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学习报告
卫星知识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前沿科技,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卫星知识课程。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卫星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卫星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学习卫星知识课程之前,我对卫星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基本概念,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卫星技术的发展历程。
1. 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在美国和苏联等国家进行卫星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2. 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开始大规模发射卫星,用于军事、科研和民用领域。
我国的卫星技术也在这期间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3. 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二、卫星技术的应用领域卫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领域:1. 通信领域:卫星通信是实现全球范围内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星,可以实现电话、电视、互联网等通信业务,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交流。
2. 导航领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卫星导航技术的代表。
GPS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航海、航空等领域。
3. 遥感领域: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获取地球资源、环境、灾害等信息。
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地质、气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4. 军事领域:卫星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卫星可以为军事指挥、侦察、通信等提供重要支持。
三、卫星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卫星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1. 空间碎片:随着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空间碎片问题日益严重。
空间碎片对在轨卫星和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卫星通信实习报告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主要完成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将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等过程在电视机上显示,同时可以完成将一路信号进行复用,分配给几台电视机;最后完成信号的互联,即相邻的两台电视机可以相互搜索对方接收的信号,加上摄像头以增加搜索的节目。
(1)大天线低频卫星通信;大天线低频卫星通信,用的是大天线低频卫星通信,即用大天线完成卫星信号的接收,具体表现就是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机顶盒转为电视信号,搜索电视节目。
由于大天线接收的信号频率相对较低,所以波长相对较长,天气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从而信号的衰减也不是很严重,这就是大天线卫星通信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调节接收器的方位和倾角。
所谓的大天线就是指由于接收器的接收频率相对较小所以信号的波长就相对较长,传输时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较强。
整个接收器包括两部分,抛物面型的反射界面,主要是将接收到的信号反射在接收器中进行聚焦,接收器的设备比较简单,里面就两根撞针,横向和纵向分别由横波和纵波进行驱动,经抛物面反射的信号在接收器中聚焦后引起撞针谐振,整个接收器相当于一个谐振腔,谐振后的信号经过电缆传输至机顶盒进行调制和解调最终变换为电视机的驱动信号。
(2)小天线高频卫星通信;小天线高频卫星通信的原理同大天线低频卫星通信。
只是其接收器的抛物面反射界面远小于大天线,而且其本身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对较高,其传输波长就相对较小,很容易受天气影响,其余的部分和大天线卫星通信相同。
(3)电视信号的互联。
电视信号的互联就是将一台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分配给多台电视机。
该过程所用设备很多,而且引入了两路视屏信号(由两个摄像头引入),接线过程很复杂,最终使得两台相邻的电视机可以搜索到至少四路信息,分别为开始时本机搜索的信号、与本机相连的摄像头的信号、邻机接收的信号和与邻机相连的摄像头信号。
该过程涉及到的专用设备很多,在小天线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加入了两个不同频率的调制解调器用于两台电视机接收固定信号,将小天线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通过专用的接口分配给两台电视机,再接入交换机,接上摄像头的视屏信号,每台电视机均有五个专用接口模块,将各个模块接线完成,此过程的接线不涉及顺序,最终完成相邻两台电视机的信号的搜索。
卫星通信研究报告

卫星通信研究报告
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人造卫星来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已经在军事、商业和个人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这项技术具有无地域限制、不受天气
和地形影响的特点,被认为是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
卫星通信的基础是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
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卫星发射器和地面接收器之间的交互配合,同时也需要可靠
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器。
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常见的频段是Ka
波段和Ku波段,其中Ka波段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传统的卫星通信技术主要是基于地球上的大型接收站的,因此其
覆盖范围和效率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而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卫星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小型卫星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将其传输
成本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满足了更广泛的通信需求。
在军事领域,卫星通信主要用于战略指挥和高清图像传输;在商
业领域,卫星通信主要用于互联网连接和卫星电视;在个人领域,卫
星通信主要用于重要信息传输和应急救援。
随着人类对通信效率和便利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技术将
会继续得到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发展。
但是,卫星通信技术也存在一
些限制,比如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对电力的严格要求等。
因此,在未来
的发展中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卫星
通信体系。
《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总结报告[小编推荐]
![《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总结报告[小编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29af4d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总结报告[小编推荐]第一篇:《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总结报告[小编推荐] 《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总结报告宽带卫星通信特点及面临的问题1.1 卫星通信的特点1)传输速率高;2)为了独立于地面网络,多数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使用微波或激光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互连,构成空间骨干传输网络;3)由于卫星链路的传输损耗大,在高速传输情况下,要求用户使用具有较大口径的天线。
