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合集下载

林业科研计划

林业科研计划

公益技术是指基本不具备明确的市场竞争属性, 公益技术是指基本不具备明确的市场竞争属性, 是指基本不具备明确的市场竞争属性 主要服务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 主要服务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 高和环境改善等公共利益的技术。 高和环境改善等公共利益的技术。 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领域 是指在产业领域、 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领域、不同行业或不同区 域能够广泛共享应用, 域能够广泛共享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普遍 推动作用的技术。 推动作用的技术。 关键技术是指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是指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是指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或 延伸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 技术。 技术。
项目编号 G1999016000 G2002CB111500
项目名称 树木育种的分子基础 研究项目
承担单位 中国林科院
森林对农业区域环境 中国林科院 影响的机理与调控基 础研究
“863 计划主要研究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 863”计划 863 计划主要研究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 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 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培育高技术产 业生长点。 业生长点。 选择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等高技 选择信息技术、 术领域的26个主题和若干重大专项作为发展重点, 26个主题和若干重大专项作为发展重点 术领域的26个主题和若干重大专项作为发展重点, 设立主题专家组,负责各主题课题的立项、 设立主题专家组,负责各主题课题的立项、组织 实施和管理工作。按照《 实施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863计划 管理办法》 计划) 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 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行管 理。

森防火科学技术研究中长期发展纲要(2006-2020年)

森防火科学技术研究中长期发展纲要(2006-2020年)

中国森林防火科学技术研究中长期发展纲要(2006-2020年)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发生面广、破坏性大、处臵扑救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它烧毁林木和森林资源,破坏森林环境,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威胁人民群众有生命财产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对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国林业处在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阶段,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任务更加艰巨。

森林火灾防范的复杂性和扑救的危险性决定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实行科学设防、科学指挥、科学扑救,需要更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加强森林防火科技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工作的发展,规范森林防火科研管理,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的防控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的精神,按照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林业科技工作的总体布局,结合我国森林防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本纲要。

一、森林防火科技发展现状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被不断应用在森林防火的各个环节,为森林防火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森林防火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各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初步掌握了东北等重点林区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类型的划分、含水率动态预测和数量动态,开展了可燃物计划烧除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区域的计划烧除规程;开展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的研究工作,制订了《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和《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行业标准,研制了森林火险监测自动仪器和数十种火险天气预报方法;开展了生物防火林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研制了生土带开设技术、化学除草技术、高效泡沫阻火剂和喷洒设备;研制了多种林火探测和监测设备,特别是卫星林火监测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林火监测的水平;研究并开发了多种扑火手工具、风力灭火机、水枪、自压式化学灭火器、轻型灭火水泵、载水消防车、各类点火器等;开展了人工增雨灭火、化学灭火、航空灭火和爆炸灭火等技术研究;研制了75型森林灭火剂、704型航空化学灭火剂、干粉灭火弹、液体灭火弹、索状炸药等;开展了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机降、索降和滑降灭火以及飞机喷洒化学灭火剂灭火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开发了阻燃防火服、防火鞋、森林消防头盔、手套、森林消防眼镜、阻燃皮革指挥服、战斗服、森林消防人员呼吸器、逃生器、避火罩、防烟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研制出机载超短波电台和超短波中继台,引进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全球星电话系统,开展双星定位系统的研究推广工作,多媒体火场监测信息传输在森林防扑火工作中得到应用;初步研究了火烧对动植物和土壤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和森林火灾损失的评估方法;开展了林火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

2023年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

2023年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

2023年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引言: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砍伐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的森林资源严重受损。

为了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2030年林业远景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制定2030年林业远景发展目标:1. 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30年,我国森林资源总蓄积量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以上。

2. 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到2030年,我国林业总产值达到10万亿元以上,林产品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

3. 推动林业绿色发展:到2030年,全国所有森林覆盖地区建立绿色生态系统管理机制,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效益最大化。

4.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二、推进2030年林业远景发展的主要战略: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工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并合理规划森林资源利用,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

2. 创新林业发展模式:推进林业现代化,加强林业流通和加工企业的改造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旅游等产业,提高林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3. 推动林产品国际贸易: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林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林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林产品的出口质量,增加出口份额,实现林业对外贸易的良性循环。

4. 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加大对林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林业科技人才。

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5. 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林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12.26•【文号】国发[2005]44号•【施行日期】2005.12.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5]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9.07.27•【文号】国科发计[2009]425号•【施行日期】2009.07.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09〕4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中科院、工程院、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推进《规划纲要》战略任务的落实,科学制定“十二五”科技规划,科技部将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期间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意义《规划纲要》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切实执行《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加强对《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对于推进任务落实,提高实施水平,确保《规划纲要》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启动实施,“十二五”将进入攻坚阶段。

