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岩石和岩体的力学属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为耐冻
渗透系数K cm/s
K=Q/AI Q为单位时间渗透水量 A为渗透面积 I为水力坡度 K一般是通过钻孔中进行抽水试验或压水试验测定。 抗冻系数
Cf=(σc-σcf)/ σc×100% σc—岩样冻融前 σcf —岩样冻融后
3、软化特性
软化系数
ηc=RcW/Rcd<=1 研究ηc对于高压注水软化顶板具有重要意义0.45-0.9
一般实验机很难获得上述全过程
曲线,而只有C段以前的曲线。见右 图。
原因:普通实验机的刚性较小。对
σ
C B
试件加载过程中,自身变形较大,积
蓄了大量的变形能,当试件达到强度
A
极限后,承载能力下降,压力机内的 O
τ
变性能突然释放,施加于试件上,导
致试件突然破裂,常伴有炸裂的响声
和碎块飞出。
(2)岩石强度特征 三向抗压>双向抗压>单向抗压>抗剪>抗拉
由结构特性(颗粒大小,胶结性质)决定了岩石的非均质性 由构造特性(多孔,层理)决定了岩石非连续性与各向异性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岩石重力性与结构性质统一
1、重力性
密度 ρ kg/m3 ρ=Ms/Vs 视密度 ρ/ kg/m3
依含水、孔隙状态不同:
天然ρ/=M/V;
干ρ/d=Ms/V , 岩石100℃~110℃下干燥24h后的密度; 饱和ρ/sat=(Ms+Mv)/V 岩石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注:
4、碎胀特性
碎胀系数
Kp=V//V>1 Kp与岩石紧硬度,破碎块度及排列状态有关 残余碎胀系数:
Kp/=V///V>1 V//与岩石本身性质,外加荷载大小及经历时间长短有关 研究Kp,Kp/对于采场顶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2 岩石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
2.2.1 岩石的破坏机理
(1)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第二章 矿山岩石和 岩体的力学属性
2.1岩石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一般概念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构造 二、岩石的基本分类
按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按结构: 按矿物颗粒联系方式:固结性,粘结性,散粒状;流动状 按矿物颗粒大小:砾岩;砂岩;页岩,粉砂岩,泥岩,粘土 按构造:整体状;多孔状,层状 按坚实性:坚硬岩石(Rc>=50MPa);松软岩石(Rc<50MPa) 注:
l0-试件原长度;l-变形后长度;p-压力;
A0-试件原断面积。
P
P A0
l0
l
f ()
l
l0
l0
σ
C
B
A
O
εp
εe
Baidu Nhomakorabea
ε
D
τ
OA段:原始岩石内的空隙压密阶段; AB段:线弹性变形阶段,B点为弹性极限; BC段:裂隙产生和扩展阶段,呈现弹塑性变形,C点为 强度极限,用Rc表示; CD段:残余承载阶段,即岩石受载虽然已过强度极限, 但仍具有部分承载能力,到达D点岩石才完全破坏。
2.2.2 岩石的强度理论
岩石的强度理论:研究岩石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破坏的原因、规 律及建立破坏的判据。目前已提出了很多种强度理论,但在目前岩 石工程中常用的有两种: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
(1)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莫尔(Mohr)强度理论认为(1900):固体材料发生破坏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力达到一定限度。这个剪力除了与材料 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破坏面上的正应力造成的摩擦阻力有关。 例如,某一点材料发生破坏,不仅取决于该点的剪应力,同时也取 决于该点的正应力。因此,岩石沿某一个面剪断时所需要的剪应力 与该面上的正应力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C、 -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这一公式是由库仑(Coulomb)1773年提出的, 后由莫尔用新的理论加以解释,故上式称为莫尔-库仑强 度理论。由上式可得出如下关系:
f ( )
