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3岳麓版选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夭折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范仲淹
4、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 相,决定开始新的变法
1069年, 起
用王安石 为参
知政事
二﹑王安石变法
社会矛盾尖锐
1.前提:
原因 王安石的个人素质
起用王安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宋神宗的愿望
标志: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富国之法 2.主要措施: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中心:富国强兵
思考:王安石的个人品质和经历对变法有 何影响?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北宋初期科举制的发展
1.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2.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 权由皇帝直接掌握(“天子门生”)。 3.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科目。 4.考试方法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 5.录取名额比唐大增。
宋代的糊名、誊录
三.变法的夭折及其原因
法 系,发展生产 税法、均输法 财政收入
强 兵 之
为改变积弱局面,保甲法、保马 巩固封建统治秩 法、将兵法、 序和整顿加强军
节省了政府开 支,提高了军 队战斗力,增
法队
加了武器装备
取 士 之 法
关注人才的选拔、改革科举制度、
培养和使用,为 整顿太学、重视
变法造舆论
官员的选拔任用
培养人才, 发挥其才干 为变法起了 舆论作用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 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 增加了政府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负担,许多人 为支付免役钱而家破人亡.
农田水利法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防洪(有些在 后代还有用,如木兰陂);耕地(北方淤田; 南方圩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 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清查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 分农民免除了赋税,得到了实惠. 市易法和均输法
其历史作用。
五代十国形势图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100667-7-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63
钦宗
1125-27
一﹑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民族矛盾:辽宋西夏连年征战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军队战斗力弱 行政效率低下
集中军权、行政权 皇帝 和财政权
积贫
国家财政负担 沉重入不敷出
冗兵﹑冗官 冗费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 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赵普曰:“国 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 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 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复习
(2002年上海卷)
1、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
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
(2001年全国卷)
2、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 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A
第6 课
(熙宁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 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
巩固练习
1.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
度,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哪个皇
四.评价王安石变法
(1)性质:
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自上而下 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
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变法的进步意义:(积极作用)
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 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 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①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 ②担任地方官期间丰富的 地方工作经验的积累; ③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具有“三不足”精神(“天 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 (见教材P36)
措施 目 的
内容
作用
富 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农田水 有利于减轻人
国 之
调整封建国家、 利法、免役法、 民的负担,发 地主和农民的关 市易法、方田均 展生产,增加
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3)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 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 治的危机。 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 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 翻案。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 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 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 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 正相类。”
建国以来,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肯定说、 否定说和不完全肯定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引发更激烈斗争直接;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因
守派重新得势
④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
问题(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⑤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根本原因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晚清以前近800年的评价:王安石变法“祸 国殃民”,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较为集中地对 王安石变法进行评论和批判。
措施 青苗法
富 募役法

之 法 (
农田水利 法
理 方田均税



施 市易法

均输法
内容
P36
作用
政 府 收 入 增 加 国, 库充 裕 积, 贫大 改
局限性
青苗法 (1)积极
(2)消极 免役法 (1)积极 (2)消极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 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 了阶级矛盾.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 担依然很重.
最大限度地把政权、财权、军权从地方 藩镇手中夺取过来,收归中央,集中到朝廷 皇帝手里,以达到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防 止地方割据势力复辟的目的。
3﹑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目的:挽救统治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中心:整顿吏治
改革文官升迁办法 措施: 严格恩荫制度和贡举制
慎选地方官 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