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cf25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智力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智力儿童在互动中提升认知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训练活动。
难点:根据儿童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卡片、小玩具。
四、教学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我们又要开始好玩的康复训练啦!”
学生:“老师好!”
老师:“那我们先来玩个认颜色的游戏好不好呀?”
学生:“好!”
老师拿出红色卡片问:“这是什么颜色呀?”
学生回答各种答案。
老师:“这是红色哦,记住啦,红色。
”然后又拿出其他颜色卡片重复。
接着老师:“那我们现在来玩找颜色的游戏吧,谁能最快找到红色的玩具呀?”
学生开始找,老师引导和鼓励。
老师:“哇,很棒哦,找到了!那再来找蓝色的吧。
”
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
老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特别棒,我们下次再玩更有趣的游戏哦。
”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儿童对颜色的认知还需要加强,后续要增加相关训练的频率和方式的多样性。
要更加注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a75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b.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第一章:智力残疾儿童概述1.1 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1.2 智力残疾儿童的分类1.3 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1.4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意义第二章:康复评估与训练目标2.1 康复评估的目的与方法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目标2.3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原则2.4 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第三章:认知功能康复训练3.1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3.2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3.3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3.4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四章:语言沟通康复训练4.1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重要性4.2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方法4.3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4.4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五章:社交技能康复训练5.1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5.2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方法5.3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5.4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六章: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6.1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重要性6.2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方法6.3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6.4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七章:情绪管理康复训练7.1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7.2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方法7.3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7.4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八章:感觉统合康复训练8.1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重要性8.2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方法8.3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8.4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九章: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9.1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重要性9.2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方法9.3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9.4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章:过渡期康复训练10.1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10.2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方法10.3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10.4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和特点: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
孩子智力低下康复教案
![孩子智力低下康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566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1.png)
孩子智力低下康复教案教案标题:智力低下儿童的康复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智力低下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2. 促进智力低下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3. 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教案步骤:1. 评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康复需求:- 与学生进行个别会谈,并与家长和医疗专家合作,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康复需求和目标。
- 进行认知和发展评估,以确定学生的强项和需要改进的领域。
2.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认知和学习目标、社交和情感目标,以及自理和生活技能目标。
- 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小步骤,以便学生能够逐步取得进展。
3. 提供专业的认知和学习支持:-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如视觉辅助工具、口头指导和多感官教学。
- 创造有结构的学习环境,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习惯和技能。
4. 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设计小组活动和合作任务,鼓励学生与同伴互动和合作。
- 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学生处理情绪困扰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5. 培养自理和生活技能:- 教授基本的自理技能,如穿衣、洗手、刷牙等。
- 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购物、做饭、使用电子设备等。
6. 定期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 定期评估学生的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和教学策略。
- 与家长和医疗专家保持沟通,分享学生的进展和讨论进一步的康复需求。
教案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其进步和困难。
2. 定期进行认知和发展评估,以衡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
3. 与家长和医疗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的表现和进展。
教案资源:1. 适合智力低下儿童的教具和辅助工具,如视觉卡片、计数器、拼图等。
2. 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择。
3. 社交技能培训材料和情绪管理工具。
教案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79f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c.png)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教案1. 引言这份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案,帮助智障儿童获得全面的康复和发展。
通过针对智障儿童个体差异的考虑,并采用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并促进其社交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2. 背景智障儿童通常面临一系列发展和研究困难,包括认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欠缺。
他们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本教案将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的康复训练:- 认知训练- 运动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 情绪管理训练3. 认知训练认知训练对于智障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认知训练策略:- 使用视觉和听觉辅助工具,如图片、图表和音频材料,帮助智障儿童理解和记忆信息。
- 利用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 分解复杂任务为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智障儿童研究和掌握新的概念和技能。
4.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智障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运动训练策略:- 进行简单的体操运动,如伸展、弯曲和转动动作,以帮助智障儿童锻炼肌肉和提高灵活性。
- 利用游戏和戏剧活动,鼓励智障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和团队活动,增强他们的合作和竞争能力。
- 提供适当的运动器材和设施,以确保智障儿童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
