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1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
园区发展规划一、园区概况: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位于朝阳区东北部,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是朝阳区三大功能区之一的电子城功能区的核心区。
现包括东区(酒仙桥)、西区(望京)、北区及健翔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电显示、计算机与网络三大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园区四至范围东区:东至京驼房营路、万红路、京包铁路、五环路;南至坝河、酒仙桥路、体育场路;西至机场高速公路、将台西路、芳园南街;北至机场高速公路、京包铁路。
西区:东至京包铁路;南至京顺路;西至望京东路、溪阳东路、利泽东二路、望京北路、广顺北大街;北至望和铁路。
北区:东至崔各庄东路、来广营东路支路、索家村东路;南至索家村北路;西至京包铁路;北至善各庄北路、善各庄东路、香江北路。
健翔园:东至北辰西路;南至裕民路;西至八达岭高速公路;北至科荟路(原科荟西路)。
三、发展优势(一)良好的区位优势园区东邻首都国际机场,西连奥运村,南通CBD,与四环路、京顺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五环路毗邻相连。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电子城位于四环路和五环路之间,机场高速路、五环快速路从电子城穿过,至首都机场仅14公里。
电子城区域内道路通畅,公共交通四通八达。
(三)雄厚的产业基础电子城已形成以电子整机和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并具有为信息产业配套和服务的各种设施。
区内各大企业建有全国性的营销网络。
(四)丰富的人力资源电子城科技园以信息产业为主,集中了大批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周边地区人力资源亦十分丰富。
(五)优惠的园区政策北京电子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五园之一,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
区内高科技企业可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同时,园区亦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不断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四、科技发展规划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开发研究中心和孵化器的推动,不断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电子产品。
中关村软件数字园区规划与设计
带 网络 技 术 及软件 研 发 为核心 技 术的港 湾 网络 公 司 , 以从事 自助银 行 系统 及 网络 服务 管理 系统 软 件等 为核 心技 术 的国 永融 通公 司 ,以从 事 电信营 销 、客服 、网络安全产品等 为核 心技 术的东软股份 公 司 、以从事 形 变连 笔的 联机 手 写汉 字 识别 方法 与系统 为核心 技术 的汉王科 技公 司等 1 0余家 企 0 业 ,基本形成了 以网络计算机 、金融 、电信行 业为 中心的产业链 。在 国际招商方面 ,美 国 O A L R C E公
目前 ,园区内已聚集了 以从事 R S P 及 S C IC C U O 芯片研 发 为核 心技 术 的方 舟科 技 公 司 ,以 从事宽
园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 为 1 9 顷 ,总建筑面 公 3 积为6 2万平方 米 。园 区的容积率为 0 4 ,总建筑 .4 密度为 1 % 5 ,绿化 率近 6 % 0 ,建筑控高 1 . 2 5米 ( 地
2、园区 内无线 网络 通 讯基 础设施 领域 ( 5项重 点任 务 ) 3、 息安全 体系 信 4、高质量 的通讯 服务
5、“ 卡通 ”管 理系统 一
电子商 务领域 ( 2项重 点任 务 )
6、电子商 务平 台 7、企 业信用评测 系统 8、地 理信 息系统
园区管理 领域 ( 3项 重点任 务 )
息化的 需求 。二 、增强 软件 园园 区的 管理能 力 ,提 升园 区的服 务水 平 。三 、 提升 软件 园的 品质 。四 、拓 展软件 园 的产 业发 展方 向 。
一
.
数字化 园 区建设 重点任 务
中关 村软 件 园数 字 园 区建设 规划 重点 任务 一览 领 域 重点 任 务 1、园区骨干 网络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商务中心方案规划
城 各地块采用多核心配置 与流畅
的 动
化跨Ⅱ活动的舒话
依傍 景的怵憩 问中 以轻松及趣昧
塑 造 中 国 电 子 商 务 的 里 程 碑
规 划 方 素 B— — 信 息 硅 c 5一目 7) 目
以建筑姿吝表选^粪科技文明的结晶 由向心 式切面体块厦空中走廊 凝 电 城领空视觉与活
于城商务中心属 *衬科技国 五园之 位于北京市东北隅日环外大山
开 发 与 新 技 术 新 产 孵 化 基 地 务交流环境
岛束侧 科研
提 升 ^ 文 与 商
除 缓 解 大 子 环 岛饱 的 变 通 流
3 1 、更 集商 中 的 心 展 配套雅务机梅
能
融
海 关
勃流等
维普资讯
中关 村 科 技 园 区 电 子城 商 务 中
心 方 案 规划
Bus n ss i e Cen e r t of Bei n I g i Z o g u n u lcrnc o eC n h n g a c nEe t iZ n o 一 o r t n Co L d U i i co
动 人 潮 外 部 问 则 源 于 口 神 相 应 的 风 构 予 各 街 廓 清 晰 烈 的 主 题 北 玄 武 —— 嵯 嗽 朱
崔 —— 静泊
自虎 —— r道
东青龙 —透水 —
使 硅 簇 群 的 外 间
现 于 中 目 ^ 文 维 的户 外 空
&
:
.
