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认同视角的消费者购买意向模型研究_周成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决策模型研究

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决策模型研究

消费者行为中的购买决策模型研究在当代市场经济中,消费者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购买决策是消费者行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营销策略,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购买决策模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购买决策模型,并探讨其优缺点。

首先,经典购买决策模型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

该模型由斯图尔特•厄伦威格于1965年提出,被称为AIDA 模型,即Awareness(意识)、Interest(兴趣)、Desire(愿望)和Action(行动)。

这一模型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包括四个阶段,从意识到兴趣、再到愿望,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一模型适用于大多数购买决策,因为消费者通常需要先了解产品或服务,然后产生兴趣和愿望,最终才会采取行动购买。

然而,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态度的影响,对于复杂的购买决策可能不够准确。

其次,认知购买决策模型通过引入认知因素来解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这一模型由乔治•阿博尔德提出,主张消费者购买决策受到他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意义理解的影响。

认知购买决策模型将购买决策过程分为认知阶段、信息搜索阶段、评估阶段和购买决策阶段。

在认知阶段,消费者开始意识到需求,然后通过信息搜索来获得相关信息。

接下来是评估阶段,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或服务进行比较,并形成购买意向。

最后,在购买决策阶段,消费者选择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并进行购买。

认知购买决策模型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于复杂的购买决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该模型忽视了情感和社会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行为购买决策模型强调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和决策过程。

该模型由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将购买决策分为四个阶段:需要识别、信息搜索、评估和选择。

与其他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视为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心理过程。

行为购买决策模型认为,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将进行信息搜索、对选项进行评估,并最终选择最符合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purchase intention 的维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purchase intention 的维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purchase intention 的维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购买意向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涉及到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维度。

购买意向的形成对于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产品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购买意向的不同维度,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提升产品销售效果和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探讨购买意向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通过对购买意向的不同维度进行解析,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打造更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探讨purchase intention(购买意向)的不同维度,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购买意向的概念以及文章的结构,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购买意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具体特点和影响因素。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各个维度进行总结,并探讨purchase intention的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purchase intention维度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市场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1.3 目的:购买意向是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倾向。

本文旨在探讨购买意向的维度,即认知、情感和行为维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通过对购买意向的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活动。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对购买意向这一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2.正文2.1 购买意向的认知维度购买意向的认知维度是指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所表现出的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程度。

在购买意向的认知维度中,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信息搜索、评估和比较,从而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态度和看法。

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与影响因素综述

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与影响因素综述

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与影响因素综述目前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主要有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跨境电商要借鉴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价值效用;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培养消费者消费习惯,增强消费者粘度;提高网站质量,简化购物与交易流程。

标签:跨境电子商务;购买意愿;企业营销跨境电子商务是指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据统计,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已达7.6万亿,年均增幅超过了20%。

在进出口贸易下滑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逆势增长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新动力。

同时,中国海淘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海淘用户由2014年的0.15亿增长至2017年的0.65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0.88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跨境电商务通过交易平台将商家与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实现消费者与商家最直接的沟通,利用网络营销手段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升消费者意愿,发挥网络营销在跨境电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把控好消费者意愿是跨境电子商务作好营销工作的关键。

购买意愿属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Mullet & Karson(1985)认为消费者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采取购买行为的机率的高低。

Dodds & Monroe (1991)指出意愿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外在因素的作用所构成的。

在消费过程中,Fishbein和Ajzen(1991)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购买意愿是积极的,则购买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反之,购买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将降低。

因此,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为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消费需求氛围。

1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研究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的情景变得更为多样和复杂。

《2024年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范文

《2024年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范文

《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直播已经成为现代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场景之一。

其独特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使得消费者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能够直接参与到商品的购买决策过程中。

本文旨在通过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研究,以期为电商直播平台和商家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建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电商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直播场景下进行购物。

然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直播内容、主播影响力、商品质量、价格等。

因此,对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研究,有助于电商平台和商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销售业绩。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扎根理论对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理论构建,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数据来源于电商平台上的电商直播数据、消费者购买数据以及消费者调查问卷。

四、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分析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文献回顾,本研究构建了电商直播场景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包括直播内容、主播影响力、商品质量、价格、消费者个人特征等因素。

(二)开放编码通过对访谈和观察资料的开放编码,提取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具体因素,如主播的互动能力、商品的展示效果、价格优惠等。

(三)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在开放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因素进行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形成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核心类别和主题。

五、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与分析(一)模型构建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该模型包括外生变量(如直播内容、主播影响力等)和内生变量(如购买意愿、满意度等)。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数据进行估计和检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

(三)结果分析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各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独树一帜还是随波逐流

独树一帜还是随波逐流
的基础上ꎬ Amaldoss ( 2005) 将消费者分为两类: 领导型消费者和跟随型消费者ꎬ 其中领导型消
费者会将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ꎬ 更在意产品的独特性和新颖性ꎬ 产品效用会随购买人数增加而降
131
珞珈管理评论
2024 年卷第 2 辑 ( 总第 53 辑)
低ꎻ 跟随型消费者则把其他消费者的期望或行为作为自己行为参照的准则ꎬ 进而在自己的产品评
管理评论
Luojia Management Review
2024 年卷第 2 辑 ( 总第 53 辑)
No 2ꎬ 2024 ( Sum 53)
独树一帜还是随波逐流?
消费者类型和奢侈品环保信息
交互效应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冯文婷1 李 洁2 沈先运2 刘陈陵2
(1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珠宝学院 武汉 430074ꎻ
侈品品牌热衷于投身可持续性实践活动ꎬ 开发可持续奢侈品的生产线ꎬ 可持续奢侈品日益成为一种
新的时尚潮流 ( Li & Leonasꎬ 2019) ꎮ
可持续奢侈品是指符合环保诉求ꎬ 具有节能、 无害等可持续属性或相关联的奢侈品ꎮ 现有研究
表明ꎬ 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奢侈品存在两种矛盾态度: 一方面ꎬ “ 可持续” 与自我超越、 道德和利他主
目ꎻ 阿玛尼则承诺 2020 年起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ꎻ 古驰也在 2017 年宣布不再使用一切
动物皮草ꎮ 此外ꎬ 在全球可持续时尚峰会上ꎬ 宝格丽首席执行官提出: “ 作为一个奢侈品品牌ꎬ 宝格
丽以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品牌理念为傲ꎬ 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坚持合乎道德的生产准则” ꎮ 这表明ꎬ 奢
实验二验证消费者心理需求 ( 分化、 同化) 和奢侈品环保信息 ( 可持续、 非可持续) 的匹配一致性

