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含两个 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 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互关联,经济学为教育学 提供关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资与效益等 方面的理论支持。
2023
PART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教育者
教育者的定义与角色
教育者是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 人员,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等。他 们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组织、 实施和评价等作用。
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制约 生态环境恶化对教育提出挑战,要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和 生态文明教育。
2023
PART 04
教育与人的发展
REPORTING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01
02
03
人的身心发展定义
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持续 进行的变化过程,包括生 理和心理两方面。
身心发展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 特点和需求。
德育的地位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与智育、体 育、美育等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 育体系。
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全Leabharlann 面、和谐发展。德育目标与内容
德育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含两个 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 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互关联,经济学为教育学 提供关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资与效益等 方面的理论支持。
2023
PART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教育者
教育者的定义与角色
教育者是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 人员,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等。他 们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组织、 实施和评价等作用。
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制约 生态环境恶化对教育提出挑战,要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和 生态文明教育。
2023
PART 04
教育与人的发展
REPORTING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01
02
03
人的身心发展定义
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持续 进行的变化过程,包括生 理和心理两方面。
身心发展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 特点和需求。
德育的地位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与智育、体 育、美育等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 育体系。
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全Leabharlann 面、和谐发展。德育目标与内容
德育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2024版教育学图文全套ppt课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 者用来传授教育内 容的方法和工具。
教学工具
包括教材、教具、 多媒体设备等。
在线教育
包括网络课程、远 程教育等。
03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
01
教育起源
古代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
02
教育目的
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03
教育内容
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注重 德育和智育。
定义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 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 念和行为习惯等。
技能教育
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 如听说读写、计算机操作等。
行为习惯教育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 作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手段
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 法、案例法、实验 法等。
实践活动
包括实验、实习、 社会实践等。
定义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受教育者。
引导者
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榜样
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榜样。
受教育者
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学生或 学习者。
教育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育
教育普及
现代教育注重教育的普 及和公平性,推动义务
教育的发展。
教育多元化
教育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
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科技化
教学工具
包括教材、教具、 多媒体设备等。
在线教育
包括网络课程、远 程教育等。
03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
01
教育起源
古代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
02
教育目的
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03
教育内容
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注重 德育和智育。
定义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 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 念和行为习惯等。
技能教育
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 如听说读写、计算机操作等。
行为习惯教育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 作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手段
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 法、案例法、实验 法等。
实践活动
包括实验、实习、 社会实践等。
定义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受教育者。
引导者
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榜样
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榜样。
受教育者
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学生或 学习者。
教育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育
教育普及
现代教育注重教育的普 及和公平性,推动义务
教育的发展。
教育多元化
教育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
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科技化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2024)
2024/1/28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和认知结构,认为学习是 通过理解、领悟和思维活 动来实现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 我实现,认为学习是个人 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6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任务。
2024/1/28
12
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施
教育政策的内容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 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 容等方面的规定。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试验、全面实施等步骤。同时 ,还需要建立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了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在内的多种方法体系。
2024/1/28
0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推动教育理论与实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
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
化。
26
定量研究方法
2024/1/28
定量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数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 揭示教育现象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 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和认知结构,认为学习是 通过理解、领悟和思维活 动来实现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 我实现,认为学习是个人 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6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任务。
2024/1/28
12
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施
教育政策的内容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 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 容等方面的规定。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试验、全面实施等步骤。同时 ,还需要建立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了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在内的多种方法体系。
2024/1/28
0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推动教育理论与实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
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
化。
26
定量研究方法
2024/1/28
定量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数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 揭示教育现象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 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2024版《教育学基础(第三版)》重点课件
心理辅导在教育中作用
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 己、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实践应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 持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
艺术鉴赏能力培养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知识、 参加艺术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 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05
师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班级管理技巧以及 心理辅导方法
Chapter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措施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理解学生
01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和多元智能,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成教育合力。
06
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预 测
Chapter
教育评价类型、功能及其局限性剖析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 能
教育评价的局限性
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结果片面、评价过程主观、忽视个体差异
当代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
03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原理
Chapter
课程概念、类型及其编制原则
01
课程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等。
02 03
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方 式,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 己、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实践应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 持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
艺术鉴赏能力培养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知识、 参加艺术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 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05
师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班级管理技巧以及 心理辅导方法
Chapter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措施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理解学生
01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和多元智能,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成教育合力。
06
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预 测
Chapter
教育评价类型、功能及其局限性剖析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 能
教育评价的局限性
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结果片面、评价过程主观、忽视个体差异
当代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
03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原理
Chapter
课程概念、类型及其编制原则
01
课程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等。
02 03
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方 式,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教育学基础ppt课件
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
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
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
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
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从未考虑过的
境遇和问题中去。”
16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 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分 析: 1.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个耦合的过程:
18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 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任务或使命。
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学习是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 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 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育影响
19
三、教育的形态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
教育形态
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 度化的教育”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与“社会教育”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 的时间标准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 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 会的教育”
20
非制度化的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
2.Leslie P. Stffe & Jerry Gale主编 高文 等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
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 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
预祝大家学习 愉快
谢谢!
