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功能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33b6d2a998fcc22bcd10ddc.png)
当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已经突破早期对景观结 构的描述,达到对景观生态系统的过程分析阶 段。尽管现在关于流或过程的研究大都是经验 性的,而正是这些经验性的信息积累无疑会成 为未来景观生态学原理形成的基础。进一步的 发展应主要依赖概念公理体系的建立和技术的 改进。
水(地表和地下水)──可传输矿质养分、种 子、昆虫、污染、肥料和有毒物等。地表水和 地下水流(地表径流和潜水径流)是一种,可 携带许多物质,譬如矿物营养等溶解物质和小 有机质和繁殖体等。地表径流通常还引起侵蚀。
飞行动物──(鸟类、蝙蝠、蜜蜂)用羽毛和 四肢传输各种各样的种子、孢子和昆虫,有时 可用肠道传播种子。
地球表层生态圈、区域生态综合体是具有不同 功能类型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镶嵌体,其整体 功能是各类个体单元异质功能的耦合。功能类 型的认识是从相互关联角度出发,对功能分异 的识别。
作者曾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1989), 把区域内景观的功能类型划分为生产性、 保护性及消费性三种,进而提出生产型、 保护型、消费型及调和型四种景观(土 地)生态系统类型。
尽管景观生态学考虑的基本范围是所谓 的景观尺度,该学科同时认识到较之更 大和更小系统跨尺度关联的重要性。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河流体系中不同等级 支流间的特定关联,体现了一种连续的 跨尺度相关。
等级理论重在描述同时存在于多个尺度或层次 上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每一这种要素的功 能都贡献并受制于它嵌入其中的更大系统。
景观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人工设计景观 结构的优化格局,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
对景观感知的研究已阐明景观镶嵌的美学意义, 景观功能分析也有助于其美学和一些社会价值 的认识。
景观及其镶嵌状的变化是永恒的,景观生态学 家必须以动态性的观点考察景观结构、功能及 其相互间的关系。主观上充分认识这一点,是 理论与应用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8242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f.png)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过程中所遭受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以生态的角度来对城市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规划和设计,旨在实现自然与城市、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下面将从如何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及设计、应用案例以及生态景观规划的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如何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及设计1. 确定生态规划主题首先,需要明确生态规划的主题,即确定规划的目的和内容。
如:城市公园、山区旅游区、湿地公园等。
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规划要根据特定的环境和应用目标,明确规划内容与涉及的生态因素。
2.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是进行生态景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的历史、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规划区生态现状,辨别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环境问题,为规划的科学性基础性打下基础。
3. 生态设计原则生态景观设计是针对所处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等条件,从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科学性、审美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
合理的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原则,即应将规划和设计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生态”为目标,实现生态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2)可持续性原则,即应将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源、能源等问题,都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审美原则,即应在保障生态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环境的景观和美学价值。
4. 设计方案及实施设计方案是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设计和规划的思路和原则转化为可实现性的具体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具体的设计细节、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控制。
实施需要针对具体设计和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适宜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达到规划目标。
如:木质地板铺设、草坪及植被布置、钢结构建筑搭建等。
二、应用案例从目前的生态景观规划的实践论证来看,国内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案例比较成熟。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225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f.png)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逐渐凸显。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绿地越来越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命力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十分必要。
二、目标本规划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水平,增强城市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护和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植被面积;2.增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3.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4.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5.提升城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三、策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规划采取如下策略: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通过新增绿地、扩大绿地规模和提高绿地覆盖率的方法,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2.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创建生态廊道和强化社区绿色空间的建设,守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3.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质量。
通过景观设计、生态恢复和绿化养护等策略,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质量,增强城市的生态感受性。
4.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开展生态修复、减少污染排放等策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5.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业。
通过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和推广、营造生态环境的观赏性等策略,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城市全域旅游的发展。
四、实施措施为了顺利实现以上策略,本规划应具体实施以下措施:1.制定并实施绿地建设和管理规划,推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2.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加强城市景观的生态连通性;3.发展多元化城市绿化服务产业,提高城市绿地的管理效率;4.增加城市公园和植被的面积,并完善城市绿地建设标准;5.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6.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自然保护意识,推广绿色生活理念;7.培育和开发城市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生态品质的旅游环境。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a486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工业区绿化建设
加强工业区内的绿化建设,提高工业 区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工业区的生态 环境。
工业区能源利用与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工业区的能 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 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CHAPTER 05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利用大数据、GIS、遥 感等技术进行生态景观 规划与设计,提高规划 效率和精确度。
