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生命科学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共60张PPT)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这个计划里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功能基 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 有人提出了“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 因组学”,“癌肿基因组解剖学计划”等 等,希望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能把人类遗 传密码破译以及对导致乳腺癌、糖尿病、 肥胖症、哮喘等遗传特征的基因加以具体 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将整个 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 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来。
•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20世纪末取得了迅猛地发展,为农业、 医药卫生、工业和国防等事业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21世纪的前景更加辉煌。学好生 命科学,对于我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预测:
•21世纪将会成为生命科学取得
重大突破的世纪,生命科学将 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社会、 经济、人类生活方式及思维方 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 人脑科学是现代人体科学中未知因素最多
的领域。为了探索人体奥秘,攻克各种疾 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美、欧、日等国 家纷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 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 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形成了生物脑、意识
脑、非常脑和人工脑的一些研究热点。
生命科学的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 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等领域。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 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 到其它物种中,改造 生物的遗传物质,使 被改造的生物在性状、 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 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 转变。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ppt课件4
编者语
• 要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如何保持时时刻刻都能认真听讲不走神呢?
•
1、往前坐
•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坐在后面很
•
2、不要看书,要看老师的眼睛
•
只要老师不是在一味地读教材,那老师的“话”就不可能和你低头看着的教材上的“文字”一致。头脑聪明的学生,也许能做到既集中精神听老师的话,又集中精神看眼前书上的内容。可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
认真听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地“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往往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摊在眼前的书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2019/10/18
教学资料精选
12Leabharlann 谢欣赏!2019/10/18
教学资料精选
13
•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
•
4、即便上课时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
有些同学觉得老师讲的听不懂,就干脆不再听讲,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就非常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直接导致考试时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内容
生命科学课外:
• 生物模型展; • 生命科学探究小实验; • 生命科学调查活动。
如果你有兴趣,你还可以有更多的课外: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精品
b dc
ef
(C) i a
j i h
g
(D) j
(3)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调节转换器, 异物随物镜的转换而不动,则说明异物在
(A) a (B) e (C) d
(D) f
(4) 使用显微镜时,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调节
(A) c (B) d
(C) e
(D) f
a
b
j
dc
i h
ef
g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412)58 (1)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6倍7物镜正下方
(2)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 离标本0.5cm处 (3) 调节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 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5) 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 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使视野中的物象清晰 (6)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7) 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宽_____格, 宽_____UM 每格长度为1.75um
测量五个细胞,取平均值,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分析与讨论
•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精确性的 问题?试分析原因。 ①显微镜焦距没有调准时,显微测微尺的标尺刻度线
会有粗细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②操作不够熟练,不够仔细造成测量误差。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ef
(C) i a
j i h
g
(D) j
(3)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调节转换器, 异物随物镜的转换而不动,则说明异物在
(A) a (B) e (C) d
(D) f
(4) 使用显微镜时,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调节
(A) c (B) d
(C) e
(D) f
a
b
j
dc
i h
ef
g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412)58 (1)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6倍7物镜正下方
(2)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 离标本0.5cm处 (3) 调节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 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5) 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 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使视野中的物象清晰 (6)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7) 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宽_____格, 宽_____UM 每格长度为1.75um
测量五个细胞,取平均值,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分析与讨论
•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精确性的 问题?试分析原因。 ①显微镜焦距没有调准时,显微测微尺的标尺刻度线
