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合集下载

许地山的道教研究述论

许地山的道教研究述论

许地山的道教研究述论
郎文春
【期刊名称】《华夏文化》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许地山(1892-1941),近代知名文学家、宗教史专家。

他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考入燕京大学后又开始研究神学,毕业后先后赴美、英留学,从事比较宗教学研究。

他也曾远赴印度研究哲学、佛学。

自1927年回国后,许地山曾在燕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任教,对佛、道有精深研究。

1941年,许地山因心脏病突发,与
世长辞。

在道教研究方面,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郎文春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京国民政府抑制汉传佛教和道教政策述论 [J], 李尚全
2.元代道士张雨研究述论——兼谈对元代道教研究的一些启示 [J], 王亚伟
3.嘉靖与道教关系述论 [J], 彭华
4.韶关道教历史与现状述论 [J], 杨华山
5.民国社会巨变中的四川省道教会述论 [J], Ding Changchu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许地山-道教史

许地山-道教史

许地山-道教史绪说“道”底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词来包括它们,大体说来,可分为思想方面底道与宗教方面底道。

现在名思想方面底道为道家,宗教方面底道为道教。

宗教方面底道教包括方术符溅在里面,思想方面底道家,就包含易阴阳五行底玄理。

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

这思想自与佛教思想打交涉以后,结果做成方术及宗教方面底道教。

唐代之佛教思想,及宋代之佛儒思想,皆为中国民族思想之伟大时期,而其间道教之势力却压倒二教。

这可见道家思想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气概。

“道”底思想既然弥蒙一切,为要细分何者为道家,何者为道教,实在也很难,但从形式上,我们可以找出几种分类法。

一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最初把道家与道教略略地整理成为系统而加以批评底是梁刘概底《灭惑论》。

论中提出道家三品说,现存《弘明集》(卷八)中。

论说: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农述神仙,下袭张陵。

太上为宗,寻往史嘉遁,实为大贤;著书论道,贵在无为;理归静一,化本虚柔。

然而三世不死,慧业靡闻,斯乃导俗之良书,非出世之妙经也。

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福极生天,体尽飞腾。

神通而未免有漏,寿远而不能无奖。

功非饵药,德沦业修,于是愚角方士,伪托遂滋。

张陵米贼,述死升天;葛玄野坚,著传仙公;愚斯惑矣,智可往软?今祖述李文,则教失如彼;宪章神仙,则体劣如此;上中为妙,犹不足算,况效陵、鲁,酸事章符,设教五斗,欲极三界,以蚊负山,庸诓胜乎?标名大道,而教甚于俗;举号太上,而法穷下愚:何故知耶?贪寿忌夭,含识所同;故肉芝石华,话以翻腾。

好色触情,世所莫异;故黄书御女,谈称地仙。

肌革盈虚,群生共爱;故宝惜涕唾,以灌灵根。

避灾苦病,民之恒患;故新得扭扭,以快愚情。

凭威恃武,俗之旧风;故吏民钩骑,以动浅心。

至于消灾淫术,厌胜奸方,理秽辞辱,非可笔传。

事合氓庶,故比屋归宗。

是以张角、李弘,毒流汉季;卢惊、孙思,乱盈晋末。

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的资料(一):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许地山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用心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许地山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等。

(二):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

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持续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必须影响,之后,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

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

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齐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

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修改《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

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用心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许地山作品

许地山作品

许地山作品篇一:许地山主要作品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作品名称《缀网劳蛛》《商人妇》《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印度文学》《解放者》《道教史》《春桃》《落花生创作选》《扶箕迷信的研究》《萤灯》《许地山语文论集》《国粹与国学》《杂感集》《危巢坠简》《许地山选集》《佛藏子目引得》《落花生达衷集》孟加拉民间故事著作类型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散文集论著短篇小说集上册,论著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散文童话故事论著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散文集(上中下册)汇编印度戴博诃利著发表年代1925 1925 1925 1925 1930 1933 1934 1935 1936 1941 1941 1941 1946 1946 1947 1951 1923 1931 1929作品类别商务商务商务北京文化学社商务北平星云堂书店商务生活上海仿古书屋商务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香港新文学学会商务商务商务开明燕大图书馆编纂处商务商务篇二:许地山主要作品许地山主要作品篇三:许地山主要作品许地山主要作品著作题材时间出版社《语体文法大纲》1921生活《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商人妇》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落花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扶箕迷信的研究》1941商务《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许地山语文论集》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杂感集》1946商务《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落花生达衷集》1931商务孟加拉民间故事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内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内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内容梳理1.《白鹭》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主要内容与情感:《白鹭》主要写了白鹭的形,色和神态,赞美了白鹭的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落花生》作者: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主要内容与情感:《落花生》讲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思想和价值观。

