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发动机附件环境试验适航符合性审查策略

合集下载

发动机部件适航条款及环境试验需求分析

发动机部件适航条款及环境试验需求分析

发动机部件适航条款及环境试验需求分析
谢丽梅 1袁 2袁 3袁 时钟 1袁 2袁 3袁 孔叔钫 1袁 2袁 3袁 熊伊 1袁 2袁 3
渊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袁 广东 广州 511370袁 2.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袁 广东 广州 511370袁 3.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袁 广东 广州 511370冤
主要从事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评价工作遥
阅陨粤晕在陨 悦匀粤晕孕陨晕 运耘运粤韵X陨晕郧 再哉 匀哉粤晕允I晕郧 杂匀陨再粤晕
83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1 年
条款号
A 章 33.1~33.5 A 章 33.7~33.8 B 章 33.11~33.15 B 章 33.17 B 章 33.19 B 章 33.21~33.27
151B-2013 [S] . [6] 韩征袁 齐亮. 国内外机载设备电磁环境验证标准分析
[S] . 安全与电磁兼容袁 2011 渊6冤院 29-32.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耘蕴耘悦栽砸韵晕陨悦 孕砸韵阅哉悦栽 砸耘L陨粤月陨蕴I栽再 粤晕阅 耘晕灾陨R韵晕酝耘晕栽粤蕴 栽耘杂栽陨晕郧
标准与行业研究
2 基于咨询通告的环境试验需求分析
适航条款是各个发动机公司现行试验技术水平上统一 规定出的尧 由研制与使用经验证明能满足适航要求的一个 最低标准袁 并未直接给出满足适航要求符合性的验证程序袁 但 FAA 针对各适航条款专门发布了相应的咨询通告 渊AC冤袁 给出了各个类设备取证的推荐程序遥 通过对 295 项咨询通 告进行梳理袁 重点关注与表 1 中梳理出的条款相对应的咨
参考文献院 [1] RTCA. 机载设备的环境条件和测试规程院 RTCA/DO-

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

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

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金海鹏*, 叶 雷, 刘世英, 李嘉荣(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100095)摘要:通过梳理民机产品所用材料的适航批准方式,综述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现状,解析中国民用适航规章中对民用飞机、发动机、直升机等民机产品用材料的2X.603、2X.613和33.15等直接相关条款要求,结合已取得型号合格证民用飞机和直升机材料符合性验证技术发展实际,阐明相应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验证技术。

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中,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标准(规范)是材料符合性验证的核心,随型号批准的材料主要采用MOC1、MOC2、MOC4方法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

面向未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材料的应用,材料自主验证技术和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先进民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方法;验证技术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2.000043中图分类号:V250;V262;V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22)03-0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加快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等技术研发验证,推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产品研制,突破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产业化。

民用航空器适航技术作为民航安全保证的基础,其应用贯穿设计、制造和管理运行的全过程,有效保障了航空器的高安全水平[1]。

适航性是民用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限制下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在全寿命阶段内始终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2]。

适航涉及民用航空产品本质安全,涉及民用航空工业话语权,是国家民用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41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方姝卢夏摘要本文对CCAR25.1441氧气设备和供氧条款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符合性验证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氧气设备;供氧;适航条款;符合性中图分类号:V245.31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80方姝1991.01.26/安徽合肥人/硕士/适航管理/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卢夏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CCAR25.1441oxygen equipmentand oxygen supply clause,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for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methods.Key WordsOxygen equipment;Oxygen supply;Airworthiness terms;Compliance0概述适航标准是保证民用航空器适航性的最低安全标准,CCAR25部是运输类飞机的适航标准。

我国民用飞机申请型号合格证必须符合CCAR25部中的条款要求,通过适航审查获得适航当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民用飞机生产及投入商业运营的前提。

CCAR25.1441条款氧气设备和供氧是适用于氧气设备的适航条款,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如果飞机型号设计中包含补氧设备,氧气设备能保护乘客和机组免受缺氧的影响。

本文将对CCAR25.1441条款的要求、来源以及建议的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说明。

1CCAR25.1441适航条款对飞机氧气设备的技术规定主要由适航规章中的条款以及技术标准规定(CTSO)组成。

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对氧气设备的要求主要有防护性呼吸设备、最小补氧流量、判断供氧的措施以及防止氧气设备破裂的规定等。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

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思路CCAR25是中国民用航空适航规定的基础。

CCAR25.1459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关于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规定。

在以下内容中,将从符合性验证的概念、验证过程、验证结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关于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

一、符合性验证的概念符合性验证是指通过测试、商定、检查或审查,确认某个产品或系统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或要求的过程。

符合性验证是确保适航性的重要程序。

根据CCAR25.1459要求,符合性验证应该在适航条款(TSO、STC等)制定之前进行,以确保适航条款符合规范及要求。

二、验证过程1、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制定符合性验证计划,并得到适航局的批准。

