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

我是14届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第一名,今天我给大家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专业课命题知识点。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公共政策分析》这门课程,这门考试科目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比较强,大家要进行提纲挈领的复习才会有好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框架、然后是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然后是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政策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讲了一下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以及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我们将一一展开进行学习。

以上就是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的主要知识点。

公共政策系统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和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中官方的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间接客体为目标群体。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我们不仅要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而且还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10年简答题)。

我们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导性工具,它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可以选择管制、公共企业或直接提供等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作出决策,在某种程度下,这类政策工具兼备自主性和强制性的优点。主要有四种形式: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等。

了解了公共政策工具,我们来看一下公共政策分析的具体程序中所涉及到的主要考点和知识点。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所谓政策问题(06年名词解释),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05年简答题):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公共政策问题主要分为分配型、管制型与再分配型三类。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过程主要有(可能的简答题):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政策问题的构建有一个前提就是认识或感知问题的情境,同时要企图发现政策问题利害关系人所共同感受到的问题情境;

(2)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此阶段中是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政策分析家所能处理的元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此阶段是以专业知识来判断该问题究竟属于哪一个政策领域。

(4)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一旦界定了实质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确立更详细、更具体的正式问题。

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在政治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政策议程,主要有系统议程(08年名词解释)和正式议程。

所谓的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来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议程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来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为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为具体和集中。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已成需要一定的触发机制,以下就是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四种触发机制(可能的简答题):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者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政治领导者出于何种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他们都会密切关注公共领域的一些问题,将其公布于众,并提出解决方案;

(2)危机事件:某种危机事件或突发事件会使某些事情尽快提到政策议程,如煤矿事故、自然灾害等;

(3)抗议活动:包括暴力事件,是使问题引起决策者重视,并使问题提到议程的又一手段;(4)传媒曝光:特别问题吸引了大众传媒的注意,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与传播,能使问题成为政策议程上的重要内容。而那些已被提到政策议程上的问题,则能引起更多的关注。

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原因(可能的简答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治原则的偏离:任何国家都有其视为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策诉求一旦偏离了这些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的系统之外。

(2)价值体系的排斥:任何社会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它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依据和行为选择的准则。凡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冲突的社会问题和政策方案,都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3)政府体系的排斥: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政务信息闭塞,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那么公众的利益偏好与政策意愿就很难被政府决策者所知道,这样,公众觉察的社会问题就很难进入政府议程。

(4)承受能力的不足:任何一种政策问题的提出,如果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尽管这种问题提出有时对社会有利,符合民众愿望和时代潮流,往往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