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学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献学
主讲金小栋
导论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含义的历史演变
(一)¡°文献¡±的古代含义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其中记载孔子的话: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汉代郑玄、宋代朱熹对¡°文献¡±解释分为两部分:
¡°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
¡°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代的¡°文献¡±大都是偏义复词,或者偏于¡°文¡±,或者偏于¡°献¡±,而第一种含义的使用较为普遍,第二种含义20C.便逐渐消失了。

(二)马端临¡°文献¡±与孔子¡°文献¡±之异同
最早用¡°文献¡±二字为其著作命名的是宋末元初的史学家马端临。

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献通考》。

其《自叙》指出: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相同之处:《文献通考》编写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书本的记载,一是学士名流的议论,与孔子的一脉相承。

区别:孔子所谓¡°献¡±专指口头材料;而马氏之¡°文¡±与¡°献¡±几乎都是书面材料。

(三)文献的当代含义
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二、文献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文献学
1、定义
2、研究内容(本体、方法、历史、理论四方面)
3、分类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
(三)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意义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出土文献研究与传世文献研究相结合
(二)传世文献研究是一项永恒的课题
第一章文献的载体
(一)定义
甲骨指龟甲和兽骨。

甲骨文甲骨卜辞殷虚卜辞契文殷虚书契
刻在龟甲(腹甲)和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就叫甲骨文。

因为甲骨上记载的大半是占卜的事情,所以学者们称它为“甲骨卜辞”。

因为它出土于殷代都城旧址,所以又称为“殷虚卜辞”(虚即墟字)。

甲骨文以契刻的为多,因此,又称之为“契文” ”(契,刻)。

或称为“殷虚书契”。

龟甲文
兽骨文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发现
1899年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
甲骨四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
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
(四)卜辞的内容(教材P43)
二、金石
(一)金
金吉金金文钟鼎文
金,指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

它的主要成分是铜,因为加了一定分量的锡,铸造出来的器物呈青灰色,所以有青铜器之称。

用于祭祀的礼器叫¡°吉金¡±。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由于钟和鼎是古青铜器的代表,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

晚清海内三宝、散氏盘。

图片(见后)及《国宝档案¡ª¡ª虢季子白盘》
西周毛公鼎
西周大盂鼎
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

大克鼎与毛公鼎、大盂鼎合称为“晚清海内三宝” 。

均出土于晚清。

西周散氏盘
与“晚清海内三宝”齐名。

(二)石
石刻的分类
从形式上,可分为碣、碑和摩崖。

碑的形制:上部碑首,中部碑身,下部碑座。

(见图片)
碑座三
从内容上,可分为纪事刻石和经典刻石。

经典刻石,又称石经。

内容包括儒家石经和佛教石经、道教石经。

儒家石经始于东汉的熹平石经,继之魏之《正始》、唐之《开成》、蜀之《广政》、北宋之《嘉祐》、南宋之《二体》、清之《乾隆》石经,共七种。

佛教刻经始于北魏末年,继于北齐、北周,盛于唐和辽金。

山东泰山、河北响堂山有北朝名品,北京房山云居寺现存大量唐、辽和金刻经。

道教刻经始于唐中期,盛于宋、元,刻得最多的是《道德经》,另外还有《阴符经》、《常清静经》等。

熹平石经
中国古代最早刊刻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熹平石经传为蔡邕一人用隶书书写,又称¡°一字石经¡±,但从书法风格来看,不似蔡邕一人所为。

石经所刻隶书,为汉隶精品。

刊刻的意义:
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标准本教材;
开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
间接影响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主要有二:石刻的捶拓技术,另一是印玺的钤印技术)
唐开成石经
唐文宗开成二年
用楷书刻十二经
《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起到了校正和推广儒学经典的作用。

石经今存于西安碑林。

三、竹木
简牍的出土
简牍的制作
文献的书写
书写工具
长度内容
有关名称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尹湾汉墓木牍名刺
右正面、左反面
(一)简牍的出土
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竹简,时代最晚的简是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吐鲁番晋墓出土的晋简。

汲冢书或汲冢竹书
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次大批出土的战国时代简牍资料。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一个名叫不(fōu)准的人盗掘了一座战国晚期的魏襄王墓,获得写在竹简上的各种书籍数十车。