功能要素
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休闲游憩
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活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 的需求。
科普教育
结合景观设计,设置科普教育设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 养。
CHAPTER 04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CONTENTS 目录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要素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指将生态 学原理和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 以创造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的绿色空间为目标的过程。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 、交通、卫生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生 活质量。
旅游景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自然保护区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游客容量管理
控制景区游客容量,避免过度拥挤和人为破 坏,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貌。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a7ada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6.png)
8.低碳城市的设计理念主要关注建筑物的美观程度。()
9.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合理的水系治理可以减少城市内涝。()
10.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可以完全忽视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生态
2.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3.生态廊道
4.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5.绿地系统
6.自然环境
7.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
A.增加商业设施
B.绿色交通
C.高层建筑
D.城市广场
19.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海绵城市的核心目标是()
A.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B.减少城市内涝
C.提高城市景观美观
D.降低城市污染
20.下列哪种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方法有助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A.绿地系统规划
B.道路拓宽
C.城市扩张
D.水系治理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绿地系统
B.水系
C.交通网络
D.城市建筑
18.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A.提高绿化覆盖率
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规划
![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22fc51e52d380eb62946d54.png)
浅析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规划【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工厂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绿化面积逐年减少。
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也越来越重要,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探讨在设计规划方面的一些概念,以及设计需要的理论支撑等基础问题,对不同的设计进行比较,并作出可行的总结,为今后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生态设计;生态设计规划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口激增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森林、土地、水等资源。
但这还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石油泄漏等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并且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人类的生存已经遭遇威胁。
可持续发展被各国提上日程,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讨论,生态设计这一行业的产生,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涉及的方面很多,工业、农业、森林等都可以进行生态设计。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问题,引发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思考,清楚的认识现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人类真正的做到和自然和谐相处。
一、什么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1.生态设计的涵义生态设计的概念目前没有很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是一种设计形式,并且这种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对环境产生破坏,要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其实就是把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
其实,人们的活动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态,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为了生存对周围的环境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虽然微小,却也在生态工作范围内。
现在我们把生态设计的概念外延,覆盖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2.景观生态设计的涵义我们在探讨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时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在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上分开研究。
广义的方面是这样解释的,在对一种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运用生态学方面的原理和知识,基于这样的景观生态设计,就可以被认为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了。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e4e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1.png)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905483d4d8d15abe234e90.png)
4.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
①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 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高 度的综合性; ②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 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 ③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 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 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 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1.生态规划
利用生态学理论而制定的符合生态学要求的 土地利用规划称为生态规划 目前,生态规划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自然 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
2.景观规划 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 我们可将所有可能造成景观格局或组分发生 变化的规划设计活动都称为景观规划,如城镇建 设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园林规 划等都可纳入景观规划的范畴。
(2)内容:景观中的生态过程包括能流、物流、 信息流和物种流,这些过程引起物质、能量、信 息和物种在景观中的重新聚集和分散,形成新的 景观空间格局,最终表现在土地利用格局上。
4. 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
(1)目的:全面了解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并 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 (2)意义:景观生态图可以客观而概括地反映出规划区景观生 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其意义在于它能划 分出一些具体的空间单位,每一单位具有独特的非生物与生 物要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独特的物流能流规律,独特的 结构和功能,针对每一个这样的空间单位,可以拟订自己的 一套措施系统,以求得在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取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a4d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c.png)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等原因,往往会带来许多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是指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绿地等区域进行的规划和设计,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等方面为目标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