沛
2X3 ~2 0 ( 年 J 04
同 满 时 足 字楼
酒店 居住等功
树 电子城多元共生的商磬特性
规划方案 A
科拉z l 目 1 4 l{ ~ 】 创造^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中关村科技园“1+6”政策梳理详解
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范围试点、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试点、技术转
政策要点 对示范区从事文化产业支撑 技术等领域的企业,按规定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 得税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 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 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 以上的,该有限合伙制创业 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按 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 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法 人合伙人从该有限合伙创业 投资企业分得的应纳税所得 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 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主要突破点 明确文化产业支撑技术领域范围,更 好地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在文 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对国家需 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关村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 法人合伙人给予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 苏州工业园区已开展有限合 税优惠政策,有助于壮大有限合伙制 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 创业投资企业的资金规模,进一步促 人企业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 进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
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和安徽合 芜蚌综合试验区都已开展股权激励试 点
(1)将试点项目 范围由国家重大 专项扩展到科技 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工业和信 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 息化部、卫生部 确定的联合支持的新立项项目中开展 分别与北京市确 研项目经费分阶段拨付、后补助和增 定的联合支持的 试点 新立项项目(2) 增加了分阶段拨 付、后补助和经 费使用自主权试 点内容
技术所有权转让或5年以上 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在 将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纳 一个纳税年度内转让所得不 入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进 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 一步加大对技术转让的支持力度 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 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政策要点 主要突破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计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计划一、背景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海淀园园区内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资源优势。
然而,目前海淀园在商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制定商业发展计划来进一步推动园区的繁荣与发展。
二、目标设定1.提升园区商业设施规模和档次,满足企业员工的就餐、购物和休闲需求。
2.引入更多知名商业品牌和高品质服务,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促进科技创新与商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打造科技创新和商业化的双赢模式。
4.增加园区商业租赁收入,提升园区经济效益。
三、商业发展策略1.扩大商业设施规模:加大商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园区内的商业设施面积。
建设更多的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场所,满足企业员工和园区周边居民的需求。
2.引入知名品牌:积极与知名商业品牌合作,引进更多优质商户入驻。
通过与知名品牌的合作,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档次和形象。
3.鼓励科技创新与商业合作: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与商业合作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与商业机构的合作。
鼓励企业在园区内开展技术转化和产品应用,并通过商业化手段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4.完善商业服务体系:建设统一的商业服务中心,提供租赁、物业管理等全方位的商业服务。
引入专业的管理公司,提升商业设施的管理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商业服务。
5.拓宽商业运营模式:组织定期的商业活动,如展览、演出等,吸引人流量和提升园区的知名度。
通过开展商业培训和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商业生态系统。
四、实施措施1.投入资金:制定商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招商引资:组织专业机构开展商业招商工作,吸引优质商户入驻园区。
3.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项目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4.建设配套设施:加大对商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园区内商业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创造品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标 签】管理体制改革,中关村科技园区【颁布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 号】京政办发﹝2001﹞29号【发文日期】2001-04-13【实施时间】2001-04-13【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征收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9]45号)精神,按照《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步伐,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的运转协调、精干高效、行为规范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赋予的管理权限,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现授予、履行行政权力的法定化。
(二)按照转变职能的原则,明确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职责,集中精力做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服务工作,加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协调、指导,建立“小机构、大服务”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
(三)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调整中关村科技园区行政管理层级,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精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推行国际管理方式。
(四)按照管理权限下放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行政管理权限,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层级管理职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五)按照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理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与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区政府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各科技园区管委会等机构的关系,建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行政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二、机构设置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中央商务区 2000年6月5日,第76次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将商务中心区建设纳入北京市“十五”计划。