这些简书被后人称为¡°汲冢书或汲冢竹书。

汲冢竹书史称°漆书¡±,实为好墨写成。

汲冢竹书在南北朝时即逐渐散失。

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部《穆天子传》。

(二)简牍的制作
简,是竹片,牍,是木片,要真正成为书写材料竹简和木牍,需要几道工序。

1、选材
2、杀青
3、析治
4、编联(后有图片)
(三)文献的书写
以简牍为书写材料,如果写后需要修改,方法大致有三种:削改、涂改、添写。

(四)书写工具
简牍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刀、墨、砚、研石。

居延新简《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两道编)
武威汉简《仪礼甲本¡¤士相见之礼》
(四道编)
(五)长度
(六)有关名称
1、札
本指木简,且常指用于写一行字的一般木简
2、方
宽度和长度相等或近于方形的木牍,也称¡°方板¡±。

3、觚:把一根圆木条削出两个平面,或更多的平面,将文字写在上面,这种多面体的木质书写材料,就是觚,也写作柧。

4、削衣
削衣,就是修改简牍文字或第二次使用简牍时削下来的薄片(即薄皮)。

5、检
检,又称封检。

最常见的检是文书检,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信封,它是文书信件表面的木牍。

6、笺
一种短小的竹木简牍,其作用是供读书者随时写下自己对所读物的理解注释一类文字,并系在相应的简上(即被注文字处)。

7、符、传、棨
符,是一种物质凭证,用于军事上。

传,也是一种物质凭证,它供无军籍的吏民行止所用。

棨,又称棨信,也是一种身份凭证,指高级官吏出入宫门或出行所用的通行证。

8、椠
椠,是制作简牍的半成品。

9、版
剖成片状的木头。

《说文》:¡°版,判也。

从片,反声。

¡±
10、策
一部书或一篇文章往往需要有许多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就成为策。

又作¡°册¡±。

四、帛
(一)帛书的时代与发现
(二)帛书的种类、形式及特殊用途
(三)简帛对后世的影响
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帛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部分)
(一)帛书的时代与发现
帛书始于何时,目前还无统一的看法。

现在发现最早的帛书实物是战国中晚期之交的遗物,即著名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缯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发现
(二)帛书的种类、形式及特殊用途
1、种类
作为书写材料的帛,可分为绢、缯、缣几类。

2、形式
(1)行格(2)尺寸(3)收卷与折叠
3、帛书的特殊用途
(三)简帛对后世的影响
1、册、编、卷
2、从上往下,自右向左的行文格式
3、留天头、地脚的版面形式
4、分栏分行的书写习惯
5、护叶
6、书名
7、标题8、目录
9、页码
五、纸
(一)¡°纸¡±的概念及其演变
1、丝质纸(缣帛)
2、植物纤维纸
3、矿物或其他化学合成纤维纸
(二)汉代古纸的发现
1、西汉古纸的发现
2、东汉古纸的发现
(三)敦煌卷子(图片及纪录片《敦煌》)
金刚经
唐仪凤元年(676)写本,1900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藏经洞(今第十七号窟)。

本件写本字体精美,纸质薄而均匀,为长安传到敦煌地区的官写本。

(四)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古书版面及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1、卷轴装
初期纸书在形式上效法帛书,将写好的长条纸书,用木或竹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从尾向前卷起,卷成一束。

这种书籍装帧形式称为卷轴装。

采用卷轴装的手写纸书,一般称为卷子。

故卷轴装又叫卷子装。

卷轴装所流行的时代是南朝到五代时期。

2、旋风装
又叫龙鳞装。

它大约起于唐代而盛于北宋。

旋风装有两个特点:一是纸的正反两面都书写,可发节省纸张缩小卷轴的体积,也就是扩大了书的容量;二是逐页错开一定距离粘在卷底上。

以一长条卷纸作底,除首页因单面书写,全幅裱于卷端外,其余因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空处,逐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首页末尾的卷底上,看去好似龙鳞。

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但打开时,除首页全裱在卷底,不能翻阅外,其余均能逐页翻转。

3、梵夹装
梵夹装原本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佛教经典在很长历史时期都是书写在贝多树上的,所以又称为¡°贝叶经¡±。

