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票据法

• (三)票据抗辩的限制(只针对人的抗辩) • 1. 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 由对抗持票人。 • 2. 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 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 3.凡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向 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 利瑕疵和相互间抗辩影响。 • 4.持票人取得的票据无对价或不相当对价, 由于其享受的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故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持票人前手的对抗事 由对抗该持票人。
•
• 第十四条 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 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 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 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 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 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 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 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 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 教材p245案例
• 【多选题】
• 票据上的非票据关系包括( ) • A. 真正权利人对于因恶意或重大过失而 取得票据的持票人请求返还票据权 • B. 依据票据法因失效或手续欠缺而丧失 票据权的持票人,对于出票人或承兑人 在其利益限度内的请求返还权 • C. 汇票持票人对于收票人发给复本的请 求权 • D. 票据资金关系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第二部分 汇票
二、出 票 • (一)定义和法律效力 • 出票是出票人制作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 受款人的票据行为。 • 法律效力:1.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 保证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2.付款人只有 承兑后才成为债务人;3.收款人取得汇票后, 即取得票据权利。
•
• • • • • • • • •
• 2. 票据权利的分类 • (1)第一次请求权(付款请求权) • (2)第二次请求权(追索权)
票据法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7
票据法
(二)票据的种类
1.汇票 2.本票 3.支票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8
票据法
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一)票据法的概念及特征 1.强行性特征 2.技术性特征 3.国际统一性特征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9
票据法 (二)我国票据立法概况 1.旧中国的票据立法概况 2.新中国的票据立法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30
票据法
五,利益偿还请求权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 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 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 请求出票人或承兑人返还其与未 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31
票据法
第五节 票据抗辩
一,票据抗辩的概念 P297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10
票据法
第二节 票据法律关系
P294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11
票据法
第三节 票据行为 P294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票据行为的特征 1.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 2.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 3.票据行为具有文义性 4.票据行为具有独立性 5.票据行为具有连带性
LAYLA
32
票据法
二,票据抗辩的种类
(一)物的抗辩又称绝对抗辩或客 观抗辩 ( ) (二)人的抗辩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系
LAYLA
33
票据法
三,票据抗辩的限制及其例外
P297票据抗辩的限制(票据抗辩 的切断制度)---是指票据流转给 直接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后,直 接当事人之间的抗辩原则上被切 断.亦即不得以直接当事人之间 的抗辩事由对抗非直接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4.08.28【实施日期】2004.08.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汇票第一节出票第二节背书第三节承兑第四节保证第五节付款第六节追索权第三章本票第四章支票第五章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票据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第三条【票据活动基本原则】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票据行为、票据权利与票据责任】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
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
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
本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本法所称票据责任,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