本次检查评估工作,要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要求,对《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期间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查评估,把握进展,总结经验,形成关于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情况的基本判断;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和服务,进一步推动《规划纲要》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

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

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

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林科发[2006]175号今后5-15年,是实现我国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阶段。

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人才强林战略,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林业经济结构、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高林业行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的精神,结合林业发展和林业科学技术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经过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刻苦攻关、大胆创新,我国林业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方针、目标、布局、重点、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制定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影响十分深远;林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近10年来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近200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近80项,杨树、桉树、杉木、沙棘、竹等主要造林树种的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ABT生根粉系列产品研发、竹木加工与综合利用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林业生产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累计安排各类推广项目8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林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现有林业标准已基本覆盖了林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和森林认证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林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高层次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林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中国林科院为代表的中央级林业院所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地方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正文:----------------------------------------------------------------------------------------------------------------------------------------------------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安排,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0〕571号)的要求,我部于2010年底开展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遴选工作。

目前,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认真研究,原则同意“杂交水稻”等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名单见附件1)。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我部将组织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

请各实验室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请各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做好支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方案、落实建设经费。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实验室应凝炼科学发展目标、明确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组织科研队伍、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平台、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

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

林业远景的发展规划方案林业是指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一种经济活动和学科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和需求。

为了促使林业发展在未来取得良好的成果,以下是一个关于林业远景发展规划方案的提议。

一、推动可持续的林业管理可持续林业管理将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关键。

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森林资源,避免过度砍伐和滥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采取更加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促进木材的可持续利用。

二、发展高效的林业科技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资源压力,林业科技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林业远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开发更加高效的种植和收割技术,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先进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确监测和管理。

三、加强林业人才培养林业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撑。

为了保证林业远景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提高林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创新,培养一批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加大林业保护和法律法规的力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保护的投入,加强对违法砍伐和滥用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推动木材的深加工,提高木材的附加值和利用率。

其次,我们可以发展森林旅游、生态农业等相关的产业,推动林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最后,我们还可以为林业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支持,鼓励企业投入到林业产业的发展中。

六、加强国际合作林业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和支持。

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合作,分享林业管理和科技的经验和技术。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6(000)024
【摘要】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国民经济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

林业产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涉及包括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包括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种苗和花卉培育业、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林化产品加工业、木浆造纸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等产业。

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不仅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
【总页数】4页(P33-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
【相关文献】
1.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 [J],
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J], ;
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J], ;
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江苏科技发展
的成效与影响研究 [J], 李隼;朱志凌
5.江苏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措施与成效研究 [J], 李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2篇

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2篇

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2篇2020 forestry work plan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2、篇章2: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篇章1:2020年林业工作计划文档XX年,是在新的起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深入的一年,也是我市林业工作向更高更新发展的起步之年,做好XX年林业工作,思路要更新、措施要更硬、作风要更实,要紧紧围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这个中心,抓生产、保稳定、促和谐,努力实现全市生态文明取得新突破。

XX年全市林业发展的工作目标是: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6万亩,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加快生态文明进程;林业行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1.6‰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9%以上。

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招商引资5000万元,确保引进一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XX年,我市林业工作重点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紧扣两个主题夯实生态文明基础1、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提升国土绿化水平。

一是突出重点,主攻通道绿化。

XX年,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搞好通道绿化工作,以树典型、建亮点、抓示范为主,建设高标准和高质量的精品路段,重点打造316国道瑞昌段、瑞码快速通道、杭瑞高速瑞昌连接线、省道瑞南线等四条道路,并重新打造县道立肇线立新桥至高丰段,完成通道绿化精品路段建设65公里,使全市县道以上公路通道绿化率达95%以上。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二○一二年五月目录一、形势与需求 (3)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4)(一)总体思路 (4)(二)发展目标 (4)三、重点任务 (4)(一)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4)(二)森林经营和保护技术研究 (5)(三)用材林培育与加工转化技术研究 (5)(四)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5)(五)林业装备及信息技术研究 ............................ 6 (六)现代林业重大基础研究 .. (6)(七)现代林业前沿技术研究 (6)四、保障措施 (6)(一)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对现代林业科技工作的投入 (7)(二)着力构建和完善林业科技创新平台 (7)(三)有效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新机制 (7)(四)切实加强现代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7)(五)全面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8)本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等为依据,以攻克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瓶颈技术为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林业科技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现代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满足林产品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问题。

2009年,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同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因此,发展现代林业科技,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林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析现代林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试析现代林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试析现代林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林学专业以森林为经营管理为对象,为林业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其目标。

在当今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背景下,林学专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林学专业是优先支持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