符号与认同身着优衣库联名服饰的青年

符号与认同身着优衣库联名服饰的青年

第34卷第3期 2021年02月Vol.34 No.3February 2021艺术科技符号与认同:身着优衣库联名服饰的青年骆成诚,陆卫群(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日本品牌优衣库联名系列服饰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欢迎,在优衣库品牌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审美观等正在发生变化。

本文以符号消费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作为分析当前中国存在的优衣库品牌联名服饰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现象的框架,探讨优衣库这一品牌深受青年群体喜爱的原因和消费优衣库品牌联名服饰的行为所反映的社会学意义。

本文认为,当下青年群体对优衣库这一品牌的喜爱反映了消费者对该品牌文化的认同,消费该品牌的联名系列服饰是一种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

关键词:符号消费;认同;优衣库;青年;联名服饰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195-021 问题的背景和由来优衣库在2018年与艺术大师KAWS(考斯)合作设计的T恤引来大众的疯抢,甚至出现为了抢衣服而斗殴的现象。

2020年11月13日,优衣库与设计师Jil Sander (吉尔·桑达)的合作系列“UNIQLO+J”回归,也引发人们的疯狂购买。

优衣库2002年进入市场,真正被普罗大众熟知是源于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优衣库在此前一直因为设计过于简洁被年轻人吐槽,但近几年来,走在大街上却随处可见身着优衣库服饰的年轻人,现在走进优衣库可以看见最主要的消费者也是年轻人。

从2017、2018和2019快时尚品牌排行榜来看,优衣库三年连续位居第一[1-3]。

于是难免让人疑惑,优衣库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为什么在近几年出现青年群体涌入优衣库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究竟是怎样的消费观念的变化?仔细分析青年群体购买的优衣库单品中的类别,可以发现优衣库联名系列服饰占据了青年群体购买的优衣库商品中的大部分,因此应当从哪个角度理解青年群体对于优衣库联名系列商品的热爱成为又一问题。

第七章购买决策理论

第七章购买决策理论

3. 购买筛选模型
消费者购买前,一般会有已认知的品牌进入其潜意识的备 选清单,并可分为三个区域:激活区、惰性区和排除区。
不确定情境下的购买决策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根据价值函数,从获益和损失的 角度构建不同的决策行为方案。他们往往会高估极不可能发生 的事件的概率,又往往低估极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
商场氛围影响模型
冲动性购买行为
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非事前计划的终端购 买行为,亦称为非计划性购买。
纯粹冲动性 购买
建议性购买
时尚冲动性 购买
提醒性购买
计划冲动 购买
4. 购后行为
购后过程模型
4. 购后行为
购后冲突
案例7-3 虚拟与现实——优衣库的虚拟试衣间
聚焦中国7-1 中国人购物之不同
小结
消费者是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 消费者决策模型、预期理论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 终端购物行为的基本理论 购买情境的影响力 购后行为的分析
思考题
1. 试分析基本的消费者决策模型和特定类别的消费者决策模型之 间的区别。 2. 试讨论消费者决策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预期理论是如何分 析消费者的? 3. 试以实例说明消费者决策的RPS,LPS和EPS类型。 4. 试运用FCB方格说明购买不同类别的产品时,消费者的购买决 策有何不同? 5. 终端购买行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6. 冲动性购买的大量存在是否说明了消费者行为是不可解释的? 7. 试结合实例从购物行为的角度讨论中国人与西方人有何不同。
方格1: 思考者 广告应重视足够理 性的诉求支持
方格3: 行动者 广告应重视购买后 的认同
案例7-2 天猫网购
方格2: 感觉者 广告应重视情感的 打动
方格4: 反应者 广告应重视消费者 的体验和自我感觉

移动学习软件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

移动学习软件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

0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传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精细化发展,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逐步从电脑端向移动端转移。

此外,移动新技术的应用使线上学习更加个性化、便捷,人们能够跨时空、跨情景、及时、移动、交互学习,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移动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云课堂、腾讯课堂等移动线上学习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移动学习,大部分学者研究移动学习软件如何对词汇学习和教学、大学生知识习得产生影响,探索如何提升移动学习效果,如SAROBAN 等[1]研究移动辅助词汇学习对学生成功和态度的影响;肖红芳等[2]研究移动App 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乔万峻[3]研究移动学习软件使用情况;赵莹[4]探索移动学习软件的初中英语学习效果;李静昉[5]分析移动学习软件优化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效果。

从软件设计和功能角度,关注移动学习软件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可用性、用户体验和媒体融合情况等方面,如HAMARI [6]研究软件的游戏化设计是否会提升用户活跃度;MORENO-GER 等[7]研究在线教育的游戏化设计;杨光[8]研究移动学习软件的用户使用满意度;郭倩茹等[9]从个性化、情境性、探究性、社会性及建构性五大维度对比分析2个移动学习App ;陈逸轩[10]分析移动学习软件在数字化背景下促进媒介融合方面做出的举措;李月琳等[11]研究移动学习平台的交互设计,探讨交互设计的可用性及影响用户体验的设计要素。

然而,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移动学习软件付费意愿的文章较少。

消费者对线上知识付费体验从抵触、感到新鲜感到盲目跟风和知识焦虑逐渐走向理性消费,更理性和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在线知识产品[12]。

随着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付费越来越理性,部分学者开始研究移动学习软件用户付费行为。