验证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需要验证的适航条款及相应的验证方法;• 验证执行的人员及负责人;• 验证时间表;• 验证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 确认验证结果是否达到验证计划中的要求;• 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 进行测试、商定、检查或审查等符合性验证方法。

3、总结阶段:在验证计划执行完毕之后,需要进行总结和报告符合性验证结果。

在总结阶段,应该完成以下内容:三、验证结果符合性验证的结果在适航条款制定之前必须得到确认。

在验证结果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四、思路总结CCAR25.1459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的思路是从符合性验证的概念、验证过程、验证结果三个方面来展开。

在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需要制定验证计划,执行验证计划,以及总结验证结果。

验证结果应该包括验证记录、验证报告和验证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严格的符合性验证,可以确保适航条款符合规范及要求,也保证了飞行安全。

浅析民用航空发动机系统和部件适航符合性表明方法

浅析民用航空发动机系统和部件适航符合性表明方法

浅析民用航空发动机系统和部件适航符合性表明方法摘要: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过程中,系统和部件适航符合性验证是局方重点关注的过程之一,依据《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33.91发动机系统和部件试验条款要求,并结合目前国内已开展的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经验,梳理出民用航空发动机成附件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对新研取证的航空发动机部件和系统表明符合性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局方可接受的符合性验证方法。

关键词:民用航空发动机部件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1.适航条款解析及验证参照标准《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1】(CCAR-33R2)33.91发动机系统和部件试验条款,是针对部件试验验证的专项条款,其实质是要求申请人对系统或部件所声明的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充分验证,以表明这些系统或部件在所有已声明的环境和运行条件下能可靠地完成预定功能;验证可在33部其他条款中进行,也可以在33.91条款中进行;对于未在33部其他条款中充分验证的系统或部件,申请人应在33.91条款中开展附加的验证。

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颁布的标准RTCA DO160《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2】,是美国航空联邦局(FAA)、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对民用航空部件试验考核的主要依据。

RTCA 虽然不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官方机构,但RTCA所提出的建议经常被用作政府和私营企业决策的依据,也是联邦航空局(FAA)许多技术标准指令的基础。

1.符合性验证对象及符合性验证方法符合性验证是指采用各种验证手段,以验证的结果证明所验证的对象是否满足民用发动机适航条例的要求,检查验证对象与适航条例的符合程度,它贯穿民用发动机研制的全过程。

适航符合性验证的基础就是审定基础,即民用发动机型号设计适用的适航条款(包括豁免条款的考虑)以及为该型号设计增加的专用条件。

在民用发动机型号审查过程中,为了获得所需的证据资料以向审查方表明产品对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说明和验证,这些方法统称为符合性验证方法。

CCAR-25与CCAR-33适航审定关系分析

CCAR-25与CCAR-33适航审定关系分析

CCAR-25与CCAR-33适航审定关系分析韩冰冰;李新;付涵;滕金芳【摘要】开展大型客机动力装置与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适航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综合管理系统;然后,总结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与CCAR-33《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具有重合内容的关联项,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研究上述两部规章关于防火系统和滑油系统对某些对象的规定.结果表明:CCAR-25与CCAR 33条款的关系可分为引用、选择、补充、相似和差异五种;最难界定的是相似,它要求对条款的充分理解,否则会有重复审定和漏审的风险;CCAR-25与CCAR 33对防火系统和滑油系统的规定出现了多条款交联对应的情况,通过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可将其分解为单条款对应并进行适航认证.【期刊名称】《航空工程进展》【年(卷),期】2018(009)004【总页数】7页(P537-543)【关键词】适航;运输类飞机;航空发动机;数据管理系统;CCAR-25;CCAR-33【作者】韩冰冰;李新;付涵;滕金芳【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动力装置室,上海200335;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动力装置室,上海200335;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280 引言当今,世界民用航空业务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壮大,随着大型客机研发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的民航业将有更大发展,适航技术问题将更为突出[1]。

西方国家由于飞机发展起步早,适航技术的研究也相对成熟。

F.de Florio[2]系统阐述了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要求;L.Purton[3]介绍了适航性框架评估工具的发展,对美国与澳大利亚军队的适航框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航空器制造厂家在所申请型号航空器交付或者首次颁发标准适航证之前,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应当获得适航审定部门的批准和航空器评审组的认可;航空器制造厂家在所申请型号航空器交付时,应当向航空器所有人或运营人提供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文件。

运行文件为航空运营人提供基础标准化飞行操作程序,以及关于偏差放行、客舱安全和装载安全的使用程序和信息,以保证其在批准运行范围内获得正确使用航空器的关键信息,并作为制定相关标准化操作程序的依据和参考。

持续适航文件为航空运营人提供航空器使用、维修及其他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限制、要求、方法、程序和信息;航空器所安装的发动机、螺旋桨、机载设备与航空器接口的信息;航空器机载设备和零部件的维修方法、程序和标准。

本文所述的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主要针对除适航审定部门批准文件以外的持续适航文件。

