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色光的混合

合集下载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感觉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感觉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感觉第五章感觉一、感觉感觉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不仅反映失误的外部属性,还反映机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状况(即提供内外环境信息) 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特点:1.感觉反应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胳臂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是客观内在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分类(按照刺激来源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二、感觉测量: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是感受系统基本指标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的变化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刚能察觉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小刺激量,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有不同绝对感受性(S)和绝对感觉阈限(R)之间成反比:S=1/R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种同类刺激物之间的小差别小可觉差JND差别感受性:对这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之间也成反比:K=△I/I(韦伯定律)三、三种定律:(1)韦伯定律:德国心理学/生物学家韦伯1.不同感觉的韦伯常数是不同的2.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制度的范围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的强度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K=△I/I (K为常数,I为标准刺激强度或原来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值不同韦伯分数不同,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如:视觉1/60;味觉1/3。

变化小值才能有感觉差异(2)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1860年,德国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单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即感觉的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k*logR (S是感觉强度心理量;I是刺激强度物理量;k是常数)(3)斯蒂文斯定律(幂定律):美国心理学家用数值估计法得出,感觉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S=bIn (S为心理量即感受,I为物理量即刺激量,b和n为常数)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数学方法,用来评价个体感受性和他的反应标准对信号检测的不同贡献;有命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四种条件)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空间累积,空间融合;5.感觉的相互作用;6.感觉的补偿四、感觉现象(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的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明适应(暗-明)、暗适应(明-暗)如:进出电影院嗅觉: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听觉:工厂的机器声味觉:吃辣椒肤觉(触压觉):穿鞋,穿衣服,骑驴找驴(2)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印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本章内容为信息加工部分的第二个章节感觉。

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考点为:2007-5,2007-6,2008-4,2008-5,2008-6,2009-5,2009-6,2009-66,2010-77,2011-3,2011-4,2012-4,2012-5,2012-66,2013-7,2013-67,2014-8,2014-9,2015-5,2015-6,其中考核过一次简答即解释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

本部分主要以客观题为主。

本章框架如下:第二部分本章重要考点一、感觉概述(★考点:2007-6、2010-77、2011-4 )1. 感觉的测量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感官引起的,但人的感官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映,这个刺激范围便是感觉阈限,相应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测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 即韦伯分数。

这就是韦伯定律。

感觉通道不同,韦伯分数就不一样,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道的感觉就越敏锐,韦伯定律指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费希纳对数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提出了对数定律,他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因此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他推导出下式:P=KlogI,其中I是刺激量,P是感觉量。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
不同比例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
Page 15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格拉斯曼定律
色光加色法的实质
具有不同能量的色光混合时,会导致混合 色光能量的变化;
色光直接混合时产生新色光的能量是参加 混合的各色光的能量之和;
实质——色光相加,能量增加,越加越亮。
Page 16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格拉斯曼定律
推论:
等效律 两个相同的颜色各自与另外两个相同的颜色混合后,混合色的 外貌仍然相同。 若A≡B 且 C≡D 则A+C≡B+D 由等效律又可以得出,如果一个单位量的颜色与另一个单位量的颜色相同, 那么这两种颜色数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则两颜色仍为相同。
若A≡B 则 nA≡nB,其中n为任意实数。 代替律 凡是视觉上相同的色光(色貌相同),便可以互相代替,代替后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共同点
1. 加色法与减色法都属于颜色混合的方法,都与色光有关系, 也都有能量的变化。
2. 加色法和减色法都有自己的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RGB 色料三原色:CMY
3. 加色法和减色法共有相同的互补关系:
Y ←→ B、M ←→ G、C ←→ R
Page 23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格拉斯曼定律
中间色律。 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
中间色的色调决定于两颜色的相对数量,其饱 和度决定于二者在色调顺序上差别的大小。
Page 30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格拉斯曼定律
(3)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 谱组成是否一样,在混合色中具有相同的 效果。也就是说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色 都是等效的。
Page 25
第五节 色光混合规律----格拉斯曼定律

色光的混合八年级上册讲解

色光的混合八年级上册讲解

色光的混合八年级上册讲解《色光的混合八年级上册讲解》篇一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八年级上册里色光的混合这个有趣的玩意儿。

