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定时练习01苏教版.docx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的艺术人生。

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

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A.一波三折磨炼毕现 B.跌宕起伏锤炼毕现C.跌宕起伏磨炼毕备 D.一波三折锤炼毕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C.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

D.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帕乌斯托夫斯基对大自然的态度平和而优雅。

①文学借此恢复对美和善的感知和表达②也含着一种仁爱的生命意识③因而,他的这种“自然崇拜”的文学主张和写作实践,就同时具有了双重意义④这态度里含着一种成熟的审美意识⑤而这些,恰好又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缺乏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所缺乏的⑥人们借此摆脱紧张、僵硬的“斗争模式”A.④①⑥③⑤② B.④②⑤③⑥①C.④③⑤②①⑥ D.④②③⑥①⑤4.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甲】一军难撼声威远三字含冤忠孝全【乙】犹留正气春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整纪维纲德行服人【丁】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A.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C.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5.对下列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含附加题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含附加题Word版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在灾难面前的表现都是相似的。

像加缪在小说《鼠疫》中塑造的众多人物中,有_ 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有_ 承担起防疫重要工作的志愿者,还有_ 的罪犯、发国难财的商人,等等。

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灾难中的不同抉择,几乎道尽了灾难中人性的无数可能。

A.坚守义薄云天如蚁附膻B.坚持义无反顾如汤沃雪C.坚持义薄云天如汤沃雪D.坚守义无反顾如蚁附膻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

_ 《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①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②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③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④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⑤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⑥历来受到文学家的传唱A.①②⑤④③⑥B.②①④⑥⑤③C.①④②⑤⑥③D.②⑤①④③⑥3.下列句子所写人物,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所说人物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一生平淡而充足,像清高________的竹,不为世俗感染,而在世界的终点处又献上一点精彩。

②而我们的愿望和信念则在于,过去那些优秀作品的________和标杆将推动并支撑在未来产生优秀的作品。

③生活风格是一种选择,不是衡量的准则,也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它是授予人类众多特权中的一种,而不能被任何人________。

A.俭朴简练等闲视之B.简朴简练视同儿戏C.简朴凝练等闲视之D.俭朴凝练视同儿戏2.(3分)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________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B.⑤②①③④C.④⑤②①③D.⑤②③①④3.(3分)下面句子中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是()A.得意无非俄顷事,下场还是普通人B.阳春白雪怀优孟,法曲长留一瓣香C.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D.天地间一番戏场,古今来多少角色4.(3分)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有下面一段话,选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一项()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

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

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边风。

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意见B.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C.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二、文言文阅读(20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

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

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的联系。

A.一脉相承淹没千丝万缕B.来龙去脉湮没千丝万缕C.一脉相承湮没盘根错节D.来龙去脉淹没盘根错节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一本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位智者、贤者交流。

阅读它们,就好像是在聆听教诲或是在促膝谈心。

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

_____ _____,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

①因此有“读一批书”“读透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②有时要同时读几本相关联的书。

③“读透一本书”,就是从“原意”而“思”而到达“意义”的彼岸。

④但有时阅读是翻阅式或跳读式。

⑤读一批书,就是同时阅读内容相似、相关联的一批书。

⑥读书,总要“时习之”,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A.①⑥③②④⑤B.⑥①④②③⑤C.⑥④②①⑤③③D.②③④①⑥⑤3.(3分)下列诗句与描写对象,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②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④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A.①松柏②菊花③梅花④柳树B.①菊花②梅花③柳树④松柏C.①梅花②柳树③松柏④菊花D.①柳树②松柏③菊花④梅花4.(3分)下列诗句,跟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B.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C.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D.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二、文言文阅读(20分)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3苏教版.docx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3苏教版.docx

2019-2020 年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3 苏教版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2)其间旦暮闻何物,。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3),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4)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无丝竹之乱耳,。

(周敦颐《陋室铭》)( 6)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7),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8)任凭弱水三千,。

(曹雪芹《红楼梦》)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1)桑之未落, ___________ 。

于磋鸠兮,无食桑葚。

( 《氓》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___________·( 《论语》)(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 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诸葛亮《出师表》 )(5)木秀于林, ___________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李康《运命论”(6)金樽清酒斗十千, 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 ,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无题》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________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苏教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摩擦力供认不诲对称.(chèn)穷源溯.(shuò)流B.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ūn)C.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间不容发.(fà)D.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返璞.(pú)归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中央军委临危授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战斗,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篇章。

