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贵州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建议

贵州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建议

贵州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建议贵州是中国大陆经济相对较为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促进贵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贵州政府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贵州仍面临着一系列形势和对策的挑战。

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一、形势分析1、城乡发展差距存在贵州是一个山区省份,并且其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市场开发程度不够,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据《贵州日报》报道,2019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未完全缩小。

2、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由于贵州的山区地形和发展条件限制,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到城市就业。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使农业生产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3、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水平不均衡也是贵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严重问题。

相对于城市,农村缺乏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限制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同时,贵州省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居住条件等也与其他省份比较相比,存在不足。

4、城乡居民观念不同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消除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培育城乡居民之间的互信,提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这也是一个挑战。

二、对策建议1、发展多元化经济农业是贵州省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因此应当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规模和质量,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此外,贵州省还应加强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强农村交通、通讯、供水等方面的建设。

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知和吸引力。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市场营销等,是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方面,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等促进贵州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提高。

贵州城镇化发展研究

贵州城镇化发展研究

贵州城镇化发展研究摘要: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城镇化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主要潮流。

而处于中国西南的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差距大约在15年左右。

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已然成为了贵州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飞跃的瓶颈。

放眼未来,城镇化是贵州省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支撑。

鉴于此,有必要对贵州省的城镇化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实现城镇化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三非城市偏向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最早提出“城镇化”概念是西班牙的工程师赛达(A. Sedan),他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城镇化”,目前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城镇化道路在国外开始的比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城镇化水平,基本完成了城镇化的进程,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因此国外对城镇化的研究时间早、范围广、程度深。

到20世纪60年代城镇化进入系统研究阶段。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并且将城市化进程大致划分三个阶段。

80年代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新兴的亚太地区,各国学者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确定那些对经济转变有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沙利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的地租与土地利用等经济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种族隔离、教育与犯罪等社会问题都给予透彻的分析,并对城市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

而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学者加强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推进,我国城镇化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对城镇化的研究也大量开展起来。

这方面可供借鉴的研究较多。

汤安中(2009)研究认为“城市化问题归根结底是怎样使农民变成城市居民问题”。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气候多变,资源分布不均。

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贵州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地理位置不利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多山,交通不便,这使得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许多地区交通不便,导致资源无法快速流通,产业无法完全发展。

贵州省地处西南边陲,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使得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区域内资源、信息、人流动性。

同时加强边远地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资金进入,推动经济发展。

二、资源分布不均贵州省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西部地区的资源较为贫乏,这使得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平衡的现象。

东部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的匮乏,相对滞后。

对策: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保护好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实施资源整合与转移政策,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增加资源的整体供给。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向西部地区倾斜,激发其发展潜力。

三、政策导向不当贵州省的一些政策导向不当,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区由于政策扶持的不足,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困境,而另一些地区由于政策扶持的过多,可能导致产业过度集中,资源浪费。

对策:合理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着力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壁垒,促进区域内的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

政策上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四、人才流失贵州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与人才流失密切相关。

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向东部地区流动,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人才资源不均衡分布,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贵阳遵义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阳遵义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阳遵义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阳和遵义作为贵州省的两个重要城市,都在不断迎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贵阳和遵义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

该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加快了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逐渐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大都市。

当前,贵阳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阳市的GDP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经济总量逐步提升。

城市建设方面,贵阳市加快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并逐渐成为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市进行投资的重要目标。

贵阳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中国内陆开放格局的形成,贵阳将成为重要的物流和交通枢纽。

该市正投资建设贵阳贵安新区,争取成为中国内陆开放的桥头堡,加速整体发展。

其次,贵阳将继续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贵阳将加大支持力度,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此外,贵阳还将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遵义是贵州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目前,遵义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过去几年,该市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遵义市的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方面,遵义市在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提升了经济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该市通过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未来,遵义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确。

首先,遵义将继续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高遵义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其次,遵义将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遵义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产业集群。

贵州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贵州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民经济学专题结课论文题目:贵州省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培养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12级国民经济学学生姓名:申恒学号:20121111131002授课教师:张晓阳2013 年12 月贵州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贵州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贵州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进一步推进贵州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谐有序的发展, 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组,与此同时,要推进贵州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要突出贵州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贵州;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目前,贵州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贵州的城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贵州城镇化现状分析(一)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比重迅速增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1——2012年,城镇人口由910万人迅速增加到1268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3.96%迅速提高到36.5%,平均每年提高1.14个百分点,由“诺瑟姆曲线”可知贵州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统计数据还显示2012年城镇从业人员达到596万人,比2001年的199万人增加了397万人,增长了199.5%。

