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精编解析版

一、积累(20 分)(共 2 题;共 20 分)
1.班级开展主题为“我爱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识城标,了解家乡】
◆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 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 诸多要素(róng)□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义 通“航”,反(yìng)□了杭州之名源自“ 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 ◆城标以翘屋角与(yuán)□拱门为表 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 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 图形相结合,_________。 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róng)________入其中 反(yìng)________ (yuán)________拱门 (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浑然一体 (3)【写对联,宣传家乡】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 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二是缺少户外活动。当今大部分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 有的还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 2 小时,能减少 50%的近视发生风险。物理学 中衡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水平一般不超过 500 勒克司,而室外环境即便 是阴天,光照水平也可以达到一万多勒克司,大晴天更可高达十几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无法企及的。室 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 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子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行一定时 长的户外活动。
【2020】最新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苏轼12岁时,一天在纺织后院的空地上,与小朋友挖地做游戏.。忽然,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肤色温润,呈浅绿色,表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他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可惜没有储水的地方.。他的父亲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凡是石材好的砚台,不在乎外形怎么样!”于是,当即把这块砚头送给了苏轼,苏轼说:““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于是,苏轼把它当成宝贝来使用,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既然我接受了上天的赐予,今后不可以使其易主.。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什么呢,仰人鼻息,跪人脚下,这样的人世间还少吗?”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赐是赐予的意思,一般用来长辈给晚辈或上级给下级某物,这个词语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而付是交给的意思,有托付的意味,表现了作者的郑重.。这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对这方砚的珍视.。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根据“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一句可知作者认为德相对于形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与《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观点是一致的.。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18.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的形象.。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合集附答案

A. 《昆虫记》: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才能登上艺术的顶峰。 B. 《简•爱》:你总要熬过一些苦难,方能尘埃落定,静待花开。 C. 《红星照耀中国》:你的热爱有多浓烈你的祖国就有多美丽。 D. 《海底两万里》:即使是普通的冒险,也伴随着对科学的关注。
4. 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 王冕放半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 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 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
第 1 页,共 14 页
上清水滴滴,蕉叶止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
图画中’,其实不错有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
”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A. 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
第 2 页,共 14 页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0 分)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李丈①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③谈终日, 每 言秦氏必曰成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 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 ,目如矩,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⑦,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翻范世,犹 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注释】①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 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全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 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②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 李光。③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自称的谦辞。④剧:激烈,热烈。⑤ 成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⑥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 被贬崖县。⑦海表:指海南岛。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______ ②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______ ③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______ 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 受到的影响。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4.0 分)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会飞的太阳 丁立梅 一①去一个老宿舍区找人。 ②老宿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 平房,一字排开,隔成一小间一小间的。 每一小间里,住一户人家,一家老小,都挤在这一小间里。【A】年里不消说鸡犬 相闻,就是彼此间轻微的呼吸,都能听得见--当然,这都是从前的事了。 ③如今,这些老房子蜷缩在几幢高楼后,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屋顶的瓦片上,爬满 了岁月的绿苔。草也跑来凑热闹,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聚集在屋顶上,春天绿着, 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早已斑驳得不成样了,露出大块大块难看的伤疤 。 ④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一俟羽翼丰满,立马就飞了。他们飞走后,再不肯回头 。留守在老房子里的,就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老人们念旧得很,住惯了的老房 子,已然成了他们的亲人,难丢难舍。 ⑤我去时,是冬天。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 。我看到几个老妇人,怀里捧着棉被子,在那一星点的阳光下,展开,一边拍打, 一边闲闲地说着话。阳光移开去了,她们就又捧着棉被子跟上去。她们看到诧异地 站在一旁的我,笑了,对我解释道“我们在赶太阳呢。”脸上是一派的安宁祥和。 ⑥ 赶太阳?多好的一个词语!【一问一感叹,隐藏着从“怔住”到刹那感悟的激 动与欣喜。】我在这个词语前怔住,从此铭记在每当我觉得湿冷清寒,觉得灰心失 望,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暖。人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追求,才能获 得你所需要的温度。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20年杭州市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曾②。
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
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
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
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审:确实。
②功曹:官名。
③岂:大概,或许。
④圹kuàng:墓穴。
⑤窆biǎn:落葬下棺。
③柩jiù: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答案】D(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2020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浙江省) 专题: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生版)