研究发现,大部分有购买线上学习App 套餐的消费者认为移动学习更具优势,如在线语言学习会引入优质的外教资源,通关学习、游戏背单词等使他们养成长期线上学习的习惯。

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 基于生态价值观 个人感知相关性的TPB拓展模型

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  基于生态价值观 个人感知相关性的TPB拓展模型

同时,TPB拓展模型在解释绿色购买意愿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根据 该模型,消费者行为不仅受个人感知相关性的影响,还受到态度、主观规范、知 觉行为控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在绿色购买意愿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 复杂的交互作用。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生态价值观、个人感知相关性的TPB拓展模型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态价 值观、个人感知相关性以及TPB拓展模型中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 因素共同影响了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企业应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通过营销策 略积极引导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
文献综述
生态价值观是指个体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反映了消费者对环境保 护的态度和倾向。TPB拓展模型则是一个行为学模型,用于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行 为。在绿色购买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 现有的研究大多单独考虑生态价值观或TPB拓展模型,缺乏对二者的综合研究。 此外,现有研究还未能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实 证检验。
文献综述
生态价值观是指个体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反映了消费者对环境保 护的态度和倾向。TPB拓展模型则是一个行为学模型,用于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行 为。在绿色购买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 现有的研究大多单独考虑生态价值观或TPB拓展模型,缺乏对二者的综合研究。 此外,现有研究还未能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实 证检验。
结果与讨论
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中国消费者在绿色购买意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进 一步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生态价值观对绿色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个人感知相关性则对绿色购买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此外,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 显示,生态价值观和TPB拓展模型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营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态度和行为。

该理论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是理性的,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来选择最优的产品或服务。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比较不同选项的成本和收益,并选择收益最大化的选项。

二、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它认为人的需求可以按照一定的层次来分类。

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消费者行为受到这些需求的驱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认知决策理论认知决策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进行信息搜索、评估和选择,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知识来做出决策。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比较不同选项的特点和优势,并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选项。

四、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消费者会根据他人的评价和建议来做出决策,并试图符合社会的期望和标准。

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口碑营销等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五、行为意向理论行为意向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受到他们的购买意图和态度的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受到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因素的影响,而态度则受到个人价值观、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特点、调整价格策略等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和态度。

综上所述,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于企业认识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以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从而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理解消费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和经营决策。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用于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

该模型基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认知和行动等因素,探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因和规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模型的基本构成部分:1. 情境因素(Situation Factors):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特定情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购买场景、时间、地点、社会文化环境等。

这些情境因素能够改变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2. 个体特征(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职业等各种个人因素。

这些个体特征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购买决策。

3. 消费者需求(Consumer Needs):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追求满足特定需求和欲望。

需求可以分为基本、次要和辅助需求。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了解他们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强度和优先级。

4. 消费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s):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或服务的偏好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偏好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品牌倾向、产品特征、价格敏感度等来衡量。

5.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会经历认知过程,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意识形态、决策制定等。

认知过程会影响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购买态度和购买意向。

6. 决策行为(Decision Making):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作出决策,选择购买哪种产品或服务。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动等阶段。

7. 影响因素(Influencing Factors):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宣传、家庭和朋友的意见、推销员的推销手段等。

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促使或阻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以上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模型,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

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和实证研究

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和实证研究

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和实证研究一、概述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接受行为已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基于价格、质量等单一维度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本研究提出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旨在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消费者接受产品或服务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整体效用的主观评价,它涵盖了产品功能、品质、价格、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

消费者在接受产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期望和认知,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感知价值。

感知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接受行为。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梳理,构建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

该模型包括感知价值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接受行为决策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消费者在接受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

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群体作为样本,收集他们在购买和使用特定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感知价值、购买意愿和接受行为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揭示了感知价值与消费者接受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如何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如何根据消费者感知价值差异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基于感知价值视角深入探讨了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也为企业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感知价值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感知价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调节作用...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调节作用...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调节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口碑已成为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消费者往往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关于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购买决策。

因此,了解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回顾现有的研究,总结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了消费者品牌态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1.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网络口碑是指消费者在网络上发表的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许多研究表明,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具体影响方面的综述:1.1 产品知识增加网络口碑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功能、性能和优劣之处,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的价值,并提高对产品的购买意向。

1.2 信任度提高网络口碑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或商家的信任度。

消费者往往更关注其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评价,而不是商家的广告宣传。

因此,在消费者看来,网络口碑更加真实和可信。

1.3 意见引领和决策影响网络口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具体机制包括消费者受其他消费者意见的影响,或者消费者对其他消费者意见产生的认同感。

此外,网络口碑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供消费者做出决策,并降低消费者的不确定性。

1.4 影响购买体验和重复购买网络口碑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体验和对商家的评价,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意愿。

如果消费者在第一次购买中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并受到其他消费者的积极评价,则他们更有可能再次购买相同的产品或从同一家商家购物。

综上所述,网络口碑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调节作用品牌态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特点的一系列情感、评价和行为倾向。

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积极和负面影响对网络口碑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并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影响。

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的解释

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的解释

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的解释程卫进;李紫薇;程雨;刘根固;程遂营【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卷),期】2022(38)9【摘要】作为旅游地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居民在主—客价值共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以河南省开封市主城区为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纳入地方依恋对研究模型进行扩展,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索旅游地居民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结果发现:(1)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态度对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是地方认同、主观规范。

(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地方依赖显著正向影响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态度,且均能通过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态度对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和地方依恋理论相结合的扩展模型对主—客价值共创行为意向的预测和解释作用,并从旅游体验价值视角探究了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启示。

【总页数】10页(P1025-1034)【作者】程卫进;李紫薇;程雨;刘根固;程遂营【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相关文献】1.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形成机制概念模型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延伸视角2.个人创新性对网络购买服装意向的影响分析--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3.习惯行为、执行意向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意向与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模型4.护理实习生就业留职意向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5.虚拟品牌社群价值共创行为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型研究