会有粗细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②操作不够熟练,不够仔细造成测量误差。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ppt课件4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 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 — 生命的形态多变
但是化学成分是统一的 • 元素:无机界的 C、H 、P 、N 、O、S • 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糖、维生素
认识生命 质
认识组成生命的物
第一节
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及其功能
生物具有多样性,但生物体的化学组 成基本相似。
参与生物体组成,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 元素大约27种,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 布。
参与生物体组成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常量元素(万分之一)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较高,至少约占生物体 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 要生物功能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C、H 、O 、N 、S 、P 、Cl 、Ca、
K、Na、Mg 等11种元素。
其中 C、H、O、N、P、S、Ca等,约占生物
含量
435 284 264 241 247 676 118
二、微量元素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一般在百万分之一 (µg/g)或亿分之一(ng/g)级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Fe、Cu、Zn、Mn、Co、Mo、Se、Cr、 Ni、V、Sn、Si、I、F、B、Al等16种 元素。
功能: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或辅因子。
食物来源
mg/100g
含钙丰富的食物
食物
虾皮 虾米 河虾 泥鳅 红螺 河蚌 鲜海参
含量
991 555 325 299 539 306 285
食物
苜蓿 荠菜 雪里蕻 苋菜 乌塌菜 油菜苔 黑芝麻
含量
713 294 230 187 186 156 780
食物
酸枣棘 花生仁 紫菜 海带(湿) 黑木耳 全脂牛乳粉 酸奶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 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 — 生命的形态多变
但是化学成分是统一的 • 元素:无机界的 C、H 、P 、N 、O、S • 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糖、维生素
认识生命 质
认识组成生命的物
第一节
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及其功能
生物具有多样性,但生物体的化学组 成基本相似。
参与生物体组成,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 元素大约27种,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 布。
参与生物体组成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常量元素(万分之一)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较高,至少约占生物体 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 要生物功能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C、H 、O 、N 、S 、P 、Cl 、Ca、
K、Na、Mg 等11种元素。
其中 C、H、O、N、P、S、Ca等,约占生物
含量
435 284 264 241 247 676 118
二、微量元素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一般在百万分之一 (µg/g)或亿分之一(ng/g)级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Fe、Cu、Zn、Mn、Co、Mo、Se、Cr、 Ni、V、Sn、Si、I、F、B、Al等16种 元素。
功能: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或辅因子。
食物来源
mg/100g
含钙丰富的食物
食物
虾皮 虾米 河虾 泥鳅 红螺 河蚌 鲜海参
含量
991 555 325 299 539 306 285
食物
苜蓿 荠菜 雪里蕻 苋菜 乌塌菜 油菜苔 黑芝麻
含量
713 294 230 187 186 156 780
食物
酸枣棘 花生仁 紫菜 海带(湿) 黑木耳 全脂牛乳粉 酸奶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ppt课件1
学医 学 生 物
(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连接方式
(1)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 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肽(peptide) 1)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2)两分子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三分子氨基酸缩合则形成三肽……
6. 糖的主要功能:
1)供能:人体所需能量50%~70%来自糖类; 2)参与物质构成:参与细胞壁、细胞膜、核酸、免疫 球蛋白构成。
二、脂类
1.脂类是脂肪、类脂和固醇类化合物的总称; 2.脂类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元素构成主要为C,H,O三种,有些脂类还含有
N,P等元素。
二、脂类
1)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是
萄糖(血糖)、果糖、核糖(构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等;
4. 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的糖;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
糖、麦芽糖,多为储存的营养物质或代谢中间产物。
5. 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分子量可
达几万至几百万;主要包括淀粉(主食)、纤维素和糖 原(肝糖原-血糖、肌糖原-肌肉运动;储能)。
五、酶
酶: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
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最适条件) 酶 的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特 酶具有高度不稳定性 性
酶的活性可以调控
五、酶
酶: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
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 单纯酶:仅有氨基酸构成的一类酶。
的
分 类 结合酶
(全酶)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 (决定反应特异性)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细胞膜》课件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 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 比较烦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影响对细胞膜的提取。同时,植物细胞内含有核膜 和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等众多膜结构,对提取细胞膜会造成干扰。细胞液中的有机 酸不会溶解膜结构。
【例1】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
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1)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
。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你选择该材料的原因是 。
(3)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4)经过(3)的实验步骤后,可用下列哪些方法进一步获得纯净的细胞
一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制备细胞膜应注意的问题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 成块;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注意吸力不要过大,防止细胞被吸 走,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 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蛋 白 质
