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后心理及心理护理
脾破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患者因突发疾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 饮食护理术前患者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发生误吸。
4. 肠道准备术前一日给予患者低渣饮食,术前一晚给予清洁灌肠,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5. 皮肤准备术前对患者腹部皮肤进行清洁,备皮范围包括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以防止术后感染。
6. 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应继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术后6小时如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
2. 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通常留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人员应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腹部体征观察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4.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食水24小时,待肠蠕动恢复后,可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5.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同时,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6. 肺部护理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等,促进痰液排出。
如有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7.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抗凝治疗。
8. 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感染等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9.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案例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案例一、案例背景。
老张,男,45岁,因为急性阑尾炎需要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老张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突然要做手术,心里特别害怕。
他老是担心手术会不会失败,会不会有啥后遗症,整天愁眉苦脸的,在病房里坐立不安。
二、心理护理过程。
1. 术前心理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我第一次走进老张的病房,就看到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发呆。
我笑着跟他说:“老张啊,我是负责照顾您手术前后的护士小杨。
您可别太担心,您这阑尾切除啊,在我们医院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老张半信半疑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就接着说:“您看啊,我们医院这手术团队可都是身经百战的,主刀医生那技术,就像神枪手一样精准。
”老张听了,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好像有点放松了。
信息提供。
我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着简单的阑尾解剖图,开始给老张讲解阑尾在哪,为啥会发炎,手术是怎么做的。
我说:“老张啊,您的阑尾就像一个小尾巴,现在这个小尾巴发炎了,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在捣乱。
我们手术呢,就是把这个捣乱的小尾巴轻轻拿掉,然后您就又能活蹦乱跳啦。
”老张好奇地看着我画的图,还不时问几个问题,像手术要切多大的口子啊,多久能恢复之类的。
我都一一耐心解答。
应对恐惧。
老张还是有点害怕,他说:“小杨啊,我听说打麻药很疼的。
”我就笑着跟他说:“老张,您知道打针像啥不?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就那么一下下。
而且啊,您想啊,打完麻药您就像进入了一个小梦乡,等您醒来,手术就结束了,就这么简单。
”老张听了,紧张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2. 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老张虽然打了麻药,但意识还是有点清醒。
我就一直守在他旁边,握着他的手,跟他说:“老张,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呢,您就放心吧。
您感觉就像在做一个美梦一样。
”老张微微点了点头,我能感觉到他的手也没那么紧绷了。
3. 术后心理护理。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手术后,老张伤口有点疼。
他皱着眉头跟我说:“小杨啊,这疼得我有点受不了啊。
”我跟他说:“老张,这疼啊,说明您的身体在努力愈合呢。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的。
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必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我国的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
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的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
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
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
大量临床观察和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
妇科术后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一、护理目标1.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3.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树立康复信心。
4. 加强患者对术后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2. 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2)术后3-5天,每日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3.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术后7-10天,根据切口愈合情况,逐步拆除缝线。
4. 导尿管护理(1)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堵塞。
(2)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术后48-72小时,根据病情,逐步拔除尿管。
5. 饮食护理(1)术后6-8小时,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流质饮食。
(2)术后1-2天,可给予半流质饮食。
(3)术后3-5天,可给予普通饮食。
6. 肠道功能恢复(1)术后24小时内,鼓励患者床上翻身,促进肠道蠕动。
(2)术后24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7. 褥疮预防(1)保持床单平整、干燥,避免潮湿。
(2)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局部压力过大。
(3)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8. 妇科疾病预防(1)术后3个月内,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
(2)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9. 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康复。
(3)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用药等。
10.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感染: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2)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腰椎手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腰椎手术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患者因腰椎疾病而面临手术,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术前护理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应详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2. 术前检查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前准备(1)备皮:术前3天开始备皮,术前1天剃净毛发,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损伤皮肤。
(2)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以排空胃肠道。
(3)体位训练:术前3天开始练习俯卧位,以利手术时需要。
方法是:协助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放于头部两侧舒适位置,每天练习1次~2次,1 h/次~2 h/次,注意呼吸调控,尽量使全身放松。
(4)排便训练:为了避免术后长时间卧床、患者无法适应床上大小便现象的出现,术前3天应开始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4. 腰背肌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使患者能够掌握锻炼方法,有利于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继续。
二、腰椎手术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会出现疼痛,可给予止痛药物缓解。
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便调整用药。
3.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 引流管护理如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堵塞。
5.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手术方式,可能需要佩戴腰围,以保护腰部。
6. 肌肉力量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力量训练,促进康复。
7.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8.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恢复缓慢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浅谈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浅谈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尤其是外科围手术期的病人,护士应通过语言、行为、神情、及其家庭成员等了解患者心态,用自己的语言态度,仪表,行为等影响患者,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信赖感。
