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杂高层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4024203169a4517723a32f.png)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类型和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得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本文就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结构计算与分析几方面简要总结了一些在结构设计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体系剪力墙前言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在设计中遇到高层建筑。
掌握高层设计的要点是我们每个结构设计人员所必须的。
经过笔者这些多年来的设计实践,发现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遗漏或错误。
为了避免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少犯或不犯这些错误,现将这些常常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 水平荷裁成为决定因素。
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1.2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1.3 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翩在某一限度之内。
2 剪力墙设计2.1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延性和破坏形态与墙体的高宽比和超静定次数密切相关。
2.1.1为了提高抗震墙的变形能力,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对于一道截面较长的抗震墙,应该利用洞口没置弱连粱,使墙体分为小开口墙、多肢墙或单肢墙,并使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小于2。
所谓弱连粱,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各层连粱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陔墙段总地震弯矩的20%;连梁不能太强,以免水平地震作用f某个墙肢出现全截面受拉,这是比较危险的。
但是,考虑到耗能.连粱又不能太弱、连梁弱到成为一般小粱时,墙肢就变成单肢墙,而单肢墙的延性很差.仅为多肢墙的一半,且单肢墙仅具有一道抗震防线,超静定次数少.在地震作用下是很不利的。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40fab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f.png)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结构的复杂性、抗震性能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一系列关键的技术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一、刚性节点技术刚性节点技术是指将结构中的节点设计成刚性,从而减小节点的变形,增加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并且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刚性节点技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建筑的刚度和强度,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技术要求建筑结构中的节点在设计时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节点材料的强度、连接方式、配合尺寸等因素,从而保证节点的刚性。
刚性节点技术还要求合理设计节点的布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减少节点的数量,从而降低建筑成本。
二、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的应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的应用是保证建筑结构稳定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相比普通混凝土和钢材,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
这种技术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选用高强度材料,例如C50以上的混凝土和Q345B以上的钢材,从而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三、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是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所受的荷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来确定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这种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深厚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能力,同时要借助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结构方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四、预制化技术预制化技术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预制化技术可以将建筑的各个构件提前制造完成,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
此外,预制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这种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使预制构件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
试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若干关键设计
![试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若干关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38c1cd2cc58bd63186bd5f.png)
试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若干关键设计摘要:首先分别从结构体系、体型,新材料和施工技术以及结构设计方法全面阐述了复杂高层建筑发展现状,并基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规定以及布置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框架—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和筒体结构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初探,最后就桁架转换层结构设计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桁架转换层;筒体abstract: firstly, exposit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status from the system structure, size, new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s, and analyzed the basic provisions of the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layout principles, and explored framework – shear the wal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tube structure design features, the last explored truss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design applications.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structural design; truss transfer stories; cylinder近些年,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物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公众审美观的多样化促使建筑师对建筑形态不断变化和创新;房产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业主和建筑师设计了众多体型复杂和内部空间多变的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复杂性给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挑战,要求结构分析、设计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要求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要与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努力探寻建筑结构比较合理的构成,努力使结构既合理又能实现较理想的建筑构成。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00fe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1.png)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的居住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然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较高,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都较大。
竖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则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愈发显著。
此外,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通常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功能、地理环境和建设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
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要求、经济指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层数较低、空间布局灵活的建筑;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住宅中对房间分隔要求较高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则兼具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适用于大多数高层住宅。