第五条【票据代理】票据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在票据上签章,并应当在票据上表明其代理关系。
没有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的,应当由签章人承担票据责任;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应当就其超越权限的部分承担票据责任。
第六条【非完全行为能力人盖章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
第七条【票据签章】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票据法

第六编票据法第一节票据与票据法概述一、票据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票据”一词,它的外延范围很大,对于凡是能够证明或设定权利的凭证都可以用“票据”来表达,例如车票、发票、股票、提单、汇票、支票、本票等。
这时票据一词,是广义的票据。
我们所要学习的仅仅是票据法上的票据,即狭义的票据,票据法对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严格界定。
我国《票据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同时《票据法》又对汇票、本票和支票分别作了明确定义。
据此可以将票据概括为:出票人依据票据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委托他人于到期日或见票日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包括支票、汇票、本票。
票据代表了一定的财产权利,当然是一种有价证券。
那么,票据与证券法所规范的有价证券有什么区别呢?有价证券按照它所表示的权利的经济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商品证券(如提单、货运单)、货币证券(票据)、资本证券(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券)。
证券法涉及的是资本证券,票据法所调整的票据就属于货币证券。
二、票据的特征票据是一种有价证券,但与股票、债券等其它有价证券相比较,有以下特征:1、票据是设权证券根据证券上权利的发生与证券作成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证券分为设权证券与证权证券。
证券上的权利在证券作成之前就存在的,这种证券是证权证券,如股票;证券上的权利在证券作成之前不存在、在证券作成后才发生的,这种证券是设权证券。
票据是典型的设权证券。
没有票据,就没有票据上的权利。
2、票据是金钱债权证券按照证券所示权利的法律性质不同,证券可以分为债权证券、物权证券和社员权证券。
债权证券是以表示债权为目的的证券,如汇票、支票、本票、国库券、公司债券等,债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凭债权证券要求债务人或付款人支付一定金额。
物权证券,包括提单、抵押权证等。
社员权证券,主要指股票。
票据是金钱证券是指票据债权以支付金钱为标的,也就是说,票据上的财产权利,以货币的给付为限。
票据法讲义

票据法讲义票据结算是支付结算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票据法是国家专门规定票据关系以及与票据行为有密切关系的非票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本部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介绍有关票据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票据和票据法的概念,票据法律关系,票据行为,票据权利与利益偿还请求权,票据责任与票据抗辩,汇票、本票、支票的法律规定,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等。
参考书:徐学鹿主编:《票据法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目录第一章票据法概述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第三章票据行为第四章票据权利与利益偿还请求权第五章票据抗辩第六章汇票第七章本票与支票第八章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第九章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第一章票据法概述案例:李天平票据、合同诈骗案;支票声明作废纠纷案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一)票据的概念及特征1 概念关于票据的概念,有广狭两义。
广义的票据是指各种商业活动中与权利结合在一起的有价证券和凭证,如提单、运货单、栈单、股票、国库券、企业(公司)债券;汇票、本票、支票等;狭义的票据仅指货币证券,即出票人依票据法规定的法定条件,签章于票据上而发行的,并以其无条件支付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货币为目的的有价证券。
本课程所讲的票据,仅指狭义的票据,亦即汇票、本票和支票。
《票据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票据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2 特征狭义上理解的票据,具有以下七个法律特征:(1)票据是完全证券:①票据是设权证券。
就证券权利与证券作成的关系的不同,证券有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之分。
权利义务产生于证券作成之前,证券的作成仅在于证明一定的权利存在,其证券为证权证券,如提单、栈单等。
权利义务发生于证券作成,证券的作用在于创设一定的权利,其证券为设权证券。
票据权利因票据的作成而产生,作成票据就创设了票据权利。
因此,票据不是证权证券,它不是用以证明已经存在的权利,而是创设权利,是一种设权证券。
票据法

(3)、不产生票据法效力的事项(无益事项) 记载的法律后果既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但 可产生其他法律效力 。
第二十四条 汇票上可以记载本法规定事项以 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是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 的效力。 如单位支票钱数限制 ,背书所附条件等。 (4)、不得记载事项(禁止记载事项、有害记载事项 一经记载使记载本身无效的事项和使票据 无效的事项 。 汇票出票人记载“货到验收合格后付 款”。
二、票据行为的要件
• (一)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 • (一)行为人应具备票据能力,即票据权 利能力和票据行为能力 • (二)意思表示真实 • (三)符合法律的规定
1、票据行为能力 完全行为能力人的票据行为是有效的,在通常 情况下,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票据行 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方为有效。