5.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智障儿童研究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互动。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社交技能训练策略:- 利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智障儿童研究适应不同社交场合和情境,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 鼓励智障儿童参与群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帮助他们发展友谊和合作能力。
- 提供清晰和简洁的指导,教授基本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
6. 情绪管理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有助于智障儿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情绪管理训练策略:- 教授智障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绘画、写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表达情感。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f44c32a98271fe900ef95c.png)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
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3)下颌运动有四节,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找反义词、近义词、添量词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找反义词:远——近,有——无,白天——黑夜,喜欢——讨厌,赞扬——批评……;找近义词:美丽——漂亮……;量词练习:一(棵)树,一(本)书,一(支)笔,一(匹)马,一(条)毛巾,一()桌子,一(把)椅子……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初中智力残疾学生康复教案
![初中智力残疾学生康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f80b8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4.png)
教案名称:初中智力残疾学生康复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智力残疾学生的关注和康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初中智力残疾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康复教育。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帮助初中智力残疾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初中智力残疾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
2. 提高初中智力残疾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提高初中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4. 提高初中智力残疾学生的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琐事。
三、教学内容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个人卫生、饮食、穿着等日常生活琐事,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社交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学习能力训练:通过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和社交中的问题。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能力。
4. 表扬激励: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通过与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社交能力的提高程度。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测试,评估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总之,本教案旨在通过系列的康复训练,帮助初中智力残疾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f9b3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5.png)
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智力低下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指导。
通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方法,帮助儿童提高认知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训练目标1. 提升智力低下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促进智力低下儿童的社交技能,包括和他人合作、理解他人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
4. 加强智力低下儿童的运动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
训练方法1. 认知训练:- 利用游戏方式进行观察、分类、比较等认知能力的训练。
- 使用图片和物体进行记忆力的训练。
- 提供问题和谜题,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语言训练:- 使用简单的图画和动作指示,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意思。
- 通过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提供与儿童相关的主题词汇,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
3. 社交训练:-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儿童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 使用角色扮演和情感教育,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 组织情景练和模拟社交场景,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4. 运动训练:- 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
- 利用精细动作训练器材,提高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
训练计划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每次训练的时间应适中,避免过于紧张和疲劳。
每周进行3-5次的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训练,智力低下儿童可以得到全面的康复培训,提高自身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此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培智康复课教案模板
![培智康复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42051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a.png)
结果性评价方法
测试成绩
通过定期的测试来评价学 生的学习成果,测试内容 可以包括知识掌握、技能 运用等方面。
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和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效果,如作业、项目等完 成情况。
绩效评估
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综 合评估,包括学习态度、 参与度、合作能力、创造 力等多个方面。
个性化评价标准设定
个别交流
教师和家长应保持经常联系,及 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信息共享
学校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如微 信群、QQ群等,方便家长和教 师随时交流孩子的信息和学习资
源。
家长互助小组组建和活动开展
1 2 3
小组组建
学校可以协助家长组建互助小组,让有相似经历 和需求的家长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辅助材料提供和获取途径
辅助材料提供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练习册、作业纸、评估表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获取途径
辅助材料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教育机构、专业网站等途径获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 适的辅助材料,并提供给学生使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03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热身活动及导入新课(5分钟)
热身活动
通过简单的游戏或运动,让学生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课程 做好准备。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知识讲解与示范操作(15分钟)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本节课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示范操作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 准,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特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学教案模板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7beb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5.png)
教案名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学活动名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次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康复训练中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对象智力残疾儿童,年龄范围:9岁(含)以下。
三、教学内容1. 康复训练领域: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精神、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
2. 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内容。
四、教学时间每次康复训练时间为2小时,每周至少一次。
五、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地面平坦,无障碍设施完善。
2. 康复训练器材:运动器材、感知训练器材、认知训练器材等。
六、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1)教师检查康复训练器材,确保安全、完好。
(2)学生进入教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2. 导入阶段(1)教师简要介绍本次康复训练的主题和目标。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3. 教学实施阶段(1)教师针对每组学生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
