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理解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浅谈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读懂诗
浅谈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读懂诗滕敏【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2页(P39-40)【作者】滕敏【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古诗词鉴赏题对于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很多学生拿到题之后读不懂不会做,因此,读懂诗词是做好古诗词鉴赏题的第一步。
读诗分为四个步骤。
一、读诗题通过读诗题可以把握诗歌的文体和题材。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词分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
学生对这些知识都应了解。
如《【中吕】山坡羊·叹世》,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小令。
通过读诗的题目把握诗的主旨,如《鹧鸪天·送人》(辛弃疾)从题目可以知道是一首送别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可以看出是一首思乡怀人诗。
二、读作者读作者,这是读诗的第二步,俗话说:“文如其人。
”“诗言志。
”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对作品有很深的影响,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在作品里反映出来的思想也不同,每一首诗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读诗时要抓住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作品的风格来鉴赏。
例如,岳飞不仅是一个名将,也是以写精忠爱国的词闻名的诗人,能将爱国的情感和词结合在一起。
岳飞的词大多都是抒发自己精忠报国情怀的。
如果我们有了关于以上岳飞知识的储备,再结合以前学过的岳飞的《满江红》,那么在做2009年江苏省高考试题鉴赏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道题时就会容易多了。
岳飞的北伐愿望和爱国情感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读诗读诗是读懂的关键所在,前面只是铺垫,在读诗时应注意抓住诗的意象、意境和尾句。
1.抓意象古诗词中,诗人常常通过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
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词教学
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词教学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当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广袤的历史文化星空。
那么如何让学生传承这一文化精髓,并从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却是一个教育者面临的难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感兴趣的是流行歌曲偶像剧作。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体会到诗词丰富的内涵,学生才能想学、学好。
因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学诗词应从熟读成诵、展开想象、古为今用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熟读成诵,享受音韵之美。
曾有人说,语文是读出来。
因此学古诗词朗读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押韵,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让学生谈林俊杰的歌《曹操》,然后将关于三国的脍炙人口的成语、俗语写出来,气氛一下就高涨起来,学生都很有兴趣,这时就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被词的音韵所吸引,大家读的是一唱三叹,甚至有学生模仿老夫子摇头晃脑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我提出比赛背诵,大家情绪很高,很短的时间内,大多数学生能背得声情并茂。
大家不再觉得古诗词离自己太远,太枯燥,并感受到了词的意蕴,词的精髓。
其次,展开想象,品味意境之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古诗词的一种境界。
好的诗词可以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创造出深邃优美的意境,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品味出诗的意境,而一字一句的生硬讲解只会破坏诗的韵味。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字面的意思就是烟是直的,落日是圆的。
这样怎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写景名句?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想象: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极目望去,只有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直上云霄,格外醒目;沙漠荒凉,横贯其间的黄河亘古不变,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之上落日正圆。
让学生边想边画,通过“直”和“圆”两个字的线条美体会诗雄浑苍凉的意境,感受边塞特有的风光。
浅谈古诗词教学PPT优秀课件
一、古诗解读
古诗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样式, 古诗词解读有四种解读方法: 1、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 2、关注诗歌的思想内容 3、关注诗歌的体裁形式 4、关注诗歌的表现技巧
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 ——知人论世
关注诗人的人生境遇,在文学理论中被称为 “知人论世”。诗歌这种体裁有两个特征要求我 们必须知人论世: 第一,诗歌是诗人性情的集中体现,诗如其人, 不知人论世就无法准确理解。 第二,诗歌是省略与留白的艺术,意在言外, 不知人论世就无法全面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帮孩子找到诗眼, 梳理出诗歌描写的“主线”,教师必须对诗 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 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 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
2、究背景,发散想。
“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 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 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 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 例:《别董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是明朗、还是阴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是静、还是动: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是视觉、还是听觉、嗅觉、触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昌龄生平大事记(知人篇)