证券依其是否必须根据法定形式制作才有效,分为要式证券和非要式证券 • (五)票据是一种文义证券 据依其权利与记载文义的关系不同,分为文义证券和非文义证券。 • (六)票据是一种流通证券 票据到期前,可通过背书或交付而转让,从而在市场上流通。
三、票据的性质和功能
• (一)性质 • 票据权利是一种金钱债权,票据作为金钱债权的 载体使票据权利的流通成为可能。债的性质是一 种可期待的信用,票据的性质则是这种商业信用 的工具 • (二)票据的功能 • 1、汇兑功能 • 2、支付功能 • 3、信用功能 • 4、其他功能。例如融资功能、抵销功能等
3、交付,即出票人将票据交付收款人。 (二)、从票据行为:使票据法律关系变更、消灭
1、背书
背书:指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 签章的票据行为
2、承兑 《票据法》 第三十八条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 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票据法》第四十二条 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 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 日期。 3、参加承兑是指参加承兑人承诺在汇票不获承兑时 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 参加承兑须由参加承兑人在汇票上注明“参加 承兑”、“加入承兑”字样,并签章
票据法

票据法重点汇集一、票据概念:票据属于货币证券,即出票人依票据法规定的法定条件,签章于票据上而发行的,并以其无条件支付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货币为目的的有价证券。
一般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二、票据的特征:1、票据是债权证券和货币证券。
2、票据是完全的有价证券。
(1)票据权利于作成证券后,证券作成前权利不存在。
(2)主张票据权利须以占有票据为前提,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必须实际占有票据。
(3)票据权利人请求付款或行使追索权时,必须向义务人提示票据,以证明其占有票据的事实。
(4)票据上的权利与票据占有不可分离,持票人须交出票据,才能取得票面上所载的金额。
3、票据是无因证券。
票据作成后即具有独立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与产生或转让该票据的原因关系相分离。
持票人只要持有的票据具备要式条件,即可向票据债务人行使权利,而无需说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
4、票据是严格的要式证券。
票据上应记载的事项,可记载的事项、不能记载的事项,均有规定。
5、票据是流通证券。
指票据具有流通性,票据在到期前,可以通过背书或交付而转让,并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6、票据是文义证券。
指票据上创设的权利义务必须以票据上记载的文义为准,在票据上签章的人,均应依签章时的票据文义对票据负责,而不得以票据以外的其他证据来变更或补充票据上文字记载的意义。
三、票据的功能与作用:1、汇兑。
汇兑作用是指票据是替代现金进行异地输送的良好汇兑工具。
2、支付。
以票据代替现金进行支付,可节省交易双方点钞的时间及避免点钞可能出现的错误。
3、结算。
商业交往中,当双方当事人互为债权人与债务人时,可运用票据进行债务抵销,这就是票据的结算作用。
4、流通。
指票据的转让无需通知其债务人,只要票据要式具备就可交付或背书转让票据权利。
5、融资。
票据的融资作用是指票据筹集资金的作用。
四、票据法律关系:票据法律关系,简称票据关系,是指票据当事人在票据的签发和流通转让过程中,依据相应的票据法律规范所形成的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票据法

三、票据法独特的思维方式
• (二)票据上无显失公平 • 不能用票据外的事实来解释票据上已经完成的 记载或者票据行为的效力,即使按照票据记载 而进行的票据流通或者基于一定原因的票据行 为会发生事实上的显失公平,也要依照该记载、 该行为进行票据的流通,是否在事实上显失公 平不是票据法所关心的事。票据法的这一思维 来源于票据理论的客观解释原则。民法上对于 一般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该探求当事人的真 意。
农业银行白银分行诉工商银行渝 中支行无因性票据纠纷上诉案
• 农行白银营业部不服甘肃省高院的上述民事判 决,向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称最高院)提起上 诉称:创意公司、二轻公司系恶意串通取得票 据,其目的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创意公司是 由本案所涉汇票的收款人重庆有色公司的期货 部组建而成,两者实际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因而,创意公司应对重庆有色公司取得票据后 未向白银有色公司履行合同也未给付对价的情 形有所了解。
北京某化工公司诉北京商行票据纠纷案 • 大名商行系个人独资企业,李某系其投 资人。大名商行辩称:对支票的真实性 予以确认,但大名商行与化工公司没有 业务关系,大名商行营业执照已于2004 年停止使用,2008年丢失了3张支票,所 以清户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李某对 注销大名商行银行账户的事实予以确认。
三、票据法独特的思维方式
• (四)票据上无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 权利人享有和行使票据权利在票据关系上并不 需要履行相应的票据义务,只要其正当的持有 票据,就可以依据票据来行使票据权利,也就 是请求票据义务人支付票载的金额,此时,权 利人在获得票据金额给付的同时并不需要向票 据义务人为相应的票据上的给付 。票据义务具 有单务性,票据权利人对票据义务人享有票据 上请求权,而票据义务人不享有对票据权利人 的请求权 。
票据法第二章 1

二、付款提示
1、提示的概念 持票人向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出示票据以请求
其付款的行为。 2、提示期限
(一)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 付款人提示付款;
(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 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18
持票人依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须在当日足 额付款。
起三日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应当自收到通知
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各汇票债务
人发出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
