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共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共2篇)
导读:古代文学史论文应该如何写作?对于当下的很多初次写作的学生来说,也都是会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写作的吧,而不同专业的论文写作方式也都不同的,本论文分类为古代文学史毕业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古代文学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课时上被严重压缩,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从“实施‘双主’互动教学”“合理开展多种活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考核办法的适当调整”四个方面,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双主体”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学史双主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课时相对较少。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都需要费尽心思统筹安排。
高效率高质量教学的展开,离不开精选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合理的教学方法,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越来越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施“双主”互动教学
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起到模范作用,以渊博的知识、充沛的情感、适宜的肢体动作、清晰的逻辑、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但这些毕竟是灌输法。
教学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有感情有思想的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
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实施“双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想方设法设置合理的情境,还要考虑汉语国际专业学生从事工作的特殊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
首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提问。
通过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
其次,就是设置问题供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在思想上进行碰撞,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当然,设置问题,要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难易度适中,否则在课堂上会出现“冷场”的现象。
教师还要适当地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
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孔雀东南飞》中造成爱情双方悲剧的原因以及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如何来做。
也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讨论,比如古人爱情悲剧的原因,陶渊明隐居田园之后真的悠然了吗,陶渊明的独善其身是否合适等。
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话题。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查阅资料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供大家讨论或由教师讲解。
师生平等与自由的话语活动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学生互动后,教师要及时反馈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学生表现的点评十分重要。
要本着客观公正、鼓励性的原则,但是对错误的知识点和不良的思想要进行纠正和引导。
有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对封建思想残余尚不能很好地厘清,这都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
如对“魏晋风度”的认识,很多同学会觉得阮籍、嵇康等人的举止很搞笑,然而,当我们把时代背景介绍后,可能会深刻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极度苦痛与无奈。
中国古代文学以仁义礼智信为重要内容,可融入师生自我道德体系与价值观念之中。
通过观念上的互动,既可以修正学生的某些偏激、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也可使教师更接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某种程度上也为教师修正某些落后于时代的观念提供了契机。
二、合理开展多种活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
然而,理论要有实例支撑,就是作家的作品。
一般的教材或多或少都会选入一些经典的作品,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新问题。
这就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在课外搜集。
了解了作家作品后,学生可以根据内容,与多种活动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形象化地展示。
首先,传统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朗诵和背诵。
尤其是唐诗宋词的教学,赏析得天花乱坠,不如亲身朗诵,身临其境,真切去感受。
可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诵背诵等,让大家在朗诵中感受诗词文化之美,在情感上与古人产生共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增加对古诗文情境的感受。
经典的元杂剧就是很好的表演题材,仅通过讲解往往难以深刻记忆。
比如著名的《西厢记》,其中的《长亭送别》片段,就可以搬上讲台来表演。
崔莺莺的心理描写通过动作表演和自然背景的烘托,能够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再次,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古诗文学了那么多,很多学生已经熟悉了其中的套路,顺理成章地就能模仿着进行写作了。
在课堂上或者班级的微博、博客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写一些赏析性的作品,写一些读后感,谈对古代文学现象的认识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大家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课堂活动的参与,最好是顾及全体,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更不能使活动流于形式。
要注意学生的评论意见,这也很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象的特点。
课堂活动还要注意情感的相互感染。
诗言志,文学课往往都是情感课,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情感的抒写。
