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础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测量技术ppt课件

测量技术ppt课件
激光干涉测量
激光干涉测量是利用激光干涉现 象对长度、角度等进行测量的技 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 稳定性的优点。
超声测量技术
超声测量技术概述
超声测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进行测量 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损、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超声测距
超声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来计算 目标距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
表面粗糙度测量
01
02
03
04
05
表面粗糙度概述 触针式测量
光干涉式测量
光学显微镜观察 表面粗糙度测量

误差
表面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 的微观形貌特征,它对物 体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都有重要影响。
使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仪 进行测量,该方法适用于 各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测 量。
使用光干涉式表面粗糙度 仪进行测量,该方法具有 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
电子式测量
角度测量误差
角度测量是测量技术中 重要的测量之一,它涉 及到物体之间的夹角、 旋转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
使用机械式测角仪、量 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
使用光学仪器,如望远 镜、显微镜等进行测量 。
使用电子测角仪、编码 器等电子设备进行测量 。
与长度测量一样,角度 测量结果也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工具误差 、人为误差等。为了减 小误差,可以采用更精 确的测量工具、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等方法。

输入 光纤标传题感测

光纤传感测量是利用光纤中光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对 温度、压力、位移等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技术,具有高 精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
光纤测量技 术概述
光纤干涉仪
光纤陀螺仪是利用光的干涉和偏振原理对角速度进行 测量的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

测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测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 程系同时废止。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一、水准测量
• 一、基本原理 •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
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 2、附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已知点 BM2
• 3、支水准路线 A。
由已知点 BM1 ——某一待定水准点
• 4、水准网: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图形。
• 五、水准测量的实施 • 1、高程控制点距离一般地区1—3Km,工业厂区,城
镇建筑不宜超过1Km,一个测区不少于3个控制点。 • 2、高程等级测量限差
• 5、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各个阶段, 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包括规划设计阶段 测量、施工建设阶段测量、运营管理阶段测量。
• 6、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研究模拟地图和数 字地图理论、设计、编绘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 支持下,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 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 应用的技术系统。
测量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 一、测绘学的分支 ➢ 二、测量学发展概况 ➢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 一、水准测量 ➢ 二、角度测量 ➢ 三、直线定向与方位角测量 ➢ 四、测量误差 ➢ 五、导线测量 ➢ 六、施工放样
第一部分、概述
一、测绘学的分支
• 测绘学按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六大类
•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利用对研究对象进行摄影或者 辐射感应所得到的像片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分为航天、 航空摄影测量、地面立体摄影测量、遥感测量等。

测量培训ppt课件

测量培训ppt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1. 室内地图制作
2. 室内导航服务
3. 室内物流配送
室内定位技术是近年来 发展迅速的一种技术, 可应用于商场导购、工 厂物流等领域。
室内定位技术的测量应 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通过室内地图的制作, 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室内 位置信息,包括商场的 店铺位置、公共设施位 置等。室内地图制作需 要采用定位技术、三维 建模等技术手段。
案例二:地质勘测中的测量应用
2. 矿产勘查
通过矿产勘查,对矿床的位置、大小、形状等进行测量和评估,为后续开采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矿 产勘查中需要使用探矿仪器、GPS定位等技术和设备。
3. 水文地质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利用和水质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使用水位计、电导率计等设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可以提高调查精度和效 率。
测量仪器的选用与维护
根据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仪器。 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的长期使用效果。
03
测量技术及应用
距离测量
总结词
距离测量是测量培训的基础内容,涵盖了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技术。
详细描述
距离测量是测量培训的基础内容之一,涵盖了多种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技术。传统测量方法包括钢尺测量、视距 测量和三角测量等,而现代技术则包括GPS测量、激光雷达测量和三维扫描等。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要求 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THANKS
测量培训ppt课件
目录
• 测量基本知识 • 测量仪器概述 • 测量技术及应用 •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 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64张)PPT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64张)PPT
地貌:地面高低 起伏的形态
在地形图上通常 用等高线来表示 地貌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由三维 坐标确定,包括
球面坐标(L,B,H)或(X, Y,Z)
平面坐标 (x, y)和高程H,可 写为(x, y,H)
起始大 地子午 面
E
N
• P(L B H)
H
•P
O
B
K
L
赤道