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型研究
堕 墼
No. 2 TI E ME DUCATI ON Feb
消费者购 买决策心理模型研究
梅 芳芳
摘要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包含一 系列的心理过程 , 从产生购 买需要到购 买后 对商品用后的体验评价 , 中间经历 了一 系列的决策过 程 , 分析探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 , 在 构建 了“ 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型 ”分析探讨 消费者购 买决策 的影响 因素 , , 并提 出来来购买决策研
究的 方 向 。
关键词 : 消费者 决 策心理 购买决策心理模 型 中图 分 类 号 : 89 B 4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62 88 (1 00 — 2 4 0 17 — 1 1买 .
购买决策心理 过程是消 费心理学 和消费行 为学 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也是营销研究 的核心 内容 。从 消费者的角度说 , 了解 购买决策心理过程 , 能够 克服 自身不理性 消费和盲 目消 费; 从营 销实践角度 而言 , 有助 于企业 进行有效地市 场细分 、 市场地位 以 及制定 明确 的营销 战略组合 。购买决策行为包含一 系列的心理 过程 , 这些过程共同影响消费者最终 的购买行 为。消费者行 为模 型为研究 和分 析消费者行为提供 了基本框架 。本 文结 合西方学 者的“ 刺激一反应” 模型和 中国实际 , 构建 购买决策心理模型 。 2 消费者购买决策心理模 型 消 费 行 为是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中 最 具 普 遍 性 的 一 种 行 为 活 动 。 由于购买动机 、 消费方式 、 经济状况 以及消 费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 不 同消费者表现出了不 同的消费行为 , 是在干差 万别 的消费行 但 为中, 存在着共 同的规律性的东西。一些 学者在深 入研 究的基础 上建立 了消费行 为的一般模 型 , 比较著名 的消费者行 为模 型有 : 尼柯西亚模 型 、 恩格尔一科 拉特一 布莱克模 型( 简称 EBK)霍华 .. 、