(2)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康复训练。
(3)学生分组进行康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康复训练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阶段(1)教师总结本次康复训练的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康复训练后的进步情况。
3. 家长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精选特殊学校康复训练教案
![2024精选特殊学校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295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5.png)
本教案根据特殊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康复训练内容,适用于不同 年龄段的特殊儿童。
适用于不同康复需求的特殊儿童
本教案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康复需求,提供了多 种康复训练方法和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等。
02 康复训练目标与原则
康复训练目标
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有序地组 织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
教学安排
课程时间
每周安排3-5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45分钟至1小时, 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
课程地点
选择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教室或训练场地,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学习环境。
人员配备
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的康复教师或训练师,确保学生得 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同时,根据需要可配备助教或志 愿者协助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 两个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家校沟通机制建立
定期家长会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 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 学生表现,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反
馈和建议的机会。
信息化平台
学校建立家访制度,定期安排教 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 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为个
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
教师培训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 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强化特殊教育理念和技能
培训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提高应对特殊学生需求的 能力。
提升康复技能和知识
组织教师参加康复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包括评估、训练、辅助器具使 用等,确保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e3f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3.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智力残疾是指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与同龄儿童存在明显差异或有障碍,影响其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一种脑功能障碍。
为了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设计合理的康复训练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运动和认知训练,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功能提升。
二、教学目标1.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2.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和灵敏度;3.增强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4.培养智力残疾儿童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康复训练内容:(1)动作协调训练:通过参与各种动作游戏,如球类运动、跳绳等,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2)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器材,如哑铃、橡皮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肌肉力量。
(3)平衡能力训练:通过平衡器材,如平衡木、平衡球等,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
(4)注意力和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游戏,如记忆卡片、智力拼图等,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5)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团体活动,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2.教学步骤:(1)入门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跃、旋转等,以激活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
(2)动作协调训练:组织动作协调游戏,如传球游戏、抛接游戏等,让智力残疾儿童学会协调肢体动作。
(3)肌肉力量训练:引导智力残疾儿童使用哑铃、橡皮带等器材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4)平衡能力训练:使用平衡木、平衡球等器材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
(5)注意力和认知训练:通过认知游戏,如记忆卡片、智力拼图等,训练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6)社交技巧训练: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智力残疾儿童与他人互动,提升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7)结束活动:进行放松训练,如伸展运动、深呼吸等,以缓解智力残疾儿童的紧张情绪。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docx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d2ea2d565ce0508763213bc.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训练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2周训练班级一年级学生姓名及情蔡雯雯中轻度智残况分析训练内容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
训练目标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教室训练效果分析(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训练时间2013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5周训练班级一年级学生姓名及情蔡雯雯中轻度智残况分析训练内容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教室训练效果分析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训练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6周训练班级一年级学生姓名及情蔡雯雯中轻度智残况分析训练内容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
场地及器械教室训练效果分析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训练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8周训练班级一年级学生姓名及情蔡雯雯中轻度智残况分析训练内容讲故事训练《鲸鱼的户口》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场地及器械教室训练效果分析孩子们先听故事,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来叙述,不要怕错误,要敢于发言,能力差的孩子可以提出问题要大家来思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训练时间2013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11周训练班级一年级学生姓名及情蔡雯雯中轻度智残况分析训练内容组词、扩词、词语填充。
培智四年级康复教案.doc
![培智四年级康复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f3a31f81c758f5f71f671e.png)
培智四年级康复训练学科教学计划(2016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要求1、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标。
2、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
3、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
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4、培养学生听课专心、学习认真、书写整洁等较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同伴和谐相处。
教材简析《康复训练》是为了提高智障学生技能使用的选修课程教材。
本套教材中每个游戏活动设有五大环节,分别是康复童谣、教学建议、拓展练习、沟通桥、我能行。
除康复童谣外,每一个环节都有图标做标识。
针对四年级现有水平,来教授基本的康复知识,本学期共包括粗大运动篇和运动篇两部分内容。
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学期的康复训练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9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
这些孩子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悬殊比较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杨前前是程度较好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常识较清,感知觉能力较好。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看出,赵博然等程度较深,只有基本的本体感觉,与他交流时风马牛不相及。
姜畅学习常规最差,课堂上乱走乱动,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听觉理解能力较差。