你说这色光啊,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乱窜,搞出各种奇妙的花样。

咱先从最基本的说起哈。

你看那太阳光,那可算是色光混合的“老大哥”了。

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其实呢,它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颜色小珠子的大盒子,里面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就像彩虹的颜色一样。

这就好比一个超级英雄组合,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的超能力,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看似简单的白色阳光。

也许你会想,这咋就混合成白色了呢?我觉得啊,这就像把好多不同口味的糖果放在一起,最后尝起来是一种特别的味道,虽然你知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口味,但整体就是一种新的感觉。

咱再说说在实验室里看到的色光混合。

老师拿着那些红红绿绿的小灯,就像魔法师拿着魔法棒一样。

当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哎呀,奇迹就发生了,它们变成了黄色光!这黄色光可不像咱们平时看到的那种普通黄色,它像是从色光世界里诞生的特殊黄色,特别明亮。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就像做菜的时候,把红色的西红柿和绿色的青椒放在一起炒,结果出来了一种新的味道和颜色,当然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怪哈。

还有啊,蓝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就变成了青色光。

青色光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清澈的湖水里倒映着蓝天和绿树,特别清爽。

我记得有一次做实验,我不小心把蓝色光和红色光的角度调错了一点,结果混合出来的光就有点怪怪的,既不像紫色又不像其他颜色,当时我就懵了,心里想:“这啥情况啊?难道色光也会‘发脾气’,不好好混合啦?”后来才知道是自己操作失误。

这就像你本来想做一个漂亮的蛋糕,结果把面粉和糖的比例弄错了,做出来的东西就有点不伦不类。

色光的混合在我们生活里也到处都是。

像那些舞台上的灯光秀,各种颜色的光混合来混合去,就像一场光的舞蹈。

一会儿是热烈的红色和橙色混合,感觉像火焰在跳动;一会儿是蓝色和紫色混合,就像神秘的宇宙星空降临到舞台上。

色光混合三定律

色光混合三定律

人眼睛不仅对单色光产生一种色觉,而且对混合光也可以产生同样的色觉。

例如520毫微米的单色光刺激人眼产生绿色觉,将510毫微米与530毫微米的单色光混合刺激人眼也可以产生绿色觉;又如580毫微米的单色光刺激人眼产生黄色觉,将700毫微米的红光与510毫微米的绿光混合刺激人眼也可以产生黄色觉,而且人眼感觉不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光谱中色光混合是一种加色混合,用3种原色光:红(R)、绿(G)、蓝(B)、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或光谱上任意一种光。

格拉斯曼将色光混合现象归纳为三条定律:补光律、中间色津、代替律。

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

例如蓝光和黄光,绿光与紫光,红光与青光混合都能产生白光。

中间律–两种非补色光混合则不能产生白光,其混合的结果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色光。

例如红光与绿光,按混合的比例不同,可以和到介乎两者之间的橙、黄、黄橙等色光。

代替律–看起来相同的颜色却可以由不同的光谱组成。

只要感觉上是相似的颜色,都可以相互代替。

例如颜色光A=色光B,色光C=色光D,则A+C=B+D;又如A+B=C,而X+Y=B,则A+(X+Y)=C,如:A(黄光)=B(红光+绿光),C (青光)=D(蓝光+绿光),A(黄光)+C(青光)=B(红光+绿光)+D(蓝光+绿光),其结果是A(黄光)+C(青光)=淡绿光,B(红光+绿光)+D(蓝光+绿光)=红光+绿光+蓝光+绿光=白光+绿光=淡绿光。

这就是代替律。

它在色彩光学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现代色度学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

色光混合定律属于加色混合,它与染料、颜料的混合相反,后者为减色混合,其混合的规律也完全相反。

《心理学》:色光的混合

《心理学》: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混合人们很少能看见单纯的、只有一种波长的光。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见的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混合起来的光。

从牛顿时代开始,人们就研究颜色混合的现象,现已确定的色光混合律主要有如下的三条。

(1)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与之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无彩色)的光觉,这两种相互中和的色光叫做互为补色。