站在古人的立场朗诵、表演、写作,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会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与人文素养。
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众多学校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兼容文字、音乐、绘画、影视为一体,直观丰富,包含大量的教学信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所以,教师要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直观、美观,更要易于把握。
尤其是要根据课堂时间适量安排,因为学生要边看边记、边学边想、边想边答,所以课件的设计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些形象化的作品分析就可以很好地在多媒体中展示。
如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解读,诗情画意俱佳,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起不到直观的审美效果。
多媒体课件可将诗歌、音乐、绘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唤起他们的审美意识,说出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无疑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他一些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兵车行》、先秦神话、《世说新语》《搜神记》、唐传奇、明代话本等,都可以选择一些好的音乐、图片、视频等,结合文字和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完成良性互动。
学生在一堂课的注意力往往是有限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枯燥知识更是令人昏昏欲睡。
比如对汉赋知识的梳理,就是难点。
抒情小赋还好把握,但散体大赋就令人头疼,甚至有些生僻的词语都不認识。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很难读的两篇赋作,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频(范读),再加上讲解,效果会比单纯的讲授好得多。
对已经改编成古装剧的作品,如根据《史记》中的赵氏孤儿、荆轲刺秦、项羽、刘邦、汉武帝故事改编成的影视剧,在课堂上适当播放,并让学生思考影视剧和原著的异同,督促学生看原著,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进行改编和表演等,都能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不但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
可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如唐代诗人辈出,大作家很多,小作家也不少,尤其是中唐时期,好多是大家知道但又没有太深刻了解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作家进行多媒体制作。
还有一些专题的考查,也可以使用多媒体。
教师有选择性地选取其中质量好的作品,以小组或个别展示的方式,将作品和观点表现出来。
现在流行网络课堂教学,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网络上选取名家的讲课视频,向学生传达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或多或少都有启发作用。
但也要防止“满屏灌”“读屏”和华而不实的弊端。
四、对课程考核办法的适当调整
古代文学课一般是专业考试课,过多地重视卷面成绩,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平时表现的积极性,所以提倡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综合而成的方式取得最后分数,同时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建议采取课堂出勤、课堂朗读背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作业与
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方式,并增加开放性试题,尤其是一些赏析性的题目。
如对《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的赏析,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词的理解,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比较等。
这些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考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形成阅读习惯。
以考促学,以学待考。
宋代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力黜太学体,录取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内容,若是考试不考,那学生哪有积极性,平时的锻炼和考试脱节,学生也没有了动力,课外自主学习就流于形式或随机应付而已。
考试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关乎切身利益,所以要很好地协调课堂互动教学与课程考核之间的关系。
课堂互动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
课堂时间毕竟很有限,可以课后互动,即以网络为平台,教师答疑,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和实践。
当然,这需要教师奉献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和精力。
好的合理的继续坚持,学生不喜欢的及时调整,因为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一门课,时间、精力、兴趣等都要考虑到。
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口味,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所以,教育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和开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互动式教学,能切实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取得令师生、学校和社会都满意的效果。
(
第2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的几点思考
摘要: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文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
雨历程。
我国文学史的编写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文学理念、编写模式和文体分类上受西方影响太大,而顾及中国文学的实际不够;二是客观叙述不够,议论、阐释、评析太多,未尽可能地还原中国文学的历史面貌;三是在元、明、清文学的编排上反映出明显的重小说、戏曲,轻诗、文、词、赋的倾向,背离了元、明、清文学仍以诗文为主体的基本事实。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
一、编写中国文学史应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国固有的文学理念和文体分类意识,而不能照搬西方文学史模式和文学体裁分类法。
