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鸟教案解答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60a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6.png)
梁实秋《鸟》教案教案:梁实秋《鸟》教学目标:1.了解梁实秋的《鸟》的内容和著名作品。
2.理解和分析《鸟》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感受梁实秋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课文《鸟》的复印件。
2.课本、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
3.教师准备有关梁实秋和《鸟》的背景知识。
教学步骤及内容: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梁实秋的《鸟》的封面和梁实秋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否有过和鸟相关的经历,鸟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是否有过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阅读与理解(30分钟)1.教师发放课文的复印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记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2.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回答以下问题:a.故事中的主人公对鸟有怎样的感受和向往?b.鸟在故事中象征什么?c.故事中的父母是否理解主人公对鸟的热爱和向往?d.故事的结尾给你哪些启示和思考?e.你在故事中是否找到自己的影子?深化分析与比较(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鸟》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比较这些主题和象征意义与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2.教师让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矛盾的《马尔康大夫与小鸟》等,进行比较与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为什么有些作家喜欢使用鸟来表达自由和理想的主题?b.如何理解自由和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c.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和理想?总结与展示(20分钟)1.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关于《鸟》的读后感或创作a.对梁实秋的评价和故事的评价;b.对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2.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与全班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梁实秋的《鸟》,让学生理解和分析了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c3c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分析《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鸟》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文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第二章: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1 梁实秋的生平介绍时间: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2日地点:中国山东省主要经历:学者、作家、翻译家2.2 梁实秋的文学成就著作:《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等荣誉: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第三章:《鸟》文章背景和主题3.1 文章背景写作时间:1940年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3.2 文章主题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第四章:文章写作风格和技巧4.1 写作风格幽默、讽刺、抒情语言简练、富有韵味4.2 写作技巧对比、象征等手法情景交融、细腻描绘第五章:阅读理解练习5.1 文章内容概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5.2 文章主题分析请分析文章主题,并谈谈自己的感受5.3 写作风格和技巧分析请分析文章中的幽默、讽刺等写作风格,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第六章:词汇学习6.1 单词注释鸟(niǎo)笼(lóng)自由(zìyóu)向往(wǎngxiǎng)独立(dúlì)生活(shēnghuó)热爱(rè'ài)赞美(zànměi)6.2 词组解释鸟儿(niǎo'er)笼中鸟(lóng zhōng niǎo)向往自由(wǎngxiǎng zìyóu)热爱生活(rè'ài shēnghuó)赞美自然(zànměi zìrán)第七章:难点解析7.1 难句解析例如:“笼中的鸟儿,虽然食物不愁,却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权利。
”分析:这句话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鸟》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鸟》教案(附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dbfcbf705cc1754270935.png)
18 鸟教学案与答案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重点:生动的语言难点:托物言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鸟的诗句?说出来(生说诗句)……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
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给人悲苦,为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的作品,去品味一下吧!二、文学文化常识:1.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
1923年留学美国。
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
1949年定居台湾。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
2.主要作品:杂文集:《骂人的艺术》《雅舍杂文》《实秋杂文》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雅舍小品》(3、4集) 《清华八年》《秋室杂忆》等.翻译书目:《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 《咆哮山庄》(长篇小说) 《威尼斯商人》(剧本)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等.3.本文选自《雅舍小品》。
“雅舍”是指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友人合住的六间陋室,是作者避乱隐居之所。
《雅舍小品》的第一篇《雅舍》就描写了他当时居住的简陋屋舍。
“雅舍”本无雅处,寒伧、简陋,但作者在旅居中却颇具雅兴,为什么?只因为“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因为作者在此陋室及其周遭的景物中感悟到一种旷远、安谧与亲切,从而忘记了世事的纷扰,怡然自乐,他以超然的态度来体验生活和对待时代的同雨。
写作背景:梁实秋在30年代因鼓吹抽象人性论,反对文学的功利性等原因受到过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尖锐批评,但梁实秋不是一个没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人,早在1935年他就撰文批评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参加慰问团亲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写过像《记张自忠将军》那样宣传爱国抗日的文章。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8ee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c.png)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的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欣赏《鸟》的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简述《鸟》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梁实秋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教师分享《鸟》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第二章:作品梗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概述《鸟》的故事情节,介绍主要人物。
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
2.3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分享心得。
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学语言、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
3.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鸟》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分享成果。
第四章:课堂讨论与思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鸟》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鸟》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讨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4.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梁实秋的作品和散文艺术。
5.2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和总结《鸟》的主题和意义。
