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1课 将进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名句背诵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6.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10.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11.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 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 分复杂。其中表达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贤寂寞、饮者 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字音识记 1.岑 ( cén )夫子 . 3.馔 ( zhu àn )玉 . 5.恣 ( zì)欢谑 ( xu è ) . .
助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第 三 单 元
第 11 课
探究文本研读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因声求气”和“吟咏诗韵”是在诗词诵读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 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声求气”和 “吟咏诗韵”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但对应的高考考点从本质上来说属 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范畴。同时,它往往与 “揣摩诗题”“推敲词句”“体味意境”“鉴赏技巧”等结合起来考查, 此类题就是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古人的创作多因情选词、按词定韵。 不同的韵脚对诗歌的情感基调影响很大,朗诵时要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 配规律,注意字音蕴含的感情色彩和作品整体的感情风格,读出作品特殊 的诗境和诗情,在脑海中浮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出诗情画意。
ìng )须 7.径 (j . āng )进酒 2.将 ( qi .
4.金樽 (zūn ) . 6.烹 羊(p ēng ) . 8.沽 取( g ū ) . 10.对君酌 ( zhu ó ) .
9.千金裘 ( qi ú) .
二、词语释义 1.将 进酒 . 2.会须 一饮三百杯 .. 3.钟鼓 馔玉不足贵 .. 4.钟鼓馔玉 不足贵 .. 馔:吃喝 5.斗酒十千恣 欢谑 . . 恣:放纵、无拘束 6.径 须沽 取对君酌 . . 径:即、就 沽: 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谑:玩笑 玉:像玉一般美好 将:请 会须:应当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 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长句开篇,起势突兀,郁积胸中的不平之气如“黄 河之水”挟天风海雨之势,倾泻笔端,渲染出强烈的抒情 意味;“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的 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感情由高昂转为低回,为下 文“劝酒”铺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
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作者借言“陈王” 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 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以酒浇愁,最后 年纪轻轻就死去了。诗人借这一典故,意在表达自己与 曹植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效力,从而 尽吐心中不平。
1.想象奇特,豪放飘逸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 句写悲,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用比喻向人们暗示时光流逝的迅 疾,一去不返。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 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极具震撼力。 2.用典精当,耐人寻味 诗人恰当地使用了曹植宴平乐之典,用曹植自况。通过曹 植的放旷来写自己,又把曹植的诗句,化为自己的诗句,用得 恰当、自然、耐人寻味。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 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 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 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 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 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明确: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 狂放的气质和性格,一方面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 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与旷达胸襟做了铺垫。
5.诗人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这两句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有才不得施 展,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寂寞,自己也很寂寞。表现了 作者对统治阶级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做一个流芳百世的 饮者。这是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愤激之语。
第 11 课
将 进 酒
《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也就是安史之乱前三 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 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 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社会腐败 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一天,他与朋友岑 勋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喝酒,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 “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 悲愤填膺, 在酒酣胸胆之时, 借 《将 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的标题点明了时间 ——
春日,地点——古秦国,内容——怀古。诗歌前两联写近景, 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作者路经古秦国,在荒郊野外,诗人眼 前所见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泾水之滨,远村依傍,春草已被 牛马啃食殆尽,田地刚耕过,只见古碑犹存。此情此景,令人 黯然销魂。诗歌后两联写远景,作者纵目远望,行客之路尽是 黄沙,残阳映照下,烟雾茫茫,绿树环绕,想当年秦国何等强 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 首”之情油然而生。此诗融情于景,作者选择了诸多带有伤感 意味的意象来抒发哀情,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唐王朝命运的深深担忧。
3.句式参差多变,极富表现力 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 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缀(如“岑夫 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 随性,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 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咏史怀古诗歌的鉴赏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 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 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一 般手法委婉,语言含蓄、蕴藉。
[参考答案]
(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
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 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 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鉴赏咏史怀古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一、要弄清史实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因此鉴赏的第一步, 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 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 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诗词的 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三、要领悟感情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 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 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 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便是如此。 四、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 , 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 托的。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 望?
明确:表现了诗人渴望施展胸中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
3.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明确:写诗人酒酣之际,加入短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这时诗人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简直忘了是在写诗。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