如红色光与青绿色光互为补色,黄色光与蓝色光互为补色等等。

(2)两种不是互为补色的色光相混合,便产生一种新的、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中间色的色觉。

如蓝色光和红色光相混合产生紫色色觉;红色光与黄色光相混合产生橙色色觉。

(3)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与相同的纯光谱的色光,只要两者产生的色觉相似,都可以互相代替,取得同样的视觉效果。

如黄色光和蓝色光,不论它们本身各自是纯光谱的,还是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它们相互混合同样能产生白色或灰色的色觉,它们都互为补色。

我们这里讲的色混合现象,是波长不同的光在视觉系统中的混合,不是画家在调色板上调色那种颜料的混合。

颜料混合所遵循的规律与色光混合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同的。

不同的色光相混合,是遵循加法的原则,如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同等地混合起来,成了白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白光中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

红色光加绿色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红、绿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黄色的;红色光加蓝色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红、蓝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紫色。

把黄色光和蓝色光相混合而成了白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黄、蓝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黄色光和蓝色光就互为补色。

但是;不同的颜料相混合,所遵循的则是减法原则,如白纸上涂了蓝色,白光照在蓝纸上,纸面上的蓝颜料就把白光中的红色光、绿色光都吸收掉,只剩下蓝色光及一些在光谱上与蓝色相邻近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主要是蓝色;如在调色板上把黄颜料和蓝颜料相混合,白光照在上面,看起来是绿色的,这与黄色光和蓝色光相混合而成白光的情况就大不相同。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有研究认为智力只能解释成功度,大约变异20%;情绪智力解释其余80%,那么下列哪种推论最恰当?
A. 智力传统概念应该修正
B. IQ=1/4EQ
C. 智力=EQ/IQ
D. 智力对成功的作用只有1/5
-----------------选择:D
2.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 整体知觉
B. 良好图形
C. 空间频率整合
D. 主观轮廓
-----------------选择:A
3. 色光混合是一种什么过程?
A.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
D. 除法
-----------------选择:A
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什么现象?
A. 同时对比
B. 继时对比
C. 后象
D. 适应
-----------------选择:D
5. “晕车”主要是哪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A. 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
B. 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
C. 视觉与内脏感觉
D. 内脏感觉与动觉
-----------------选择:A
6. 智力的层级模型中, 第四层次指
A. 一般因素
B. 两个大因素群
C. 几个因素群
D. 各种特殊因素
-----------------选择:D
7. 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且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记忆是指:。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视觉的基本现象3、视觉的基本现象(1)、明度明度指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视亮度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与物体的照度无关。

反射率高显白,反射率低显黑。

正常情况下视觉系统能对光强做出反应的范围是10-6~107烛光\m2,又分为暗视觉范围,中间视觉范围和明视觉范围。

视网膜上杆体细胞分布密集的地方(离中央窝16~20度处),对光明暗感受性高,明度的绝对阈限值较低。

锥体细胞集中的中央窝明度分辨绝对阈限值高。

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但对中央部分(500~625nm)敏感。

杆体细胞也可覆盖所有波长光,但对较短波长更敏感。

当人们从椎体视觉(昼视觉)向杆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光照条件下人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2)、颜色颜色三个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调决定于波长,明度决定于照明强度和反射系数,饱和度决定于灰色及其他颜色。

三维空间的颜色立体说明,从圆周到中心表示饱和度的变化,中心为灰色,圆周上各颜色饱和度高,越往中心颜色越不饱和。

颜色饱和度由圆周向上下方向变化,离黑白两端越近,饱和度越低。

颜色混合:分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色觉缺陷:主要是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刺激光较弱时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色觉缺陷。

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只能看到灰和白,缺乏椎体系统。

局部色盲一般只看见灰、蓝、黄,看不见红和绿。

色觉理论: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感受器,每种只对光谱上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敏感。

对立过程理论: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照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的更高级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视觉区(visual areas)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A.错误B.正确2.味觉(sense of taste)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A.错误B.正确3.突触包含三个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中成分和突触后成分。

()A.错误B.正确4.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A、错误B、正确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A.错误B.正确6.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可能刺中了()。