B. 这两家公司的地位和实力不相上下,在商界形成鼎足而立....之势。

C. 这场球赛竞争激烈,双方久战不下,终场握手言和,缔结城下之盟....。

D.当年他独创深圳,身无长物....,是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创下这份家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④⑤4.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3分)A.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试题苏教版.docx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试题苏教版.docx

2019-2020 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试题苏教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持挨(ā i)批..B.鳞(lín)爪忸(niǔ)怩..C.耕(gēn)耘揩(kāi)油.髌( bìn)骨不着(zháo)边际..画片(pi àn)蹑(niè)手蹑脚..垮( ku ǎ)塌撑(chēng)杆跳高D.翩(piān)跹妊娠(shēn)重创(chuāng)因噎(yī)废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中央巡视组半年“打虎”,先后有多只“老虎”落网。

落网的“老虎”在铁的事实面前大多认罪伏法,决定不上诉。

B.让我们走进语言的现场,体验语言的交锋,感受演说者的睿智、答问者的机敏,领略辨论者驰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彩。

C.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着不懈的追求。

D.在我国渊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散文诗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它包括汉以后的赋和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具有文学色彩的作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曾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B.马年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跃马扬鞭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万马奔腾年,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

C. 据中国台湾网 3 月 10 日报道,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竞选办公室在今日正式起用..,联络人秦蕙媛表示,地点是上周才决定好的。

D.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建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深入彻底。

中央部委机关率先垂范,首当其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一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苜蓿..(mǎfēi)面颊.(jiá)..(mùxu)吗啡大腹便.便(biàn)B.岑.寂(cén) 付梓.(xīn) 锱铢..(zīzhū)清沁.肺腑(qìn)C.剥啄.(zhuó) 倒涎.(xián) 花圃.(pǔ)买椟.还珠(dú)D.作揖.(yī) 昳.丽(shǐ) 颧.骨(quán)言简意赅.(gāi)项,“便”应读“pián”。

B项,“梓”应读“zǐ”。

D项,“昳”应读“yì”。

2.下面的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窥恻发髻荒无人烟饥肠辘辘B.雏形尺牍推陈翻新自名得意C.斟酌描摹汨汨滔滔惜墨如金流弊索然无味洋洋洒洒项,“恻”应为“测”。

B项,“名”应为“鸣”。

C项,“汨汨”应为“汩汩”。

3.(2016·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厚重波动涌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句中形容笔势的变化,应用“顿挫缓急”。

“凝重”,端庄;庄重。

“厚重”,又厚又重;“丰厚”,敦厚持重。

与后面的“如山”搭配,应用“凝重”。

“波动”,起伏不定;不稳定。

“波澜”,波涛,多用于比喻。

与“内心”搭配,应用“波澜”。

“淌”,往下流。

“涌”,水或云气冒出。

与“潮水”搭配,应用“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的思想,手稿却板正、,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特立独行谨慎D.潇洒狂放不羁谨慎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A.①⑤④⑥②③B.④⑥③①⑤②C.④⑥①⑤③②D.②③①⑤④⑥3.(3分)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4.(3分)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

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当个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

石头必须破碎开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2019-2020年江苏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9-2020年江苏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他在大学期间最早确立的诗歌感觉,是靠轻逸、收放有度的语言韵律感、呼吸感,________的转喻和带着沉思特征的抒情。

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魅力,感性与智性缠绕在________的语言的肌理中,形成微妙的共振和声音的高纯度。

这种写作方式,非常仰赖洞察力的精进及其与感受力的合拍,如________,黑暗中很可能踩空。

从他的一批近作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的分寸感。

A. 浮光掠影侃侃而谈牛刀小试少年老成B. 蜻蜓点水式娓娓道来投石问路日臻成熟C. 浮光掠影娓娓道来牛刀小试日臻成熟D. 蜻蜓点水式侃侃而谈投石问路少年老成2. 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中国是报纸文艺副刊的大国,副刊一开始就起着文艺摇篮的作用,发掘新人和新作一直是副刊的优良传统。

