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身特色的村庄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f75e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c.png)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也需要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规划设计应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过度开发。
此外,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生态保护,保留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保留水源地周围的绿化,确保水源的清洁和稳定;保护乡村的山水景观,营造宜人的环境。
其次,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规划设计时可以考虑保留和修复乡村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民居、庙宇等。
此外,可以在乡村中设置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如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为人们提供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再次,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发展。
乡村是一个社区,人们应该有归属感和参与感,规划设计应满足人们的社区需求。
例如,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此外,可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采取合作社的形式,共同经营农田、养殖业等,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最后,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农业发展。
乡村地区是农业的主要产区,规划设计应合理规划农田和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可以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可以发展农村旅游,吸引游客来乡村观光,促进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社区发展和农业发展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和美丽乡村的目标。
乡村规划设计关乎乡村的未来,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关注。
乡村规划设计模板范文
![乡村规划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cd3aa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8.png)
乡村规划设计模板范文一、乡村概况。
咱这个[乡村名称]啊,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它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四周那山清水秀的,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整个村子的面积大概有[X]平方公里,住着[X]户人家,总人口[X]人。
这里的村民啊,大多数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靠着种地、养殖啥的为生。
村里头的地形有点意思,中间是一块平坦的土地,适合种庄稼,周围呢,有些小山丘,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像松树、柏树,还有好多我都叫不上名字的树。
村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小时候大家都在河里摸鱼、捉虾,可好玩了。
不过呢,现在这条河有点被冷落了,我们得想办法让它重新热闹起来。
二、规划目标。
1. 打造宜居乡村。
咱得让村民们住得舒舒服服的。
把那些破旧的房子好好修缮修缮,或者按照咱村里的特色风格重新盖一些新房。
每家每户都要有个小院子,种上花花草草,再养几只小鸡小鸭,那才叫有乡村的味道。
而且村里的道路得修得平平整整的,下雨天也不用担心一脚泥了。
2. 发展乡村旅游。
咱这村子这么美,不发展旅游太可惜了。
吸引那些城里人来咱们这儿,体验一下真正的乡村生活。
让他们来摘摘水果,看看农田风光,再尝尝咱村民自己做的农家菜,那肯定很受欢迎。
3. 增加村民收入。
这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光靠种地、养殖赚不了多少钱,我们要通过乡村旅游,还有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像手工编织啊,农产品加工啊,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三、规划布局。
1. 居住区域。
把村子分成几个小的居住组团。
每个组团之间用绿树和小道隔开,就像一个个小花园似的。
在居住区域里,设置一些公共的活动空间,像小广场啊,村民们可以在那里跳广场舞、办喜事啥的。
而且要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像自来水、污水处理设施,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
2. 农业区域。
把农田按照不同的作物进行规划。
靠近村子的农田种一些蔬菜、水果,方便村民自己采摘,也可以供应给来旅游的游客。
远一点的大片农田就种粮食作物,像小麦、玉米啥的。
在农田里修一些灌溉渠道,保证农作物的用水。
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乡村旅游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5ae752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6.png)
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特色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挖掘乡村特色在进行特色乡村旅游规划时,首先需要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
这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
只有深入了解乡村的特色,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吸引更多游客。
二、规划乡村旅游线路在特色乡村旅游规划中,需要规划乡村旅游线路。
这包括景点的选择、路线的规划、交通的便利等方面。
精心设计的乡村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体验乡村的魅力。
三、提升乡村旅游设施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乡村旅游规划需要提升乡村的旅游设施。
这包括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
只有有了完善的旅游设施,游客才能在乡村旅游中有更好的体验。
四、推广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规划的落地离不开品牌推广。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建立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
只有打造出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
五、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乡村旅游规划的实施需要加强乡村旅游服务。
这包括培训导游、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游客接待等方面。
只有提供优质的乡村旅游服务,才能让游客流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印象。
六、发展乡村农业观光乡村振兴中,农业观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特色乡村旅游规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观光项目。
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民的生活方式,享受乡村的清新空气。
七、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中,乡村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
特色乡村旅游规划需要弘扬乡村的传统文化,传承乡土风情。
在乡村旅游中体验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感受乡村的历史积淀,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
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规划还需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与乡村产业相互促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九、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施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必须要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规划中的特色村庄建设