1、确定椭球的形状和大小 S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Z Y
扁率 a b
a
数学模型
x2 y2 z2 1 a2 a2 b2
X
地球平均半径 R=6371km
R1(aab) 3
§ 1.2 地球椭球——参考椭球体
• 旋转椭球理论上是唯一 的数学球体
• 旋转椭球参数,难以全 球统一确定;各国自己 测定并采用的旋转椭球 称为参考椭球
• 同时顾及地球几何参数 和物理参数的旋转椭球 称为地球椭球体,又称 为参考椭球体
•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 和制图的基准面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球表面所有地 理空间信息总称 为地形。
地形包括 地物和地貌两大部 分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物:地面上人造和天然 的固定物体
将地物特征点按比例缩小 在图纸上,并用一定的地 物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2、椭球的定位和定向 大地高H
§ 1.4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地面点位的坐标与选用的地球椭球和坐标系 统有关,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
一、天文坐标系
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机械测量ppt课件

机械测量ppt课件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 对测量、相对测量。
测量单位与标准
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定 义其他单位。
国家标准
国家发布的有关测量的标准,如长度、质量、 时间等。
单位换算
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米、厘米、毫米等。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01
02
03
04
误差定义
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制定测量方案
确定测量步骤、操作方法和数 据处理方式。
测量步骤与操作方法
安装测量仪器
按照测量方案正确安装 和调试测量仪器。
进行测量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 ,并记录测量数据。
数据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 计算和转换,以满足精
度要求。
误差分析
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和 影响,采取措施减小误
差。
测量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形状误差包括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等,位置误差包括平 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综合法 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直接法是通过测量工具直接读取被测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 差,如百分表、千分表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间接法是通过测量零件的尺寸和角度等参数,再通过数学 计算得到形状和位置误差,如三坐标测量机等。
更换磨损部件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如测量探头、轴承等,以确保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
测量准确度的保证措施
1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满足测 量精度要求。
校准与调整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以保持其测量 准确度。

测量培训课件ppt课件

测量培训课件ppt课件
计算距离。
机械测距
利用机械结构,如弹簧或齿轮 等,测量目标距离。
角度测量
光学测角
利用光学原理,如望远 镜或显微镜等,测量角
度。
电子测角
利用电子传感器,如电 子罗盘或陀螺仪等,测
量角度。
机械测角
利用机械结构,如量角 器或转盘等,测量角度

水准仪测角
利用水准仪的原理,通 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来
计算角度。
利用直角坐标系,通过测量点的坐标值来确 定目标位置。
三维坐标测量
利用三维坐标系,通过同时测量三个坐标轴 上的值来确定目标位置。
极坐标测量
利用极坐标系,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定 目标位置。
摄影测量
利用摄影技术,通过拍摄照片并分析照片中 的几何特征来确定目标位置和姿态。
04 工程测量实践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主要涉及施工前后的测量工 作,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 的定位和变形观测等。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方法包括全站仪 、GPS、水准仪等,这些技术方法能 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测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 环节,通过准确的测量,可以控制施 工误差,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风 险。
使用合格设备
使用经过认证合格的测量设备,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意外事 故。
设备存放与运输安全
在存放和运输测量设备时,应遵循安全规范,防止设备损坏或人 身伤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水利工程测量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定义
功定 能义
、 测 量 、 构 造 三 大
测量
构造
精选版课件ppt
1.5基本测量流程 :
准备工作
包括数模、测量基准、 测量元素,料厚信息 要明确,具备测量支 架,明确零件装夹方 式等
测量
包含建立基准、定义 理论值和构造
评价
距离、角度、形位公 差等
出报告
PDF、TXT或其 他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1.1 三坐标测量的分类
• 1.按测量方式分类 分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激光测量 仪)
• 2.按测量机的结构分类 可以概括为悬臂式、台式、桥式、龙门式 、 便携式(关节臂)
精选版课件ppt
悬臂式测量机
精选版课件ppt
龙门式测量机
精选版课件ppt
1.2的客观因素和用途
• 这种建立参考系方法的原则是,通过在基准表面上采集六个点, 从而创建参考系。
精选版课件ppt
• 上图的例子中,点1, 2, 3 设定 了X方向,这些点的坐标位置是 X=-100, 点4, 5 设定了Y 方向坐标是 Y=45, 点 6 设定了Z方向是 Z=50. 选择3-2-1构建坐标系时,显示右侧 的对话框:
精选版课件ppt
3.4.2 测头校准球位置固定
• 为了让测量设备在机器坐标系(MCS)下能够准确找 到固定好的零件,我们需要将MCS也固定下来。这可以通 过固定校准球的位置来实现。
精选版课件ppt
2.5测头校准原理与实际意义
• 在自动测量中,测头可以进行旋转,而具有多种姿态。 不同姿态时测量同一个位置得到的光栅读数是不一样的。 • 因为不同的姿态的测头在XYZ三个光栅方向上运动时的 轨迹是相同的,因此坐标轴的方向不需要校准。故而实际 上不同姿态的机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是平移的关系。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让所有的姿态测量统一位置的小球,把所有 姿态的机器坐标系原点都定义在小球上,就可以统一所有 的机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在测量过程中随意旋 转测头了。这一过程称为“测头校准”