B. 硅谷正处于互联网第一轮经济泡沫期,常有公司上市后人们一夜暴富的传说。

C. 拉辛汗在最后留给阿米尔的信中说,“你父亲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亲爱的阿米尔,被你和哈桑。

”D. “五四”女性在时代浪潮中,勇敢地走出闺门,冲决藩篱,以青春的激情踏上寻求自我解放、追求女性独立的漫漫旅程。

3. 下面都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 ④⑤①③⑥②B. ⑤④⑥③①②C. ④⑤①⑥③②D. ⑤④①③⑥②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傅国涌在其演讲《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中说: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最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附加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最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附加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最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边城》描写了湘西的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真诚善良的民众。

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2)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人员基本素质等原因,该企业多年来。

(3)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只想快速发财。

A. 秀外慧中过屠门而大嚼一锤定音B. 秀外慧中捧着金饭碗要饭一锤子买卖C. 秀色可餐过屠门而大嚼一锤定音D. 秀色可餐捧着金饭碗要饭一锤子买卖.2. 下列对联与所咏传统节日不匹配...的一项是A.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清明节)B.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天晴雪兆丰年(元宵节)C.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中秋节)D. 黄菊倚风村酒熟,柴门临水稻花香(重阳节)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B.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C.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刘克庄《落梅》)D.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4.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进入60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

,:,;,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①诗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②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③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④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⑤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⑥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A. ⑤⑥③①②④B. ②⑤⑥③①④C. ②①④⑤⑥③D. ⑤⑥③①④②5. 下列诗句中,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甲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别.扭(biè) 赡.养(shàn) 大排档.(dànɡ) 一模.一样(mó)B.揩.油(kāi) 旋.转(xuán) 冠.名权(ɡuàn) 佶.屈聱牙(jié)C.肉脯.(fǔ) 铁锹.(qiāo) 撂.挑子(liào) 恹.恹欲睡(yǎn)D.撒网(sā) 汤匙.(chí) 黄澄.澄(dēnɡ) 涸辙之鲋.(fù)项,“模”应读“mú”。

B项,“佶”应读“jí”。

C项,“恹”应读“yān”。

答案D导学号3401003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个寓教于乐的传播创意,一场风靡全国的知识游戏,它激发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真情,也激活了传统在当下的生机。

B.2016年中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锋会,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也展示了中国愿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真诚愿望。

C.医疗骗子把生命当成生意,大事吹嘘“神奇技术”与“惊人疗效”,句句戳中患者痛点,使患者甘愿压上身家性命“赌一把”。

D.目前一线城市放松限购的概率几乎为零,市场对限购放松的观注度也在下降,限贷是否放松被认为项,“锋会”应为“峰会”。

C项,“大事”应为“大肆”。

D项,“观注度”应为“关注度”。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WORD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WORD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WORD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语文新高考博客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4.xx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高三语文定时练习01 苏教版一、语文基础知识(36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庇护裨益奴婢筚路蓝缕刚愎自用B、驾驭与会熨帖卖官鬻爵毁家纾难C、古刹诧异岔路叱咤风云姹紫嫣红D、诘问拜谒拮据残碑断孑然一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景仰利欲熏心汪洋咨肆一言以蔽之B、蜂拥贸然行事戛然而止万变不离其宗C、松弛骨鲠在喉察言观色防民之口胜于防川D、木讷渡日如年即景生情王顾左右而言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积极应对禽流感疫情,促进家禽业健康发展,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家禽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

②中央电视台同时在 3 个频道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国家领导人出访,改变了以往时政新闻报道时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一座占地面积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专家论证,预计 4 月初破土动工。

A、扶持滞后相当于/通过B、扶持落后C、支持落后相当于/经过D、支持滞后约为/通过约为/经过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 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足足涨了每平方米 1000 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 " 电荒 " 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O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B、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

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大。

C、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7 项罪名被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处死刑。

据悉,对刑事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的首次。

D、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6.下面四句话,分别强调“年龄经历”和“处所”的一组是()①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一代青年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

②一代青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终于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从军营哨卡走进了大学校园。

③从田地,从工厂,从哨卡,不同年,不同的一代青年于走了大学校园。

④一代青年于从田地,从工厂,从哨卡走了大学校园,不同的年,不同的。

A.③和④B.②和①C.④和①D.②和③7.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四,最恰当的一是()①雨点停了,云了天。

又一比以前的更害,柳枝横着,(a土往四下里走,b 往四下里走着土,)雨点往下落;土、雨混在一起,成一片。

②后来父一次回村行任,(a 人把他包了。

B 他被人包了。

)了解救,他毅然冲出村去,跳河里⋯⋯A.① a②a B.① a②b C.① b②a D. ①b②b8.同一个意思,可用肯定的气表述,也可用否定气表述,但气的重、弱有区。