中国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自先秦以来就史不绝书。
然而直到20世纪初,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却见不到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文学史。
这表明中国人的文学史观念比较淡薄,这大概与中国旧式教育中没有文学史内容有直接关系。
直到上世纪初叶,伴隨着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引入,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的创办,大学里才有了文学院和中文系,才有了文学史课程,教师为了应对教学才有意识地编写文学史,因而最早的中国文学史都是以教学讲义的面目出现的,并无明确的学科意识和学术意识。
这也表明,“文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是典型的舶来品,而非中国制造,它是伴随着西方的美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史著作的翻译、介绍而进入中国的。
因此最初的文学史著作都是套用西方人的文学理念、文学史模式以及文学四体分类法来编写的。
因此以纯文学为标准来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做法比起那种把文字、音韵、训诂、经学等内容也写进文学史的大杂烩式的做法是一种进步,至少是对文学本体的一种回归。
然而诚如刘跃进所说:“用舶来的文学观念将中国文学统统地分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大块。
对于晚近文学史的研究,这种研究模式还有其适用的地方,但是对于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来说,用这种固化的模式规范中国文学史的实际,就会发生许多困难。
有时,为了论证的顺利,不惜削足适履。
”
二、文学史的编写应以客观叙述为主,尽量用材料和作品说话,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而少作理论阐释、主观评价和具体分析。
文学史叙述和反映的是文学的历史,因此它应为史学的分支,属于史学中的专门史。
这就要求编写文学史应同编写史书一样力求真实、客观,力求逼近历史上文学发展、演进的原
貌,而不能像写文章一样过多地倾注自己的感情,过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过多地进行理论阐释、主观评判和具体分析。
文学史的编纂虽然也需要借助文献材料和档案材料,但在叙述作家的创作活动,评价作家的创作成就,提示作家的创作个性时,所凭借的主要是作家本人的作品,这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材料,即使是揭示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也主要是靠大量的文学作品说话。
从现有文学史看,一般说从先秦至两宋,均以诗、文、词、赋为主体,由于这一时期小说、戏曲或尚未产生,或刚刚起步,故占的比重很小。
但元代以后由于小说、戏曲的成熟和繁荣,文学史叙述的重心就发生了明显变化,一般都以小说、戏曲为叙述重点,从章节分配看,小说、戏曲占据了大部分或绝大部分章节,而诗、文、词、赋则明显地退居次要地位,所占比重很轻,与小说、戏曲相比已变得无足轻重,两者之间的比例极不相称,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重小说、戏曲,轻传统文学的诗、词、文、赋,我们只要看看章节的设立就一目了然了。
在多数文学史的元、明、清部分,小说、戏曲类作家、作品与诗、文、词类作家、作品所占章节比重较为接近,后者已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而在少数文学史中这个更为明显。
这种章节的设置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中国的古代文学至元代已完全转型,转为以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为主体,而传统的诗、文、词、赋(包括元代才产生的以抒情为主的散曲)已退居次要地位,成为非主流文学。
这种处理并不符合元、明、清文学的实际。
元代以后中国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有所转型,作为传统文学的诗、文、词、赋的地位有所下降,而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戏曲的地位明显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种变化和转型并非是根本性的,并未达到地位倒置的地步。
虽然诗、文、词、赋在整个文学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却依然维持着主体文学的地位;小说、戏曲在整个文学中所占比重尽管明显上升,却还未到取代诗、文、词、赋主体文学地位的程度。
因为基本事实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之士仍然更多地是在创作诗、文、词、赋以及后来产生的散曲,只有少数文人在进行小说、戏曲创作。
元、明、清三代创作诗、文、词、赋、散曲的人远比创作小说、戏曲的人多得多,两者之间根本不成比例。
如果以作品数量论,两者更不成比例,不说篇目数量上后者无法同前者相比,即以字数而论,后者也仍不及前者。
如以创作者的知名度而论,则前者要比后者高得多,创作诗、文、词、赋的作家有多少是名家、大家,有的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如虞集之于元代中叶诗坛,杨维桢之于元末诗坛,高启之于明初诗坛,王世贞之于明中叶诗坛,钱
谦益、吴伟业之于清初诗坛,陈维崧、朱彝尊之于清初词坛,王士祯之于清前期诗坛,等等,他们的知名度,他们对于当时文坛、诗坛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位戏曲家、小说家所不能比拟的。
可以说大部分戏曲家、小说家在当时乃至后来很长时间里都是默默无闻的人物,或是知名度很低的人物。
全球化语境自然给中国文学史研究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建设,我认为还应该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加强文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和文学史哲学的理论建构。
尽管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多样化,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建设,首要问题是研究者自身要实现文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
比如考据法等,许多前人得心应手的研究方法,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应用。
然而,恪守一隅,画地为牢,则无助于学术的发展。
我们的文学史观念要更新,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
第二,提倡文学史研究和撰写的个性化与文学史教学的学术自由化。
文学史的统编教材,本是一种“官书”或是“专家合作”的史书。
许多人对这种文学史不以为然,因为它扼杀了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使一些早已过时的平庸之作充斥于高校课堂,有些文学史教材,如同学术经典,一用就是几十年,观点老化,内容陈旧,既让教者无所适从,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术研究的繁荣,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不利于高校教师的学术化,不利于优秀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三,注重中国文学史学科研究史的研究,客观地评价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历史功过与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予以科学性的展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