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2.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
一、导入月光曲是我国近代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诗歌,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吗?二、导学过程1.阅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美。
2.分析诗歌的结构,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3.运用列举、对比等表现手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三、课堂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是《月光曲》。
请你们先读一读这首诗。
同学们开始阅读。
老师:好,那接下来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这首诗吗?学生A:月色清辉如水,秋风吹在林梢,琵琶声映月光,月光曲在耳朵。
学生B:月白如银,风轻如絮,人影黯淡,潇湘水上空雁过。
学生C:静夜无风,天之广阔,山之广大,红楼醉酡。
老师:很好,你们对这首诗的朗读很有感情。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同学们一起分析这首诗。
老师:结构上,整首诗有几个句子组成?学生D:有四个句子。
老师:对,一共有四句。
你们注意到没有,每两句的结构是对称的。
例如“月色清辉如水,秋风吹在林梢”,“月白如银,风轻如絮”。
这种结构叫什么呢?学生E:对仗。
老师:很好,就是对仗。
对仗在诗歌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诗的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首诗的对仗也是诗人所希望表达的一种美感,就像月光下的一曲琵琶般,既柔美又悠扬。
你们有没有发现诗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F:有列举,对比。
老师:非常好,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列举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例如,“月白如银,风轻如絮,人影黯淡,潇湘水上空雁过”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一幅秋夜静谧的景象。
另外,“月白如银,风轻如絮”的列举,也加深了诗中的意境和韵律感。
同学们接着讨论这首诗。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读完这首诗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学生G:我觉得这首诗很美,的确像夜晚的月光一样柔美。
学生H:我感觉这首诗像一幅画,诗人用诗的方式把夜晚的景象展现出来。
小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谱写、幽静”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光曲》的美妙旋律和贝多芬的高尚情怀。
3.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描写音乐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2. 难点:学习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
()()()()()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2. 我会写。
yuè guāng qǔ pǔ xiě yōu jìng组词:()()()()()()()3. 重点字讲解。
谱: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讠”的点与横折提的折对齐,“普”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日”要写得宽而扁。
幽: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半包围结构,先写中间的“幺”,再写外面的“山”,“山”的竖折要写得舒展。
4. 多音字。
()弹()5. 解词义。
谱写:;幽静:;二、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背景。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和音乐成就,以及《月光曲》的创作背景。
2. 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思考:(1)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曲子?(2)《月光曲》的旋律是怎样变化的?4. 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月光曲》的美妙?找出来并读一读。
5. 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课文的意思。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句话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导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你们谁能把你了解的贝多芬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莱茵幽券蜡瞎陌盲键粼缕恬汹录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券:quàn(下边是“刀”不是“力”)恬:tián(不念qià)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幽的笔顺: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幽静:幽雅寂静。
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静。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三、默读课文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
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四、练习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
微弱的烛光十六七岁的姑娘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轻纱似的微云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上大大的眼睛波涛涌汹的大海美妙的琴声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河北省2020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5题;共12分)1. (3分) (2018七上·武汉月考) 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
(2) ________,洪波涌起。
(3)兄女曰:________。
2. (4分) (2017九上·梅江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下雨的时候,我爱它xì lì________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②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________职业之神圣。
③它虽然曾经使我们zhuì zhuì bù ān________,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④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__。
3. (2分) (2017七下·沂水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美丽的大海的深处,其实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B .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 如果你真正相信某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它都值得捍卫。
D . 今天爸爸说放学带我去游乐园,我很期待,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4. (2分)(2019·江西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 .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 . 《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5. (1分)《屈原》第五幕第一场中有一句禅娟斥责宋玉的话,是“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当时作者和饰弹娟的演员张瑞芳都觉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不够味,拟在“没有骨气”的前面加上“无耻的”三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相关新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2、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力。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4、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简介《月光曲》: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⑴字、词的掌握情况:①认读生字、生词。
②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⑵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⑶交流初读感受:①贝多芬为贫穷的盲姑娘弹曲子,说明他有同情心。
