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5是一门高中化学的选修课程,主要涵盖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

下面将对化学选修5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分子的构成、键的构成和性质、键长和键能的关系、有机反应机理等。

2.卤代烃:卤代烃是一类以卤素取代氢原子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命名规则、性质及应用,如卤代烃的溶解性、燃烧性、毒性等。

3.醇和酚:醇和酚是一类带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及性质,醇和酚的酸碱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如醇的氧化反应和酚的酚酞重氮反应等。

4.醛和酮:醛和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醛和酮的命名规则及性质,醛和酮的合成方法和还原反应,如醛的氧化反应和酮的催化反应等。

5.羧酸和酯:羧酸和酯是一类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羧酸和酯的命名规则及性质,羧酸和酯的合成方法和水解反应,如酯的酯交换反应和羧酸的酯化反应等。

6.胺和胺基化合物:胺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胺的命名规则及性质,胺的合成方法和与酸的反应,如胺的质子化和胺的烷基化等。

7.脂肪族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脂肪族化合物是一类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的燃烧反应和卤素取代反应,脂肪族化合物的碳氢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

8.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含有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及应用,如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等。

9.氨基酸和多肽:氨基酸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多肽的合成和水解反应,如蛋白质的构成和结构等。

10.等电点和电解质:等电点是指氨基酸或蛋白质在溶液中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等量。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化合物。

等电点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电解质的离子化程度和电导性等。

以上是化学选修5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理解,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高分必背)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高分必背)

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⑴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

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三、有机物的鉴别鉴别有机物,必须熟悉有机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抓住某些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选用合适的试剂,一一鉴别它们。

1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2 •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 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3 •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 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一CHO + Br2 + H20 T —COOH +2HBr 而使溴水褪色。

4. 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5. 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b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b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卩6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6. 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 CH、SO、CO、HO?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Q)(除去SO)(确认SQ已除尽)(检验CO)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 CH)。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化学对社会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你知道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归纳与整理(一)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

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3、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注意:⑴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98K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⑵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⑶△H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选修五知识点整理(详细讲解)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选修五知识点整理(详细讲解)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F.2.,沸点为....-.29.8℃...-.24.2℃.....).氟里昂(....CCl氯乙烯(....,沸点为....-.21℃...)....HCHO....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氯乙烷(....℃.).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12.3....CH..3.CH..2.C.l.,沸点为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沸点为环己烷三硝基甲苯(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三溴苯酚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对于选修五的化学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特别的熟悉,选修五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有机物的知识点展开的,你想知道具体包括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选修五基础知识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⑴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⑵芳香烃的硝化反应;⑶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的羟基氢原子被置换的反应;⑷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⑸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⑴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⑵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⑶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较常见的加聚反应:二、有机化学计算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1)确定有机物的式量的方法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求算该气体的式量:M =22.4ρ(标准状况)②根据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D,求算气体A的式量:MA = DMB③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M = m(混总)/n(混总)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烃的式量。

⑤应用原子个数较少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假设它们的个数为1、2、3时,求出式量。

(2)确定化学式的方法①根据式量和最简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根据式量,计算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③当能够确定有机物的类别时。

可以根据有机物的通式,求算n 值,确定分子式。

④根据混合物的平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机物的分子式。

高考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化学选修5是高考化学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考化学选修5的关键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选修5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这种反应的本质是质子(H+)的转移。

酸的特点是具有酸味、酸性溶液导电以及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等。

碱的特点是有苦味、碱性溶液导电以及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等。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应掌握酸碱的性质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2. 阳极和阴极在电化学方面,阳极和阴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而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阳极和阴极在电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电解氯化钠溶液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高考化学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很重要。

离子反应方程式指的是以离子形式表示的反应方程式。

在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离子的正负平衡,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正确标记以及生成物的正确表示等。

熟练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对于解析化学等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4.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数配位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配位数指的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的个数。

在学习化学选修5中,应了解不同配位数对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5. 锕系元素的特性和应用锕系元素是化学选修5中的一个特殊内容。

锕系元素是指周期表中锕系的元素,包括锕、镅、锎等。

这些元素具有放射性和较长的半衰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核工业和医学等领域,锕系元素被用于放射性示踪、肿瘤治疗以及新能源开发等。