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汇票
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的金额以汇票金额
是汇票特有的制度。 提示承兑: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票据并要求 其承诺付款的行为。
11
承兑的 具体规定:
1、承兑期
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 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一个 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提示承兑。
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 手的追索权。
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 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19
三、付款人及代理付款人的审查责任
1、审查背书是否连续 2、身份审查——持票人是否是汇票的最后受让人 付款人以恶意或重大过失付款的,自行承担责任。
20
四、期前付款、提存、签收
未达到期日付款的由付款人自行承担责任。
12
2、付款 人义务:
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
的汇票之日起三日内承兑或者拒绝承兑。
票据法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票据基本制度第一节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第二节票据行为第三节票据权利第四节票据的更改、伪造与变造第五节票据抗辩第六节票据的丧失、时效与利益偿还请求权第三章汇票第一节汇票的概念与种类第二节出票第三节背书第四节承兑第五节保证第六节付款第七节追索权第四章本票与支票第一节本票第二节支票第一章概述一、票据的概念票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票据泛指各种有价证券,如汇票、支票、股票、仓单、提单等;狭义上的票据仅指票据法意义上的票据。
票据法上的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票据法发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就票据所包括的种类而言,依照我国《票据法》规定,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所谓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所谓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所谓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二、票据的性质(一)票据是金钱债权证券(二)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三)票据是文义证券(四)票据是要式证券(五)票据是无因证券第二章票据基本制度第一节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一、票据关系票据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票据行为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非票据关系非票据关系,包括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和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是指虽为票据法所规定的,但非基于票据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例如,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持票人对出票人和承兑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而产生的关系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主要是指票据的基础关系,即当事人授受票据的原因或前提的关系,包括原因关系、资金关系和票据预约。
票据的原因关系,是指票据当事人之间授受票据的原因。
票据的资金关系,存在于汇票和支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
票据法

票据的当事人一般是三个:出票人、受票人、付款人。 (本票中付款人和出票人合并:本人出票,本人付款,因 此本票只有两方当事人。)
出票人
付款人
受票人
第一节
票据法概述
一、票据法律关系的概念 票据法律关系是指有关当事人之间因设立、 变更或消灭票据上的权利义务而表现的一种 票据债权债务关系,以及与票据相关的法律 关系。
(三)汇票未记载事项的认定
1.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 2.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 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3.汇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 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四)签发汇票的后果
(1)汇票经签发后,即代表一定的资金数 额; (2)出票人须将汇票交付收款人才算签发 (收款人出票则由付款人承兑后才算发), 收款人收取汇票后即享有票据权利; (3)汇票签发后,付款人承担的票据责任 是按时付款,以及为付款作准备的承兑。
第二节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
一、票据权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1)票据权利是金钱债权,债务人履行义 务时,不能以货物、劳务或其他无形财产权 利来代替支付金钱的义务。
(2)票据权利的行使范围限定在票据的当 事人中,当事人包括出票人、背书人、承兑 人、保证人、付款人,这些人在票据中的地 位均处在持票人之前,即持票人有权向这些 人中的付款人或任何一个人请求实现自己的 票据权利,不受被请求人所处票据活动中的 阶段的限制,但是,持票人不得向处在自己 后面的当事人追索。
二、出票
汇票法定记载事项 1.表明“汇票”的字样。 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如果汇票上记载 “交付货物后汇票照付”或“资金到达后付 款” 等字样的该票据无效。 3.确定的金额。票据法第8条规定,票据 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 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票据法