2. 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自然性原则景观设计必须依据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情况,尽量保持地形自然,使植物的生长、栽培、保护和砍伐等自然因素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状态。
2.2 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因素,以便达到保护、改善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
2.3 人本性原则景观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人的需求和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以人为本,整个设计应该符合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2.4 适应性原则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期和复杂性,明确当前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规划设计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3. 实施步骤3.1 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对城市的环境、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以及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深入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明确规划需求。
3.2 规划设计在全面了解城市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并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
3.3 实施施工规划设计通过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施施工,包括城市绿化、废弃场地的改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水源涵养和保育等。
3.4 监测评估规划设计和实施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评估工作,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要点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58250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f.png)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要点摘要: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加强对原始自然生态的保护,充分利用好当地特色植物和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各种景观元素,打造艺术性、美观性、功能性兼具的园林景观。
在风景园林中,人们可以看到多样化的植物和动物,良好的视觉效应使其沉醉于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之中,将园林当作是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风景园林工程整体效益会大幅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引言在生态规划理念下,设计园林景观应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点,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性和美观性。
为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提高其生态效益,应当选择适宜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尽量使用本地植物,科学规划园林景观布局,提高生物资源利用率。
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涉及供给、需求、资源配置、经济循环等方方面面,而绿色、低碳、可持续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只有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生活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
1生态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1.1有利于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由于风景园林工程中运用的元素较多,各类元素的搭配是一项难题。
生态理念的运用,充分表明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能够将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凸显风景园林主题的同时,更好地还原自然生态,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让人们的心情变得十分舒畅,艺术情操得到了熏陶,显著增强风景园林对大众的吸引力。
1.2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快节奏的生活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感到身心俱疲,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对生活失去了激情,无暇顾及身边的景色,渴望回归自然是大众共同的心声。
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5e86214028915f814dc242.png)
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作者:郝燕董成林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1期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完备,对于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性。
景观生态规划可以用于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园林景观达到多样化发展目标。
1 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1.1 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生态学基本理念,可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对于促进城市园林快速发展、消除环境污染、优化环境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学的视角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美化城市,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体系,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需要。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协调发展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更有优势,可以有效节约设计成本,保证园林景观更好地符合地方环境现实需求,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建设施工难题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园林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而且还要符合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
只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审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才能满足城市绿化内在需求,做到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
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科学分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性标准,有助于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指导。
同时,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实现地方绿化元素的有效运用,做到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统筹,更好地发挥地方植物元素的应用价值。
另外,在生态学视角下,可以进一步根据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有毒物质情况,发挥园林景观改善环境作用,对于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侵蚀问题有重要作用。
1.3 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应用价值。
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了从单一景观向综合性景观设计的转变,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实现树木的优化配置。
【图文】景观生态学规划与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图文】景观生态学规划与设计研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cf494d4b35eefdc8d33382.png)