![乡村振兴规划中的特色村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aae13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d.png)
乡村振兴规划中的特色村庄建设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特色村庄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在当今社会,特色村庄不仅是村民的家园,更是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所以,如何科学规划、有效实施特色村庄建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将探讨乡村振兴规划中特色村庄建设的相关话题。
1. 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记忆特色村庄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资源。
通过保护乡村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乡土记忆,更能为特色村庄增添独特魅力。
在规划中,特别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得特色村庄既具有历史深厚的底蕴,又能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优化村庄布局,提升景观品质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特色村庄的建设要注重优化村庄布局,提升景观品质。
通过合理规划村庄道路、建筑风格、绿化环境等要素,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村庄,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发展。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发展乡村产业,拓展乡村经济特色村庄建设不仅是为了美化村庄,更要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拓展乡村经济。
可以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手工艺等产业,为特色村庄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乡村资源禀赋,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的有机结合。
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活品质在特色村庄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确保村庄的基础设施完善,才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乡村发展。
在规划中,要注重加强村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5. 加强乡村治理,优化社会管理乡村振兴规划中,加强乡村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健全的村民自治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完善村庄管理机制等措施,提升乡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发展。
同时,要注重培养乡村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美丽乡村房屋规划方案-最新版
![美丽乡村房屋规划方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5df1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a.png)
美丽乡村房屋规划方案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城市人们逃离城市压力对身心都有益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建筑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让乡村房屋规划更美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提出几点在美丽乡村房屋规划方面的建议。
1. 合理规划•保留传统建筑风格:乡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村野特色。
在规划房屋时,要尽量避免破坏当地的村野特色和传统风貌,尤其是在古城镇和古村落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内建房要特别注意。
在建设新房屋时,同样要尽量保留传统建筑风格。
•合理利用空间:在规划房屋时,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率和建筑比例,不要让建筑占用过多的耕地,造成土地浪费。
对于多层住宅,应尽量让建筑高度低于当地的山势和林木,更好的融入自然环境。
2. 环保材料要尽量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比如石材,未经加工的木材等。
这些材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也能提高建筑的档次,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使用劣质材料,以免房屋的品质受到影响。
3. 绿化环境绿化是美丽乡村房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房屋周围进行绿化外,也可以在建筑本身上进行绿化设计,比如在屋顶进行花草种植等。
这些都能带来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塑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4. 设计美观要尽量让房屋看上去美观,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房屋时,可以借鉴当地保留下来的传统风格,同时也要多注入自己的创意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内部设计时,也要注意利用好每一寸空间,体现出人性化和舒适性,并注重色彩搭配,使室内显得更加温馨舒适。
5. 安全可靠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全性,房屋建造质量和安全指标必须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把控,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
另外,可以安装一定的安全设施,比如防盗报警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等,提高居住者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在美丽乡村房屋规划中,要保持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和绿化,同时也要注重建筑美学和功能性。
打造新型特色村庄方案
![打造新型特色村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549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4.png)
打造新型特色村庄方案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推进特色村庄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特色村庄的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挖掘和发展乡村特色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整体规划与产业布局为打造特色村庄,首先需要进行整体规划与产业布局。
通过充分调研和理解村庄的资源禀赋,明确特色村庄发展的定位和目标,确定主要产业方向。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充分挖掘村庄的潜力和特色,形成相对独特的特色村庄形象。
在产业布局上,可以采取“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模式。
例如,选择一种传统手工艺或特色农产品作为主打品牌,通过培育和发展相关的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可以发展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如农家乐、民宿等,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二、建设乡村旅游景点特色村庄的建设离不开乡村旅游景点的打造。
通过调研分析,确定村庄中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景点,并进行规划和开发。