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 名胜和自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将传统文化浓厚底蕴与现代传媒高雅品质相结合; 将传统文化浓厚底蕴与现代传媒高雅品质相结合; 发挥两大型购物中心的优势作用,带动中小店铺的协调发展;
北京金融街
❖ 北京金融街南起复兴门,北至阜成门,西起西 二环路,东至太平桥大街,总占地面积103公 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30万平方米。自1994年8 月第一个项目动工以来,开复工的建筑面积己 达230多万平方米,目前南区己基本建成,全 部工程将在 年前全面竣工。
❖ 金融街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北京地区资金最 密集、市场最活跃、资讯最发达、设施最完善、 环境最优美的国际化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国际 一流、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
中关村科技园区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 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 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 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 家。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 名胜和自 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国际传媒大道的功能
❖ 国际传媒大道是中外各类传媒组织、机构、集 团、企业进行传媒信息,传媒产品汇集、编辑、 发布、交流、展示、经营、交易的中心。主要 职能为服务中外各类传媒组织与机构;推动现 代传媒产业开发经营;展销现代传媒技术与产 品;集散现代传媒产业发展信息。开发建设指 导方针为将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和智能化 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浓厚底蕴与现代传媒高雅 品质相结合;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推 动有效结合。
规划解读:中关村示范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 建设一区十六园
中关村示范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建设一区十六园2012年12月26日 09:37:25 来源:千龙网《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的实施意见日前发布。
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实施意见》规定了调整优化示范区空间资源布局工作,要求落实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加强产业规划布局调控,以及加强政策覆盖落地和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推动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在十六个分园的覆盖对接和落地,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在分园优化配置。
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此前透露,北京市16个区县都将各有一个中关村园区。
此前中关村“一区十园”的总规划面积是232平方公里,而“十六园”的总规划面积将达488平方公里。
近日,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即怀柔园已经率先宣布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跻身“一区十六园”行列。
《实施意见》指出,各分园将实施“双重领导、以区(县)为主”的领导体制,强化中关村管委会的统筹职能,加强市、区(县)工作的有效对接、园区与行政区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中关村管委会与各分园管委会的协同工作机制,中关村管委会对各分园整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标准等重要业务实施统一领导,各区(县)政府分管园区工作的副区(县)长兼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
《实施意见》还要求各区(县)在资金、政策、服务上聚焦园区建设发展,优先布局并加快建设交通、教育、医疗、居住、商业服务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
根据《实施意见》总体思路,中关村示范区将调整优化空间资源布局,强化中关村示范区统筹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步伐,把中关村示范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意见》用三个“显著”勾勒了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中关村创新发展布局将显著优化。
到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的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明确,基本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重点建设“两城两带”的发展格局。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7月目录1.项目分析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1.3规划目标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1992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
目前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开发建成近10 万平方米建筑物。
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出。
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办公大楼。
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大厦内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内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
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5、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园西路。
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占地面积73亩(约4.9万平方米),地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176米,北端底边209米,南北长255米)。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一章空间特征与发展态势经过多年努力,昌平区产业功能区业已形成西部集聚,东部崛起,南北延伸,东西呼应,一带整合的空间发展形态特征。
在加速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机遇期,昌平区未来将依托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进一步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点轴辐射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强二优三精一”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的聚集,加速区域联合与资源整合,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创新活力,加快昌平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图1 昌平区重点产业功能区示意图根据昌平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产业布局要求,本规划重点对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京北物流中心、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进行规划。
根据统筹发展和产业关联性原则,还将适当考虑周边其他产业功能园区。
一、南部地区将全面融入中关村产业体系在国家和北京市统一战略部署下,昌平区六环路以南地区在空间上融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北清路和七北路沿线,建设多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将形成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本地区的产业园区享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未来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产业融合。