(4)、开元二十八年庚辰(740)四十三岁 北至襄阳访孟浩然,浩然旋卒。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八年, 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癒。食鲜疾动, 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二。”
王昌龄生平大事记(知人篇)
(5)、天宝七载戊子(748)五十一岁 《新唐书· 王昌龄传》所云“不护细行,贬龙标尉” 当在此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六十岁。 去年冬与今年十月之间,道出亳州,为亳州 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
浅谈古诗词的鉴赏
涛 )简要分 析诗 中塑造的 “ 布” , 瀑 这一意象 。可 以这 样说 : 涓涓细流 不辞 辛苦 , 汇集 成一落千 丈 、 雄伟
壮 观 的 瀑 布 ,而 后 又 谢 绝 溪 涧 的 挽留, 继续 向前 , 决心化作 汹涌澎
湃 的波 涛 f 层 含 义) 表 。这 “ 布 ” 瀑 乃
场的厌恶。
过了解物象 的性质把 握诗 人的感
情 主 旨 , 乌 鸦 象 征 着 凄 凉 , 和 如 柳 送别有关 , 云象征着游 子等等 。 浮 通 过 展 开 联 想 和 想 象 ,感 受 生 活 图景 的 性 质 ,分 析 写 景 用 了 哪 些 技 巧 。第 二 步 , 会 感 情 。体 会 作 体 者 所 抒 发 感 情 的 基 调 ,分 析 采 用 了什 么 抒 情 方 式 ,抒 发 了 什 么 感
情 。第三 步, 体会物象对读者的感 染作用 。 在考 题中 , 对命题 形式 、 题 答
步 骤 、答 题 要 点 要 有 十 分 清 楚 的 把 握 。命 题 形 式 , 如这 首诗 塑造 了 什 么 样 的 形 象 ? 试 说 说 这 首 诗 中
三. 意象鉴赏 。主要指作 品中 具体 的 人 、 、 等 。意 象 含 义 : 物 景 表
静 、 瑟 、 机勃勃 、 寂凄清 、 萧 生 孤 雄 浑壮 丽 、 郁忧 愁 、 谐 静谧 、 沉 和 开 阔苍 凉 、高远辽 阔等 ,注意要 能 准 确 地 体 现 景 物 的特 点 和情
调 。最 后 不 要 忘 记 分 析 作 者 的思 想感情 。 对 命 题 形 式 同 样 要 十 分 清 楚 。命 题 形 式 如 这 首 诗 营 造 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 围) 氛 。提 问 变 体 : 这 首诗 描绘 了一 幅怎 样 的 画面 ? 表 达 了诗 人 怎 样 的思 想 感 情 ? 这 首 诗 描 写 了 什 么 样 的 景 物 ? 体 会 意 境 简单说就 是“ 客观形象 + 主观感 受 +交 融 了 的意 境 ” ,语 言 切 忌 空 洞 , 答 具 体 。 比如 光 答 “ 达 了 要 表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国,历史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怎样使那些已经维系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不在历史的洪流中消亡,能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古代语言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前提;古诗本身也是我们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精粹,学习古诗,就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文化涵养。
“新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近年来,语文教学仍旧挣扎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
老师一味强调成绩忽略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母语忧患”、“古诗文学习丢不得”等标题频频见诸报纸的醒目位置上。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英语霸权对母语的冲击和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形势。
为此,不少专家、学者、语文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语文教育不能停滞不前,要拿出眼光把汉语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呼吁。
我觉得要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更活泼地学好、用好语文”、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需要处理好的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古诗鉴赏的教学。
第一步:读背能力的培养。
有了理论,不可能直接去仿写,首先要听,听是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会学生诗歌朗诵的要领,培养自觉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然后是读,读是为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诗歌的音韵、内涵。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古诗也是如此,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多读多背。
定会加深对诗歌含义的理解。
⑴首先要读懂字面内容,通过反复吟哦,体会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
诗的韵脚往往与诗的情感相映照,有些韵脚发音响亮,便于表达昂扬奋发、轻松明快的情绪;有些韵脚发音低微,常用与抒发忧郁、低沉、愁苦的感情。
⑵要在读中抓关键词语。
浅谈教学古诗词的心得体会
浅谈教学古诗词的心得体会教学古诗词是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的工作,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入体会到了教学古诗词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浅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教学目标。
在教学古诗词时,我首先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感受与理解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艺术之美和人文之韵。
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古诗词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写作能力。
其次是教学方法。
在教学古诗词时,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分析、演唱、诵读、对比等。
在讲授环节中,我会结合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
在分析环节中,我会从句法、字义、音律等方面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并引导学生批评性地思考和评论古诗词。
在演唱和诵读环节中,我会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在对比环节中,我会将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相对比,引导学生对比体验不同时代的文学风貌和审美趣味。