推荐拓展阅读的梁实秋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5.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具体要求。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09d57b1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1.png)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对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读《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梁实秋的生平和作品《鸟》的文本内容。
1.4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Step 2: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Step 3:展示《鸟》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Step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鸟》的文意,领会梁实秋的散文风格。
2.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意,解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细读《鸟》的文本,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Step 3:讲解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Step 4: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幽默等。
Step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深入理解。
Step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感悟与启示3.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从《鸟》中汲取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感悟。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3.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如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等。
Step 3: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敬畏自然、和谐共生等。
Step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5cbf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7.png)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梁实秋,原名梁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作品简介:散文《鸟》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3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2.2 教学内容文本内容解析:分析散文《鸟》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作者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2.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内涵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欣赏和学习梁实秋的写作风格3.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分析散文《鸟》中的修辞手法、用词选句等作者风格:探讨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特点3.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4.2 教学内容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散文《鸟》中的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成果:鼓励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成果4.3 教学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2 教学内容总结散文《鸟》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拓展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拓展思考第六章:文学背景探究6.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6.2 教学内容时代背景:了解梁实秋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文学流派:探讨《鸟》所属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6.3 教学步骤分析《鸟》的创作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讨论时代背景和文学流派对《鸟》的影响第七章:情感态度分析7.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表达7.2 教学内容情感态度: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情感情感表达:欣赏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7.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第八章:课堂互动与讨论8.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8.2 教学内容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8.3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九章:写作实践9.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写作练习: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写作实践写作指导: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9.3 教学步骤布置写作任务,明确写作要求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10.2 教学内容学习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效果10.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第十一章:比较文学分析11.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描写11.2 教学内容比较对象:选择另一篇关于“鸟”的文学作品,如其他著名散文家或诗人的作品。
《鸟》梁实秋课教案
![《鸟》梁实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8d774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9.png)
《鸟》梁实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鸟》梁实秋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鸟相关的音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鸟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欣赏心得。
(2)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鸟的短文。
3. 推荐一本关于鸟类或其他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后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表现,以评估他们对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短文写作,评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兴趣。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299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梁实秋的《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2.2 作品分析分析《鸟》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鸟》的主题思想,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鸟》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鸟》,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2) 分析《鸟》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的寓意;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课堂讨论;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梁实秋的其他作品,如《秋虫》、《落叶》等,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鸟》的文本材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6.2 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6.3 课外资料搜集梁实秋其他作品的资料,以及与《鸟》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以便于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理解。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鸟的图片或者播放鸟鸣声,引起学生对鸟的兴趣,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
7.2 分段讲解将《鸟》分为几个部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描写手法和寓意。
7.3 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询问学生对于文中某些描写的感受,或者对文中的寓意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91e1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0.png)
梁实秋《鸟》教案教案标题:梁实秋《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梁实秋的短篇小说《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一张鸟类图片或展示一段鸟儿飞翔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鸟类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梁实秋的《鸟》这篇短篇小说。