“十二五”期间,该地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整合产业发展空间,配套完善城市公共资源,增强区域综合发展创新能力,全面融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进程之中。
二、京藏高速沿线是产业功能区发展重心京藏高速沿线是昌平区产业发展主轴线,分布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一产业园、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区。
该轴线还是昌平区与主城区的主要联络通道,“十二五”时期,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沙河大学城、巩华城等将成为该轴线上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x-202x年)前言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区、丰台区交界,西连门头沟区、石景山区,北与昌平区接壤,土地总面积430.73平方公里(64.61万亩),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人口(户籍)平均密度为3760人/平方公里。
海淀区是北京市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方向、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的主要基地。
新世纪前二十年,是海淀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率先在全市、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率先完成奥运行动规划目标的发展新阶段,全区将实施“园区带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建设“三大板块”“四大区域”和“八大功能区”,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海淀环境品牌,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在这重要时期,各行各业对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为此编制《海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x~202x年)》,明确规划期间海淀区土地利用的战略重点,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1总则1.1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以及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要求编制。
1.2规划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遵循《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调控指标,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针,积极落实海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的用地需求。
1.3规划适用范围为海淀区行政辖区的全部土地。
凡在海淀区内进行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1.4规划基期年为202x年,近期规划至202x年,规划目标年202x 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Z-Park)
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创 新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互利共赢。
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 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
吸引国际创新人才
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和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 力的高端人才。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 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 转化和商业化应用,提升 园区产业竞争力。
投融资政策
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为园区内企业 提供股权融资、贷款担保、知识产权质 押等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快速发展。
金融服务与创新投资
1 2 3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
中关村集聚了大量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 为企业提供早期和成长阶段的融资支持,助力创 新型企业快速成长。
科技银行与科技保险
设立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机构,为园区内企业提 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保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和成果转化。
滴滴出行
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提供出 租车、专车、共享单车等多种 出行方式。
重点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
在中关村设立多个研 究所,涉及物理、化 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清华大学
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大 学,拥有多个国家重 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大 学,在生命科学、信 息科学等领域有突出 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政策层面进行了诸多先 行先试的探索,为全国科技创新政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01
产业集聚效应
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对周边区域产生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为落实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促进实现海淀北部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的发展定位,保障海淀北部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海淀区政府与北京市规划委组织开展了《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的编制工作。
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背景为了深化落实市委常委会通过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海淀北部地区)规划(2010年-2020年)》,促进实现海淀北部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的发展定位,保障海淀北部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编制《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用以指导下一层次详细规划的编制以及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海淀北部地区行政辖区范围,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总计约226平方公里三、功能定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
四、发展目标按照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发挥中关村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高素质人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值过万亿的科技创新基地。
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重点做好海淀北部地区,北清路、七北路未来科学城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建设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五、规划原则生态良好:发挥城市西北生态屏障的作用,秉承低碳理念,创造高品质的科研创业环境。
中关村软件数字园区规划与设计
3 个基地 包括软件企业孵化基地 软件出口 基地 软件人才培训实习基地
第三部分 园区数字化建设规划
未来中关村软件园将建成集软件研发 企业 孵化 软件成果展示 专业人才培训 技术支撑体 系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国内规模最大 层次最高
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软件园按照从事软 件研发专业园区这个定位 在园区总体规划上突 出了软件研发的特点 并围绕软件研发建立和建 设各种配套设施 概括起来讲 主要包括 1 个信息 中心 2 个服务体系 3 个基地