景点的设施和建筑风格要与村庄的特色相符,注重保护和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性较强的项目,如农耕体验、手工艺制作和民俗表演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在景点建设上,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苏州的周庄以古老的水乡风貌和传统的园林建筑而闻名,通过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开发特色小吃和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村庄之一、此外,还可以发展一些创意型景点,如观景台、主题公园等,丰富游客的选择。
三、发展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农业产业的发展是特色村庄建设的重要方面。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和农产品电商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农田和农业资源,推行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农业产业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作物和养殖业,实现农业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三篇)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dc15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f.png)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范本____年村庄建设规划方案一、引言村庄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____年,我们村庄将以此为契机,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二、村庄规划目标1. 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2.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整体功能。
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产业发展1. 发展现代农业(1)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引进现代农机设备,提升农业生产力。
(3)促进农村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2. 发展乡村旅游(1)优化村庄环境,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品质。
(2)推动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3)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
(3)推广农产品品牌,增加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1. 村庄环境整治(1)加强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农村环境品质。
(2)改造农村道路、河道,解决村庄交通和排水问题。
(3)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保障农村环境卫生。
2. 农村居住环境改建(1)加强农村住房改造,提高农民居住条件。
(2)推广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户卫生设施。
(3)改善农村供水供电条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3.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1)建设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修建体育场馆、健身设施,提升农民体质和文体水平。
(3)开展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农村文化体育活动。
五、基础设施建设1. 农村道路改造(1)加强农村道路修建,提高交通便利度。
(2)建设农村公交站点,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3)规划农村骑行道和步行街,倡导低碳出行。
2. 水利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农田水利设施。
村村庄规划方案
![村村庄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f23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0.png)
村村庄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规划也开始受到重视。
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村庄规划方案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个村庄规划方案,以提供一个全面细致的指导,帮助村庄实现良性发展。
一、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要考虑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状况等多个因素,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本村村庄规划方案中,我们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抓手。
1.1 自然环境保护村庄应该合理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同时要保护好这些资源。
我们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确保水源、土壤和空气的质量。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防止污染物流入河流和土壤。
此外,还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1.2 人文历史传承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将鼓励居民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比如乡村音乐、手工艺和民间故事等。
同时,我们将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物,如庙宇和古老的房屋,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乡村文化的机会。
1.3 经济发展村庄的经济发展是村庄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们将通过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发展农村旅游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创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村庄规划的关键环节。
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系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1 道路交通我们将修建和改善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
这包括改善农村公路,确保良好的交通连接。
此外,我们还将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2.2 水电供应水和电力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我们将扩大供水和供电的覆盖范围,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受这些资源。
同时,我们还将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3 公共设施村庄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也是村庄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我们将建设现代化的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6a2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9.png)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为了促进乡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规划方案。
一、景观规划:1.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乡村的自然资源,包括湖泊、山脉、森林和草地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不必要的开发,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优化农田布局:合理规划农田的布局,避免造成土地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排列和规范布局,提高农田的效益和可持续利用。
3.丰富绿化景观:加强乡村的绿化建设,引入各种各样的植物,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