3.《桂花雨》作者: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主要内容与情感:《桂花雨》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4.《珍珠鸟》作者: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

主要内容与情感:《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道家与道教之辨

道家与道教之辨

道家与道教之辨一般习惯,我们对道家和道教的分野混淆不清,对二者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解。

比道家与道教既有渊源又有很大的差别。

“道家”主要以哲学、学术思想学派而著称,“道教”则以宗教形态而存在,二者呈现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

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一番初步、简要的探究和鉴别,以厘清笼罩在我们心中的误解的云团。

标签:道家;道教;渊源;差别一般习惯,我们对道家和道教的分野混淆不清,对二者的认识也存在诸多误解。

比如一说道家,我们定会和“出世”的隐退消极思想相连。

而提起道教,势必会给它扣上迷信的帽子。

我们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一番初步、简要的探究和鉴别,以厘清笼罩在我们心中的误解的云团。

一、历史溯源(一)道家最早在先秦出现。

一提起道家,我们自然把它和老庄等同起来。

但是无论老子学派还是庄子学派,从未自称道家。

实际上“道家内部众多的倾向大体上可以分为老学、庄学、黄老学三个派别”,“仅用老庄是不足以概括的”[1]。

直到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才第一次提出“道家”的概念。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又对道家做了规范的定义。

以上所谓的道家,更多是指黄老思想的道家,而不是老庄道家。

而现今学术界惯于称老庄学派为道家是一种后起的学派分类概念。

魏晋时期才开始老庄联称,将其视为道家的学术分类才得到公认,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

南怀瑾先生把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简单归为四个来源:黄、老学术,老、庄思想,隐士思想,方士学术[2]。

(二)道教南怀瑾先生认为,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四类:渊源于道家学术思想、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2]。

道教的形成相对较晚。

在东汉顺、桓帝时期,张陵在巴蜀地区草创五斗米道;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标志着早期道教的产生。

而“道”与“教”又是何时并称起来的呢?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张鲁撰《老子想尔注》,不过那时人们习惯上仍称民间道教为“黄老道”,或者具体地称为五斗米道、太平道等,对上层神仙方术称为神仙家。

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

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

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摘要:宗教色彩是许地山小说创作中独有的风格。

独特的生活经历使许地山从小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给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其作品带有宗教色彩。

在前期小说创作中,其宗教思想表现的非常明显,韵味深刻的语言,主人公恬淡的心境,让人有超脱的感觉。

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其影响颇深,其宗教色彩表现的相当隐秘。

关键词:许地山;宗教色彩;显;隐Religious overtones of the works of Xu Disha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bstract :religious overtones is a unique style of novel writing in the Promised Land Hill. Unique life experience to the Promised Land Hill forged a bond from an early age and religion. To novel writing had a profound impact, so that it works with religious themes. Early Literary Works,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religious thought is very obvious the profound charm of the language, the hero tranquil state of mind, people have a feeling of detachment.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novel creation, creative style of realism, the effect of deep, very secretive of their religious performance.Key words:Promised Land Mountain;religious;explicit-implicit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引言 (1)第一章许地山与宗教文化的渊源 (2)一、家庭影响 (2)二、人生经历 (2)三、对宗教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3)第二章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 (4)一、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 (4)二、许地山宗教色彩的隐 (7)三、许地山由显变隐的原因 (9)结语 (12)参考文献 (13)引言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许地山作品创作论

许地山作品创作论

摘要许地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

本文通过对许地山小说创作动机、创作题材与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从整体上评价许地山小说的创作成就。

论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引言交代作家创作概况以及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方法。

正文分三章。

第一章探讨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缘起与流变。

许地山前期小说创作与五四时代氛围、作家个人的曲折遭遇与感情纠葛以及宗教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后期小说创作则与抗日时代的激荡、作家思想的转变相对应。