《测绘基础知识》PPT课件

《测绘基础知识》PPT课件

2、测绘专业名词解释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等角投影就是正形投影。所谓,
正形投影,就是在极小的区域内椭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后保持形状相似。 即投影后角度不变形。 高斯投影的规律是:(1)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条直线,且投影之后的 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 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2) 赤道的投 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4) 中 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5) 按投影带不同通常分为6和3度带。 6°带:自中央子午面起,自西向东每6°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带号 N与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有下列关系:L0= N×6°-3 °。常用坐 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
3、测设
测设的概念是将规划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 物、构造物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用测 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做为施 工的依据。即俗称:放样、放线或开线。
测绘学基本简介
4、研究领域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
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
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
面向测绘业务员
测绘基础知识培训
2011年7月25日
1. 测绘学基本简介
1、测量学的概念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它信息测 绘成图(含地图和地形图),以及研究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等的一门科学。
测绘学基本简介
2、测定
测定的概念是指运用测量仪器和方法,通 过测量和计算,获得地面点的测量数据,或 者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缩绘成地形 图,供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规划设计 使用。

《Gps测量基础》课件

《Gps测量基础》课件

GPS数据处理算法
使用算法对GPS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GPS数据处理流程
将采集到的GPS数据进行清理、 筛选、转换和分析。
GPS应用
1
GPS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GPS技术可以帮助绘制精确的地图,并提供导航和定位功能。
2
GPS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GPS导航系统可用于车辆导航、船舶导航等领域,方便用户准确到达目的地。
3
GPS在军事与航海中的应用
军事和航海领域利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导航和目标追踪等操作。
GPS未来发展
GPS技术发展概述
未来GPS技术将更加精确、智能 化,能够应对更多复杂的定位需 求。
GPS技术趋势展望
新的GPS技术趋势包括增强导航 功能、室内定位、自动驾驶和无 人机等。
GPS行业前景预测
GPS技术将在交通、通信、军事 等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 广阔的应用前景。
《Gps测量基础》PPT课 件
欢迎来到《Gps测量基础》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GPS测量的基本原 理、应用和未来发展。准备好开始您的GPS之旅吧!
GPS概述
GPS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 基于卫星导航的技术,用于 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地理 坐标。
GPS分类
GPS可以分为无差分GPS和差 分GPS,差分GPS在测量精度 上比无差分GPS更高。
总结
GPS测量基础知识的重 要性
深入了解GPS的基础知识对于 正确应用和解读GPS数据至关 重要。
GPS的应用前景
GP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 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GPS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GPS技术将不断发展,并与其 他技术相结合,为我们带来 更强大的定位和导航能力。

第2章 测量基本知识

第2章 测量基本知识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C
x
y C′ x
测区中心点
P (X, Y, H)
H
P′
O
y

Constrcution Coordinate System 施工坐标系
y
O
x
施工坐标系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极坐标系
测绘工作中,常在局部范围内使用极坐标,O为极 点,OX为极轴,ρ为矢径,ψ为极角。使用极坐 标的优点是解算两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较为简便。
将地面点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用高斯坐标
(x y )表示其在高斯平面上的位置,用铅垂距离 表示高程。
x
M B β A
P
y
O
投影三维定位的基本要素
水平距:空间点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水平角:空间角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角
高 差:两点间高程之差
2.5 Limit of Replacing Level Surface with Horizontal Plane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他子
午线投影后均向中央子午线弯曲,并向两极收敛, 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和赤道,距中央子午线越远, 弯曲程度越大,长度变形越大。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投影为相互正交的直线。
?
距中央子午线越远 投影变形越大
投影分带
将地球椭球面按一定的经度差分成若干窄 条状区域而分别进行投影,这些被分割成的区 域称为投影带。每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 午线。作为分带界线的子午线成为分带子午线。
X
ψ O
ρ
P
4 Gauss Plane Coordinate System (高斯 平面坐标系)
Map Projection(地图投影)

