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2848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c.png)
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源远流长,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智慧。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进行归纳总结,在多个方面展示其丰富多彩的魅力。
一、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独具一格,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德,提出了对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规范;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之道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思想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以“和合”为特点的佛教文化。
这些思想与文化传承至今,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文学艺术与审美追求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以诗词、曲艺、戏曲等形式展现,其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意境表达令人赞叹。
唐诗宋词的华丽辞章与精致艺术形式,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魅力。
传统绘画注重表现意境,以水墨为主要媒介,形成了山水画和人物画的鲜明风格。
传统音乐以古琴、笛子等乐器为主,将音乐与哲学相结合,塑造了一种古典雅致的音乐形态。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形式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成就。
三、农业与工艺技术中国古代农业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灌溉、耕作工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选育,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工艺技术方面,中国古代工匠们擅长陶瓷、丝绸、青铜器等领域,精湛的工艺成就令世人称道。
中国古代农业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为后世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医学与天文学中国古代医学与天文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包括针灸、汤药、推拿等医疗方式。
中医学的理念与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编制了详尽的星历和天文图表,对宇宙运行规律有了初步认识。
此外,中国古代科学家还独立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等重要的科学技术,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建筑与工程技术中国古代建筑与工程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代表性建筑物如长城、故宫、古建园林等,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文化
![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907f0d763231126edb1166.png)
文字:1,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2,金字: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小篆:秦统一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同时隶书开始出现。
4,楷书和行书:东汉时期出现。
思想: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主张“为政以德”,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有儒家、道家、法家(以战国末期韩非为代表,提倡法治)、墨家(以战国时期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兵家(以春秋晚期孙武为代表,其乃兵家鼻祖,著《孙子兵法》)等。
宗教:1,佛教:源于印度,西汉传入中国中原地区。
佛教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人忍受现实的痛苦,因此,很快被统治者提倡和扶植。
2,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欲望,推动力道教的发展。
文学:1,唐诗:唐诗是我国诗歌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2,宋词:词在宋代成为主要文学形式。
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3,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唱片神话小说,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成书于清朝,作者曹雪芹。
史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作者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7d4a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科技的开端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科技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开始逐渐积累,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许多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这些科技成果在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二、古代中国的数学与天文学古代中国的数学和天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在数学方面,中国古代为世界数学史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发明十进制计数法、汉字数字、六艺数、天元术、天元末及布条法等。
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长期观测和记录,积累了大量有关天体运动的知识,包括太阳、月亮、星辰等的运行规律。
中国的星历学也在东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医学与药学中国古代医学和药学又称为中医与中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古代中国医学倡导“治未病”、“防未病”的理念,注重调理养生,擅长运用针灸、按摩、中药等方法治疗疾病。
中医药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开创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古代中国的工艺与发明古代中国工艺和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人们在陶瓷、纺织、冶金、造纸、造船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些发明不仅为中国自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文化的传承也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古代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塑造并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源泉。
古代的中国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科技智慧,科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
结语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在当代,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6f7a02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9.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众多重要的贡献。
一、科技发展的里程碑1.造纸术: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的发明,使知识的传播得到极大的便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2.指南针:中国古代还发明了指南针,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指南针的使用,不仅为中国的航海者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也成为了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3.活字印刷术:古代中国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基础。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推动了科技文化的流传和发展。
4.火药:中国古代的火药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在军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
二、文化繁荣的辉煌时代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兵马俑的发现和制作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艺术和工艺方面的卓越才能。
同时,兵器的制造和使用、灌溉和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当时科技发展的体现。
2.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长安城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文人墨客们的才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对后来的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技创新得到了极大的推动,特别是在冶金、造船、纺织和农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艺术和文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宋代绘画和诗词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峰。
三、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通过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民将知识通过书籍的形式传播出去,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宝贵的殷实资料。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ec1a5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2.png)
❖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 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 基本完好。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 运输的巨大作用。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 程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 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 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 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D.“法治”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 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 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 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 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c343a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d.png)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今天我要为大家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的文章。
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
这些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仁爱和社会秩序,认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道家思想则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墨家思想强调爱与利的统一,提倡公平和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
这些思想体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和道德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也非常发达。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为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中国能够大规模生产书籍和文献,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
指南针的发明与利用,使得中国的航海和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
火药的应用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方式,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的普及。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主流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思想的孝道观念使得中国有着强大的家族观念和社会凝聚力。
同时,主流思想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其次,科技文化的发展促使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科技发明对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照明灯和农具的发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为中国的军事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中华传统科技文化
![中华传统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103c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6.png)
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中华传统科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
它指的是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特点,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中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思想为代表,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将科学技术与哲学思辨相结合,注重追求宇宙的本原和秩序。
例如,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基础,推动了星象观测、气象预测等领域的发展。
在医学方面,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治疗方法,体现了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预防和调节的理念。