前后期创作虽然经历了从浪漫到写实的转变,但是宗教思想以及传奇性情节如同一条红线贯穿许地山小说创作的始终。

第二章主要分析许地山小说创作的题材与主题意蕴。

他的前期小说不关注英雄人物,关注弱势群体。

小说取材集中于异域,专写爱情故事,突出了女性在叙事作品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描写女性命运以及精神世界,通过“生本不乐”的人生图景展示,揭示人类整体的生存困境。

作者在肯定人生多苦的同时,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肯定现世人生,讴歌人间情爱,体现作者的哲理性思考。

后期小说取材宽泛,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作者转向现实主义创作,反映广阔的社会人生和时代风云的变迁,表现作者的现实关怀,传达作者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以及作者对完善人格和理想道德的追求。

作者主张用宗教精神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

前期小说用宗教精神超脱自己,顺从命运;后期宗教精神人间化,宗教精神内化为人物的性格灵魂,积极反抗命运。

第三章主要分析许地山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

作者注重作品的叙事技巧,作品中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自由变化,作者把两种叙事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小说叙事艺术的现代化。

作者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意象,另一方面创新发展了诸多佛教意象,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结语部分总结了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价值及其不足之处。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在前期小说创作中有明显体现,后期小说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的缺失上。

关键词:许地山;小说创作;生存困境;现实关怀;艺术特点An Analysis Of Xu Di-Shan’s NovelsZhang Min(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Directed by Zhao MingAbstractXu Di-Shan wa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 proponen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writing achievement of Xu Di-Shan’s fictions through analyzing creation motivation, creation subjects,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Xu Di-Shan’s fiction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face, body, epilogue.In preface, the writer’s creation profiles, significance,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study the creation origin and rheology of Xu Di-Shan’s fictions. Xu Di-Shan’s early novels is inseparable with the atmosphere of May 4th times, the writer's tortuous encounter and emotional entanglement,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factors. Later novels correspond with the upheaval of anti-Japanese era, the transformation of writer's thought. The former late creations experience the change from romantic to realistic. But religious thought and legendary plot which like a red line through the creations of Xu Di-Shan..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analyze the creation subjects and themes of Xu Di-Shan’s fictions. His early novels are not concern heroes, but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Novel materials focus on exotic regions and love stories, highlighting women’s subject status in narrative texts. He reveals the survivals predicament of all human beings through describing fate and spiritual world of women, displaying the life picture of unhappiness. The author affirms unhappy life, but he is not negative pessimistic. He affirms real life and human affection which reflect the writer'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Late novel materials focus on broad regions.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ety and The Times, the author turns to realism creations which reflect broader social lif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express the author's reality concern, communicate the author's patriotism and humanitarian, as well as the pursuit of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the ideal morality.In the third chapter, we mainly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Xu Di-Shan’s fictions. The author pays attention to narrative skill. The first person and the third person narration change freely in his works. He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novels’narrative art through combining these two narrative technique organically.he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images and enrich the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s.In the epilogue, we discuss the value of Xu Di-Shan’s fictions and its deficiency. The artistic value of Xu Di-Shan’s fictions is reflected in his former fictions, but artistic deficiency in his later fictions.Key words: Xu Di-Shan; Novel creation; Living predicament; Real concer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许地山《道教史》通说

许地山《道教史》通说

许地山《道教史》通说作者:詹石窗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03期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自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出版以来至今已有七十余年,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形成的特殊背景、研究视角和丰富内涵密切相关的。

一、许地山《道教史》的形成背景与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科学、民主的精神激励下,大批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他们广泛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并且将西方文化陆续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文化传承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方面,以“打倒孔家店”为号召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传承造成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以西方文化为借鉴的各种学科逐步建立起来。

许地山先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并且积极投身于新文化建设之中。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1910年,许地山先生中学毕业后曾执教于漳州第二师范学校。

1913年,许地山先生奔赴缅甸,任教于仰光中学。

1916年,许地山先生回国,于次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时过两年,“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即在他所在的燕京大学点燃。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许地山先生不仅深受“五四运动”的精神熏陶,而且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1920年,许地山先生于燕京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这期间,许地山先生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由此可见,许地山先生的学术活动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五四运动”的烙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许地山先生与沈雁冰等人在学术上走的却是不完全一样的路子。