2、计算分析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包括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以及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
计算分析通常借助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但设计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构件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中的各类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梁、柱、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
构件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抗震设计地震是对高层住宅结构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缝、加强节点连接等。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风荷载的影响高层住宅受到的风荷载较大,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和变形。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ff0e1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d.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心得在建筑领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
作为一名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多年的工程师,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有限的需求。
然而,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首先,高层建筑需要承受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次,由于高度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此外,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对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高度、抗震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多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剪力墙结构则适用于高层住宅,能够提供较好的抗侧力性能;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适用于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则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具有很强的抗风抗震能力。
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对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这包括计算结构的内力、位移、周期等参数,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计算分析通常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但工程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仔细的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合理地确定计算模型和参数,如梁柱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荷载取值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如混凝土的开裂、钢筋的屈服等,以更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是结构的根基,它需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巨大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中。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
在软弱地基上,通常需要采用桩基础或筏板基础,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减少不均匀沉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5e34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d.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其结构设计一直是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难点。
一、受力分析复杂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受力分析通常会比较复杂。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受力分析是基础和关键,只有深入研究高层建筑所承受的荷载和受力状况,才能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题。
在受力分析方面,高层建筑在不同楼层和不同构件上所受的荷载和力的分布都会有所不同,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受力分析,确保每一个构件都能满足受力要求。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各种不同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包括静载荷、动载荷、风荷载等,这些都增加了受力分析的复杂性。
针对受力分析复杂的难点,结构设计师需要运用先进的受力分析方法和工具,如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等,对高层建筑的受力状况进行准确的模拟和计算,为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抗震设计要求高高层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其抗震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震是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因此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通常比较严格,需要考虑地震波的作用、建筑结构的受力状态、结构的位移要求等多个方面。
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要求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难点,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其他地质条件,结合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设计和结构计算。
还需要采用高性能材料和先进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构造系统选择和优化高层建筑的构造系统选择和优化也是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
构造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性,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的形式、功能和受力特点,合理选择和优化构造系统。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86b3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结构超限的类型:包括高度超限、体型超限、抗震超限等
判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超限高层办公楼的特点:结构复杂、荷载大、抗震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
设计要点:加强结构整体性、提高抗震性能、优化结构布置、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等
04
构件设计:根据结构布置、荷载等因素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材料选择等
结构分析:对设计好的结构体系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06
结构分析和优化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计:采用抗震设计规范,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荷载分析:考虑重力、风、地震等荷载
结构分析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
汇报人: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概述
03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的特点
04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05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06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审查与评估
添加章节标题
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概述
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保证建筑安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倒塌、断裂等事故发生。
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倒塌、破坏等事故发生。
01
02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可行性: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施工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03
04
美观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建筑物的外观美观,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af36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c.png)
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国际建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震、风荷载、抗倾覆能力、承载能力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地震是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会对建筑物施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震力,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状况,合理选择结构体系和抗震措施。