因此,在本学期地教学中,要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措施1.注意稳定孩子情绪,保证训练质量。
2.训练时保持适当节奏,避免孩子不适应,出现反复。
3.训练时使用的指令,语言要简单、明确。
4.给予孩子语言提示及指令时声音要宏亮,有力度。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b36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6.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目标: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一、活动介绍和目的:
这个训练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且适合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并且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活动内容:
1.视觉训练:
- 图片匹配游戏: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些不同的图片卡片,要求他们根据指示将相同的图片放在一起。
- 颜色识别: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孩子用手指或者眼睛指出相同颜色的物品。
- 景物找对游戏:给孩子准备一些图片,然后放置一些相应的小物品,要求孩子找到相应的物品并贴到正确的图片上。
2.运动训练:
- 捡球游戏:将一些彩色的小球放在地面上,让孩子使用双手逐个捡起球,并将其放入相应的颜色桶中。
- 绳子跳绳:给孩子准备一条适合身高的跳绳,教他们如何正确地跳绳,并逐渐提高跳绳的难度。
- 平衡练习:让孩子尝试站在一个脚上,并保持平衡。
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站立的时间和难度。
3.认知训练:
- 数字计数:给孩子准备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让他们按顺
序数出数字,并将相应的卡片排列出来。
- 动物辨识: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并给孩子展示,要求他
们辨认出正确的动物,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形状拼图: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拼图,让他们根据
形状和颜色将拼图完成。
三、活动结语:
通过这些康复训练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我们也鼓励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并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cf1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e.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智力残疾儿童增强身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和平衡能力;3.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4.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徒手操活动:操纵手臂,头部、躯干、四肢活动,提高身体协调性;2.平衡练习:踩高低不同高度的踏板,练习平衡调节能力;3.手部和眼部协调:玩具拼图游戏,练习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集中;4.感觉统合训练:触觉和视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物体和观察图像,促进感觉统合发展;5.社交技巧培养:进行角色扮演和模仿游戏,学习基本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过程:1.徒手操活动:首先,教师身体示范头部、躯干、四肢的动作,要求智力残疾儿童模仿;然后,逐步增加动作复杂度,要求儿童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最后,进行全身协调训练,让儿童跟随音乐进行自由活动。
2.平衡练习:提供高低不同的踏板,让儿童踩上去,并保持平衡;逐步增加难度,让儿童在踏板上进行跳跃、转身等动作;通过游戏性方式进行,增加儿童的参与度。
3.手部和眼部协调:提供具有形状和颜色的拼图或积木,让儿童进行拼装;引导儿童观察图案,找到正确的拼图或积木;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4.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不同触感的物体,如粗糙、光滑、软硬等,让儿童触摸并进行辨别;使用图片卡片,让儿童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通过感觉训练,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5.社交技巧培养: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扮演家庭成员、朋友等角色;指导儿童模仿和表达不同情绪;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培养儿童的社交技巧。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1.根据儿童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难度和挑战,以保证儿童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2.经常观察儿童的进展和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3.鼓励儿童的参与和努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4.配合家长和其他康复人员进行协同5.教学之后,进行小结和评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模板范文(2篇)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模板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97bce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6.png)
一、教案名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二、适用对象3-12岁残疾儿童三、教学目标1. 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残疾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3. 提高残疾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 增强残疾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四、教学内容1.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3. 社会交往能力训练4. 康复运动训练五、教学时间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六、教学工具1. 康复训练器材2. 教学课件3. 录音设备4. 教学辅助工具(如卡片、玩具等)七、教学步骤1. 播放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穿衣、洗手、洗脸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a. 穿衣训练:教师示范穿衣步骤,学生跟随练习。
b. 洗手、洗脸训练:教师示范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3.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游戏法。
三、语言表达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内容:a. 词汇训练:教授新的词汇,学生通过卡片或实物进行练习。
b. 句子训练:教授简单的句子结构,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3.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
四、社会交往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伴和谐相处。
2. 教学内容:a. 礼貌用语训练:教授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第2篇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2. 授课对象:XX岁,XX类型残疾儿童3. 授课教师:XX4. 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5. 授课地点:XX康复中心/XX教室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 让学生掌握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康复训练方法解决残疾儿童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8e0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a.png)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针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在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通过综合运用身体运动、认知训练和社交互动等方法,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全面发展。
训练目标1. 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
2. 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智力障碍儿童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能力。
训练内容身体运动训练- 运动项目:适应智力障碍儿童特点的身体运动项目,如简单的跑步、跳跃和平衡训练等。
- 训练频率: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
- 训练重点: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认知训练- 训练项目:通过简单的认知活动,如拼图、记忆游戏和问题解决任务等,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
- 训练频率:每周进行4次,每次20分钟。
- 训练重点: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社交互动训练- 训练项目:组织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如角色扮演、团体游戏和合作项目等。
- 训练频率:每周进行2次,每次40分钟。
- 训练重点:增强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训练评估为了确保训练效果和进展,每月进行一次训练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身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结束语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旨在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训练方案,帮助他们在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通过综合运用身体运动、认知训练和社交互动等方法,让智力障碍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训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94e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b.png)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2. 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 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社交和情绪管理技能。