约 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 白质来行使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 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 比较烦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影响对细胞膜的提取。同时,植物细胞内含有核膜 和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等众多膜结构,对提取细胞膜会造成干扰。细胞液中的有机 酸不会溶解膜结构。
【例1】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
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1)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
。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你选择该材料的原因是 。
(3)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4)经过(3)的实验步骤后,可用下列哪些方法进一步获得纯净的细胞
一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制备细胞膜应注意的问题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 成块;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注意吸力不要过大,防止细胞被吸 走,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 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蛋 白 质
约 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 白质来行使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课件
显微测微尺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商 Z.Jansen(1588---1628)于1604年创制 的。用来观察跳蚤,故称为“跳蚤 镜”。
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 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 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 第一台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是英 国学者虎克(Robert Hooke)制 造的。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 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
技术的总称,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 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科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PCG-1,瘦素基因,能量代谢开 关, 脂肪吸收基因反义抑制,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基因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之间产 生着日益尖锐的矛盾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商 Z.Jansen(1588---1628)于1604年创制 的。用来观察跳蚤,故称为“跳蚤 镜”。
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 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 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 第一台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是英 国学者虎克(Robert Hooke)制 造的。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 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
技术的总称,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 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科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PCG-1,瘦素基因,能量代谢开 关, 脂肪吸收基因反义抑制,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基因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之间产 生着日益尖锐的矛盾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ppt课件5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
2、不要看书,要看老师的眼睛
•
只要老师不是在一味地读教材,那老师的“话”就不可能和你低头看着的教材上的“文字”一致。头脑聪明的学生,也许能做到既集中精神听老师的话,又集中精神看眼前书上的内容。可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克隆羊“多利”
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高度未分化细 胞,具有发育 的全能性,能 分化出动物的 所有组织和器 官,包括生殖 细胞。
1999年,被《科学》杂志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 之首。
英国培育出人工精子 未来女人或不需要男人
2009年07月09日 07:35 来源:中国日报网
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日说,他们在实验室里用人类胚胎干 细胞培育出人类精子,该实验为世界上首次。这项研究成果 在人类首次培育出胚胎干细胞后11年出炉,显示了人们在干 细胞研究领域的飞快进步。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许有一天, 女人真的不需要男人了。
2、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豌豆杂交实验解释了生物遗传基本规律
20世纪 近代遗传学
3、分子生物学阶段
DNA 双螺旋结构(1953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当代生命科学发展方向
• 微观领域方向:分子生物学发展
• 宏观领域方向:生态学的发展
当代生命科学研究重大成果
1997-2003
致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和耐药性产生
寻找恢复人类肿瘤中p53抑癌基因功能的药物
2、转基因技术
甲生物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ppt课件2
我国现代的成就
1965年 [中]集体
结晶牛胰岛素 世
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 酸
[中]集体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 tRNA
小结:
• 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细胞的发现、进化论、DNA双螺旋 结构、人类基因组计划
• 我国的成就:古代+现代 • 生物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B.人类红绿色盲研究
C.萨顿的蝗虫实验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5、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 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统计学 的方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 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 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2)放大倍数的计算 例“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是该物 体的长度和宽度被放大了
例题
•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
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则在视野中
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 (3)目镜和物镜的区分 有螺纹: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口径越小 距物体越近
• 2.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1)位置: 目镜测微尺:目镜镜筒的光阑上 物镜测微尺:载物台上
• (2)细胞的测量:
重合的物微尺的小格数
目微尺每一小格的长度=
×10
重合的目微尺的小格数
10× 40×
10× 7um
【优课】高中_生物沪科版第一册课件: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共18张PPT) - 最新
造林,调节气候、减少灾害;…等系列问题。各国政府和人 民取得了一致的科学认识,并为此目标共同努力。
