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荐语阅读《水浒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进中举》导学稿
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设计教师年级把关教师学校把关教师
上课时间课题范进中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口头表达等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
一、交流预习
1. 温故知新
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展示
2.探索新知
(1)、读准字音:
作揖带挈腼腆星宿
兀自长亲桑梓忌讳
(2)、释准词义
A、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B、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
C、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
D、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二、互助探究
1.互助学习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
找出文中最好笑、最精彩的片段
三、分层提高
1.分层练习
①范进得知中举的消息后为什么会发疯?作者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揭露科举制度的哪些弊端?
②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的态度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
③众邻居和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有何不同?
2.交流提高
①品细节描写的作用:读下列语句,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A、“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低着头,千恩万谢,笑眯眯的去了”。
B、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C、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D、“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②品析对比的讽刺手法:思考《范进中举》是怎样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
四、总结归纳
1.梳理知识要点
①夸张性的故事情节。范进中举惊喜发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普遍,却也是会有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具有尖刻的讽刺效果。
②前后对比的人物描写。对比主要运用于胡屠户身上,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庸俗典型的市侩性格,跃然纸上。
③富有讽刺性的人物语言、细节描写。作者运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和富有戏曲性细节描写,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例如“像你这尖嘴猴腮,……就想吃天鹅屁。”表现当时胡屠户越训斥语言越尖刻,越来气。写范进看到报帖是言行,屠户给女婿扯衣襟的细节等等,都令人感到可笑、可鄙、可悲。
2.出示知识体系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2),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二部分(3~12),范进中举后的疯狂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第一层(3~5)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乡绅拜会,屠户受赠。
五、巩固反馈
1.当堂检测
①课文中写“张乡绅拜新中的老爷”时,先写一个“体面的管家”送来“大红金贴”,其作用是
A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待人和气有礼。
B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尊敬新中的举人。
C 表明这位做过知县的张老爷的身分和派头。
②胡屠户一听张老爷驾到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其含义是
A 胡屠户深知自己是杀猪卖肉的,粗气陋俗,此场合不便出头露面。
B 说明封建社会上尊下贱,有身分的人来了,平民一般采取回避态度。
C 反衬封建统治者平常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焰。
③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当天就来,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送房子,张老爷内心目的是
A 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
B 为的是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权势。
C 用称兄道弟等手段来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④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
⑤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过关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作业
1、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很好地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你不想一试身手吗?
2、有兴趣把《范进中举》改成课本剧或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过一回演员瘾吗?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