华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实例:江滨游园斑块绿地的景观设计沿婺江绿地景观带是金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中的五佰滩公园和燕尾洲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一起,构成金华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绿核。
这里所指的江滨游园是其中的一段,主要包括婺江南岸西自河盘桥东至开发区大桥绿地景观带,跃约4.5km。
由于它处于整个沿江绿地景观带的中段,沿带是金华江南最主要商贸集散地和居比集中分布区,因而其景观设计对于反映金华城市的魁体风貌、居民的日常生活游憩、外米游客的观光休闲以及江堤的保护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金华外环线廊道绿地景观设计中间快车道分币带的模纹花坛设计,以海桐球为中心,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杜鹃、红色丰花月季或一串红等色叶、色花构成彩色斑纹,衬以冷季型草坪,形成很好的廊道绿地景观。
在外环线两侧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筑物,在适合绿地建设的地段,可将人行道绿带往外展开.形成局部的斑块绿地。
通过多形式的植物景观设计.增加城市绿地景观的多样性。
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优化金华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
景观设计
的对象往往比较具体,尺度相对较小;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等相关原理使得景观从业者的设计更具有科学合理的存在性;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
the end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539d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3.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代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剧烈减少。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入和配置绿地资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城市的环境压力。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
同时,绿地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可以设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这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生态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绿地进行景观化设计,以营造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设计成果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首先,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绿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合理选择植物和构筑物,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增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社会效益。
设计师应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和文化等需求,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
谈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谈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1c155a77232f60ddcca184.png)
谈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阐述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生态设计观贯穿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和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针对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园林景观的低碳性、生态化、人文性、能量、物质、资源可持续循环等多角度探讨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景观是指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能够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景观。
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具有自我更新和持续的再生能力。
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据设计园林景观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生态持续性,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
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上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尤其是环境问题。
无论哪个规划设计方案,确切的说,没有哪个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是可以完全避免产生生态影响的,即使那个影响微乎其微,是间接的或者是不可预测的。
可持续性凸显了诸多讨论,但是就有些地方或企业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的理念,只顾满足当前的利益,而大量的消耗资源,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最终形成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恶性循环。
昔日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雪白的棉花状的云朵在空中缓缓地移动着,现在已被厚厚二氧化碳气体、沙尘所掩盖。
人们置身在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下这种景观已经是过去。
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但是,应该认识到,大自然是有系统物质结构构成的。
协调城市与大自然的关系决不是一般问题,要通过科学、谨慎的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生命系统的干扰是可以大大减少的,许多破坏是可避免的。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206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f.png)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规划目标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具体来说,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实现以下目标:•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通过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增强城市的生态价值。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将城市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自然性原则:尽可能地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功能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场所功能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
•系统性原则:将不同景观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平衡。
•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规划方法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场地分析法:先对现有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空间规划设计。
•生态廊道法:通过连通不同的生态节点,形成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景观生态价值。
•生态工程法:依据生态工程原理,通过人工植被、生物工程等方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空间组合法:将不同的景观元素合理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步骤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调查与分析:对当前生态环境、自然要素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目标确定: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明确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要求,设计出符合规划原则和方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的场所,进行差异化设计。
•意见征集:将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和宣传,征集公众、专家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169d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d.png)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摘要: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和环境破坏的背景下,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功能分析:通过对环境中物种、基因和群落的分析,了解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而评估生态系统的功能。