梵夹装的具体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片或木板。

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在中间)或两个(居两端靠里)洞,穿绳绕捆或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板夹之,一是所夹为散叶。

4、经折装
经折装也称¡°折子装¡±,从折叠佛教经卷而得名。

产生于唐五代。

具体办法是,将长条的卷子装佛经,依一定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前、后各粘裱一张较厚的纸,做为护封,也叫做书衣、封面。

由于是改造佛经卷子装而成的,故名经折装。

此后凡仿此装帧形式者,不论其内容是否为佛经,便都以经折装称之。

五代以后,雕印的佛、道两家的单经、大藏,采用经折装的比比皆是。

可见在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制中,经折装流行的时间是很长的。

在这种装帧形式的影响下,连大臣奏书也取这种折子本形式,故称奏折,至少清代这种奏折是很流行的。

5、蝴蝶装
蝴蝶装起源于五代,盛行于宋代。

将印好的一页书从中折叠,有字的一面朝内,所有的书页都折好叠齐以后,用一张整的包背纸从折叠的中缝(即版心)那边将封面和封底包住,然后将每页的中缝粘在包背纸上,再将封面和封底粘上硬纸板,就装订成了在册书。

用这种方式装订的书,因每页的中缝都在书背上,有字的两版翻开像蝴蝶张开翅膀,故而得名。

蝴蝶装全书书叶的固定完全靠粘连,并不凿孔穿线,所以书叶极易脱落。

同时,书叶都为单层,一面空白一面印字,纸薄则容易使印刷面粘连,致使翻检时多见纸背空白面。

针对蝴蝶装的这一不足,南宋中叶出现了改进型,即包背装。

6、包背装
也叫裹背装、裹后装,是从中折叠书页的时候,将有字的一面朝外,折好的书页一边是版心,相对的另一边是供装订用的书脑;所有的书页都折好之后,再将装订之处弄整齐,打眼后用绵纸或桑皮纸捻成纸绳,将书页装订成册,然后在书脊上刷满糨糊,用硬书皮将书的前后连同书脊一起包上,不再另行钻眼穿线。

包背装的书籍,无论翻到哪一面,总能看到前一页的后半版和后一页的前半版,再也不会出现无字的白页了。

7、线装
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

线装是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

其基本方法和包背装一样,所不同的是,包背装用整纸裹背,而线装只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8、古书版面上的有关术语
版面,纸面上印版所占有的面积。

边栏:古籍版面四周的界线,也称¡°栏线¡±。

上下左右的边栏,分别叫上栏、下栏、左栏和右栏。

上下左
右为单线的叫四周单边,上下左右为双线的叫四周双边,上下为单线、左右为双线的叫左右双边。

天头、地脚:上下栏以外的空白余纸。

书耳:边栏的左上方,刻有长方形的栏格用来记书名或篇名的。

界行:划分版面的直线叫界,两条直线之间的部分叫行。

版心(版口、中缝、页心、心):它是古书两个半页之间没有正文的部分,也就是书页正中的折缝处。

(如果是蝴蝶装,它则位于书的最右端,即书背上;如果是包背装或线装,它就位于书的最左端,即书口上)为了使书页折叠时便于对齐,有的书在版心印有竖行的黑色标线,此黑色标线则称象鼻,此种书称为黑口。

标线长而宽(甚至填满版心)的称大黑口,细而窄的则称小黑口、线黑口;在上栏下方和上鱼尾之间的叫上黑口,在下栏上方和下鱼尾之间的叫下黑口,上下都有的叫上下黑口。

有的书不印黑线,称白口。

如果版心上刻有文字(书名、篇题、卷数、页码或字数、刊刻者、刻工姓名等内容),则称花口。

黑口、白口、花口,都是对包背装或线装书而言的。

鱼尾(燕尾):刻制在版心中缝上的形状像鱼尾巴的图案。

它是折叠书页时便于对齐的一种标记,多刻在版心的上半部或下半部的四分之一处,有的人认为它是由简册上编处的三角形契口演变而来的。

版心上只刻一个的叫单鱼尾,上下相应位置都刻的叫双鱼尾(上面的叫上鱼尾,下面的叫下鱼尾);两个鱼尾方向一致的叫顺鱼尾,鱼尾的尖端均朝向中间的叫对鱼尾;也有刻三个鱼尾的,但较为少见。