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尤其是对包括道教在内的宗教文化颇为关注。

他在燕京大学获得文学学士之后又进入该校的宗教学院,继续攻读宗教学理论,并且获得神学学位。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许地山《道教史》评述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许地山《道教史》评述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许地山《道教史》评述
吕佳佳
【期刊名称】《中国文化论衡》
【年(卷),期】2020()2
【摘要】《道教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部道教专史,许地山先生凭借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知识基础优势,从历史主义出发,站在自我和他者的双重立场上,充分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史料,对道教前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客观细致的阐释,其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对道教的宗教文化特征所进行的分析也确立了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为道教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和正常发展提供了学术动力。

【总页数】11页(P317-327)
【作者】吕佳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9
【相关文献】
1.关于"道教"、"美术"、"史"的思考——《道教美术史》前言
2.元代大道教史补注——以北京地区三通碑文为中心
3.元代大道教史補注——以北京地區三通碑文爲中心
4.一部颇具开拓性的道教史专著——评《中国道教史》第一卷
5.史海拾贝:道教史视域下的农学思想史研究——《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许地山作品及人物简介

许地山作品及人物简介

著作书目语体文法大纲1921,生活《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换巢鸾凤》《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落华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扶箕迷信的研究》1941,商务《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许地山语文论集》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杂感集》1946,商务《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落花生达衷集》编纂,1931,商务[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印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二十夜间英国贝恩编,1955,作家大阳底下降英国贝恩编,1956,作家《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人物简介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

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祖籍广东揭阳。

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

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及代表作介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及代表作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

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

他曾在北大、北女师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伟大转变。

鲁迅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7本、小说集3部、散文和散文诗集各1部。

先后选入教材的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呐喊自序》、《拿来主义》、《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灯下漫笔》(节选)等。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倡导“闲适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作家、学者。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影响很大。

曾在古代文学史、哲学史方面做过一些开创性工作。

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

著有诗集《扬鞭集》和《回声实验记录》等专著。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

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回国后组织“创造社”,开展革命文艺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联主席、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其著作极为丰富,主要诗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剧作有《屈原》、《虎符》等。

谈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谈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谈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云创通官网[摘要]:许地山作为人生派的重要作家,同时又与佛教、基督教和道教等诸种宗教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并有着深刻的关系。

这已经成为他区别于其他新文学作家的一个特殊标志。

[关键词]:许地山小说创作宗教色彩人物性格在许地山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文学创作之中,佛教文化思想占有更突出的位置。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充满了异常浓郁的宗教情节和宗教意识。

佛教的多苦观对许地山启发很大。

但他对于人生之苦的认识与佛教的多苦观也是不一样的,佛教认为包括动植物在内的“一切有情”皆苦,而许地山则更多的把眼光注视着社会现实,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

作为中国新文学最初一批现实主义人生派的重要作家,同时又与佛教、基督教和道教等诸种宗教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并发深刻的关系,许地山是一个少有的特例。

某种文化思想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一般都与其家庭关系、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宗教文化的影响往往更是如此。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深受宗教文化影响的作家,绝大多数其影响首先来自家庭的熏陶和早年所受到的教育。

在这一点上许地山也不例外,他10岁左右即在福建加入新教教会,并开始接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后来他得以完成燕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神学院以及英国牛津曼斯菲尔德学院的学业,均得到了教会组织的大力协助,其间他还专门从事过有关宗教史即宗教比较学的研究。

而这些学业的完成对家道中落,历尽人生磨难的许地山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无论许地山是出于何种缘故与基督教结缘,有一点是肯定的: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的透彻了解和卓有成就的研究不可能不对其实际人生及思想发展产生某种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不可能不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尽管他并不一定是个真正信仰基督教的人。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许地山对道教文化也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他所撰写的《道教史》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而道教文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见解,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实质内容上,都相当丰富地体现在许地山的文学创作中。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

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

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

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

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有“汉家石渠阁,老氏蓬莱山”之称,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本丛书名。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

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国内外研究道教的一个起始时期,或曰发轫时期。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道家文化价值取向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道家文化价值取向