1.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运行文件的范围包括与航空器飞行和载运旅客或货物所用设备有关的使用和操作说明;不包括与航空作业(如摄影、探矿等)和所涉及特殊任务设备有关的使用和操作说明。

运行文件的分类有飞行手册(适航审定部门批准--这里不包括)、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快速参考手册、载重平衡手册、偏差放行指南、客舱机组操作手册等。

持续适航文件的范围包括航空器使用、维修及其他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限制、要求、方法、程序和信息;航空器所安装的发动机、螺旋桨、机载设备与航空器接口的信息;航空器机载设备和零部件的维修方法、程序和标准,可以直接使用机载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厂家编制的单独手册。

对于某些运输类飞机,还可能因设计特性、运行种类等特别要求编制某些特殊内容。

持续适航文件的分类有一般分为维修要求、维修程序和构型控制几类。

需要获得局方批准的手册或内容包括:适航性限制项目(ALI)、审定维修要求(CMR)、计划维修要求(SMR)、结构修理手册(SRM)等,其中,ETOPS运行涉及的构型、维修和程序,CCAR-26涉及的特殊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等需要适航审定部门批准。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1)(2002年修订)-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09号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1)(2002年修订)-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09号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1)(2002年修订)正文:----------------------------------------------------------------------------------------------------------------------------------------------------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1)(1988年2月9日民航局发[1988]字第105号发布2002年3月20日根据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09号修订)A章总则第33.1条适用范围(a)本规定规定颁发和更改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用的适航标准。

(b)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的规定申请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或申请对该合格证进行更改的法人,必须表明符合本规定中适用的要求,并且必须表明符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CCAR-34)。

[2002年4月19日第一次修订]第33.3条概述每一个申请人必须表明该型航空发动机符合本规定中适用的要求。

第33.4条持续适航文件申请人必须根据本规定附件A编制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可接受的持续适航文件。

如果有计划保证在交付第一架装有该发动机的航空器之前或者在为装有该发动机的航空器颁发适航证之前完成这些文件,则这些文件在型号合格审定时可以是不完备的。

第33.5条发动机安装和使用说明手册每一个申请人必须备有在型号合格证颁发之前可供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应用,在发动机交付时可供用户应用的经批准的发动机安装和使用说明手册。

该说明手册必须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安装说明(1)发动机安装构件的位置,将发动机装接到航空器上的方法及安装构件和相关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2)发动机与附件、管件、导线和电缆、钢索、导管及整流罩连接的位置和说明;(3)包括总体尺寸的发动机轮廓图。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乔磊;李艳军;曹愈远;赵苏阳;许振腾;汪雷【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安全性需求,对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适航条款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明确了该条款的验证要求和方法.将功能危险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运用到该验证方法中,并提出了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流程.最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发动机不可控火情对CCAR33-R2.75条款的符合性.该安全性验证方法能够为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支持.【期刊名称】《航空发动机》【年(卷),期】2016(042)001【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CCAR33-R2.75;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航空发动机【作者】乔磊;李艳军;曹愈远;赵苏阳;许振腾;汪雷【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35.12CCAR33-R2《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是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满足的最低安全标准。

CCAR33-R2.75是其中的第75项条款,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发动机的安全性要求。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CCAR33-R2.75适航符合性验证的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75条款的验证要求和方法,结合适航条款要求和目前某型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思路,把功能危险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运用到该验证方法中,提出了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流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CCAR.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简述

CCAR.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简述

CCAR.适航符合性验证思路简述作者:沈东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5期【摘要】民用大型运输类飞机需要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才能取得型号合格证。

本文对其中的25.1093条款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思路,并对符合性验证中的难点进行了简要说明,为运输类飞机25.1093条款的适航审查和符合性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CCAR25.1093;结冰条件;冰脱落;符合性验证0 概述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发动机进气道唇口蒙皮会出现结冰现象。

如果不进行发动机唇口蒙皮结冰防护,结冰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发动机进气道进气畸变,导致发动机异常振动,另外,机体表面冰脱落被吸入发动机时可能造成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受损,严重的会导致发动机熄火[1]。

为了保证发动机能够在结冰条件下安全运行,针对发动机进气系统,CCAR25部规章制定了25.1093条款-进气系统防冰[2]。

具体要求如下:(a)活塞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必须有防冰和除冰措施。

除非用其它方法来满足上述要求,否则必须表明,在温度为-1.1℃(30°F)的无可见水汽的空气中,每架装有高空发动机的飞机,均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普通文氏管式汽化器时,装有预热器,能在发动机以60%最大连续功率运转情况下提供67℃(120°F)的温升;(2)采用可减少结冰概率的汽化器时,装有预热器,能在发动机以60%最大连续功率运转情况下提供56℃(100°F)的温升。

