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派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研究

Roman Jakobson (1896 --1982) 雅各布森,是中欧翻译理论即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原籍俄国,后旅居捷克斯洛伐克,二次大战期间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写过大量有关语言学的论文和论著。他对翻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1959)一文中。该文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该文自1959年发表以来一直为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作品之一。

雅各布森对翻译理论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翻译分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rewording)。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所谓符际翻译(亦称跨类翻译:transmutation),就是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这三种类型的翻译实际上早已存在,人们也在不同的场合有过论述,但第一个把它们如此高度概括起来的乃是雅各布森。

(二)对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雅各布森把翻译概括成三类的目的在于说明,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不赞同英国哲学家罗素关于经验决定对词义的理解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是对整个语言含义的理解,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世界的知识,而首先取决于语言本身,取决于对语言的翻译。例如,对于cheese这个英语词,任何一个来自不吃干酪的国家的人只要他知道在英语中“干酪”指的是“凝乳”,那他就会懂得英语中的“干酪”这个词。所以语言的含义应当附加在符号上,而不应附加给符号所代表的物体本身。没有符号,也就无意思可言。

(三)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对一个词做语内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也可以采用迂回表示法。但一般说来,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如“凡是‘独身生活者’都是‘单身’,但‘单身’却不一定都是‘独身生活者’”。同样,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而且,人们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信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而是用信息替代信息。译者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译成信号,然后又发出去。因此可以说,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四)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贫乏,那么人们可以通过借词、新造词、词义转义和迂回表达法等方式,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

(五)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有时态、词性、词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是个复杂的问题。语法结构决定着哪些东西是非表达不可的。例如,把I hired a worker这个句子准确地翻译成俄语,就必须有附加的信息,弄清楚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已经完成还是没有完成,所雇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诗中,言语对仗是作诗的一个原则。句法和词法范畴、词根、词缀、音素以及音素成分等都会在类同和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对立、并列、接近,各自有各自的语法意义……

John Catford (约翰·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研究

John Catford (约翰·卡特福德)—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与美国的奈达、法国的穆南等齐名的翻译语言学的创始人,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为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翻译理论家。1965年,他出版《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书中以新颖的现代语言学视角来诠释古老的翻译问题,为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开创出新的途径,因而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同时引起巨大反响。

他说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即是说,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级阶与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来描写翻译。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一) 翻译的性质。在卡特福德的定义中,“对等(equivalent)是个关键词……因为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在于寻找目标语中的对等形式,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则在于解释翻译对等形式的性质和条件“ (Catford, 1965: 20-21)。

(二)翻译的类别。就其程度而论,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 和“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全文翻译指源文本的每一部分都被译出。所谓部分翻译,不是指摘译,而是指源文本的某些词语未经翻译就被原封不动地搬进目标文本。如文学翻译,由于某些词语难于译出,或者为了在目标文本中故意加入原作的“地方色彩”,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受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完全翻译是指源文本从语法结构到词汇都有目标文本的对等形式。当然,由于源语和目标语毕竟是两中不同的语言,目标文本的语音和词形就不可能和源文本完全对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全翻译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受限翻译指的是仅在一个层次上的翻译,可以分为语音翻译、词形翻译、语法翻译和词汇翻译。

就语言结构的等级而言,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固定在语言结构低层的翻译,即局限于词对词、词素对词素的翻译,称为级受限的翻译;通常在结构层次上层、上下自由移动的翻译,称为级无限的翻译。传统的“意译”、“直译”和“逐词译”等概念可以用这种新的理论来说明。按照卡特福德的解释,意译总是级无限的翻译,译者在层次结构上自由选择对等形式,不受级的任何限制。逐词对译是限制在一词一级,甚至词素一级的翻译。而直译则介乎两者之间。用卡特福德的话说,在直译中,译者以逐词对译作为起点,但为了恪守目标语的语法规则而不得不有所变化(如增加词,改变任何一级的结构,等等),这样便可能变成词组对词组或句子对句子的翻译。

(三)翻译的对等问题。两个概念:(1)文本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指在特定情况下目标文本与特定源文本的对等;(2)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指目标文本的语法范畴与源文本的语法范畴在各自语言中所占有相应的位置。文本是否对等,必须由水平够格的双语使用者或翻译者来判断。在有些情况下,源文本中某一特定词项在目标文本中没有对等形式。如汉语中没有冠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较高的级,即在词组这一级上,才能够成对等。

在形式对应方面,由于各种语言的语法范畴是通过它们在该语言中的相互关系来确定的,因此形成对应只可能是近似的。形式对应这一概念,对于讨论与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