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分层作业参考答案
精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分层作业】(培优版)(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分层作业】(培优版)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外面正响着鞭pao( ),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 )上双层的悲哀。
(2)他对普通话生 shū( ), 于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让我帮他(修改润色) 。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量斟酌) 性的意见。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4譬(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énglong( )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确凿(záo)哺育(fū)喧嚣一拍既合B. 炽痛(zhi)重荷(hè)磐石无遐及此C. 亘古(geng)污秽(hui)仰幕锋芒毕露D.斑阑(lan)胡骑(1)幽寂迥乎不同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繁碎教晦草率B. 生疏恳切恢复C.鞠躬公寓感慨D. 体例躬行格式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 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5.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应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颠沛流离)B. 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付之一笑)C.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不耻下问)D.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为人师表)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分层卷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分层卷答案1、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汗涔涔cén 伺候sì虐待nuèB、怜悯lián弥补mí谛听dì(正确答案)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人pú烦躁zhào 雪茄jiā3、1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括号内应填“脉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5、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匠和百代文宗之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楼梦》中有许多重要章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选择人物序号填写在空格处。
《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裀的是()[单选题] *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史湘云(正确答案)7、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亘古(gèng)襁褓(qiǎng)粗犷(guǎng)美不胜收(shèng)B.炽热(chì)抖擞(sǒu)字帖(tiè)面面相觑(qù)(正确答案)C.晌午(shǎng)蓦然(mù)苍劲(jìng)弄巧成拙(zhuō)D.哽咽(yè)尴尬(gān)辐射(fú)气冲斗牛(dòu)9、“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分层卷电子版原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分层卷电子版原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分层作业(基础版)(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分层作业(基础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赫然(hè) 校补(xiào) 排衙(yá) 气冲斗牛(dou)B. 窥探(g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兀兀穷年(wi)C. 独裁(cai) 衰微(shuāi)迭起(die) 慷慨淋漓(leai)D. 弥高(mi) 迥乎(jiong) 深宵(xiāo)锲而不舍(qi)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X 烙印X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X 唐诗杂论》等。
C. 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编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 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③(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④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A.①引用②对比③排比④排比B.①对比②引用③反复④比喻C.①对比②对比③排比④比喻D.①引用②引用③反复④排比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老山界分层作业(基础版)(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老山界分层作业(基础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鸣咽 (ye) 蜷曲(juǎn) 道谦(qian)B.惊惶(huáng) 澎湃(péng) 咀嚼(jue)C.悬崖(ya) 闪铄(shuò) 篱笆(li)D. 欺诲(wǔ)点缀(zhui) 酣睡(han)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陆定一,江苏省无锡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陆定一的小说《灯光》由衷地赞叹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D. 红军长征由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的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的文章层次。
4.近年到澳大利亚去打工的人们称打工的人们称打工为“吃苦”。
上海作家刘观德在品尝了澳洲打工的酸甜苦辣之后。
不无感慨地总结了“五苦论”:“吃不着苦的苦①比吃苦的苦②还要苦③”。
其中加序号的三个“苦”的含义分别是()A. 困苦、劳苦、痛苦B. 痛苦、艰辛、心酸C. 困苦、痛苦、艰难D. 痛苦、艰辛、劳苦5.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悬涯峭壁野马奔驰酣然入梦B.不可捉摸刺入饥骨苛捐杂税C. 勇敢无畏大显身手歪风邪气D. 大义凛然寒风凛冽扶危济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分层作业提升版(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5课驿路梨花【分层作业】(提升版)一、字词书写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陡qiao( ) 竹篾( ) 简lou( ) 露宿( )yōu( )闲修葺( ) 晶莹( ) 折损( )二、选择题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蹦开 (beng) 驿路幽闲菌子(jun)B. 曷脚(xiē) 瑶族寨子燃起(rán)C.麂子(lù) 昆仑黑炭扛起(leang)D. 漆黑 (qī) 花辨火塘撵走 (nian)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么陡俏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B.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缆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C.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D. 我出于对他的遵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4.选出各组短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A. 打量一番B. 跑得很快C. 住在小茅屋里D. 帮助过往行人5.谁是小屋的主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 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B.梨花是小屋的照料者,是小屋的主人。