最后是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教学古诗词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分析,逐渐培养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能力,并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他们的作文更加优美、形象,更能够体现出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特点。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显著提高,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更好地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古诗词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通过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多样化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培养了一大批爱好古诗词、善于表达的学生。
希望我这些心得体会对于其他从事古诗词教学的老师有所帮助。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为读者展示 了一 幅生动 的画面 。 其 中, “ 平、 阔、 正、 悬” 四个 字更是将江 面开阔 、 江潮平静 、 船 帆高悬 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 让读者读后产 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引领学生 品味古诗词 的内涵后 .教师 可以指导学生 尝试写诗 .学 习古诗词 中的写
作手法 与技 巧 教 师还可以让学生 自由诵读 . 并说 出 自认 为最能 表现诗 人情 感 的句子 : 也 可 以让 学生 分组合作 .将本 组的意见 与其他
有我们取 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养分 当我们在 这块沃土上耕耘 时, 读, 理 当达到滚瓜烂熟 , 脍 炙人 E l 之境 ; 背. 应 达数 十年不 忘 , 刻 骨亦 铭 心: 品, 犹如喝不同年份 的茅台 , 每品一次就有 新的滋味 : 临. 当感 同身受体 会作者或心 旷神
怡, 或悲天悯人的情境 : 悟. 就要有天若有情天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 . 教 师要引领他们去体会诗
词的语气和语势 . 这样 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在 诗词 中表达的情感。 如学习马致 远的《 天净沙 ・
一
师既要让 他们 知其然 .还要 使他们知其 所以 然 否则 . 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 . 难 以形成永久记忆 古诗词 中的词语大 多都有
两层意 思 . 一种是表 面上的意思 . 一种 是具有
故 教师要 指导学生查 阅一些 与古诗词 相关 的资料 . 找到典故 的出处 . 分析作者使 用本典 故有什么 意图 如李 白《 行路难 》 ( 其二 ) 中“ 闲来垂钓碧溪 上, 忽复乘舟梦 日边 ” 这句 , 通过用 典 . 表现 出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时 . 忽然想 到两位在政治生 涯开始时并不顺利 。而最终大有作为 的人物 :
作 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是文学 的一块沃土 . 在这块沃土上
浅谈校本课“古诗词赏析”的内容及作用
浅谈校本课“古诗词赏析”的内容及作用各国的文化不同,古诗词更能体现我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
古诗词赏析是吉林省通化县马当学校校本课选取的内容,选取这门学科,不但是为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也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唐诗宋词中经典篇目的赏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古诗词赏析古典文化语文教学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是当今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模块。
它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被人们推崇了千百年。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选取了古诗词进行诵读赏析。
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还能弘扬我国古典文化,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一、校本课所选取的都是唐诗宋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词吉林省通化县马当学校校本课所选取的都是唐诗宋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词,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秋夕》、李煜的《虞美人》……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
1.诵读诗歌,感知情境学生初读诗歌,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反复诵读,读出情感。
最终能够熟读成诵。
2.解析诗歌,进入情境我国古典诗词大都言约义丰,内容含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是简单生硬的翻译出意思即可。
而是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到诗词的情境中去。
要了解诗词的语言,作者的表达技巧,诗词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在赏析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录音、图片等教具,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所感受。
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到古诗词的意境。
3.品味诗歌,深化情境教会学生在语言中品味古诗词的表现力;教会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生注重品味古诗词的表现手法,让学生透过古诗看诗人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对话。
从而领悟古诗词内涵,把握古诗词立意。
总之,要以学生诵读为主要手段,在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采用灵活方法进行学习。
以达到“一课一收获,一首一新得”的目的。
二、古诗词赏析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1.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各地风俗我校所选取的古诗词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这些古诗词的作者在古代文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对古代诗词的赏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历次期中期末考试中古诗词的赏析都占有一定分值。
可是,大部分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解题。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掌握一首,根本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下面本人就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略提几个见解。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关注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