所以,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提高心理应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手术前后;心理评估;措施;重要性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尤其是外科围手术期的病人,手术对病人的心理刺激是非常严重的,能引起病人精神紧张和情绪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抵抗力下降,使机体对各种细菌的易感性增强,所以护士应通过语言、行为、神情、动作及其家庭成员等了解患者心态,用自己的语言态度,仪表,行为等影响患者,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信赖感。
所以,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提高心理应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1术前心理评估术前病人通常都有一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特点,对手术的不确定性,对于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害怕疼痛以及麻醉意外等,表现为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血压骤升或下降,身体忽然不适,心理波动大等问题。
1.2术前心理护理措施1.1.1 手术室护士应进行术前访视,认真阅读患者病例了解病人基础情况,向患者告知手术室的环境及术间的基本设施,为患者讲述手术方式、术式及指导病人联系相应的手术体位,同时也要简单介绍麻醉方式及基本知识,对术后需要用鼻饲管、各种引流管、导尿管等应提前向病人说明,避免术后麻醉清醒时发生恐慌心理。
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心,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改善其焦虑状态。
1.1.2 多与病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于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运用专业的相关知识,恰当给予解释,对于手术可能的有创操作要为其说明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首先,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第一个方面是预手术心理准备。
在进行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担忧。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整个过程,让他们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和疑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对手术的信心。
其次,术前心理准备还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的调整。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术前准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另一个方面是手术当天的心理支持。
手术当天,患者可能会有更多的紧张和焦虑,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他们的情况和提供安慰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舒适的环境,例如调节室温、提供舒适的床铺等,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总之,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了做好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问题。
肱骨骨折护理措施术前术后

一、引言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肱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护理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2)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床上活动等。
2.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3. 肢体护理(1)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管、神经受压。
(2)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必要时给予消肿措施,如冷敷、抬高患肢等。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有皮肤发紫、温度降低、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4.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5.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1)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光等。
(3)术前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2. 肢体护理(1)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管、神经受压。
(2)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必要时给予消肿措施,如冷敷、抬高患肢等。
(3)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有皮肤发紫、温度降低、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4)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3.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踝关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2. 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术前进行备皮,清洁手术部位,防止术后感染。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4)术前禁食禁水6-8小时,以防术中发生呕吐。
3. 术前用药根据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血药等,预防感染和术中出血。
二、术后护理1. 一般护理(1)术后患者需平卧6小时,避免头部过低,防止脑水肿。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术后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或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2)术后3-5天内,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术后2周拆线,拆线前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3. 疼痛管理(1)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泵止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2)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疼痛,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3)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4. 患肢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3)术后早期避免患肢负重,根据医生建议逐渐增加负重。
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
(2)观察患者是否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康复指导(1)术后1-2周,进行踝关节屈伸、内外翻等主动活动。
(2)术后2-4周,进行踝关节负重训练,逐渐增加负重。
(3)术后4-6周,进行踝关节平衡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
乳腺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术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可邀请康复患者分享经验,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 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患者需进行皮肤准备,包括剃除腋毛、清洁皮肤等。
手术当天,患者应避免使用化妆品,以免影响手术视野。
(2)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类型,患者可能需要禁食禁水,具体要求请遵医嘱。
(3)药物准备:遵医嘱服用术前药物,如镇静剂、抗凝药等。
3. 术前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风险等。
(2)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二、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并更换无菌敷料。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3. 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袋低于切口水平。
4. 上肢功能锻炼(1)术后1-2天内,患者应尽量减少上肢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
(2)术后3-5天内,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关节活动,如手指、手腕、肘关节等。
(3)术后1周,患者可进行上肢抬举、伸展等锻炼。
5. 饮食护理(1)术后初期,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2)术后1周,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6.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 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定期复查、保持切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心理评估是关键的一步。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适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心理干预方式。
2.提供信息: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和后续护理计划,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进程,从而减少患者的不安感。
3.鼓励表达情感:术后常常伴随着各种情感的波动,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说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患者感到害怕、愤怒、焦虑等时,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安慰和支持。