我们知道,城镇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地,城镇就业人口的增加,为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这就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2011年,贵州新设立了2个地级市即毕节市和铜仁市,截至2012年底贵州设市城市共有13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7个,建制镇729个。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贵州新型城镇化是贵州省政府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推动贵州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加快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做法。

贵州省政府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城镇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贵州省对农村进行了深度改革,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贵州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道路、水电和通讯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贵州省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推动农民工就业回流。

贵州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设立创业扶持基金、提供技能培训等,以便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

贵州省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吸引外来人才迁入,推动城市化发展。

第四,贵州省政府鼓励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贵州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贵州省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五,贵州省政府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贵州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城市和农村环境整治,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贵州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乡村,促进城乡环境协调发展。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多样,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贵州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第二篇示例:作为中国西部省份,贵州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

贵州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市更加合理、有序地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水平。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该省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从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不平衡的原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等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优势产业等方面。

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落后地区支持力度、推动跨区域合作等措施。

总结反思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政策建议、实施路径、反思、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资源丰富的省份。

近年来,贵州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完善等方面。

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不仅影响了各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贵州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存在,既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对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及东部发达地区。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研究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对于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可以帮助深化对贵州省经济结构的认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为指导原则,以“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构建产城互动、环境宜居、人民富足的绿色城镇、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贵州省的山地特色,分析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问题,从人口、产业、空间、生态环境、人文情怀角度提出贵州省新型城镇建设化的发展思路。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立环境宜居、开放和谐、共享创新的新型城镇。

贵州省地处西南腹地,有其独特的省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贵州省贵安新区、遵义县、玉屏自治县、湄潭县四县区于2015年11月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贵州省政府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本文主要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城镇化角度来探讨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从人口城镇化角度来看,2015年贵州省城镇人口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为%,比200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但与%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产业城镇化角度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三大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调整,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015年贵州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为::。

二是第二、三产业中就业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下降,比重由2000年的%降至2014年的%,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由2000年的%和%分别上升至2014年的%和%。

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2023-11-08CATALOGUE 目录•贵州城镇化概述•贵州城镇化理论•贵州城镇化实践•贵州城镇化未来展望•结论01贵州城镇化概述城市群逐渐形成贵州省内的城市之间逐渐形成城市群,如贵阳城市群、遵义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化率提高近年来,贵州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渐调整,服务业、制造业等非农产业在城市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贵州城镇化的现状贵州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晚,早期发展较为缓慢,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增长都比较有限。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演变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贵州省的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贵州省的城镇化开始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注重提高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升级阶段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城镇化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城镇化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03贵州城镇化的意义与价值020102贵州城镇化理论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定义城镇化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城镇化基本理论贵州城镇化模式选择贵州城镇化模式选择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贵州应选择以大城市为主导、中小城市为辅助、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模式。

大城市主导模式的优势大城市具有经济规模大、产业门类多、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聚集。

贵州城镇化现状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黔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且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贵州黔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贵州黔南的发展现状贵州黔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黔南市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农业方面,黔南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特色农产品如蜂蜜、茶叶等受到市场的青睐。

旅游业方面,黔南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例如仙女山、青龙洞等著名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装备制造业方面,黔南市加大了对工业的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此外,黔南市还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黔南市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教育方面,黔南市建设了一批优质学校,并引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

医疗方面,黔南市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交通方面,黔南市实施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性。

二、贵州黔南未来的发展趋势1. 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贵州黔南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黔南市还将加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打造黔南市的科技创新中心。

2.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贵州黔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黔南市将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拓宽农业产业链。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