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其实也暗示了作者在团圆之夜,却不得不忍受离别之苦,通过题目能了解到很多诗文的深意。
对理解该古诗文有很重要的意义。
2、关注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
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
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抓住古诗词中的景色描写。
古诗词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
可写景,可抒情,可议论,可叙事。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首诗词中都有景色的描写。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方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
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浅谈古诗词鉴赏技巧
浅 谈 古 பைடு நூலகம் 词 鉴 赏技 巧
浙江省瑞安市碧 山镇 中学 黄景锋
【 摘 要】 古诗词鉴赏在高 中阶段是一 门非常重要的分学科 , 考、 从会 统考、 高考等试题来看 , 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 都 而且所 占比例越来越 高。然而, 现在很 多学生不会鉴赏古诗词 , 所以很有 必要 来谈一谈关于古诗词鉴赏有 关知识。 【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 技巧
三 、 悉 诗 词 中 的 渲 染和 烘 托 熟
高 中阶段古诗词鉴赏与初 中有所 不同 , 以鉴 赏训练为 尤 主, 但这种鉴赏仍属初步鉴赏 , 即所谓 “ 就诗论诗 ” 不 涉及诗 , 的流 派, 艺术风 格 , 价等 高深 问题。其基 本要求 是 : 1 鉴 评 () 赏文学作 品的意象 , 意境 , 情感 , 语言 和表 达技巧 。( ) 2 评价 文学作 品的思 想 内容 和作 者 的观点态 度。根据 这一 具体 要
四、 握诗词 中的常见典故 把
诗词 中的句法跟散文有 许多不 同。最 明显 的是 , 诗词 中 经常 出现倒装包 , 例如 “ 素衣 莫起风 尘叹 ” 意思是 风尘 中莫 , 起“ 素衣化缁 ” 叹 ;多情应笑我” 意思是应笑我情 , 之 “ , 这一类 倒装包算是 比较简单 的 。在词 中有 时还 出现 比较复 杂 的倒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古诗词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语言材料,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的优美形象和深刻意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自信。
古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情感体验和社会风貌都可以让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得到丰富的滋养,增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通常是通过课文选读、古诗词鉴赏等方式进行的。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课外阅读、诗歌朗诵比赛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1.课文选读通过课文选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内涵,从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意象构思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诗词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2.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说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也可以结合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形象描绘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和表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诗歌鉴赏比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可以组织诗歌鉴赏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鉴赏水平。
通过比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水平。
浅谈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答题技巧
浅谈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的题型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填鸭式的灌输;而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甚至会让学生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感到非常吃力,没有把握。
所以,接下来谈谈自己对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体会。
1 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2 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古典诗词的题材,往往能或隐或现的揭示诗歌的内容,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从题材上诗歌主要可以分为:2.1 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2.2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2.4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2.5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浅谈
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浅谈古诗词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之根,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育是小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开始,是认知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只有打好基础,他们才能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古诗文教学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
1.古诗文是美的化身古诗文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
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全在短短数句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字的精炼,语言的凝练,情感的迸发,那些千古绝唱在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频频动容。