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分发《鸟》的文本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
2. 利用问题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
例如:-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的关系如何?- 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为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背景?- 故事中的鸟是什么象征?它对人物的影响是怎样的?- 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或思考?3. 分组讨论学生的答案,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辩论。
文学分析与批判(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例如:- 鸟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它与人物的关系如何体现主题?- 作者通过描写鸟的形象和行为来表达什么情感或思想?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以及这种叙述方式对读者的影响。
写作与表达(20分钟):1. 要求学生以《鸟》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3.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一些象征手法或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可以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读或展示。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以及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案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梁实秋的作品,比较《鸟》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鸟》中的人物和情节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他们以《鸟》为灵感,写一篇自己的短篇小说。
答案梁实秋《鸟》详解
![答案梁实秋《鸟》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0218c8b8f67c1cfbd6b80c.png)
《鸟》导学案课前预习:1关于作者:本文作者是()(1903—1987),原名(),笔名(),字(),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
中国()家、()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评论集《偏见集》。
译著有()等。
2关于出处及创作背景:本文选自()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
其中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
作者“爱”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由,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
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3关于“小品文”:小品文是一种散文的流派,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考之后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其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4查找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抟.扶摇( ) 战栗.( ) 栅.栏( ) 鸟啭.( ) 羽翮.( ) 臃.肿( ) 长喙.( ) 干瘪.( ) 丰腴.( )倏.( ) 迷惘.( ) 伫.立( ) 魁梧..( ) 蓦.然( ) 料峭.( )圆润.( )蜷.伏( ) 旭.日( )杜鹃.( )呱呱.( )嘹.亮( )曳.( )酸楚.( )白昼.( )俊俏.( )胸襟.( )伫.立( )鸢.( )顾.盼( )抖擞.( )蓬.松( )不暇.( )据.为己有( )戟.( )蓑.衣( )褴褛..( )伶仃..( )烦躁.( ) 斑斓.( ) ..( )烟囱.( )窗棂.( )鸱枭弹簧.( ) 溜.达( ) 兴.味( ) 和谐.( ) 令人触.目( )多音字组词呱:( ) ( ) 藏:( ) ( ) 兴:( ) ( ) ( ) ( ) ( ) ( ) ( ) ( ) 燥:( ) ( )躁:( ) ( ) 噪( ) ( )5查找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瞪眼注视。
关于梁实秋鸟的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梁实秋鸟的教案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1c390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关于梁实秋《鸟》的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梁实秋散文《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鸟》这篇散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学习散文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2.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散文《鸟》。
2. 阅读:让学生朗读《鸟》这篇散文,感受散文的韵律和情感。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散文中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
4. 讲解:对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散文内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鸟》的读后感。
2. 推荐学生阅读梁实秋的其他散文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鸟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关爱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提问时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读后感评估:阅读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3. 小组讨论评估:在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以及对散文主题的探讨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多样化教学: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梁实秋鸟教案面试
![梁实秋鸟教案面试](https://img.taocdn.com/s3/m/26dc34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3.png)
梁实秋鸟教案面试教案标题:探索梁实秋的《鸟》——中学语文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深入研读梁实秋的《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1. 分析梁实秋的《鸟》的主题和写作风格;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 分析梁实秋的《鸟》的深层含义;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1. 复印梁实秋的《鸟》一文,每人一份;2. 准备课堂展示用的投影仪或者黑板;3. 提前准备一些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幅插图或者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阅读与分析:1. 学生独立阅读梁实秋的《鸟》;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4.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人生哲理。
欣赏与评价:1. 学生欣赏其他学生的阅读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评价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梁实秋的《鸟》;3. 教师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写作表达:1. 学生根据对《鸟》的理解和感悟,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评论;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梁实秋的其他作品,拓宽文学视野;2. 组织学生参加文学写作比赛或者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的作文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024年梁实秋《鸟》优秀教案
![2024年梁实秋《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b51e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自由朗读文章的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来谈)
3、
跳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作者除了爱鸟,对鸟儿还有哪些情感?
②作者写这一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只是爱鸟么?
补充作者简介,创作思想。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冰心”对梁实秋的评价
(5)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梁实秋《鸟》优秀教案 2
一、目标:
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找出作者描写了鸟的不同方面的句子。
2、品读三四段描写鸟的声音形态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独特风格!
3、找出作者对鸟儿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中心主旨。
2、品读三四段描写鸟的声音形态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独特风格!