一、票据法绪论第一、票据与票据法概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票据,可以说商品经济越发达票据应用越广泛,在现代商务交往中票据已经取代现金成为最为主要的商业货币。
(一)、票据的概念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者在票据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
(二)票据的特征1.票据为流通证券。
票据与其他有价证券不同,它可以依据背书在当事人之间随意流通,这一点仓单、提单、信用证等等有价证券都无法实现,之所以票据会具有流通性是因为票据最早出现就是要取代纸币起到比较随便的通货的作用。
票据的这种流通性体现在我国票据法中即为第二十七条规定,持票人可以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
从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票据法对票据的背书转让是没有限制的。
同时这一条也告诉我们,票据的流通是通过背书实现的。
正是这种极大的流通性决定了票据的生命力也决定了票据的一切特性。
2.票据为无因证券.所谓票据的无因性是指持票人可以不明示其原因而主张享有证券上的权利。
票据只要具备法定要件其权利即行成立,作为其基础原因的法律关系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在所不问。
票据的产生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宿命,票据必须替代纸币出现无论它具体称为什么,票据的这种代替纸币作为流通工具的宿命决定了票据的无因性。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票据是一种有因证券,也就是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证明其权利来源的合法性。
那么对票据的流通就会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
票据的流通就不可能实现。
我们国家票据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票据的无因性,对于我们国家是否奉行票据的无因性理论学者们也有争论,这主要是我国票据法第十条规定了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
但实践中一般来说我们是不要求持票人证明权利的。
当然票据的无因性也有例外规定,就是我国票据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票据发行、背书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存在、 效力无关;
• (2)取得票据权利无须证明原因关系的存在与 有效;
• (3)原因关系的缺陷,不得对抗持票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2、票据关系与票据资金关系的分离
• (1)持票人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受资金关系有无的影响;
• (2)付款人对票据是否付款、承兑,不受资金关系影响 ;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较为可取的观点是:先行使票据债权,未果时再 行使原因债权。理由如下:
•1、创设票据的目的在于通过票据的流通,实现其在 支付、结算、融资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如采用第三种 观点,票据将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主张票据债权的成立导致原因债权当然消灭,并 不符合当事人的真意愿。
• 一、概说 • 票据的基础关系,是票据当事人凭以实
施票据行为、发生票据关系的民法上的债 权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二、票据基础关系的种类
•票据基础关系
•票据的原因关系 •票据的资金关系 •票据的预约关系
•可以有对价, •也可以无对价
PPT文档演模板
•发票人与付款人之间
•票据当事人就 •票据事项
•(我国票据法未明确规定)
•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 •的票据,正当权利人 •可以请求返还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过期或因缺乏 •必要的记载事项, •权利人仍享有相应 •的民事权利
•持票人请求发给汇票复本、 •请求交还复本、 •誊本持有人请求交还原本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第二节 票据的基础关系
(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区别
票据关系
产生的依 据
权利的行 使依据
票据行为 持有票据为必要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票据法直接规定
存在票据法规定原因
权利内容
付款请求权和追索 利益返还请求权、票据原本、复
权
本发行、返还请求权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三)、种类
•票据法上的 •非票据关系
•票据返还关系
•利益返还关系
•票据复本和誊本 •的发行返还关系
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 得享有票据权利。”
• 第13条第2款规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 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 第二十一条 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 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 (2)只能由后手向前手行使追索权;
• (3)前手为债务人、后手为债权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二)各种票据当事人
•1.汇票
•(1)一般汇票当事人 •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
•
(背书人)
(持票人)
•D(付款人) • (承兑后为承兑人)
•事先订立的契约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第三节 票据关系无因性
• 一、无因性理论
• 行为的效力不受其基础行为效力的影 响,不因基础行为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 而受牵连。
• 即:票据行为的效力不以其基础行为 的有效为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二、表现 P30-33
• 1、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分离
•
(背书人)
(持票人)
•D(付款银行) •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关系人 票据债务人
•
(第二债务人)
•1
