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70d92bc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a.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初步懂得赏析小说。
3、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一课时经典导读课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导入1、播放视频歌曲《送别》,说说歌曲给你什么感受?影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简介《城南旧事》作者。
活动一一读:读书名、封面1、齐读书名。
说说书中会写什么?2、看封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好的封面设计会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提示读书方法:一读。
活动二二读:读简介、目录、序言。
1、课件简介,指名读;2、出示目录,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故事?为什么?3、读序言。
快速浏览,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提示读书方法:读一读,想一想。
)为什么作者要详细描述冬阳下的骆驼队?跟写作缘由有什么关系?4、提示读书方法:二读。
活动三三读: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读人物片段:小英子2、小组任务:感情朗读喜欢的句段。
① 从文中看出小英子的什么特点,请做批注,并举例说明。
② 作者抓住人物哪些方面描写小英子?做批注,并举例说明。
③ 小英子是怎样的人?画出概念图。
④ 你眼中的小英子是什么样子?请画出来。
3、读情节:《我们看海去》① 师讲故事,生猜结局。
两个男孩踢皮球,不小心踢到荒草园,皮球不见了。
小英子去帮他们找皮球。
找啊找,皮球没找着。
猜猜,她发现了什么?一个铜盘下扣着很漂亮的绸缎衣服。
听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几天过去了,小英子又去了荒草园。
拨开那丛草,哎呀,她吓了一跳,猜猜,她看到了什么?一个看起来很老实的人蹲在草丛里。
他在干什么呢?你认为他是在干什么?老实人要给她漂亮的玻璃球,小英子不肯要,只拿回了丢了的皮球。
老实人给小英子讲自己和弟弟的故事,告诉小英子弟弟在学校考第一名,他要一直供弟弟读书,出国留学。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f9e2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ef371f7c1cfad6195fa7f4.png)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课型】阅读推荐课【课题】《城南旧事》【设计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课件3、下发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入情入境的背景音乐中,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激发阅读兴趣。
有助于推动学生急切地想了解作者。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5d9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通过对老北京城南地区的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城南旧事》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对《城南旧事》的阅读,确保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有全面的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内容包括:对故事的概括、对人物的评价、对自己的启示等。
3. 选择一部其他有关北京历史或文化的小说进行阅读,作为对比和拓展。
八、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2. 关于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城南旧事》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城南旧事》](https://img.taocdn.com/s3/m/8ed68c4b3169a4517723a3ef.png)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指的是(英子),出自《惠安馆》。
(2)填一填:你能补充相应的作品名称和主要人物吗?
《惠安馆》——(秀贞 )
《 》——(“小偷” )
《兰姨娘》——( )
《 》——(宋妈 )
《 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 )
《城南旧事》——( )
(3)说一说:
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相机介绍作者)
这是一部( )的小说。小说以( )为背景,借一个孩子——( )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了解什么是“自传体小说”,书中与“老北京”有关的东西有哪些?)
这部小说是由( )个故事组成,分别是《 》、《 》、《兰姨娘》、《驴打滚》、《 》。
2、比较阅读
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较,这两本书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你熟悉这段话吗?你在哪里见过?你知道《冬阳 童年 骆驼队》和《城南旧事》有什么联系吗?
2、认识“序”。(可以写在前面,也可以写在后面。可以是作者表达自己的写作愿望,也可以是别人对作品的见解)
3、你通过你书上的“序”对书有一些什么了解?
4、“温馨提示”:“序”的作用。
二、把握全书。
1、整体回顾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
三、体会情感。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fa75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0.png)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1.4 教学步骤(1)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邀请学生分享对小说的初步印象和阅读期待。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城南旧事》的背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展示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4 教学步骤(1)讲述林海音的生平简介。
(2)展示《城南旧事》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及作品背景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小说情节分析3.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的小说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探讨其内在逻辑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
3.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人物形象分析4.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4.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1 教学目的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5.4 教学步骤(2)提出后续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待。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8f0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7.png)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ae9a0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2.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书籍信息】《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bec5a27284b73f242505c.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概括《城南旧事》的每章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想,利用好大阅读时间,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学会阅读。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及时制作“读书小报”,做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学生重温童年的美好,感受人间真情,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力量,陪伴他们一路成长。
4、阅读时不仅欣赏原文,还要看看名家点评和赏析,学会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提炼作者写作技巧,简单写写读后感,全方位品读本书,提高文学素养。
二、课前准备:学生的“读书笔记”;师生共读《城南旧事》简介、前言。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阅读过程:第一课时:初次了解,激发阅读兴趣(一)激趣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1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2、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1、师:同学们“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本节课,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著作《城南旧事》。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她的《窃读记》,认识了一位热爱读书、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小女孩。
本册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这本书的序言,让我们了解了骆驼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深深地留恋。
这本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北悲欢离合,满怀怀旧基调和眷念之情,在天真盎然中道尽了人世复杂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妞儿、兰姨娘、宋妈,还有那一片蓝蓝的大海……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前言《美好的童年,淡淡的乡愁》,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baea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c.png)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城南旧事》2.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城南旧事》的不同章节,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如童年、家乡、变迁等。
4. 文化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5.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绘画、表演等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心得体的质量和数量。
2.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创作活动的成果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2. 参考资料:关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黑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城南旧事》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搜集老北京文化相关资料。
2. 课堂导入:教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老北京的风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南旧事》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
4. 分享交流:每组选取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主题演讲:学生围绕“我与家乡”的主题进行演讲,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悟和热爱之情。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感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70c3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e.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英子童年的兴趣,感受作品中的北京风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背景。
3.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原著。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阅读指导等。
3.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报道、作者其他作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人物。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北京风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d.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2. 引导阅读: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a9a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a.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