这既可以提高农村环境的美观度,也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二、基础设施规划:1.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农村的交通网络,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修建宽敞平坦的道路,增加巴士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建立出行便捷的农村交通体系。
2.建设现代化农村供水系统:完善农村的供水设施,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
修建水库和水管网,确保农村的一户一根自来水管,改善水质和供水效率。
3.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农业发展规划:1.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资源和优势,发展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鼓励农民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多种经营方式,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种植方法。
推广现代化农业设施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3.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剧院、博物馆等农村文化设施,提供教育和娱乐场所。
举办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修建护坡、防渗漏等水土保持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动农药、化肥的减量和绿色化:建立农药、化肥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和质量。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774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6.png)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制定了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提升乡村旅游形象:通过规划,打造独特、美丽的乡村景观,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 保护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在规划中注重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乡村景观规划:根据乡村特色和资源,规划乡村景观,包括农田景观、水系景观、村落景观等,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
2. 乡村旅游设施规划:规划乡村旅游设施,包括停车场、游客中心、休息区等,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3. 乡村文化保护规划: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修复和保护古建筑、民俗风情等,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4. 乡村环境保护规划: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5.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乡村资源和产业特点,规划乡村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规划实施步骤1. 调研和分析:对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文化、乡村经济等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现状和问题。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乡村规划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3. 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
4. 资金筹措:制定资金筹措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5. 实施和监督:按照规划方案,逐步实施各项规划内容,并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规划效益评估1. 经济效益: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2. 社会效益:规划实施后,乡村形象将得到提升,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 环境效益:规划注重乡村环境保护,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和资源,提高乡村环境质量。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2a8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7.png)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第1篇乡村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特制定本规划设计方案。
二、规划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发展目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3. 生态保护目标: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充分考虑乡村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各类建设项目,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分步实施。
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乡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突出乡村特色。
3.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规划建设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满足乡村居民多元化需求。
四、规划内容1. 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乡村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1)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2)发展乡村旅游业,挖掘乡村文化、生态、民俗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3)发展乡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乡村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硬化率,保障乡村居民出行安全。
(2)加强乡村供水设施建设,保障乡村居民饮水安全。
(3)提升乡村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满足乡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2)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提高乡村植被覆盖率。
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示范村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示范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9f196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1.png)
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示范村规划一、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而特色示范村规划则是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一种具备独特特色的示范模式。
二、定位与目标特色示范村规划的定位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规划打造一批有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的村庄,引领农村发展。
目标是使农村从传统的风貌转变为富有现代氛围的特色村庄。
三、自然环境利用特色示范村规划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改造村庄周边的山水风貌。
可以通过保护农田景观、修复生态环境、打造休闲农场等方式,使农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四、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示范村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修缮古民居、恢复传统手工艺、设立博物馆等方式,使文化遗产成为农村特色的一部分,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五、产业发展引导特色示范村规划还应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六、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示范村规划的成功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福利。
