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的老师十三岁的际遇单元自测

合集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与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与答案下载免费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与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与答案下载免费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马袅学校王运海(2008.3.4)出题一、选出下面加黑字注音、解释不全对的一项:A.人迹罕至(hà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B.拗过去(ǎo用力弯曲)敛在盒里(liǎn放)C.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D.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二、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三、“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四、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_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_______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精品】.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精品】.doc

七年级语文(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省()人,伟大的()家、()家、()家。

著作有()、()、()、()等,收在()里,本文选自(),是回忆()的散文。

二、为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1、确凿(zuòzáo)2、窜向(cuāncuàn)3、攒成小球(cuánzǎn)4、脑髓(suísuǐ)5、塑雪罗汉(sùsuò)6、人迹罕至(hǎnhàn)7、间壁(jiānjiàn)8、宿儒(sùxiù)9、拗过去(niùǎo)10、荡寇志(kòuɡuàn)11、惩罚(chénɡchěnɡ)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或词语的含义,填在括号内1、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儿。

2、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3、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4、因为他是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6、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四、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趣味。

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便会拍的一声,从()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还可以摘到(),象小()珠()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其他鲁迅,原名____,字____,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家___家____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

【答案】?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等。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字词书写不必说___的菜畦,____石井栏,____皂荚树,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的黄峰伏在菜花上,____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_向云霄里云了。

【答案】? 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肥胖? 轻捷? 窜【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散文中词语的搭配。

解答这类题目,不能脱离语境,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即可。

注意字形要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字词书写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鉴赏(______)? 拗过去(________)蝉蜕(________)宿儒(________)私塾(______)确凿(______)桑椹(______)菜畦(______)【答案】? jiàn? ǎo? tuì? sù? shù? záo? shèn? qí【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尤其注意“拗”“宿”“凿”“畦”字的读音。

名著阅读(题文)全文表现了“我”童年时怎样的生活情趣?【答案】表现“我”对童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知识的探究及天真幼稚欢快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要求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三味书屋的生活:⑴入学的情形,同时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⑵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⑶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⑷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班委会让李明去邀请校团委王书记参与这次活动,请 他于10月29日下午3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参加本次活动并 作主题报告,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李 明:王书记,您好,我是李明。 王书记:李明同学,你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李 明:王书记,打扰了!① 我班将于10月29日下 ⁠
D. 小天:字形相近的汉字不能写错。“和霭”不能写成
“和蔼”,“鉴赏”不能写成“签赏”。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活动二:积累交流】 2. [2024·北师大附中月考改编]光明中学老师带着同学
们参观游览鲁迅故居,请你协助同学们完成以下语文 学习任务。
同学们跟着鲁迅纪念馆顾馆长走进百草园。园里几畦 青葱的菜田上覆盖着一层薄雪,那一眼古朴的石井里面仿 佛贮蓄着无尽的能量。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 在冬末烂漫的阳光的照耀下,仍显得苍劲傲然。
成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 人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视 批注:与百草园已相隔七八年没见,这是成年鲁迅对 角 童年美好回忆的追忆与怀念,充满深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拓展阅读 [2024·深圳龙华区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 【以读促写·微写作】鲁迅小时候有百草园,陈忠实有 自己的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见证了自我成 长,收获了人生智慧。你的一方小天地在哪儿?它对你 有什么影响?请你简要分享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示例:我的书房是我的一方天地(总起句:能点出 小天地是什么)。这里有我喜爱看的书,有唐诗宋词,也 有中外小说。在书海畅游,我喜欢看世间繁华,品味人 生沉浮,我为李白豪迈洒脱的品性而倾倒,也为圣地亚 哥永不服输的精神而感动(讲述自己在这一方天地的成长 经历)。在书房里,阅读让我成长,让我懂得了思考(说出 小天地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或让自己收获的人生智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答案(一)1.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肥胖伏轻捷蹿低唱弹琴(1)这段话是按“地下”、“空中”、“墙根”三个方位,依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次序来记叙百草园的景物的。