该式为莫尔提出的一般形式,也称为莫尔强度理论的普遍形式。 具体应用中,要通过试验确定其具体形式。一般的试验方法就是做大 量的单向拉、单向压,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试验,得到不同的莫尔圆, 然后给出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
τ σ1
τ=f(σ)
极限莫尔圆
σ3
σ3
σ3
σ1
σ
σ1
强度曲线的作用:
(1)判断岩石试件是否发生剪切破坏,由某一面上的 f ( ) 做出应力圆可判断试件发生破坏否。 (2)判断破坏面方向:通常 45
❖
一般情况下,岩石的密度ρ》岩石的视密度ρ/
❖
可根据视密度ρ /换算出岩石的容重γ(kN/m3)
❖
岩石密度ρ测定一般用研磨法;岩石视密度ρ/测定一般用蜡封法
2、结构特性 孔隙率 n n=(Va+Vw)/V=(V-Vs)/V=(1-ρ/d/ρ) ×100% 一般n增加,ρ/下降,γ下降,塑变增加,透水性增加 孔隙比 e
2)剪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有摩擦力较大时,产 生剪切破坏(一组或几组剪切面)。
3)塑性流动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有很大摩擦力 时,试件二端面变形受到强阻碍时,出现了多组剪切面, 试件会逐渐缓慢地膨胀成桶形。最后因塑性流动而导致破 坏。该破坏形式是岩石颗粒产生微小剪切滑移的结果,仍 是一种剪应力造成的剪切错动。
2
(3)Rt Rc(抗拉强度小于抗压强度) 在岩石力学和工程设计中,为了计算岩石强度,必须给出相
应的关系式,莫尔没有给出 f ( ) 的具体关系式,有人提出 二次曲线或摆线等。但为了便于计算,当正压力加大时( ) 10Mpa 通常采用斜直线作为强度曲线,即:
C tg
、 -分别为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
e=吸(V水a+率Vwω)/Vs=(V-Vs)/V=(Va+Vw)/(V-(Va+Vw))=n/(1-n) 按吸入水份能力 自然:ω=Mw/Ms×100%(大气压作用下) 强制:ωsat=Mvs/Ms×100%真空或加压(15MPa) 饱和系数Ks=ω/ωsat 工程上,一般用ω来评价岩石抗冻性能,ω<0.5%时,
(3)岩石破坏机理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继而产生微裂隙和破 裂,裂隙扩展到一定阶段,岩石破坏。岩石破坏的基本形式如下:
压裂破 坏无约 束
压剪破坏 有侧向约 束
塑性流动破坏 强的侧向约束
1)压裂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间摩擦阻力小时, 试件横向变形,变形量达到变形极限时,试件拉裂,形成 平行于加压方向的拉裂缝,试件破坏原因为拉裂破坏。
渗透系数K cm/s
K=Q/AI Q为单位时间渗透水量 A为渗透面积 I为水力坡度 K一般是通过钻孔中进行抽水试验或压水试验测定。 抗冻系数
Cf=(σc-σcf)/ σc×100% σc—岩样冻融前 σcf —岩样冻融后
3、软化特性
软化系数
ηc=RcW/Rcd<=1 研究ηc对于高压注水软化顶板具有重要意义0.45-0.9
一般实验机很难获得上述全过程
曲线,而只有C段以前的曲线。见右 图。
原因:普通实验机的刚性较小。对
σ
C B
试件加载过程中,自身变形较大,积
蓄了大量的变形能,当试件达到强度
A
极限后,承载能力下降,压力机内的 O
τ
变性能突然释放,施加于试件上,导
致试件突然破裂,常伴有炸裂的响声
和碎块飞出。
(2)岩石强度特征 三向抗压>双向抗压>单向抗压>抗剪>抗拉
由结构特性(颗粒大小,胶结性质)决定了岩石的非均质性 由构造特性(多孔,层理)决定了岩石非连续性与各向异性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岩石重力性与结构性质统一
1、重力性
密度 ρ kg/m3 ρ=Ms/Vs 视密度 ρ/ kg/m3
依含水、孔隙状态不同:
天然ρ/=M/V;
干ρ/d=Ms/V , 岩石100℃~110℃下干燥24h后的密度; 饱和ρ/sat=(Ms+Mv)/V 岩石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注:
4、碎胀特性
碎胀系数
Kp=V//V>1 Kp与岩石紧硬度,破碎块度及排列状态有关 残余碎胀系数:
Kp/=V///V>1 V//与岩石本身性质,外加荷载大小及经历时间长短有关 研究Kp,Kp/对于采场顶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2 岩石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
2.2.1 岩石的破坏机理
(1)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第二章 矿山岩石和 岩体的力学属性
2.1岩石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一般概念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构造 二、岩石的基本分类
