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

第5章第1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 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的减少D.染色体中基因重复[答案] D[解析]染色体中基因重复不属于基因突变。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蛋白质结构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化[答案] A[解析]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突变。

3.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表达基因突变概念的是()A.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B.DNA分子碱基对的缺失C.DNA分子碱基的替换D.基因结构的改变[答案] D[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过程中()A.DNA复制B.DNA形成信使RNAC.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D.RNA的逆转录过程[答案] A[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5.如果一个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将最终导致()A.遗传性状的变化B.遗传密码的变化C.遗传信息的变化D.遗传规律的变化[答案] C[解析]若一个基因中的一个核苷酸种类改变,将最终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错误叙述是()A.染色体突变的致死机会大于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C.发生于生殖细胞才可以遗传D.突变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答案] D[解析]体细胞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7.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突变的全面理解。

A项正确,它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

B项正确,它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C项正确,它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D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率确实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

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6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

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6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

例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都属于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基因重组是产生变异的根本来源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基因2.基因E可通过突变成为其等位基因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碱基对A-T替换成碱基对T-A,不能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E和基因e的突变率C.基因E中的碱基对G-C被替换成碱基对A-T,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e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其基因突变3.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突变对水毛茛一定带来不利的影响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q2的长度较q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发生了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4.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自由基并积累的结果,自由基具有氧化性,会引起DNA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自由基还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

佛山特产黑桑葚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包括大量的花青素、维生素E等,所以黑桑葚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基可能引起细胞衰老,但一定不会引起细胞癌变B.衰老细胞中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减慢C.被自由基攻击的机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导致基因的转录都难以进行5.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实例中,错误的是()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圆粒豌豆的DNA上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6.人类的卵巢发育不全症(45,XO),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性发育异常病。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试题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试题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试题1.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及学生的分析减数分裂图像的能力。

甲图中的“a”基因是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而乙图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考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及学生的分析减数分裂图像的能力点评:本题较复杂,涉及知识重点且是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TG GGC CTG CTG A …… GAG TTC TAA—1 4 7 10 13 100 103 106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的阅读方式及基因突变可能的结果分析。

选项A、C、D中的碱基替换只可能造成个别氨基酸的替换。

选项B中,两碱基间插入一个碱基T,会造成后面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发生改变,因此对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

【考点】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的阅读方式及基因突变可能的结果分析点评:考查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A.显性突变(d→D)B.隐性突变(D→d)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D.人工诱变【答案】A【解析】考查基因突变的类型。

根据“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

推出突变性状的个体不是纯合子,而且表现突变性,说明突变性状相对于原有基因性状为显性。

【考点】基因突变的类型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审题时抓住关键词,典型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1.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4.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大肠杆茵细胞中导人了外源基因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⑤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和豌豆都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但从生长周期来看,选果蝇更好B.小黑麦的单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是可育的C.吃米饭后,迅速转化为肝糖原,其调节方式仅有激素调节D.水稻根细胞获能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6.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7.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它最可能由普通细菌通过哪种变异形成的()A.基因重组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突变D.染色体数目变异8.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突变(C→T)。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_苏教版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_苏教版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基因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 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B. 基因突变导致基因转录效率降低C. 基因突变导致DNA复制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碱基配对D. 基因突变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位点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B. 基因重组增加了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C.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如诱变剂来实现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B. 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影响其表达C.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数有害性D. 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B.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是基因重组的主要形式C. 基因重组会导致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增加D. 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5、在基因突变的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A. DNA复制时的碱基配对错误B. 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断裂C. 碱基的氧化、还原或甲基化D. DNA聚合酶的活性降低6、以下哪种基因重组方式最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 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C. 染色体末端的融合D.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7、关于基因突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

B. 基因突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异,但不影响生物进化。

C.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D.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是立即显现的。