七、党建与社区建设特色示范村规划应重视党建与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党组织,推动村民自治和社区治理,增强村庄凝聚力和组织力,形成强大的力量支持特色示范村的发展。
八、民生保障特色示范村规划要关注农民的民生保障问题。
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民生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九、社会与生态和谐特色示范村规划推崇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要注重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绿色、生态的农村环境。
十、宣传与推广特色示范村规划完成后,要加强宣传与推广工作。
通过媒体、展览、交流等方式,向社会各界传递特色示范村的成功经验,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农村发展。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7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500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6.png)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7篇)这是一篇有关“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的网络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星愿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
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我们在制定方案后,也应当保证有效的执行。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篇1一、规划目标本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综合整治,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规划内容1. 乡村布局设计- 划定农田、居民区、公共设施等功能区域,实现产、城、人、景、生态的有机结合。
- 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要素,合理划定规模、布局和形态,并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
2. 村庄规划与整治- 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 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村庄风貌,增强乡村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 规划新建村庄,保证居民配套设施完备,村容村貌美观整洁。
3. 农田规划与管理- 依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合理划分农田区域,推广现代化农业种植、养殖、农机化等生产模式。
- 强化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 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农药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
4. 生态环保规划- 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恢复乡村的生态平衡。
- 推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料、农作物多样化种植等措施,促进土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 公共设施规划与建设- 规划并合理布局乡村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疗机构、文化活动场所等。
-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方便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 完善水、电、气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三、实施步骤1. 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的总体框架和目标,并在乡村居民中开展宣传教育,争取居民理解与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村庄建设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村庄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f67e5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b.png)
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村庄建设规划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特色村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规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独特特色的村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特色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展开。
一、特色村庄建设的背景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特色村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独特特色的村庄,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二、特色村庄建设的目标特色村庄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规划和建设,使农村具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特色,增加农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品牌,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进而吸引游客和外来人口,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特色村庄建设的建设内容特色村庄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治理。
产业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等,增加农民的收入。
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加强农田和水源保护,推动农村环境治理,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可以修缮古建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社会治理方面,可以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和权益保障。
四、特色村庄建设的重要性特色村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特色村庄建设可以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增加农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品牌,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其次,特色村庄的建设可以吸引游客和外来人口,带动农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特色村庄建设也有助于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进。
五、特色村庄建设的挑战特色村庄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特色村庄建设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镇建设规划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镇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2219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4.png)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镇建设规划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特色村镇建设规划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村庄规划、品牌打造、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理、教育医疗、旅游发展、社会保障、人才引进和资金管理等十二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构建特色村镇的建设规划建议。