通过对高考化学选修5的关键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该部分内容,为高考化学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2010-2-26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选修5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5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5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选修5化学课程是高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化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

本篇文章将对选修5化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2.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与计算-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 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3.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的特征-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Le Chatelier原理三、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液的定义与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2. 溶解过程与溶解度-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3.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pH值的概念与计算四、化学定量分析1.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用的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2. 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见光谱分析技术: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3.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见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五、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烃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2. 官能团与反应- 官能团的定义与分类- 常见官能团的反应类型:醇、酚、醛、酮3. 聚合物化学- 聚合物的分类:塑料、橡胶、纤维- 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六、结论选修5化学知识点覆盖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溶液与电解质、化学定量分析以及有机化学等多个领域。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现象、进行化学实验以及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附录-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表-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化学实验安全指南请注意,本文仅为知识点总结,具体的实验操作和详细解释需要参考相关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有机物的结构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一价、C:四价、O:二价、N(氨基中):三价、X(卤素):一价(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3.三注意(1)必为同一类物质;(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

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表)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常见的类别异构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C n H2n 烯烃、环烷烃CH2=CHCH3与C n H2n-2 炔烃、二烯烃CH≡C—CH2CH3与CH2=CHCH=CH2C n H2n+2O饱和一元醇、醚C2H5OH 与CH3OCH3C n H2n O 醛、酮、烯醇、环醚、环醇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 与C n H2n O2 羧酸、酯、羟基醛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C n H2n-6O酚、芳香醇、芳香醚与C n H2n+1NO2 硝基烷、氨基酸CH3CH2—NO2与H2NCH2—COOHC n(H2O)m单糖或二糖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中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有机物分⼦结构是⾼中化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中化学各⼤型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之⼀。

下⾯店铺给你分享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欢迎阅读。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说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官能团决定的,因此必须掌握官能团的结构。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的成键特点 ①碳原⼦价键为四个; ②碳原⼦间的成键⽅式:C—C、C=C、C≡C; ③碳链:直线型、⽀链型、环状型等; ④甲烷分⼦中,以碳原⼦为中⼼,4个氢原⼦位于四个顶点的正⾯体⽴体结构。

2、常见有机分⼦的空间构型: 甲烷:正四⾯体型 ⼄烯:平⾯型 苯:平⾯正六边型 ⼄炔:直线型 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主要种类 ①碳链异构:因碳原⼦的结合顺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②位置异构:因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CH3—CH2—C≡CH和CH3—C≡C—CH3 ③官能团异构(⼜称类别异构):因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

CH3CH2OH CH3-O-CH3 ④其他类型(如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会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

对映异构:(D—⽢油醛)和 (L—⽢油醛) 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法规律: ①判断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般⽤通式判断)。

②写出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个碳原⼦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挂到相应的碳链上去)。

③移动官能团位置:⼀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上⼀个官能团,依次上第⼆个官能团,依此类推。

④氢原⼦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剩余的价键⽤氢原⼦去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是烃类命名的基础) 1、习惯命名法: 碳原⼦数在⼗以下的,依次⽤甲、⼄、丙、丁、戊、⼰、庚、⾟、壬、癸来表⽰。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整理必考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整理必考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整理必考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其选修五更是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科素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备考,下面整理了化学选修五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在化学选修五中,有机化学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掌握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的学科。

在化学选修五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掌握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进一步进行的趋势消失。

在化学选修五中,化学平衡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掌握平衡常数、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四、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物及其化学性质的学科。

在化学选修五中,配位化学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掌握配位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是研究化学物质中各种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学科。

在化学选修五中,化学分析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以上五个知识点是化学选修五必考的重点,需要同学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还需注意归纳总结、反复练习和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

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化学选修5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主要涉及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一些高级知识点。

以下是化学选修5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1.碳的化合价和杂化方式碳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元素,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合价可以是4,因此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碳的杂化方式包括sp3杂化、sp2杂化和sp杂化,分别对应于四键、三键和双键的形成。

2.酸碱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性质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酸是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酯的合成和水解反应酯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它由酸和醇反应生成。