2.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总目标中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历史在时间维度过程当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旨趣。
因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储备,受益终身,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古诗文教学的问题1.课堂多媒体使用泛滥,颠倒主次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着,为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增添了很多便捷,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课堂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可谓是无处不在,动画视频的频频播放、配乐朗读等等占据了课堂主阵地,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可是学生的思考却一点点在打折。
浅谈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 代 诗歌 的标 题 往 往 是 全 诗 的眼 睛 、 灵魂 , 对 理 解
全 诗 有 指 向作 用 . 是 解 读 诗 歌 的切 入 口。因而 关 注 诗歌
的题 目对 于确 定诗 歌 的 主 旨 .品 味 诗 歌 的语 言 以及 判
另外 , 诸如杜 甫《 春夜 喜 雨 》 、 白居 易 的《 邯郸 冬 至 夜 思家 》 、 柳 中庸 的《 征 人怨 》 等 诗歌 分别 从题 目中 的 “ 喜” “ 思家” “ 怨” 等就 可 以看 出作 者所 表达 的思 想感 情 。
第 二 个 问题 : “ 就砚旋研墨” 与“ 临窗滴 ” 的关 系 是 : “ 就砚旋研墨” 暗 指 以临 窗 滴 下 的 泪水 研 墨 , 和 泪作 书 。 原因是 : 红 笺被 泪水 浸 湿 。由于 情 到深 处 , 词 中主人 公 在
作书 时 不停 流 泪 , 泪水 落 到纸 上 , 红 笺 因而 褪去 了 颜 色 。
首宋 词 , 完成 后 面 的 问题 。
思 远 人
合作 ; 善于发现 , 注重总结。这样 , 阅读将成为学生的一 种 自觉 需 要 。 一 种 人生 必备 的技 能 . 一 种 了 解 未 知 世 界 的手段 , 一种培养高雅境界 的途径 。这样 , 高中语文的
阅读 教 学 就 真 正达 到 了 目的 。 ★作 者单 位 : 广 西 桂 林 市逸 仙 中学 。
抓住了题 目. 也就 大体 抓 住 了 诗歌 的基 本 内 容 。
在高考试题中 。 为 降低 鉴 赏 难 度 . 命 题 人 往 往 会 对
影 响 理解 、 鉴 赏 的疑 难 处 列 出注 释 。这 些注 释 有 的注 明
古诗词教学浅谈
生1 :冉冉升起 。
生2 :升 。
上青 天 ;滚滚 的黄河呼啸 着奔腾而去 ,在 河的尽头 ,是一
轮又 红又大 的圆圆的落 日。课件展示将 古诗中抽象 的文字 转化 为具体 的动 态画面 ,给学生 以美 的享 受 。学生 的兴趣 极 为浓 厚 ,他 们积 极 观察 、 思索 ,很 快从 画面 中领 悟 到 “ ”、 “ 直 圆”字的妙处 :原来这烟乃边 塞狼烟 。边塞 荒 凉 ,没 有什么奇 观异景 ,烽 火台燃起 的那 一股浓烟就显 得 格外醒 目,因此 称作 “ 孤烟 ”。一个 “ ”字写 出了景 物 孤
古典 诗 词是 我 国历 史长 河 中一 颗璀 璨 的 明珠 , 从楚 高,实现 了课堂教学 的最优化。 词汉赋到唐 诗宋词 ,诗风 词韵陶冶 了一代又一代 的华夏儿
如 张 九 龄 的 《 月 怀 远 》 , 前 两 句 重 点 落 在 “生 ” 望
女 。学 习古诗词 ,不仅 能够提高学 生的文学素养 ,而且可 字 上 ,在 以往 的考试 中,也 常见 学 生会 犯把 “生 ”写为 以使学生 受到美 的熏 陶。然而 ,这 些古诗词往往 因其年代 “ ”的错 误 。那 么如 何让 同学 们理 解 这一 “生 ”的妙 升
获得 心灵的愉悦 呢?怎样使这 一首首优 美的诗词深深地 扎 验 ,激 起 学 生 的兴 趣 , 从而 获 得 领 悟 。
根于 他们的心灵 、陶冶他们 的情操呢 ?在 新课程标准教 学 理念 的指导下 ,笔者对古诗 词教学做 了一些有益 的尝试 。
现列论如下:
一
讲 授时 ,借助 于现代教 学手 段 ,一 开始创设 了这 样的 情 境:在一段优 美的古筝 曲伴奏下 ,给 同学们展示 出一幅 月夜的画面 :明月 当空 ,下有一位古装 男子站在水边 抬头 仰 望 ,旁边现 出李 白的名句:举头望 明月,低头 思故乡 。
浅谈古诗词教学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古诗词教学[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表有高度的概括性。
小学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就使古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应注重古诗中的学法指导。
我认为古诗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针对古诗这种文体特点,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大意抓字眼,入诗境诵诗文,悟诗情。
1、知诗人,解诗题知诗人就是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了解他的简单生平,了解他的写诗风格,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了解铁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只要了解了诗人及其写作的背景他当时得到朝廷的赦免令,也就不难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诗人的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也就不难理解还的意思了。
解诗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的题目也是如此。
一般我们先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就知道了文章或诗文的大体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理解古诗的题目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题目按词语划分,弄懂每个词是什么意思(可,也可结合语言环境),然后把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诗题的意思。
如《望庐山瀑布》,其题目可划分为望庐山瀑布三个词语,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李白在庐山看瀑布。
很明显这是一首写景诗。
2、诗文,明大意朗读是我们理解古诗内容的最好途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了解古诗大意;细读,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一环节可用三行对译法来完成。
3、抓字眼,入诗境字眼就是诗中重点的、关键的词语。
诗境就是诗中表达的那种给人以美感的境界。
如《小池》这首诗,我们只要抓住爱惜才露早有这些词语细心体会就能体会到小池塘中各种自然景物的亲和谐的景象。
4、诵诗文,悟诗情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要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从中体会诗人写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二、古诗语言凝练,是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才能领略到诗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代诗词的理解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语文组杨素莲
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很多学生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精力,却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积累太少,无法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致丢分严重。