根据鱼尾图案的不同,还可分为黑鱼尾、白鱼尾、线鱼尾、花鱼尾等。

9、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书首:一本书册最上端的切口部分,也称书头。

书根:一本书册最下端的切口部分。

书口:与装订一侧相对、可以自由开合的一边。

书衣:一册古书的最外层,也称“书皮”、“封皮”等。

书签:古籍书衣正面所粘附的书名签条,也称“题签”。

书脑:线装书钻孔穿线处右侧的空白处。

书眼:线装书为穿线而钻的孔。

书眼越小越好,大则容易损伤书脑。

书背:线装书订线处的最右端,即书的书脊处。

书角:古书册的三侧、书脑的上下两隅,也称“包角”。

第二章文献的版本
一、版本释义
版(板):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片通称为版或板。

雕版印书之法通行以后,版或板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

本:原义为树根。

引申为据以校书的书的原本(底本)。

在通常情况下,¡°本¡±即指书。

宋代雕版印书盛行,¡°版本¡±一词北宋以来便被用来专指雕版所印之书,其含义是对¡°写本¡±而言的。

作为版本学的专有名词,版本是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版、排版、装订乃至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齐鲁书社,1991年,7页)
▲注意:
1、¡°版本¡±出现的时间¡ª¡ª雕版印书出现后。

2、最初,¡°版本¡±=刻本≠写本
3、后来,¡°版本¡±=写本+刻本+活字本¡­¡­
一部书,无论是经抄写、刻印或其他方法制成,由于时代、地区、条件、写刻人等有所不同,各种本子之间必然产生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写或印的形式、年代、版次、字体、行款、纸张、墨色、装订;内容的增删、修改、变化,以及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而留存于书上的题跋、识语、批校、藏章印记等等。

这种特征即构成一书的不同版本。

二、版本学及其功用
版本学是研究书的物质形态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和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问题。

版本学的功用:
首先,读书应择善本。

其次,校书应备众本。

再次,购藏书籍应鉴异本。

最后,学术研究也应注意版本。

三、雕版的刻制
1、写样
2、上版,也称上样。

3、刻版,是用锋利的刻刀把版面空白部分向下刻出一定的深度并剔除,使版面上有墨迹的字或线条向上凸起成为浮雕,使成为现代所称的¡°凸版¡±。

4、打空
5、拉线
6、修版
四、雕版的刷印
1、固版
2、刷墨
3、覆纸
4、刷印
5、晾干
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
五、雕印本的类型
(一)按时代区分:
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和清刻本。

(二)按地域区分:
浙本、闽本(又叫建本)、蜀本、江西本、平阳本(山西临汾)。

(三)按刻书单位区分:
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官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坊刻本。

官刻本中,中央刻本有国子监本、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属的经厂刻印佛经及其他书籍)、内府本(明清时期宫廷内部刊印的书籍)、殿本(清武英殿刻本)等;地方刻本
有藩府本(明代地方藩王刻印书籍)、府学本、郡庠本、
州学本、县学本以及各地书院本、局刻本(清同治光绪间在各省设置的官书局刻书,如江苏书局、金陵书局、湖北崇文书局)。

在著录实践中,都要具体著录。

私宅刻本,多出于对圣贤、先辈、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和学说。

明清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

但有版本著录实践上,一般并不使用私宅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

如宋黄善夫家塾所刻的《史记》,便著录为¡°宋黄善夫家塾刻本¡±。

家刻本,指历代自家出资(委托书坊刻印)或主持刻印的自己家人著作的书本。

自刻本,指历代由作者自己出资(委托书坊刻印)或主持刻印的自撰的书本。

坊刻本,指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商刻印的书本。

比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都开有很多书坊、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纸马铺等。

所有这些书坊刻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

(四)按形式区分:
巾箱本(袖珍本)、大字本、中字本、小字本、写刻本、朱印本、蓝印本、朱墨本、套印本、插图本、两节版本、三节版本。

写刻本:由作者或书法家手写上版刻印而成的书。

套印本:用几种颜色印刷的书。

中国传统的套印技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初期阶段是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上不同颜色敷印,所以称为敷彩印法。