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髓D、脑桥7.思维具有概括性、直观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A、错误B、正确8.活泼好动、热情、外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主要是()的特征。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9.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A、错误B、正确10.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A、错误B、正确11.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可分为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A.错误B.正确12.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叫()。

A、知识B、技能C、才能D、天才13.专家与新手主要是在知识数量知识组织方式上有差异。

()A、错误B、正确14.观察学习与斯金纳的强化学习和桑代克的试误学习是类似的。

()A、错误B、正确15.没有动机就没有需要。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实验中,呈现了 3 种情绪图片(积极图片/消极图片/中性图片),请 6 名被试参加实验,被试分配如右图所示。

该实验设计类型是()。

A.单因素被试间设计B.单因素被试内设计C.多因素被试间设计D.多因素被试内设计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以下采用算法策略解决问题的是()。

A.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B.根据公式和题中所给信息解题C.尝试所有数码组合解密码锁D.根据书上编号到图书馆找书正确答案:C、D本题解析: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A 项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属于启发式策略。

B 项属于启发式策略中的选择性搜索。

3.小张期末考试不理想。

有些知识因为没有及时复习而遗忘,有些知识由于相互混淆而无法正确答题,有些知识明明记住了,但就是想不起来,请用三种遗忘的学说来解释小张的遗忘现象。

正确答案:(1)衰退说①主要观点: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时间是造成遗忘的决定因素。

②小张有些知识由于没有及时复习出现的遗忘,主要是因为记忆的痕迹没有得到强化。

(2)干扰说①主要观点: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其他刺激的干扰造成了遗忘。

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②小张出现知识混淆无法答题,很有可能是因为先学习和后学习的知识记得比较牢固,中间知识记忆比较模糊,出现了混淆。

(3)压抑说①主要观点: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若这种压抑解除了,记忆还能得到恢复。

②小张在考试的场景下,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这些情绪会使他出现有些知识明明记住了,却想不起来的情况。

心理学知识框架

心理学知识框架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也称 “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 理性
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 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感性
巴甫洛 夫学说 的几个 基本概 念
组成
外周神经系统(遍布 全身的神经组成 )
分类(按功能)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 两侧的椎间孔中发出 躯体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受自主神 经系统支配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 唤醒有机体,调动有 机体的能量; 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 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 维持安静状态,使有 机体储备能量,维持 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兴奋 抑制
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被动
(二)反射、反射弧 和反馈
蓝470nm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
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1)色光混合:将具
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 色光混合——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在一起。
(2)颜料混合:颜料 颜料混合——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
在调色板上的混合。 吸收。
(1)色觉有缺陷的人 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
视觉定位
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客 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 、东西南北等。
听觉定位
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 听觉的差别。
方位(方向位置)知 觉
肌肉运动线索
(1)眼睛的调节作用 (2)双眼视轴辐合
(1)对象的重叠
距离知觉(判断物体 单眼视觉线索:用一 (2)线条的透视作用

心理学

心理学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V1.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为:A. 知觉B. 概括C. 思维D. 感觉满分:3 分2. 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A. 脑干B. 丘脑C. 大脑D. 延脑满分:3 分3. 在两可图形中两个图形之间的往复转换反映了:A. 刺激转换B. 知觉不稳定性C. 客体变换D. 感觉交替满分:3 分4. 强度加倍,并不能使知觉到的明度加倍,而只引起明度微小变化的现象是:A. 视觉适应B. 感觉适应C. 视觉后象D. 反应的凝缩满分:3 分5. 下面哪个不是注意的功能?A. 选择B. 整合和维C. 调节和监督D. 判断满分:3 分6.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心理是精神现象B. 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C. 心理是心的机能D.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满分:3 分7. 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状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A. 注意的稳定性B. 注意的转移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集中满分:3 分8. 人的活动是从继承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这种说法体现了下面哪种观点?A. 行为主义观点B. 生物学观点C. 心理动力学观点D. 人本主义观点满分:3 分9.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是:A. 中央凹与距中央凹16度的位置B. 中央凹与距中央凹40度的位置C. 中央凹与距中央凹60度的位置D. 中央凹与距中央凹90度的位置满分:3 分10. 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区域形状为:A. 同心圆B. 矩形C. 椭圆形D. 立方柱满分:3 分11. 神经元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的结构是:A. 胞体B. 树突C. 轴突D. 终扣满分:3 分12. 下面哪个不是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A. 视野中的高度B. 遮挡C. 线性透视D. 颜色对比满分:3 分13. 对学习、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是什么记忆?A. 情景记忆B. 语义记忆C. 程序性记忆D. 陈述性记忆满分:3 分14. 影响感觉阈限测量的非感觉特性因素主要是:A. 智力水平B. 性别和年龄C. 人格D. 动机和期望满分:3 分15.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A. 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B. 选择发生的阶段C. 信息的过滤D. 信息的衰减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心理学》网上考试题库

