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龙通小学王文强
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学而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他们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激起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如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8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同学的故事。教学时,为了学生便于理解,我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结合视频和图片,把学生的视线和思考拉向地震的惨烈现场。学生被影片中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感染了,为学生体会后文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艰难做好了铺垫。这样,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再现情境,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达到了“感知、理解、运用”的目的。
二、关注差异,以学定教
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情,从学生需求出发展开教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自己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在自主自由中学习。
对那些稍差的弱势群体,就要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对了或对一部分,及时鼓励。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试想,这样一些弱势群体的学生也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又怎能不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呢~
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后,问:“桂林山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反馈的形式就多种多样。擅长朗读的学生尽情显示朗读的风采;绘画好的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口语表达强的学生以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桂林的山和水;书法爱好者则摘抄优美词句向同学们展示;善舞者以形体语言来表现等。看,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表现也不一样,课堂上教师应顺学而导,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让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更高境界。
三、调动感官,顺流开渠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也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
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学生应用多种感官体验学习,课堂就会注入活力,生机勃勃。
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一文,我就顺流开渠,让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组内探讨。学生在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反馈里,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完整了,学生的参与率也提高了。当然了,除了“动脑”“动口”“动手”之外,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有如“小表演”“小演示”“小话剧”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放飞心灵,因势利导
有人曾把教师比作“婚姻介绍人”,这是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因势利导,让学生多问,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拓新的领地。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例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鲁迅上学迟到是有原因的,老师批评他,他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没有打消学生这个问题,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有的说:鲁迅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有的说:他后悔迟到;有的说:鲁迅不想以家务
繁重作为理由原谅自己……从而让学生悟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高贵品质。这样通过对话、沟通、合作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激发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注重课堂教学,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互动过程,更是一种新理念。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生机、更活力、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