4. 增强智力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技能。
教案步骤:第一步:评估和目标设定1. 进行智力残疾儿童的综合评估,包括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儿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目标。
第二步:认知能力训练1. 使用简单的认知游戏和活动,如拼图、配对游戏等,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2. 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促进儿童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3. 引导儿童进行基本的数学和语言活动,如数数、识字等,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三步:运动能力发展1. 设计适合智力残疾儿童的体育活动,如简单的球类游戏、平衡训练等,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和运动技能发展。
2. 引导儿童进行基本的大肌肉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以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
3. 结合音乐和舞蹈活动,让儿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
第四步:社交和情绪管理技能培养1. 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儿童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2. 教授儿童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表达、冷静下来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第五步: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1. 教授儿童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刷牙等,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2. 引导儿童学习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房间、洗碗等,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六步:评估和调整1. 定期评估儿童的进展,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2. 与家长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儿童的康复计划和目标。
教案评估方法: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与儿童进行简单的测验,评估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3. 与家长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改善情况。
2024精选残疾学生康复训练教案
![2024精选残疾学生康复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fc6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2.png)
味性。
家庭参与感觉统合教育
提供家庭训练指导
向家长提供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知识和家庭训练指导,帮助家长 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鼓励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与学生一起进行亲子游 戏和互动。
定期反馈与沟通
与家长保持定期沟通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训练中的表现 和进步,以便调整训练计划。
家庭支持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 和教育过程,与学校保持密切沟 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 力。
社区支持
社区应提供丰富的康复资源和活 动场所,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 社交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孩子在 社会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
THANKS
感谢观看
程度评估
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采用相应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视力测试、听力测试、 智力测试、运动功能评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障碍程度和具体需求。
心理特点与需求分析
心理特点
残疾学生可能表现出自卑、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特别关 注其心理健康状况。
需求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如 提供心理咨询、组织心理辅导活 动、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等。
艺术治疗
运用绘画、音乐、舞蹈 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 表达内心情感,缓解情 绪压力,提升自我认知 。
游戏治疗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表达情感、解决问题, 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协 作能力。
家长参与心理支持网络建设
家长培训与指导
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他们如 何在家中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拉伸练习
关节稳定性训练
通过肌肉收缩和平衡练习,提高关节 稳定性,如单腿站立、平衡垫练习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已经对绕口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希望表现自己,与他人主动交流的欲望增强。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唇音练习:1、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3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复韵母练习:出南门,走六步,见着六叔和六舅,叫声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绿豆;过了秋,打了豆,还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绿豆。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个别生唇齿配合较好,能极其熟练地说出绕口令,多数生能较流畅地说出绕口令,孩子们的“舌”、“唇”、“齿”得到很好的锻炼。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8周
训练班级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0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大肌肉群活动训练:爬行训练
①伏卧匐行,手腹支持体重。
②手足爬行。用手、膝盖着地支撑身体。
训练目标
动作功能训练
场地及器械
感统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对这种原始的训练方式开始似乎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后逐渐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角色,手、足、膝盖能够很好的配合,较协调地完成游戏。
2、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先自主练习,然后同桌只见互相对练,找出问题,大家都认真听取他人的表达,表现出很大的耐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8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单韵母练习1、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2、山前有只虎,山下有只猴。虎撵猴,猴斗虎;虎撵不上猴,猴斗不了虎。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舌尖中音练习:1、有个面铺门朝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门朝南;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门朝南。
2、大刀对单刀,单刀对大刀,大刀斗单刀,单刀夺大刀。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图片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唇齿配合能力明显增强,个别不爱言语的孩子出现了主动表达的愿望,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鼻韵母练习1、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2、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不能说成人名,人名也不能说成任命。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个别生喜欢听大家说,自己说出绕口令存在困难,多数生能较流畅地说出绕口令,孩子们的“舌”、“唇”、“齿”得到很好的锻炼。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组词、扩词、词语填充。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词卡、小黑板
训练效果分析
组词、扩词:美——美丽、美容、美发、美国、美貌、健美、美好、美满等;词语填充:我们正在(上课),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或(小同学),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伟大)的祖国……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讲故事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鲸鱼的户口》
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先听故事,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来叙述,不要怕错误,要敢于发言,能力差的孩子可以提出问题要大家来思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1周
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
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8周
训练班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3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找反义词、近义词、添量词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找反义词:远——近,有——无,白天——黑夜,喜欢——讨厌,赞扬——批评……;找近义词:美丽——漂亮……;量词练习:一(棵)树,一(本)书,一(支)笔,一(匹)马,一(条)毛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