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3年12月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㊀㊀㊀㊀㊀㊀Dec.2023Vol.39㊀No.6收稿日期:2023-02-20基金项目:福建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项目(fj202104)作者简介:薛寒欣(1989 ),女,福建福清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㊁战略管理㊂DOI:10.13216/ki.upcjess.2023.06.0011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薛寒欣(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福建福州350014)摘要:基于SOR 模型,探讨消费者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消费者创新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㊂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新颖性㊁感知实用性均对感知价值及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对感知价值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感知价值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产品创新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㊁感知产品创新和感知价值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㊂关键词:感知产品创新;感知价值;消费者创新性;新能源汽车;SOR 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6-0084-08㊀㊀一㊁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㊂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优化产业结构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㊂传统燃油汽车大量消耗化石燃料,不仅加剧了能源危机,而且产生大规模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不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㊂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汽车产品,以非常规能源作为车用燃料,能有效缓解能源短缺㊁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㊂近年来随着外资品牌的大量涌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叠加新冠疫情㊁补贴退坡㊁技术发展等多种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㊂[1]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的过渡阶段,需要依靠需求拉动来提升市场渗透率,而市场中消费者心理偏好和不同行为会影响需求拉动发挥作用㊂因此,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探究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㊂感知产品创新作为创新研究的新兴领域,主要探讨消费者主观上对产品创新性的评价和判断[2],它不仅会影响消费者满意度与购买意愿[3],而且对新产品创新绩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4]㊂相较于企业研发人员是从技术和功能视角来看待产品创新,消费者更为关心产品是否契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能否为他们创造新的体验㊂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创新的认知差异是新产品开发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㊂[5]可见,只有站在消费者视角评判产品创新性,才有利于激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认同与情感依附,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体验,并最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㊂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感知产品创新与消费者行为意愿之间的研究还比较少,且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单一维度来考察感知产品创新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直接影响,鲜少探究其作用机制[6]㊂据此,本研究以 刺激 机体 反应 (Stimulus -Organism -Response,简称SOR)模型作为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理论依托,以感知产品创新为自变量,以购买意愿为因变量,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从不同维度研究和分析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作用路径㊂另外,面对同一种新产品,不同创新个性的消费者所做出的反应可能也存在差异,因此加入消费者创新性作为调节变量来扩展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中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提供有益参考㊂二、文献述评(一)感知产品创新Danneel等[7]针对产品创新领域研究结论存在矛盾的问题,明确区分了企业立场与消费者角度的产品创新性,并强调应将消费者视角的产品创新性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㊂Rogers[8]最早提出了感知产品创新(Perceived product innovativeness)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消费者主观上判断某特定产品在新颖性和实用性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的差异程度,其中,新颖性主要体现为新产品与传统产品或其替代品之间的区别感受,实用性指的是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适用性㊁价值以及意义的主观评价㊂这一定义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㊂例如,Fu等[9]在研究中将感知产品创新定义为消费者对该产品所具备的独特属性与功能创新的评估;Lowe等[10]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认为感知产品创新是消费者对某个新产品和现有可替代产品的新颖程度以及改进程度的感知;Stock等[11]对相关创新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后,发现新颖性和实用性是感知产品创新最为常用㊁最具有信度和效度的测量维度㊂因此,本文借鉴Rog-ers的研究成果,将感知产品创新定义为:消费者所感知的某特定产品在新颖性和实用性这两方面与已有或理想中其他同类产品差异程度的主观评估㊂在这一界定下,本文将感知产品创新划分为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一是感知新颖性,对比其他同类产品,对某产品在外观㊁功能等方面的新颖性㊁创造性㊁差异性和独特性程度的主观判断;二是感知实用性,即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㊁能否给消费者带来价值㊂(二)感知价值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比较而产生的对产品或服务实际效用的总体评价,是个体理性视角和感性视角整合下的感知混合体㊂感知利得包括产品的物理属性㊁服务属性等内部外部特征;感知利失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还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产品中耗费的非货币成本,如时间㊁精力等㊂[12]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来定义感知价值,但焦点仍是利得和利失的权衡㊂如Dodds 等[13]通过系统性探究提出,感知价值是消费个体心中损益之间的平衡,也是感知所得和感知付出相对比较的过程㊂从理性角度分析,消费者都会理性地接受产品价值,在进行理性判断与分析后做出是否可以实施某种消费行为的决定㊂此外,消费者感知价值中还涵盖了一种内在价值,即消费者在选择和消费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在心理感受㊂Koehn[14]的研究认为,消费者感知价值是个体的体验,这种体验具有相对性㊁互动性以及偏好等特征㊂相对性主要指在不同的情境下,消费者对同一个产品的感知价值是有差异的;互动性意味着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过程中会通过与产品交互的方式来获取价值;偏好是指消费者更可能倾向于选择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进而获得更多价值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感知价值界定为:消费者在购买㊁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产品所提供的价值的主观感知和整体评价㊂(三)消费者创新性消费者创新性是创新扩散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㊂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的创新性行为,将消费者创新性看作是一种人格特质,反映了不同个体在接受新信息㊁尝试新事物方面的差异㊂从个性特征角度看,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两种类别的消费者创新性㊂一是内在创新性,认为消费者创新性是消费者先天固有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不受所处情境影响,只与个体因素有关,且会驱使个体去寻求刺激㊁探索新事物㊂[15]二是特定领域创新性,反映了个体对特定产品类别的行为倾向,即消费者在特定兴趣领域内主动了解和采纳新产品的心理倾向㊂[16]与内在创新性相比,特定领域创新性的概念更为具体,融合了个性特质与特定性的创新行为㊂不少研究表明,相较于内在创新性,特定领域创新性对个体新产品采用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且预测作用也更强㊂[17]鉴于本文针对的产品是新能源汽车,故采用特定领域创新性的概念,将消费者创新性定义为:消费者在感兴趣的某一特定产品领域内,学习和采用新产品的倾向㊂(四)SOR模型早期经典的 刺激 反应 (SR)模型从投入 产出的角度揭示了环境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但只能简单地呈现显性的外界刺激和结果,无法表达刺激接受者内部心理因素的感知和变化㊂1974年,学者Mehrabian和Russel[18]在 刺激 反应 (S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 有机体 的概念,提出了著名的 刺激 机体 反应 模型,强调个体所受到的外部刺激通过对有机体产生作用,而后促使个体做出一定的行为反应㊂在SOR模型中,刺激变量(S)是指个体接受外界带来的物理或社会心理刺激,可以是单因素,也可以是包括物理环境㊁产品特征和外部营销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有机体变量(O)是介于刺激和最终行为间的个体内部状态或心理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个体的情感或认知,其中认知主要表现为个体针对情境和行为的感知,如感知价值㊁感知风险与㊃58㊃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薛寒欣: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感知质量等;反应变量(R)是个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以及对刺激信息加工后,各种认知㊁情绪㊁情感等内在心理活动的产出结果或外在反应,通常表现为个体的态度和意愿等㊂[19]当前SOR模型框架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中㊂例如,朱光婷等[20]基于SOR模型,探讨了大数据刺激下的网站质量㊁创新程度以及安全因素通过个体态度与感知风险等中介变量对消费者购物意向的影响;Emir 等[21]以SOR模型为研究框架,将感知价值作为有机体变量,考察信息质量㊁感知交互性等对消费者在线酒店预订意向的作用机制;张劲松等[22]利用SOR 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信任共享出行服务平台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如何提升消费者对共享出行平台的使用意愿㊂本研究中,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也属于消费者行为范畴,感知产品创新可以视为一种外部营销刺激,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内部心理状态并导致消费行为的产生㊂因此,将SOR模型作为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具有良好的适切性㊂三、研究假设(一)感知产品创新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张维维等[23]的实证研究表明,感知产品创新可以通过态度㊁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高新技术产品购买意愿㊂敦帅等[24]在考察感知产品创新性与消费者智能手机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感知产品创新性的三个维度,即感知创意新颖性㊁感知技术新颖性和感知相对优势,均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㊂新能源汽车具有颠覆性创新的特性,在技术㊁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㊂通常条件下,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了解是不完全的,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当产品的创新点可以唤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或者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时,产品差异化优势就会越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也会更积极㊂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㊂H1:感知产品创新正向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㊂H1a:感知新颖性正向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㊂H1b:感知实用性正向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㊂(二)感知产品创新与感知价值在有限理性下,消费者会凭借对各种产品属性的直接感知对产品做出主观价值评估㊂面对某一创新产品时,消费者所感知到的由产品不同属性的创新所带来的效用越高于预期成本时,其对该产品购买价值的总体评价就越高㊂Truong等[25]以即将上市的技术类产品为例,通过实验法分析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创新的感知,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外观设计越新颖,消费个体对产品的感知价值会越大,对产品也会表现出更高的喜爱度㊂李慧等[26]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了影响游客体验感知价值的多重因果路径,发现产品创新能够积极影响游客体验感知价值㊂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㊂H2:感知产品创新正向影响感知价值㊂H2a:感知新颖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㊂H2b:感知实用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㊂(三)感知价值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从本质上看,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并非是要消费产品或服务本身,而是利用产品或服务可以提供的价值㊂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越高,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就越可能会产生对产品的购买意愿㊂Medeiros等[27]在探讨消费者对环保家电㊁环保家具这类绿色产品的购买意愿时,指出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㊂陈凯等[28]基于感知收益 