常见的抗震措施包括使用抗震支撑和减震装置,增加剪切墙和柱子的数量,提高结构体系的刚度等。
其次,考虑风荷载也是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较大,容易受到风的作用产生较大的风荷载。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风速,合理计算和选取风荷载。
常见的抗风措施包括使用结构抗风技术,如加强楼板、加固连墙、增加风向柱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抗倾覆能力也是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较大,容易受到倾覆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结构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结构布置,如采用沉桩基础,并增加剪切墙、加固核心墙等结构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
最后,承载能力也是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比较大,需要能够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
结构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柱和墙等,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此外,还需要合理使用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综上所述,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包括考虑地震、风荷载、抗倾覆能力、承载能力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结构体系和抗震措施、增加剪切墙和柱子数量等方式,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合理计算和选取风荷载,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结构布置,以提高建筑物的抗倾覆能力。
转换层复杂高层结构设计探讨
![转换层复杂高层结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177dcf0aef8941ea76e057f.png)
轴压 比及 上下 层 剪切 刚 度 比的要 求 . 一般 常 为 大截 面柱 。某工 程大 圆柱 直径 为 1 而层 高仅 401 .m 8 .1 l 转换层 柱下 净高 只有 2 l“ 柱 ” 可避 免 。此工 . I,短 7l 不 程柱 净 高与 直径 之 比还 不 到 20 .,所 以必须 作深 入
分析 。与 大 圆柱相 比 , 楼层 梁 刚度很 小 , 设计 时 应尽
因此 设 计 时应 从 结 构体 系方 面 、构 件 布置 方 面、 结构 计算 方 面及配 筋构 造方 面 采取 一定 的抗 震
措施 才 能保证 这种结 构形 式 的抗 震性 能 。
1结 构 体 系方 面
由于该种 型式 的建 筑 物属 于竖 向不 规则 体 系 ,
杂时 应进行 局部 应力 分析 以校核 配筋结 果 。B级高
刚 度 的差异 也会 使上 部楼 层 的震 害加 重 , 别 是 与 特
转换 层相 邻 的楼层震 害也 较 为严重 。 于等 强度结 对 构 , 楼 层 的屈 服 强 度 系数 大 致 相 同 , 各 因此 地震 作
用 下 的各楼 层层 间侧 移 大致相 等 , 吸收 的地 震 能 所 量 沿 高度分 布 比较 均匀 , 各层 的输 人 能量 和 吸收 能
底 层 的刚度 和 强度均 较 低 。 层 的屈服 强度 系数 比 底 上 面各 层小 得 多 , 因而地 震作 用下 房屋 的侧 移 大部
分 集 中于 底 层 , 面 各层 的侧 移 减 小 , 该 由上 面 上 本
各层 吸收 的地 震 能量 ,很大 一 部分 转 移 到底 层 , 以
致 底 层需 要 吸 收 的 能量 超 过 其 最 大允 许 变 形所 能 吸 收 的能量 结果 是底 层严重 破坏甚 至倒 塌 。 其
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空连廊的分析与设计
![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空连廊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4f60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0.png)
2、问题与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特点,本次演示提出以下问题及解决方案:
(1)结构优化:通过采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 间网格结构等,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受力性能。
(2)抗震设计:采用弹性连接件连接塔楼和连廊,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性 能。同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优化抗震性能。
一、引言
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塔楼通过连廊或连接件相互连接 而成的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效率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还 能满足城市规划对于建筑美观性的要求。高空连廊作为连接塔楼的关键部分,具 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设计至关重要。
二、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 空连廊的分析
1、特点分析
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空连廊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复杂:由于多个塔楼需要通过连廊连接,使得整个结构体系变得 更为复杂。
(2)抗震要求高:高空连廊作为塔楼之间的连接件,需要承受地震作用下 的巨大扭矩和侧向力,因此对其抗震性能要求较高。
(3)风载影响大:高层建筑受到风载作用较为显著,高空连廊受到的风载 效应将更为突出。
3、结构施工管理:采用新型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如BIM技术、施工模拟 等,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感谢观看
(3)风载控制:通过对建筑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减少风载作用下的漩涡效 应。此外,还可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等减震设备,抑制风振响应。
三、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 空连廊的设计
1、设计理念
复杂高层多塔楼连体结构高空连廊的设计理念应综合考虑建筑美学、结构设 计、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具体来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结构计算:结构计算是大底盘多塔楼连体复杂高层建筑群结构设计的重 要环节。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多种荷载工况,如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 震作用等。同时,还需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薄弱层分析、地震反应谱分析等, 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f1470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f.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明显增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的影响愈发显著,风振效应可能导致结构的疲劳和破坏。
地震作用也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放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较大。
由于层数众多,建筑物自重以及活荷载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这对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带来了考验。
再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复杂。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力学性能、适用高度、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一)安全性安全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包括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如强烈地震、大风)的抗倒塌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
(二)稳定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通常较大,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构件、增加抗侧力构件的刚度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这需要在结构选型、材料选用、构件尺寸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标。
(四)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如办公、居住、商业等。
结构设计应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如大开间的办公区域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结构体系,而住宅区域则更注重房间的规整和隔音效果。
(五)施工可行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76926f783e0912a2162a6f.png)
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齐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的结构的稳定、美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给了建筑结构设计师更高的要求。
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设计追赶流行时尚。
实际上不只是高层建筑,重视外观而忽视空间创造,已是建筑设计界的通病。