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为中华传统科技文化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二、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强调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传承。
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如造纸、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为世界科技史贡献了重要成果。
这些技术的创新是基于实践经验和社会需求的,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方法。
古代科技文化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持久性,追求技术的卓越和完美。
这种强调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传统,对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华传统科技文化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古代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科技领域,这体现在通过传师授业的方式,将科技知识代代相传,使科技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同时,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也注重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通过徒弟制度等方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科技专家和工匠。
这种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传统,为当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四、社会影响和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仅解决了物质需求,也丰富了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在设计和施工中融入了科技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态。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37b56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c.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称赞和尊重,其传统技术和文化遗产已经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
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并探讨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一、农业与水利工程古代中国农业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中国农民发明了灌溉系统,以确保大规模农田的良好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水车,用水力驱动一系列机械,帮助人们抽水灌溉、磨面粉等。
这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农田的产出。
二、印刷术与纸张制造古代中国人发展了一种精巧而高效的印刷术,早在西方世界有类似技术之前。
以雕版印刷为例,中国人使用木材或金属制作活字,然后将其沾上油墨,印在纸上。
这种印刷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保存。
此外,中国人还发明了制造纸张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书籍的制作更加简单和经济。
三、火药和导航技术火药是世界四大发明之一,由中国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方面。
古代中国人将火药用于制造爆炸物和箭矢,这一技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军事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国人还发明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项发明对航海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艺术与文化传承中国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的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此外,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文化艺术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国内广泛流传,也影响了许多东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和文化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农业与水利工程、印刷术与纸张制造、火药和导航技术以及艺术与文化传承等方面,中国人民的努力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成就。
这些科技和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整个世界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通过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启迪和灵感。
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7a7e3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2.png)
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和丰富科技的国家,其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科技、文化的关系以及具体案例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一、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互动科技与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
古代中国人对科技的理解和应用,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理想的生活,并提供了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文化。
举例来说,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科技发明,使得书籍、文化的传播更加容易,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对海洋航行、探索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二、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具体案例1. 造纸术与文化传承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它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竹简、丝绢等材料来记录文字。
但是到了东晋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大大降低了制作书籍的成本,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造纸术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书籍得以制作和保存,它推动了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来说是个重大突破,大量的文化作品得以传世,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
同时,造纸术的发明也促进了印刷术的发展,为书籍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2. 医学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的医学也是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
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与古代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呼应。
著名的中医学派——黄帝内经,对古代中国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医学经典探讨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新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A卷(含解析)
![新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A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a1044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0.png)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
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
这表明当时A.社会分化加剧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C.民本思想盛行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2.老子指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材料表明老子A.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B.主张对百姓要仁义、宽待C.认为人类无法战胜大自然D.强调顺应天道,自然无为3.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主张相吻合的是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C.兼爱、非攻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
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5.《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
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B.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C.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D.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6.《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5b1e0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1.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
该文将就其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作简单阐述。
一、背景中国古代乃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家之一。
历史上的中国经历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演变,这为其后来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汉族有“背有诗书气自华”之言,这也从旁证明了中国古代中普遍的受教育程度。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集中探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的内容与影响。
二、内容中国的科技文化在其古代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具体体现。
例如,在建筑领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古代建筑就是最好的体现之一。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城,以及在天坛内供奉祈求丰收的圜丘之上。
这些建筑物都是在古代中国科技水平与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并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基础进行设计与建造。
与建筑领域类似,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天文学、数学等领域的发展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例如,在中国的印刷术出现之前,各种文字都是手抄本进行传播,因此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而在印刷术的出现之后,文化的传播和标准化的制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中国的书法也是其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书法的传统也可以视为一种科技文化。
由于自然的原因,输入法在古代的时候并不方便,因此书法也成为了唐宋时期士人商务约会时难得的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当数“阴阳五行说”。
这一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切物质都是由阴、阳、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且宇宙的变化都可以归纳到这五行元素之中。
它的诞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认知,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奉为标准的宇宙万物的解释学说。
此外,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也被视为其科学思想的一部分。
三、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无疑为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亦即,如果没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科学思想,在现代中国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35页)(资料ID:291495)
![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35页)(资料ID:291495)](https://img.taocdn.com/s3/m/c4890f0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7e.png)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
(四)四大发明
发明及应用
影响
造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世界最早);
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术
①大大促 进了文化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流行。 的发展与
1)泥活字: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
传播;
印 刷 术
活字印刷术
孟子
战国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收在《孟子》中,主张可 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
荀子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历史·中考专题突破 学 人时 派 物期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
主要思想
代表作及影响
道
老 子
春 秋
1)辩证思想:认为事物存在对立 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传 我有国《古孙代子军兵事法理》论的一书基,础奠。定了
家孙 膑
战 国
“战胜而强立”
著《孙膑兵法》
意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义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