•㈣ 现代:
——生态学阶段
近十几年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对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影响越来越大,
①1997年克隆动物(多利羊)和 转基因生物工程成功 ②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③人体器官移植成功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高二 生命科学绪论)
丰华中学 生物组
人之初:
被精子 包围的卵子
人(哺乳动物)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16个星期之后,
受精卵发育成 初具雏形的胎儿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生命科学与人类生产实践)
(一)早期: 1.东方
①中国公元前5世纪种植水稻,公元前3世纪饲养猪。 ②中国春秋时代《诗经》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③中国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
⑶、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
①中国分配到1%测序任务,是第三条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碱 基对,测序后发现142个基因,其中80个为预测基因。 精确度99.99% ,达国际先进水平。
②改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格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⑷ HGP的意义与影响
①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与40年代“蔓哈顿”原子弹计划、
例如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有3对染色体上的
基因和遗传学疾病高度相关。
①
①第1号染色体基因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 (老年痴呆前期)
②第6号染色体基因与人类智能相关,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③
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X染色体有数十种疾病基因(色盲基因、
血友病基因)
二、展望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临许多重大课题 1、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 (基因组研究的第二阶段)
•㈣ 现代:
——生态学阶段
近十几年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对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影响越来越大,
①1997年克隆动物(多利羊)和 转基因生物工程成功 ②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③人体器官移植成功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高二 生命科学绪论)
丰华中学 生物组
人之初:
被精子 包围的卵子
人(哺乳动物)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16个星期之后,
受精卵发育成 初具雏形的胎儿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生命科学与人类生产实践)
(一)早期: 1.东方
①中国公元前5世纪种植水稻,公元前3世纪饲养猪。 ②中国春秋时代《诗经》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③中国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
⑶、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
①中国分配到1%测序任务,是第三条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碱 基对,测序后发现142个基因,其中80个为预测基因。 精确度99.99% ,达国际先进水平。
②改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格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⑷ HGP的意义与影响
①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与40年代“蔓哈顿”原子弹计划、
例如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有3对染色体上的
基因和遗传学疾病高度相关。
①
①第1号染色体基因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 (老年痴呆前期)
②第6号染色体基因与人类智能相关,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③
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X染色体有数十种疾病基因(色盲基因、
血友病基因)
二、展望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临许多重大课题 1、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 (基因组研究的第二阶段)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1
“超级细菌”引发的思考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 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 叫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基因。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并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
滥用抗生素惹的祸!
圣元奶粉与“早熟门”事件
古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
近代西方
现代生命科学
现代:实验法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 时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 植物达200多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齐民要术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脑科学
日常生活中的睡眠与觉醒、情绪和行为、 学习和记忆都是脑活动的结果。
许多与神经系统损伤或脑功能失调有关 的疾病,如截瘫、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 痴呆症)、帕金森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甚至生命。
通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与行为水 平上的分析相联系,有可能揭示脑的神经 计算原理,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 设计思路。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 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 人脑本质。
1604年,荷兰眼镜商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台显微镜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 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 “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 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 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了细胞学说。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ppt课件3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分子
脂类
沈 阳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学 教 研 室
脂类不溶于水,但都能够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苯中 。H:O远大于2。
中性脂肪 蜡
分类
磷脂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分子
沈
阳
农 业
功能
大
学
植
物
学
教
研
室
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是贮存能的分子,氧化时产生的能约是糖的二倍, 所以细胞贮存脂肪比贮存糖经济得多; 构成生物表面的保护层,如皮肤、羽毛及果实表面 的蜡质; 是很好的绝缘体,动物皮下脂肪油保持正常体温的 作用; 是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 睾酮、、肾上腺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等。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分子