第一句写的是静物,第二句写的是动物。

(2)这段话中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2.拍塑鉴赏人迹罕见捕盖觅扫支撒系牵啄拉(1)“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相比较,差一点。

“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的百草园的喜爱。

去掉“可”字,语气显得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故不能去掉。

这句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的。

(2)①时间:“积雪盖了地面一天”;②地点:在雪地上;③事件:捕鸟(开始:扫开一块雪地;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

(二)1、过渡 2、C 3、排比拟人猜测表达了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感情(三)1、读书静悄悄人声鼎沸 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3、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4、C《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题答案一.“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

……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1.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不许我乘车上学;②不许“我”逃学、打“我”。

2.概括选文内容。

回忆自己因赖床不起爱爸爸的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

3.选文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他表面严厉中双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4.“爸爸气急了,竟用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略5.迟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练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
1.作者为什么写下美女蛇的故事?
【答案】长妈妈是在关心、爱护“我”的意识的支配下,给“我”讲了美女蛇的故事,是为了让“我”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从而知道外部世界实际是存在危险的。

这个故事传达着长妈妈对“我”、对儿童、对弱小生命的自然、朴素、亲切的感情。

2.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影响是巨大的。

寿镜吾老先生为了学生的成长是怎样做的?
【答案】(1)努力营造儒雅的环境
努力营造儒雅素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他们为考取功名努力学习。

(2)用温和、方正、博学、责任与学生相处
a从“和蔼的答礼”写出寿镜吾老先生面带笑意,慈祥温和,学生在他面前的心情是轻松的。

b不回答关于“怪哉”的问题,是先生认为与四书五经无关的一切都是没有用的知识,读书人就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先生对学生是宽松的,学生在读书之余,可以到后园“折蜡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等。

“戒尺”这种旧时书塾里教师用来责罚学生的工具,先生却不常用;“罚跪”这种旧时书塾常有的规则,先生也不常用。

这些都体现出先生的温和和善良。

先生最常用的批评方式是“瞪几眼”,所以弟子对先生没有任何恐惧的心理。

d“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先生对作者的“读书加多”“对课加字”,表面上看似严格,实则是对作者的一种厚爱,一种责任。

老先生对每一个学生的负责任和因材施教表现的淋漓尽致。

e从《周易》到清代散文,寿镜吾老先生在教学时,所选教材涉猎广泛,可见其学识渊博,为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竭尽一己之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自测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自测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自测(含答案)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2.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自测题第一部分基础与巩固(必做)一、基础过关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 )A.三味书屋B.百草园C.乐园D.朱氏园2.给“我”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是( )A.闰土B.长妈妈C.衍太太D.陈莲河3.白颊的,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A.项羽鸟B.麻雀C.张飞鸟D.霸王鸟4.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这虫名曰( )A. “怪哉”B.冤虫C.无名5.三味书屋的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 )A.山羊B.狮子C.梅花鹿D.孔雀6.在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A.鲁迅B.闰土C.长妈妈D.先生7.“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 · · · ·都无从知道。

”文中的三个“也许”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感情。

C.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感情。

8.“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段文字写出了( )A. “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

B. “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

C. “我”对书塾生活的厌恶。

D. “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并表现出了自己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9.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

