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精)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绪论
— 本章完 程的研究内容
论
1.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 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 交流的语言. 交流的语言.本课程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 绘制和阅读各种工程图样(主要是机械图样), ),怎样 法,绘制和阅读各种工程图样(主要是机械图样),怎样 使用绘图软件进行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表达工程形体. 使用绘图软件进行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表达工程形体.
2.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在学好投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应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 ① 在学好投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应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绘 图和看图实践,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多进行"物体" 图形" 图和看图实践,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多进行"物体"与"图形" 的相互转化训练,并注意画图和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 的相互转化训练,并注意画图和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多画多 提高自己的画图,读图的能力. 看,提高自己的画图,读图的能力. 严格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② 严格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绘制符合要求的工 程图样,学会和善于通过工程图样表达,交流设计思想. 程图样,学会和善于通过工程图样表达,交流设计思想. ③ 计算机绘图时,应熟练掌握一种通用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计算机绘图时,应熟练掌握一种通用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在做形体构型设计时,要有实际目的, ④ 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在做形体构型设计时,要有实际目的,并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由于图样是生产的依据,绘图和读图中的任何一点疏忽, ⑤ 由于图样是生产的依据,绘图和读图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会给生产造 成严重的损失.所以, 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学习中还应注意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树立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⑥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虚拟化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精品版)
《虚拟化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MB010316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时: 64 学分:4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涉及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服务器配置、系统操作、网络搭建、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等诸多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
(三)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Windows系统管理后续课程:存储技术与应用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企业的具体岗位是虚拟化工程师和云计算工程师,以主流的VMware虚拟化技术和产品为载体,按照虚拟化工程师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的模式进行设计。
课程中设计的任务项目取材于真实企业虚拟化建设工程项目案例,并加以提炼。
每个项目都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在每次任务的准备阶段都有任务背景、任务相关知识和任务分析作为铺垫;任务实施过程和步骤和叙述详细,并配有任务的验收方法,符合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配有相应的练习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选取合适的虚拟化方案;2.能够安装VMware等相关的虚拟化支撑平台软件;3.能够配置虚拟交换机;4.能够配置vSpher存储和Openfiler外部存储;5.能够创建和管理虚拟机;6.能够实现虚拟机的实时迁移;7.能够进行资源调度;8.能够实现虚拟机的备份和恢复;(二)知识目标1.了解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VMware虚拟化技术的基础架构(三)素质目标1.掌握VMware虚拟化平台软件的安装;2.掌握虚拟交换机的配置方法;3.掌握虚拟机的存储管理技术;4.掌握虚拟机的创建技术;5.掌握虚拟机的迁移、备份、恢复等管理技术;6.掌握资源调度方法;四、课程内容五、课程考核评价本课程安排本就以工作过程为引导,以项目实践为主。
《罪犯劳动管理》课程标准1(精)
《罪犯劳动管理》课程标准一、《罪犯劳动管理》课程性质《罪犯劳动管理》课程是我国监狱在执行刑罚、改造罪犯过程中的有关运用劳动改造罪犯、依法组织罪犯劳动、进行罪犯劳动技能培训、监督控制罪犯劳动、进行罪犯劳动考核奖惩、并保护罪犯劳动合法权益为内容的罪犯改造思想,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通过劳动改造罪犯,造就社会新人的一系列执法过程中的管理、改造活动。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监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监狱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掌握罪犯劳动管理的知识技能是从事监狱工作和现代监狱管理的必备课,是监狱管理专业培养监狱一线干警的基本专业技能的一门必修课。
二、学习目标罪犯劳动管理是监狱的基础性工作,组织罪犯劳动是实现监狱宗旨的重要途径,是罪犯改造工作基本内容的主要方面之一。
罪犯劳动改造将罪犯置身于特定的生产关系之下,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法律规范等,逐步使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具备相应的罪犯劳动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了解罪犯劳动管理岗位职责,能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标准与要求进行描述。
1、专业能力1)掌握罪犯劳动管理基本专业知识2)了解监狱劳动管理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3)依法安排罪犯参加劳动4)熟悉监狱劳动现场管理工作流程5)能完成常规岗位工作任务6)能预防与处理罪犯劳动现场异常情况的能力2、方法能力1)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相互转换的实际应用能力2)科学计划安排工作的能力3)融会贯通监管、管理与劳动教育的能力4)坚持原则与灵活性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5)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思考不断总结经验能力3、社会能力1)能正确履行职责具有依法、科学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理念2)处事公道,正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爱岗敬业具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4)具有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5)积极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6)具有不断探索并不断完善,学习提高精神三、学习内容本课程由罪犯劳动管理概述;罪犯劳动管理职权与岗位职责要求;罪犯劳动项目选择;罪犯劳动技能测定、培训;组织罪犯劳动;罪犯劳动现场管理;罪犯劳动安全事故的防范、事故处理;劳动竞赛管理;罪犯劳动绩效管理;罪犯劳动保护、劳动卫生管理;十个学习情境组成,总计48学时。
《离散数学》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教学大纲(专科)《离散数学》教学大纲(专科)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学习专业理论不可少的数学工具。
离散数学是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和可数个元素,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在计算机科学中,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逻辑设计、算法分析、编译原理、人工智能、系统结构等课程联系紧密。
学习离散数学不仅为后续课程作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其课程内容中所提供的一些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范例,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增强如何实施“科学理论---技术---生产力”转化的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适应能力。
