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4页之1页
1.目的:
1.1了解量具之量测品质,是否能胜任量测特定物品或制程之任务。
1.2对一新的可能有缺陷或维护后的量测设备,能提供一客观正确的变异数分析评价,量测设备量测品质好
坏的工具。
2.范围:
包含各种量测仪器及检具。
3.定义:
3.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通过/不通过装置。
3.2量测系统:用于量化一个测量单位或确定被测特性性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检具、软体、
人员、环境和条件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的整个过程。
3.3量具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同一个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时产生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通常指AV-评价人变差。
3.4重复性:指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通常指
EV-设备变差。
3.5线性:线性是指量具在使用范围内偏倚(准确度)差异之分布状况。
4.权责
品管人员主导进行MSA分析。
5.作业内容
5.1量测系统分析研究
5.1.1研究主要变异形态之对象决定。
5.1.2使用全距及平均数方法。
5.1.3基于统计配合实际之制程选择适当之作业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
5.1.4被测的零件由制程中随机取样。
5.1.5作业者需了解一般性操作,避免操作之不一致性。
5.1.6使用量具之精度值为被量测物公差的1/10。
制订日期核准审查制订生效日期
版本 1.0
共4页之2页
5.2量测仪器及人员选择
5. 2.1量具之选择,其最小刻度应能读至1/10,制程变异或规格公差之较小者,以避免量具之鉴别力不足
(例如最小刻度0.01mm ,则应读到0.015或0.002或0.005)。
5.2.2人员之选择
随机选取几个使用量具的操作员,这可以让我们评估量具对不同操作员的敏感度。
5.2.3变异值执行方法研究使用全距及平均值数方法调查:
5.2.3.1将作业者分为A.B.C 三者,零件10个,但作业者无法看到零件号码。 5.2.3.2使用经校验合格之量具量测。 5.2.3.3再生性量测
使作业者A 依随机顺序量测10个零件并由另一观测者在第一行填入量测数据。 5.2.3.4再现性量测
请作业者B.C 量测相同10个零件,但不使他们看到他们的量测值,将量测分别记录。 5.2.3.5重复这个循环,但以不同的随机顺序进行量测。 5.2.3.6计算
a.量具再现性及再生性计算,应用整个研究的数据表及个别项目的记录和依规定公式的计算表。
b.线性计算公式如下
斜率:a =n
x n y
x x xy ∑∑∑∑∑--2
)(2
; 截距:b =n y
n y a ⨯-∑
拟合度:R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y n
x n
y
x y x xy 2
2
线性=(斜率)*(过程变差)
%线性=100%{线性/过程变差} =100% (斜率) 5.2.3.7使用时机
(1)每年年底十二月份排《年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依计划表实施。
(2)初期产品开发时及新购入的仪器使用量测系统测量分析研究及记录,若产品发生不符合时应追查原
因并应对已量测的产品追溯并全检。
共4页之3页
5.2.4结果分析
5.2.4.1如再生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
(1)量具之结构需再设计增加。
(2)量具之夹紧或零件定位方式需加以改善。
(3)量具加以保养。
(4)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
5.2.4.2如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再生性(EV)时。
(1)作业者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法需加强即作业标准书需明确订定或修订。
(2)量具的校验不完整即仪表盘的校准刻度需更加明确标示。
(3)可能需某些夹具协助作业者,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
(4)量具与夹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校正后须再做量测系统分析并记录之。
5.2.5允收水准
5.2.5.1量具R&R的可接受性准则
(1)误差在10%以下:量具系统可接受。
(2)误差在10%~30%量具视情况接受(依其应用的重要性,量具费用及修理费用需定)。
(3)误差超过30%,量具系统需加以改进,并通知客户知悉,协调处理对策。
5.3计数型管理重点
5.3.1计数型的使用条件:当无法用量具测试具体的数值时,需用到计数型的分析法;
5.3.2计数型具体的方法:
5.3.2.1样本的选定:随机地从过程中抽取50个样本,此样本需覆盖全过程的范围;
5.3.2.2评价人选定:随机抽取三名评价人;
5.3.2.3评价次数的要求:每位评价人对每个零件评价三次;
5.3.3计数型具体的步骤
5.3.3.1 先比较每个评价人之间的差异,(评价人之间的一致性)
5.3.3.2 再比较每个评价人与基准的差异(评价人与基准之间的一致性)
5.3.3.3 最后从每位评价人的有效性/错误率/错误警报率来判断评价人是否可接受
5.3.4计数型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