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 业发展呈现出以_技__术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高__新__技__术__(_电__子__ 电器)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答案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 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第__一__产__业__比__重__大__幅__下__降__,__第__二__、__三__产__业__比__重__ _均__有__上__升__,__尤__以__第__二__产__业__最__为__明__显___。
(2) 为 积 极 参 与 全 球 分 工 , 1992 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 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 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 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 区的区位优势有_滨__江__临__海__;__水__ _陆__空__交__通__发___达__;__依__托__全__国___最__ _大__的__经__济__中__心__;__经__济__腹__地__大__。
对外开放的前沿
外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 内因 东南亚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979
1990
条件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国内需求庞大,劳动力丰富、地价
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4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课时作业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基础梳理
对外开放的前沿
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 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成2~4题。
2.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3.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
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
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珠江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
提高污水处理率 实行达标排放
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 酸雨现象严重
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
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 发展核电等新能源 节约用电
城市固体废弃 物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 处理率
基础自测
城镇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水平提高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基础自测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 答1~3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答案
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5.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 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下题。 材料一 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 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 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材料二 图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图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 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 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 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解析 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与2007年相比,2010 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升高推动了当地城市化发展。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 噪声扰民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日趋
严重 交通拥挤
问题与对策
调整产业结构
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 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 圳为核心的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 境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 队伍均落后于长三角
投资由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 大市场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较小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 市规模急剧膨胀
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城市 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中村普遍
城市间缺乏分工合作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大气污染加剧,成为全国 酸雨中心
解析 答案
区域联办,环境共治,机遇共享……2010年11月12日开幕的亚运盛 会,给火热推进中的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熊熊”地“加了一把火”,成 为了珠三角城市群更趋紧密的“催化剂”。据此回答3~4题。
3.珠三角构建大城市群的优势是
A.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C.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引外资和管理经验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 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 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 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 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答案 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 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 思想是__因__地__制__宜__。 解析 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 的因地制宜重要思想。
A.轻工业基地
B.商品农业基地
C.外贸出口基地
D.棉花生产基地
答案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区位优势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劳__动__力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 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轻__纺__工业。
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对外开放的前沿
1980年以前
工业基础较薄弱 工业主要在广州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现在
我国主要工来自百度文库基地之一 仅次于长三角的城市密集区
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条件
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4.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 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 工业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 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部门 制衣、制鞋、玩具、电子组装
条件 工业实力大增 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支撑进一步发展
背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 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部门 电子工业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城镇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水平提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 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 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 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 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 安区位示意图。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材料三 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深化整合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
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
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
产业升级面临 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由于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
D.科技力量雄厚,位居全国首位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矿产、能源不足,科技
力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薄弱,但其地理位置优越,邻近港澳、东南亚,
便于吸引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解析 答案
4.下列关于构建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建大城市群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B.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成为我国的经济核心 C.区域内统筹规划,加强分工与合作,利于大城市群的构建 D.基础设施建设可优先于环境保护治理 解析 构建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区域内统筹 规划,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利于大城市群的构建;在构建的同时,一 定要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
答1~2题。
1.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环境污染加重
②人口出现负增长
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④劳动力素质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由图中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为珠江三角洲,该地区在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有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形势严峻;重复建设突出,农业用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分布 图,区域城市化与工业 发展相关文字材料
说明城市化与工业 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结合材料信息,根 据相关答题模板分 析、回答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基础梳理
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对策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 的规划与管理,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 一系列问题
地急剧减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等。
解析 答案
2.关于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 不正确的是 A.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B.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C.加强规划与管理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建设卫星城
解析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搞好 城镇规划建设。而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会进一步减少耕地,加剧人地矛盾。
困境
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
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 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
小,影响产业升级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
亟待完善
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中村”现象普遍
工业、城市建 设占用耕地面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 积不断扩大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 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 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
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答案 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
三产业。
邻近香港。
解析 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我国产业状况,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
主要的区位特点。
解析 答案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天津文综,14(1) 2014·北京文综,40(2) 2013·安徽文综,23~25
以重大经济政策适用区域或热点经济区域 为材料,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及区位条件,侧重区域综合分析。选择题 和非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偏难。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背景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分布 说明城市化与工业 结合材料信息,根
图,区域城市化与工业 化的区位条件,并 据相关答题模板分
发展相关文字材料
对其进行评价
析、回答
考 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右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
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