2.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考虑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福祉。
3.生态景观设计原则: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人类活动需求,制定有效的景观设计原则,以提高自然景观的可持续性。
4.生态景观恢复与重建:通过采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再生等手段,恢复和重建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景观的质量。
5.生态景观监测与评价: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生态景观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为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态综合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其质量和功能。
2.模拟与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和模拟系统,模拟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响应,为规划和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3.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GIS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为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空间参考。
4.可持续性评估:通过评估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估其可持续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5.多学科协作: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涉及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三、意义与应用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的研究对于解决当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1.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能够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推动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0039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9.png)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地域特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它不仅涉及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领域,更是涉及环保、气候变化、文化传承等多个社会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二.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发展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
在此背景下,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不断深化、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自然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的广泛倡导,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三.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环境评估:分析区域的生态状况,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服务价值和潜在环境风险。
在生态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改造目标。
2.生态景观规划:在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划分不同的用途区,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和农业用地的比例和分布。
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划该承载的生态功能。
3.生态景观设计:在生态景观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特点、文化背景、经济需求和环保要求,进行环境分析,制定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案,实现景观美化和生态性能的协调统一。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系统)结构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系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3e06938941ea76e58fa04dc.png)
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景观生态统结构的又一重要形式。 表现为各种组分、特征的周期性变化,具有时 间的周期性特点。与不具时间周期性特点的景 观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进化有显著区别。生物生 产的季变、昼夜变化等即为实例。
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是气候特征的基础,也是景观生态系 统的基本能源之一。水文状况是气候的另一基本特征。水 分循环实质就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迁移和循环,许多都是依靠水的运 动而完成。地表热量温度状况可以制约水分运动及其相态, 而水分的多寡反过来又可影响热量温度变化。两者在地球 表层质与量的组合结构,是不同气候条件形成的基础,直 接影响甚至制约景观生态系统中其它一切要素,如生物、 土壤、风化壳、地表形态等的特征和运动,控制着其中物 能流的质与量的形式。
景观生态系统则是具有确定空间边界的地 段综合体,不主张生物单一主体论。故生 态系统是功能统一体,而景观生态系统是 结构实体系统。
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较生物群落组织水平更高,景观 生态系统又较生态系统组织水平更高。
一定具体区域,其形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 类景观生态系统及其组合型,而非所有生 态系统之集合。
元素/空间/形态结构
元素/空间/形态结构是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景观生态系统 在空间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显现生态系统的空间镶嵌 组合规律。
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之一在于综合分析其整体功能、 规范其空间组织,形态结构研究正是通过直观全面的方式 透视其中的秩序关联。系统的整体特征决定于其各子系统 的相互关联。景观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的研究就在于以直观、 方便又有效的方法途径探析系统的整体性状,达到综合研 究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基本概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步骤;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应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在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中是最适宜的尺度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实现景观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第一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和土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管理及旅游发展等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从中不断汲取营养,成为景观生态学的有机构成,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部分,它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而发展。
发展过程1)19世纪末,一些学者逐渐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景观价值——为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0世纪初至50年代,生态学的形成,其思想开始渗透到区域规划等应用学科,对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3)20世纪中期以后➢环境运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一次机遇。
➢遥感和计算机在景观研究和规划中的初步应用——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进入80年代➢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RS、GIS和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景观规划与设计走向系统化。
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1、将可持续发展融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持续发展的3方面理解:首先,持续发展应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而不是以掠夺自然和损害自然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其次,持续发展应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代发展要求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第三,持续发展还应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使整个人类公平地得到发展,逐渐达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特点:利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