②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
⑷质疑问难:贝多芬在给盲姑娘弹奏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弹第二首第二曲子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皮鞋匠听着琴声,好象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好像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02内容。
【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教学重点】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的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辩事物和联想。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初读了《月光曲》这篇课文,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中。
(播放钢琴曲《月光曲》)2.请同学们说说感受。
二、直奔中心,感受《月光曲》。
1.学生尝试找出描写《月光曲》内容的段落。
2.出示文段,全班齐读。
3.出示尝试题一: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4.四人小组讨论。
5.师生交流找出如下三个画面(投影):画面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画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画面三: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6.学生任选一幅画下来展示台上展示。
7.依次出示三个画面,配乐欣赏。
8.讨论音乐旋律变化。
(由轻柔到强烈,由缓慢到快速)9.指导感情朗读文段。
10.请说说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产生的联想。
三、自主探究《月光曲》的创作历程。
㈠出示尝试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回读课文第二到第八自然段,找出原因。
㈡四人小组讨论。
㈢师生交流讨论情况。
1.对穷兄妹的同情。
集体思考讨论: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会怎么想?(太可怜了,太感人了,我要为他们弹一首曲子。
)2.遇到了知音。
思考:听了姑娘的话,贝多芬没有回答,其实他心里会怎么想?(这穷苦的盲姑娘,不但喜欢音乐,而且懂音乐,能从琴声中分辩出弹琴的人是我,我遇到知音了。
)3.触景生情。
思考:看到茅屋里的一切和清幽的月光贝多芬又会怎么想?(美好的音乐是给予穷苦人们和爱好音乐的人的,我要为他们弹一首动听的乐曲。
《月光曲》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的生字:芬、券、盲、纯、汹。
学习的新词:幽静、纯熟、陶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记录、微波粼粼。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主要通过研读重点段:第8、9自然段,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来解决。
链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 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 自由、平等” 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1、我要推荐的生词是:2、我会运用的生词有:3、说说课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那些段落?二、研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
2.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板书课题,简介《月光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
(1)字、词的掌握情况。
茵()券()蜡()缕()瞎()阴()卷()腊()屡()割()盲()键()粼()恬()汹()育()健()嶙()括()凶()(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交流初读感受。
(4)质疑问难。
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朗读导入1.读读课文,说说已懂了什么。
2.学生小结上节课的质疑。
二、学习课文1.自读,围绕重点段、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
2.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时加以引导或点拨。
3.班上汇报。
针对“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一问题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月光曲》第一课时 部编版
月光曲导学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学习过程】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传说()为穷兄妹俩演奏钢琴曲()奔回客店记录《月光曲》()即兴创作《月光曲》()根据思维导图,请用一两句话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第2~7自然段,把三次人物对话画上不同的记号,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句子中出现两个“您”,同学们能说说两个“您”表达的不同意思吗?如果你是贝多芬,你此时此刻会怎么想?为什么贝多芬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中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个美好的传说。
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语句并画记号。
自由朗读,借助关键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三幅画面,体会《月光曲》旋律的美妙。
选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模仿《月光曲》第9自然段的写法,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yuè pǔ zhù míng qín jiàn táo zuì( ) ( ) ( ) ( )shà shí jiān máng rén bō tāo xiōng yǒng( ) ( ) ( )二、形近字组词。
茵()盲()券()腊()菌()育()卷()蜡()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粒缕艘番片层株支摞一()画报一()石子一()帆船一()话语一()草滩一()微云一()歌曲一()柳树一()涟漪天堂音乐(节选)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贝多芬的《月光曲》[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介绍贝多芬。
一、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提出问题。
(要求教师给学生实在而充足的时间去预习,一般花整节课时间让学生去预习。
) 自学要求一、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要求识记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可参考运用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等) 二、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提出你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问题①②③④⑤(学生在自学卡提出的问题,本人给予了归纳统计,在附页。
)二、课堂检测,小组讨论,初解问题。
(一) 预习检测1、生字新词的检测A、词语幽静清秀陌生纯熟清幽琴键霎时恬静波涛汹涌陶醉●抽生读●说说你最理解哪个词语B、生字、多音字chuán( ) tán( )券:( ) 传弹zhuàn( ) dàn( )●请学生组词识记2、课文朗读检测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防止读破句。
3、对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检测课文讲了一个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美丽动人的传说。
请大家打开书本,再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
A、学生自由读全文。
B、课文读好了,你们把这个传说记住了吗?在讲这个传说之前,我有个小要求,就是要求大家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概意思讲出来就可以,这就叫概括地讲,这可比具体讲要难。
请你们先同桌准备一下,思考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可以小声练习练习。
(学生思考,各自练习。
)C、抽生说(多说几个),教师随时请学生点评,要求说出优点和问题。
(二)小组讨论,初解问题。
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但是,课文里边还有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月光曲》 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2、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受音乐之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4、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优美。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两首曲子的原因,感受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2)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体会音乐的魅力。