蛋白质
沈 阳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重要性 学 教 研 室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物质,它对生命的重要性体现 在两个字上:质与量上。
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 质就能表达出什么样的生物性状。
量: 原生质的各种成分比例
学
教
研
室
分子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分子
沈
阳 农
功能
业
大
学
植
物
学
教
研
室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核苷酸还可以作为化学能量携带者,其中ATP(三磷酸腺 苷)称为能量的货币单位; cAMP(环腺苷一磷酸)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细胞信 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高中生命科学第 一册全套PPT课件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关键问题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30-50年代: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20世纪50-70年代: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起步发展。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 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传信息和 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 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的23对染色体
•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是糖 尿病中最普遍的 一种,多发于45岁以上的肥 胖者。胰岛素是一种刺激信号,细 胞表面和
正常基因
注入患 者体内
并入正常基因 的干细胞
生物多样性保护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 区——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 系统。珍稀植物有人参、红 松等;珍稀动物有梅花鹿、 东北虎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 护区——保护斑头雁、 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 生存环境。
脑科学
为了探索人体奥秘,攻克各种疾病,开 发人工智能技术,美、欧、日等国家纷 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 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1)提出疑问
教室生物角的水族箱中饲养着从小河里采 集来的柳条鱼。经过三年的饲养和观察下来, 发现一到春天,鱼儿游动活跃并开始产仔。有 心的同学做了如下的记录:
第一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17日;
第二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20日;
第三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15日。
为什么柳条鱼在4月 中柳条鱼产仔; ②每天的日照时间随季节变化延长,引起柳条鱼 产仔。
(3)设计实验
①材料选择
体长和健康状况相近的雌雄柳条鱼
②仪器
水族箱、电热棒、恒温调节器、日光灯光源
③实验时间
2-3月
④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一
4只水族箱分别用电热棒和恒温调节器调节水温 保持在8℃、12℃、20℃、24℃,然后分别放入相同 数量的雌雄柳条鱼数对,观察产仔情况。
生的变化。
目前蛋白质组在医学方面的研
究重点在于对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
治疗,对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机理、耐药性及发现
新的抗生素为主。
转基因技术
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 我国培育的转基因兔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 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取患者 骨髓
分离干 细胞
病毒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蛋白质组学
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ie大学的Wilkins和
Williams等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了
蛋白质组(Proteome)这个概念。定义为“蛋白质
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即
“的P“ROOMTEEO”字M母E”拼是接由而蛋成白。质目的前“对PR蛋O白TE质”和组基的因分组析
工作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二维胶电泳
等技术得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机体、组织或细胞
的全部蛋白质的图谱,相关数据将作为待测机体、
组织或细胞的二维参考图谱和数据库。另一方面
是比较分析在变化了的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组所发
内部必须有处理这种信号的蛋白质分子,据认 为Ⅱ型糖 尿病是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出现
缺陷所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负责人弗朗西
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美国国家卫生研 究所的实验室研究糖尿病,正在第20号染色体 上的某个区域寻找一个可疑基因。他说,第20 号染色体测序工作对他帮助甚大。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
宏观领域的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的移植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oject,HGP) 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 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 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 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 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 部遗传信息。这一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 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
• 1954年,美国波士顿的医学家哈特韦尔·哈 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人体 器官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为了避免出现 身体排斥外来组织这个最大的难题,这次手术 是在一对双胞胎身上进行的。尽管如此,它还 是开创了人体器官移植的新时代。
罗纳德(左)捐 肾给哥哥理查德, 一不留神名留青史。
实验方法二
4只水族箱中各放入雌雄柳条鱼数对,用黑布覆 盖,用日光灯照射,人工控制光照时间,使每日光照 与黑暗时间比(h∶h)分别为8∶16,10∶14, 12∶12,14∶10。然后观察产仔情况。
•谢 谢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达尔文:
我的成功不管多大,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 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 观察和实验上的勤奋。
斯科:
质疑人们已接受的事物,努力扩展知识的 疆界、得到从未有人获取过的新信息,是对你 想像力的挑战。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生命科学不仅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 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精神。