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计算机科学教学中,离散数学主要是为专业服务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教授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方面的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一些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初步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慎密概括、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1.集合论: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运算,包含排斥原理。
2.二元关系:集合的笛卡尔乘积,关系的定义,关系的表示法,特殊关系,复合关系和逆关系,关系的闭包运算。
3. 函数:函数的定义,特殊函数,复合函数和逆函数。
4. 代数结构:代数系统,特殊运算和特殊元素;同构概念,半群、群;子群,循环群,置换群;陪集和拉格朗日定理。
环、域;格与布尔代数。
5.图论:图的基本概念,通路、回路及图的连通性,赋权图的最短通路,图与矩阵表示、欧拉图与哈密顿图、平面图与二部图、无向树,有向树及其应用。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门类中极具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
它是开展其它环境分支学科的基础、也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监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为学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进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目的是准确、及时、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污染预报等提供依据。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全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大气、水质、土壤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的监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义、要求和做法。
重点:1、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概念。
2、理解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原则。
3、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仪器、采样方法、分析测定方法。
4、理解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表述和质量保证。
难点:1、使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
2、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
3、正确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
4、环境监测方案设计。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鉴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性环节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这一课程的主要特色。
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环境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熟悉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法、掌握环境监测的常用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熟悉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了解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态。
学生可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工矿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所需知识、达到环境专业本科生在该方面培养的目的。
服务礼仪二课程标准-精品
《服务礼仪二》课程标准学时数:课程性质: 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毕业以后的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礼仪,增强规范的社交活动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了解服务舞蹈礼仪基础知识,掌握礼仪的内容和和内涵,掌握各类礼仪规则。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的同时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提高个人的礼仪修养,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
舞蹈礼仪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将所讲内容以示范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亲身体验、模拟、练习,方可掌握各类礼规。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四章行业服务礼仪(8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1:酒店服务礼仪(2学时)任务2:旅游服务礼仪(2学时)任务3:会展服务礼仪(2学时)任务4:银行服务礼仪(2学时)任务5:护理服务礼仪(2学时)(二)基本要求:通过行业服务礼仪学习,在服务中要注重仪表、仪容、仪态和语言、操作的规范;热情服务则要求服务人员发自内心地、热忱地向客人提供主动、周到的服务,从而表现出服务员良好风度与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前厅服务礼仪二、客户服务礼仪三、餐厅服务礼仪四、旅行社接待销售礼仪五、导游员接待服务礼仪六、会议礼仪七、展览会礼仪八、银行服务规范九、护患沟通礼仪第五章形体训练(一)教学内容:任务1:形体基本动作组合训练(16学时)(4学时)任务2:芭蕾任务3:蹲的练习(8学时)任务4:踢腿练习(二)基本要求: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芭蕾手位、脚位练习第六章时尚健身美体术(12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1:瑜珈(4学时)第二节:有氧健身操(4学时)第三节:社交舞蹈(4学时)(二)基本要求:通过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
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1.课程的性质:属校本课程选修课2.指导思想:以《全面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与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的运动水平,为以后申报区乒乓球特色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等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乒乓球队在区初中校的优势地位。
四、课程内容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国球,我校的学生非常喜欢这项目,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
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
在二期课改中也把乒乓球列为必学的教学内容。
《乒乓球》校本课程内容共分四章:运动概述;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对抗训练比赛及考核。
五、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一)学习方式1.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顺延到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
2.体验式、发现式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直接向学生提供,让学生自行发现,然后加以内化。
(二)教学方式1.讲授示范法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比谁学得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及时反馈。
4.任务驱动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能力。
六、教材情况《乒乓球》校本教材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这两年来参加比赛的经验总结编制而成的。
本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本教材纯属校内使用的校本教材,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资料:全国体育学院乒乓球教材一书的部分资料、以及网上和国际乒联的有关资料。
七、学习评价方式(一)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为以后申报特色项目打好基础。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爆破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既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旨在向学生传授炸药爆炸和岩石爆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爆破设计和分析解决工程爆破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有关工程爆破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等.该模块既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2、爆破器材模块:包括各类炸药的主要性能,各类起爆器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主要性能以及起爆方法;3、爆破设计及施工技术模块:包括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突出行业特点;2、讲课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同时也应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理论,使同学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沿信息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如下要求1、能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理解炸药爆炸的基本概念以及起爆和传爆的基本原理;2、熟悉爆破器材的结构和性能,掌握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及其爆破网路的施工技术;3、掌握地下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以及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4、掌握爆破安全技术;5、了解和爆破有关的岩石性质,理解岩石爆破的物理过程和基本原理;6、了解当前爆破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板书)方法,并安排课堂讨论。