首先,村庄规划是特色村镇建设的基础。
村庄规划应在尊重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城乡规划理念,统筹规划村庄的发展方向、布局设计、建筑风格等,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
其次,品牌打造是特色村镇建设的核心。
通过挖掘村庄的独特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村庄品牌,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而产业培育是特色村镇建设的经济支撑。
结合村庄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增加村庄经济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是特色村镇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提升村庄的生态品质,保护生态资源。
文化传承是特色村镇建设的文化传统。
加强对村庄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民俗风情,让村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特色村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村庄居民生活水平。
农村治理是特色村镇建设的社会治理。
建立健全村庄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升村庄民主管理水平,加强村庄社会治理,推动村庄发展。
教育医疗是特色村镇建设的社会保障。
加大对村庄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村庄教育医疗水平,保障村民教育健康需求,增强村庄社会保障能力。
旅游发展是特色村镇建设的旅游业发展。
充分利用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游客,增加村庄经济收入,促进村庄振兴。
社会保障是特色村镇建设的社会保障。
建立完善村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村庄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村民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10f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4.png)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各级政府纷纷提出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与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一个互动的体系。
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和意识。
二、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是农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保护土地资源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要加强对农田和生态用地的保护,严格控制乱占乱用土地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中,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此外,还要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中,还要加强农村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对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
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中,我们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农村污染源的治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同时,要加强农村绿化工作,增加农民的绿色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六、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农民是农村振兴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规划与建设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规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11b43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b.png)
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规划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特色村规划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村规划与建设。
其一,村庄环境整治。
传统的乡村村庄环境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杂乱无章的建筑、缺乏绿化、卫生条件较差等。
在特色村规划与建设中,应当注重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和提升。
可以通过整理道路、绿化村庄、改造房屋等方式,使村庄更加整洁美观。
其二,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依托产业支撑,而特色村规划建设需要发展产业以增加村庄的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其三,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而特色村规划建设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
可以通过修缮村庄的古建筑、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保护民俗风情等方式,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激发村民的文化创造力。
其四,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而特色村规划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可以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示范村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等方式,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其五,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村规划与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的居住、生产、交通等条件。
可以通过修建道路、改善供水供电系统、建设数字乡村等方式,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撑。
其六,老龄化问题应对。
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老龄化,特色村规划建设需要针对老年人口的需求进行规划。
可以通过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加强社会福利保障等方式,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促进乡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其七,教育与培训。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而特色村规划建设需要加强教育与培训。
可以通过建设村级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引进高校科研力量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21f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4.png)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1. 简介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持传统农村风貌和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加强乡村环境建设、村庄功能提升、产业发展等措施,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村建设模式。
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等因素,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传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2. 设计原则在制定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需要三个方面出发,注重综合考虑和协调发展,保证方案的可持续性。