(b)涡轮发动机(1)每台涡轮发动机必须能在下列条件下在其整个飞行功率(推力)范围(包括慢车)工作,而发动机、进气系统部件或飞机机体部件上没有不利于发动机运转或引起功率或推力严重损失的冰积聚:(i)附录C规定的结冰条件;(ii)为飞机作该类营运所制定的使用限制内的降雪和扬雪情况。

(2)每台涡轮发动机必须在温度-9~-1℃(15~30°F)、液态水含量不小于0.3克/米3、水呈水滴状态(其平均有效直径不小于20微米)的大气条件下,进行地面慢车运转30分钟,此时可供发动机防冰用的引气处于其临界状态,而无不利影响,随后发动机以起飞功率(推力)作短暂运转。

涡喷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台试验要求

涡喷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台试验要求

涡喷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台试验要求涡喷涡扇发动机是现代民航飞机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动力装置,其特点是高推力、高燃效。

为确保发动机的安全与可靠性,需要在发动机飞行试验台上进行全面的试验。

本文将介绍涡喷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台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试验对象涡喷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台是一种实验平台,用于验证发动机在实际飞行场景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试验对象为涡喷涡扇发动机,具体型号由试验需求确定。

二、试验环境试验环境要满足航空环境模拟的要求,包括海拔高度、大气温度、气压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飞机机身在实际飞行时所承受的各种载荷、振动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内容1. 静态试验静态试验是指在不进行发动机加速和停车的情况下,对发动机的各个系统和部件进行检测、测量和校准。

具体试验内容为:(1)导通试验对发动机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测,验证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安全可靠。

(2)燃油试验在加注燃油的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试验,以检测燃油传递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3)液压试验液压试验是验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是否正常并检测各个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

(4)机械试验包括齿轮箱、推力偏转扭矩反馈系统、变速器和传动轴等部件的试验。

动态试验是指在发动机运行时,对发动机的推力、燃油消耗、振动、噪音等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

具体试验内容为:对发动机的加速过程进行试验,以验证发动机的加速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对发动机在恒定功率下的工作情况进行试验,以检测燃油消耗、推力、温度等参数。

在发动机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对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试验,以验证发动机在负载变化时的性能和稳定性。

(4)振动和噪音试验对发动机振动和噪音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以确定发动机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运行要求。

四、试验要求1. 合理安排试验时间,确保试验持续时间充足。

2.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对应的试验程序。

3. 试验前对试验数据、试验设备和试验环境进行充分评估,评估后确认后再进行试验。

民航机载设备之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

民航机载设备之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

民航机载设备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1210孟益民)【摘要】本文总结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在地面试验室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的一般试验流程,详细分析了试验构型的符合性说明方法,从试验件、试验设施、质量体系、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具备的条件关键词:MoC4;航电系统;适航;试验流程作者简介:孟益民(1984.07—),男,湖北黄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0 引言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是民用飞机向适航当局表明其对适航条款符合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规定,适航符合性验证分为:符合性声明(MoC0)、说明性文件(MoC1)、分析/计算(MoC2)、安全评估(MoC3)、试验室试验(MoC4)、机上地面试验(MoC5)、飞行试验(MoC6)、航空器检查(MoC7)、模拟器试验(MoC8)和设备合格性(MoC9)等十种方法[1]。

由于航电系统功能复杂,与飞机各个系统都有交联关系,很难在地面试验室将航电系统独立出来,因此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一般多在飞机上进行,即采用机上地面试验(MoC5)和飞行试验(MoC6)的方式。

然而,航电系统的一些功能如机组告警等需要飞机工作在故障状态才会触发,在飞行试验时验证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飞行试验本身的成本高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商如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越来越多的选择将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放在地面试验室进行,从而节省大量的飞行小时数,降低制造成本。

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航电系统MoC4试验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文针对航电系统MoC4试验的过程和方法开展了研究。

1MoC4试验流程1.1 概述在试验室环境中进行航电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飞机制造商编制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CP)。

航空涡轮发动机适航审定中的几种超转问题研究

航空涡轮发动机适航审定中的几种超转问题研究

第34卷第1期2021年3月Vol.34No.1Maa,2021《燃气轮机技术》GAS TURBINE TECHNOLOGY航空涡轮发动机适航审定中的几种超转问题研究王晓明S吴晶峰S龚立锋2,涂杰1(1.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北京100102;2-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2)摘要:中国民航《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与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动机合格审定规范均包含多款发动机超转条款,各超转条款易于混淆,不利于发动机适航符合性验证及审查。

本文对CCAR33.27、CCAR33.87、CCAR33.89、CS-E830条款进行了解析,结合国内外发动机型号审定实践,对发动机超转各条款的实质要求和物理含义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识别了瞬态超转和最大超转的差异,提出了具体符合性方法,有利于指导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查和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CCAR33.09的条款修订。

关键词:发动机;瞬态超转;最大超转;适航中图分类号:V2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889(2021)01-0008-06航空发动机在实际运行的加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燃油器调节失灵、发动机供油量增大,导致发动机出现超转的事件,转子或轴发生故障也可能让发动机发生超转。