因此,短时间内卫星宽带系统将无法支持手持终端移动中的高速通信。
1.2 功能1)为用户或用户群提供Internet骨干网的高速接入;2)作为骨干传输网络,连接不同地理区域的Internet网络运营商。
1.3 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宽带卫星通信大致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用户的可用速率为56~256kbit/s。
第二代:2005-2007年发射建立的系统,用户的可用速率为256kbps~5Mbps。
第三代:从2008年开始计划的系统,用户的可用速率最高可达到20Mbit/s。
1.4 宽带卫星通信面临的问题1)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传输带宽需求也增大,Ka频段可以满足带宽和高速率传输要求。
2)Ka频段数据传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降雨衰减问题,雨衰可达20-30dB,链路设计需要留余量。
3)在保证链路可用度的情况下,降雨储备余量会很大,并且这些储备余量只在一年中的小部分时间里是需要的,而大部分时间将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系统资源严重浪费。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体系结构2.1 体系结构分类1)交互式宽带卫星Internet 接入系统结构;2)非对称宽带卫星接入系统结构;3)宽带卫星骨干传输系统结构。
2.2宽带卫星系统新技术1)为了更好适应波束覆盖、时延约束、链路特性和网络管理等不同要求将发展各具特色的星座结构;2)采用星间链路;3)采用Ka频段或更高的Q、V频段,星间链路采用激光通信;4)卫星天线将由传统的双重隔离频率复用的赋形波束天线发展为空分多重隔离频率复用的多点波束蜂窝状可控天线;5)卫星转发器将由传统的透明转发器发展为对上行信号具有交换和处理功能的处理转发器;6)采用各种先进的语音和视频图像压缩技术以及先进的编码和调制技术;7)用户终端小型化和智能化技术。
跟卫星相关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工程实习体验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卫星通信工程方向的实习岗位。
本次实习报告将围绕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习单位是我国某知名卫星通信研究所,主要从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开发。
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该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和取得的成果。
2. 实习岗位及职责实习期间,我担任了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助理的岗位,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卫星通信系统的方案设计、参数优化等工作。
3. 实习内容(1)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系统学习了卫星通信原理、卫星信号处理、卫星导航等方面的知识,为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践操作: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学习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系统建模、参数调整等操作。
(3)项目参与:我参与了某颗卫星通信项目的研制工作,了解了项目从方案设计、研制、测试到验收的全过程。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了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
2. 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工程师、同事有效沟通,共同推进项目进展。
4. 职业素养:实习过程中,我遵循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工程师和同事,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反思虽然实习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卫星通信实验报告

卫星通信实验报告一、绪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验证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2. 掌握卫星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进行卫星通信实验,验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实验原理1. 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中继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
通过地面站发送信号到卫星,由卫星中继将信号转发给目标地面站,实现通信链路的连接。
卫星通信系统一般由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2.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地面站:用于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信号。
卫星:充当信号中继的媒介,接收地面站发来的信号后再发送给目标地面站。
用户终端: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实现通信目的。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地面站设备,包括天线、信号发射接收设备等。
2. 进行卫星选择和定位,调整地面站设备指向卫星所在位置。
3. 发送信号到卫星,观察信号传输情况。
4. 接收卫星信号,验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搭建了卫星通信系统,并进行了信号传输和接收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快,信号质量稳定,通信效果良好。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六、实验总结本次卫星通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掌握了卫星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验证了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在信息传输和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卫星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卫星移动通信报告

卫星移动通信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卫星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人们在偏远地区、海洋、空中等特殊环境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还在应急救援、军事国防、资源勘探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卫星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不同地点之间的通信。
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卫星移动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显著优势。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空间段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卫星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覆盖。
地面段包括地面控制中心、地面关口站等设施,负责对卫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以及实现卫星信号与地面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用户段则是各类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手持终端、车载终端等。
在卫星移动通信中,频率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目前,常用的频段包括 L 频段、S 频段、C 频段、Ku 频段和 Ka 频段等。
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L 频段和 S 频段传播损耗较小,适用于手持终端和低速率数据传输;Ku 频段和 Ka 频段带宽较大,适用于高速率数据传输,但传播损耗相对较大。