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我”懂得做人之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确凿(zuó)秕谷(bǐ)绣像(xiù)桑椹(shèn)B. 菜畦(wā)鼎沸(fèi)蝉蜕(tuì)竹筛(shāi)C. 锡箔(bó)博学(bó)脑髓(suí)鉴赏(jiàn)D. 觅食(mì)宿儒(sù)缠络(luò)渊博(yuān)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 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 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 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 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3.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确凿(zuó) 觅食(mì) 秕谷(bǐ) 人声鼎沸(dǐng)B. 菜畦(qí) 油蛉(líng) 蝉蜕(tuō) 风流倜傥(tì)C. 缠络(lào) 捕获(bǔ) 锡箔(bó) 人头攒动(cuán)D. 盔甲(kuī) 宿儒(rú) 斑蝥(máo) 朝花夕拾(zhāo)4.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迹罕至(稀少)菜畦(用来种菜的地)B. 人声鼎沸(翻滚)攒成(聚)C. 渊博(广而多)鉴赏(鉴定)D. 宿儒(长久的)轻捷(敏捷)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测(统编版2024)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测(统编版2024)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闯关(18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初春,踏看绚烂的晨光,穿过人声鼎.沸的街市,我们走进鲁迅故居。

不觉间我们行至百草园,如今A.人迹罕至的园子里,不仅有来来往往的游客,还有轻jié的乌儿在树间穿梭呜叫。

园内一片苍翠,十来株竹子随风摇曳,在晨光中投下淡淡的影子。

高大的皂荚树如bó学的老先生,仿佛准备对前来B.寻觅鲁迅成长足迹的游客细数家珍……那斑驳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布满了风霜留下的痕迹,但仍苍劲、C.生机勃勃。

你看那枝条上D.争先恐后冒出的嫩芽,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吗☐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人声鼎.沸②轻jié③bó学2. 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3. 文段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3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 近年来,媒体经常用“像下饺子一般”来形容中国海军新型舰艇的列装速度。

C. 今年2月,环球网援引福克斯新闻报道称,旧金山或将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政府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城市。

D.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②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⑤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A.⑥①②⑤④③ B.⑤③①⑥④②C.③⑤②⑥①④ D.④③⑤②①⑥6.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某同学根据其内容拟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七年级语文上册《2.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我的老师 十三岁的际遇》元自测

七年级语文上册《2.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我的老师 十三岁的际遇》元自测

《2.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最后一课_我的老师_十三岁的际遇》元自测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选出每组加黑的字错误的注音,并在括号里改正。

(2分)A.菜畦(qí)确凿(záo)脑髓(suí)蟋蟀(shuài)()B.珊瑚(shān)哽住(gěn)惩罚(chéng)宛转(wǎn)()C.锡箔(bó)踱步(dù)蝉蜕(tuì)桑葚(shèng)()D.祈祷(dǎo)诧异(chà)沦为(lún)强迫(qiáng)()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恭敬轻捷拥肿秕谷B.长吟质朴懊悔防碍C.缠络渊博绣像喧闹D.清晰竟争遗迹盔甲3.给下列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人声鼎沸() A.开水 B.沸腾 C.水开(2)人迹罕至() A.不多 B.稀少 C.没有(3)不胜凉意() A.超过 B.能承受,能担任 C.优美的(4)一视同仁() A.博爱 B.热爱 C.仁爱(5)目不转睛() A.眼珠 B.眼睛 C.眼(6)困惑不解() A.迷乱 B.混乱 C.疑惑4.按所给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组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系(jì)系长绳宿(sù)宿儒B.轧(yà)汽车轧人塞(sāi)塞进脑子里C.吓(xià)吓得要死帖(tiě)新的字帖D.钥(yào)钥匙正(zhèng)方正5.对下列各句破折号的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表示解释说明)B.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

(表示意思递进)C.“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表示声音的连续)D.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表示意思的转折)6.“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初一语文试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老师十三岁际遇单元自测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老师十三岁际遇单元自测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老师十三岁际遇单
元自测学科试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的老师十三岁的际遇单元自测
子里去。

1.对“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A.法国语言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B.这是夸张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好法语。

C.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美,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分)“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正确的一条原因是()(1分)A.先生以前讲的内容深,今天讲的浅显易懂。

B.先生以前讲课不认真,今天讲课特别认真。

C.“我”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产生学好祖国语言的强烈责任感,听课时思想特别集中。