2、难点(1)理解文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的联想和想象。
(2)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以及他的音乐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魅力和音乐的美妙。
2、讨论法:小组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想象法:根据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描绘出《月光曲》所展现的画面。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美妙的曲子是谁创作的吗?(贝多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了解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 1 3 自然段(1)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2)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感受他们之间的深情。
2、学习第 4 7 自然段(1)贝多芬弹完一曲后,为什么又弹了一曲?(2)盲姑娘听完第一首曲子后的表现,让贝多芬产生了怎样的想法?(3)找出描写贝多芬弹奏时的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他的心情。
3、学习第 8 10 自然段(1)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月光曲》的美妙。
(2)文中是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现《月光曲》的?(3)背诵第九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1、讨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和感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
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研究重点词句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3、尝试研究阅读的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2、教师准备《月光曲》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题(发现)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
(提倡使用工具书)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
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展示资料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
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细读课文(读懂)1、学生自由读课文。
(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
(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23《月光曲》(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月光曲》(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 学习目标本单元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分析23《月光曲》这首著名的古典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2. 学习重点1.学习了解23《月光曲》的乐器、音调、旋律及情感表达。
2.学习欣赏古典音乐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方法,如如何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塑造形象等。
3. 学习难点1.理解和感知23《月光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内涵。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其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4. 学习过程4.1 学习古典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场所及心境欣赏音乐。
•将视觉转化为听觉,用心倾听,感受音乐情感表达和内涵。
•学习了解音乐形式、节奏和旋律,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4.2 学习欣赏音乐作品《月光曲》•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背景、演奏乐器及音乐风格特点。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和内涵,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学习细节欣赏,如音调变化、乐器运用等,以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水平。
•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交流共享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5. 思考题5.1 关于《月光曲》的思考•《月光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首曲子的乐器和音乐风格特点是什么?•你觉得《月光曲》的音乐要表达什么情感?你从哪些细节上感受到了这种情感?•你是否曾经有过特别喜欢的音乐作品?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5.2 学习欣赏音乐的体会•你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它的,请谈谈你的感受。
•你觉得欣赏音乐有什么好处?如何学好音乐欣赏?•你觉得欣赏音乐和演奏音乐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要向别人介绍一首音乐,你会如何描述它?6. 课后作业1.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谈谈你对23《月光曲》的感受和理解。
2.选择你最喜欢的音乐作品,表述你对这首音乐的情感和认识,要求400字左右。
3.搜集一些关于欣赏古典音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口头汇报。
7.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23《月光曲》这首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更借此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觉感知和对音乐情感表达、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等方面的认识。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训练。
(3)通过合作学习,根据课文描写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兄妹手足情深。
(2)感受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激起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灵感。
教学难点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兄妹联想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我们开始今天的课堂。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生: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钢琴曲《月光曲》)。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美丽传说。
二、整体感知打开课本,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2~10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理由。
三、直奔中心,感受《月光曲》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这个情景课文中有一个插图,能找找是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吗(生:第八自然段)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贝多芬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我们就来读第8自然段。
(学生齐读)闭上眼睛想象:此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此景)师提示:可以是小屋里是什么情景可以是屋子里的人物形象。
(如:月光照射下,茅屋显得低矮而破旧,屋内的摆设更显得寒伧,烛光是微弱的,钢琴是陈旧的,但茅屋里却洋溢着和谐而祥乐的气氛。
这里充满了人间真情。
)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她只能用心静静地聆听着贝多芬的琴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初步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穷苦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重点、难点:1、要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2、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谈话,引出关于贝多芬的相关资料及《月光曲》。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检查字词。