3、找出作者对鸟儿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中心主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展示几张美丽自由的鸟儿的图片和几张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的图片。问:你认为哪一种状态鸟儿更美?你们喜欢哪一种状态的鸟儿呢?为什么?
二、层层解读文本,随文解决生字词。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二、教学流程:
1、导入:展示几张美丽自由的鸟儿的图片和几张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的图片。问:你认为哪一种状态的'鸟儿更美?你们喜欢哪一种状态的鸟儿呢?为什么?
2、层层解读文本,随文解决生字词。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作者喜欢的鸟儿的哪些方面?用“我认为作者喜欢鸟儿的 ,你看”的句式来回答。
③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有感情?
梁实秋鸟学案及答案
![梁实秋鸟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49f91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4c.png)
【 - 写作指导】【篇一】梁实秋鸟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之情,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读猎人与鸟的故事有一次,猎人从林中捕获了一只能说多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会给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做事会不要后悔。
”鸟说道,“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又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
”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又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
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
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
他跑到树跟前开始爬树。
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下来并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全忘记了。
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
我告诉你让给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里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
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颗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
这个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愚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说完,鸟飞走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梁实秋的《鸟》,品读一下作者与鸟之间的故事吧。
(二)作家作品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
《鸟》梁实秋课教案
![《鸟》梁实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c9f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5.png)
《鸟》梁实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内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领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鸟》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鸟》。
(2)学生齐读课文《鸟》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主题,领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阅读理解(1)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鉴赏课文。
(2)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全班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鸟》。
(2)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造句练习。
8. 板书设计《鸟》梁实秋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二、三、四、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鸟》。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造句练习。
3.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鸟的小作文。
鸟教案梁实秋
![鸟教案梁实秋](https://img.taocdn.com/s3/m/625912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1.png)
鸟教案梁实秋教案标题:鸟教案梁实秋教案目标:1. 了解梁实秋的《鸟》一文的背景和主题。
2.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技巧,包括分析文本结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鸟》一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本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文学鉴赏技巧进行文本解读和欣赏。
教学准备:1. 《鸟》一文的复印件。
2. 幻灯片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阅读笔记本和文学鉴赏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让学生对鸟类有初步的了解,并引发他们对鸟类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导入:1.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梁实秋和他的作品《鸟》。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的印象和感受。
阅读与分析:1. 分发《鸟》一文的复印件,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讨论与分享:1. 分组讨论学生对《鸟》一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以及对梁实秋的作品的评价。
文学鉴赏:1.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技巧,如主题分析、情感解读和意象解读,对《鸟》一文进行深入解读和欣赏。
2. 提供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梁实秋的作品。
创作与表达: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写一篇读后感、写一首诗歌、绘制一幅插画等,表达对《鸟》一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作品分享和展示,鼓励互相欣赏和交流。
总结与评价: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2.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阅读其他梁实秋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文学讲座,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
![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ef2f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6c.png)
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1重难点:1、品味文中优美细致的语言描写,赏析__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2、领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了解作者,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清__脉络,总结层意。
明确:1、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
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字音字形:羽翮(hé)蜷伏(quán)瞵视(lín)抟(tuán)鸟啭(zhuàn)吱喳(zhā)曳着(yè)长喙(huì)丰腴(yú)干瘪(biě)臃肿(yōnɡ)秾纤(nónɡ)倏地(shū)迷惘(wǎnɡ)釉绿(yòu)鸢鹰(yuān)魁梧(kuí)筵席(yán)感喟(kuì)蓦然(mò)蹐(jújí)戟张(jǐ)褴褛(lán)鸱枭(chīxiāo)2、第一部分(①、②):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③—⑤):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声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⑥、⑦):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二、深入探究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第一段只有三个字:“我爱鸟。