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应急救援方面,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时,地面通信设施往往会遭到破坏,此时卫星移动通信能够迅速建立起通信链路,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在军事国防领域,卫星移动通信为军队提供了保密、可靠的通信手段,保障了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在海洋通信中,船舶可以通过卫星移动通信与陆地保持联系,实现导航、气象预报、遇险救援等功能。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还在航空通信、资源勘探、野外考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卫星移动通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卫星的发射、运营和维护成本高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普及和应用。
其次是信号延迟和带宽有限的问题。
由于卫星信号需要在太空中传播较长的距离,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这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可能会产生影响。
卫星通信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期间,我有幸选修了卫星通信这门课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卫星通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固定和移动通信。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等领域。
二、卫星通信的工作原理卫星通信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地面站发送信号:地面站通过发射天线将信号发送到卫星。
2. 卫星接收信号:卫星上的接收天线接收地面站发送的信号,并通过卫星上的处理设备进行放大、调制等处理。
3. 卫星转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经过卫星上的转发器转发到另一个地面站。
4. 地面站接收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卫星转发过来的信号,并通过地面站的处理设备进行解调、放大等处理。
5. 用户终端接收信号:用户终端接收地面站处理后的信号,实现通信。
三、卫星通信技术特点1. 通信距离远:卫星通信可以实现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通信,不受地理环境限制。
2. 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需求。
3. 抗干扰能力强: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保持通信质量。
4. 传输速度快: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5. 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和海洋、航空等特殊环境。
四、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1. 全球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是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的重要手段,为全球用户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
2. 电视广播:卫星通信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电视广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视节目。
3. 远程教育:卫星通信可以连接偏远地区的学校,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卫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了参加卫星实习。
本次实习为期两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卫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卫星通信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卫星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是国内卫星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2. 实习内容(1)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卫星通信技术讲座,学习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系统组成、卫星信号传输、卫星通信设备等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卫星通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实践操作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以下实践操作:1)卫星通信设备组装与调试: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卫星通信设备的组装流程,并亲自进行设备组装与调试。
2)卫星信号接收与处理:通过使用卫星接收机,我们实际接收了卫星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3)卫星通信系统测试:在工程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卫星通信设备维护与保养:学习了卫星通信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卫星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增强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们亲自动手进行设备组装、调试、测试和维护,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3. 拓展人际关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结识了来自不同院校的同学,拓展了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
2. 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
卫星通信技术读书心得体会

卫星通信技术读书心得体会卫星通信技术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学习和研究,我对卫星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学习卫星通信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卫星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一项关键的技术。
它通过卫星作为中继器,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无线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能够突破地理限制,解决了地面通信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其次,卫星通信技术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
在了解卫星通信技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卫星通信系统由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组成。
地面站负责与卫星的通信,卫星则承担信号的中继和传输,而用户终端则是卫星通信的最终接收端。
这三者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是保证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第三,卫星通信技术有广泛的应用。
它在电视广播、电话通信、互联网接入、天气预报等众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卫星通信技术,人们可以跨越国界进行通信和交流,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在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技术还可以提供重要的救援和援助。
第四,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号延迟。
由于信号需要通过卫星中继传输,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
这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比如语音通话和视频传输,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减少信号延迟。