酯的合成反应通常使用酸催化剂,如硫酸。

酯水解反应是指酯被水分子分解为酸和醇的反应。

酯还可以通过加醇和酸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生成。

4.有机物的识别方法有机物的识别方法包括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

质谱法可以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和结构;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和结构特征;核磁共振法可以用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的位置和化学环境。

5.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常呈现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可以形成阳离子,并且具有一定的活泼性。

非金属元素通常呈现非金属光泽,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阴离子或共价分子。

6.金属离子的水合反应金属离子在水中可以与水分子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离子。

金属离子的水合能力与金属离子的电荷数和大小有关。

水合离子的稳定性与金属离子的电荷数和水合位点的配位数有关。

7.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体是指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物质。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受到配位数、配位键的极性和键长等因素的影响。

配位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如颜色、磁性和光学活性。

8.电化学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流引起的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51《有机化学基础》2一、重要的物理性质31.有机物的溶解性4(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5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6(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7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8(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9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10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11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12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13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14提高反应限度。

15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16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17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18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19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20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21的香味。

22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23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24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25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26机溶剂。

27*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28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92.有机物的密度30(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31烃、酯(包括油脂)32(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33等)、碘代烃、硝基苯34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35(1)气态:36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37② 衍生物类:38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39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40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41甲醛(HCHO,沸点为-21℃)42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4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44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45甲醚(CH3OCH3,沸点为-23℃)46*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47*环氧乙烷(,沸点为13.5℃)48(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49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50甲醇CH3OH 甲酸HCOOH51溴乙烷C2H5Br 乙醛CH3CHO52溴苯C6H5Br 硝基苯C6H5NO253★特殊:54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55(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56石蜡C16以上的烃57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58★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594.有机物的颜色60☆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61色,常见的如下所示:6263☆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64☆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65☆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66有机溶剂);67☆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68☆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69蓝色溶液;70☆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71☆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72后,沉淀变黄色。

735.有机物的气味74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75味:76☆甲烷无味77☆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78☆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79☆乙炔无味80☆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81吸入。

82☆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83避免吸入。

84☆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无味气体,不燃烧。

85☆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86☆ 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87☆ 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88☆乙醇特殊香味89☆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90☆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91☆苯酚特殊气味92☆乙醛刺激性气味93☆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94☆低级酯芳香气味95☆丙酮令人愉快的气味96二、重要的反应97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98(1)有机物99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100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101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102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103应)104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05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106烃、饱和酯107(2)无机物108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109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2OH- == Br- + BrO- + H2O110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111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12(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113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114(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115Br-、I-、Fe2+116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117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118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119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含有120—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121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122体。

123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124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125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126(1)2Al + 6H+ == 2 Al3+ + 3H2↑127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128(2)Al2O3+ 6H+ == 2 Al3+ + 3H2O129Al2O3+ 2OH- == 2 AlO2- + H2O130(3)Al(OH)3 + 3H+ == Al3+ + 3H2O131Al(OH)3 + OH- == AlO2- + 2H2O132(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133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134NaHCO3 + NaOH == Na2CO3+ H2O135NaHS + HCl == NaCl + H2S↑136NaHS + NaOH == Na2S + H2O137(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1382CH3COONH4+ H2SO4== (NH4)2SO4+ 2CH3COOH139CH3COONH4+ NaOH == CH3COONa + NH3↑+ H2O140(NH4)2S + H2SO4== (NH4)2SO4+ H2S↑141(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142(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143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144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145(7)蛋白质146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147—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148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149(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150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151麦芽糖等)152(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153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154好完全溶解消失。

155(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156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157被破坏。

158(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159属析出160(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161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162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163RCHO + 2Ag(NH3)2OH 2 Ag↓+ RCOONH4+ 3NH3+ H2O164【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165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166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6NH3+ 2H2O167乙二醛:168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6NH3+ 2H2O169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g↓+ (NH4)2CO3+ 2NH3+ H2O170(过量)171葡萄糖:172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173+CH2OH(CHOH)4COONH4+3NH3+ H2O174(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175HCHO~4Ag(NH)2OH~4 Ag176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177(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178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