”独句成段,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开启下文,定下感情基调。
2、第二段写的是什么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失去自由的鸟。
课鸟梁实秋教案
![课鸟梁实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e663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9.png)
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风格。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散文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散文《鸟》的主题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笔特点和艺术风格。
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3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和情感。
采用小组讨论或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作品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鸟》的结构和内容。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篇章结构,探讨其组织方式。
解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3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创作练习,参考《鸟》的艺术风格。
指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丰富创作内容。
4.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散文创作的基本技巧。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评,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互相学习。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梁实秋其他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范围。
5.2 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推荐梁实秋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梁实秋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第六章:作品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鸟》创作的背景文化。
鸟梁实秋公开课教案
![鸟梁实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61e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f.png)
鸟梁实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认识鸟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介绍鸟类的身体结构、飞行原理、生活习性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互动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1.4.1 展示各种鸟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1.4.2 播放鸟类飞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飞行原理。
1.4.3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梁实秋的作品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2.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及文学风格。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阅读作品片段、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2.4.1 讲解梁实秋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背景。
2.4.2 让学生阅读梁实秋的作品片段,感受他的文学风格。
2.4.3 引导学生讨论梁实秋作品中的鸟类描写,分析其写作特点。
第三章:鸟类观察与写生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鸟类的观察能力,提高写生技巧。
3.2 教学内容:教授观察鸟类的方法和写生技巧。
3.3 教学方法:实地观察、示范教学、学生实践相结合。
3.4 教学活动:3.4.1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鸟类,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
3.4.2 示范鸟类写生的方法和技巧。
3.4.3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并写生鸟类。
第四章:梁实秋作品中的鸟类主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梁实秋作品中的鸟类主题。
4.2 教学内容:分析梁实秋作品中的鸟类描写,探讨其象征意义。
4.3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小组合作、写作练习相结合。
4.4 教学活动:4.4.1 让学生阅读梁实秋的作品,关注其中的鸟类描写。
4.4.2 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鸟类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4.4.3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以鸟类为主题的短文。
第五章:总结与展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展示自己的作品。
5.2 教学内容:总结鸟类知识、梁实秋作品分析和写生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日期
2016年10月31日
课型
课堂教学
课题
《鸟》
主备人
参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文中重点语句或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抟(tuán)羽翮(hé)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gū)曳着(yè)长喙(huì)丰腴(yú)迷惘(wàng)
鸢鹰(yuān)
解释下列词语
鼎沸:①水涌流翻腾的样子。②比喻形势纷扰动乱。③形容喧闹、嘈杂。
玲珑:词语原意为娇小灵活之意指物体精巧细致。也指人灵巧敏捷。
1、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鸟鸣音乐,让学生闭眼想像画面。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
秾纤:①指肥瘦。②指艳丽纤巧。
高踞:高踞的踞同倨,基本字义是蹲、坐、占据。高踞即是指遇事待物高高在上,表现出傲慢之意。
蹐局:局促;拘束。
褴褛:指衣服破烂,不整洁,十分凌乱,不堪入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
1.请划意义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提出全篇主旨
第二部分(②):笼中鸟的苦闷。
明确: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苦的社会,希望有一个能够自由地发展的人生。
3、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抒写了鸟的种种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四、综合运用
梁实秋笔下的鸟让人喜爱也让人同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鸟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我们将做一期以“爱鸟”为主题的手抄报,以下是一个栏目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第三部分(③~⑥):自由之鸟可爱。
第四部分:(⑦)不自由的鸟不可爱。
三、文本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一下问题
1、作者在课文开头便点出“我爱鸟”。从文中概括出作者爱鸟的原因。
明确:我爱鸟的鸣叫
我爱鸟的体型
鸟给我带来的悲苦
2、作者着力写了鸟给人的喜悦和悲苦的心情,从这些描绘中,你感受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用哪些实际行动爱鸟、护鸟?
五、课堂小结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梁实秋用他笔下的鸟告诉我们在享受自然的美好的同时更应爱护自然界的生灵。
六、作业布置
再读课文,勾画出写鸟美丽的句子,并赏析。
集体修改建议
个人再探索
2、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换欢乐,充满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这是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秋实的散文《鸟》。
二、初探课文
1、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为信念而飞。
海燕:像墨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5个字)明确:鸟的赞礼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以上写法,选一种鸟写几句简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