另一个挑战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卫星通信系统所涉及的信息传输往往是敏感和机密的,因此必须保证通信的安全和隐私。
此外,卫星通信系统还必须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和故障等突发情况,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最后,学习卫星通信技术也让我认识到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卫星通信技术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改进,使得全球通信更加便捷和高效。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卫星通信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学习卫星通信技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
跟卫星相关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卫星技术已成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为了深入了解卫星技术的应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夏季在XX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参与,掌握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二、实习单位简介XX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具备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完善的测试手段,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三、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项目和工作:1. 卫星通信系统测试- 学习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过程。
- 参与了卫星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包括信号强度、误码率等指标的测试。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卫星通信设备的安装、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
2. 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开发- 研究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GPS、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
- 参与了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和导航应用开发,如车载导航、无人机定位等。
- 学习了相关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C++、Python等,提高了编程能力。
3.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学习了卫星遥感数据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参与了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几何校正等。
- 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如土地覆盖分类、变化检测等。
4. 参与项目讨论和汇报- 参与了项目讨论会议,学习了项目管理知识和团队协作技巧。
- 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了项目进展报告和实习总结。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 通过实习,我对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掌握了卫星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2. 实践能力增强-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在项目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卫星通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实习体验一、实习背景在我国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下,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卫星通信实习项目,以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卫星通信系统的调试、维护及测试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卫星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安装和调试卫星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卫星接收器、发射器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这些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卫星信号的接收与处理:我学会了如何接收卫星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更好的通信效果。
这包括调整天线角度、优化信号放大器参数等。
3. 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我参与了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等指标的测试。
通过测试,我掌握了评估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4. 故障排查与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卫星通信设备故障,如信号不稳定、通信中断等。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如何排查和解决这些问题。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卫星通信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对卫星通信行业的认识加深:实习使我认识到卫星通信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民生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积极影响。
4. 激发了科研兴趣:在实习过程中,我对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未来有望在科研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卫星通信技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实习使我意识到卫星通信行业的重要性,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卫星通信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国防、民用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卫星通信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XX卫星通信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卫星通信原理、系统组成及运行机制的理解,并锻炼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部门介绍实习单位为XX卫星通信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成熟的卫星通信技术及丰富的市场经验。
实习部门为卫星通信技术部,主要负责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售后服务。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在线课程,对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也对实习单位的业务范围和项目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以便更快地融入实习工作。
2. 实习阶段(1)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跟随部门导师学习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实际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测试和调试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 卫星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项目需求,确定系统参数,选择合适的卫星平台和地面设备。
- 卫星通信信号处理:对卫星信号进行调制、解调、滤波等处理,保证信号质量。