感知风险框架研究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结果表明,感知价值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并且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路径㊂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㊂H3: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㊂(四)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特质理论认为,个体特性会显著影响个体行为倾向,消费者创新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王丽童等[29]在研究基本心理需要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时发现,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购买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㊂高键等[30]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创新性不仅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价值之间也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㊂消费者创新性水平的差异会影响其对风险和收益的感知,影响其认知和理解新能源汽车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独特优势,进而导致对新能源汽车产品价值的多角度衡量㊂创新性水平高的消费者更喜欢追求新奇和刺激,对风险的容忍程度更高,更希望突显个性,更容易被新能源汽车的新颖性㊁先进性等所吸引,从而强化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核心利益,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形成㊂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㊂H4a: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新颖性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㊂H4b: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实用性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㊂H4c: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新颖性与感知价值㊃68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2月之间起调节作用㊂H4d: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实用性与感知价值之间起调节作用㊂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㊀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模型四㊁研究设计(一)变量测量问卷所有条目均运用LiKert5级量表来测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被调查者按照自身真实感受进行打分㊂感知产品创新的测量从感知新颖性和感知实用性两个维度展开,主要是在Stock 等[11]开发的成熟量表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消费者创新性的测量主要参考了Goldsmith 等[16]开发的成熟量表,并借鉴陈文沛等[31]的研究成果,采用正向提法进行设计;感知价值的测量主要是在Kim 等[32]开发的关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多维量表基础上,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征进行适当修改;购买意愿的测量参照了Han 等[33]和Wang 等[34]开发的行为意向量表,并结合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实况进行设计㊂㊀㊀(二)研究样本为确保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在正式问卷发放前,对潜在消费者开展了小范围的预调查㊂根据预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修改量表中有歧义的测量条目后形成正式量表,选取福建省福州市㊁泉州市㊁漳州市㊁厦门市等多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对象为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政府机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采用线下实地发放问卷与线上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㊂调研工作从202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历时3个月,共发放375份问卷,实际收回36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35份,最后获得的有效问卷共325份,有效回收率为90.3%㊂样本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为59.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25岁至45岁之间;学历水平为本科及以上的数量达到305人,占比93.8%;样本的月可支配收入集中在4000元以上㊂可以看出,受访者拥有较好的经济状况,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问卷中的测量题项做出判断,符合开展研究的样本要求㊂五㊁实证分析(一)信度与效度首先借助SPSS25.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文中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㊂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的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变量的测量题项㊁因子载荷系数以及Cronbach α值如表1所示㊂表1㊀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测量变量测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值感知新颖性功能配置㊁操作系统等很有新意外观设计㊁驾乘体验等非常独特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明显的不同提供了与以往显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0.7580.8610.6540.7290.737感知实用性可以为我提供独特的好处(补贴㊁路权等)可以解决我希望解决的问题对我而言十分有意义0.7630.7140.6390.725消费者创新性相对于我的朋友,我拥有过的汽车数量最多我较早注意到最近出现的新款汽车我是朋友圈中较早购买新款汽车的人如果有新汽车上市,我很有兴趣购买即使没试用过,我也会购买新上市的汽车我比周围的人更早知道新上市汽车的名称0.7850.9460.9520.8630.7070.8250.819感知价值相对于购买费用,使用它很划算相对于花费的时间,使用它对我更合理相对于花费的精力,使用它对我更有价值总的来说,使用新能源汽车为我提供价值0.6080.5590.7950.8860.641购买意愿相比同类产品,会优先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愿意在不久的将来购买新能源汽车会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推荐使用新能源汽车0.8380.9320.8240.856㊀㊀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说明各变量之间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㊂㊃78㊃第3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薛寒欣:感知产品创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感知价值0.6<α<0.7,信度处于可以接受范围;感知新颖性㊁感知实用性㊁消费者创新性与购买意愿的Cronbachα系数值均超过0.7,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以及模型可信度较高,能够比较稳定地反映样本情况㊂(二)假设验证与结果分析1.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利用软件LISREL对感知产品创新㊁感知价值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ML法)对模型的作用路径值进行估计,得到的初始模型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㊂由表2可知,χ2/d f的值为3.53,介于1~5之间,小于要求的标准值5;GFI 的值为0.88,虽然小于理想值,但也比较接近建议的标准值0.9;此外,模型中的AGFI=0.92,CFI= 0.98,IFI=0.95,NFI=0.94,都大于0.9,且SRMR= 0.067㊁RMSEA=0.083,均达到拟合标准的要求㊂总体上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表示该研究模型的适配度达到优良水平㊂因此,下面利用模型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和T值来分析因子间的相关性与显著性(见表3)㊂表2㊀模型拟合优度指标χ2/d f GFI AGFI CFI IFI NFI SRMR RMSEA 拟合标准<5>0.90>0.90>0.90>0.90>0.90<0.08<0.1模型 3.530.880.920.980.950.940.0670.082拟合效果理想接近理想理想理想理想理想理想表3㊀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模型的路径系数与假设检验假设回归路径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假设验证统计显著性评价感知新颖性ң购买意愿0.31 2.34支持显著感知实用性ң购买意愿0.57 3.58支持显著感知新颖性ң感知价值0.29 2.42支持显著感知实用性ң感知价值0.46 3.25支持显著感知价值ң购买意愿0.39 2.19支持显著由表3可以看出,感知新颖性㊁感知实用性对购买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1㊁0.57,对应的T值分别为2.34㊁3.58,均高于0.05显著性水平上的T值1.96,因此假设H1a㊁H1b都得到验证㊂新能源汽车在外观㊁功能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能力,不仅是产品的价值属性,也是一种刺激消费者的有效信号㊂消费者感知到的新颖性和实用性越高,越会引发其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以及对新能源汽车预期效用的积极评估,从而提升购买意愿㊂另外,从回归系数可知,相比感知新颖性,感知实用性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强烈,这表明,当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还不完全㊁消费者偏好还未形成时,会通过追求相对显见的利益优势来保障不确定性㊂感知新颖性㊁感知实用性对感知价值的影响对应的T值分别为2.42㊁3.25,均高于0.05显著性水平上的1.96,因此假设H2a㊁H2b得到支持㊂新颖度越高的产品,通常在技术㊁工艺等层面有所提升,所蕴含的新奇性和差异性能够带来独特的心理体验,提高消费者的价值收益;而产品实用性越高,体现了产品与消费者实际诉求相匹配的程度越高,所以更容易获得消费的认同㊂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对应的T值为2.19,高于0.05显著性水平上的T值1.96,因此假设H3得到验证㊂消费者基于认知和体验角度,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感知到的利益获得和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后所形成的主观价值评价,能够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㊂2.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效应检验本文利用SPSS25.0软件,检验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产品创新与购买意愿㊁感知产品创新与感知价值之间的调节作用㊂温忠麟等[35]提出,分析变量的调节效应可分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步,为避免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对相关变量进行数据中心化处理;第二步,进行自变量与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得到测定系数R21;第三步,在保留第二步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基础上,加入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再对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测定系数R22,若系数R22显著高于系数R21,并且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异于零,则调节效应显著㊂因此,本研究分别以感知新颖性㊁感知实用性为自变量,消费者创新性为调节变量,感知价值㊁购买意愿为因变量,借助SPSS25.0软件做层次回归分析,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㊂从表4可知,方程2中感知新颖性和消费者创新性的交互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38,显著异于0;对比方程2与方程1,ΔR2为0.018,变化幅度为6.74%㊂可见,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新颖性和购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明显,假设H4a得到验证㊂消费者创新性在感知实用性与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中,方程3中的T值分别为7.168㊁3.297,均在0.05㊃88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2月。