•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 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 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人体干细 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功能干细胞,可直 接克隆人体;另一种是多功能干细胞,可直 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 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 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 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摩尔根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
本规律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
分子生物学阶段: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关键问题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30-50年代: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20世纪50-70年代: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起步发展。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 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传信息和 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 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的23对染色体
•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是糖 尿病中最普遍的 一种,多发于45岁以上的肥 胖者。胰岛素是一种刺激信号,细 胞表面和
正常基因
注入患 者体内
并入正常基因 的干细胞
生物多样性保护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 区——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 系统。珍稀植物有人参、红 松等;珍稀动物有梅花鹿、 东北虎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 护区——保护斑头雁、 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 生存环境。
脑科学
为了探索人体奥秘,攻克各种疾病,开 发人工智能技术,美、欧、日等国家纷 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 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1)提出疑问
教室生物角的水族箱中饲养着从小河里采 集来的柳条鱼。经过三年的饲养和观察下来, 发现一到春天,鱼儿游动活跃并开始产仔。有 心的同学做了如下的记录:
第一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17日;
第二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20日;
第三年开始产仔的日期为4月15日。
为什么柳条鱼在4月 中柳条鱼产仔; ②每天的日照时间随季节变化延长,引起柳条鱼 产仔。
(3)设计实验
①材料选择
体长和健康状况相近的雌雄柳条鱼
②仪器
水族箱、电热棒、恒温调节器、日光灯光源
③实验时间
2-3月
④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一
4只水族箱分别用电热棒和恒温调节器调节水温 保持在8℃、12℃、20℃、24℃,然后分别放入相同 数量的雌雄柳条鱼数对,观察产仔情况。
生的变化。
目前蛋白质组在医学方面的研
究重点在于对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
治疗,对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机理、耐药性及发现
新的抗生素为主。
转基因技术
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 我国培育的转基因兔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 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取患者 骨髓
分离干 细胞
病毒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蛋白质组学
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ie大学的Wilkins和
Williams等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了
蛋白质组(Proteome)这个概念。定义为“蛋白质
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即
“的P“ROOMTEEO”字M母E”拼是接由而蛋成白。质目的前“对PR蛋O白TE质”和组基的因分组析
工作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二维胶电泳
等技术得到正常生理条件下的机体、组织或细胞
的全部蛋白质的图谱,相关数据将作为待测机体、
组织或细胞的二维参考图谱和数据库。另一方面
是比较分析在变化了的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组所发
内部必须有处理这种信号的蛋白质分子,据认 为Ⅱ型糖 尿病是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出现
缺陷所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负责人弗朗西
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美国国家卫生研 究所的实验室研究糖尿病,正在第20号染色体 上的某个区域寻找一个可疑基因。他说,第20 号染色体测序工作对他帮助甚大。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
宏观领域的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的移植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oject,HGP) 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 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 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 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 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 部遗传信息。这一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 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
• 1954年,美国波士顿的医学家哈特韦尔·哈 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人体 器官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为了避免出现 身体排斥外来组织这个最大的难题,这次手术 是在一对双胞胎身上进行的。尽管如此,它还 是开创了人体器官移植的新时代。
罗纳德(左)捐 肾给哥哥理查德, 一不留神名留青史。
实验方法二
4只水族箱中各放入雌雄柳条鱼数对,用黑布覆 盖,用日光灯照射,人工控制光照时间,使每日光照 与黑暗时间比(h∶h)分别为8∶16,10∶14, 12∶12,14∶10。然后观察产仔情况。
•谢 谢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达尔文:
我的成功不管多大,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 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 观察和实验上的勤奋。
斯科:
质疑人们已接受的事物,努力扩展知识的 疆界、得到从未有人获取过的新信息,是对你 想像力的挑战。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生命科学不仅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 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精神。
•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 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 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人体干细 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功能干细胞,可直 接克隆人体;另一种是多功能干细胞,可直 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 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 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 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摩尔根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
本规律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
分子生物学阶段: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