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新时代领路人明确指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如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载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
考生需抓住三则材料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立意。
第一则材料从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角度谈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二则材料是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谈新时代领路人联合国峰
会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强调平等、共享、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两则材料角度不同,但内在含义是相通的。
第三则材料明确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并强调这一理念已载入联合国大会决议,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目属于阐释性任务驱动型作文,阐释的概念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阐释的内容应是考生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个性化、具体化理解。
偏离这一题旨即为偏题或跑题。
多则材料型作文强调综合,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材料有四个角度的诠释:“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考生可站在这些角度去谈其如何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却不可取其一点,如将“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或“公道正义、共建共
享”作为中心论点泛泛而谈,因为这会导致忽略核心概念而陷入话题作文的泥潭。
2.内容限制。
对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考生要将自己所了解的、所知道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发。
考生须“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和思考,若脱离材料则视为跑题。
3.价值取向限制。
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早在2015年就已载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不得在阐释中否定这一概念和内涵,忽视这个既定价值取向的构思和写作都是跑题。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
考生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理解是个性化、具体化的。
对既定问题的价值判断是一定的,但阐释问题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却是可以见仁见智的。
有国际视野,共商国际交流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成就固然是极佳的选择,再现“多元并举、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愿景,探讨“兼容并包、创新发展”的社会伦理底线……考场写作的重点是可以根据不同考生的思想实际及占有材料的不同情况自由发挥的。
2.联想和思考是个性化、具体化的。
即使是同一个角度,考生的阐释和理解也不尽相同,选取的材料和视角也不尽相同。
3.文体自由。
在既定的概念范畴中,在既定的价值取向下,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交流融通、共同进步的自觉追求。
可以站在全球治理等较高层面上进行宏大叙事,也可以立足人际交往的问题进行探讨。
考生也可以理性阐释,写成议论文,直接发表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问题的独特看法。
解题
这是一则命意性、阐释性多材料作文题。
考生不需要自主立意,只要正确解读题意,尊重命题人倾向性的引领或规限即可。
此类材料作文,考查的是考生的生活积累与思辨能力,考生需要的是紧扣题旨的展示或演绎。
本题不仅考查价值观,还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材料为我们提供了“文化交流”与“全球治理”这两个不同的话语背景,却有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同时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此世界文化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全面回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先进理念的形成过程,要充分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要充分发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究开放包容的伦理底线,谋划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尊重才有交流,共建才有共享。
2.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3.共生共存,和而不同。
4.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5.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6.“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普世的价值。
偏题立意:
1.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强调价值取向的唯一性,不是各美其美)。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各美其美是共生,适者生存是竞争)。
3.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美其美的同时,还要美人之美)。
4.教化之功在于以德安民(教化是以己化人,不美人之美)。
5.民之归吾,如水之就下(民之归吾是教化归化,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6.因为站得高,所以走得远(强调自己固有文化的崇高优势,希冀教化同化异域文化,这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范文展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哲人隽语,更是时代风尚。
“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这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智慧。
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明早已随时光化铅,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了昔日的光芒。
唯有华夏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
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的风霜不但没有侵蚀它、湮没它,却为它添砖加瓦、增光溢彩了呢?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能做到“美美与共”。
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
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壮大。
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
蒙古
人放弃了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
八旗子弟踏破天门豪情万丈,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
中华文化总是能以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这种交流从古至今都存在着。
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天取经,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世界的大势。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那时的神州大地,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自隋唐开始,佛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平台,既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各族文明在交流中共存,在交流中壮大。
2015年9月,新时代领路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明
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革命性理念,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载入了新时代领路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当今时代,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化,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匹配精彩纷呈的世界,唯有文化共存オ是出路。
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在一种友好氛围中逐步消除误解、摒弃成见。
“韩流”也好,日流也罢,“西流”亦可。
如果兼容并蓄、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一定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
点评
歌以咏志,文以载道。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一定要有极其鲜明的见解和主张。
本文直面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
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紧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既定话题的深刻内涵,纵横天下,历揽古今,用丰富的史实与严密的推理不断强化立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直面现实,针对问题,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极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