专题文言文对比阅读【2019·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20.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2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22.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24.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019·浙江宁波卷】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02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

2020年浙江中考各市中考题汇编之——文言文衢州卷(二)〔9分〕余忆稚嫩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不院。
17.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1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明白得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然而〕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如何样的一个小孩?〔2分〕(三)〔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终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只是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亲小孩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酷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样人,当一样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伙儿欢嬉跳跃。
假设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①刻急:苛刻严肃。
2020年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 年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题、书写 (5 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 (16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 ,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4 分)近年南行的次数越来越多。
愈发喜欢看莺飞草长 .(A. ch áng B. zh ?ng) 、月笼烟雨,看高涨的如欢呼 叶,看富 r áo ▲的阳光,被照亮的事物及其纹理 : 喜欢临一大面湖水,看波光浩 mi?o ▲、葛蒲丰茂,心 飞鸟的喜悦 : 喜欢那加了糖的空气,香樟、桂花、栀子、茉莉,那份免费 让你觉得世间一切悲苦皆可忍受。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① 富(r áo) ②浩(mi ?o) ③ (m ì) 饯A. Ch ángB. zh ?ng2. 根据语境 , 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
()(3 分)2020 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①,专家的②,媒体的素 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③。
A. ①水平②良知③能力和状态B.①良知②水平③能力和状态C. ①能力和状②良知③水平3.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9 分 )生活是诗。
漫步早春的钱塘湖边 ,闻鸟语嘤嘤,白居易写下“几处早莺争暖树, (1) ” 夜闲情,赵师秀吟出“ (2)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 瀚海飘雪,叹塞外奇寒,岑参挥毫“ (4)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是生活。
“新冠”来袭,使命召唤,正所谓“ (5) ”,多少人胸怀” 心与决心,舍家为国,共克疫情。
( 分别用孟子《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李白中的句子填空。
) 三、阅读 (61 分 )(一) 名著阅读 (10 分)4. 《水浒传 )中有很多与“酒 "有关的故事 .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最新精品】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huáhuà)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mào▲的长空中翱翔;它给了我们驰chěng▲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bēn bèn);它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2.古诗文名句填空。
(前6题必做,⑦⑧两题选做一题....)(8分)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③▲,零丁洋里叹零丁洋。
(文天祥《过零丁洋》)④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⑥▲,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⑦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
其实,▲?▲?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⑧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3.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
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3分)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我选:▲赏析:▲4.名著阅读。
(6分)(1)根据阅读印象,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
(4分)①我们俩更亲近了。
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选自《童年》)②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
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 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 10 月到次年 5 月都有开放。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3. 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 ”相应和。 14. 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这问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 分析。
(五)(11 分)
文言文阅读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 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 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 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
小贴士 应对原则
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少赞誉自己,多夸赞他人 得体有度:注意分寸,少伤害他人,多维护他人 理解有容:理解他人立场,减少反感,增加包容
(四)(4 分)
古诗阅读 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
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刘慈欣:编剧和写小说的差别很大,特别是大成本科幻片,需要专业的编剧,并不是写 小说的人都能胜任。影视改编的主要创作者不是原著作者,而是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不管 你对作品被改编是什么态度,你是没有能力去干预影视化过程的。原著作者转让改编权以后, 改编权就不属于你了,所以对改编的过程是无能为力的。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籴。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 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 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 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幻想之脉】 6.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 分)
2020 绍兴市语文中考题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21 小题,满分为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4 分)
1.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威为世
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合集(11套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顾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 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A.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矛盾B.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C.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4.鸡蛋小面包[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
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
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
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30分)1.(3分)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CD2.电影(1A(2A3.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4.(3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CD56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②《》,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宋江B.猪八戒C.虎妞示例:尼德•兰﹣﹣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7.(5分)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
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浙江省11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pdf