黄山学院林学专业虽源于中等林业学校,但一直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林业事业发展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林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在人们印象中林学专业所学的就是“挖坑栽树”,缺乏对林学专业的正确认识,更没有全面理解现代林业对人才的需求,受当前向往舒适大城市生活、追求高薪职业的社会氛围的影响,未来工作地点可能相对偏僻、薪资待遇偏低的林学专业缺乏对高考学子的吸引力,影响到考生报考林学专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为提高林学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林业行业所需的人才,有关高等学校在林学专业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在专业方向设置[1]、课程体系建设[2]、实践教学改革[3]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教研成果,为提高林学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与一些新兴专业相比,林学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学生入学后专业思想不稳是林学专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需要高等林业教育管理者,特别是林业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在深刻认识现代林业的作用、正确把握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基础上,能制定针对性措施,不断增加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渗透,调整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将林学专业办成地域性明显、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唯有如此,才能吸引青年才俊,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大学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務社会的四大功能[4]。

1 现代林业的内涵森林是林业的基础,森林赋予了林业的概念,林业则增加了森林的社会属性,因此,林业的内涵随着森林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国国务院)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林业科学和技术

林业科学和技术

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加速林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全面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和《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任务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发展的关键措施,瞄准“十一五”期间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统筹规划部署,集聚优势力量,强化自主创新,取得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必须以自主创新为支撑。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要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需时日,当前,生态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产品已成为支撑当今社会发展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等三大类产品中最短缺的产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林业行业最为艰巨和迫切的任务。

针对林业生态工程区自然条件严酷,困难立地相对比例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必须在荒漠化防治、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重建和困难立地造林等领域加快自主创新,尽快攻克生态建设的技术瓶颈,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引领。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推动新时期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人造板、家具、松香等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木本粮油、干鲜果品及其他森林食品大幅增加,为保障食物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业局林业科研部门年度总结与年计划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引领林业新方向

林业局林业科研部门年度总结与年计划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引领林业新方向

林业局林业科研部门年度总结与年计划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引领林业新方向2019年是林业科研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林业局林业科研部门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们将对该部门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一年的计划,以期引领林业向绿色发展的新方向迈进。

以下是年度总结与年计划的内容概述:一、2019年度工作总结1. 科研项目的开展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林业科研部门共开展了若干科研项目。

这些项目涉及林业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种质改良等领域。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我们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2. 科研成果的产出在科研项目的开展中,我们部门积极探索并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新型树种的引种驯化、森林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森林抚育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等。

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还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3. 学术交流与合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多个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我们借鉴了许多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拓宽了我们部门的研究视野,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水平。

二、2020年度工作计划1. 持续开展科研项目2020年,我们将继续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以解决现实中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难题。

例如,我们将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开发出更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型树种,提高森林抗灾能力。

2. 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为了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

我们将鼓励科研人员主动探索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才。

3. 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是评判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创新中长期进展计划纲要20202020年20100903

创新中长期进展计划纲要20202020年20100903

黑龙江省森工林业中长期科技进展计划(2020-2020)(草稿)依据《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二五”计划》和《黑龙江省中长期科技进展计划纲要(2006—2020)》的整体部署和要求,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进展、引领以后的科学技术进展方针,制定《黑龙江省森工林业中长期科技进展计划》。

一、序言“十一五”期间,全省森工科技工作在总局党委、总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科技人员一起尽力,在科技体制改革、重大科技攻关、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科技功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增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森工国有林区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十一五”科技打算执行情形及要紧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系总共安排科技项目306项,其中科技攻关项目134项,科技功效转化项目172项,总经费万元(包括: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127项,经费万元;总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79项,经费万元)。

取得林业新技术、新功效323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38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19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陈嵘奖1项,梁希奖2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纳入国家、省及总局科技功效推行打算的项目177项,科技功效转化率达55%。

“十一五”以来,全省森工科技事业取得了快速进展,通过实施科技攻关和功效转化,解决了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提高了森工林区生产建设的水平和能力,为加速森工林区社会和生产的进展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一是选育出一批林木良种,为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奠定了基础;二是育苗技术快速进展,成立了小规模的苗木繁育基地,为人工林步入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三是林木产品高效利用及精深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四是丛林特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相关产业的崛起提供了科技支撑;五是丛林爱惜技术有了较大进展,丛林病虫害和丛林火灾取得了明显操纵;六是“数字林业”的应用,提高了丛林资源经营治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林科发[2006]175号今后5-15年,是实现我国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阶段。