C.小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小屋的主人。
D. 小屋没有主人。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D. 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卷答案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卷答案鲁教版1、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 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2、下面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颇多pō外壳ké淤泥yū睥睨pì(正确答案)B、旖旎qí嫌弃xián 招惹rě赐名cìC、洋溢yì萌芽méng 赋予fǔ耀眼yàoD、抗御yù观摩mó堕落duǒ吸吮yǔn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百舸kě绸缪móuB、橘子jú苍茫chāngC、挥斥方遒qiú层林尽染jìn(正确答案)D、寥廓liào 百侣lǚ5、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何以汝为见为:因为自京师乘风雪乘: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但以刘日薄西山薄:微薄C.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到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超过(正确答案)8、1自我介绍关系到能否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在自我介绍时可以适当夸大自己取得的成绩。
【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5 驿路梨花 同步分层作业
【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5 驿路梨花同步分层作业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15 驿路梨花同步分层作业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迷茫(máng)菌子(jüèn)简陋(lòu)悠闲(xiān)B.延伸(shēn)茂密(mòu)花瓣(bàn)陡峭(dǒu)C.麂子(jǐ)恍惚(hū)撵走(niǎn)驿路(y ì)D.喷香(pèng)修葺(róng)四溢(yì)寨子(zài)2.课文《驿路梨花》有一句表达全篇主旨的话,这句话是()A.山,好大的山啊!B.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C.“驿路梨花处处开。
"D.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暗示翻山的困难)B.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字写得“粗大”使字醒目,容易被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C.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表现“我"和老余的惊慌失措)D.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表现了小姑娘动作的轻快、活跃)4.有关《驿路梨花》,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A.课文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
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B.文章开头对陡峭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进行描写,主要作用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幽静美丽。
C.课文中“多好的梨花啊”一句中的“梨花"是指梨花姑娘,这句话赞美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D.课文对小茅屋由外到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正面写屋,侧面写人,写出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二、填空题(共1小题)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2 《台阶》 同步分层作业(进阶篇)
【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2 《台阶》同步分层作业(进阶篇)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12 《台阶》同步分层作业(进阶篇)一、选择题(共6小题)1.对本文《台阶》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通过父亲劳累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
B.通过记叙父亲大半辈子的劳动、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
C.通过父亲为实现毕生愿望而努力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民思想的闭塞落后,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
D.通过记叙父亲大半生的劳动、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但也流露出对农民思想闭塞、狭隘的不满与批评。
【答案】B【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解析】【分析】A.有误,对文章的概括不全面,作者在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
B.正确。
C.有误,文章没有反映中国农民思想的闭塞落后。
D.“对农民思想闭塞、狭隘的不满与批评"一句有误,文章没有反映中国农民思想的闭塞落后。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
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2.《台阶》中父亲坐在绿阴里边吸烟边看人家高高的台阶,“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里对“雾"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A.暗示父亲距离目标实现还很遥远,反衬了父亲追求的专注。
B.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父亲的心里像蒙上了一层雾,写“雾”暗示父亲抑郁的心情。
C.衬托父亲一边欣赏景色一边吸烟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突出父亲吸烟上瘾,及吸烟时贪婪、满足的样子。
【答案】A【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解析】【分析】《台阶》中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卖油翁》分层作业(专项突破)(解析版)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B.卿言多务熟/若孤?