发动机超转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转子部件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轮盘破裂[1],发生非包容的碎片飞脱这一“危害性发动机后果”,严重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2010年澳洲航空公司一架A380起飞后,由于涡轮短管漏油导致发动机中压涡轮盘爆裂,非包容性的爆炸造成了飞机五十多项功能失效,几近酿成空难史上人数最多的灾难。

2016年,一架美国航空公司装有2台发动 机的波音客机在起飞加速滑行时,右侧发动机的高压涡轮第2级轮盘突然爆裂,破裂的碎块击穿发动机的燃油总管以及燃油箱,引发大火,将右侧机翼及机身烧毁[2]o正是因为发动机超转的危害性,航空发动机研制和适航规章中对于发动机各类转速限制提出了验证要求[3'5]OCCAR33*6+(China Civii Aviation Regulations, CCAR),FAR33*7+(Federal Aviation Regulations,FAR)和CS-E*0+(Ceaification Specifications-Engines,CS-E)中关于发动机超转的条款涉及CCAR33.27,CCAR33-87、CCAR33-89和CS-E830,包括涡轮及压气机转子超转、发动机红线转速、瞬态超转、工作试验超转以及最大超转的验证。

1 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要求

1 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要求

方针政策 制定
型号合格审定 制造检查
航空产品及 其零部件 生产批准
证后管理4职责Fra bibliotek航空器 适航检查
代表外国 适航当局 生产监督
1.1 制造检查专业:方针政策的制定
1. CCAR-21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2. CCAR183
民用航空器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 代表的规定
1. AP-21-03
保证产品符合 经批准的型号设计
8
1.3 制造检查专业:生产批准
制造检查人员的任务 组织机构
质量控制系统
评审
生产设施
9
1.3 制造检查专业:生产许可审定
重点
质量控制系统的评审
难点
文件评审
质量控制资料对CCAR21.143条的符合性
现场评审
质量控制系统运转的有效性,即是否执行质 量控制资料的要求
10
信息反馈
16
信息分析 根本原因类别:设计/制造 使用/维修 供应商
措施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 反馈对象
重大类:局方,客户 非重大类:客户
设计更改 ICA更改 制造过程改进 可靠性管理 培训教材
反馈方式
SB
SIL ICA更改 召回等 培训
1.3 制造检查专业:生产批准
涉及到的主要表格
系统评审记录表 AAC-105 不符合项记录 AAC-163 生产批准/证件管理活动报告 AAC-219
19
确认航空器符合 经批准的状态并 在一定的限制条 件下,可以飞行
1.5 制造检查专业:证后管理
生产批准书证后管理的目的 对生产批准书持有人进行监督确保: ● 经批准的质量系统持续符合规章要求并保持正常 运转; ● 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经批准的设计资料并处于安 全可用状态; ● 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民用飞机工艺规范适航符合性验证研究

民用飞机工艺规范适航符合性验证研究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DOI:10.16660/ki.1674-098X.2006-4853-0765民用飞机工艺规范适航符合性验证研究张新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1210)摘 要:本文主要对民用飞机工艺规范验证的条款要求及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研究。

工艺规范作为产品生产制造和检验的依据,根据制造过程工艺方法,介绍了民用飞机的工艺规范体系。

对条款要求进行研究,需严格控制的制造工艺需编制工艺规范。

依据工艺规范是否新编等不同类别,确定通过说明性方法(MC1)或试验室试验(MC4)表明符合性,并总结了工艺规范在试验室试验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的试验流程。

关键词:民用飞机 工艺规范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试验室试验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c)-0012-03Research on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of CivilAircraft Process SpecificationZHANG Xinjian(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1210 China)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civil aircraft process specification verification and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methods are studied. Process specification is the basis for product manufacturing and inspection.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the process specif ication system of civil aircraft is introduc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lauses are studie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at needs to be strictly controlled need to prepare process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such as whether the process specification is newly compiled,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compliance is demonstrated by the descriptive method (MC1) or the laboratory test (MC4), and the test process of the process specification to carry out the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in the laboratory test is summarized.Key Words: Civil aircraft; Process specification;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method; Laboratory test民用飞机制造过程中,工艺规范作为工程文件之一,与工程图样、材料规范及相关工程文件同为产品生产制造和检验的依据,是对供应商制造质量控制及供应商向主制造商进行产品交付验收时的工作依据,主制造商和各供应商必须严格按工艺规范要求生产和制造[1]。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第42卷第1期 2016年2月
航空发动机
Aeroengine
V01.42 No.1 Feb.2016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 符合性验证方法
乔磊,李艳军,曹愈远,赵苏阳,许振腾,汪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安全性需求,对航空发动机CCAR33一R2.75适航条款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明确了该条款的验 证要求和方法。将功能危险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运用到该验证方法中,并提出了航空发动机 CCAR33一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流程。最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发动机不可控火情对CCAR33一R2.75条款 的符合性。该安全性验证方法能够为航空发动机CCAR33一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支持。 关键词:CCAR33一R2.75;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航空发动机 中图分类号:V2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 0.1
3477/j.cnki.aeroengine.201
6.01.020
Research
on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Method of Aeroengine Complying with CCAR33-R2.75 QIAO
Lei,LI
Yan-jun,CAO Yu—yuan.ZHAO Su—yang,XU Zheng—teng,WANG
airworthinessm.Journal ofAerospace Power,2012,27
(1):233—240.(in Chinese) [7]韩小琦.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D].天津:中国民航大 学,2008.