,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为我们负责,希望大家理解老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鼎.沸(dǐnɡ) 书塾.(shú) 觅.食(mí) 倜傥.(dǎnɡ)B.收敛.(liǎn) 竹筛.(shāi) 秕.谷(pǐ) 东方朔.(sù)C.攒.成(cuán) 蝉蜕.(tuì) 盔.甲(kuī) 拗.过去(ǎo)D.菜畦.(xí) 斑蝥.(máo) 皂荚.(jiá) 桑椹.(shè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戒尺脊梁覆盆子B.珊瑚锡泊低吟渊博C.缠络云宵蟋蟀绅士D.油蛉确凿脑髓签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形容很少有人来)B.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周密巧妙的计谋)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是闰土的父亲所________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2)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________的沙漠。

(3)集市上万头攒动,________。

A.传授穷乡僻壤人声鼎沸B.讲授人迹罕至群情鼎沸C.传授人迹罕至人声鼎沸D.讲授穷乡僻壤群情鼎沸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的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C.鲁迅的杂文短小精悍,针砭时弊,极大地开拓了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情感,他好几篇文章提及的往事都与她有关。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格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朝花夕拾初中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朝花夕拾初中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朝花夕拾初中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朝花夕拾》原名()A. 《旧事重提》B. 《童年回忆》C. 《岁月痕迹》D. 《往昔记忆》答案:A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 《朝花夕拾》是一部()A. 短篇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杂文集答案:B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3. 《朝花夕拾》中,鲁迅不喜欢的人物是()A. 阿长B. 衍太太C. 藤野先生D. 范爱农答案:B解析:衍太太是一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人,鲁迅不喜欢她。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回忆了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A. 有趣经历B. 枯燥学习C. 难忘时光D. 痛苦经历答案:A解析: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有一定的约束,但也有有趣的部分。

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A. 《三国演义》B. 《聊斋志异》C. 《山海经》D. 《封神演义》答案:C解析: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6. 《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 对医学不感兴趣B. 受到日本同学的歧视C. 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 觉得文学更有前途答案:C解析:作者意识到要改变国民的精神,所以弃医从文。

7. 《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书,背的是()A. 《论语》B. 《孟子》C. 《鉴略》D. 《诗经》答案:C解析:父亲让“我”背的是《鉴略》。

8. 《无常》中,无常是()A. 鬼B. 神仙C. 人D. 妖怪答案:A解析:无常是鬼。

9. 《琐记》中,作者离开家乡去了()A. 南京B. 上海C. 北京D. 杭州答案:A解析:作者离开家乡去了南京。

10. 《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原因不包括()A. 猫吃了他的隐鼠B. 猫总是一副媚态C. 猫叫的声音难听D. 猫不和他玩耍答案:D解析:作者仇猫的原因主要是前三个选项。

11. 《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最反感的孝道故事是()A. 老莱娱亲B. 郭巨埋儿C. 卧冰求鲤D. 子路负米答案:B解析:郭巨埋儿的故事封建愚昧,作者最为反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及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题及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答案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此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根底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

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根底上,了解文章的构造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局部,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局部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局部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局部;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局部;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局部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局部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比照,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开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

只要有所理解,也就到达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课内现代文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含答案)

课内现代文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含答案)

课内现代文阅读题(一)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___但__那时__却__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朝花夕拾__,书名含义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摘,比喻对往事的回忆。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家,思想家家、革命家。

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朱文公”是指宋朝的_哲学家、教育家朱熹_。

2.在第一段上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把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出,两层的条理是从整体到___局部_。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话,有人认为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有人认为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还有人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你赞同哪种说法?请列出你的理由。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因为它是把物当成人来写。

5.第2段文字用了两个“不必说”,一个“单是”把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连缀起来,你认为描写的重点是在前者,还是后者?并说明理由。