3. 加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贵州黔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贵州黔南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黔南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关键 词 :城镇化 ;城 市经济 圈;基础设 施 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 一) 城 镇化发展 水平较低 、城镇体 系不 完善 贵州省现有建制市 1 3 个 ,其 中贵 阳、六盘水 、遵义 和安 顺 为地级市 。从城市数量上看 ,贵州省 的城市数量较少 。从 分 布上看 ,三个 中等城市分别位于贵州 中部 、西部和北部 , 也 即是整个东部和南部都只有人 口不足 2 0万的小城市 , 贵州 省 只有 贵阳市的非农人 口突破了 1 0 0万 ,列入 了大城市 的行 列 ,其余 1 2 个市 的非农人 口都不足 5 0 万 ,因此 出现 了大城 市 断层 的现象 ,而 中等城市也只有 3 个 ,大部分 为非农人 口 不足 2 0万人 的小城市 ,小城市 的比重 占到了 6 9 . 2 3 %。这样 的城镇 等级结构和分布极大地制约了贵州城镇化 的发展 。 1 、由于具有一定规模建制市数量过少 , 无法带动全 省城 镇化水 平的提高 。 大城市出现结构 断层 ; 中等城市数量不足 ; 小城 镇数量多 、规模过小 的特点使得城市 间聚集作用 和辐射 作用有 限。 2 、 不能充分发挥省会贵 阳市在区域经济 中的核心 和增 长 极 的作 用。贵 阳作为贵州唯一的特大城 市,虽然在产业 、资 本 、技 术 、人才 、信息等方面形成 了强大 的聚集效应 , 但 缺 乏其他 大城市的承接 ,无法很好地通过 中等城市 和小城市 向 更 为广阔的经济腹地扩散 ,从而严重地影 响了整个 贵州省城 镇化 的发展 。 3 、城镇体 系不完善 , 存 在着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 ,造成 城市 中心区功能过度强大 ,城 市过 于稠密加重 了贵 阳市的城 市 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 、土地价格 和住房价 格上涨 ,增 加 了聚集于城区的企业 的生产费用 ,产生 了大量 的外 在成本 ,反而带来聚集的不经 济。

(完整版)贵州城镇化发展分析

(完整版)贵州城镇化发展分析

贵州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年以来,在经济发展带动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一)城镇规模明显扩大,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

一是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2014年全省城镇人口为1403.57万人,比2010年增加227.32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81%提高到2014年的40.01%,2011-2014年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

二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973平方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13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比重由0.55%提高到0.78%。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2014年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9.3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3.07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由2010年的352万立方米/日增加到2014年的371万立方米/日;燃气普及率由2010年的54.5%提高到2014年的60.3%;城市电话用户由2010年的248.24万户增加到2014年的261.36万户,占全省电话用户的77.07%。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城镇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支撑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2014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3.86亿元,是2010年的4.11倍。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10年的556.6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187.67亿元。

城市环境和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5.33平方米增加到7.9平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0年的170万立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196万立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10年的45.4%上升为2014年的72.6%;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由2010年的27.42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36.58平方米。

(三)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拉动作用明显。

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对贵州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来具体原因,最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小城镇;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文明的脚步和现代化的演进,城镇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出无以伦比的效力。

从当前城市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来看,贵州省“城市病”不断显现,大规模城市化对贵州来说并不现实。

但是,推进城镇化又是我们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速人口流动的必然选择。

鉴于此,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承载居民和农民,接续城市发展、承接城市产业的小城镇,无疑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

二、贵州省小城镇发展概况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

目前,中西部省份城镇化率普遍较低,贵州的城镇化率不到40%,仍处于乡村型社会。

到2011年末,中国设市城市共有657个,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

贵州城镇化率从2000的23.9%提高到2011年的35%,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011年贵州城镇化率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仍然还是“乡村贵州”。

要提高贵州省的城镇化率,务必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省在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以及城镇和农村从业人口数方面都有差别。

目前,全省共有4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690个建制镇。

贵州省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年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财政的预算支出等等,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小城镇发展上的差别。

每个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所贡献的生产总值也有所不同,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贵州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贵州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水平贵州省大部分小城镇缺乏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其经济效益普遍较低。

在贵阳、遵义等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因其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有了产业的支撑,地方财政也比较有实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了较大的动力。

贵州城镇化的思考:成绩、问题与对策

贵州城镇化的思考:成绩、问题与对策

贵州城镇化的思考:成绩、问题与对策作者:欧阳德君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19期一、贵州城镇化取得的成绩(1)城镇化率显著提高。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原因,贵州的城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末,都处于比较缓慢的阶段,直到1999年,城镇化率只有23.6%。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贵州的发展,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指导帮助贵州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对贵州的城镇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16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4.15%,比2015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纵向比较,相比2009年的30%,有了大幅度提高,增速居全国前列。

尽管横向比较与全国57.35%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2)城镇化布局日趋合理。

贵州城镇化依托国家战略,特别是国家批复设立贵安新区,为贵州城镇化带来了重要机遇。

目前,贵州的城镇化已初步形成“一核、一群、两圈、六组、多点”的格局,空间布局日趋合理。

“一核”是指以贵阳中心城市(含贵安新区)为主核,“一群”是指积极培育黔中城市群,“两圈”是指贵阳—安顺、遵义两大都市圈,“六组”是指六盘水、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六大城镇组群,“多点”是指重要节点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之外发展条件较好、专项职能突出的城市(县城)。