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

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

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剪裁刘元海;张幸【摘要】ObjectiveTo build a higher corrosion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hipboard airborne equipment.Method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GJB 150.A—2009 and related specifications, it was tailored by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zoning” and “real tested intensity priority” on the referencing related specifications.ResultsThe evaluation in-dex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which were install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zone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damp-heat, mildew, salt spray and acid atmosphere.Conclusion The tailoring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which is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and validati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requirements of shipboard airborne equipment.%目的:构建一套具有更高要求的舰载机载设备腐蚀环境适应性考核与评价指标。

方法在满足GJB 150.A—2009基本试验条件(指标)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规范,遵循“环境分区原则”和“优先使用实测强度原则”进行剪裁。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浅析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浅析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浅析摘要:适航符合性验证是民用发动机研制的特点,符合性是验证的目的,验证方法是确定验证对象是否具有符合性时所用的手段。

本文通过介绍十种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以及对符合性验证方法的选用原则进行分析,对符合性验证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可供发动机设计、适航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用发动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验证试验0概述适航符合性验证是为了保障民用航空活动安全,采用不同的说明和验证方法获得所需的证据资料向审查方表明产品对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只有全面完成符合性验证才能取得民航适航证,只有取得各类适航证的产品才能合法进入市场。

1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1.1 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概述符合性验证是指采用各种验证手段,以验证的结果证明所验证的对象是否满足民用发动机适航条例的要求,检查验证对象与适航条例的符合程度,贯穿民用发动机研制的全过程。

常用的符合性验证方法根据实施符合性验证的形式分为四大类:工程评审、试验、检查、设备鉴定。

为了统一审查双方的认识,便于信息交流,在整理以前的审查经验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将符合性验证方法汇总十种,每种符合性方法赋予相应的代码为MC0~MC9。

1.2 符合性验证方法的应用说明1.2.1 MC0——符合性声明通过引用型号设计文件(如图纸、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等手段来定性地说明型号设计符合相应的适航条款要求。

1.2.2 MC1——说明性文件通过向适航部门提交有关型号设计资料(如说明、图纸、技术文件等),由其组织,以工程评审的形式来确定有关设计是否符合相应的适航条款要求。

1.2.3 MC2——分析/计算通过分析和计算的手段(如载荷、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性能、统计数据分析、与以往型号的相似性)来证明有关设计符合相应的适航条款要求。

1.2.4 MC3——安全评估通过FMEA、FTA等故障分析手段(如初步风险分析、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影响和关键性分析/FMECA,软件质量计划)对有关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估,验证其对于相应适航条款的符合性。

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

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

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是确保船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包括对各种船舶装备进行性能测试,以评估其是否符合船舶适航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的重要性、常见的试验方法和验证步骤。

首先,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对于船舶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船舶装备如引擎、舵机、泵等在长时间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高温、湿度以及颠簸的海浪等。

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可以评估这些装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适应船舶运行中的各种条件。

同时,适航性能试验还能帮助船舶设计者和制造商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其次,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性能测试主要评估装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性能指标,例如转速、功率、产能等。

可靠性测试则是通过模拟装备在极端条件下的运行,例如高负荷、高温、大震动等,来评估装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环境适应性测试则是对装备进行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例如湿度、震动、电磁干扰等,以确保装备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运行环境。

在进行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和要求,确定试验方案和测试参数。

其次,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调试、环境设置、试验计划等。

然后,进行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并进行验证以确保装备达到适航性能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时,应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试验应尽可能模拟真实工作条件,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次,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应准确无误,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试验应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在试验中不损坏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总之,船舶装备适航性能试验及验证对于保证船舶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轮发动机附件环境试验适航符合性审查策略作者:刘富荣高艳蕾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2022年第05期摘要:针对民用航空发动机附件试验适航要求,开展附件试验符合性方法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附件试验适航规章及其实质性要求,结合型号审定经验,提出了附件试验适航符合性策略。

该策略给出了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验证的附件范围,识别了附件试验对应的环境验证项,说明了各类环境验证项的适用性确定原则,描述了符合性验证方法及其确定原则,概括了符合性验证方法相关的符合性要点。

在国内涡轴、涡扇两型取证发动机上开展了该策略的应用,证明符合性策略正确可行。

最后,总结了符合性审定实践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后续工作重点。

关键词:适航审定;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动机附件;附件试验;环境试验Keywords: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civil aviation engine;engine accessories;accessory test;environmental test0 引言航空发动机适航要求的最基本考虑因素之一是发动机系统和附件能夠在其声明的运行环境中正常工作[1,2]。