《心理学》网上考试题库

4 我们看一张风景照片是,照片上位置较高的景物,常常给人较远的感觉,这属 于单线线索的() A 对象重叠 B 线条透视 C 空气透视 D 相对高度 答案:D 5 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电 似乎在运动。这属于()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知觉是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我们可以把知觉分为()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触知觉 D 嗅知觉 E 味知觉 答案:ABCDE 2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 A 形状恒常性 B 大小恒常性 C 明度恒常性 D 颜色恒常性 E 长度恒常性 答案:ABCD 3 视野中,图形的组织原则有() A 邻近性 B 相似性 C 对称性 D 共同命运 E 简单性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是,人们在一片异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的轮廓 称为主观轮廓。 答案:错误。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 2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 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答案:正确。 3 人们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混淆,但对于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比较容 易分辨。 答案:错误。左右的容易分辨,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4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视觉最好,触觉其次,听觉最差。
三、判断题 1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答案:错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 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其感受性就越小。 答案:正确。 3 网膜中央窝,只有棒体,没有椎体,是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 答案:错误。只有椎体,没有棒体。 4 颜色混合中,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而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 答案:正确。 5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答案:正确。 6 声音的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下降。 答案:错误。使听觉阈限上升。 7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 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顶部。 答案:正确。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色彩视觉具有三个心理学量度——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是认识其他色彩心理效应和情感效应的基础,也是识别色彩和色差的基础。

因此,色相、明度和纯度也被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1) 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不同相貌。

它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

色彩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并形成一种秩序。

这种秩序是以色相环形式体现的。

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为两大体系:无彩色系由黑色、白色及由黑、白两色相混合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合称为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属性,其饱和度等于零。

有彩色系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都属于有彩色,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其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列。

有彩色系具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种属性。

(2)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深浅度。

在无彩色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在白、黑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灰色。

在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又称饱和度、鲜艳度、含灰度等。

色相感越明确、纯净,其色彩的纯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因此,纯度只属于有彩色范围内的关系。

一个色相加白色后所得的明色,与加黑色后所得到的暗色,都称为清色:在一个纯色相中,如果同时加入白色与黑色所得到的灰色,称之为浊色。

色相的纯度、明度不成正比,纯度高并不等于明度高,如紫色与黄色的纯度相等,但紫色的明度却比黄色的明度低得多。

现代色彩理论认为:色彩混合主要分为三种:(1)加法混合加法混合即色光混合。

其特点是,混合的色彩成分越增加,混出的色彩明度越高。

加法混合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在色名规范中,蓝是一种带紫色倾向的蓝)。

(2)减法混合减法混合是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

各种颜料、染料及化妆品颜料的混合都属于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法混合性质相反,混合的色彩成分越多,混出的色彩明度越低。

基础心理学知识整理文档

基础心理学知识整理文档

基础⼼理学知识整理⽂档基础⼼理学知识⼀.绪论第⼀单元基础⼼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理学:是以正常成⼈的⼼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理活动最普遍、最⼀般规律的⼼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理学的内容如下:科学⼼理学诞⽣标志:⼈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锡⼤学建⽴世界上第⼀个⼼理实验室,看做是科学⼼理学诞⽣的标志。

学派的纷争重点学派:其他:构造⼼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理学应该采⽤内省实验的⽅法分析意识的内容。