蜡烛陌生琴键恬静陶醉记录莱茵河入场券盲姑娘霎时间微波粼粼注意强调:“券”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思考: A、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兄妹弹奏曲子的?B、贝多芬弹完一曲,为什么又弹一曲?1、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这使得他一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热爱音乐)理解:在盲姑娘说这句话以后,哥哥的心情会怎样(难过、无奈)姑娘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意思是什么?(真的随便说吗?)出示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朗读对话,做到有感情朗读。
引导体悟:你觉得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话,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小结: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2、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课文过渡:贝多芬一共为盲姑娘弹了多少首曲子?当弹完第一首曲子后,盲姑娘的心情怎样?(引导找出相关句子)请学生读盲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段话,标点很重要,先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月光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学习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习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月光曲》音乐起)齐读课题:“曲”是什么意思?2、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著名的?(相机教学1)3、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相机教学最后一小节)4、过渡: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交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2、出示9:(指名读课文)(1)这段写了什么?(大海和月光的变化)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2)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变化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相机出示课件)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3)分清事物与联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读课文9末)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4)教师小结: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月光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为同学正音)2.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思考:《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明确: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两首曲子,第二首是在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的情况下,即兴创作的,遂成《月光曲》。
3.播放《月光曲》,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谈感受。
(三)以句带篇,深入研读1.赏析重点句子(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明确:这段文字是语言描写,用兄妹之间的对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兄妹俩相依为命的真情,同时,也表现了妹妹的善解人意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为后文写贝多芬两次为她弹奏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一设计意图本设计将"认识贝多芬"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主要尝试有: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美读训练。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通过对比阅读扩充阅读信息,进一步认识音乐家的伟大之处。
4引导学生查找,收集,拓展相关阅读材料,通过"我所认识的贝多芬"这一研究性的学习,分析处理信息,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进行再创作。
二教学流程1谈话激趣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中。
(播放<<月光曲>>的片段)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交流对学生的不同感受都给予肯定)2选读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奏乐曲,他们感受到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有关语句。
)(2)再读,感受音乐的美,语言的美,与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的美。
(月亮初升。
月亮越升越高;微云一缕一缕;大海平静。
波涛汹涌。
)(3)想象这些画面,有感情地读。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
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诵读,教师随机示范并及时表扬)3回读全文,探究贝多芬的创作情感。
(1)拟定目标。
贝多芬先生为什么回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是什么情感促使他弹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呢?请大家再次回读课文,从文中的重点语句中找寻原因。
关系(2)创造性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讨论:从盲姑娘或贝多芬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作业:课后阅读《贝多芬传》,体会人物品质。
1.自由交流自己的启示和思考,体会贝多芬高尚的情怀。
2.完成作业,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展开批注式阅读。
如果学生没有《贝多芬传》这本书,教师可以打印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放在班级,供学生传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贝多芬名言,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关心。
四、梳理总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将学生带入贝多芬创作乐曲时的情境,引导学生概 括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过程。
2.布置作业:倾听《月光曲》,一边倾听,一边想象画面,尝试着用画笔将画面画出来。
1.一边倾听,一边思考:《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交流的时候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
四、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师:这个故事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与文章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刻。
五、重视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意识。
在作业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我出示文中联想的语段,并提问“这一幅美妙绝伦的月色海天图,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进而抓住“好像”“仿佛”引导学生进一步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写作时应用联想的条件和好处。之后出示两幅图画,并配以音乐,让学生领会美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遐想,给我们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写作,力求读写结合,课外延伸。
[教学板书]
22月光曲
贝多芬听到琴声→走进茅屋
兄妹对话→进屋演奏
巧遇知音→再弹一曲海上升明月
月光海啸图→《月光曲》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氛围,让学生听着《月光曲》的片段谈感受。在让学生自由讲述画面内容时,我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反馈,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文章意境优美,描写联想到的画面时,语调是变化的。而我对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描绘的三幅画面。即第一幅画面:轻柔舒缓——体会月光照耀下微波粼粼的海面。第二幅画面:刚健明快——体会月亮越升越高。第三幅画面:高昂激荡——体会海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3.课文景美情深,根据这一特点,第9自然段的朗读应该是徐缓、抒情的,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要通过指导,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奏鸣曲:《月光曲》。(教师)