4.提供良好的环境:术后康复期间,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空气清新,保持室内光线适中,避免噪音干扰,对于需要隔离的患者,要保持使用手术口罩,做好消毒工作。
5.注重家属关怀:术后恢复期,患者需要家人的陪伴和关爱。
护理人员应与家属进行交流,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指导家属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7.制定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有序恢复身体功能,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适量的运动锻炼等。
8.注意药物治疗的心理影响:有些手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告知患者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9.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恢复阶段,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10.团队合作:术后护理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作,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术后护理服务。
总之,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家庭关怀和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术后心理压力,加速康复过程。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相信每个人在面对手术这种既是治疗又是创伤的手段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这些情绪会引起躯体的生理变化,影响手术的治疗进程以及后期恢复效果。
手术室的护士在患者围手术期期间,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这些心理变化,要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
使他们能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接收手术治疗,并度过手术期,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加快疾病的康复。
一、手术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一)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
出现这两种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没有准确的认知、对麻醉效果、疼痛的程度、医生护士的专业技术信任程度。
患者还会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的严重性和恢复程度等等。
恐惧和焦虑这两种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会造成的影响巨大,例如大出血、伤口愈合延迟、伤口疼痛等等。
(二)抑郁患者进入陌生环境后,本能的会产生恐惧等心理,安全感明显不足。
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会格外担心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程度等问题,长期心情压抑、悲观情绪必然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治疗等各种心理问题。
二、手术室护士应如何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手术室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如果手术室的环境温馨、舒适,温湿度适宜,那么患者的心情和情绪很快就能平静,并能保持愉快和稳定。
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手术之前要合理布置手术室的周围环境,保持手术室的干净,特别是床单要整洁,物品放置有序。
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表现出真诚关爱的态度,平缓患者的心情。
除了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家属随患者入手术门口时,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请他们在等候区等待,可以看电视、读书报等分散注意力缓解家属等待的焦虑。
如果手术病人是小孩,应该由家属陪同守护,直到麻醉后才离开,这样可以减轻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情况手术开始之前手术室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阅读患者的相关病历。
术前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评估,针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行疏导。
(2)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3)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2. 生理护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饮、备皮、备血等。
(2)对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针对性治疗,确保患者生理状态稳定。
(3)加强患者的体位训练,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3. 生活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术前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2)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手术成功率。
二、术后护理1. 心理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2)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3)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共同关心患者的康复。
2. 生理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2)做好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3)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积液。
(4)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3. 生活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2)保持患者床铺整洁,预防压疮。
(3)观察患者的排泄情况,保持大便通畅。
(4)根据患者的饮食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三、常见问题及措施1. 感染(1)术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感染。
(2)术后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3)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2. 压疮(1)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预防潮湿。
(2)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3)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3. 下肢深静脉血栓(1)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介入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
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介入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具体阐述。
一、介入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介入手术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手术前一日,护士根据患者腹股沟区(即大腿根部,手术穿刺部位)的毛发情况准备皮肤,确保手术部位清洁。
(2)饮食准备:术前禁食禁水4小时,如有降压药请遵医嘱常规服用。
(3)术前用药: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凝药物、镇静剂等。
(4)术前检查: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3. 术前指导(1)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了解手术风险。
(2)指导患者术前适应性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
(3)告知患者术前需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紧张、焦虑。
二、介入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2)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
2. 穿刺部位护理(1)术后穿刺点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处沙袋压迫4-6小时。
(2)术侧下肢保持伸直制动8小时,避免弯曲。
(3)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凝、止痛等药物。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过敏等。
4. 饮食护理(1)术后即可进食,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难消化的食物。
(2)多饮水,尽快排出体内的造影剂。
5.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出血:术后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感染: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血栓: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观察有无血栓形成。
(4)血管痉挛: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温度、颜色、感觉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活动与休息(1)术后早期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做好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

如何做好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2023年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术前和术后病人的护理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
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加速康复过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如何做好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的建议:一、术前护理1. 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诚实地交流:术前患者和家属应向医护人员诚实交流患者的病情和过往病史,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应主动提出问题和疑虑。