后者,因为“单是”后面重点描写的泥墙根一带的景物特征。

6.在这段文字中,你可以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感情。

你有没有自己十分喜欢的天地(哪怕是门前的一小片草坪),试着依照作者的思路描绘下来。

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单元自测(附答案)

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单元自测(附答案)

部编版(五四制)七上语文第三单元自测1.名句默写。

(1) 回乐烽前沙似雪,。

(2) ,崔九堂前几度闻。

(3) 遥怜故园菊,。

(4) ,影入平羌江水流。

2.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书熟人迹罕致油然而生B.长吟戎尺美不甚收恍然大悟C.油蛉绣像小心翼翼混为一谈D.云宵渊搏不求甚解花团绵簇3.下列词语不完全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低唱机关唤醒走廊B.发生扫开愿意应该C.企盼起来担心回去D.绽开喜欢降低照射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可以从此书中了解鲁迅从幼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英国作家海伦·凯勒遇到了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从此走上了通往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道路。

C.孔子认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D.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创始人。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i 传.不习乎ii 可以为师.矣(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ii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①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②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精品试卷]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品试卷]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品试卷]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试卷]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认知课文内容。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世的能力。

《从百草园至三味书屋》2课时《再泥塑生命的人》1课时《十二章》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就是“自学生活”,着重于领略和建议掌控的自学方法就是“韵头”,就是建议学生通过韵头,剖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中精确的用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通过韵头课文,教会学生怎样用词精确回去描绘一些特定的人和事,进而卖报一些写景记事的文章去注重自己的感情。

2.授课技巧本单元3篇课文的精心安排,应当各存有侧重点,《从百草园至三味书屋》做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做为示例,本文篇幅较长,适合韵头,学生可以通过反反复复朗诵文章精彩描绘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诵回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辨认出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够融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认知和掌控作者观测和描绘事物的方法以及用精确的词语去整体表现景物的特征。

《再泥塑生命的人》琢磨文中关键语句,增进写作体验,从而学会赏析语句的方法。

理性地思索、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敬佩的情意。

《十二章》做为国学精华,首先必须多念多腰,在诵读中认知语句中蕴藏的道理,所以自学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自学、生活态度。

作为本单元重点的学习方法“默读”,基本因循:默读――精读――感悟――掌握方法的教学步骤。

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法。

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自学本文写景擅于把握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读法。

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目法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精心安排第一课时引入一(文本引入):童年就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存有难以忘怀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就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语文面试真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doc

语文面试真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doc

语文面试真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巧屋》节选主要教学过程及板卩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PPT播放)百草园:美丽的景;有趣的事;善良的人;留恋而神往的感情。

三味书屋:古朴的景;难忘的事;严厉而可亲的人;亲切温馨的情感。

2.请学生给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分别加形容词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冇趣的百草园……单调的三味书屋、口由的三味卩屋、痛快的三味卩屋、好玩的三味卩屋……(二)整体感知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阅读的过程屮思考以下问题:(1)概括文中的故事(2)初步感知先牛形象(三)深入研读1.通过重点词句感知人物形彖分小组合作,交流探讨⑴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牛在书房里便人叫起來……明确:严格……(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明确:仁慈……(3)先牛H己也念书。

后來,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4)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明确:沉浸于书中,对书的热爱……2.冇感情地朗读词句,体会人物心理和作者情感(1)学生赛读,生生互评;体会人物心理和情感。

(2)教师范读,指导学住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探讨(1)学生就重点词句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女h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 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讨论明确:用神态及动作描写将先牛酣畅入神的朗读描写得淋漓尽致。

(四)拓展探究结合全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作何解?不限制固定答案,请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五)小结作业布置课下作业:在课下以“我和鲁迅比童年”为题,写一篇记叙自己童年趣事的小文章, 下节课进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我的老师十三岁的际遇单元自测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选出每组加黑的字错误的注音,并在括号里改正。