8、在基因重组的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后代具有新的性状?A.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1.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要选育出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可以采用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直接导入相关基因,也可以利用诱变育种将原有黑色短毛兔或白色长毛兔突变黑色长毛兔,故①②③可以,而克隆技术生产的是和亲本一样的个体,故④错误,因此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A.红细胞数目太少B.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C.染色体发生变异D.血红蛋白的某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即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B.紫外线照射使人得皮肤癌C.在一群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出现了白眼果蝇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答案】C【解析】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故C正确;ABD都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利用高产不抗病小麦和低产抗病小麦,经过杂交,多次自交,选择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A.基因工程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高产不抗病小麦和低产抗病小麦杂交然后自交得到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方式及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基因突变与重组的练习题

基因突变与重组的练习题

基因突变与重组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基因突变?A. 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错配B. 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的剪接C.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活性变化D. 翻译过程中tRNA的识别错误A.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基因重组会导致基因数量增加C. 基因重组包括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D. 基因重组会导致基因顺序发生改变3. 下列哪种基因突变类型不会改变氨基酸序列?A. 同义突变B. 无义突变C. 错义突变D. 无效突变二、填空题1. 在DNA复制过程中,导致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基因重组主要包括__________重组、__________重组和__________重组。

3. 一个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改变。

三、判断题1.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和随机性。

()2.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3. 同义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2. 简述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比较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实验室发现一种植物的抗旱性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其抗旱性增强。

请分析可能导致这种突变的原因,并预测该突变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可能影响。

2. 在研究某动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重组类型。

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这种基因重组可能对生物进化产生的影响。

六、计算题1. 如果一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0^7,假设一个基因组中有10000个基因,求在一个有10000个细胞的群体中,平均每个细胞发生突变的基因数。

2. 在一个自交群体中,已知一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0.6和0.4。

如果该基因座发生重组的概率为10%,请计算下一代中Aa基因型的频率。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练习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练习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练习一、选择题1、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一样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时,以下相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有细胞构造的生物都能够进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改变基因的构造C、基因重组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期间非同源染色体的交换也是基因重组2、以下相关基因突变的表达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构造中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代B、基因突变是因为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摆列次序的局部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能够在必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要素的作用下发生D、基因突变的频次是很低的,而且都是有害的3、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一样个体编码翅构造的基因的碱基比率图。

基因 1 根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根源于另一具异样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样最可能是因为碱基对的〔A、插入B、替代〕C、缺失D、正常复制4、〔 2007 广东理基39〕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曲折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由是〔〕A、环境影响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5、〔 2021 广东生物25〕〔多项选择〕假如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D、蛋白质差别1 个核苷酸对,可能的结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地点停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此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6、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行能发生〔〕A.基因重组B.DNA的解旋 C.基因突变D.蛋白质合成7、以下对于生物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辈 B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必定以致性状改变C.新基因产生的门路是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8、在一个 DNA分子中假如插入了一个碱基对,那么〔〕A.不可以转录B.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从前的遗传密码改变C.不可以翻译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此后的遗传密码改变9、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构造变异可经过光学显微镜察看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构造变异最后都会惹起生物性状的改变10、以下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构造发生改变的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交换⑤染色体构造变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⑥11、基因 A 与 a1、 a2、 a3之间的关系如上图示,该图不可以表示〕③基因突变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能够经过突变而转变D.这些基因的转变按照自由组合定律12、细菌的可遗传变异根源于〔〕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13、以下列图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对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 2 对、 DNA分子 4 个、染色单体0 个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 1 个拥有生殖功能14、子代不一样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以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能够发生基因重组()A.①②③④⑤C.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D.③⑥15 、 Bu 〔 5—溴尿嘧啶〕是胸腺嘧啶的近似物,在含有Bu 的培育基上培育大肠杆菌,获得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与原大肠杆菌对比,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 / 〔 C+G〕的碱基比率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说明Bu 引发基因突变的体制是〔〕A. 阻挡碱基正常配对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C. 引发 DNA发生碱基种类替代D. 引发 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17、用x 射线照耀某植物幼苗,引发了基因突变,X 射线最有可能在以下哪项过程中起作用()A.有丝分裂间期B.有丝分裂全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二、非选择题18、以下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为 B 与 b) ,请据图回复 ( 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 GAG):( 控制(1)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一、选择题1.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2.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病,病人不能产生正常的红细胞。