2. 患者的身体检查: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身体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体检需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身体各项功能的评估、预防术前感染等。
3.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清洁身体表面和消毒手术部位、忌口和常规嘱咐等。
术前准备也包括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和宣教,让他们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便配合术后护理。
4. 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前往往感到紧张和焦虑,通过开展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术后护理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并发症。
2. 患者疼痛管理:手术术后疼痛是患者比较常见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建立有效的疼痛评估和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关注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或呼吸困难等。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4. 营养和饮食:术后患者需要从饮食上获取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和饮食方案。
5. 伤口处理:患者的切口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和切口裂缝。
6. 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护理,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如抑郁、失眠等。
以上就是如何做好术前和术后病人的护理的建议。
在术前和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从而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
胆道肿瘤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胆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
术前术后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胆道肿瘤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前护理1. 评估病情(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测。
2. 心理护理(1)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前准备(1)术前禁食禁水:根据手术类型,术前6-8小时禁食,术前2-4小时禁水。
(2)肠道准备:术前1天开始进行肠道清洁,如服用泻药、灌肠等。
(3)皮肤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剃毛、消毒、铺巾。
(4)药物准备: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二、术后护理1. 一般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3)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了解患者的肾功能。
2. 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时记录。
(3)定期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
3. 胆汁引流护理(1)观察胆汁引流量、颜色、性状,及时记录。
(2)保持胆汁引流管通畅,防止胆汁逆流。
(3)定期更换胆汁引流袋,防止感染。
4. 营养支持(1)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3)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5. 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自信心。
(3)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
6.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警惕术后并发症。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手术前,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手术后,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恢复不良等问题。
因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术前心理护理1. 建立信任关系:患者应该能感受到护士的温暖和关心,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2.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生活习惯、疾病史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对症积极处理,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宣教和解释: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让他们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过程。
4. 保持良好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控制好室温和亮度等因素,帮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
5. 提供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了解术后的护理和生活方式,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1. 了解患者的疼痛: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监测患者的情绪: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紧张等情况,护士需要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安慰和支持患者,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
3. 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与活动: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和照顾,帮助患者渐进性地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加强体力和免疫力。
4.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维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避免逆境和压力的影响,加强锻炼和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5. 关注患者的家庭: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建议给出有用的建议,如合理分配家务事项等,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
6. 注意安全:跟进及时、合理地监测疾病的变化,勤洗手以避免交叉感染等。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困难和挑战性的,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关注病患来支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康复,提供安全、可靠的对症支持和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术后心理及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
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关键词心理护理育龄妇女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
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
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
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
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
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
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
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
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
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
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
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
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
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
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
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
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
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一
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
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
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
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
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1,2]。
2 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
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
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
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
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
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
及睡眠不佳等状况。
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
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
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 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