此法始于何时,待考。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前半叶,浙江乌程(今吴兴)凌、闵两家又把套印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分版分色套印,就是把同一版面上需用的不同颜色分别刻成不同的版,然后依次加印在同一张纸上。

用套印技术印成的书叫套印本。

(五)按刻印情况区分:
祖本(原刻本)、修补本、递修本(三朝本)、邋遢本、大花脸本、翻刻本(重刻本)、影刻本(覆刻本)、百衲本(配本)、丛书本、初印本、后印本、节本。

一种书在不同时期或地区常有几种刻本,其最初刻印者为后刻诸本的依据,称为祖本(原刻本)。

凡用经过修补的书版刷印的书称修补本。

有的书版屡经修补,用屡经修补的书版印的书称递修本。

邋遢本¡ª¡ª版本模糊、极不整齐的本子。

例如南宋绍兴间,四川眉山所刻七史,到了元代大部分版片模糊很不整齐,版本学家便称之为邋遢本。

大花脸本¡ª¡ª墨色深浅不一,字体大小不同,而又刷印模糊的本子。

以原刻本为底本,如式刻版再印,称翻刻本或重刻本。

采用影摹写样上版的方法,刻印得同原刻本一模一样称影刻本或覆刻本。

照宋版影刻的叫影宋刻本或覆宋本;照元版影刻的,称影元刻本或覆元本。

用不同的版本凑成一部书或一套丛书称为百衲本或配本。

凡丛书中的刻本称为丛书本,凡丛书以外的一般刻本称为单刻本。

用不同的版本凑成一部书或一套丛书称为百衲本或配本。

凡丛书中的刻本称为丛书本,凡丛书以外的一般刻本称为单刻本。

书版刻成之后初次印成的本子叫初印本。

初印本之外同一书版的其他印本叫后印本。

对原书进行删节以后的本子称节本。

(六)按流通情况区分
通行本、旧刻本、残本、焦尾本、校本、批本、过录本、善本、孤本。

流布最广、容易得到的本子称为通行本。

普遍、普通。

刻印得比较早的本子可笼统地称为旧刻本。

凡不完整的书称为残本。

火灾之后幸存的残本叫焦尾本。

凡经读称者校勘过的书叫校本。

凡经读者加过批评的书称批本或评本。

将名家批校文字移录而成的本子叫过录本。

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本子叫善本。

世间仅存的书称为孤本。

国内仅存的书称为海内孤本。

(七)按用途区分,有进呈本、底本、样本等。

进呈本¡ª¡ª进呈给内廷的本子。

例如清乾隆间编《四库》的时候,各地缴送北京的图书均称进呈本。

底本¡ª¡ª作为校勘主要依据的本子或据以编纂、刊刻的本子。

如¡°四库底本¡±,指的是被《四库全书》收入而作为誊抄底本的那些书。

样本¡ª¡ª以待审查、校订、观赏的本子。

六、非雕印本的类型
非雕印本可分为写本与印本。

写本包括稿本与钞本(抄本),印本包括各种活字本与影印本。

(一)写本
写本又称手写本,指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

唐以前,书籍生产都靠手写传抄,无所谓刻本印本,故统称为写本。

之后的宋元明清也都有很多写本。

1、稿本
一是手稿本,二是清稿本。

由作者自己亲笔书写的自己的作品叫手稿本。

稿本由别人誊清又由作者亲笔校定的叫清稿本。

2、钞本
除稿本外,凡手写的统称为钞本。

钞本可根据钞写的时代分为唐写本、宋钞本、元钞本、明钞本、清钞本。

民国以后的钞本习惯上称为新钞本。

那些年代难以确定的古代钞本则笼统地称为旧钞本。

将纸蒙在刻本上,照式摹写,这样的钞本称为影钞本。

以宋刻本为底本的影钞本则称为影宋钞本,以元刻本为底本的钞本称为影元钞本。

明、清宫廷所钞的书称为内府钞本。

明清私家钞的书,可以姓氏为称,如毛晋汲古阁钞的书称为毛钞本或简称毛钞。

凡钞本之书法工整而精致的称为精钞本。

现存钞本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