因此面对如此形势,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对建筑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笔者就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探讨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同时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规模、投资与复杂性等逐步增大,结构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及其所处环境、需考虑解决的问题及所用的知识日趋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与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大。
一、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模式的演变(一)内核的形成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
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这是各专业共同探索优化设计的结果。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使捷。
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而这些恰好与建筑师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展。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5808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5.png)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1.综合考虑荷载: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需要承受大量的自重、活载和风载等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荷载的作用,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强度和刚度: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荷载和抵抗地震等外力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计算和分析,确定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尺寸,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3.预应力设计:预应力设计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在构件中引入预应力,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减小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预应力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构件的受力特点和荷载情况,以确定合适的预应力力度和施工方法。
4.地基处理: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需要特别关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加固地基、沉桩和排水等措施,以改善地基的性质和减小沉降变形。
5.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抗震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抗震计算和分析。
可以采用设置抗震墙、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等抗震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6.稳定性分析: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各个构件的局部稳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稳定性措施和参数。
可以采用设置剪力墙、加固节点和增加支撑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7.火灾安全设计:火灾安全设计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和热膨胀对构件的变形。
可以采用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墙和防火隔室等措施,以提高建筑的火灾安全性。
8.风洞实验:由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受风效应的影响较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风洞实验,以模拟建筑在不同风速和风向下的响应。
通过风洞实验的结果,可以优化结构的形式和参数,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
复杂高层建筑转换+角部重叠结构设计探讨
![复杂高层建筑转换+角部重叠结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1bd032f4b35eefdc8d33373.png)
工程技术复杂高层建筑(转换+角部重叠)结构设计探讨张德聪脯要1为避免超限审查,作者对采复杂高层建筑(转换+角部重叠)采取适当措施彼结构计算各项指标符合靓范要求。
饫蓦聋瞄司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措施1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湛江市燕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高档住宅小区中的其中一栋28层复杂高层建筑。
7度设防。
为了满足建筑造型及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结合地型,建筑一层为架空层,二层及以上为住宅,需在一层顶设置转换构件,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转换形式为梁式,整个结构体系为框支一剪力墙结构。
转换层与标准层平面布置图见图1和图2:‘图l转换层平面图图2标准层平面图2结构各项计算指标的调整.21周期比该工程平面复杂,不规则,不对称。
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一定要在建筑的周边尽量多地布置剪力墙。
又因为住宅的使用功能要求,抗侧力剪力墙布置往往受到限制,所以在那些隔墙的位置布置剪力墙也是很重要的。
既不能使刚度偏心太大,也不能使结构抗扭刚度太弱。
角部重叠部位是关键部位,既是两个侧翼的联接点,又是逃生通道,—般要求谢十成简体。
但其抗侧力不能太刚也不能太弱。
太刚或太弱都不能使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
所以角部重叠部位应合理布置剪力墙。
调整结构的扭转效应措旌可从以下几个面出发:1)调整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减小结构相对偏心距。
调整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般是在初步计算分析以后,从计算结果文件中找出结构的质,泖刚,0位置,从而判断结构的刚度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俸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离质,蹴处的剪力墙,从而达到减小质心和刚心偏,D瘁,改善络#鞋丑转效应的目的。
2)调整结构抗扭刚度与抗侧刚度之比,控制结构周期比。
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联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
调整结构抗扭刚度与抗侧刚度之比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长或加厚周边剪力墙尤其是离刚,漱处的剪力墙,提高院扭冈9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减少核心筒的剪力墙厚度或采用弱连梁连接剪力墙,从而减少核,0筒刚度,削弱结构侧移网憧,加大第一平动周期;在结构周边加设拉梁,加强周边连梁刚度,增强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结构冈4心附近的剪力墙对结构抗扭刚度贡献不大,但对侧移刚度贡献较大,因此削弱刚心附近的剪力墙,可以加大第一平动周期:在既不能加强周边剪力墙也不能削弱中部剪力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强周边框架梁的刚度,从而对结构整体形成套箍效应,增强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https://img.taocdn.com/s3/m/69264e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9.png)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引言: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涉及复杂的工程原理和抗震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和技术要求。
正文:1. 确定设计目标与约束条件- 确定建筑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确定建筑的结构荷载、抗震要求等约束条件- 确定建筑的施工时间和预算等项目要求2. 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目的,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综合考虑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3. 进行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运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响应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4. 选用合适的结构材料-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结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 考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材料5. 设计结构的细节和连接- 对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细节进行精确的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结构的连接件,如螺栓、焊接等,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总结: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任务,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确定设计目标与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选用合适的结构材料,并设计结构的细节和连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设计师应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2778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f.png)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高层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框架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柱、梁、墙等结构元素的定位、布置和尺寸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是指那些具有较多或较复杂结构元素的高层建筑物的设计过程。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当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物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建筑物的形状、使用功能、气候条件、土质条件、施工技术等。