C.睨之久/而不去。
D.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告辞)
B.而安敢轻吾射。(轻视)
C.卿今者才略。(才干)
D.以我酌油知之。(斟酌)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外,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卖油翁》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分层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基础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孙权劝学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2.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卿今当涂掌事()A.沿涂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与“开卷有益”中“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卷土重来B.手不释卷C.读万卷书D.批改考卷5.下列对文章《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 .“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卿.言多务 卿.今者才略B .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C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D .即更.刮目相待 更.上一层楼二.默写(共2小题)9.填空。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分层作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时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絮.说(xù)掳.去(lǔ)粗拙.(zhuō)B.疮.疤(chuāng)霹.雳(pì)憎.恨(zèng)惶.急(huáng)C.孤孀.(shuāng)诘.问(jié)惧惮.(dàn)疏.懒(sū)D.震悚.(sǒng)哀悼.(dào)厌恶.(wù)辟.谣(bì)【答案】A【详解】B.“憎”应读作zēng;C.“疏”应读作shū;D.“辟”应读作pì;故选A。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震悚书藉大概怨恨面如土色B.惊骇霹雳福橘烦琐情有可愿C.胸脯诘问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竹杆疏懒哀悼和蔼深不可测【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书藉——书籍;B.情有可愿——情有可原;D.竹杆——竹竿;故选C。
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诗情洋溢。
B.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
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D项“不以为然”然,是、对。
意为不认可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A、B、C正确。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
《卖油翁》分层作业(拓展演练)(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卖油翁分层作业C组 1+X拓展阅读第一部分课内精读【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陈康肃公善.射(2)无他,但手熟尔.(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4)康肃笑而遣.之2. 翻译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3. 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句中“睨”字有何表达效果?【答案】1. (1)擅长(2)同“耳”,相当于“罢了”。
(3)放下(4)打发2. (1)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3.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 “睨”表示斜眼看,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同时也表现了卖油翁对自己技艺的胸有成竹。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陈康肃公善射”的意思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
善:擅长。
(2)“无他,但手熟尔”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尔:同“耳”,“罢了”的意思。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的意思是: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
释:放下。
(4)“康肃笑而遣之”的意思是: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分层作业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B.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C.他说:“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D.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医生应是令人____的职业。
2020年____的冠状病毒让人们胆战心惊之时,是你们白衣战士,用忘我的精神救治危难、____,让那些面临生命而绝望的人们,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
你们的轻声问候,也使得病人____的心灵得到慰藉。
白衣天使,你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们要向你们致敬!A.敬重出人意料治病救人孤独B.敬佩出人意料救死扶伤孤独C.敬佩忽如其来治病救人孤苦D.敬重忽如其来救死扶伤孤苦3.下列对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如开头三段主要运用抒情、记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B.文章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描绘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C.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
作者在叙写这场战斗时塑造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既有正面描述,又有侧面描写。
D.文章结尾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的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号召我们热爱我们的战士,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4.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手势 哽住 温和 严肃B .奥悔 旷课 忠诚 糊涂C .责备 干脆 激动 古怪D .惨白 墙壁 气氛 视察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分层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7 短文两篇(进阶篇)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2.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致描绘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B.表面上写的是莲,实际上写的是君子,爱莲也就是爱君子。
C.文中的两个“独”字,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颐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相同。
3.下列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