(2分)A.菜畦(qí)确凿(záo)脑髓(suí)蟋蟀(shuài)()B.珊瑚(shān)哽住(gěn)惩罚(chéng)宛转(wǎn)()C.锡箔(bó)踱步(dù)蝉蜕(tuì)桑葚(shèng)()D.祈祷(dǎo)诧异(chà)沦为(lún)强迫(qiáng)()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恭敬轻捷拥肿秕谷B.长吟质朴懊悔防碍C.缠络渊博绣像喧闹D.清晰竟争遗迹盔甲3.给下列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人声鼎沸()A.开水B.沸腾C.水开(2)人迹罕至()A.不多B.稀少C.没有(3)不胜凉意()A.超过B.能承受,能担任C.优美的(4)一视同仁()A.博爱B.热爱C.仁爱(5)目不转睛()A.眼珠B.眼睛C.眼(6)困惑不解()A.迷乱B.混乱C.疑惑4.按所给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组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系(jì)系长绳宿(sù)宿儒B.轧(yà)汽车轧人塞(sāi)塞进脑子里C.吓(xià)吓得要死帖(tiě)新的字帖D.钥(yào)钥匙正(zhèng)方正5.对下列各句破折号的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表示解释说明)B.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

(表示意思递进)C.“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表示声音的连续)D.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表示意思的转折)6.“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对“似乎”、“确凿”连用是否矛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矛盾的。

“似乎”表示不能完全肯定,而“确凿”则是表示完全肯定。

B.觉得百草园里应该有野草,所以用“确凿”;可是时间久远了,记不大清楚了,所以又用“似乎”。

因此两词连用不矛盾。

C.表面上好像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

“最末次”见到百草园已隔了七八年了,印象自然淡薄了,所以用“似乎”;但追忆儿时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生活,又历历在目,故又用“确凿”。

D.不矛盾。

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所以用“确凿”;但对百草园的生活又淡薄了,所以又用“似乎”。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叙述了长妈妈讲述美女蛇故事,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现了长妈妈有迷信思想。

B.表现百草园有恶毒的事物。

C.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D.给充满情趣的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8.《最后一课》中轮到小弗郎士背书时,他想:“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词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明小弗郎士平时学习不用心,书到用时方恨少。

B.表明小弗郎士因没有回答出问题而感到丢了面子的虚荣心理。

C.说明不努力学习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

D.表明小弗郎士此时此刻思想转变了,决心回答好老师的提问,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9.对《最后一课》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有以下几种学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者中的“我”是作者虚构的人物,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

B.后者中的“我”,是指童年的鲁迅,因为一般来说,散文的第一人称往往指作者本人。

C.这两篇课文中的“我”都是指作者本人。

D.前者是小说,“我”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后者是散文,“我”是童年的鲁迅。

10.“北大,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对这句话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夸张、排比、比喻B.拟人、对偶、比喻C.夸张、对偶、拟人D.拟人、排比、借代11.句中加黑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句是()(2分)A.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C.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D.我一连好几个星期内心感到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37分)【第一台阶】(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这段文字主要写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2.三味书屋后面的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们却玩得有滋有味。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3.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这说明了什么?(3分)4.选文中“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能否将语序换成“静下去,低下去”?为什么?(2分)5.为什么写学生读书时读的文字没有标点,而先生朗读时读的文字有标点?(2分)6.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A.选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B.“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表明童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C.选文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情绪。

D.“拗”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先生读书时无限陶醉的神态。

(二)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对“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A.法国语言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B.这是夸张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好法语。

C.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美,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分)“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正确的一条原因是()(1分)A.先生以前讲的内容深,今天讲的浅显易懂。

B.先生以前讲课不认真,今天讲课特别认真。

C.“我”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产生学好祖国语言的强烈责任感,听课时思想特别集中。

【第二台阶】(三)高等教育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个儿瞧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

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了。

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外商一愣,说,会的。

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OK”。

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

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

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

他端过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1.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6分)①第2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②第9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而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