- 卫星通信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 卫星通信系统调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优化系统性能。
(3)项目参与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一个卫星通信项目的研发工作。
该项目旨在为偏远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在项目中,我负责部分系统设计、测试和调试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实习后期总结实习结束后,我对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卫星通信工程实习总结

卫星通信工程实习总结1. 简介在卫星通信工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并学到了许多有关卫星通信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实习项目2.1 项目一:卫星信号调试在这个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一起负责调试卫星信号。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设备和软件,对卫星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解调。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调试卫星信号,以及如何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2 项目二:卫星通信网络设计在这个项目中,我参与了卫星通信网络的设计和规划。
我学习了如何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卫星通信网络。
我们使用了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了性能评估和优化。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入了解了卫星通信网络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3 项目三:卫星地面站建设在这个项目中,我参与了卫星地面站的建设和调试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安装和配置卫星地面设备,以及如何进行信号接收和发送测试。
通过这个项目,我掌握了卫星地面站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技能。
3. 实习收获3.1 知识技能通过卫星通信工程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卫星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我学会了使用专业设备和软件进行信号调试、网络设计和地面站建设。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2 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有效沟通、协调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我今后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非常重要。
3.3 实践经验通过实习,我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实践经验将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4. 总结卫星通信工程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多个项目,学到了许多有关卫星通信的知识和技能。
我深入了解了卫星信号调试、通信网络设计和地面站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这次实习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卫星通信工作做好准备。
卫星通信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掌握卫星通信技术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卫星通信实习项目,以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卫星通信原理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论文,了解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关键技术。
2. 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学习了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功能以及系统设计方法。
3. 卫星信号处理:掌握了卫星信号的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处理技术。
4. 卫星地面设备操作:学习了卫星地面站的设备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并亲自操作了部分设备。
5. 卫星发射和跟踪:了解了卫星发射过程,参与了卫星发射模拟实验,学习了卫星跟踪技术。
6. 卫星通信应用:了解了卫星通信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收获:1. 理论知识:对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关键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卫星地面设备的操作,提高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5. 拓宽视野:了解了卫星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卫星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自己在该领域的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这次卫星通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努力。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一、实习单位与岗位概述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卫星通信公司,我担任的岗位是卫星通信工程师。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卫星通信系统的维护、调试以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际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了解卫星通信行业、企业运作方式以及团队协作的机会,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初期,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设备组成以及工作流程。
通过学习,我对卫星通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卫星通信设备的维护与调试工作。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优化,我掌握了通信设备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此外,我还参与了公司一项卫星通信技术研究项目。
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项目的研究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明白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习使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对卫星通信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报告卫星通信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于2023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XX天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XX公司岗位:卫星通信工程师实习生三、实习内容1. 卫星通信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对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我了解了卫星通信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传输方式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等。
2. 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公司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卫星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设备选型、性能评估等。