同时,贵州省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打造盘县—普安—晴隆、德江—印江—思南—沿河、榕江—黎平—锦屏—从江等特色城镇带,实施特色小城镇“十百千”计划,即每年重点支持10个左右县级政府整体推进小城镇建设,继续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通过重点创建一批富有现代气息的特色小镇,带动全省1000多个小城镇共同发展。

(3)城镇化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全省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贵州城镇化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关于贵州城镇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贵州城镇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贵州城镇化问题的思考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经济总量少,并且发展不平衡,为了发展贵州经济,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在中心城市,在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提升技术水平,注重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和功能。

而在二线城市,主要通过产业集聚向大城市方向发展。

在边远的县、乡、镇,应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与此同时,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特色文化的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技术创新特色产业特色城镇一、贵州城镇化的问题及现状贵州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分布不均;交通不发达,距全国经济重心较远;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城市稀疏,而且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空间分布也不平衡。

区域经济的二重结构明显,城市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个别大城市的孤立发展,而周边只有数量少,实力小的小镇,中等城市较少,城市首位度高,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由于中等城市少,导致大城市的“大而全”,产业和人口过分集中,这势必使城市的载重量过重,带来了资源、环境、交通和就业压力,从而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大城市与外围地区缺乏其他各级规模的城镇作为纽带和桥梁,既削弱了大城市的辐射力,也堵塞了周边地区对大城市的向心力。

二、推进贵州城镇化的有效措施1.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中心,发挥其中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贵阳是贵州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但城区面积狭小,城市人口密度大(其人口密度已超过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城市的载重量过重,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为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实现贵阳——安顺一体化;必须加强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城区人口逐步转移到郊区,并通过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黔中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产业方面,在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注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思想观念创新,打造创新型城市。

贵州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重点领域
贵州省将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 经济发展;同时,也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 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预测结论
贵州省未来几年的生态环境发展将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 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 好的生态保障。
CHAPTER 04
贵州省发展策略状及未 来趋势分析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1
目录
• 贵州省发展现状概述 • 贵州省发展优势分析 • 贵州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贵州省发展策略建议 • 结论
CHAPTER 01
贵州省发展现状概述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与四川 、重庆、广西、云南等省份接壤

预测分析
贵州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几年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旅游 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将成为贵州省未来发展的重点。
重点领域
贵州省将重点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品牌推广;同时,也 将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也将成为 贵州省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煤炭、磷矿、锰矿等矿产资源,
以及农业、林业等生物资源。
贵州省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适 宜发展旅游业和农业。
经济发展现状
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 近年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 。
贵州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但 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正在逐步发 展。
贵州省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和农 村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 一定成绩。
能源开发潜力大
贵州省内的水能、风能、太阳能 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大,为未来能 源结构多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调查研究“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根据特殊的山区省情、多民族特色和人文素养,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积极在探索一条适合贵州实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同时,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带动了贵州省城镇经济,使其得到了高速发展,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合贵州省“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和遇到的瓶颈难题,提出一系列建议,以促进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又快又好发展。

标签:新型城镇化;贵州;问题;调查研究1引言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贵州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化发展系列规划和政策指导下,常住人口逐年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加速发展,城乡统筹初见成效,城镇化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但是,在收获丰硕成果的同时,贵州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慢,城市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弱,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针对性发展思路仍然欠缺,亟需探索一條符合贵州省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重点是解决农业人口在城市的落户问题。

但是,截止“十二五”末期,贵州省有694.35万城镇常住人口未能落户,主要原因在于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成本分担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约为10万元∕人,地方各级政府现有财力不足以承担;其次,职业技能教育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在产业转型工程中,虽然带来了二、三产业的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求,但一般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再次,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加强,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32.2%的农民工赚钱后选择回乡定居,主要原因是农民身份所拥有的“三权”是城镇居民所没有的。

贵州省黔南州城镇土地等别问题探究

贵州省黔南州城镇土地等别问题探究

贵州省黔南州城镇土地等别问题探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土地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而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和科学规划城镇土地等别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贵州省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城镇土地等别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探究贵州省黔南州城镇土地等别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和对策。

一、城镇土地等别问题的现状贵州省黔南州是一个多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复杂多变,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目前,黔南州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5.1%,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城镇土地规划和利用存在不足和问题:1、土地供应不足。