六、课程教学资料教材:爆破工程戴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参考书:1、爆破工程东兆星邵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爆破工程管伯伦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
第三讲 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
解决办法
文言和白话宜分两科; 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至高中阶段
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 ……
一、“文”与“道”特殊历史时期政 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政治需要,语文教育高度重视为政治 服务,语言文字运用的问题,被上升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语文课程理念
《义教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二、三、四
一: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 三: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四:四个具体理念
义教阶段语文课程的具体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要变语言形式教学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 一的多功能,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 。( 于漪)
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
1.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
语文教育中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是语 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
“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语文教育必须突 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第三讲 语文课程历史 2.把握新课程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 3.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
新语文
发端于上世纪末 语文教育大讨论,以 语文课 程标准 为主要标志,由一批语文教师和语文 教育研究者共同主张的 语文教育观 及与其相 适应的 语文教育改革 为“新语文”。
语文课的人文性举例
史铁生《我与地坛》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电子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电子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中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恩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
本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理念1.核心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是本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
2.内容聚焦大概念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切合年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确保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性质与作用(精)
课程性质与作用
1、课程性质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的主干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学术素养为目的的基础性理论课程。
由于该课程的理论相对复杂并且广延性较强,因此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课时比例。
课程分布时间为二个学期,每周三课时,共计108课时,是中文专业类课程中课时较多的一门课。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由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共分导论、文学活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五编。
2、课程作用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文学理论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著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进行理论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学术素质有基础性的了解,为更进一步的理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抽象分析和对文学活动规律的理论概括,使学生初步具备学习文学类课程所需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批评的能力。
(2021年整理)《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一、标准说明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本院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2022英语新课标变化解读(精版)
2022英语新课标变化解读(精版)一、课程性质英语课程要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人文性是从学科的人性角度进行定位,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人文性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语言学习的高级目标。
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把对学生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二、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强调“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而是为了健全人格,为了实现个性发展,为了提高综合素质”。
这不仅体现了语言学习内在的本质,也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课程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这个总目标又分解为两个子目标: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是基础,学习能力是延伸,没有语言能力就谈不上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牢固把握这个总目标,更要脚踏实地落实好两个子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新的课程内容设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将学习内容设置为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这个设计模式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五、课程实施1. 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学习途径。
学生通过一系列以语言为载体的活动,如听、说、读、写等去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表达信息,从而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度,教学评价的尺度。
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教学评价要体现甄别和激励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评价也要多元化,不能只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更要看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说课-PPT课件
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 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 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踏实的工 作精神、办事认真的态度、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背景来源——面积的计算
矩形的面积定义为两直角边长度的乘积! 闪烁部分永远不可能恰好为矩形,这 些“边角余料”无外乎是下图所示的 “典型图形”(必要时可旋转)
一般图形的面积是什么?