其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子发生了变化D.基因结构的改变3.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DNA上的一种碱基改变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该DNA的结构一定没发生改变C.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不变D.该细胞内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受环境影响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生物性状的改变只由基因突变引起5.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使人体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物理因素的作用B.紫外线照射使大豆发生基因突变,属于化学因素的作用C.碱基类似物处理使西瓜幼苗发生变异,属于物理因素的作用D.乙肝病毒感染使人体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生物因素的作用6.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不会发生显著变化B.诱发细胞癌变的致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更容易转移和扩散D.癌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手段7.下列配子产生的过程不是通过基因重组导致的是( )A.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B.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C.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D.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C和abc的配子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决定性状,但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随之改变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9.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

高中生物第二册 5 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二册 5 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含答案)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A【解析】原癌基因是正常基因,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癌变后细胞分裂加快,周期变短。

癌变后的细胞异常分化,无限增殖。

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答案】B【解析】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和病毒三类。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圆与绿皱豌豆杂交,后代产生黄皱与绿圆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C.杂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D错误;杂合子自交导致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不是基因重组,C错误。

4.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

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技术是利用外源基因与细菌基因组重组,属于基因重组。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B.癌细胞必定已经失去遗传物质的完整性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坏死【答案】C【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仍能分裂增殖,如肝细胞,A错误;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遗传物质丢失导致的,因此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完整的,B错误;正常组织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据此可知正常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C正确;凋亡细胞内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死亡,但不是坏死,D错误。

2.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或在DNA损伤严重时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B.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C.p53蛋白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D.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答案】B【解析】p53基因能够延迟细胞周期进程、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推测为抑癌基因,A正确;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连续分裂的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B错误;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推测其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C正确;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即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D正确。

3.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癌基因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B.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癌细胞易于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多有关D.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其产物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等,而维持正常细胞周期的是原癌基因,A错误;由图可知,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错误;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是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的原因,C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可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以判断细胞是否癌变,D正确。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育种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种子搭载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可以判断,属于诱变育种。

选C。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矮秆抗病的新品种。

下列三组实验是对不同育种方法的探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自交,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B.B组实验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C.C组γ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通过C组实验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A组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F1获得F2的方法是自交,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故A正确;B组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故B正确;C组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需要用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故C正确,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精选】高中生物复习 基因突变和重组练习题(3份) 含答案

【精选】高中生物复习 基因突变和重组练习题(3份) 含答案

(一)1 (1)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 )(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 )(3)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4)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5)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6)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7)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 )(8)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9)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 )(10)在诱导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 )(11)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 )(1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13)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发生性状分离( )(1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以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15)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 )(16)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2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3 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4 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基因突变一般产生等位基因D.DNA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答案】C【详解】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在生物体内是随机发生的,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即等位基因,C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2. DNA分子经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P”不可能是A.胞嘧啶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或鸟嘌呤【答案】C【解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被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不可能是T。

故选C。

3. 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其等位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C.突变后的基因在表达时不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题

第12课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2.某基因由于发生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该基因最可能发生碱基对的替换B.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该突变导致转录时需要的核苷酸数目减少D.该突变导致翻译时需要的氨基酸数目减少3.从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后代出现AA、Aa、aa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C.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7.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

高一下学期生物-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练习题

高一下学期生物-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练习题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课时基因重组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解释错误的是()A.这种现象会出现在所有生物中B.与减数分裂中的交叉互换有关C.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D.与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得到矮茎豌豆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1:1:1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3.下表表示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A.Sl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D.突变型的出现为枯草杆菌进化提供了条件4.细胞自噬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物质得以循环利用。

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其基因控制机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奖。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自噬等同于细胞凋亡B.降解蛋白质的酶在溶酶体中合成C.自噬体是具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D.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5.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下列关于其变异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前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6.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核孔复合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7.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缬氨酸…”,其中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练习题