3. 卫星通信设备调试与维护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卫星通信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工作。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掌握了卫星通信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参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4. 卫星通信项目实施与优化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公司卫星通信项目的实施与优化工作。
通过参与项目实施,我了解了卫星通信项目的整个流程,包括项目规划、实施、验收等环节。
5. 卫星通信行业动态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关注了国内外卫星通信行业的动态。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行业研讨会,我对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设备调试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这使我意识到团队协作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
3. 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通过与同事和导师的讨论,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4. 了解了卫星通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实习,我对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信卫星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前言通信卫星技术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我国通信卫星领域,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多种通信卫星,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人在本学期选修了通信卫星课程,通过学习,我对通信卫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二、课程内容概述通信卫星课程主要介绍了通信卫星的基本原理、设计、制造、发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卫星概述:介绍了通信卫星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 通信卫星系统:讲述了通信卫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3. 通信卫星设计:介绍了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天线设计、电源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4. 通信卫星制造:讲述了通信卫星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试验方法。
5. 通信卫星发射:介绍了通信卫星的发射过程、发射技术、发射窗口选择等。
6. 通信卫星运行:讲述了通信卫星在轨运行、卫星寿命、卫星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7. 通信卫星维护:介绍了通信卫星的维护方法、维护流程和维护设备。
三、心得体会1. 增强了通信卫星知识储备通过学习通信卫星课程,我对通信卫星的基本原理、设计、制造、发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有了全面了解。
这为我今后在通信卫星领域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深化了对航天事业的认识通信卫星是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通信卫星课程,我对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了解到,我国在通信卫星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通信卫星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电子、通信、控制、力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课程中的团队合作、项目设计等环节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信卫星技术发展迅速,课程中涉及许多前沿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通信学习报告摘要本学习报告主要是针对卫星通信的学习。
通过对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的简单阐述,卫星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概述,其中主要分析了甚小天线地球站(VSAT)卫星网络系统的原理及发展,从而引出了对我国卫星通信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学习与探究。
第一部分:卫星通信的历程在1945年10月,英国人A.C.克拉克在英国《Wireless World》(无线电世界)杂志第10期发表了题为《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提供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的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使用卫星进行通信的可能性,提出静止卫星通信的设想。
而现代卫星通信的发展,证实了克拉克设想的科学性。
虽然是由英国人提出,但确是由美国人取得了最先的发展。
在1946年,美国利用雷达接收到了月球表面回波。
8年后,1954年7月,美国海军利用月球表面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进行了地球上两地的电话传输试验。
试验成功后于1956年在华盛顿和夏威夷之间建立了通信业务。
仅仅一年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在接下来卫星通信的发展中,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臵。
如:1958年12月,美利用“斯科尔”卫星进行录音带音响传输;1963年5月,美国发射了“西福特”铜针卫星,用来反射无线电信号供地面上两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等。
到了1962年7月,美英法三国利用“电星1号”卫星进行横跨大西洋有源中继通信后,世界上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纷纷开始发展卫星通信技术。
如1962年8月,前苏联进行东方3号、东方4号宇宙飞船间通信,以及宇宙电视试验。
从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实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起一系列的“国际通信卫星”,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通信容量已经达到可同时传送10万个双向话路加4路彩色电视。
不断的为我们提供方便。
然而,我国的卫星通信发展则起步较晚。
直到1984年4月8日,我国发射成功“东方红—Ⅰ型”试验通信卫星(STW—1),4月6日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1986年又发射成功“东方红-Ⅱ型”实用通信广播卫星(STW-2),用于部分电视、广播及通信的传输。
通过不断的发展,在88年到90年两年之间,我国已经发射了四颗实用通信卫星。
在1994年12月1日,我国发射成功由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东方红Ⅲ)实用广播通信卫星。
星上装有24个C波段转发器,其中6个中功率(EIRPs不少于37dBW)转发器用于电视传输,18个低功率EIRP不少于24dBW)用于电话、电报、传真、数据传输等通信业务。
卫星设计寿命不低于8年,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卫星波束可覆盖90%以上的国土。
第二部分:卫星通信的技术一、卫星通信概述1.什么是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实际上也是一种微波通信,它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
卫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由于卫星工作于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轨道上,因此覆盖范围远大于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
但卫星通信要求地面设备具有较大的发射功率,因此不易普及使用。
2.卫星与地球的位臵关系同步卫星是被发射到赤道上空离地面约36 000里处,在这个高度,卫星环绕地球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是一致的。