我们把这样的“典型图形”称为 “曲边多边形”
“曲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就产生了定积分
返回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对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意义 是受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所制约的。 根据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 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基本概念、基本定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常采用讲授法。在教学中有时采 用引进实际例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抽象或建立数学模型即数 学概念或定义(函数、导数、定积分)。并应用他们及其性质去解决实 际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基本概 念、基本定义、性质的应用常采用谈话法和练习法。在作习题时要强调 不仅要知道“其然”而且要知道其“所以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用到一种其它学科不常用的教学方法“数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看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的魅力。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用代数方法 解决几何问题)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工艺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7章,首先是绪论,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第1章是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介绍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以及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第2章是食品的低温保藏,介绍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的冷藏、冻藏、解冻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第3章是食品罐藏,介绍食品罐藏的原理及基本工艺过程。
第4章是食品的干制保藏,介绍食品干藏的原理及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
第5章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介绍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食品常用的腌制及烟熏方法。
第6章是食品的化学保藏,介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和食品抗氧化剂。
第7章是食品的辐照保藏,介绍食品辐照杀菌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通过修读本课程,要求应考者能熟练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工艺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基本原理;2、各种食品加工原理的要点。
重点掌握热加工、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3、掌握食品保藏加工的主要方法4^基本掌握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课程之后进行教学,学习了本专业课后,可继续学习软饮料工艺学、乳制品工艺学、农产品加工、焙烤工艺学等工艺学课程。
《核酸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核酸检测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核酸检测技术是以扩增DNA或RNA为手段,从而筛查特定基因的检测技术。
目前,核酸检测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前沿科学,其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生物、食品、微生物、医学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核酸检测技术》是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为理实一体课,总64学时。
内容以核酸检测岗位检测项目重构和序化项目,涵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地中海贫血症核酸检测、乳腺癌核酸基因检测、CYP2C9基因多态性核酸检测等5个模块的内容。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为前期基础的专业性课程,学生需掌握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验技术,并需掌握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的分子诊断。
本课程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实际工作知识能力需求,将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突出生物大分子物质结构决定生物功能这一规律,指导学生养成对医学检验专业工作的敬畏态度。
课程难易程度以适度为原则,突出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培养具备医学检验工作的职业能力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准则,为岗位实习夯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开展核酸检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子生物学检验检验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宏观上掌握核酸检测基本概念,实际应用中对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具体感知,能熟练操作荧光PCR、电泳等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熟悉或了解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的分子诊断。
核酸检测技术在医学检验专业检验技术中属于较为新颖,应用日益广泛的专业知识,它高通量、快速等优点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也有体现,所以本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检测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的培养。
通过理论和技能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时刻牢记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课程计划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课程计划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计划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1. 引言在制定课程计划时,明确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框架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切削用量和切削层参数 常见机床的切削运动
1、切削过程中工件上的表面 正在加工的工件表面,根据其所处的状态分为: (1)待加工表面:即将进入切削加工的表面。 (2)已加工表面:已经加工完成的表面。 (3)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刀具正在进行切削 加工的表面。