7
《幼儿教育学基础》PPT课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 补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共 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
收集幼儿的作品,分析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 表现和成果,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测试评估
综合评估
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和方法,对幼儿进行 定期测试,了解幼儿在认知、语言、数学等 方面的发展水平。
将观察评估、作品评估和测试评估的结果综 合起来,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 价。
05
幼儿教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数学与逻如数数、比较大小等,培养幼儿的逻辑
思维能力。
社会与情感教育
社会规则意识培养
教育幼儿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
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学习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 感交流能力。
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
通过团队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 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特 点,制定明确、具体、可 操作的教育目标。
制定教育计划
围绕教育目标,设计全面、 系统、有针对性的教育计 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 方法、评估方式等。
调整教育计划
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 和反馈,及时调整教育计 划,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游戏化教学 运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 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当代幼儿教育
当代幼儿教育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游戏化教学、多元智 能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等理念。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 的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如数字化教育、 STEAM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的应用。
《教育学基本知识》课件
心理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详细描述
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微观的视角,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 、动机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促进有 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0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 治民主化进程;同时,政治决定教育 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 。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总结词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教育的各种 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创立 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萌芽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价 值和作用,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在创立阶段, 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开始提出各自的教育理论,形成了不 同的教育学派别。在发展阶段,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 大,教育实践不断深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0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总结词
探讨教育本质和价值
详细描述
哲学为教育学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 以及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
社会学基础
总结词
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详细描述
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宏观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教 育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功能
《幼儿教育学基础》PPT课件
前运算阶段(2-7岁)
02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开始使用符号进行
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03
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传递性,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幼儿身心发展顺序性
01
02
03
身体发育顺序
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到 四周,即头尾原则和近远 原则。
感知觉发展顺序
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从笼统知觉到精确知觉, 从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
不同类型游戏设计思路及案例分享
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模拟社会生活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培养他们 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过家家”、“小医生 ”等游戏。
益智类游戏
通过拼图、搭积木、猜谜语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思 考和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音乐律动游戏
通过音乐、舞蹈等活动,让幼儿感受节奏和韵律,培养他 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跳舞的小球”、“音乐 接龙”等游戏。
幼儿教育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的 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
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幼儿全 面和谐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强 调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重要性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促 进幼儿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情感培 养、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国外概况
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悠久,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在教育 理念上,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在教育方式上,以游戏化 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为主要手段。
PART 02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REPORTING
幼儿身心发展阶段性
教育学基础(完整)
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0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
的角度不同。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01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目的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科学。
教学论任务
揭示教学本质、阐述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科学体系。
教学过程本质与规律
教学过程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受教育 者。
思想引导者
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关怀者
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 持和关怀。
受教育者
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 影响的人,包括学生、学徒等。
课程概述及类型
课程定义
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和 组织的学习内容、经验和活动的
总和。
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方式 和实施方式的不同,课程可分为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
程等。
课程功能
课程具有传递文化、促进个体发 展、筛选和分配社会资源等功能。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PPT课件
LOGO
教育学都讲那些内容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社会为什么要办教育 ➢教育如何展开;遵循规律讲究原则与艺术 ➢我国发展教育的目的何在 ➢学校如何办教育
教育学基础——课程简介
LOGO
教育学都讲那些内容
➢谁来参与学校教育:教师与学生 ➢学校如何开展教育:课程(教什么);
教学(如何教——应当怎么教;可以怎么教)
内在需要和成熟机制。 •社会生物学认为基因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塞尔认为成熟机制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孟子认为行为源于人的仁、义、礼、智四种品性 ➢内发论主张教育应自内向外,认为内在需要、内在动力和 内在结构是发展的根本,因此也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功能
LOGO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动因之一——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即环境的刺激和要求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可以任人涂抹。 •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通过外力强制约束才能弃恶从善。 ➢外铄论主张教育应由外入内,教育用以改造人,他人影响
与学校教育是塑造人的良好方式
教育的功能
LOGO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动因之一——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既受内在因素的制约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内在因素如遗传和成熟;
外部条件如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 •个体发展是内外因素是交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主客观条件大致相当,
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教育的产生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起源论(教育起源于有智慧的劳动) 1.是个体的经验变为人类的经验世代相传 2.经验习俗礼仪传统等集体精神财富的保存和积累 3.依靠工具和语言——教育活动的条件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 问题,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 、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 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 质量。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育学则丰富和发 展了哲学的思想体系。
教学策略与模式
探讨教学策略的内涵、类型及其选择依据,介绍常见的教学模式如翻 转课堂、合作学习等,并分析其特点、实施步骤及适用条件。
07 德育论基础
德育概述
1 2
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道 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品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是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途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化。
04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定义
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 变化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
方面。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 补性、个别差异性。
教育者
01
02
03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 知识、技能、思想、品德 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
职责
包括制定教育计划、传授 知识和技能、引导受教育 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素质要求
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广 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教 育教学能力等。
受教育者
定义
教育学基础全套ppt课件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
基本理念。
2017/8/24 19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学的萌芽
•
•
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发展
•
2017/8/24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20
西方教育学的萌芽
15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农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的教育
2017/8/24
16
1.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古代学校的特征:古典学校,培养统治人才,个别化 教学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
的关系的理论。
代表人物: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
2017/8/24
伊《实验教育学》
30
1.实验教育学
主要观点:
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
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