测量学课件——1 测绘基础知识

测量学课件——1  测绘基础知识

➢1954年北京坐标系存在着很多缺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同现代精确的椭球参数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包含 表示地球物理特性的参数,因而给理论和实际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2.椭球定向不十分明确,椭球的短半轴既不指向国际通用的CIO极,也不 指向目前我国使用的JYD极。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呈西高东低的 系统性倾斜,东部高程异常达60余米,最大达67米。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1954年坐标系
IAG-75椭球 WGS84椭球
1980年坐标系 GPS坐标系

地球自然表面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参考椭球面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南北极稍扁的,类似于一个 椭圆绕其短轴旋转的椭球体。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基准线是法线
为: L0 6N 3
高斯投影 3° 带: 3°带的分带是在 6°带的基础上进行分带。自东经 1° 30' 开始,每隔 3°由西向东按 1,2, 3 …120顺序编号。
如果知道某点的经度,就可以求出该点 所在3°带的带号n ,该3°带的中央子 午线的经度L为: L=3n。
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常采用 3°带、 1.5°带投影或者以任意经度的子午线作为
数学中的笛卡儿 平面直角坐标系
投影变换
正规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利用投影变换,将 空间坐标(空间直角坐标或大地坐标)通过某 种数学变换投影到平面上。这种变换又称为投 影变换。
常见的投影变换 高斯-克吕格投影(也称高斯投影) UTM投影 Lambuda投影
3.1.4 高斯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将一个椭圆柱面横向 切于一条子午线(称 中央子午线)上,椭 球赤道与柱面相交成 直线。

《测量平差基础》课件

《测量平差基础》课件
平差模型
平差模型是描述测量数据与未知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建立 合适的平差模型,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参数估计
平差中的参数估计是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求解出未知参数 的最估计值的方法。
误差传播
平差中的误差传播是研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的方法。
02
测量误差理论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来源
仪器误差、观测者误差、外界条件误差
分类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误差的传播与处理
误差传播定律
描述观测值之间误差关系的规律
误差处理方法
消除法、替代法、组合法
《测量平差基础》ppt课件
目 录
• 测量平差基础概述 • 测量误差理论 • 平差计算方法 • 平差应用实例 • 平差软件介绍
01
测量平差基础概述
平差的概念与意义
平差的概念
平差是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消除 或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平差的意义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平差处理,可以提 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为各种 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平差的分类与目的
平差的分类
根据处理方法和目的的不同,平差可 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参数平差、条件 平差、最小二乘法平差等。
平差的目的
平差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或消除测量误 差,提高测量精度,确保测量成果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
平差的基本原理
数学基础
平差的基本原理基于数学中的最小二乘法、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知 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4、测量的基本工作和使用的仪器
❖ 距离测量(平距、斜距)
❖ 角度测量(水平角、竖直角) ❖ 高程测量( hPA hAB ) A hPA
E
大地水准面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3、地面上点位的表示方法
▪ 坐标
▪ 高程
➢地理坐标(N,E)
➢绝对高程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 ➢相对高程
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 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属于地心坐标系。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x A(315.6,269.8)
(269.8) A


o


(315.6)
y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我国目前使用的坐标系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我国常用的高程系统:

《测绘基础知识》课件

《测绘基础知识》课件

制和土地测量等。
近代测绘技术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测绘技术开始采用更先进的测量仪器和
数据处理技术,如光学经纬仪、卫星定位系统等。
现代测绘技术
03
现代测绘技术则更加注重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如遥感技
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02
测绘基本原理
坐标系统与地图投影
坐标系统
介绍地理坐标系统和直角坐标系 统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测绘中的 应用。
06
测绘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测绘技术发展
无人机测绘技术
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传感器,可快速获取高精度地理信息数 据,提高测绘效率。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实现大范围、动态、连 续的地理信息获取。
实景三维建模技术
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将真实场景转化为三维模型,为数 字孪生城市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大地水准面
介绍大地水准面的概念、特性和测量 意义,以及它与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 。
03
测量技术与方法
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
角度测量
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两个目标之间的角度,用于确定 方向和角度关系。
距离测量
使用距离测量仪器,如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用于 确定空间位置和距离。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管理
测绘数据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 地理信息,帮助规划师更好地了解城 市地形、地貌和地物情况,进行合理 布局和设计。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 将测绘数据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实现 城市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测绘技 术为道路、桥梁、地铁等工程的施工 提供了精确的测量数据,确保工程安 全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基础知识培训
文件编号:_________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第一章、测量的定义。 第二章、测量基准。 第三章、测量方法分类。 第四章、测量误差。 第五章、基本测量原则。 第六章、测量器具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第七章、测量器具的选择。
PaPPgT学e 习1交流
2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
PPaPgT学e习2交流
3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在 这一操作过程中,将被测对象与复现测量单位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并以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及其准确度表达 测量结果。
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对象(轴 的直径)用特定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与长度单 位(毫米)相比较。若其比值为30.52,准确度为 ±0.03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
PaPPgT学e习6交流
7
第二章 测量基准
角度基准:角度量与长度量不同。由于常用角度单位 (度)是由圆周角定义的,即圆周角等于360°,而弧度 与度、分、秒又有确定的换算关系,因此无需建立角度 的自然基准。
量块: 量块是一种平行平面端度量具,又称块规。它是保证长 度量值统一的重要常用实物量具。除了作为工作基准之 外,量块还可以用来调整仪器、机床或直接测量零件。
精度:量块按其制造精度分为五个“级”:00、0、1、 2和3级。00级精度最高,3级最低。分级的依据是量块长 度的极限偏差和长度变动量允许值。
PaPPgT学e习7交流
8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PaPPgT学e习8交流
9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可分为: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直接得到 被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称直接测量。如用游标卡 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等。 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根据已知的函数 关系式求得被测量的测量称为间接测量。如通过测量一圆 弧相应的弓高和弦长而得到其圆弧半径的实际值。
PaPgPTe学1习0交流
11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件表面接 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的测量为接触测量。如用光切 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即属于非接触测量。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对个别的、彼此没有联系的某一单 项参数的测量称为单项测量。同时测量个零件的多个参数 及其综合影响的测量。用测量器具分别测出螺纹的中径、 半角及螺距属单项测量;而用螺纹量规的通端检测螺纹则 属综合测量。
PaPgPTe学1习5交流
16
第四章 测量误差
④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引起的误差主要有视觉误差、估 读误差、调整误差等引起,它的大小取决于测量人员的 操作技术和其它主观因素。
PaPgPTe学1习4交流
15
第四章 测量误差
②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中因采用近似的函数关系原理 而产生的误差或多个数据经过计算后的误差累积。
③测量环境:测量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气压、湿度、振 动、空气质量等因素。在一般测量过程中,温度是最重 要的因素。测量温度对标准温度(+20℃)的偏离、测 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测量器具与被测件的温差等 都将产生测量误差。
计量:为实现测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PaPPgT学e习4交流
5
第二章 测量基准
PaPPgT学e习5交流
6
第二章 测量基准
测量基准是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规定计量单位特 性的计量器具。
在几何计量领域内,测量基准可分为长度基准和角度基准 两类。
长度基准: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国际计量 委员会的报告,批准了米的新定义:即“一米是光在真空 中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根据 米的定义建立的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一般都不 能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对零件进行测量。为了确保量值的 合理和统一,必须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将具 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国家基准逐级进行传递,直至用于对产 品进行测量的各种测量器具。
PaPgPTe学1习3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 构、阿贝误差等。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 值误差的产生。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差、量块制造与检定 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差、 齿轮分度误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 尺和量块的误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PaPgPTe学1习1交流
12
第四章 测量误差
PaPgPTe学1习2交流
13
第四章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过程的不完善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将导致测得 值的分散入不确定。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正确分析测 量误差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测得值进行必要的数 据处理,获得满足一定要求的置信水平的测量结果,是 十分重要的。 测量误差定义:被测量的测得值x与其真值x0之差,即: △= x -x0 由于真值是不可能确切获得的,因而上述善于测量误差 的定义也是理想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比被测量 值的可信度(精度)更高的值,作为其当前测量值的 “真值”。 误差来源: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 环境和测量人员等方面因素产生。
PPaPgT学e习3交流
4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
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 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理解为试验和测 量的全过程。
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在规定范围内)的 过程,一般来说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 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求测出具体值。 因此检验也可理解为不要求知道具体值的测量。
PaPPgT学e习9交流
10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测量器具的示值直接反映被测量 量值的测量为绝对测量。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轴径。将被测量与一个标准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差值 的测量为相对测量。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为相对测 量。
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 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被动测量只能 发现和挑出不合格品。而主动测量可通过其测得值的反 馈,控制设备的加工过程,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