1 个信息中心 即园区信息交换中心 是园区 语音 数据通信的枢纽 信息中心的中心机房建筑 面积约 2000 平方米
中关村软件数字园区
规划与设计
文 / 周放 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
第一部分 中关村软件园基本情况
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的一个以 软件研发为中心的专业园 2 0 0 1 年 7 月被国家计 委 信息产业部联合命名为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又被市政府列为首都重大创新工程的重点基地 园区建设的目标是为软件企业创造优良的办公环 境和产业环境 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开 发 实施 运营管理 培训 支持为一体的产业发 展空间 凝聚一批大型骨干软件企业
二 分阶段实施园区的数字化建设
第一阶段 2003 年 2004 年 1 建设园区通讯枢纽 实现园区的统一接入 进行园区骨干网络的统一管理 2 建设园区骨干网络 实现园区统一的信息平台 保证园区语音 数据通讯 的畅通 逐步开展语音 数据的增值服务 3 建设园区内无线网络 开发无线网上应用 为入园企业及人员提供方便灵 活的通讯方式 4 建设数字化监控系统 创建一个管理高效 安全可靠的园区环境 5 初步建立数字园区服务体系 为入园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并实现数字园区
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前言中关村科学城是指“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东至京藏高速和新街口外大街,南至西北二环、西外大街和紫竹院路,西至西三环、苏州街和万泉河快速路,北至北五环及小营西路以南”的区域,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
自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一区域布局建设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和清华、北大、人大等高等院校以来,从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文教区”到改革开放催生的“电子一条街”,从1988年国家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国家批复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到2009年国家批复建设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始终高举创新旗帜,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逐步确立了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按照国家对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要求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等对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释放中关村科学城创新活力,特编制《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建国60多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始终站在我国科技创新最前沿,秉承创新创业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融入全球发展格局,在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标杆,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积淀形成了催人奋进的中关村创新精神。
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孕育了“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丰富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理念,形成了“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和“依靠科技创造财富”的价值观,构成了中关村创新精神的核心内容。
北京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西区详细规划
划 师PLANNERS 北京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西区详细规划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西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关村五大园区中距首都机场距离最近的园区,故有“中关村第一印象"的美誉。
总体设计概念为:(1)打破传统工业园区环境脏乱、围墙林立的旧观念,营造企业社区氛围。
打造集工业生产、企业研发、产品展示、物流服务和后期服务一体化的工业企业乐园。
(2)打破传统企业总部办公区域各自为政,或租用(购买)大型商务楼宇的概念,营造企业俱乐部的氛围。
打造既有独立楼宇,有利品牌提升,又有交流环境,可以择邻而居的企业总部群体。
(3)推出企业全新概念,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后期服务,使入园企业再无后顾之忧。
(4)精雕细琢,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打造个性化户外空间,倡导人环境与优质工作的结合。
体育场馆与建筑呈扇形布置,与中心绿化中的弧形水面交相呼应,形成城市景观动与静的结合。
南通市洪江路南侧地块详细规划(投标中标方案)居住小区规划用地不十分规整,大致呈平行四边形;周边自然条件优越:三面环水,四周为绿化环绕,环境极佳;同时,规划用地交通条件便捷,紧邻洪江路、通启公路和工农路多条城市主干道。
规划从当地气候条件出发选用板式住宅,通过楔形排布突出强调了居住小区的“可识别型”、“多样性”和“均好性”。
本规划根据用地将小区划分为6个居住组团,由小区道路将这6个居住组团串连成为一体。
道路从组团间穿过,缩短了交通距离,更重要的是将建筑间的楔形空间一分为二,分别赋予不同的功能,合理规划用地做到功能明确、动静分开。
建筑中的楔形空间,利用空间开敞的一侧规划为绿化空间,而空间较为狭小的一侧规划为解决组团交通的交通院落。
结合用地周边的水资源,从而形成了“交通院”、“水院”和“绿化院”。
清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研究范围近400平方公里,科技园区与城市建设区交叉融 合,规划研究难度很大。其中,既有科技园区的新建社区,也有属 于各大学、研究院的科技园,也有非科技用地。规划在统筹多方发 展需求的基础上,在编制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公共设施 科研院校 市政设施 对外交通 其它建设用地 绿化用地 水面 中心区边界 核心区边界
城市画刊
[City pictorial]
后续工作
根据本规划,又陆续完成了多个专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工作。其中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 件园、生命科学园、永丰产业基地等项目已建设。此外,北清路、学院路等 12 条新建、改 造道路工程已经完成,小月亮河、万泉河水系治理工程和一批绿化建设项目也相继完成,园 区整体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103
城市画刊
[City pictorial]
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总平面图(资料图片)
软件园规划总平面图(资料图片)
中关村西区规划总平面图(资料图片)
中关村西区(资料图片)
104
中关村海淀园中心区用地规划 pictorial]
风景区 农业地区 绿色保护走廊 水体
海淀区北部地区景观环境空间结构分析图
海淀区北部地区用地规划图
102
城镇居住用地 高级住宅用地 行政办公 公共设施 科技园产业用地 教育科研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村庄居住用地 乡镇企业 市政设施 对外交通 隔离绿地 公共绿地 农业用地 林地 绿带 河湖水面 乡界 规划范围
规划全面统筹、以人为本,充分考 虑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的要求,保证园 区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突出信息网 络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营建园区 完善的服务支持系统,将传统城市规划 与新型信息网络产业规划相结合。 100
城市画刊
[City pictorial]
“一区五园”发展格局
以海淀园区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以不同定位的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为依托的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了海淀区智力资源和技术 资源密集的优势,集中发挥其科技创新和示范功能,同时在其他园 区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为海淀园发挥对全市高新技术的带 动作用和空间发展提供了保障。
城市画刊
[City pictorial]
Z 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MASTER PLAN
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功能分析图
规划内容
包括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发 展规则、功能分布规划、市政交通规划、 信息网络规划、各园区建设规划、综合 配套改革和规划的组织实施等。