾屈伸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
骨折两周后可做骨折上下关节轻微不负重活动,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定时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及肿胀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除主动功能锻炼,可嘱家属予以被动功能练习,原则同上,但要适度进行,循序渐进。
以主动锻炼为主。
还可进行双下肢向心方向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4、潜在并发症:肾结石及泌尿道感染。
措施:1、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卧床病人每日饮水大于2000毫升,以稀释尿液,预防并发症。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会阴冲洗一次,需留置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两次,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预防膀胱萎缩。
3、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潜在并发症:耐药菌感染(院内感染)
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手卫生工作制度。
吸氧病人每日更换蒸馏水,每周更换湿化瓶,吸氧管每日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接口用0.5%碘伏严格消毒;定时叩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工作记录本,医护人员的个人物品等,预防交叉感染发生。
3、使用呼吸机病人,管路每天消毒更换。
4、监测体温变化,口腔护理时观察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膜生成。
5、及时、剂量准确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6、有发生便秘的危险。
措施:1、每日空腹饮白开水200毫升,以脐部为中心按摩腹部,每次十分钟,每日五次。
以促进肠蠕动。
2、嘱患者进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土豆及各种杂粮,以促使大便生成。
3、有便意及时排便,应提供隐蔽环境。
如患者3天未排便时,可给予开赛露肛注或温皂水灌肠(肝性脑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