2、学科的学科的融合与互补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3、预测预报功能加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具有动态特性,把景观状态作为时间的函数,预测预报规划后景观变化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4、生态合理性与实效性更强生态合理性是一个合理规范人类生态行为的科学时间概念。
实效性指研究成果能直接或间接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对人与景观的一种“约束”,人类往往更注重实效性,景观所追求的是生态合理性,如何实现规划的生态合理性与实效性的高度统一,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需要很解决的一个问题。
5、定性向定量模拟发展,方法与技术更新随着景观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自然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加深,以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和新的数学方法的引用,使其多属性、大范围的景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变化的模式成为可能,其模拟结果与在野外对景观各种要素或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利用模式长期观测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确定景观结构和利用的最优模式,从而推动定量分析与模拟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材料1:中国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现象:现象之一:迷信外资现象之二:“围城”之感现象之三:谁轻谁重由于历史原因,园林设计在国内一直处于城市建设的从属地位,似乎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地位比建筑师要低一等。
国外设计界,景观设计师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景观设计师不仅参与到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甚至是国土规划领域,而且往往提出决定性的意见。
现在国内已经有专家和企业开始倡导大景观概念,强调景观设计师的作用。
大景观概念是指在一些大范围的规划项目中,应有景观设计师的参与,甚至有的应由景观设计师做出初步规划,建筑、道路、桥梁设计师等随后。
大景观概念甚至可以大到对一个国家的规划。
▪实施难度:首先,思想上,大家已经习惯了先建房、修路,然后再绿化,要想改变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其次,现在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的人员大多是园林专业毕业的,缺乏相关总体规划方面的知识,从事这方面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积累经验。
材料2: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不同的文化、时代,会有不同的景观园林。
从壮美大地的自然风景、迪斯尼乐园的幻想王国到日本禅林寺院中的枯山水、德国莱因河畔的丛林中古堡。
现代景观设计,深刻反映出人们的自然观念和生存状态,对自然的各种不同的认识理解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完全不同的景观的产生。
东西方的差异是明显的。
但当今的人们开始共同关注景观的美学意义以外的文化、生态、社会、艺术等。
无论是自由式、古典式,还是现代抽象式,每一种都孕育了深层的内涵,也许美国、德国、日本正代表了景观设计发展的多样性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
它们无论从自然观念、景观特征还是设计手法都有鲜明的个性。
自由的天性——美国景观设计自由新天地美国的先民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块新天地,为了逃避欧洲的腐败堕落,在没有欧洲封建的宗教和制度的种种束缚下,去开拓一片崭新的世界。
他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释放。
面对整片荒野,他们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
自然的纯真、朴实、充满活力的个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造就美国充满了自由、奔放的天性。
神奇大自然美国人对景观的专注常常只集中在没有人类触动过的自然上,面对广揉无际的大自然,人们无法触及其全部,但更渴望认识了解它。
所以美国会有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化石材国家公园、佩恩蒂德沙漠、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无限魅力。
美国人对自然的渴求,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和审美之中,他们也追求自然的这份朴实、亲切、神奇而充满活力。
儿童般的天性美国这一新生的民族,在北美的新大陆上对自然表现出了人类儿童般的天性,率真、自由,他们在与自然交流中如游戏般获得快乐。
在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中了解自然、融入其中。
美国人在自然风景和园林中是很快乐的。
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美国人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莱特莱特之所以成为一代建筑大师,无疑与他把建筑看作是对自然界的敏感回应有关,他设计的草原式住宅和流水别墅,表现了美国人特有的对自然的尊重和崇尚,这种对自然朴素而强烈的愿望,反应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好奇,人和自然的交流关系成为其民族性格中的一部分,它的影响深远。
这在美国的一些城镇中的景观和生活场景都表露无疑,参天大树,石头垒起的基座,原木房子,木板条的栏杆粗糙而结实,熙熙攘攘来往的人,脸上扬溢着朴实的微笑。
今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应得到关注,人的自然化的倾向又受到大家的重视,自然环境延伸入城市景观和生活中,成为了城市生活特征中的一部分。
好莱坞、迪斯尼美国的城市发展历史不长,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城市迅速膨胀扩张,其中商业文化的意义非凡。
好莱坞和迪斯尼,是美国现代社会人们休息、娱乐的方式,它所表达创造的故事情节和场景,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缩影和代表。
从自然的景观和日常的场景中,人们认识了解美国的景观意义,许多场景如同游戏的布景一样能够在美国的许多城镇、社区中看到,也成了美国的特征,如拉斯维加斯的景观就是一种快餐式娱乐的文化,表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自由的天性和游戏的乐趣。
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美国景观中自然凸现,形式自由而丰富。
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中与建筑相互渗透,波特曼的共享空间很完整地表达了美国的观念,建筑中有阳光、泉水、高大的树林、灌木花卉,人们轻松地在室内享受着自然的恩泽,但这一切都是商业的推动。
在许多美国的大型商场和购物街中,自然完全融入其中,高大的喷泉,潺潺的小溪流,参差的树木,花草布满,阳光从玻璃天棚中泻下,透过斑驳的树叶落在木椅子上,儿童在嬉戏,水中还有水鸟游戏,这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场景就是美国景观特征的写照。
它如同其它商品一样,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自然的活泼美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由活泼的,现状的自然景观会是其景观设计表达的一部分,自然热烈而充满活力,于是会有一大片的水面和巨大的瀑布、水层层迭落,自由地折过一个平台;中入下面深潭,漂流至更远的一块水面中,这自由的蜿蜒曲折,哗哗的水声,给都市营造了安静的生活场景,许多的意外和戏剧化也应合了美国异想天开的创造力,好莱坞场景与生活场景的互换与重迭。
它的活泼热情自由和随意,把生活艺术与商业等组合在一起,这也是对美国景观的最好的注释。
它的欢快自由、丰富多样充满活力,折射出年轻伟大民族的天性。
朴实而自然在纽约市林立茂密的高楼丛林对面,沿河的一片公园设计得自然而朴实,对原港区的改造后保留了一组组的金属框架,在河边设计成自由散落的一片花岗岩,错落起伏,虽然是矩形的,但毛糙的石块穿插在一些树林和草丛中,自由地布置了一些清水色的椅子和木地板,这些石块,有迭落的河驳岸,有组合的桌椅,更有随意的散落,无特定的功能,如山石的自然状态,这野趣和自然是城市生活的互补,它的朴实自然与对岸的摩天楼玻璃房一起构成了美国的城市景观。
自然快乐美国人把自然延伸到商业化了的城市中,自然的元素,加上超平常想像的技术和能力,移入建筑城市中,到也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人对自然的接触交流自然密切,他们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是快乐与健康,这些与东方和德国(欧洲)是很不同的,较少观念思考,静默或是历史文化的情景,更多地给自然运动代替。
你只享受生活中的阳光和自然相沟通。
所以美国城市景观是自然自由亲切的。
提炼的自然——日本景观设计提炼的自然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和凝炼。
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对有限景观的认识理解表达上,透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对于景物深刻感悟,加上文化的情结,化平淡为神奇,提炼了自然景观,创造了自然的境界。
岛国、大海日本作为岛国,大海的意义非凡。
大海可以是铺天盖地,漫无际涯排天大浪,拥云春雪;也可以是静穆单纯,旷远模糊。
白茫茫的大海令人静思,又会浮想,与日本禅宗的空灵、清远结合,能造就不同的景观,是静穆、深遂、幽远的枯山水,几块山石前应后台,白砂一片,绿苔在青石上,白墙上婆娑着竹影这是亦自然亦人工的境界,是提炼的自然。
日本过去一直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孕育了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
从传统的城市格局定式到市民的生活场景的多样,都反应了他们对自然的感悟,纯净与禅宗和茶道有着一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