按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按结构: 按矿物颗粒联系方式:固结性,粘结性,散粒状;流动状 按矿物颗粒大小:砾岩;砂岩;页岩,粉砂岩,泥岩,粘土 按构造:整体状;多孔状,层状 按坚实性:坚硬岩石(Rc>=50MPa);松软岩石(Rc<50MPa) 注:
l0-试件原长度;l-变形后长度;p-压力;
A0-试件原断面积。
P
P A0
l0
l
f ()
l
l0
l0
σ
C
B
A
O
εp
εe
Baidu Nhomakorabea
ε
D
τ
OA段:原始岩石内的空隙压密阶段; AB段:线弹性变形阶段,B点为弹性极限; BC段:裂隙产生和扩展阶段,呈现弹塑性变形,C点为 强度极限,用Rc表示; CD段:残余承载阶段,即岩石受载虽然已过强度极限, 但仍具有部分承载能力,到达D点岩石才完全破坏。
2.2.2 岩石的强度理论
岩石的强度理论:研究岩石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破坏的原因、规 律及建立破坏的判据。目前已提出了很多种强度理论,但在目前岩 石工程中常用的有两种: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
(1)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莫尔(Mohr)强度理论认为(1900):固体材料发生破坏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力达到一定限度。这个剪力除了与材料 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破坏面上的正应力造成的摩擦阻力有关。 例如,某一点材料发生破坏,不仅取决于该点的剪应力,同时也取 决于该点的正应力。因此,岩石沿某一个面剪断时所需要的剪应力 与该面上的正应力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C、 -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这一公式是由库仑(Coulomb)1773年提出的, 后由莫尔用新的理论加以解释,故上式称为莫尔-库仑强 度理论。由上式可得出如下关系:
f ( )
该式为莫尔提出的一般形式,也称为莫尔强度理论的普遍形式。 具体应用中,要通过试验确定其具体形式。一般的试验方法就是做大 量的单向拉、单向压,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试验,得到不同的莫尔圆, 然后给出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
τ σ1
τ=f(σ)
极限莫尔圆
σ3
σ3
σ3
σ1
σ
σ1
强度曲线的作用:
(1)判断岩石试件是否发生剪切破坏,由某一面上的 f ( ) 做出应力圆可判断试件发生破坏否。 (2)判断破坏面方向:通常 45
❖
一般情况下,岩石的密度ρ》岩石的视密度ρ/
❖
可根据视密度ρ /换算出岩石的容重γ(kN/m3)
❖
岩石密度ρ测定一般用研磨法;岩石视密度ρ/测定一般用蜡封法
2、结构特性 孔隙率 n n=(Va+Vw)/V=(V-Vs)/V=(1-ρ/d/ρ) ×100% 一般n增加,ρ/下降,γ下降,塑变增加,透水性增加 孔隙比 e
2)剪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有摩擦力较大时,产 生剪切破坏(一组或几组剪切面)。
3)塑性流动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有很大摩擦力 时,试件二端面变形受到强阻碍时,出现了多组剪切面, 试件会逐渐缓慢地膨胀成桶形。最后因塑性流动而导致破 坏。该破坏形式是岩石颗粒产生微小剪切滑移的结果,仍 是一种剪应力造成的剪切错动。
2
(3)Rt Rc(抗拉强度小于抗压强度) 在岩石力学和工程设计中,为了计算岩石强度,必须给出相
应的关系式,莫尔没有给出 f ( ) 的具体关系式,有人提出 二次曲线或摆线等。但为了便于计算,当正压力加大时( ) 10Mpa 通常采用斜直线作为强度曲线,即:
C tg
、 -分别为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
e=吸(V水a+率Vwω)/Vs=(V-Vs)/V=(Va+Vw)/(V-(Va+Vw))=n/(1-n) 按吸入水份能力 自然:ω=Mw/Ms×100%(大气压作用下) 强制:ωsat=Mvs/Ms×100%真空或加压(15MPa) 饱和系数Ks=ω/ωsat 工程上,一般用ω来评价岩石抗冻性能,ω<0.5%时,
(3)岩石破坏机理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继而产生微裂隙和破 裂,裂隙扩展到一定阶段,岩石破坏。岩石破坏的基本形式如下:
压裂破 坏无约 束
压剪破坏 有侧向约 束
塑性流动破坏 强的侧向约束
1)压裂破坏:加压板与试件端面间摩擦阻力小时, 试件横向变形,变形量达到变形极限时,试件拉裂,形成 平行于加压方向的拉裂缝,试件破坏原因为拉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