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研究

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研究

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如何提高消费者购买的意愿成为了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市场调查与预测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而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一、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在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价格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市场价格和补贴价格等;2.产品特性因素,包括产品品质、功能性、外观等;3.服务因素,包括售后服务、客户支持和品牌形象等;4.消费者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文化因素等。

二、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预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需要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建模,预测未来的市场表现。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1.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是利用二元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连续数据,来进行建模预测。

2.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模型是利用基于推理的算法,来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和回归分析。

3.随机森林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是利用多个决策树模型,来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

三、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的应用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的应用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新产品的推出。

在推出新产品之前,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此时,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市场表现,制定合理的市场推广计划和销售策略。

四、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的局限性虽然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和精度,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其中最为突出的局限性包括:1.数据的可靠性。

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预测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之上,而如果数据不够准确、不够充分,就可能会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2.模型的可塑性。

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测模型通常是基于历史数据建立的,而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模型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符合市场需求。

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综述

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综述

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综述一、引言消费者购买意愿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企业战略决策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一些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

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在面临购买决策时的倾向或意愿。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体特征、社会文化、产品特性等。

1. 个体特征个体特征是指消费者个体的身份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其中,购买能力、购买经验和风险偏好是个体特征中常见的影响因素。

购买能力是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基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其购买意愿。

购买经验则是指消费者过去的购买经历,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更加容易形成购买意愿。

风险偏好是指消费者对购买风险的承受程度,风险厌恶程度越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越强。

2.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指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社会群体的影响、家庭和朋友的影响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都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群体的影响是指消费者所属的社会群体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比如消费者所在的地区、职业和教育程度等。

家庭和朋友的影响是指消费者身边亲友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家庭成员和朋友的购买决策会对消费者产生示范效应。

文化价值观念是指社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规范和期望,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购买意愿的态度和行为也会有所差异。

3. 产品特性产品特性是指产品的价格、质量、品牌和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意愿越强。

质量是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保障,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质量好的产品。

品牌是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知名品牌往往能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功能是指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和特点,功能越强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越高。

三、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方法和测量为了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学术界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其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可以获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数据。

消费者意愿模型

消费者意愿模型

消费者意愿模型01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老马的这个理论都快被用烂了,多数产品分析报告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时都会使用老马的层次需要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但我们多数人所熟悉的是老马的五层次需求说,即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一定的目标)。

除了老马的五层次需求说,老马在晚年还提出过一个七层次需求理论,见图1。

相对五层次需求理论,老马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个需求。

七层次需求理论的具体内容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认知的需求,是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例如阅读书籍了解未知的事物;审美的需求,是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例如听音乐。

笔者认为,相比五层次需求理论,七层次需求理论更有助于大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准确的把握,也更贴近于大家对现实需求的感知。

老马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助于产品经理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把握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本身功能可能满足的用户需求,具体产品的体现:生理需求,例如购物类、外卖类产品等;安全需求,例如理财类产品、支付宝等;归属和爱的需求,例如社交类产品、微信、陌陌等;尊重需求,例如游戏里面的排名,微信里面的打赏、点赞等;认知需求,例如各种内容付费产品等;审美需求,例如音乐类产品、视频类产品等;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写作类产品。