民用航空发动机系统复杂,通常包括控制、监视、燃油、滑油、点火、空气系统等;对于某些发动机,还可能包括起动系统和反推控制系统等。

各个系统涉及大量附件,专业涵盖电子电气、结构强度、防火防冰、流体污染等。

由于发动机附件功能多样,结构复杂,设计特征、材料工艺、安装环境和运行条件各不相同,导致附件验证工作极其繁重。

根据民用航空发动机系统和附件试验33.91的要求,对不能在33.87条持久试验中予以充分验证的系统或部件,申请人必须进行附加的验证,以证明这些系统或部件在所有已声明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能可靠地完成预定功能[3,4]。

适航条款中发动机部件试验主要针对附件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开展环境验证,具有环境验证项多、验证要点多和适航风险高等特点[5,6]。

欧美国家分别在不同程度上给出了发动机附件试验的适航符合性指导。

美国FAA在咨询通告AC 33.91中给出了附件试验需要考虑的26类环境验证项以及认可的各类环境试验标准,在AC 33.17、AC 33.28、AC 33.63、AC 33.64中给出了与附件试验相关的其他33部条款试验要求,但对于符合性验证思路、环境验证项的适用性、符合性要点等并未给出系统性描述[7-14]。

欧洲EASA通过CS-E AMC 80给出了发动机附件试验需要考虑的环境验证项,相比FAA AC 33.91缺少了恒加速验证要求,且认可的标准也不相同[15]。

国内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处于起步阶段,尚无附件环境试验符合性的相关指导,符合性验证工作严重依赖参与人员的经验,存在符合性遗漏的风险。

这也导致附件试验符合性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适航符合性工作切入点不明确、验证对象不明确、环境验证项不明确、环境试验项适用性确定依据不清晰、缺乏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确定原则、符合性要点缺失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附件试验适航符合性思路和策略,并总结了附件试验符合性审查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后续工作重点。

1 适航要求CCAR 33.91条款的字面要求是对不能在33.87条持久试验中予以充分验证的系统和附件,申请人必须进行附加试验,以证明这些系统和附件在所有已声明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能可靠地完成预定功能。

然而,其实质性意图与条款字面意思有差异,其本质是要求当33.87持久试验和其他33部条款对应的试验都不能充分验证附件及其声明的环境时,需要开展附加的验证工作,验证工作不局限于试验,可以是试验、分析、与先期取证发动机附件的类比,或者三者的结合。

针对发动机系统和附件试验的条款,中欧美规章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

其中,FAR 33.91发动机系统和附件试验条款等效于CCAR 33.91;EASA无直接与CCAR 33.91等效的条款,但CS-E 170发动机系统试验与CS-E 80发动机设备两条款的要求能够部分满足CCAR 33.91要求。

中欧美现行有效规章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2 审查策略如图1所示,发动机附件环境试验符合性工作包括3部分:环境试验验证策划、环境试验验证实施、环境试验验证总结。

2.1 环境试验验证策划2.1.1 环境试验验证对象附件环境试验符合性的首要工作是确定附件环境试验验证对象,确保验证对象正确完整无遗漏。

根据条款要求,附件试验的验证对象是指特定发动机系统中具有独立功能,能够独立安装拆卸,独立构型管理和整体维护的任一属于发动机型号取证构型的设备。

除此之外的其他件定义为零件,应在系统试验或者整机试验中验证。

常见附件包括燃/滑油泵、热交换器、燃油关断阀门、电子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等。

2.1.2 环境试验验证项附件试验需要考核的环境验证项包括:高温、低温、室温、流体污染、振动、冲击、恒加速、砂尘、流体敏感性、盐雾、燃油系统结冰、进气结冰、霉菌、温度—高度、温度循环、防爆、湿热、防水、引脚注入、电源输入、耐压、过压、压力循环、防火、发动机电子控制器过热和包容性等。

上述环境验证项并不适用于所有附件,在确定环境验证项的适用性时,应考虑附件功能、性能、设计特征、材料特性、制造工艺、安装位置、运行条件、失效模式。

2.1.3 环境试验验证范围附件试验验证的环境是附件运行环境和工作条件。

该附件运行环境和工作条件应结合安装对象和发动机本体来分析。

针对安装对象,应充分考虑来自飞机的环境输入,包括由飞机提供的冷却能力、燃油污染水平、燃油结冰条件、飞机输入的振动特性、雷电间接效应等;针对发动机本体,应考虑在所有发动机工况下附件可能遭受的运行条件,包括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应结合安全性分析确定附件的失效模式,确定附件的环境验证范围。

2.1.4 环境试验符合性策略CCAR 33.91中发动机附件试验是否需要开展,取决于33部规章中其他条款能否充分验证附件及其预期环境,即如果能够合理地分析说明33部规章中其他条款能够充分验证附件及其预期环境,则无须在33.91中开展任何额外附件验证。