(2)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对乡村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留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3)参与性原则听取乡村居民、村民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立体系完善的参与机制,充分调动乡村居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
(5)综合效益原则高度注重工程投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争取到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效益。
3. 设计内容(1)美化乡村环境通过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针对人居环境展开全面的美化,打造美丽的乡村景观。
具体包括:•进行道路整治,加宽、铺设人行道、种植绿化等;•对房屋进行整修或改建,统一外观,弥补裂缝、封堵墙面渗漏等;•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分布式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发展路线需要紧跟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将现有乡村既有成果进一步改造,以分布式产业方式进行调整,以新官无断旧官有为纲,规模小、集成度高、应用技术新的产业带动和发展,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3)完善村庄功能美丽乡村建设也要让农民有感,特别是在提高村民生活、扩大农村能源、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在规划实景展示、美化景观、区域功能整合等方面完善村庄功能。
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90f8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8.png)
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许多乡村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独特的乡土文化,导致了景观的破碎化和同质化。
因此,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乡土文化是乡村的传统和历史的体现。
乡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可以发现许多独特的乡村特色,如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手工艺品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其次,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增强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独特标识,通过景观设计将乡土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例如,可以利用传统建筑风格和材料来设计乡村的建筑,使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景观画面。
同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和乡村节庆活动等来吸引游客,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再次,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独特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可以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
例如,可以将传统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结合起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基于乡土文化的景观设计也可以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专家、设计师、居民等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专家可以提供专业的研究和咨询;设计师可以根据乡土文化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居民可以积极参与和支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总之,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将乡土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提升乡村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
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
![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36dc64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6.png)
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美丽乡村规划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门话题。
只有通过规划科学,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美丽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
一、土地资源利用在美丽乡村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农田、园林、林地等不同功能区域。
土地资源的巧妙利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乡村建筑设计乡村建筑设计是美丽乡村规划中的核心内容,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氛围的村落。
三、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需要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加强水土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工作,保障农村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环境。
四、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培育壮大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五、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化生活的便利。
六、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灵魂,美丽乡村规划必须注重文化传承与发展。
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农村精神风貌,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乡村。
七、教育与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更多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人才。
八、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是推动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九、社会参与与居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居民参与是关键。
通过开展听取意见、建立社区议事机制等方式,让农民参与规划决策,增强规划的可持续性。
十、国际交流与合作乡村振兴发展不能脱离国际视野,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成熟的乡村规划理念和经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自身特色的村庄规划摘要:在城市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有着传统历史的天马村也面临着村庄衰退等系列问题,规划根据村庄自身特色,挖掘其魅力与潜力,通过分区整治、景观与旅游规划等对策措施,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新型村庄。
关键词:村庄规划自身特色分区整治景观与旅游规划1、引言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
村庄规划是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全国现有行政村超过50万个,地理跨度极大,人文背景也是千差万别。
村庄原是针对以自然界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业生产所建立的聚居点,相比城市更具有突出的地域色彩,自身特色鲜明。