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人才强林战略,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林业经济结构、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高林业行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的精神,结合林业发展和林业科学技术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经过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刻苦攻关、大胆创新,我国林业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方针、目标、布局、重点、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制定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影响十分深远;林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近10年来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近200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近80项,杨树、桉树、杉木、沙棘、竹等主要造林树种的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ABT生根粉系列产品研发、竹木加工与综合利用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林业生产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累计安排各类推广项目8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林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现有林业标准已基本覆盖了林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和森林认证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林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高层次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林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中国林科院为代表的中央级林业院所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地方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林业科技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和规模的林业科学技术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和林业科技管理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九五”初期的27.3%提高到35.4%,显著提高了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还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够,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国家总体水平和农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条件能力建设落后;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科技资源配臵不尽合理,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林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与此同时,世界林业科技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新的林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特别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对林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支撑当今社会发展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等三大类产品中,生态产品已成为社会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林业部门最艰巨、最迫切的任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林业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急剧增长,林业在促进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林业还承担着许多国际履约的重要任务,已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这些都对林业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在整个林业发展的突出位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林业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走林业自主创新之路。

二、指导思想、战略方针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今后15年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迫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首要推动力量,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整体水平,支撑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

(二)战略方针。

今后15年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强化创新,重点突破,优化配臵,支撑发展。

强化创新,就是通过加强林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林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

重点突破,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事关林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优化配臵,就是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资源效能的最大化,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支撑发展,就是从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出发,选择一批具有带动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项目,加大林业科学研究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支撑和引领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上,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基本满足林业发展需求、符合林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部分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

到2020年,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研究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在若干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重点培育出一批满足不同生态区域和重点工程需要的高产、优质、高抗优良品种和转基因新品种;增强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的研发能力,为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工程提供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建成功能完备的国家数字林业体系;提高产业技术的研发水平,主要工业用材林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0%以上,林业生物质高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生物技术产值的比重提高20%,木材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翻两番;显著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建设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陆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台站网络,建成完善的林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成林业科学数据与科技信息共享网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科技队伍,实施“312”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吸引30名左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和吸引1000名左右在本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新秀,培养和稳定200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

三、重点发展领域为适应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跟踪世界林业科技发展前沿,抢占新兴领域的制高点,我国林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引导我国林业科技资源围绕11个重点领域,集中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

本领域重点:主要树种、竹藤、花卉等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木材形成、抗逆、抗病虫等性状的基因解析;木本植物速生、优质、高抗的分子育种;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科学利用;林木抗逆能力的定量测评及早期预测筛选技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与创新;重要造林树种的良种选育;体细胞胚胎扩繁技术;名特优新经济林和花卉良种繁育技术。

(二)森林与环境关系研究。

本领域重点:森林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调控机制;环境变化和环境胁迫对森林植被及其功能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履约基础;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与恢复机理;区域森林植被承载力及合理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价值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位观测及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演化、保护和合理利用。

(三)生态体系构建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本领域重点: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构建技术;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抑螺防病林、景观生态林体系构建与经营技术;典型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低效生态林改造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

(四)荒漠化防治。

本领域重点:沙尘暴与荒漠化形成机理与传输动力学;荒漠化综合防治原理与技术;沙区水资源承载力与植被优化配臵技术;沙区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技术;面状与线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沙尘暴等重大风沙灾害实时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技术;干旱地区绿洲人工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退化旱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五)森林灾害防治。

本领域重点:森林灾害的生态、生物学管理技术;森林重大生物灾害发生机理;多重胁迫对森林健康的综合影响;森林健康维持与恢复技术;重大森林灾害的可持续控制技术;森林灾害的信息管理技术;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技术;森林火灾防控与安全扑救技术。

(六)森林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

本领域重点:工业用材林、高效能源林、经济林优质高产定向培育技术;森林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技术;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经营技术体系;森林生长动态模拟及预测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技术与认证体系。

(七)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资源高效利用。

本领域重点:生物质材料与资源的早期评价与应用预测技术;木材(竹藤)增值加工与应用技术;生物质基复合材料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低污染生物制浆造纸技术;生物质材料的化学资源化利用技术;超临界、等离子体、纳米科技在生物质材料领域的应用技术;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技术;森林食品与森林保健功能开发;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与开发利用技术;林源天然药用物质提取、纯化与系列产品开发技术。

(八)林业生物质能源。

本领域重点:生物质化学及生物高效降解技术;纤维素燃料酒精转化技术;木本油料化学和酶法转化生物柴油技术;生物质发电/供热技术;生物质热解制备低焦油生物可燃气技术;林业剩余物直接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石油基产品替代技术;林业生物质专用集储技术。

(九)信息技术与数字林业。

本领域重点:林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传感器网络、波谱探测与分析、视频监测技术;森林生长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技术;基于生长模型和3S技术耦合的森林资源预测预警、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定量化评价技术;虚拟林业与重大林业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林业数字化管理与信息服务技术。

(十)现代林业装备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