由于黔南州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稀缺,加之城镇化建设比较晚,因此城镇土地供应不足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黔南州各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建设用地比例较高,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低,导致城镇土地面积明显不足。

2、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低,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此外,城镇中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这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会占用农村耕地和景观资源。

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黔南州城镇建设比较集中,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一些城市中心区域和特色风貌区域存在大量拆改、开发建设等扰动,导致土地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城镇建设管理不规范。

由于城镇化建设比较迅速,城镇规划和管理不规范,导致一些区域存在重复建设、无序建设等问题,造成了乱建乱占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镇化进程缓慢。

黔南州地处山区,发展受限,交通不便,劳动力资源相对匮乏,城镇化建设推进缓慢是导致城镇土地等别问题的重要原因。

2、土地资源分配不公。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分配不公,一些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土地面积不足。

3、城镇规划不科学。

城镇规划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等别,黔南州城镇规划相对滞后,规划不科学,导致城镇土地利用不均衡。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地区。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政策不足、资金分配不均衡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差异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贵州省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问题陈述贵州省是一个多山地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在这个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问题陈述是,为什么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有可能是政府政策不足,资金分配不均衡,也可能是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探讨政府政策不足、资金分配不均衡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差异等影响因素,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整体提升。

通过研究,可以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指导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上做出更科学和有效的决策,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全面、均衡、协调发展,提高贵州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分析1.政府政策不足贵州省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上存在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发展受限。

缺乏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以及人才引进政策,使得部分地区无法有效发展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黔中城市群的SWOT 分析李鸿[摘?要] 在分析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贵州经济核心区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 采用SWOT 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黔中各类功能和等级规模的城市群的集合发展能有效修正过往单一发展极带来的弊端, 并且更能发挥黔中地区区位、资源和产业等综合优势。

建议,黔中城市群应以“十二五”期间交通网路为轴线,以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节点,构建有序完善的点——轴空间格局; 同时,要准确定位节点城市功能, 优化产业布局, 避免城市产业空洞化。

本文强调,黔中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的战略组合,缺一不可。

[关键词] ? 贵州省; 城镇化; 黔中城市群; SWOT 分析;对策研究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受增长极理论的影响, 贵州省长期主张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贵阳市形成极核点, 以求带动次级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后, 长期的单一增长极战略促进中心城市贵阳市获得迅速的发展, 极核特征日益突出, 成为典型的首位城市。

由于城市首位度过高,? 城市病?日益严重, 城市拥挤、交通不畅。

过度的要素聚集不仅没有带来规模效益, 反而使要素成本逐渐增加, 抑制了投资,使城市发展缺乏强大产业支撑, 城市空洞化日益严重。

大城市的优先增长还抑制了次级城市的发展,造成全省城镇化水平过低。

由于资源向中心汇集,次级城市及城镇的人口与资源外流, 发展受到制约。

尤其是制造业比重过低, 工业化发展缓慢。

贵州省也曾制订了小城镇的长远规划, 试图通过乡镇企业推动城镇的发展, 但没取得相应成效。

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 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经济发展基础差,公共设施落后, 满足中心城市发展之需后再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次级城市与小城镇, 效益并不明显。

可以说, 过往的大城市优先增长战略, 促成了要素过度集聚的?“极化”, 却没有实现原先期望的“扩散”带动效应。

因此, 时至今日, 贵州城镇化仍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

2009 年, 贵州城镇化率只有29. 9%, 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46. 6%。

2009 年贵州省城镇化水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6.7 个百分点。

贵州只有4个地级市, 19 个县级市和市辖区, 分别占贵州同行政区划数的44. 4%和21. 6% ,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一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只有贵阳, 城市发展极不均衡。

二、基于黔中城市群的SWOT 分析( 一) 黔中城市群概况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 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经济联系紧密, 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 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 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著名的 5 大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

目前中国公认的三大城市群是: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贵州省将加快培育以贵阳为中心, 以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为支撑, 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三大城市带为骨架, 以一批重要县城为节点的黔中城市群, 把其建设成为全省城镇化的示范区和核心区。

具体打造路径是以快速铁路为发展主轴, 以黔中经济区为战略重点, 以其他重点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 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城市为重要支撑, 使其能便捷地融入西部大开发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城镇化战略新格局中。

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 以贵阳市为中心, 根据半径划分为三个圈层: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 距贵阳环城高速50 公里以内的带动圈, 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 公里的辐射圈。