2、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vc:切削速度是主运 动的线速度(mm/min) (2)进给量:刀具相对工件沿进给方 向移动的距离。 1)进给速度vf(mm/min) 2)进给量f(mm/r) 3)每齿进给量fz(mm/z) (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已加 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距离。
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较,先进制造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先进制造技术是涉及机械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 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 (2)进制造技术的目的除了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外,敏 捷制造、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 (3)先进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重视制造过 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精简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技术与 管理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方式。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如 CIM、精良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3)特种加工 (4)表面工程 (5)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 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制造模式)
绪 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和电 机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活动的 组织、机械加工过程及其系统。包括金属切削过程的基 本理论及其基本规律,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 知识及其设计,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概念及其控 制方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 与发展趋势。
主切削刃 刀尖 副切削刃
三、刀具材料
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1)高硬度 高耐磨性;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耐热性; (4)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 (5)抗粘结性; (6)化学稳定性; (7)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 七个基本性能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应根据具体加工条件, 抓主要性能,兼顾其它。
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活动的 组织、机械加工过程及其系统。包括金属切削过程的基 本理论及其基本规律,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 知识及其设计,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概念及其控 制方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 与发展趋势。 为了使学生既有较强的机械制造技术的知识基础,又 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在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基础上, 扩充了计算机应用、数控以及其它制造业等内容,培养 学生的宽口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制造业为人类创造着辉煌的物质文明。制造业的先进与否是一 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产值在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 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全球性竞争和经济发展趋势将制造业产品生产、 分销、成本、效率推向了一个新境界,也不断向制造业提出了新的 挑战,无论是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制造业都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外 部环境。 今天的制造业,已不能从“机械制造”的狭义角度来理解。只 要是对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为用户所需要的最 终产品,它们可以是飞机、汽车、计算机、电子仪器,也可以是服 装、鞋帽、食品,都可以归属于“制造业”。 随着全球制造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 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赢得竞争,就要以市场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要求企业快速及时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低价格、具 有个性化的产品。 要以最短的产品开发时间(Time)、最优的 产品质量(Quality)、最低的价格和成本(Cost)、最佳的服务 (Service)(简称“TQCS”),这样才能赢得用户和市场。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零件表面的成形和机械加工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回转体表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旋转运动所形成的表面。 成型方法:车削、钻孔、扩孔、镗孔、铰孔、内外圆磨削等。
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1)轨迹法 (2)成形法 (3)展成法 (4)相切法
二、机械加工的运动 1、表面成形运动 从几何的角度来分析,为保证得到工件表面的形状所需的运动, 称为成形运动。根据工件表面形状和成形方法的不同,成形运动 有以下类型: (1)简单成形运动 (2)复合成形运动 从保证金属切削过程的实现和连续进行的角度看,成形运动可 分为: (1)主运动:切除切屑所需的基本运动。 3个特点:速度最快;消耗功率最大;唯一性。 (2)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被切削的运动。 3个特点:速度较慢;消耗功率较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2、辅助运动 (1)空行程运动 (2)切入运动 (3)分度运动 (4)操纵刀具包含刀柄和切削部分,刀柄是指 刀具上的夹持部分,切削部分是刀具上直接参加 切削工作的部分。 各类金属切削刀具切削部分的形状和几何参数, 都可由外圆车刀切削部分演变而来,因此,我们 以外圆车刀为例研究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参数。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前刀面 主后面 副后面
刀具
一、刀具的类型 金属切削刀具是完成切削加工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参与切削 过程,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 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刀具有如下几大类: (1)切刀类 (2)孔加工刀具 (3)拉刀类 (4)铣刀类 (5)螺纹刀具 (6)齿轮刀具 (7)磨具类 (8)组合刀具、自动线刀具 (9)数控机床刀具 (10)特种加工刀具
2、几种常见的刀具材料 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类型 通用性高速钢 高性能高速钢 粉末冶金高速钢 钨钴类(YG)K 通用类(YW)M 钨钛钴(YT)P 陶瓷 立方氮化硼 金刚石
硬 度 低
强 度 高
韧 性 好
耐 热 低
耐 磨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