【解析】本题是原因分析题。依然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遵循”参考答案都在原文找”原则, 回 归原文找到”许之”,联系上下文,发现原文中”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即”太守虽 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抗他的深情”可得出参考答案。
19.【参考答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 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显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大门对真挚友谊的赞美 和向往。
18.【参考答案】⑴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解析】本题考 查的是概括梳理文章内容,通常我们需要交代清楚"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题干中给了我们 参考答案范围"具告太守”,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参考答案就在前文: 式忽梦见元 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日:”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 忘,岂能相及? "可得出参考答案”生死之交的好友元伯死去了,他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扩 kuàng:墓穴。⑤空 biǎn:落葬 下棺。③柩 jiù :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4 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2020】最新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
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2020】最新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1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檎矣.。(3分)
【答案】你们极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 抓住了.。
【解析】注意“辈”表复数,“若辈”指“你们”,“即往”后省略“化人坛”,翻译时注 意省略部分要加上,“俟”翻译成“等到”.。
2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分)
【答案】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
【解析】这里“仓卒”指“仓促”,“救死不暇”前省略主语“姚长子”,翻译时注意加上, 另外“全”指“保全”,“朵梓”指“父老乡亲”.。翻译时,注意句子的连贯性.。
10.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 篇墓志铭的用意.。(4分)
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17.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2分)
18.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4分)
14.⑴无猜:没有猜疑,没有猜忌.。⑵没齿:终身,一辈子.
宁波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知识连结,更懂“记”】
14.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 ”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 评分标准:共5分.。每篇文章分析2分,目的意图分析1分,意符即可.。
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3分)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16.(2分)B
17.(2分)是天砚也/有破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18.(3分)“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离了苏轼对天石视的珍爱之情,
①《岳阳楼记》 ②《核舟记》 ③《醉翁亭记》 ④《满井游记》 ⑤《小石潭记》
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⑤/②③/①
【与篇章连结,更懂“情”】
1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8.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5分)
16.(3分)C
17.(3分)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8.(5分)参考示例:
【注】①脔(lua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室铷: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铷:败絮.。 ⑧蹙(cu):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a):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 少.。⑦醢(Mih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山阴王氏也(被雇用的人)B.倭寧绍兴(盗贼)
(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
15.用“/”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16.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乡人冬姚长子(以……为义)D.f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答案】B
【解析】“倭寇绍兴” 一句中“寇”为动词,意为“侵犯”.。
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答案】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解析】断句题主要考察两点,一是语感,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句主要从理解的角度 去翻译.。
【答案】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 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
【解析】在《姚长子墓志铭》中,作者为姚长子这位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计歼倭寇百三十 人,解救全乡百姓于劫难的佣仆树碑立传,赞颂其风节功绩:“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 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朵梓之乡.。”焉知作者树碑立传的目的,是借姚长子 这位典型人物,赞颂抗倭义烈,赞颂抗清英雄.。其中所蕴涵的爱国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②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⑤,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⑥仰止,景行⑦行止.。”虽不能尔,至心⑧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嘉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2020】最新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印也.。嘉靖间,倭f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 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檎,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之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也△■接.货嚴曼水.断.煎庭两.桥.亂疼惠矣羞 诱倭入? ”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 倭可檎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
评分标准:共2分,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15.汝辈稚小家贫/每役荣水之劳/何时可免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6.C
评分标准:共3分,
17.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徳,同心同德团结友爱.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从学过的诗文看,陶渊明是一个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人.。例如《饮酒(其五)》便写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本文看,陶渊明面对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问题,感到歉疚和担忧;同时又反复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