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议论文中的一类,“说”是说明,它的说理方式是以解释为主B.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对莲进行了描写C.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D.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语言运用(共2小题)5.《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6.《爱莲说》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三.默写(共1小题)7.根据文章《陋室铭》,按要求默写。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卷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卷答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吮吸shǔn 翘盼qiáoB、花蕊xī静谧bì(正确答案)C、睥睨nì缥缈miǎoD、走廊láng 萌生méng2、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单选题] * A.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独伶人也裁(正确答案)C.其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D.发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使人发书至赵王4、“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关联词:在中纬度地区,()是近赤道区域,很少出现极光,但不是说压根观测不到极光[单选题] *所以因此尤其(正确答案)特别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收敛(liǎn)贪婪(lán)谆谆教诲(zhūn)B、荫庇(pì)云霄(xiāo)自怨自艾(ài)(正确答案)C、涎水(xián)富饶(ráo)惟妙惟肖(xiào)D、汲取(jí)谄媚(chǎn)一哄而散(hòng)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8、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9、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福建三明)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分层知识演练(二)(部编版)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分层知识演练(二)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10分)①明月来相照②此夜曲中闻折柳③愿为市鞍马④当窗理云鬓⑤壮士十年归⑥朔气传金柝⑦万里赴戎机⑧关山度若飞⑨马上相逢无纸笔⑩凭君传语报平安(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2. (10分)(1)①A ②A(每空1分)(2)甲B 乙B(每空1分)(3)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绝好例证,也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加强交流的文化桥梁。
(3分)(4)C(3分)二、阅读(70分)3.(3分)【C】解析:诗人不是嘲笑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赞许。
4.(3分)示例: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花草树木都赋予了生命,它们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5.(3分)(1)夸耀(2)等到(3)曾经(每空1分)6.(3分)【A】7.(6分)(1)别人都以为他是棋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
(3分)(2)我一生不和人下棋,所以一生没有输过一局。
(3分)8.(4分)链接材料中卖油翁点头觉得陈尧咨的本领并不出奇,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所以是“微颔之”。
选文中的太史的点头则是故弄玄虚,让别人误以为他棋艺高超。
【参考译文】某位太史喜欢下棋,常常自我夸耀说:“我一生没有输过棋。
”别人都以为他是棋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古代名棋手)。
别人下棋时,他常常把手揣在袖子里在一旁看,时而点头,时而摇手,好像有深刻的寓意在心里,别人都不知他的棋术到底有多高明。
有人请求和他下一盘棋,他却淡然一笑,飘然而去,好像不屑与别人下棋似的。
等到他病重时,他儿子跪在床前说:“希望得到父亲的秘密棋谱。
”太史回答说:“傻孩子,我何曾有过棋谱。
”他儿子说:“如果没有秘密棋谱,为什么没有败过?”太史回答说:“一定要说有秘密棋谱,我就教给你三个字吧,就是‘不对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亲近自然【基础题】1. zhàn xuán châ chán nǐnɡ fâi qiáo hún2.拟人拟人比喻3.①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
②道德高尚,声望重。
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4.想象合理,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通顺即可。
5.pãnɡ qǐnɡ tì cáo6.吹拂扫越7.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本文强调的是“听”,所以“听”在“看”之前;“想”须以“看”为基础,所以“想”在后。
【提高题】1.你好,三闾大夫!你投身奔腾的汨罗,是要告诉自己宁为玉碎也不能放弃坚守吗?你好,诗仙!你举杯邀明月,是要告诉我自由活着的人必然是孤独的吗?你好,童话诗人!你闪亮的黑色眼眸,是要告诉世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才是人生的真美境界吗?3.这段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蚂蚁们遇到危险快速逃散时的情景写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极富童话意味,读来让人莞尔。
4.示例:你听到过小鸟大合唱的声音吗?当第一缕曙光刚刚照进树林时,小鸟们就开始了它们的精彩演出。
先是一只鸟的领唱,清脆悠扬,接着另一只鸟积极回应,意味深长。
一唱一和之中,鸟儿们纷纷加入,转眼间,没有人知道这是几重唱,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花香鸟语了。
5.(1)①隔着窗棂看院子下雨的乐趣。
②白天下雨时人们睡觉的惬意。
③雨夜里人们睡得比平日更香。
(2)①表达作者希望下雨但不要下太多的雨(或: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
②特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匀整对称;语言简洁形象。
(3)因为缺雨干旱,危害极大,所以“盼望”着雨声;因为“二楞子忘关太阳能水箱”的滴水声,不是真正的雨声,所以又害怕那浪费水的“雨声”再次出现。
(4)①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产生了不同声响(或省略号表示还有多种声音);②写渐入梦乡后的沉寂(或省略号表示“我”一晚不醒,突出时间延续);③写“滴水声”不断(或省略号表示“滴水声”时间之长久,或“我”对水白流一晚的痛惜)。
(5)①《雨季心思》的雨,清爽畅快(或:畅快淋漓;气势磅礴等);《春》的雨,细密绵绵(或:悄无声息;绵绵不断等)。
②相同点:都从视觉(直接或正面)写雨的各种形态(形状)。
不同点:本文第⑶自然段从听觉(直接或正面)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声响(声音);从过程写雨的变化。
《春》从侧面(间接)写春雨的作用。
【拓展题】1.提示:以PPT或小报分享交流2.提示:以PPT或小报分享交流第二单元两代人的心灵沟通【基础题】1.朱自清2.chāi 、xiâ、sānɡ、chōuchú、jí、tuí、xiâ、pānshān3.①指失业在家。
②指言行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合时宜。
③感情积聚在心里不得发泄。
4.“探”、“攀”、“缩”,这几个动词准确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表现了由于月台较高、年老体胖等原因,父亲爬得相当吃力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5.背影线索第一次出现在文章开头,开篇点题,表明父亲的背阴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怀念父亲。
第二次出现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具体描绘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这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使儿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第三次出现在第六段末,写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离情别绪,催人泪下。
第四次出现在文章结尾,篇末点题,首位呼应,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6. 史铁生7.憔悴侍央诀漫絮絮叨叨8. A B项错在母亲忍受不了,C项错在却又无可奈何,D项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均不合母亲的形象。