在村庄规划中,如何基于村庄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策略措施,引导村庄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
下面以珠三角西南部的天马村为例,论述基于自身特色的村庄规划。
2、村庄现状2.1 村庄概况区域位置:天马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南部,与新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
其村域面积已经由原有的12.3平方公里递减到现状的6.5平方公里,并随着城市发展而继续缩减。
自然条件:天马村属于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仅有中部的马山及其他少量丘陵零散分布。
历史沿革:明朝万历年间,陈氏先祖迁徙至此,后繁衍形成今天的天马村。
现户籍人口为10273人,属于特大型村庄,分为多个联组进行管理。
2.2 村庄建设历程天马村的扩张历程,是珠三角传统村庄演变的典型代表,也是冲积平原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
总体来说就是从地势高处向平原低处放射扩张的建设过程。
本村建设分三个时期:(1)早期建设:位于中部,围绕马山山脚,不少地段超过百年历史。
(2)中期建筑: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建设,分布在早期建设向外发散的区域。
(3)后期建设:建设区域继续外扩,位于村庄外围。
2.3 村属经济发展现状本村三大产业比重相对均衡,其中第三产业势头最好,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天马商业历来比较发达,早在解放前马山脚的三角市即为集市,此后商贸服务业逐渐向河滨发展并初具规模,逐渐成为本村经济的支柱。
2.4 特色景观与文化天马村有着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被评为“广东最美乡村”之一。
作为江门市城市名片的小鸟天堂,就位于天马村域内。
这个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是天然的赏鸟胜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馆最大的亮点展示区——“生命之树”,就是以该独特景观作为蓝本制作的。
2.5 现状建设分析2.5.1 突出优势方面(1)商贸基础良好,靠近旅游景区,第三产业优势明显。
(2)村庄集聚化程度高,居住、商业用地紧密相连。
(3)道路、建筑布局规整。
2.5.2 主要存在问题(1)老村地段,基础设施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居住要求。
(2)城市用地拓展,导致失地农民陆续增加,其安置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3、规划对策与措施3.1 村庄分区整治规划在科学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指引村庄整治,其中重点体现在分区整治中。
分区整治根据村内各区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把村庄划分为六个部分,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3.1.1 老村理顺发掘区指围绕马山的内圈层用地,以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广府风格的砖木建筑为主,青砖坡顶。
因年代久远,局部破败,出现了部分丢空的“空心化”现象,但大部分外观保存较好,有保留价值。
对其整理发掘,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村庄环境有深刻意义。
治理重点:进行适当强度的理顺,改善交通、疏散、消防,并发掘其蕴藏的内涵,丰富“宜游”的历史文化层面。
3.1.2 旧村整治区指老村向外拓展的第二圈层,主要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追求经济性,式样比较单调,基础设施开始进入“更年期”,需要进行整治。
环绕天马旧村的月湾河曾是本村的水上要道,但两岸建筑大量占用岸线,严重影响陆路交通,对于道路通达性差、存在防灾隐患的旧村来说,改造月湾河岸线,对于改善天马整体环境,有重大意义。
治理重点:进行较大力度的整治,改善交通、疏散、消防、排水、景观,路堤结合改造月湾河岸线,对闲置的空地进行环境美化改造。
3.1.3 新村完善区指旧村向外拓展的第三圈层,形成于改革开放后,建设标准比以前明显提高,已经与现代生活接轨,但部分地段仍有设施欠缺。
治理重点:进行补遗性的完善工作,增加群众公共活动场所,完成主要巷道的硬面化建设,增加消防供水设施。
3.1.4 商贸与公共设施提升区主要指天马河滨两岸的商业和行政、教育、文化、医疗服务聚集带。
该地段是新会主城区南端的商贸集中点,辐射周边多个行政村及新会经济开发区,现状用地不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衍生了的沿街摆卖等乱象。
商贸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吸纳失地农民安置就业,缓解了关系民生的难题。
3.1.5 盘活改造区指混杂在居民区的生产设施用地。
为创造“宜居”环境,必须将这些用地进行盘活或改造;针对商业和居住用地紧张的情况,将工业用地整体置换为商住用地,是本村用地调整的重要战略。
治理重点:市场化运作,采取招拍挂等方式进行置换改造。
3.1.6 远期拓展区位于现状村庄北端,与原有村落隔河相望,面积约9.30公顷。
规划重点:高标准建设,商住综合开发,发挥滨河景观优势。
3.2 景观与旅游规划在进行分区整治,挖掘古村文化、商贸等“内在”魅力基础上,规划还利用村域内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发挥其景观旅游的“外联”潜力,开展景观与旅游规划,打造景观特色鲜明的“宜游”村庄。
3.2.1 村庄景观规划将形成一个“点、线”结合的村庄景观体系。
“线”是指形成水乡风情、老街情怀、河滨新貌三个线状景观区以及依次连接起来的合理流线。
“点”是指景观区内体现各自特色的景观点。
3.2.1.1 水乡风情景区表现天马村水道纵横,村民与水亲密联系的景观区域。
区内景点如下:绿荫长堤——月湾河两岸的榕树、水杉等植物连绵成片,构成绿色长廊。
碉楼垂榕——散布在月湾河边的三座民国时期碉楼,在村中鹤立鸡群。
碉楼与榕树矗立掩映,并与拱桥横向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3.2.1.2 老街情怀景区再现天马老村在近代时期繁荣景象的区域。
区内景点如下:石板路——村中部分保留当年青石板铺设的道路原貌。
其中从四方井到三角市,全长230米,曾是天马最重要的大街,还串联起关帝庙、鬼楼等历史遗存,步行其中,品味两侧传统民居,可怀想当年人流如鲫的情景。
四方井——位于石板路十字交叉口中间,这里四巷相交,通达各方。
水质优良,时至今日,前来取水的村民仍络绎不绝,围在井旁淘洗倾谈的场景不时可见,是一个实用功能与感情交流兼顾的景点。
三角市——位于四、六、七联组的老村交接处,因为分别通往三地的分叉路口而得名,这里是当年天马陆路交通的咽喉,路旁商铺林立。
三角市、四方井,均位于交通要道处,都是当年村庄的关键节点,周边人口密集、交往频密。
3.2.1.3 河滨新貌景区体现当代农村生活气息的区域,反映了新旧文化和谐交融的社会新貌。
区内景点如下:陈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经重修,建筑古色古香。
龙门码头——屹立在陈氏祠堂前的天马河畔,为本村地标之一的仿古门楼。
商贸集市——呈现天马村几百年来形成的市场繁荣景象;游客可以利用商贸的便利,在公平合理的购物环境中选购新会陈皮、葵艺制品等地道土特产。
3.2.2 景观优化措施针对景区景点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掘、修复、改造、新建等措施进行优化。
发掘——发掘四方井、三角市及坊巷制、市井起源等深刻内涵。
改造——改造月湾河两岸,路堤结合;改造沿河碉楼周边环境,包括清除乱搭乱建现象;改造七联组村前鱼塘环境,拆除牲畜栏,还传统面貌。
修复——修旧如旧地修复三角市及石板路上的部分破损商铺、民宅。
新建——新建多处景观码头、亲水平台等,新建位于五联组岸边的休闲公园。
3.2.3 旅游开发规划利用村庄东部小鸟天堂、现代农业基地两大景区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强大优势,发掘村庄内人文景观的潜力,形成互补共盈的旅游协作关系,实现自然与人文两大主题的交融。
旅游线路:(一天游)小鸟天堂——天马村内部——现代农业基地。
行进方式:乘船+徒步。
从小鸟天堂码头乘船出发,绕鸟岛后进入“水乡风情”,然后在拾步码头上岸徒步体验“老街情怀”,继而参观“河滨新貌”,最后在龙门码头下船,再依水路到达现代农业基地继续游览。
线路特点:实现了各景区的强强联合,丰富了旅游主题,解决了以往小鸟天堂或现代农业基地景区流线过短、主题单一的问题,变以往单个景区的半日游为景区串联的一日游,创造了游客在原地消费的条件,大大促进了饮食、住宿等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旅游业的兴旺,必将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解决了村民转业安置的问题。
4、结语随着村庄整治的开展,景观与旅游规划的实施,天马村的村容村貌将会不断改善,并逐步从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配套生活区转变,届时其自身特点也必将发生变化,村庄规划应根据新的形势进行重新修编。
可以说,村庄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指引过程,它基于村庄的自身特色,也会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变而互动调整。
参考文献[1]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06.[2]黄爱朋,牟胜举,黄凯.精明增长理论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启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麦村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