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叙述中,其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殖,因而部分改变了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子果实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变异来源分别是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A.①②和② B.①和①③ C.②③和①②③ D.①和①②③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5.用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起作用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全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6.2003年1月100粒洛阳牡丹种子随“神舟”四号飞船遨游了太空,经太空实验的牡丹种子将发生A.花朵会更大更艳 B.花朵会变小 C.变成另类牡丹 D.均有可能7.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1A.显性突变 B.隐性突变 C.Y染色体基因突变 D.X染色体基因突变 8.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 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极体 ⑤四倍体西瓜的卵细胞⑥玉米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芽尖细胞A.①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9.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

高考生物专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真题练习含答案1.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了白血病。

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性物质使细胞发生了()A.基因重组B.基因复制C.基因分离D.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属于物理致癌因子,会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细胞癌变;因此居里夫人患上白血病可能的病因是放射性物质使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2.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一旦发生突变,癌症就会发生B.细胞癌变是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的结果C.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其数量发生改变D.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答案:C解析:癌症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A错误;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B错误;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其数量发生改变,C正确;所有正常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此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不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一般是不同的,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B错误,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于任何时期,但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发生的可能性较大,D错误。

4.α­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

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

该实例不能说明()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指的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选择题
1.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
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多时定向的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3.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 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 缺失一小段DNA
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5.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顺序的变化是一种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不遗传的变异
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生活条件改变
7.人类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有丝分裂的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有丝分裂的末期
8.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养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9.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染色体畸变
C.发生基因重组
D.生长环境发生改变
10.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株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 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
D.小麦花药的离体培养所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变异
11.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化
D.染色体数目变化
12.秋天在桃树上如发现个别芽变,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
A.等开花时进行授粉
B. 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
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
D.取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
13.下列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
A.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
B. 人类的白化病和矮杆水稻
C.无籽西瓜和人类镰刀型贫血症
D.无籽番茄和果蝇残翅
14.下列变异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①玉米单株自交后代出现白化苗, 后代仍白化②由于肥水充足,玉米的穗大粒度多③四倍体西瓜的产生④豌豆的黄皱和绿圆新类型的出现⑤旧社会妇女缠足而产生的“小脚”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的是
A.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化
16.有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频率高
B. 染色体结构变异机会多
C.生产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D.更易接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17.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是该人群生殖细胞发生(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
18.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
和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19.上眼睑下垂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某一男性患者,其父母正常,请判断这个性状最可能是
A .伴性遗传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
20.基因突变发生在
A.DNL RNA的过程中
B.DNA DNA的过程中
C.RNA 7蛋白质的过程中
D.RNA 7氨基酸的过程中
二.填空题 21. 如图所示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原因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酶川
某化合物7鸟氨酸7瓜氨酸7精氨酸
(1)在一次实验中,经测试只发现鸟氨酸和瓜氨酸,而没有精氨酸
致使 (2)如果酶I 和酶川活性正常,酶n 活性丧失,则能否合成鸟氨酸和精氨酸
原因是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过程分别是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它们分别在细胞内的 (2)指出④⑤⑥处分别代表的三个碱基序列; 氨基酸 (⑦) (⑧) (3)⑦和⑧代表的氨基酸分别是
RNA GAA (4)从图解可知,由于 DNA 分子中的一个碱基
变成了 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种改变称作 DNA CTT
(5)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改变,导致
容易破裂,造成溶血性 贫血,甚至引起死亡,这说明基因突变一般是 GAA (
22. 某一红色链孢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 基因I 基因n 基因川
.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一 .1D 2D 3A 4D 5C 6A 7A 8B 9A 10C 11B 12D 13B 14C 15B 16C 17D 18D 19D 20B
二.21. ( 1)转录;翻译;基因复制;细胞核;核糖体;细胞核
GTA GAT GUA
22. ( 1)基因川发生突变;酶川缺乏或失去活性,因此不能形成精氨酸 (2)能合成鸟氨酸,但不能合成精氨酸;酶n 失活,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因此精氨酸的合成缺乏 原料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 (2)
(3) T ; A ;基因突变;
红细胞;有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