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的实验范式和心理机制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迟满足的实验范式和心理机制解释
1 延迟满足的定义根据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米契尔(Mischel) 的定义: 延迟满足[1](delay of gratification) 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延迟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米契尔认为, 延迟满足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 第一阶段指个体会基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刻的满足; 第二阶段是指个体为了维持延迟满足过程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这其中涉及意志力的努力及大量延迟策略的使用。
上述两个过程即米契尔提出的延迟满足的两阶段(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模型, 该模型奠定了延迟满足研究的基本范式, 并引发了大量针对儿童、青少年、甚至是成人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
2 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范式
2.1 礼物延迟满足范式(gift delay)
礼物延迟范式[3] 是由Funder 及其同事设计并使用的一种延迟实验任务。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者向儿童出示礼物, 并告诉儿童该礼物要送给他, 但是要等到完成一个拼图任务后才能拿到礼物。
在4 分钟的时间里, 实验者向儿童讲解拼图任务, 并帮助他完成此任务。
在此过程中, 礼物一直置于儿童的视线范围内。
拼图任务结束后, 实验者忙于整
理自己的文件, 此过程持续90 秒。
如果在这90 秒内儿童没有主动去拿礼物, 实验者则告诉儿童可以拿礼物了。
在整个持续时间里(4 分90秒), 实验者要记录被试所有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和身体行为。
2.2 外加延迟满足范式(externally imposed delay, EID) 外加延迟满足范式[4] 是20 世纪50 年代由Karniol 、Miller 等人设计并使用的延迟满足任务。
在此情境中, 实验者向儿童出示玩具或奖励物, 告诉儿童他现在有事要离开房间一会儿。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儿童不能玩或者接触奖励物, 必须等到实验者忙完回到房间他才能触碰或玩奖励物。
如果儿童期间不愿意等了他可以按铃让实验者回来以结束等待。
通过单向玻璃记录儿童的等待时间及延迟策略。
2.3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self-imposed delay, SID)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5] 由Mischel 及其同事设计。
该范式包括两个阶段: 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
具体程序如下:
正式实验前,实验者带儿童进入带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 让儿童熟悉环境, 并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
随后, 实验者向儿童出示两个数量或心理价值不等的奖励物, 让儿童在这两种奖励物之间做出选择( 延迟选择阶段)。
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范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礼物延迟范式测量的是儿童抑制不拿礼物的冲动控制程度[6]; 外加延迟方法则更加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7] ――儿童对父母的顺从行
为,是儿童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测量的是儿童在更为复杂的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它不仅要求儿童在令人难过的两难情境中做出选择, 而且还要考验儿童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延迟奖励物)必须完成任务的意志力及自我调节能力。
3 关于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理论假设
3.1 早期解释针对延迟满足这一概念的解释最早可追溯到弗
洛伊德。
通过将各种心理决定因素注入无意识动机, 弗洛伊德
展开了对人类意志力的讨论。
他认为,人类所思考的, 所感觉的均由由本我释放出来的生物冲动的变化与由其它心理因素释放出来的障碍与阻力的斗争所决定。
这两种同类因素间的斗争已远远
超过了个人的意识, 延续到本质上的“热”的本我和“冷”的自
我及理想的超我之间。
3.2 延迟满足的热/ 冷系统结构(hot/cool system framework)
Metcalfe 和Mischel 提出了一个双系统结构(即热/ 冷系统结构)来说明延迟满足中表现出的能够加强或削弱自我控制或意志力的加工过程。
此结构包括一个“冷”的认知的“知”系统和一个“热”的、情感的“行”系统。
3.3 从心理理论角度对于儿童延迟满足的解释
所谓心理理论,一般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和意图等)的认识, 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
和解释。
Thompson和Moore曾利用延迟满足任务的变式研究了学前儿童(3-5 岁)面向未来的审慎和利他行为的发展。
结果表明,
涉及未来情境的审慎和利他行为与年龄显著相关。
4 岁以下儿童与年长儿童相比, 在面向未来的情境中, 明显表现出更少地审慎和利他行为。
在3-4 岁之间, 通过一些影响面向未来的审慎与利他行为的普遍机制的发展, 儿童获得了处理面向未来情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