名称 时间
概况
地位
605年起,隋炀帝命人开凿。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 经济和文化交流(最大
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 作用);有利于加强对
大运河 隋朝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南方的控制,巩固国家
全长2000多千米(四个组成 统一;但过度役使民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a87c5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a.png)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科学技术:1.农业:古代中国是全球最早实施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在古代水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修筑水利工程来灌溉农田和排除涝灾。
另外,中国还发明了许多农具和农业工具,如犁、耧车、水车等,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四大发明: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发明,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
3.医学:古代中国医学精湛,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古代医学家还发明了针灸和草药疗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4.数学: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古代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提出了十进制计数法,并掌握了许多解方程和计算几何问题的方法。
古代中国的数学知识对于后来的代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工艺品和手工业:古代中国有着丰富的工艺品和手工业传统。
中国的陶瓷、丝织品、漆器和金属器具等手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古代中国的工匠们善于采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二、古代中国文化: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个人修养,主张以仁爱和孝顺为核心的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佛教文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也贡献了重要的文化传统。
佛教思想强调人类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给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带来了新的元素。
3.文学与诗歌:古代中国文学发达,中国古代文人写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以及小说家如施耐庵和曹雪芹等都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绘画和书法: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绘画与书法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通常以自然风景和人物为主题。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76b63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5.png)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历史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古代智慧的奇迹吧!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科技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
在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将纸从稀缺的贵重品变成了大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
纸张成为古代学者写作、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也促进了书籍的广泛流传。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另一个伟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在航行时利用指南针来确定航向,这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针的发明不仅使中国古代人民在航海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推动了世界海洋交通和文化的交流。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又一伟大发明。
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突破,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重要影响。
火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格局,也推动了火器的发展。
火药的应用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民用烟花爆竹、医药等。
四、孔子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人物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追求道德、敬畏天地、尊重先贤等一系列的思想理念。
他的思想被学者们广泛传承和研究,并产生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孔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陶瓷艺术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技术独步世界,以精湛细腻的工艺和典雅华丽的装饰而著称。
陶瓷制品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的瓷器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使者,传播着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六、木版印刷术中国古代的木版印刷术是印刷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d5271e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7.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令世界瞩目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国家。
古代中国人民凭借其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创造出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贡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农业与水利、工艺与制造、数学与医学、文学与艺术。
一、农业与水利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水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开始使用犁耕,大大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
此外,古代中国发展了水稻的耕种技术,并引入了稻田农业的方法,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
此外,中国人首创了灌溉和排水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排水的手段,这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二、工艺与制造古代中国人对工艺与制造领域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丝绸的发现和制造技术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中国人还独立发明了造纸术,这一发明对于知识的传播和记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古代中国还发明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工艺品,如青铜器、瓷器和漆器。
这些精湛的工艺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三、数学与医学中国古代的数学与医学成就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制数制,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还独立发现了一些重要数学理论,如勾股定理和二项式定理。
在医学领域,古代中国人发展了非常先进的中医系统,包括经络学、脉络学和药物治疗等。
这些科学成就使得中国的医学在古代就有了很高的声誉,并且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可以说是独步全球的。
从古典的诗词到史书,从神秘的道家哲学到实用的儒家思想,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此外,中国古代的艺术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赢得了国际赞誉。
中国的绘画、书法和陶瓷艺术都表达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在文化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进展。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水利、工艺与制造、数学与医学、文学与艺术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
![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https://img.taocdn.com/s3/m/c2a12c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7.png)
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产生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创新。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水平,也对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回顾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探究其对文明进步的影响。
一、造纸术古代中国人的造纸术被誉为世界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已经掌握了纸张的制作技术。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记录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
造纸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古代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通过大量生产纸张,人们得以保存和分享各种知识和思想,从而促进了学术、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发展。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项重大发明,对于海上航行和地理探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是用于占卜的磁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用于导航的工具。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者们在远离陆地的航行中更加准确地定位,缩短了航行时间,并且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通过指南针,中国的航海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为后来的世界航海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炸药。
火药的发现与应用对于军事技术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火药的发明使得战争中的攻城拔寨更加容易,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格局。
同时,火药还被应用于民生领域,如制作烟花、药品等,推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四、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古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之一。
与传统的木板雕刻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古代的文化传播。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和文献的复制变得更加快速和容易。
这使得知识和学术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古代科技和文化的繁荣。
五、造船技术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一直以来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古代海洋贸易和军事扩张。
中国的造船技术不仅推动了陆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也为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开辟了航海通道,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b1fed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7.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国家,积淀了丰富的科技与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并探讨其如何影响了当代社会。
一、古代科技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之一是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字的传播和发展,使得知识的流通更加便捷。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众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
这些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特色而闻名于世。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包括诗歌、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三、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科技与文化在古代中国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
科技对文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在文化创新和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书写和阅读的发展,也为文人雅士创作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提供了良好条件。
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不仅加强了古代中国的综合实力,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四、古代科技与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传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科技的成就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今天仍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成为了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资源。
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也为当代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瑰宝。