因此,高层结构设计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和分析,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建立结构模型。
设计师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如CAD软件,将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导入软件,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建筑物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及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在建立结构模型之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指使用力学原理和数值方法,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
通过结构分析,设计师可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元素的尺寸、类型和定位,以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破坏和倒塌。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多种荷载,如自重、活载、风载和地震力。
自重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活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人员和设备的重量。
风载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荷载,地震力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荷载。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各种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刚度、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和合理设计结构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抗震结构时,设计师需要参考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保设计满足抗震要求。
最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是指在满足所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结构的尺寸、形状和材料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的重量、成本和能耗。
设计师可以使用多种优化方法,如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减小材料的厚度和截面积、采用新型材料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98f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c.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地标性建筑。
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的外观美感和功能性,更需要为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进行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进行分析。
1. 材料选择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高层建筑需要承受巨大的自重和外部荷载,因此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钢材等,它们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统意义上,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但是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保证其质量和性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2. 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受力性能、动力响应、变形控制等诸多因素。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
还需要考虑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确保建筑能够承受各种外部荷载和环境影响。
现代高层建筑不仅需要考虑结构的力学性能,还需要兼顾建筑的美观性和空间布局,如何在这些因素之间取得平衡,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
3. 地基处理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是一个影响建筑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较大,地基的承载能力需求也较高。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基处理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
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高层建筑的沉降和倾斜,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安全。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基勘察和处理,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大难点。
4. 抗震设计在地震带地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地震荷载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在设计中考虑地震作用,保证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又一难点。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0748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1.png)
布置优化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间距和连梁 布置等方式,实现结构刚度的均匀分 布,减小扭转效应。
剪力墙连梁设计技巧
连梁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作为连接 墙肢的重要构件,起到传递剪力、
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原则
连梁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的 原则,保证连梁在剪切破坏前具
抗震构造措施
采取加强节点、提高构件 延性等措施,提高结构的 整体抗震性能。
经验教训型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高度、地震作用等因素,
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是关键
02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
精细化设计是趋势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8
经典案例六至十概述及启示
案例六至十简介
案例七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剪 力墙结构,注重居住舒适度和 抗震性能。
案例九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核心筒结 构,具有极高的建筑高度和复 杂的建筑形态。
案例六
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位于繁 华市区,集购物、办公、酒店 等功能于一体。
案例八
某高层公共建筑,大跨度空间 结构,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有 较高要求。
注重培养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人才队 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
展望一
展望二
建议一
建议二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未来高 层结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 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技术交流和 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发展。
THANK YOU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4dc4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5.png)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复杂高层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给人以震撼,更在结构设计上充满挑战。
其不仅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确保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建筑的高度和体型。
高度的增加会导致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显著增大,对结构的抗侧力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而独特的体型,如扭曲、悬挑、连体等,会使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得复杂,需要精心设计来应对不同方向和位置的荷载。
风荷载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高空中,风速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大,风的作用也变得更加复杂。
设计时需要通过风洞试验或数值模拟来准确确定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以保证结构在风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和振动。
地震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复杂高层建筑通常位于地震活跃区域,地震对其影响不容忽视。