离开 了他们 自己心仪 的审美世界 ,把道家文化送
上了历史审判台。 自此以后 , 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发 展的复杂性 , 以至很多人形成 了这样的判断 : 中国 现当代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 ,就是
[ 作者简介】 杨金芳 (91 , 。 17 一)女 山东淄博人 , 文学硕士 。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 中国现 当代文学的教学
则出于 《 者十之八九。” 庄》 清代诗人龚 自 珍有诗 云 :名理孕异梦, “ 秀句镌春心。《 《 两灵鬼 , 庄》骚》
盘踞肝肠深。” 《 (定庵文集补集古今体诗》 现代 ) 著名学者梁实秋也曾说过 :儒家虽说是 因了历代 “ 帝王的提倡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 , 但是按之实际 , 比较深入我们 民族心理的却是道家的思想。 … ” 处
超然 物外 的无 为 、不 争 以及柔 弱 的生 活状 态无 不
自己的不幸遭遇非常坦然地讲道 : 我像蜘蛛 , “ 命
运就是我的网 ,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人 肚里 ,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放 出来的游
昭示着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和道家的人生哲学模 式。
无为
丝, 不晓得要被风吹多远 ; 可是等到粘着别的东西
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异常激烈环境中的五四人 ,由 于 民族生存环境的恶化和改造社会的迫切需求 , 使得他们这一代的文化先驱者们产生了这样一种
[ 稿 E期 】2 0 收 t 0 5—0 9—1 0
等地步。其实他们这一代先驱早年都受道家文化 ”
的影响 , 但在当时那样的错觉支配之下 , 他们纷纷
社会 , 凡事要 自然而然 , 不可勉强 , 随自然之性 , 顺 自 然之势 , 天下 自和的创作主题。在其小说《 网 缀 劳蛛》 , 中 他塑造了女主人公 尚洁 , 这个形象可 以 说正是许地山无为而为 、顺其 自然思想的集中体

许地山作品的道家文化意蕴

许地山作品的道家文化意蕴

许地山作品的道家文化意蕴——以《暗途》为例黄林非许地山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中留下了较为清晰的佛、道、耶、乃至伊斯兰教文化的印痕。

而在这众多的宗教文化之中,道家文化对许地山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已不止于表面意义上的语汇或意象的借用。

在《道教史》一书中,许地山对道家思想十分推崇。

他指出,"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在中国,"道家思想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①作为一个深受中国古老传统浸染且对道家有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的作家,许地山的创作与老庄学说有斩不断的内在关联。

《暗途》这篇作品,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暗途》篇幅不长,全文共六百余字。

作品写的是吾威要在夜间走山路回家,他的朋友考虑到路途崎岖,"难保没有危险",便执意要他带上一盏灯。

吾威却坚辞不受,他说:"满山都没有光,若是我提着灯走,也不过是照得三两步远;且要累得满山底昆虫都不安。

""这一点的光可以把那照不着的地方越显得危险,越能使我害怕。

"因此,"不如我空着手走"。

吾威于是在密林的暗夜里前行,不仅没有一点恐慌,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蔓草中飞出来点点萤火,那是他的朋友不能为他点的小小灯笼。

那天晚上,他既没有跌到,也没有遇到毒虫野兽。

吾威安然地回到了家里。

要把握这篇作品的思想意蕴,不妨从分析作品中的"灯"这一意象入手。

有些论者仅凭作品中出现了"灯"这一意象,即推知作者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其实不然。

佛家对于师徒之间传授衣钵,确实有所谓的"传灯"之说。

佛家智慧的"灯"可以让人从"无明"中解脱,从而自拔于烦恼与昏朦之境。

而在《暗途》中,均哥执意要替吾威点上一盏灯,吾威却以灯为累赘,他宁肯在暗途中无所羁绊地行走,最终却得以"安然地到他家里"。

道教读书报告

道教读书报告

许地山《道教史》读书报告(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3级历史学基地班焦泽正)“道”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文化,其历史上可追朔到黄帝时期。

但普遍公认的“道”文化的开创者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小的时候,听到的一些神鬼故事原来多是道教中的人物。

我选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许地山撰的《道教史》。

许地山先生是现代作家、学者,在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原以为这种较早的著述会好读一点,没想到并不好读,书中主要引述各种原典来叙述“道家及预备道教的种种法术”。

许地山先生用“三品说”解释道文化其实可分为道家和道教。

其中上品之老庄思想,即所谓道家,甚至可以与佛教思想底一部分互相融洽。

中品底神仙与下品张陵即所谓道教,在崇拜和信仰方面,与佛教发生不断的冲突。

而在时间上道家的起源是先秦时期,道教的起源教于东汉后期,将先秦时期的“神仙饵服”“符象禁厌”糅合一道成立了“天师教”,实际创立者,是张道陵。

在这,道文化分成了两部分:以老庄为主的思想流派和以张道陵开创的宗教。

同样的还列举了梁阮孝绪分的方内道与方外道;宋马瑞临五品分类为清静、炼养、服食、符家及经典科教五说;以及道士内部的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分法。