2.查找了解贝多芬的情况资料。(教师)
3.完成预学案设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钢琴曲导入,引入情境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钢琴曲——《月光曲》(课件播放《月光曲》)。大家知道关于这首曲子的美丽传说吗?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就会有所了解。(教师相机板书:月光曲)
3.贝多芬是愿意为穷苦人创作的音乐家。
(1)引导学生围绕“除了皮鞋匠兄妹以外,贝多芬还为哪些穷苦人创作过音乐,或者他的哪些音乐与穷苦人生活有关”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课件再次出示贝多芬愿意为穷苦人创作的名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汇报交流,先列举找到的事例或者语句,再交流自己的感悟,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2.有感情地朗读第8、9自然段,重点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第9自然段,也可以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体会“想象”这种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如果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写实实在在的事物,这篇课文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美。通过学生的比较阅读,教师再进行引导: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
三、指导朗读,感悟写法(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第8、9自然段,引导学生默读,分清哪些语句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写的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2.在诵读第8、9自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贝多芬、盲姑娘和皮鞋匠的情感,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练习朗读并尝试背诵。
1.填写“学生活动卡”,交流:第8自然段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可见可感的景物,第9自然段写的是听了贝多芬的音乐引起的联想。
(3)扮演贝多芬,交流自己听到兄妹俩谈话后的感受。
(4)倾听、交流: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盲姑娘听后,与你的感受相同吗?有感情地朗读盲姑娘的话,读出她内心的激动。
(5)交流皮鞋匠的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6)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
3.(1)交流明确:贝多芬的《命运》《田园》等乐曲都与普通穷苦人的生活有关,他把为穷苦人创作当作一种幸福。贝多芬善良、同情穷苦人的品质得到了世人的赞扬。 (2)有感情诵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3.指导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键”的笔顺、书写要点。
1.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针对难读易错的字音思考识记的方法,大胆与同学进行交流。
2.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者利用词典等工具书理解圈画的生词,小组同学相互补充。
3.同桌及前后桌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针对字形难点进行书写练习。
注意“谱”字右部是“普”,不是“晋”。
教师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闭目倾听,自由想象画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体验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再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2分钟)
1.指名朗读课文,针对同学读不准的字音交流识记字音的好方法。重点指导“盲”的读音。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词,通过小组合作理解生词的意思。
22《月光曲》导学案
课题
月光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陶醉、霎时间”等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4.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课件引入,切入重点(用时:5分钟)
1.播放音乐《月光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感受其意境。
2.导入新课,设疑引导: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曲子?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1.交流汇报,可以针对听到的大自然的气息和安静的氛围进行交流。
2.圈画描写月光曲的段落,再读一读,然后交流:这首曲子是描绘海上优美月色的。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
2.课件出示贝多芬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名言内容的段落,展开批注读书。初步理解贝多芬的品质。
1.默读课文,明确:贝多芬弹了两首曲子。
2.画出描写皮鞋匠与盲姑娘生活贫穷的句子,再画出体现贝多芬愿意为盲姑娘弹琴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将自己的感悟批注在句子旁边。
1.(1)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2)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贝多芬作为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取得的杰出成就。
2.(1)读后交流汇报:盲姑娘和皮鞋匠的手足深情,以及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了贝多芬。 (2)分角色朗读,读出盲姑娘对音乐的渴望,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读出哥哥对妹妹的心疼和过意不去。
(3)启发想象:如果你是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对话,你会想到什么?
(4)课件播放一段贝多芬的乐曲,引导学生交流听后感悟,再引导学生从盲姑娘对贝多芬的评价中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对贝多芬的尊敬。
(5)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说一说贝多芬第二次弹琴时,皮鞋匠兄妹俩好像看到了什么。
(6)课件播放《月光曲》,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有感情地诵读第9自然段。
2.利用网络搜集音乐,完成作业。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概括方式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依据课文,找准六要素,也可以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信息,还可以依据个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要说清事情梗概即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 容。
2.引导学生围绕“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展开学习。
1.贝多芬是杰出的音乐家。
(1)指导学生读书: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贝多芬是杰出的音乐家?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信息:你搜集的课外资料中,哪些内容证明贝多芬是杰出的音乐家
2.贝多芬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作曲家。
(1)小组讨论:贝多芬为什么弹了 一首曲子,又弹了一首曲子?
(2)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1.说清楚《月光曲》创作的起因、经过、结果。
2.针对教师提问,一边读书,一边圈画相关内容,批注自己对贝多芬的印象。
“批注读书”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批注时间,同时要针对学生批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二、抓住线索,体会情感(用时:25分钟)
引导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贝多芬的高贵品质,教师相机补充
1.理解盲姑娘和皮鞋匠之间的深情是感知贝多芬人物形象的一个基点。教师可以采取抓重点词体会情感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听贝多芬的音乐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等。诸如此类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组织教学时,要侧重对语义的领会。可通过联系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