比下面两句子,表达效果好的一是()① 匙西不很大,恐怕偶失了,不如多几个在那儿。

② 匙西太小巧,恐怕偶失了,不如多几个在那儿。

③任何代,每个人的都不能不受到史条件的限制。

④任何代,每个人的都要受到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下面横上的句,句式最合乎境的一是()在工厂里,他是有名的技革新能手,___________,今年他又出了新成。

A.去年工人他模范B.去年他被工人模范C .去年他不是被工人模范D.去年工人把“ 模范”的称号了他10.下列四句子,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是()A.①如果你能帮助我,我就能成功。

②我能成功,全是得到你的帮助。

B.① 道能他的表符合三好学生的要求?②不能否他的表不符合三好学生的要求。

C.①他然保住了国家,却牲了自己的生命。

②他然牲了自己的生命,却保住了国家。

D.①小黄思想步;他工作极,考核成名列前茅,像小李那。

②像小李那,小黄他思想步;他工作极,考核成名列前茅。

11.从句式用看,下列句子中的横填的句子是()的确,作国家教委首批派出的中德合培养的博士生,逢春最他的——著名的柏林大学汽研究所家魏特吃惊的是,。

A.逢春用一年的就干完了人五年的研究工作。

B.个中国青年用了一年的就把人五年的研究工作都完成了。

C.人五年的研究工作逢春用一年的就干完了D.人五年的研究工作被个中国青年用了一年的就干完了。

12.填入横恰当的一个句是()阳光融化了河水,雨了山色,,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惊异了。

A.春吹了柳枝B.春把柳枝吹了C .柳枝被春吹了D.柳枝在春中染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王公桢,济阳公孙也。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

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

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

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

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

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

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

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

贼欲降之,公大奋骂。

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

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

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

”如其言。

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

载箦上,令不深没。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

守者纳之,血淋漓,毛髮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

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

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

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

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王命秣者加莝①豆,不为止。

.王疑秣者绐②已,自起视枥。

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

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翌日,呕血数升死。

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

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

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注 ]①莝(cu?):铡碎的草。

ò②绐(dài):欺骗。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部:部署B. 与王素党结避祸党:勾结.C. 商稔公,知贼不敌稔:熟悉.D. 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为:因为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1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

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

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

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16.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4 分)②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

”如其言。

(6 分)三、诗歌鉴赏(10 分)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送王缄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 ]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

( 1)纵观全词,作者抒发了那些情怀?( 3 分)( 2)词下阕“归来欲断无肠”,是如何翻用旧语“断肠”之意,表达更深沉的悲愁的?( 3 分)( 3)全词最后两句和李白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对家乡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传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4 分四、名句默写:( 8 分)18. 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填齐。

( 1)独立小桥风满袖,(冯延巳《鹊踏枝》)( 2)细雨梦回鸡塞远,(李璟《浣溪沙》)( 3 )(苏轼)( 4)当时明月在,( 5)今宵剩把银釭照,(晏幾道)(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周邦彦)( 7)壮志饥餐胡虏肉,(岳飞《满江红》)( 8)(欧阳修),乱红飞过秋千去。

,漏断人初静。

定时练习五参考答案1. AB、毁家纾(shū)难 C 、叱咤 (zhà) 风云 D 、拜谒 (yè)2. BA、汪洋咨肆(汪洋恣肆 ) C、防民之口胜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渡日如年( 度日如年 )3. A扶持:扶助,护持;支持:给予鼓励或赞助。

滞后:事物落后于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后:工作进度迟缓。

相当于:跟⋯⋯相当,后面一般跟比的象;:大是,后面一般跟具体的数字。

通:主要手段,另外特用来指征求有关的人或的同意或核准;:主要程。

4. C.“ 止”是所事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改用“望洋”。

A、“摸着石河”比摸索着、探索着路子或方法等前。

B、“釜底抽薪”比从根本上解决。

D、“冰三尺非一日之寒”比事物化达到某种程度,是日月累,逐形成的。

5. BA、“十分”和“ 殊” 部分重复,可“十分”。

C、“以”含主色彩,与“被”用,不合;可改“以” “因”。

D、“无不以流光溢彩的姿中外游人所倒”主客关系倒,可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姿使中外游人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