其实,理解诗歌是有方法的。
如何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呢
首先,通读诗歌
拿到试题后,先通读一遍诗歌,对诗歌有个整体印象。
通读时不能忽略标题和注释。
标题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含有关键信息,有时我们可以从标题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这些信息,,有时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例如《春夜喜雨》,标题中的“喜”字,就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再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标题已告诉了我们时令,也隐约传达出了情感。
而注释,通常有对作者和作品写作背景的介绍,要想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有个准确的理解,注释是不可忽视的。
从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的尸体来看,加注释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难懂的词语,不加注释,容易形成理解障碍;②生僻的字,加注释便于识别;③典故;④交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⑤对前人有争议的诗歌列出不同的理解,以供参考。
做到知人论世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关注作者
阅读一首诗歌,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处境如何等,对理解这首诗能起到引导作用,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杜甫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沉郁顿挫;在内容方面,关注现实,同情百姓疾苦。
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杜甫的诗歌,我们就可以朝这方面去思考,即使不是这样的风格,这些内容也可以是一种参照和提示,因为“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而行之也是模仿”。
我们关注作者,做到知人论世,这会成为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
第三,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这一步是细读诗歌的过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如何找意象呢?首先找名词,看看诗歌写的对象是什么,再找名词前的修饰语,看看所写对象当时是一个什么状态。
尤其要注意动词和形容词,它往往能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感、理想志向、观点态度等。
例如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中名词就有“桃”“雨”“柳”“烟”“莺”等,知道这是写景的诗;再看修饰语有“红”“绿”“朝”“宿”等,就知道这是写清新明朗的春景的诗;再联系标题“田园乐”,就知道诗人是何等的愉悦闲适了。
再看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名词有“金河”“玉关”“马策”“刀环”“青冢”“黄河”“黑山”,这些意象学生一看就能想到是北方边关的景物,因为他们学过《木兰诗》,对北方地名有一些了解了。
再看“岁岁”“朝朝”这些修饰语,多读几遍,就能感受到诗中流露出来的不满于厌烦。
有些意象涉及到用典,语意含蓄,更值得品味。
一定要弄明白典故的含义,否则就无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四,还原诗歌画面
欣赏诗歌,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意象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这也是鉴赏诗歌必须要做到的。
谢冕说过:“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
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
”“诗中所提供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意象,“泡”的过程就是想象的过程。
这个“泡”字真是很形象,想想看,干的东西经水泡涨后,体积上该会多出多少倍啊。
我们理解诗歌时,也要把“意象”这种凝练的含蓄的“干”的文字用我们的想象来泡涨,那意思会有多么丰富!再把这些意象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组合、想象,把它想成一幅画面,再现诗人写作时的情景。
我们答题时,还要把这个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是鉴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把握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
简单地讲,意境就是诗歌所描述的画面给人的感觉。
鉴赏意境的常见术语有: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诗人对于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连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曲中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他们有机的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
第六、把握抒情主人公情感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当然也是设计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主要出发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管诗歌中写的是人还是事,是景还是物,学生解答诗歌鉴赏题时,都要归结到诗人的情感态度、观点思想、理想志向等方面来。
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多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祖国及其山水;②忧国忧民;③反对战争,追求和平;④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⑤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⑥咏史规劝统治者,揭露社会黑暗;⑦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⑧抒发个人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等情感。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
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些诗词意象的特定含义了。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意象寓意的归纳。
【动物类】
(1)蝉: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时令节日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
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
(3)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