与33.91条环境试验密切相关的33部规章其他条款包括33.17防火、33.28发动机控制系统、33.63振动、33.64发动机静承压件、33.67燃油系统、33.68进气系统结冰、33.71润滑系统和33.87持久试验等。

在明确附件环境将在33.91条款中验证后,应给出具体的附件环境验证项符合性验证方法以及合理性说明。

符合性验证方法可以是试验、分析、类比或者前述3类的组合。

试验是指通过分析试验条件、构建试验设施、制定试验程序、确定试验判据、编制试验大纲、开展试验目击、收集分析试验数据、分析试验偏离、编制试验报告的手段表明符合性的验证方法;分析是指通过分析附件的设计特征、使用材料、制造工艺等,确保附件在其声明的环境中实现预期功能的符合性验证方法;类比是指通过附件与先期取证发动机附件的设计特征、材料特性、制造工艺、安装运行环境、运行条件、使用经验的相似性分析,表明附件能够在其声明的环境中实现预期功能的符合性验证方法。

2.2 环境试验验证实施环境试验验证实施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环境验证策划阶段确定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对附件的环境项开展符合性验证。

符合性验证要点与被验证附件、环境验证项、符合性验证方法有关。

与被验证附件有关的符合性要点,考虑到不同附件设计特征和工作原理不尽相同,符合性要点也不同;而与环境验证项和符合性验证方法相关的符合性要点则具有通用性,适用于所有附件。

2.2.1 试验通过试验的方法表明附件试验的符合性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试验条件。

试验需验证的运行和环境参数需覆盖附件所遭遇到的极限值;对于需要在附件工作状态下验证的环境,需要识别其最严格的工作工况。

2)试验方法。

试验所采用的试验程序应能充分验证附件的环境。

在采用行业或者工业标准推荐的试验程序时,需开展合理性说明,说明应包括标准的试验程序、试验条件、试验判据等。

试验件的安装连接、方向、原理应能反映附件真实安装方式,特别是振动等级和特性。

试验设备应通过铭牌、型号、序列号、软件版本、校准有效期进行标识,且必须在校准范围内使用试验设备;所有校准应可追溯至公认的标准;试验可在台架或试验台中进行,也可以在发动机整机上进行,但需保证整机试验能够覆盖附件试验的严苛程度。

试验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应确保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和精度。

3)试验顺序。

如采用独立的试验件进行不同环境试验时,可按任何顺序开展附件试验;若采用单个试验件进行多项试验时,则要求盐雾试验不能在霉菌试验之前进行;砂尘试验不能在霉菌、盐雾或湿热试验前进行;振动试验不应在温度试验之前进行;爆炸大气试验不能在任何其他试验之前进行;防火试验不能在其他任何试验之前进行。

4)试验组合。

如果要求对验证时间进行累积,可将多个不同环境验证项的试验程序进行组合,但需确保组合后的试验程序能够充分验证每个独立试验的最严苛试验条件。

5)试验通过准则。

对于大多数附件,试验通过的准则至少包含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可能影响发动机安全性或可操作性的重大附件功能和性能变化;试验后能够达到生产验收试验的要求,试验后的分解检查(如果有要求)没有发现可能损害附件安全运行能力的潜在故障或损坏。

6)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后应开展试验数据分析,特别是试验数据和构型偏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并给出验证结论。

2.2.2 分析通过分析的方法表明附件试验的符合性时,需分析附件的几何结构、应力水平、极限应力位置、运行特性、功能、制造工艺、材料特性、失效模式、失效影響、工作条件、安装环境等,并说明附件如何在其声明的运行条件和安装环境中,特别是异常情况下实现预期工作。

2.2.3 类比通过类比的方法表明附件试验的符合性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设计必须在先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设计考虑范围内,包括几何结构、应力水平、极限应力位置、运行特性、功能、制造工艺、材料特性、失效模式、失效影响等。

2)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运行条件、安装环境在先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环境验证范围内。

3)先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符合性数据足以证明符合性,不需要新的数据来表明符合性。

4)先期取证发动机的附件符合性必须通过试验表明,不能通过基于对类似发动机型号中附件使用经验、附件设计实践、类比分析表明。

5)产生先期取证发动机附件的符合性数据的试验程序必须依据工业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以保证试验数据的置信度。

2.3 环境试验验证总结按照规章要求,完成所有附件环境试验后需形成附件安装环境限制清单,供安装对象使用,明确附件振动、温度以及其他需要飞机方关注的安装限制,包括但不限于经验证的燃油污染水平、振动特性和等级、安装使用温度限制等。

上述附件试验符合性策略已经在某型中欧合作发动机项目、其他在取证发动机项目中展开应用,验证了该审查策略和审查要点切实正确,合理可行,能够支撑发动机附件环境试验符合性审查工作的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