格式塔⼼理学:⼜叫完形学派,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理现象。

认识⼼理学:把⼈看作是⼀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系统,并以信息加⼯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过程来研究⼈的认知活动。

⽣理⼼理学:探讨的是⼼理活动的⽣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节⼼理活动的⽣理基础丘脑:感觉(嗅觉除外)上丘脑:嗅觉下丘脑:内脏底丘脑:肌⾁张⼒第三单元⾼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浦洛夫学说的⼏个基本概念兴奋和抑制:巴浦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条件反射:动物和⼈⽣⽽具有、不学⽽会的反射。

如吃⾷物流⼝⽔。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

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心理学》歌诀

《心理学》歌诀

《心理学》歌诀(1)基础心理学内容歌基础心理内容四:认情感志需动机①,能力、性格与气质,此为考试必须记。

注:①“认情感志需”分别代指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心理学发展简史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歌冯特建立实验室,邀爸吃酒①莱比锡②.标志诞生心理学,当时世界称第一.注:①邀爸吃酒,谐音指1879年;②莱比锡,指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发展简史之学派纷争歌冯特构造内省法,传给学生铁钦纳①。

华生反构创行为②,魏勒科等格式塔③。

杜威机能因詹姆④,精神分析弗洛德⑤。

学派纷争甚难记,熟背歌诀定能答.注:①两句的意思是冯特与他的学生铁钦纳创建了构造心理学,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②这句意思是华生发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建了行为主义;③这句意思是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④这句意思是杜威建立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他是受詹姆士思想的影响;⑤这句意思是弗洛伊德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注意弗洛德是因为句子所限,取了三字,答卷时要写弗洛伊德。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歌心理研究有方法,个案调查实验察①。

研究原则要客观,联系实际辩证发②。

注:①前两句是说研究心理学的方法,有个案法、调查法、实验法与观察法;②这两句的意思是指研究心理学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辩证发展原则。

神经系统的构造歌细胞两突神经元①,感觉运动在中间②。

外周十二脑神经,脊椎神经三一对③。

注:①这句意思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神经元;②此句意思是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③这后两句意思指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构造歌中枢包括脊髓脑①,脑由干间小端造②.脑干就在延桥中③,花点工夫定记牢。

注:①意思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②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③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间脑各部分功能歌丘脑感觉嗅觉除①,上丘嗅觉与激素②。

下丘调节管内脏③,肌张力调在底丘④。

注:①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②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④底丘脑调节肌张力。

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

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

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
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这色光混合现象的规律,嘿,这可有意思啦!
你想想看啊,这世界为啥这么五彩斑斓呀?就是因为有了色光的混合呀!红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凑在一起,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

就说那三原色吧,红、绿、蓝,它们就像是三个好兄弟,能变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来。

你要是把红色和绿色光混合在一起,哇塞,就变成黄色啦!这不是很神奇吗?就好像你把两种不同味道的糖果放在一起,突然就有了一种新的味道。

那要是再加上蓝色呢?嘿,又不一样啦,变成青色啦!这颜色的变化,就跟变魔术似的。

你说这大自然多会玩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那可不就是各种色光在跳舞嘛。

有时候看着彩虹,那七种颜色排排站,多好看呀!那不就是色光混合的杰作嘛。

咱平时生活里也到处都是色光混合的例子呢。

你看那舞台上的灯光,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绿,一会儿又变成其他颜色,多有意思呀!那就是灯光师在玩色光混合的游戏呢。

还有那电视屏幕、手机屏幕,那些漂亮的画面,不也是通过色光混合呈现出来的嘛。

再想想,如果没有色光混合,这世界得多单调呀!只有一种颜色,那多无聊呀!还好有了这个神奇的规律,让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色彩。

你说这色光混合是不是很奇妙?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惊喜。

我们可以通过它创造出更多的美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色光混合现象,它可有着大魔力呢!这就是我对色光混合现象规律的理解,你觉得怎么样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它超级神奇呀!。

色彩学第三章(色彩的混合)

色彩学第三章(色彩的混合)