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 主张进行定量研究 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
27
(二)教育学的创立
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2017/8/24
28
(三)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 批判教育学
2017/8/24
29
1.实验教育学
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
基本理念。
2017/8/24 19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学的萌芽
•
•
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发展
•
2017/8/24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20
西方教育学的萌芽
15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农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的教育
2017/8/24
16
1.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古代学校的特征:古典学校,培养统治人才,个别化 教学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
的关系的理论。
代表人物: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
2017/8/24
伊《实验教育学》
30
1.实验教育学
主要观点:
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方法
把教育实验分三个阶段
指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 主张进行定量研究 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
27
(二)教育学的创立
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2017/8/24
28
(三)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 批判教育学
2017/8/24
29
1.实验教育学
教育学ppt课件道客巴巴
教育公平与质量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将优质的教 育资源均衡地分配给各个地区和学校 ,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机会。
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从教师培训、课 程设置和学生评估等方面入手,通过 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发展
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解、示范、小组讨论、案 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
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 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 求。
教师与学生
教师素质
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育技能,提高教师的教育 教学水平。
学生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 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要点一
总结词
教育学包括普通教育学、分支学科教育学和新兴学科教育 学三个层次。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分支学科教育学是在普通教育 学的基础上,针对教育的不同领域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 学科,如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社会学等。新兴学科教育 学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涌现的新的教育领域或主题,如网 络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等。
案例一:芬兰的教育改革
全面、系统、持续
芬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培训、 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确保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成功的教育改革案例
案例二:新加坡的“教学与学习的21世纪框架”
创新、科技驱动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而闻名,其“教学与 学习的21世纪框架”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
教育学完整版PPT幻灯片课件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趋势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 系的建构。
06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概述
课程定义与本质
探讨课程的内涵、外延及其在教 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历史与发展
梳理课程理论的演进脉络,展示 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观及其变革。
课程目标与功能
阐述课程目标的设定、表述及实 现方式,分析课程在促进学生全
科学性
教育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 规律。
时代性
教育内容应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需 求。
适用性
教育内容应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 征和认知水平。
教育手段
语言手段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 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手段。
艺术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是 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的有效手段。
定义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 育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 法的总称。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个 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 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01
02
03
04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 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
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 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
德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形成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性。
德育的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 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 教育、家庭美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等。
德育过程与原则
德育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和行为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的相互 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展。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 系的建构。
06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概述
课程定义与本质
探讨课程的内涵、外延及其在教 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历史与发展
梳理课程理论的演进脉络,展示 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观及其变革。
课程目标与功能
阐述课程目标的设定、表述及实 现方式,分析课程在促进学生全
科学性
教育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 规律。
时代性
教育内容应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需 求。
适用性
教育内容应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 征和认知水平。
教育手段
语言手段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 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手段。
艺术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是 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的有效手段。
定义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 育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 法的总称。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个 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 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01
02
03
04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 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
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 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
德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形成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性。
德育的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 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 教育、家庭美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等。
德育过程与原则
德育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和行为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的相互 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注意:本课程指定教材为《教育学》
组织好得到的信息 列出需要进一步参考的资料 集中注意力 善于用总结性的语言
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
为了目的而阅读,用心吸收书中 的思想
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总结所读的 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将它们记在 笔记本上
1.David Geoffrey Smith著
欧洲柏拉图的《理想国》;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二、教育学的独立
培根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 中独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学独 立的标志;
康德最早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科学教
育学之父;
实验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文化与教育》、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 的学习行为。
“学”在甲骨文中常见
的写法是
,金文
的
写法是
。
意思是孩子在一所
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 识。
结论: 从词源上看教与
学是统一的,是从不 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 物,同一种活动。
我国“教育”一词取 代“教”与“学”是 在清末民初从日本引 进,逐步演化而来的。
教育家解释什么是教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 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
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 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 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 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 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 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发展,以 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 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过程
政府官员大会发言:“教育是振兴地 一种社
方经济的基础。”
会制度
家庭主妇:“你的孩子真有出息,
方法
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教育的词源
英语及法语和德育 的“教育”都起源 于拉丁文“educare”
汉语的“教”的甲骨文的
写法是
,金文的
写法是
。
就是“引出”,就
是采用一定手段, 把某种本来就潜藏 于人身上的东西引 导出来,从一种潜 质转变为现实。
分析
有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 的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
他们各持各的观点,各从不同的角度揭 示了教育的某些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 偏颇和局限。
从社会视角定义教育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
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
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 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形态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 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 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 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制度化的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 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 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参 郭洋生 译 考 书 《全球化与后 目 现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Leslie P. Stffe & Jerry Gale主编 高文 等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 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预祝大家学习愉快
谢谢!