从书中可以看出,许先生也是比较赞同“三品说”的。

在道教前史中许先生先是首先介绍道的意义,得出道让人们“顺应”。

老子是第一个被提到的道家先贤。

在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对老子生平的考究,有从《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著作考究上考究。

也有以《史记》上记载的老子后世子推算老子生活的年代。

怀疑的对象有老莱子和太史儋,但都证明不是。

而且,很有可能“道家”的出现是比儒家要晚,道家思想是后起的,所以“道家”这名辞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说时代稍后。

在先秦底文籍里有以孔对墨称‘巩墨”,或称‘瑞墨”,但没有称‘儒道”。

同时还以《道德经》一书分析其内容以及老子的思想。

得出从现存《老子》看来,多以说明治天下与处世底法术。

读《道教史》有感作文

读《道教史》有感作文

读《道教史》有感作文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它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一部以《道教史》为题,力求系统梳理道教发生、发展历史的先驱性著作。

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它延续了上千年,但是对于外界而言,道教比基督教或者佛教要神秘的多。

在我国的历史上,道教有时兴盛有时沉寂,但无论怎样,它依旧延续至今,它的历史非常长而久远。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时而沉寂之故,对于道教的历史研究的书籍没有很多,好像它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间传播,大多数的人,对它只是有各种不同的片段认识与印象。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研究道教的热潮期。

那时也有很多研究道教的书籍问世,道教史的研究与记录,古代书籍中《三国志》中曾有过张用的黄巾大起义及张陵、张鲁的道派活动。

还有《魏书》《隋书》中有一些道教活动的记载。

但是这些记载有三个缺陷,“第一,限于记述道教的某些片段;没有把道教当成有自己的独特的渊源和实体的社会现实加以考究;第三,尚没有用历史的眼光将道教当成前后一贯的,有专程演变的.过程看待。

”而许地山先生的这部《道教史》便是研究道教的很重要的一部书。

许地山先生认为,“道教的渊源非常复杂,可以说是混合汉族各种原始的思想所形成的宗教。

但从思想这方面看来道教除了后来参合了些佛教思想思想和仪式之外,几乎全是对于道家的概述。

”这是一本关于道教史的书,而我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呢?怎样成为历史、历史的乐趣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历史就是与时间有关的,一个事物若无一定的存在时间,并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是很难称其有历史的。

而历史的兴趣就在于,你为某件事物找其存在发展变化的证据,以及在这些变化中去探寻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它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本质是一种什么联系,在大的历史环境,与宇宙的空间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它又起了什么作用。

而在一种小的人物细节中,它又发生了什么事,有了怎样的意义与存在价值。

一个事物,若没有历史,它是没有价值的。

或许历史便是估量其价值的大小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

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

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

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

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有“汉家石渠阁,老氏蓬莱山”之称,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本丛书名。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

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国内外研究道教的一个起始时期,或曰发轫时期。

《道教史》是这一时期中的突出成果,其突出之处,主要在于它是第一部道教的专史。

……许地山先生因而也便成为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

本书对于道教形成的思想渊源的阐述,基本上与《道家思想与道教》相同,但更加集中于道家巫觋以为神仙家思想与道家的关系,更加明确地提示了道教形成的主要思想来源,也指出其行为系统的主要来历。

目录
《道教史》导读
弁言
绪说
一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二方内道与方外道
三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四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道底意义
第二章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老子是谁
乙《道德经》
丙老子底思想
丁道论
戊人生论
己老子底论敌
第三章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关尹子
乙杨子
丙列子
第四章道家最初底派别
甲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乙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假托太公底阴谋派
丁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庄子。

丑庄子底著作
寅庄子底思想
(一)齐物论
(二)逍遥游论
卯庄子门人底思想
辰承传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学巳承传稷下阴谋派底庄子学午秦汉儒家化底庄子学
未承传杨朱派底庄子学
第五章秦汉底道家
甲《吕氏春秋》及养生说
乙《淮南子》及阴阳五行说子阴阳思想
丑五行说
第六章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巫觋道与杂术
甲尸与巫底关系
乙巫底职能
丙秦汉底巫祠
丁杂术
附录:道家思想与道教
源自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