拓展视野和思路
多关注色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 趋势,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激发 创新灵感。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领 域的优秀案例和经验,为自己的学习 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仪器测量法原理及应用
80%
色度计原理
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色彩转换 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100%
色彩测量仪器
如分光光度计、色差计等,用于 测量色彩的各项参数。
80%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客观的色彩混合效果评估结果 。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评估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
研究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感 知和认知过程。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内容回顾与总结
色彩的混合原理
详细阐述了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以及空间混合等色彩混合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色彩混合的实践应用
介绍了色彩混合在艺术设计、印刷、显示技术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以及不同混合方式对色彩效果的影响。
色彩混合的案例分析
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分析了色彩混合在创造丰富色彩效果、增强视觉 冲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品二
《海洋之梦》——这幅平面设计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深浅不一的蓝色表现出海洋 的深邃和广阔。同时,作品中还运用了白色和黄色的点缀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清新、明 亮。
作品三
《秋日暖阳》——这幅室内设计作品运用了暖色调的色彩组合,以棕色、橙色和黄色为 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作品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结合 ,使得室内空间更加明亮、通透。
效果不佳。
与客户沟通
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确保调色结果符合客户
要求和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光的混合
人们很少能看见单纯的、只有一种波长的光。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见的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混合起来的光。

从牛顿时代开始,人们就研究颜色混合的现象,现已确定的色光混合律主要有如下的三条。

(1)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与之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无彩色)的光觉,这两种相互中和的色光叫做互为补色。

如红色光与青绿色光互为补色,黄色光与蓝色光互为补色等等。

(2)两种不是互为补色的色光相混合,便产生一种新的、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中间色的色觉。

如蓝色光和红色光相混合产生紫色色觉;红色光与黄色光相混合产生橙色色觉。

(3)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与相同的纯光谱的色光,只要两者产生的色觉相似,都可以互相代替,取得同样的视觉效果。

如黄色光和蓝色光,不论它们本身各自是纯光谱的,还是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它们相互混合同样能产生白色或灰色的色觉,它们都互为补色。

我们这里讲的色混合现象,是波长不同的光在视觉系统中的混合,不是画家在调色板上调色那种颜料的混合。

颜料混合所遵循的规律与色光混合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同的。

不同的色光相混合,是遵循加法的原则,如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同等地混合起来,成了白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白光中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

红色光加绿色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红、绿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黄色的;红色光加蓝色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红、蓝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紫色。

把黄色光和蓝色光相混合而成了白光,照在白纸上,白纸面能把黄、蓝相混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黄色光和蓝色光就互为补色。

但是;不同的颜料相混合,所遵循的则是减法原则,如白纸上涂了蓝色,白光照在蓝纸上,纸面上的蓝颜料就把白光中的红色光、绿色光都吸收掉,只剩下蓝色光及一些在光谱上与蓝色相邻近的光反射出来,所以看起来主要是蓝色;如在调色板上把黄颜料和蓝颜料相混合,白光照在上面,看起来是绿色的,这与黄色光和蓝色光相混合而成白光的情况就大不相同。

色觉的综合过程,是最后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实现的,而不是最后在视网膜上实现的。

色光混合的现象,可以用三原色说加以解释。

这种学说假定有三种基本色觉,即红、绿和蓝,并认为在视网膜上,相应地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一种含红感光色素,一种含绿感光色素,一种含蓝感光色素。

当三种锥状细胞同等地受刺激时,产生白色的感觉。

其中任何一种锥状细胞单独受刺激,或三种锥状细胞都受刺激,但其中只有一种锥状细胞的兴奋占绝对优势时,则产生与这种占绝对优势的锥状细胞相应的色觉。

如果三种锥状细胞不同比例地受刺激时,则产生各种不同的相应的色觉。

近年来,有人研究人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锥状细胞吸收光谱的特性,发现有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一种锥状细胞对一定波长的红光吸收最大,称为感红锥状细胞;另一种锥状细胞对一定波长的绿光吸收最大,称为感绿锥状细胞;第三种锥状细胞对一定波长的蓝光吸收最大,称为感蓝锥状细胞。

这些事实给三原色学说以很大的支持。

但三原色学说对于色对比和负后像等现象还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