当然,有时一款产品也可以同时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例如大热的网易云音乐,音乐产品本身只是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但是网易云音乐通过歌曲评论这一功能,让用户在听歌的同时,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归属感,甚至用户可能因为评论的精彩获得别人的点赞而收获尊重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身份劣势带来的心理紧张感,从而在心理上获得 一种群体隶属来消除内部的身份紧张感。这种消费 行为并不是单纯满足生理需求,而是通过炫耀、攀
24
比、挥霍和浪费的过程来求得他人一个好的回应,对 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认同。
Adle(r 1932)[13]认为,人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并非 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欲望冲动。人具有与 生俱来的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它是人类共同的人
机。m 是参照群体或个人的个数。
虽然 Fishbein 理性行为模型注意到了行为意向
具有社会性,即消费者的行为意向会受到参照群体
那么作为社会的人,往往会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 选择,来表达与他人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同一性或差 异性,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身份群体,个人总是选 择与其身份相符合的消费行为,从而使得消费行为 成为了构建和维持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这种情况 我们称之为消费认同。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2016 年的中央 态度和与对其相关的具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
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 很强(RT Lapiere,1934;Bray,Douglas W,195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 Fishbein 和 Ajzen(1975)[5]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该
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通 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其行为
过增加有效的市场供给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 意向合理推断出,而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决定了个
长。而有效的市场供给,其本质是能更好的满足消 体行为意向。这两个因素是有权重的,可以用公式
费者需求的供给,因此企业应该更深入地研究中国 Ⅰ来表示:
2016 年 10 月 第 32 卷 第5 期
消费经济 CONSUMER ECONOMICS
Oct. 2016 Vol. 32 No.5
基于消费认同视角的消费者购买意向模型研究
□ 周 成 1,2
(1.西南财经大学 消费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4;2.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GJ.Pool 和 AF.Schwegler(2007)[11]提出人们服从 消费群体规范的动机包括:准确、自身相关和他人相
或个人的影响,但是没有进一步阐释其影响机理,也 关动机。当准确动机形成,人们服从消费群体规范是
就是说消费者的行为意向为什么会受到参照群体或 因为他们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合适的、准确的、成功
摘 要:本文以 Fishbein 理性行为模型为基础,从消费认同视角研究了我国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 。 通过选取群体所
属感、身份紧张感和个性化三个反映消费认同作用机制的变量取代理性行为模型中主观规范变量,形成消费认同视角小汽车的消费行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原有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修
消费者行为特点,从而更好的创造市场需求。本研 究以消费者购买小汽车的行为为例,从消费认同视
B~BI=W1(AB)+W2(SN)
公式Ⅰ
其中,B 表示个体的行为;BI 表示个体的行为意
角,把群体所属感、身份紧张感和个性化三个变量 引入到理性行为模型,对原有理性行为模型和消费 认同视角下的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最终将
n
Σ AB= biei i=1
公式Ⅱ
其中,bi 表示个体对特定行为会产生结果 i 的信 念;ei 表示个体对行为结果 i 的主观评价;n 指信念 的总数。
SN 表示主观规范(主观准则),指的是消费者对
收 稿 日 期 :2016-09-16 作者简介:周 成(1978-),男,湖北赤壁人,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向,是人们打算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量度。W1 和 W2 分别代表 AB 和 SN 两变量的权重,可以通过经验性 的回归分析获得。
数据拟合度更好的模型作为研究我国消费者购买意
AB 表示个体行为 B 态度,是人们对某一行为所
向的基础。
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由人们对行为结果的
二、理论背景
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决定;行为态度
范变量的界定比较狭隘,不能很好的解释主观规范 是它的使用价值,但在消费社会,物品凝结了社会意
变量对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 义,商品(物)超越了简单满足人们自然生理需要的
个群体导向、注重和谐的文化中,消费者个体的行为 意向会较容易受到认同压力的影响,这使得对于行 为的预测有可能存在大量误差。
的文化中,个体的行为意向会较容易受到消费认同 的稳定性间接表现为其消费行为的一致性,研究结
的压力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建立
果具有可比性。 考虑到本研究两个模型主要差异存在于主观
规范因素上,所以需要选择一种能使参照群体对购
由于本研究主要研究购买行为的意向,而不研 究购买行为本身,所以理性行为模型可以用图 1 来 表示。参考前面的讨论,本研究用能够反映消费认同 视角下的群体所属感、身份紧张感和个性化三个变 量代替理性行为模型中主观规范变量,从而形成消 费认同视角下的理性行为修正模型(见图 2)。
个人的影响,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很多学者利用 Fishbein 理性行为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模 型 较 好 的 预 测 了 消 费 者 对 产 品 的 购 买 意 向(MJ Ryan,EH Bonfield,1975;PW Miniard,JB Cohen, 1983;RL Oliver,WO Bearden,1983)[6-8]。一些研究者 认为 Fishbein 理性行为模型虽然是比较典型的预测 消费者行为特点的理论模型,但是模型中对主观规
的,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倾向向社会寻求 该如何做的信息。当自身相关动机产生时,人们服从 消费群体规范是因为采取相应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 认同。当他人相关动机产生时,动机根源于他人和他 人可能带来的结果,包括奖励和惩罚。当今是一个物 品极度丰裕的社会,我们消费的对象是充斥于市场 体系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物品,其最根本的用途
进行自我定位和认同。
后 卫 ”,是 社 会 稳 定 不 可 或 缺 的“ 缓 冲 带 ”与“ 防 震
以上研究表明,人们受到群体影响主要是通过 带”;作为新兴消费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中
群体所属感、身份紧张感和个性化这些消费认同机 间阶层是“消费上的前卫”,他们的消费激情是目前
制产生的。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群体导向,注重和谐 国家扩大内需与经济发展的强心针。最后,中间阶层
表现出的两个不同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 一群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 (“他 人”或“他们”)的差别。霍那斯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 度来分析认同。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认同表现为时间 上的连续性。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认同为在较长跨 度的时期中,那些可被识别和辨认的属性和特性表
己认同于某一消费群体,个人希望通过消费行为来 表现自己所属的阶层,即群体所属感,群体所属感是 一种群体认同。
商品化,以及使商品同时具有象征交换意义的符号 化一系列的活动[9]。正如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中,消 费成为了很多陌生人联结在一起纽带,人们将自己 归属于消费某种商品的群体,或者以某个特定品牌 作为自己的群体标志,每个人都有意或无意的把自
续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 “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9]。“相似”与“差别”是认同
(二)样本和产品确定
买 决 策 过 程 有 影 响 的 产 品 。 Fisher,Robert J. 和 Linda L. Price(1992)提出,一个群体能否影响购买 者对产品或品牌的选择,取决于这个产品或品牌的 社会可见度或购买者对可见度的感知 。 [14] Berarden 和 Etze(l 1982)发现当购买的产品是奢侈品而不是 必需品的时候,或者当产品是在公共场合消费而不 是在私下消费的时候,参照群体对购买者的影响更 大一些[15]。因此,本研究选择家用小汽车作为购买 行为的对象。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小 汽车在中间阶层消费者中比较普及,甚至成为了中
间阶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家用小汽
图 1 理性行为模型
车购买支出较高,使用的时间也较长,且经常在公 众 场 合 使 用 ,所 以 属 于 高 卷 入 度 商 品 ;此 外 ,在 我
国,家用小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交通
工具,而且是个人品味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三)变量测量和样本结构
强调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个性化特点,追求的主要不 家的中间阶层不相上下。同时,中间阶层作为消费人
是集体所属感,而是个体所属感(群体疏离感)。消费 群中的重要一极,其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不仅对其个
者通过个性化消费向别人传达一种信息“我是独特 人和家庭,而且对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都将
的”,个性化消费倾向越强烈的人越善于利用消费来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中间阶层是“政治上的
从他人的行为规范的动机水平所决定的。SN 可以用 他人(们)相似或相区别的过程。
公式Ⅲ表示:
正如 Fishbein 注意到了行为意向具有社会性,
m
Σ SN= (NBj)(MCj) j=1
公式Ⅲ
其中,NBj 是规范信念,指消费者关于参照群体
或个人 j 认为其应该或不应该采取某种行为的信念。
MCj 消费者自己对接受或服从他人的行为规范的动
scu 和 G.Zinkhan(2015)[12]认为规范的影 响通过服从而实现,一个人为了从他人那里得到一 个好的回应而接受群体的影响。个人担心自己比不 上他人或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得不到他人的承认, 而试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或攀比性消费行为,缓解由
现较为稳定。从空间的角度看,个人认同表现为把个 人的各个方面结合成某种连贯性的结构性模式,而 社会(或集体)认同则表现散布在空间中的人们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