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采用合理的抗震体系,如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等,并通过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谨慎考虑。
高强度的钢材和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但同时也需要考虑成本和施工难度。
此外,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协同工作能力。
基础设计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根基。
由于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巨大,基础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筏板基础等,设计时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的特点进行选择,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验算。
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有限元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通过建立精确的模型,模拟各种荷载工况,设计师可以了解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现潜在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结构的优化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复杂高层结构设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减少,土地资源稀缺,复杂高层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需求,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上述建筑具有不规则的结构,与一般建筑结构相比,在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更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复杂高层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复杂高层;结构设计;不规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复杂高层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师在用途和功能等方面不断创新,使高层建筑的体型和空间不断向多变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发展,导致建筑物结构不规则,为工程师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对多种结构难题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和建筑师的创意相吻合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随着上述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虽然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很多建筑仍然无法通过强地震检验,因此,在上述建筑中,应减少使用不规则平面布置,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本文对复杂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分析。
1带转换层结构
在复杂高层建筑中,建筑物多沿着竖向划分为多种用途的区域,上述竖向的结构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应该设计转换层,完成竖向构件之间的过渡,带转换层结构为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上述体系应该具
有数量众多的落地筒体或者剪力墙并且墙体应加厚;第二:在转换结构之中,转换层的高度会对抗震水平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转换层的高度增加,上层和下层之间内力和位移角会产生较大水平的突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高度进行限制;第三:转换层和侧向刚度比能够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应该对转换层的侧向刚度比进行控制,同时,控制等效高度比,提高等效刚度比,降低内力突变的情况。
2 连体结构
多幢复杂高层建筑之间一般通过架空连廊进行连接,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造型相吻合,连接体之间的宽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连接体在建筑物的竖向进行布置,数量不等,连体结构使用连接体将多种结构进行连接,体型十分复杂,因此,与多塔结构和一般结构相比,具有受力复杂性的特征,上述结构具有较大的结构扭转效应,对主体结构会产生消极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第一:与其它的体型结构相比,连体结构会产生十分明显的扭转效应,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塔楼不对称性的提高,会导致扭转效应的增加,在对称双塔的连体结构之中,因为楼板产生变形,除了一般平动之外,能够产生相向运动,使整体结构和振动形态的扭转振型相藕合,在多塔连体结构之中,因为体型的复杂性增加,振动形态也会向复杂性的方向发展,扭转效应水平增加;第二:在连体结构之中,连接体结构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具有受力水平复杂的特征;第三:在连体结构之中,支座连接也是
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建筑的布置和方案进行确定,选择滑动连接、铰接和刚性连接等,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应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如果连体结构含有数量较多的楼盖,具有足够的结构刚度,可以采用刚性连接;如果连接体具有较差的结构,不能够对结构进行协调,使其共同工作,可以进行弱连接,重视滑动支座的设计。
3 悬挑结构和竖向收进结构
随着复杂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和造型需求不断增多,建筑物竖向收进的现象十分常见,悬挑结构较少,上述结构体系会受到竖向地震水平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倾覆力矩,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结构体型的收进会产生不连续的竖向刚度,在层间位移部分产生突变,提高构件内力水平,对结构抗震产生消极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竖向构件配筋水平,提高结构的竖向承载水平;第二:在多塔楼结构之中,应该重视塔楼第一层,在此部位会产生内力突变,避免此层的刚度与上一层刚度相比较少的现象,最终产生薄弱层。
第三:如果结构收进产生偏心,建筑物底部结构的应力会随着扭转效应而不断增加,应该适当增加裙房的顶板厚度,同时提高配筋率;第四:悬挑结构指的是上部结构的体型大于下部体型,因此,在质量和刚度等方面,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比较大,会产生明显的扭转效应,为竖向不规则结构的一种,此种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避免多次调幅。
4 带加强层结构
在复杂高层建筑中,应该设计数量众多的加强层,使侧向刚度不断增加,与设计的要求相吻合,上述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抗风,但是,在附近楼层和加强层之中,会造成结构内力和刚度的突变,增加加强层的弯矩水平,在对加强层的结构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加强层数量进行研究分析,设置合理的刚度。
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抗震设计,采用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在计算结构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计算,满足以下几种要求。
第一: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扭转影响,保证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和弹性水平位移分别不宜大于该楼
层两端层间位移和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第二:避免楼板开洞口和凹凸不规则的现象,使用与楼板平面的实际刚度相吻合的模型,对弹性楼板进行准确计算。
其次,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裙楼和主楼具有相同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的上层和下层加强抗震构造措施;使用多种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对内力位移水平进行计算,使用弹性时程的分析方式进行计算。
第三,在主体连接位置和连廊中设置适宜的剪力墙,提高刚度水平,避免在连接部位产生位移。
第四,通过上述分析,应该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方式,对地震作用进行计算,在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相关规范相吻合,提高复杂高层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物抗震水平。
5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使用功能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业主对建筑的结构提出更多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抗震规范的需求,提供多种模型和方案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结构中的不足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多道抗震设防,对位移比和周期比等要素进行控制。
在复杂高层结构中,选择经济的、适宜的结构方案十分重要,应该对连接节点的构造进行考虑,满足设计的需求,保证连接节点的设计简单,有助于施工。
工程师通过对结构的局部刚度和整体刚度的调整,满足稳定性需求和受力需求,同时控制舒适度,形成与用途和功能相适应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刘华新,孙志屏,孙荣书.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11).
[2]吕西林.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理论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8(11).
[3]于险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
[4]永明,翁雁麟,益德清.石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设计及试验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8(4).
[5]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