按照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将以黔中地区开发区为龙头, 大力培育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五个城市, 其中贵阳按300 万至500 万人口来规划, 到2020 年全市人口争取达到400 万人左右, 2030 年为500 万人; 遵义市人口规模为200 万, 安顺100 万, 都匀80 万, 凯里80万至100 万, 整个黔中地区规划达到2000 万人口。

( 二) 黔中城市群SWOT 分析1、优势分析( 1) 基础条件优势黔中地区拥有一定规模与数量的城市和城镇。

黔中地区城市密度大, 是贵州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具有发展城市群的良好条件。

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城市及众多小城市和小城镇, 构成了黔中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

目前, 黔中城市群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截止2007 年底, 城市群拥有城镇人口 1 395.7 万, 占全省城镇人口总数的84.7% ; 经济总量达到1231.3 亿,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74 亿, 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2.2%。

贵阳是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 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支点城市, 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在通信领域, 贵州省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9 年, 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65?02 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5. 07%,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83?28 万户, 比去年同期增长33?52%,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12?89 万户, 比去年同期增长32.61% , 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通信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工业化的实现和黔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2) 区位交通优势从区位上看, 黔中城市群地处西南内陆腹地的长江、珠江上游地区, 背靠成渝经济区, 面向东部发达地区, 临近东南亚地区,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黔中城市群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交汇地带, 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区域内有国家规划的多条高速铁路, 加之正在建设的多条高速公路, 整个区域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路网。

黔中地区具有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设施。

为了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贵州省在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公路网得到了迅速发展。

贵州省已建成了从南至北纵贯全省的重- 贵- 南高速公路和由东向西横跨全省的昆- 贵- 长高速公路, 另外还有呈平行状由西向东横越贵州省北部的326 国道和320 国道、从西北到东南斜跨全省的321国道、由北向南纵贯全省的210 国道, 以及贵阳——毕节、贵阳——遵义、贵阳——安顺及贵阳绕城高速公路等支线高速公路。

网状的公路网连接了全省各个地区, 与铁路、航道形成了以贵阳市为枢纽的放射性交通网。

黔中地区城市间交通网已初步建成。

以贵阳市为中心的铁路横贯贵州东西与南北,联系国内其他地区。

贵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大大缩短贵阳到广州的距离, 打通贵州省同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 使贵州省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起来, 有利于交通沿线的产业集聚和城市带的发展, 推动贵州城镇化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两高路建好之后, 作为与沿海发达地区交通便利的西部城市贵阳市, 将成为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除了铁路、高速, 黔中地区城市群还建有贵阳龙洞堡4D 级机场和安顺黄果树支线机场, 其中龙洞堡机场是全国重要的骨干机场之一, 已开通到省内支线机场、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香港、泰国的40 多条航线。

黔中地区各城市间的综合交通网为中心城市贵阳市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对近年来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及其辐射力度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了贵阳市与黔中地区各城市及全国其他各城市间的联系。

( 3) 资源优势自然资源方面,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门类齐全, 储量丰富, 且成矿地质条件好, 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

截至2002年底, 全省已发现矿产110 多种, 其中有76 种探明了储量, 有多种资源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 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贵州是中国的能源大省, 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 犹以水和煤最为突出。

“黔电东送”是南方电网中“西电东送”的主力。

贵州水力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 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 开发条件优越。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超过南方12省( 区、市) 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为发展火电, 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贵州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黔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黔中城市群区域内, 贵阳、遵义、安顺三市乌江等河流水量丰沛, 落差集中, 便于多级连续开发, 而且境内磷矿、铝矿以及煤炭等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黔中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景观方面。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仅黔中地区就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形态最美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风景群景区、龙宫、红枫湖、都匀斗篷山等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以及百花湖、花溪、花江大峡谷等省级旅游区。

安顺素有“西部之秀”的称谓, 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中心和中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民族风情方面。

贵州省和黔中地区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丰富多样, 由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 较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旅游。

红色旅游方面。

贵州省是中国重要的红色根据地, 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息烽集中营等许多红色旅游景区都保存着中国近代革命的历程痕迹, 红色旅游是对革命历史的追忆, 是发扬爱国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必须,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 4) 产业优势在产业方面, 黔中地区各城市存在着产业协作与互补的良好条件。

黔中地区各城市具有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及各自的优势工业产业。

贵阳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生产基地, 全国的三大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全国三大精密光学仪器生产基地之一, 全国五大电工仪器仪表生产基地之一, 全国磨具、卷烟、轮胎、汽车配件的重点生产基地; 以微硬盘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贵阳市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