2.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3.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6.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7.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名著背景介绍:《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成长经历。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如英子与宋妈的相识、宋妈的遭遇、爸爸的去世等,感受作者在叙事中的技巧。
4. 主题探讨:讨论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如童年的美好、亲情的温暖、故乡的怀念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5. 文学鉴赏:分析小说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文化内涵:介绍小说中所涉及的老北京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拓展阅读:推荐与《城南旧事》相似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8. 写作技巧指导: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9.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10. 道德教育:从小说的情节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善良助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2. 名著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英子、宋妈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1)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47219fb2c1c708a1284a44a8.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向学生推荐小说《城南旧事》,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活动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城南旧事》,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1.小说《城南旧事》,并把部分节录制成幻灯。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五、指导过程: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指名猜测后,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向你推介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
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吗?(指名)(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
)4)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
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
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3.推介小说《城南旧事》,延展课文知识。
1)师出示小说《城南旧事》,介绍作者及故事背景、梗概”2)谈话激趣。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b1b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5.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二、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可能完整地读过此书,有的学生可能读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读过。
在学情不统一的情况下,做到泛读和精读的结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在自身阅读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的收获。
三、教学准备PPT,教案,学习单,打印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书籍《城南旧事》四、教学过程开场白:师:同学们,关于阅读,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
请你来——生: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师:谢谢你用自己的声音把伏尔泰的话语带到了我们的阅读课堂。
“一本好书”,“一个朋友”,“重逢”,听到这些词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1:温暖。
生2:亲切。
师:大家说的都很贴切,而我们今天像朋友一样相逢在一起,就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是?生:《城南旧事》(一)庐山真面:为林海音画像你对林海音的了解有多少师:《城南旧事》,完整地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读过但没读完的请举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世界上的好书有很多,那我首先要祝贺你,你知道了其中的一本。
读过一遍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希望在群体的交流和分享中,你会收获新的体验和思考,没读过的同学也不打紧,那你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96d5dd6529647d272852f1.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影音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二、阅读指导:1.看封面猜测内容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课件----照片)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B.方法练习: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a40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6.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14a468e9951e79b8927e7.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批注一、指导目的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认识批注,体会作用二、指导重点:认识批注,体会作用三、课前准备:师生准备《城南旧事》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精读、速读)(1)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
(2)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
(3)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等等(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批注阅读---------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
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
3、认识批注,体会作用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
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一、认识生字词。
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
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
(初读)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
(细读)三、画出精彩词句。
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
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3cc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c.png)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篇: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向学生推荐小说《城南旧事》,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活动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城南旧事》,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1.小说《城南旧事》,并把部分节录制成幻灯。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五、指导课时:2课时六、指导过程: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指名猜测后,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向你推介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
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吗?(指名)(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
)4)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
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
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六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六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8f84969eae009581becf6.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六五班许艳梅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了解作者林海音。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简介。
4、师简介:《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小英子走进《城南旧事》,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二、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三、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4349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4.png)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
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
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
1.聊《城南旧事》题目
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
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
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
四、感悟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又是短暂的,难以忘怀的。
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童年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让人难以忘怀,,《城南旧事》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书中文字深深到动了我们,文中哪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心呢?
五、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
《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
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六、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
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
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
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七、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请读过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秀贞这个心爱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刚出生的女儿又被父母丢弃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远离的、被耻笑的、被议论的疯子,而在英子眼里呢?不仅如此,她帮助妞和秀贞逃跑,他、蹲在草丛里和小偷坦诚聊天,约定一起去看海……看出了什么?)
八、学习表现社会生活
宋妈这时也向惠安馆里看,正好疯子的妈妈抬起头来,她和宋妈两人同时说“吃了吗?您!”爸爸说北京人一天到
晚闲着没有事,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要问吃了没有。
我们看海去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
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
你读过后知道什么?
九、学习精彩富有个性的语言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想我招手呢!(妞)语言稚嫩、活泼,充满童趣。
十、总结:
读书就这样读
1.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十一、总结阅读方法: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我们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把这些描写摘抄下来,并
附上自己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人物分析表了。
十二、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2. 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