9. 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在母亲的鼓励下,面对缺憾的生命,“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妹妹陪“我”去看菊花,一方面表现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也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10.(1)母亲抚慰发脾气的“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宽容、深厚、无私、博大11.《城南旧事》林海音12.襟惰掸骊嘱徊栅圃簪蒲13. D14.(1)赖床被打(2)爸爸爱花(3)汇款闯练15.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举例说明:他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提高题】1.例:“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即使已嘱咐茶房,父亲还是不放心已近20岁的“我”,终于决定亲自送“我”去,包含着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 B 本文并非是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因为选择的是生活中一个非常时期——儿子双腿刚刚瘫痪,母亲又身患重病。
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题材中,显示了母亲的坚韧、顽强,从而写出了母亲的崇高伟大。
3.线索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4.同: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都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情深似海等。
异:《背影》一文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表现父子情深。
《秋天的怀念》则借助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母子之情。
5.示例:一是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
二是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回避、疏远和顶撞。
三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主动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
等等6.(1)因为他看到儿子上学的小楼已变成废墟,认为儿子一定死了,感到绝望。
(2)①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对他深表同情;②但断定孩子绝无生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
(3)责任感信任(4)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表现父亲的执著(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的深挚的爱。
(5)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②救火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
③警察劝父亲控制情绪,并关心群众的安全。
④好心人劝慰父亲。
⑤过路人帮助父亲救出14个孩子。
⑥儿子鼓舞同学,遇救时先让同学出去。
认识(示例):①爱能够创造奇迹。
②爱能够激发人的潜能。
③爱使人高尚。
④爱是精神的支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
⑤爱使人坚毅。
⑥爱是驱散黑暗的阳光。
【拓展题】(略)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基础题】1.平躺流淌青稞赤裸手腕委婉依偎煨熟2.nián zūn zhān cuō3.(1)F (2)C (3)E (4)D (5)A4.B5. C7.唐刘禹锡8. ①斯:这②鸿儒:即大儒。
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③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④素:朴素的,没有装饰的。
⑤云:说。
⑥案牍:官府的公文。
9. ①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0.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 C12. 周敦颐 13. A14. ①蕃:多②濯:洗涤③植:直立④亵:亲近而不庄重⑤鲜:少⑥宜乎:当然15. 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②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6. 作者对莲的赞美正是寄寓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提高题】1.这两句属于环境描写,进一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恶劣——长征过草地遇暴雨,渲染了一种气氛——迷蒙阴沉,引出下文——渴望火,需要火柴,衬托战士试图克服危难的坚韧品质。
2.从结构上看,“七根火柴”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头写卢进勇“盼火”,接着交代连队已“没有引火的东西”,然后是更“需火”的无名战士“数火柴”、“交火柴”,最后是战士们用火柴点燃“篝火”、卢进勇慎重地转交“火柴”。
从内容上看,“七根火柴”小中见大,具体而充分地体现出长征战士无私奉献、无比忠诚的精神品质;而这种精神品质正像“火柴”一样可以驱散黑暗,迎来光明和温暖,并让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所以用“七根火柴”3.陋室的特点是“陋室”不陋。
文中的“陋室”是指形式十分简陋;“不陋”是指“惟吾德馨”,即陋室主人高尚的品德令陋室蓬荜生辉。
主要表现在陋室的环境是那么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车马喧哗;陋室的主人是那样的情调高雅,而来者也同样都是博学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的气氛是那样的清静平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居所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有何差别!正因为屋主有着与先贤同样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心,有着不陋、不俗的追求,所以说“何陋之有”。
4.本文共两段,第1段主要用描写的方式表现莲的美好姿态和特性,第2段主要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作者的喜好:“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喜好,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同时感慨当世品德高尚的人太少,而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世风盛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主题。
5.(1)酷烈笼罩(2)充满自信——轻松快乐——支持不住——开始困惑——害怕起来——选择放弃(3)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4)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
(5)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每一问只要答出其中的一个要点或其他符合文章、言之成理的答案,即可)(6)C【拓展题】(略)第四单元风俗世情【基础题】1.①bï②xiànɡ③jū④pãnɡ⑤chù⑥quâ⑦shújiē⑧nián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3.羊管(或羊倌)胡同褡裢坑胡同菊儿胡同堂兄家住的胡同4.“大摇大摆”一词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既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又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5. 回忆儿时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
6.①瞳②恬③亢④冗⑤礴⑥栗7. ⑴昏暗。
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⑵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⑶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⑷声音突然中止。
8. ⑴排比⑵比喻⑶拟人9. 急促、飞扬、蹦跳、闪射、强健10.“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使文章一咏三叹,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的赞美之情。
【提高题】1.①叫卖声②工具声③乞讨声④唱戏声2.作者将北京的胡同与上海的弄堂相比,写出了北京胡同的平房不管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与伦敦、慕尼黑等地的类似的胡同相比,突出了北京小胡同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比,更突出了对小胡同的怀念与留恋之情。
3. 给我的印象是: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陕北人民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