票据权利人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三 、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 (一)、概念 • 与票据关系有密切联系,基于票据法的直接规定但
不是基于票据行为发生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二)、与票据关系区别P26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 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0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 票据法律关系
•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票据法律关系
• 票据法律关系
•民商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票据关
PPT文档演模板
系
•非票据关系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第一节 票据关系
•基 本 当 事 人
PPT文档演模板
•汇票和支票 •出票人 •付款人
•背书人(前手) •被背书人(后手)
•承兑人
•非 基 本
•收款人
•保证人
当
•本票
•参加承兑人
事
•出票人
•法律关系
债权人/债务人
•绝对权利主体
•(最后持票人)
•相对权利主体
•(原票据义务人)
•委托收款人、 ❖主债务人(付款人) •代理付款人等
• (3)发票人不能以其与付款人具有资金关系对抗遭到拒 付的票据权利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3、票据关系与票据预约的分离
• (1)票据预约关系是否被遵守,对票据关系本身 无影响;
• (2)票据预约关系的消灭不影响票据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对票据法第10条、21条的理解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2、银行本票当事人
•A(出票银行)-------B(收款人)------C(被背书人 )
•
(背书人)
(持票人)
• • •第一债务人
E(保证人) 第二债务人
票据权利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3、支票当事人
•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
• 【思考问题】 1.乙公司是否有权通知银行停止付款? 2.甲公司转让汇票的行为是否割断了票据抗辩关系? 3.乙公司与甲公司之间的票据原因关系能否对抗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票据付款 关系? 4.银行拒绝付款是否符合票据法的规定?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何种法 律责任? 5.你如果是乙公司的律师,你会如何处理此票据争议?
• 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 第74条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三、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的牵连
• 1、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的牵连
• (1)接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仍可基于原因关系主张 抗辩;
• (2)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取得票据者,不能有优先于前手 的权利;
• (3)持票人明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者与自己的前手 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债务人可对其进行抗辩。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2、票据关系与票据资金关系的牵连
• (1)承兑人可以以没有收到资金为由,对抗持 票人和发票人。
❖次债务人 (清偿人) • (既不享有票据权利,
•也不承担票据义务)
•权利 •主体
•义务 主体
•关系 主体
•票据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具有多变性和相对性
。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前手/后手
•出票
•背书
•甲(出票人)
•乙
•丙
•背书 •丁
•前
• 区分意义:
手
•后手/前
•后
手
手
• (1)前手和后手具有相对性;
性。 (3)内容:票据权利和义
务。 (4)客体:票据金额。 • (5) 无因性、独立性。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二、 票据当事人
• (一)概述
• 1、概念 • 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以及与票据权
利义务有关系的法律主体。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2、关于票据当事人的几个名词
•3、如果允许债权人任意选择一种债权请求权,那么 债务人必须准备两笔资金,对于债务人来说过于苛求, 也是不科学的。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练习】单选
• 张某向李某背书转让面额为10万元的汇票 作为购买房屋的价金,李某接受汇票后背 书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张某与李某之间的 房屋买卖合同被合意解除,则张某可以行 使下列哪一权利?
•(1)出票人 •(2)收款人 •(3)背书人 •(4)被背书人 •(5)承兑人 •(6)保证人 •(7)被保证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票据关系
•付款人
•收款人/背书人 •被背书人
•出票人 •保证人
•承兑人 •参加承兑人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3、分类 •基本当事人/非基本当事人
• (2)禁止签发空头支票。
•出票
•背书
•背书
•出票人甲
•收款人乙
•被背书人丁
•被背书人戊
•直接当事人
•
• •
委 抗托 辩付
背 书
款
•付款人/承兑人 •丙
•抗辩
•被背书人甲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3、票据关系与票据预约关系的牵连
• 票据当事人履行了预约关系,进行了相关票据行 为后,票据预约关系消灭。
PPT文档演模板
票据法第二章票据法律关系
• 原因债权和票据债权同时并存时,如何行使?
• 四种不同观点: • 1、只能行使票据债权,不能行使原因债权。 • 2、两者择其一,一个实现,另一个则消灭。 • 3、先行使原因债权,未果时再行使票据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