古代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d6639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f.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和文化领域取得了众多卓越成就。
从造纸术到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发明对人类的进步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和文化成就。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早在东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了纸的存在。
到了汉武帝时期,蔡伦改进了制纸术,使得纸的制作更为完善和广泛应用。
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写、记录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为后来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火药火药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最早的火药是由草木灰和硝石混合而成,用来制作焰火和军事武器。
火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战争形态,还对火炮、火箭和导弹等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火药的发明也在民用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烟花爆竹等。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导航和航海技术的重要突破。
南北朝时期的陆沉改进了磁罗盘,使之成为指南针。
指南针通过磁力使船只能够准确定位方向,极大地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贸易、探险和地理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探索和开拓新世界打开了大门。
四、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之一。
唐朝时期,印刷技术被发展得非常完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文化和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对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刷术的发明也为后来的欧洲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五、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包括众多其他重要的发明。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四个发明对于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发明使得中国古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丰富多样,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发明为世界文明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e5ae11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7.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中国古代以其伟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而闻名于世。
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民通过他们的努力以及勤奋智慧,创造了众多重要的发明和文化成就,对全球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并对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介绍。
一、农业与农具发明古代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农耕民族,他们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创造了许多农具和农业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们发明了犁、耕牛以及灌溉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并提高了粮食产量。
此外,他们还研究出了农作物的合理种植与轮作制度,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管理方案。
二、造纸术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从竹简、木简转变为了纸张,大大提高了书写和保存信息的效率。
在纸张的基础上,印刷术的发明更进一步加速了书籍的传播。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它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火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这些发明也是中国科技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药的发明不仅用于军事目的,还用于烟花、药品和矿业等领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家们能够准确导航,探索未知的海洋。
而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也非常先进,他们建造的大型木质船只在海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与数学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数学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数学领域,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制数制和算盘,为后来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领域,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天文现象,并研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学理论。
此外,在医学、药学和冶金学等领域,中国人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世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五、文化传承与教育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发明上,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体系的建立上。
中国人民非常注重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传承,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将科技与道德伦理相结合,培养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忠诚精神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①提出“君权神授”,为君主统治辩护;另一方面 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的“一统”为政 治的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 (2)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 流地位,主要还是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 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 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 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 而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也 为新儒学所继承,并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4) ①战国问世,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 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
③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 巨典”。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 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2)从科技使用上看,主 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
①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倡导“工商皆本”。 ②主张“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关系重大,但 起主要作用的是明清之际的各种社会矛盾,它是中 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发 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就决定了明清之际
的思想批判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根本 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即其不是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这也就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 思想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远不 如几乎同时代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知识点五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 强
(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 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 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知识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1)原因: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新儒学的特点: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 家的思想。
(1
②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
③ ④指南针:战国时制成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
(2
②火药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
③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
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 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 (1 ①东汉的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 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是主观唯心主 义思想。 知识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1 (2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政治:反对封建君主独裁,提倡“人民共主”。 (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 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理”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 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 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 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第3讲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古代思想应把握一条主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掌握一个理论:一定的 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在物质条件和
古代科技与文化应把握两条主线:一是中国古 代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为人类社会做出的重 大贡献;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历史所反映的
命题方向一是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变迁;二是着 重从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科技文化成就及在世界上的突 出地位和贡献。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 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知识点三 1.程朱理学 (1 (2)强调“仁”,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2. (1 (2)求理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 杀人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 作用。
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 主集权,奖励耕战,
“法”“术”“势”三 合一
墨子
“兼爱”、“非攻”、 “尚贤”、“节用”
2. (1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实行“仁政”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南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 位,领先世界达1 000 (2 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
②汉代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
③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对指导农业生产作用极大。 (3) ①南北朝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
②明朝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体现了农书的创
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流派代表及主张
派别 道家
代表人物
主张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 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 为
儒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 德治民,“克已复礼”, “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性本善
荀子
韩非子、商 鞅
施政用“仁义”和“王 道”,以德服人,人之 性恶
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 的动力的意识;(3)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 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知识点六 古代文学成就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奠定了中国古
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 (1 (2)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3. (1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