这时,从地球上看,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所以又被称为静止轨道卫星。
一颗同步卫星的通信范围大约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地区。
因此,只需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赤道上空各配臵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即可实现全球卫星通信。
例如1963年2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同步卫星“辛康”。
3.卫星通信的特点(1)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在跨越高山海洋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2)卫星通信便于实现多址连接。
微波中继接力通信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不在微波线路是上的地方无法利用它进行通信。
卫星通信由于是大面积覆盖,在覆盖区内的任何地方都可设臵地球站实现双边或多边通信。
这种能同时实现多方向、多地点通信的能力称为“多址连接”;(3)工作频带宽:可用频段从150MHz~30GHz。
目前已经开始开发Q、V 波段(40~50GHZ)。
ka波段甚至可以支持155Mbit/s的数据业务;(4)通信质量好:卫星通信中电磁波主要在大气层以外传播,电波传播非常稳定。
虽然在大气层内的传播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仍然是一种可靠性很高的通信系统;(5)网络建设速度快、成本低:除建地面站外,无需地面施工。
运行维护费用低;(6)信号传输时延大:高轨道卫星的双向传输时延达到秒级,用于话音业务时会有非常明显的中断;(7)控制复杂:由于卫星通信系统中所有链路均是无线链路,而且卫星的位臵还可能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控制系统也较为复杂。
控制方式有星间协商和地面集中控制两种。
二、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1.系统组成地球站A通过定向天线朝着通信卫星方向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首先被通信卫星天线所接收,经过卫星转发器放大和变换后,由卫星天线转发到地球站B,当地球站B接收到信号后,就完成了从A站到B站的信息传递过程。
从地球站发射的信号到空间站(通信卫星)所经过的通信线路称为上行线路。
从空间站(通信卫星)发射信号到地球站所经过的通信线路称为下行线路。
同样,地球站B也可以通过卫星向地球站A发射信号来传递信息。
2.通信卫星的组成及功能通信卫星由天线系统,通信分系统,遥测与指令分系统,控制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五部分组成。
(1)天线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遥测,遥控和信标天线,使卫星天线精确地指向地球上的覆盖区。
一类是通信天线,可分为全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和区域波束天线。
(2)通信分系统:又称为转发器,起通信中继器的作用(3)遥测与指令分系统:其功能是了解星内设备的工作情况,对卫星的工作、位臵和姿态进行控制。
(4)控制分系统:有两种控制。
一种是姿态控制,一种是位臵控制。
(5)电源分系统:常用的电源有太阳能电池和化学能电池3.地球站设备地球站由天线系统,发射系统,接收系统,通信控制系统,终端系统和电源系统六部分组成。
主要性能要求如下(1)工作频率范围宽。
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工作在6/4GHz频段的地球站,其上下行的带宽均是500MHz(2)地球站的品质因素G/T高。
G为天线增益,T为放大器的等效噪声温度(3)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稳定度高(4)频波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高(5)互调引起的带外辐射及计生辐射的容许电平小三、甚小天线地球站(VSAT)卫星网络系统1.VSAT概述“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缩写,即甚小孔径终端。
由于源于传统卫星通信系统,所以也称为卫星小数据站或个人地球站,这里的“小”指的是VSAT系统中小站设备的天线口径小,通常为0.3m-2.4m。
VSAT是80年代中期利用现代技术开发的一种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属于同步静止轨道通信系统,它通过卫星上的转发器来为多个小规模的地面设备提供点到多点的链路。
利用这种系统进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覆盖范围大、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用方便以及终端设备体积小、安装方便、功耗小等特点。
借助VSAT用户数据终端可直接利用卫星信道与远端的计算机进行联网,完成数据传递、文件交换或远程处理,从而摆脱了本地区的地面中继线问题,这在地面网络不发达、通信线路质量不好或难于传输高速数据的边远地区,如:乡村、油田,使用VSAT 作为数据传输手段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目前,广泛应用于银行、饭店、新闻、保险、运输、旅游等部门。
由众多甚小天线地球站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被成为VSAT卫星通信网。
VSAT网络一般由一个中心地面站、卫星和广泛分布在各地的VSAT小站组成。
中心地面站是VSAT网络的管理控制中心,它由卫星天线、射频设备、中频设备及交换单元等系统组成。
主站设有网络管理系统,负责对全网监测、管理、控制和维护,如实时监测、诊断各小站和主站本身的工作情况、测试信道质量、负责信道分配、统计、记费等。
分布在各地的VSAT小站由天线、室外射频单元和室内数字处理单元组成。
室内数字处理单元承担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处理、操纵功能。
其用户接口可以同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它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臵为不同的带宽,方便用户将各种终端设备接入VSAT网络。
VSAT通信使用的卫星资源是C 波段和Ku波段的卫星转发器,其中C波段极为拥挤而且天线尺寸较大;而ku波段拥挤程度较低且天线尺寸较小。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天线尺寸小、不易受地面电磁干扰的Ku波段卫星转发器。
2.VSAT的发展VSAT技术的迅速发展得益于80年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计算机联网需求的大量增加。
VSAT网络不仅能非常经济、方便地解决地面通信网很难处理的计算机通信业务的点对多点寻址;又已综合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分组传输与交换技术、高效的多址接续技术、高集成度微处理器技术、协议的标准化、天线的小型化及高功率的卫星等),VSAT从8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卫星通信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从VSAT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主要指1980年以前及以后2年。
在此阶段,VSAT以采用C波段为主要标志,并且只能提供单向和低速数据业务;(2)第一代VSAT :指1983年~1988年这一时期的VSAT 产品。
此阶段的VSAT 以采用Ku 波段和星形结构进行数据传输为显著标志,并开发了一些新的多址方式;(3)第二代VSAT :指1988年到90年代中期。
此阶段,VSAT 已从单纯支持数据型业务向数据、话音、图形等综合业务方向转化,并且开始采用网状结构。
到1993年底,全球已安装和预订的VSAT 数超过了116000个。
近几年来,每年的销售额约5.5亿美元,预计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仍将在20%左右。
3. VSAT 的基本网络结构VSAT 通信网络的基本网络结构有星型、网状以及混合型三种,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
(1)星型网络:是VSAT 网中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形式,各VSAT 小站只与中心站发生通信联系。
它适用于具有大量数据需要被广播分配发送或是集中收集处理的单位,如:银行、新闻、交通、连锁店、气象地震监测等;(如图表 1)(2)网状网络:网状网络不需要中心站的参与,各VSAT 小站之间能够直接建立通信连接。
相对星型网络也具有较小的端到端时延;(如图表 2)图表 1 VSAT 星型网络(3)混合型网络:混合型网络是最近发展起来。
这种网络结构可充分利用前两种网络结构的优点,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此外,由于此结构中允许两种网络结构并存,因此可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多址方式;如图表 3四、 卫星通信的应用按用途可分为专用通信卫星和多用途通信卫星。
前者如电视广播卫星、军用通信卫星、海事通信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后者如军民合用的通信卫星,兼有通信、气象和广播功能的图表 2 VSAT 网状网络图表 3 VSAT 混合网络多用途卫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