第一章
第二章
课 第三章 程 第四章 目 第五章 录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教育与教育学(绪论) 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 课程 课堂教学 教育 教育法制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绪论)
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价值 练习
教育的日常用法
某同学看电影后:“我从这部影片中 思想转变
家庭教育:
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
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
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 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分 析: 1.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个耦合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
➢ 学习: 教育包含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的 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的 自学就不是教育。
➢ 灌输: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体发 展要与社会发展无条件的一致,忽 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
3.更狭义: 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人视角定义教育
特朗里的“教育”定义
“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 教学,但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 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该是值得 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 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 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 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 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从未考虑过的 境遇和问题中去。”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 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中国孔子的《论语》;中国古代源自《学记》--世界第一本教 育学专著;
➢ 养育: 是在日常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随机的 教育活动,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教育者: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 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任务或使命。
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学习是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 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 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注意:本课程指定教材为《教育学》
组织好得到的信息 列出需要进一步参考的资料 集中注意力 善于用总结性的语言
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
为了目的而阅读,用心吸收书中 的思想
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总结所读的 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将它们记在 笔记本上
1.David Geoffrey Smith著
欧洲柏拉图的《理想国》;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二、教育学的独立
培根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 中独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学独 立的标志;
康德最早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科学教
育学之父;
实验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文化与教育》、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 的学习行为。
“学”在甲骨文中常见
的写法是
,金文
的
写法是
。
意思是孩子在一所
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 识。
结论: 从词源上看教与
学是统一的,是从不 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 物,同一种活动。
我国“教育”一词取 代“教”与“学”是 在清末民初从日本引 进,逐步演化而来的。
教育家解释什么是教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 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
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 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 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 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 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 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发展,以 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 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过程
政府官员大会发言:“教育是振兴地 一种社
方经济的基础。”
会制度
家庭主妇:“你的孩子真有出息,
方法
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教育的词源
英语及法语和德育 的“教育”都起源 于拉丁文“educare”
汉语的“教”的甲骨文的
写法是
,金文的
写法是
。
就是“引出”,就
是采用一定手段, 把某种本来就潜藏 于人身上的东西引 导出来,从一种潜 质转变为现实。
分析
有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 的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
他们各持各的观点,各从不同的角度揭 示了教育的某些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 偏颇和局限。
从社会视角定义教育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
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
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 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形态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 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 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 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制度化的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 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 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参 郭洋生 译 考 书 《全球化与后 目 现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Leslie P. Stffe & Jerry Gale主编 高文 等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 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预祝大家学习愉快
谢谢!
第一章
第二章
课 第三章 程 第四章 目 第五章 录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教育与教育学(绪论) 教育功能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 课程 课堂教学 教育 教育法制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绪论)
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价值 练习
教育的日常用法
某同学看电影后:“我从这部影片中 思想转变
家庭教育:
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
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
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 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分 析: 1.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个耦合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
➢ 学习: 教育包含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的 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的 自学就不是教育。
➢ 灌输: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体发 展要与社会发展无条件的一致,忽 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
3.更狭义: 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人视角定义教育
特朗里的“教育”定义
“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 教学,但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 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该是值得 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 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 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 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 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从未考虑过的 境遇和问题中去。”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 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中国孔子的《论语》;中国古代源自《学记》--世界第一本教 育学专著;
➢ 养育: 是在日常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随机的 教育活动,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教育者: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 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任务或使命。
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学习是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影响: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 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 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